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469 条
2021年
456 条
2022年
101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69 条
其他
266条
动物
28条
土地资源
48条
工业产品
18条
景物
2条
植物
30条
民俗
740条
水果
33条
疾病
74条
矿产
36条
粮食
62条
美食
2条
艺术
24条
药物
5条
蔬菜
10条

颗粒列表

共 1469 条 1 / 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粮食
新中国成立前种植很少,从1970年以后种植才逐年增多,到1975年已达到了种麦面积的80%,2000年后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小麦种植面积的95%,成为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春玉米在七十年代前有种植,七十年代后就基...
2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粮食
高粱是高杆作物,颗粒不大,因此很少种。种高粱有两种种法,一是满垄子,即耩子的三条腿都下种;二是三条腿的耩子只留中腿,把两边的腿都塞上,这时单垄子与玉米的行距大致相同。高粱以前品种不多,只有“打狼锤”,从六十年代开始品种增多,有“散 (伞)头...
3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粮食
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和高粱一样种植较多,谷子颗粒很小,用三条腿的耩子浅播,农谚说:“麦耩黄泉,谷露糠。”谷子耩上后随即砘乳,出苗3~5厘米时用锄砸苗,把苗留成鏊子腿形的墩,砸苗的口诀是“前蹬后扒双挖耳”。谷子管理简单,留苗后働锄草...
4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粮食
地瓜(俗称芋头),新中国成立前就种植,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增多。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作为高产作物种植,六十年代时全村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到八十年代就逐年减少,到了九十年代基本上不再种植。地瓜栽植分为两种,一是春地瓜,二是夏地瓜。
5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粮食
大豆种植历史悠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产量较低种植逐步减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化肥施用量增大,容易造成大豆滑条,影响产量,所以在大宗村就很少种植了。大豆颗粒圆大,用二垄耩子耩种,播种时间为麦收后的...
6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粮食
花生适宜沙土地种植,大宗村地处故槨河两岸,系黄沙土质,适宜花生的种植。新中国成立前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不少农户花钱的主要经济来源,新中国成立后仍有种植,1958年达400多亩,花生的亩产量一般在350~400斤。1959年以后,由于粮食供应...
7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植物
棉花种植历史较长久,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多为农户小面积种植自产自用,五十年代后种植逐年增多,随着国家轻工业的需要按计划种植。七十年代时,各生产队都组织了以青年妇女为主的棉花专业队,对棉花进行管理;到了1973年至1974年,大队还出资在...
8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植物
烟草在新中国成立前大宗村就有种植,但多为旱烟,叶片不需烤制,晒干即成,俗称“核桃纹晾叶子”。大宗村是黄沙土地,适宜种植黄烟,色泽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烤烟成为增加生产队及村民经济收人的主要经济作物。
9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2000年起,村开始兴办元宵节灯展,各企业单位、村民家庭参与,每逢元宵节前一天,各家各户就把扎好的灯笼送到指定地点。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们眼花缭乱,方灯、圆灯、宫灯、走马灯、吉庆灯等应有尽有。村企业单位扎的各类大型彩灯更是气派,有巨龙腾飞、洗...
10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多是女孩玩)小女孩用木板托数数,大女孩用脚踢数数,看谁一气托(踢)的数多。
11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木圆锥陀螺,用鞭抽打,比谁使拉子转的时间长。
12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两头尖的短棍。先用手扣住,抛出后,立即用长杆击打,比谁打得远。
13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立半砖,规定一定距离,在对面用石块或砖块击倒为胜。
14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在地上画若干方格,单脚踢进全过程者为胜。
15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卖、卖锁来,什么锁,叽里咣郎铃铛锁,怎么开?左手拿着右手开。开不开,上唐街,唐街有您什么亲,有俺干哥二丈人。姓什么,姓潘;攀攀棂子俺看看。骑白马,带小刀,小刀快,切白菜;白菜老,切红袄;红祅红,切紫棱;紫棱紫,切麻籽;麻籽麻,切板闸;板闸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