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12 / 1011
3166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瓜州榆林窟第3窟位于榆林窟东崖下层,该窟开凿于西夏时期。窟室平面略呈方形,中央设圆形佛坛,坛上塑如来坐像及四菩萨立像,四周塑八大明王像®天井画金刚界曼荼罗。东壁画释迦八相图及五十一面观音曼荼罗、千手千眼观音曼荼罗,南北壁东侧分别画观音曼荼罗...
3167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敦煌吐蕃时代的文殊菩萨图像探讨本文章包括:一、前言; 二、盛唐以前的文殊师利菩萨图像;三、吐蕃统治时期的文殊师利菩萨图像;四、千臂千钵文殊与千手观音图像的对应; 五、结论。
3168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佛教人华后,信徒除了崇奉教主释迦牟尼以及其他诸佛之外,也画作和雕塑诸菩萨像。就菩萨像而言,依时代的演进,最早被铸造成像以供人膜拜的菩萨是弥勒菩萨,在公元4~5世纪之际盛行,其次是观音普萨,约在公元6~7世纪。而继观音菩萨之后,登入图像的新题...
3169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归纳唐代的敦煌壁画中,所表现的文殊师利菩萨图像,比较具代表性者,约有数种题材:第一,属于《维摩诘经变》中问疾维摩的文殊。 第二,与普贤菩萨对应的文殊,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分别绘制于窟龛左右两侧,或同幅绢画之中。 第三,八大菩萨曼荼罗之一的文...
3170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而中土文殊图像壁画的创作,是出自《維摩诘经变》中文殊问疾的故事,虽最早文献《历代名画记》记载如东晋顾恺之画瓦棺寺的维摩①,未提及文殊,可能只画维摩未画文殊。但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壁画中,却出现了文殊问疾维摩的场面。此窟有西秦建弘元年(4...
3171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对应的布局,在北魏已经登场,不过唐代以前少见骑狮的文殊,例如云冈石窟第9窟后室明窗东壁,下部刻山形浮雕,山形之上刻一菩萨,头戴高冠,项上圆光,上身斜披衣帛,右手举莲花,左手持净瓶,双腿分开,足心相迭, 坐于莲花之上,左右有胁...
3172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一般供文殊与普贤,以骑狮子与白象为标记,骑狮是代表智慧的狞猛,因所居清凉山,有五百毒龙,为降伏之故。考密教有关文殊的经典仪轨,文殊多作童子像,胎藏界之文殊以青莲华为三昧耶形,且坐白莲台。而金刚界之文殊,以金刚剑为三昧耶形,骑于狮子或孔雀,当...
3173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吐蕃原本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佛教入藏后,成为国教,当版图延伸到沙州时,敦煌佛教的兴盛更甚于前,依段文杰先生的叙述:吐蕃本来信奉佛教。在他们统治河西的时期,这里的佛教大为兴盛,寺院林立,僧尼日增。当时有十六大寺、十七大寺之称,其中多沿用中原寺名...
3174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在盛唐流行的文殊问疾维摩像,到了吐蕃统治的时代,莫高窟计有第133窟东壁、159窟东壁、 186窟南壁、231窟东壁门北、236窟东壁门南北、 237窟东壁门南北、360 窟东壁、359窟东壁门南北等②均画了大幅的维摩文殊的壁堵。如莫高窟第...
3175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吐蕃统治时期的文殊普贤对应图像,在盛唐的此构图基础上,而画出更具富贵华丽的画面。依谢稚柳的《敦煌艺术叙录》一书所载,吐蕃统治时代的诸窟中,莫高窟第10窟西壁、第15窟南壁北壁、第47窟西壁左右帐门、第52窟西壁左右帐门、第53窟西壁左右帐门...
3176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由于密教的盛行,敦煌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密教绘画题材,其中 "八大菩萨”就是一例。兹举原藏于敦煌石室的卷轴画,现存大英博物馆的一幅绢本旧称《阿弥陀佛与八大菩萨图》(图17)。此图高90.50厘米,宽 63.50厘米,就结构布局尊像内容上,近...
3177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吐蕃统治时期新登场的千臂千钵的文殊菩萨图像,遗例不多,若根据谢雅柳的《敦煌艺术叙录》所载,吐蕃统治时期的莫高窟第10窟东壁左壁画千钵文殊1铺,高约186.50厘米,宽约143.20厘米。而东壁右壁画千手观音1铺,高约186.50厘米,宽约1...
3178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根据《敦煌艺术叙录》所载莫高窟第10窟与《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所载莫高窟第361窟(中唐)与第14窟(晚唐)的题材内容配置,均有千臂千钵文殊的图像。其中谢书所载莫高窟第10窟,除其东壁左壁为千钵文殊, 东壁右壁为千手观音外,其南壁自东向西分别...
3179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总之,在汉译佛典的流布史中,文殊师利菩萨,一直是释迦世尊的上首菩萨,被尊为“法王子”。深具智慧,法力高强,又辩才无碍。在《首榜严三昧经》中一开经,便叙述佛弟子多闻第一的阿难,求乞至摩登伽女家,遭遇幻术,将毁戒体,佛便派谴文殊师利,以咒法破除...
3180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沙州(即敦煌)在唐代中期曾为吐蕃所占领,时间在贞元二年(786 年)至大中二年(848年),其统治长达62年之久,所以在敦煌学研究中吐蕃统治时期与中唐同义。在这个历史阶段,吐蕃王国经历了朗达玛灭佛 (836—842年)、唐王朝经历了会昌灭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