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35143条
基础文献
43条
析出资源
3904条
图表
4833条
人物
2188条
机构
633条
事件
19512条
地名
146条
专题
1469条
作品
2110条
实物
30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官桥镇志
枣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
枣庄胜景
滕州市政协大事记
印象羊庄
枣庄运河
滕州拔尖人才
枣庄泉志
棗莊文物博覽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
大宗村志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院志
天南地北滕州人
薛国沧桑
鲁南革命史
善国善书-滕州文献志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民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滕县的战火
滕州年鉴2020
枣庄柳琴戏
王学仲艺术馆馆藏精品...
枣庄革命画史
滕州古树名木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滕州...
枣庄名人
枣庄文物
枣庄战事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枣庄文化通览
滕州大事记
枣庄煤史
历史人物志上卷
鲁化厂志 1966...
枣庄人物
枣庄诗选
枣庄市志
滕州印象
滕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
滕州年鉴2019
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126
/
2343
1876
第六节 辉映文化星空的经学大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诗》《书》《礼》《易》《春秋》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崇高的法定经典,汉代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自此经学正式宣告诞生,并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国的政治、学术、文化教育、民族精神和社会风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7
一、今文《春秋》学者眭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眭弘年轻时斗鸡走马,有侠客之风,及至年长,乃幡然从文,师从羸公学习《春秋》,后以明经被朝廷授为议郎,官至符节令。
1878
二、《春秋》“颜氏学”开创者颜安乐及传人马宫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汉宣帝时被封为经学博士,出任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颜安乐一生致力研究《春秋》公羊学,为《春秋》“颜氏学”的开创者,著有 《春秋公羊颜氏记》。
1879
三、太傅疏广与少傅疏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朝廷闻知疏广的学识和声望,征为博士、太中大夫。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大将军霍光病死,汉宣帝亲理朝政,立8岁的儿子刘奭为太子,任命丙吉为太子太傅,疏广为太子少傅。数月后,丙吉迁御史大夫,疏广徙为太子太傅,专门教授太子读《春秋》。
1880
四、凿壁偷光的匡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匡衡(生卒年不详),小名鼎,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匡衡是西汉宣、元、成三朝重臣,历任太常掌故、郎中、平原文学、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前36),被任为丞相,封...
1881
五、一代廉吏王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王良,字仲子,东海郡兰陵(今枣庄市)人。王良年少时酷好读书,精通《小夏侯尚书》。王莽代汉后,曾屡次遣人征召王良人朝为官,王良皆称病拒绝人仕。他在故乡兴办私塾,教授学生1000多人。
1882
六、力谏平冤的寒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寒朗(25~109),字伯奇,鲁国薛(今枣庄市薛城区)人。寒朗生于两汉之际,酷爱经学,博通《尚书》经传,成年后以教授《尚书》招生收徒,被举为孝廉。
1883
第五章 魏晋至宋元:民族冲突与文化高地的沉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析置兰陵郡,今枣庄市地属兰陵,郡治就设在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驻地)。北魏一度废弃,东魏武定五年(547)复置,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又将兰陵郡改为鄯州。十六国时期,兰陵郡先后处于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政权势力范...
1884
第一节 北人南侵对枣庄的冲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久。其中最活跃的人物东海王司马越,其封地就在鲁东南一带。司马越两次从东海起兵,一度控制了西晋中央大权。大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也加速了西晋王朝灭亡,少数民族贵族势力乘虚而入,枣庄一...
1885
一、经济的萧条与衰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长期战争摧毁了社会经济,到处兵荒马乱,百业凋敝,黎民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发生战乱后举族南迁,任、薛、奚等世家也相继迁居到江南避乱。原本人烟稠密的兰陵郡十室九空,一派萧条景象。
1886
二、儒家思想的式微与正统信仰的缺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山东是儒学发源地,兰陵是经学之乡。以兰陵为中心的鲁南,向来以多学闻名天下。早在战国时期,著名学者荀子便在这里治学讲学。”两汉时期,兰陵一带文教昌盛,涌现许多经学大师。当时枣庄属于东海郡,许多大儒以治今文经学而名扬海内,其中不少人被举为贤良文...
1887
第二节 世族南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建兴四年(316),即位只有3年多的晋愍帝沦为刘聪的阶下囚,西晋宣告灭亡。次年,分封在鲁东南的琅邪王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南京)即位,成为东晋首位皇帝。兵乱引发了流民大潮,山东世家大族纷纷迁徙,其中由兰陵郡南迁的萧氏望族,相继建立了萧齐、萧梁...
1888
一、“南兰陵”由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侨居于南兰陵的难民大都聚族而居,从事各种营生,不但融人了当地的社会生活,还为土著文化注入了生机。尤其兰陵萧氏,在南朝时期兴盛于江左,其家族先后出了14位皇帝、30位宰相级人物。《新唐书•萧瑀传》称叹兰陵萧氏:“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1889
二、社会动荡与文化传统的流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乱,不仅严重破坏了经济基础,阻滞了社会文明化进程,还使相沿已久的文化传承断裂,引发空前未有的儒学危机,导致了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1890
第三节 文化的落寞与武士的兴盛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盛世出干臣,乱世出英雄。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发展史证明,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会涌现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人物。在太平雍熙治世,勤政务本能臣大展身手;兵荒马乱岁月,横枪跃马人物显英雄本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导致传统礼教式微,尚武之风盛行,从而将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