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凿壁偷光的匡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11
颗粒名称: 四、凿壁偷光的匡衡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170-171
摘要: 匡衡(生卒年不详),小名鼎,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匡衡是西汉宣、元、成三朝重臣,历任太常掌故、郎中、平原文学、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前36),被任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后因与同僚发生矛盾,被控以“专地盗土”之罪免官。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匡衡

内容

匡衡(生卒年不详),小名鼎,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匡衡是西汉宣、元、成三朝重臣,历任太常掌故、郎中、平原文学、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前36),被任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后因与同僚发生矛盾,被控以“专地盗土”之罪免官。
  匡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精力过人。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匡衡家中无供其夜读的烛光,亦缺乏书籍,求学困难。隔壁邻家较富,灯烛常亮至深夜,匡衡惜时如金,便在壁上凿一孔,借用透来的一丝烛光,埋头苦读。这就是著名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同邑一大姓豪富,藏书很多。匡衡为其佣工,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奇怪,问他缘故。他表示愿以尽读主人藏书作为酬劳,主人深为感叹,就把藏书供其博览。匡衡学问日进,并与萧望之等拜同郡经学大师后仓攻《诗经》,对《诗》学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并不平坦。汉制,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经过9次考试,匡衡才中了丙科,任为太常掌故,后又被补为平原郡的文学卒史。朝廷很多官员赏识匡衡的学识,建议其留在京都。太子刘奭亦很欣赏匡衡,并且有很多人自愿要求去平原跟随他求学。但因为汉宣帝不重视儒生,他只能至平原就职。
  黄龙元年(前48),汉宣帝驾崩,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时外戚、乐陵侯史高与萧望之共掌朝政,二者产生矛盾。史高为笼络人才,向元帝举荐匡衡。元帝本就赏识匡衡,并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故以匡衡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匡衡遂成为元帝的近臣。初元二年(前47),发生了日食和地震。因汉代重视天象地理的变化,自然之变必有社会因素。元帝遂诏问大臣政治得失。匡衡上书,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天象只是一种大自然的阴阳变化,祸福全在于人的作为,人类社会的风气更在于朝廷的教化倡导和影响。因而皇上应当裁减宫廷的费用,亲近忠臣正人,疏远佞臣小人,选拔贤良,开放言路接纳忠谏。汉元帝很赞赏匡衡的见识,提升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对宣帝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针颇有更改,而投其所好之徒乘机觐见,争言变更旧制,导致朝局混乱,并且汉元帝宠爱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定陶王超过了皇后和太子,也为朝廷埋下不安定的因素。匡衡对此很是焦虑,遂上书元帝,提出应该弘扬先帝功德,常思祖业,尊重旧制,绝巧伪之徒,以安定众心,不要以私恩害公义,不能当亲者疏,当尊者卑,以免祸乱国家。
  匡衡任太子少傅期间,琅琊人贡禹为御史大夫,华阴县代理县丞嘉上书推荐朱云代理御史大夫。元帝让公卿讨论此事。匡衡认为,小小的代理县丞算计大臣职位,绝不是以国家社稷为重,朱云平素好勇,数次犯法亡命,学儒后也没有突出德行,而贡禹清洁廉政,经术通明,海内皆知。应该对嘉的动机加以审查。嘉因此坐罪。
  数年间,匡衡在朝廷中参议大政,引经据典,阐明法理道义,很受赞赏,由此升任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后来又升为丞相,封为乐安侯。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建元三年(前30),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遭到弹劾,被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匡衡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