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90 / 1811
1336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税收征收管理包括其演变、收入管理、票证管理、稽管主要内容、代征(扣)单位与集市税收管理以及税务专责管理等几个方面。
1337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初期采用包额认税等方式征税,无统一稽管制度。解放后,税收干部依法办事,配合政府剿匪宣传税收政策。1954年加强稽征管理,配合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税务所并入公社财务部。文革期间财税干部受批判,征管受影响。1972年后恢复纳税...
1338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税收计划管理和税收会计监督在明清、民国及解放后的演变历程。在税收计划管理方面,明清各代有定额征税制度,民国时期中央税由中央派驻的经征长官负责,税收计划成为考核税务机关工作的重要依据。解放后,税收计划经过调查编制,分级管理,并采取措...
1339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税务志的税收征收管理的票证管理,包括税票管理、发货票管理的内容介绍。
1340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税务志的税收征收管理的稽管主要内容,包括纳税登记与纳税申报、纳税鉴定、纳税检查、违章案件处理的内容介绍。
1341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税务志的税收征收管理的代征(扣)单位与集贸市场的税收管理,包括代征(扣)单位、集市贸易税收的内容介绍。
1342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税务专管形式和职责的历史变迁。1950年代开始,税务部门设立直接税、货物税、地方税等主办和检查人员,采取分税管理办法,要求“管好、查清、摸透、征足”。1954年开始贯彻税务专责管理,按税户为单位,各税统管,控制源泉。之后历经多次调...
1343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机构与人事的演变,包括民国前、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至1986年)的机构设置与人事安排。
1344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地方税务和盐务机构设置及职责。周代设地官大司徒,汉代改大司农主赋税,晋代设户掾史干、金仓掾史主管赋役,隋代改设金曹、户曹、租曹,唐代由户部主管全国财政,宋代设县丞、主簿掌理赋役,元代由主簿主办赋役,明代设粮长、...
1345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初废府为道,宁海县直属于省,民国3年属会稽道隶省,民国16年废道直隶于省,民国24年9月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4月改属第五区,7月起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346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税务志的机构和人事的解放后(1949.7~1986.12),包括财税机构、财税干部队伍的内容介绍。
1347
丛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附录
1348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附录
本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从夏代到明代的赋税制度演变。夏代实行“贡助彻”制度,包括赋税和劳役。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按亩征税。战国时期,秦国实行田租口赋制,按亩征赋和人口税。汉代减轻田租,但人头税苛重。西晋实行户调制,减免军役。北魏实行均...
1349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附录
本文记述了秦汉时期实行多种税制。更赋是力役,男丁需服兵役,不服役可出钱代役。口赋是对儿童征税,汉初规定7至14岁男女儿童每年纳税,武帝时改为3岁起并加税。算赋是向成人征收的人头税,15至56岁每人每年纳税,商贾和养奴婢的家主加税,女子15至...
1350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附录
本文记述了中国历史上对酒、茶等商品征税或实行专卖制度。酒税始于汉武帝时期,历代因需而变,有的朝代实行专卖,有的征税,处罚违法者极严。茶税始于唐代,也经历了专卖、征税等不同的制度变革,对违反茶法的处罚同样苛严。乐户捐(花捐)和妓捐是清光绪年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