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秋》“颜氏学”开创者颜安乐及传人马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09
颗粒名称: 二、《春秋》“颜氏学”开创者颜安乐及传人马宫
分类号: K225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汉宣帝时被封为经学博士,出任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颜安乐一生致力研究《春秋》公羊学,为《春秋》“颜氏学”的开创者,著有 《春秋公羊颜氏记》。
关键词: 颜安乐 马宫

内容

《春秋》“颜氏学”开创者颜颜安乐,字公孙(生卒年不详),汉代东海郡薛县(今枣庄市滕州市)人,汉代知名学者、教育家。汉宣帝时被封为经学博士,出任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颜安乐一生致力研究《春秋》公羊学,为《春秋》“颜氏学”的开创者,著有 《春秋公羊颜氏记》。
  颜安乐自幼家贫,但笃志于学,师从其舅父、精研《春秋》的经学大师眭弘。眭弘先后收弟子百余人,其中有两个弟子最为他欣赏,一个是他的外甥颜安乐,另一个是下邳的严彭祖。二人常在一起读书,切磋学问,遇有疑难的问题便展开热切的讨论,都能各抒己见,从不隐讳自己的观点。眭弘曾评价二人说:“《春秋》之意在二子矣。”眭弘被杀后,颜安乐和严彭祖继承师训,办学收徒,传承《春秋》公羊学。人们又称他们主办的学叫“颜严之学”,后来,颜、严二人各回原籍办学。
  颜安乐的弟子成名成才者众多,《汉书.儒林传》记载,有个弟子是淮阳的泠丰次君,后来做了朝廷里的少府官;有个是淄川的任公,后来做了淄川太守。人们又称颜氏家学为“泠任之学”。其间,眭弘的弟子贡禹又官升御史大夫,疏广也做了太子太傅,加之汉代初年的叔孙通也是薛县人,后被历史学家司马迁称为“汉家儒宗”,汉王朝的诸多达官显贵出自蕃、薛,蕃、薛二县的教育声名远扬。疏广收琅琊的管路为门生,贡禹收泰山的冥都为门生,管路和冥都后来又投奔颜安乐,拜其为师。管路后来做了御史中丞,冥都做了丞相,世人又因颜氏家学的再传弟子成名,称之为“管冥之学”。其后,管路收孙宝为门生,孙宝官居大司农。泠丰次君收马宫为门生,马宫做了九卿;收琅琊的左咸为门生,左咸做了郡守。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师承徒效,代代相传。蕃、薛的教育成为当时培育英才的摇篮,令世人刮目相看。
  《春秋公羊颜氏记》共n篇,是颜安乐一生致力学术研究的力作和学术思想的结晶,但后来失传。颜师古校注《汉书》时对颜安乐的事迹就已记载不详了。清代学者马国翰从大量古籍中收集到历代学者引用《春秋公羊颜氏记》的章节内容,将其辑于《玉函山房辑佚书》里。
  马宫,字游卿,东海戚(今枣庄市滕州市)人。是泠丰次君的弟子,也就是颜安乐的再传弟子。《汉书•马宫传》载其治《春秋》严氏,即严彭祖之学,与颜安安乐及传人马宫乐的学术同出一流。马宫以射策甲科为郎,后升迁为楚国长史、丞相史司直。丞相师丹认为马宫行能高洁,就举荐其为廷尉平,后又复任青州刺史、汝南太守、九江太守等职,在每个职位上,马宫都尽忠职守,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后又相继被征为詹事、光禄勋、右将军,代替孔光为大司徒,封扶德侯。太师孔光病故后,马宫又接任太师兼司徒官,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及人格魅力位极人臣,可谓颜氏家学培育出的杰出人才。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颜安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