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46 条 262 / 364
3916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丰年。”与杜甫一样,生当“田野委饿莩,道路纷流离”的黎民涂炭之时, 戴复古目睹时艰,民生疾苦自然就成了诗人的关注对象,情感上与杜甫有了直接的契合。《宋史·辛弃疾传》载:乾道四年,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时上书孝宗,指出当时“州...
3917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只有展现真性情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人都有吐露心曲的需要,抒发出人生旅途上的体验之思,心有所感,发而为诗。屈原在《离骚》等作品中都执著张扬个体主体性的精神。在唐代诗人中,刘威也许是名不见经传,他的《三闾大夫》一诗却颇具韵味:“三闾一去湘山老...
3918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除了精神的承继,即以耽于艺术而言,戴复古对屈骚方面也有意境甚至文句、词语的借用,承继了屈骚的托物言志、抒情的审美传统,巧设比兴,活用《楚辞》, 取镕《楚辞》,在审美技法、艺术品格等方面对屈骚艺术既有承续又...
3919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台州市戴复古接受屈骚精神的意义。
3920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前半有杜、陆遗风,以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切感受,曲传其抑郁不平之气,提供了一种悲哀之美,但最后也只是“且把霜螯荐酒樽”而已,消解了诗歌的思想境界。所以,戴诗中语辞所传达和负载的思想感情,与其师陆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距离,与杜甫的精神境界更是有...
3921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戴复古与屈原在一些方面还是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的,也就是说,诗人能逐渐突破一己之私的自家哀怨,正视人类的苦难,最终走向生活的深广,作品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传统底蕴都较为精深,既具有历史的高度又具有时代感。总之,戴复古对屈骚精神的接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
3922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章概括了台州市戴复古山水诗的情感空间、戴复古山水诗的时空形态、戴复古山水诗的写意艺术。
3923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过江日日水与山,诗人得趣如得官。”自然山水充满无穷的活力,给人以无限的诗情画意,往往使人陶醉其中,引人们“看尽江湖千万峰”,饱览奇景伟观,贯休《上杭州令狐使君》所称颂的“爱山成大癖”者在神州大地代不乏人。人类对大自然也总有一种源之于本性的...
3924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情感可以说是诗歌审美艺术的最本质属性。戴复古《论诗十绝》之五着重强调:“陶写性情为我事,留连光景等儿嬉。锦囊言语虽奇绝,不是人间有用诗。”“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陆游《雨后殊有秋意》“爱君忧国孤臣泪,临水登山节士心”应该是戴复古...
3925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屈原放逐期间所写的部分作品如《涉江》等往往借处于僻远荒陬的自然现象的描写展开对人生与社会现象的描述与评判。王粲《杂诗》一诗中则有“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的情意抒发。又如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旅人心长久,忧忧自相接。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
3926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当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的时候,我们要把我们的心绪移到大自然的现象 中 去。”①从内心审美感受出发,以感性的物象来凸显心灵,传递内心真切的感受,与缺少内在感染力的作品相比,完全是别有一番天地。何况大自然本身充满了诗情画意。《朱子语类》卷一四○...
3927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诗人既以诗心观照自然,又能在自然中感悟哲理,展现自我玄思妙想。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理趣盛行的朝代。换言之,作为古代重要的诗歌审美范畴,理趣成熟于宋代。不管此论正确与否,“理”的思想确实已经渗透到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自然会影响到文学艺...
3928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葛晓音《说王维的〈辋川集〉绝句》强调:“自然美只有通过人的深切感受才能展现它的全部魅力。”①中国人对自然美自古就极力推崇,而这一推崇更需要一种美的表达,以期细腻传神地刻画自然物象,赋予自然之景以生机与活力, 追求一种“至宝不雕琢,神功谢耕耘...
3929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时间本来具有不可逆性,如李白《将进酒》一诗所慨叹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的《上三峡》与《早发》就是很有启示意义的两篇作品,诗人的审美手法别...
3930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 类型: 正文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说:“写景易,写情难;写情犹易,写性最难。”戴复古有着强烈的空间审美意识,诗人注重空间的转换,透过眼前有限、具体的山水,构想无限延伸的广袤大地,也就是在《赣州上清道院呈姚雪篷》一诗中所表达的“短墙不碍远山青”,自然突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