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民间的“八大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207
颗粒名称: 永昌民间的“八大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民间的“八大碗”,八大碗统称为“八大件”,其烹饪原料,烹调方法基本和“四四席”类同。全席共设菜肴二十道,其中:六个蔬菜素冷盘,一个三层楼花式大拼盘,八个大件,四个半荤压桌菜,一个海碗“全家福”烩菜。
关键词: 八大碗 永昌 民间

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一代的厨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继承、融合、发展、创新、超越的基础上,永昌民间的“四四席”逐步演变为适合本地人民所能接受的“八大碗”。八大碗统称为“八大件”,其烹饪原料,烹调方法基本和“四四席”类同。
  全席共设菜肴二十道,其中:六个蔬菜素冷盘,一个三层楼花式大拼盘,八个大件,四个半荤压桌菜,一个海碗“全家福”烩菜。
  上菜程序是:宾客到齐之后,席面上先摆放用卤耳片、酱肝片、酱鸡蛋、酱牛肉、鸡蛋肉卷、焖子等原料拼制的“三层楼”花式大拼盘和六盘用蔬菜拌制的冷菜,待客人开怀畅饮后,再上八道大菜,然后上“全家福”和四个压桌菜,席间上点心两道(水饺、豆沙包子、泡泡油糕、盘龙酥都可),最后上主食。
  第一大件是荷花发菜。“荷花发菜”是永昌地方乡土名菜,其特点是:汤清见底、脆嫩可口、色泽鲜艳、造型别致,曾多次博得宾客的好评。七十年代接待新西兰友人艾利大使时,得到高度评价。发菜与“发财”谐音,寓意“发财致富”,符合宾客的心理需求。
  第二大件是“烧三鲜”。干海参、干鱿鱼、干鱼肚经过发制,浸泡出碱后加味,经油中烧制,其油重汁浓,脆滑爽口,新异纯真,使乡村人有幸尝到海味。
  第三大件是“漂汤莲子”。干莲子经水发后去心,定碗蒸熟盛在窝盘里,挂收浓的冰糖汁,莲子漂起上桌,形象美观,汤汁香甜,意寓甜甜蜜蜜,连生贵子。
  第四大件是“红帕肘花”。猪肘花经燎毛后清洗,煮熟后改切为菱形块装碗,灌汤上笼蒸一小时后原汁炝锅挂汁后上桌。其色泽桔红,肉烂汤浓,瘦红肥脱,味道鲜美。
  第五大件是“鸡蛋虾付”。鸡蛋液加适量虾米和肉汤打匀,上笼蒸熟晾冷后改切为骨牌块,在油中烧出,经炝锅、挂汁而成,其虾付成骨牌块,色泽金黄,嫩香可口,是家乡味极浓的一道“乡土菜”。
  第六大件是“八宝酿饭”。由糯米、红枣、葡萄、蕨麻、青红丝、玫瑰糖、百合、红糖、白糖、干鲜果等原料烹制,其造型美观,糯软甜香,寓意人们对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祈求。
  第七大件是“牡丹鲤鱼”。新鲜鲤鱼经清洗,易骨改刀后,制作的一种造型鱼,挂番茄酱糖醋汁,其造型优美,色泽艳丽,外脆里嫩,甜酸适口,意为年年有余。
  第八大件是“黄焖羊羔肉”。其肉质嫩烂,浓香可口,带有奶香味,是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乡土菜”。
  接着上的是四个压桌菜和“全家福”。“全家福”采用多种肉类加海鲜、蔬菜、豆腐、肉丸子、夹沙等原料烩制,意在祝愿宾客团团圆圆,阖家幸福,吉祥如意。
  最后是“肚丝酸辣汤”。其酸辣适口,香气扑鼻,为永昌一绝。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物资充足,烹饪业有了飞速发展,待客由原来以乡村家庭原地起灶制作演变为酒楼、酒店、餐厅、农家乐、流动餐厅等多种途径。家乡人民和广大烹饪工作者在保持和继承传统风俗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乡土美食文化,拿出适合本地特色的菜肴和美食,将“八大件”逐步完善为大众化的优秀菜肴。并随着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更新,朝着少汁、少油、精美和清淡方向发展。菜点搭配讲究科学,注重营养平衡,这对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富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适应人民群众饮食社会化的需求,增强人民体质都是大有裨益的。
  故乡的饮食,是故乡灵魂的一部分,不管你离开故乡多久,走得多远,她都会使你魂牵梦绕。因为,她已经融化在你的血液里,揉进你的肌肤中,烙在你的心坎上了。
  故乡的饮食,是浓浓的乡情。
  (作者生前系原永昌县政府招待所所长)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共分历史文化篇、考古文化篇、文学文艺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篇、党史与西路军专题五个部分,内容总体布局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辑录了永昌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考古文物、文艺作品乃至亲历者的口述史,图文并茂,力求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永昌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也必将是一部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

阅读

相关人物

管礼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