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83 / 727
1231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民间故事主要流传于永昌县各乡镇,特别在城郊、西河、清河地区分布甚广,在类别上属于民间文学。
1232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制毡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永昌因为历史上长期处于半农半牧生产区域,盛产羊毛,千百年来,制毡是十分普遍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明、清时期,永昌的毡制品在市场上很有名气。制毡作坊全县达四五十户,从事制毡的人员达数百人。
1233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小戏,是流传于甘肃省永昌县的民间演唱戏种,即曲子戏,它跟敦煌曲子戏和武威半台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实际就是这两者在本地的流传,只不过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针对于“大戏”秦腔而言,它只是一种民间小曲戏。永昌小戏在类别上属于传统戏剧...
1234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烹饪文化的渊源。
1235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民间的“四四席”,“四四席”即:四冷菜、四大碗、四中碗、四小碗。也称四大、四小、四七寸。“四四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有甜有咸,有酸有辣,五味俱全,搭配合理,有汤有水,适应当地群众的饮食习惯和心理需求,还能根据事主...
1236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民间的“八大碗”,八大碗统称为“八大件”,其烹饪原料,烹调方法基本和“四四席”类同。全席共设菜肴二十道,其中:六个蔬菜素冷盘,一个三层楼花式大拼盘,八个大件,四个半荤压桌菜,一个海碗“全家福”烩菜。
1237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礼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块厚实的黄土地上,已有上千年的传播历史。它是以馍馍的形式呈现的,带有浓郁的西北农村生活气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风韵。
1238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行帮聚会食礼是民间“三百六十行”祭祀宗神、开帮结社、卜吉议事、处理纠纷、进行贸易、招揽顾客、疏通关系、促进团结、自我宴乐时的饮食礼制。
1239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诗生动、逼真、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民间初试新娘锅灶茶饭技艺的传统婚俗。这种风俗在我们永昌民间,至今仍然传承和保留。
1240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党史与西路军的专题,其中包括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鏖战永昌概述、永昌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红西路军征战永昌大事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大沽政治部”旧址考证始末等。
1241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鏖战永昌的概述。
1242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红西路军征战永昌的大事记。
1243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大沽政治部”旧址考证始末的概况。
1244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大沽政治部旧址的修缮历程。
1245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红西路军老战士曾大明的人物事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