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
朱子语类第二册
《诸儒鸣道集》研究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
朱子学年鉴(2018...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
朱子文化园楹联集锦
朱熹在建阳
朱子学年鉴-2011...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子学年鉴.2019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
朱熹与中国文化
朱子学年鉴.2014
朱子语类第四册
朱子新探索
朱子学年鉴.2020
朱子语类第八册
大儒世泽——朱子传
走在朱子之路上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朱熹诗经学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大教育教朱熹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四端七情之辨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朱子学年鉴.2017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熹思想研究
朱子学年鉴2013
朱熹诗词选注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朱熹文学研究
朱子
朱熹思想研究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
福州朱子文化遗存图影...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走进尤溪
朱熹的思维世界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莒口镇志
朱熹诗选365鉴赏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追寻朱子的足迹
浦城县志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朱子文化寻...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楊時文化研究
苏轼与朱熹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踏雪履痕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
近思录
朱子语录
朱子文化年鉴.202...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朱子学年鉴.2021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
朱子读书法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
朱子学年鉴.2015
朱子语类第五册
朱子学通论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游酢新论 续编
朱子语类第一册
朱子:『职』的哲学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13
/
551
181
二、崇高的敬业精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朱熹
曾言: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者也。就是以专心致志的态度来对待教育,
朱熹
具有诚挚的敬业精神,都会凭借自己内心的意识活动认真地对待教育事业。
朱熹
说:某尝言“吾侪讲学,正欲上不得罪于圣贤,
朱熹
以书院为阵地”
朱熹
登第后五十年,入仕后任地方官者仅九考。...
182
三、众多的校舍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作为教育家的
朱熹
,与各地学校的关系非同一般,特别是其一生与书院结下不解之缘。
朱熹
亲自参与同安县学的建设,还亲自创建有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和沧洲精舍,修复的书院就有闻名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以及倡修湘西精舍,这些校舍建设的成...
183
四、缜密的教育制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胡瑗、范仲淹、王安石、程颢、程颐、张栻、吕祖谦、陆九渊、
朱熹
等数人,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培养人才。从不用学规、学则来约束学生。其门生杨简在《象山先生行状》中说:即去今世所谓学规者,胡瑗在湖州州学定有学规!唯
朱熹
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影响最大、最...
184
五、完善的教育体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朱熹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既强调小学教育,也重视大学教育,还对学前教育、女子教育和特长教育给予关注。既重视文化知识的授受,也强调对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的重视;既重视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探讨,也重视对自然学科知识的钻研、掌握及应用。
朱熹
的大学教育,是指...
185
六、实用的教学教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官立小学的课程一般是识字、诗赋和经术,有的使用与官立小学一样的教材,有的则使用非官方的由著名学者编写的教材。
朱熹
在同安主簿任满归崇安五夫后便办家塾,编成《论语训蒙口义》、《训蒙绝句》、《训学斋规》等。
朱熹
亲自编纂蒙学教材,其中有儿童启蒙教材...
186
七、大胆的辟释排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朱熹
早年同多数宋代士大夫一样好佛老,
朱熹
逃禅归儒,走上钻研儒家经典著作和自觉修养儒家思想的道路。
朱熹
自我承认早年无书不读,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的所谓儒释道兼修,批评本朝士大夫们浸淫异端之说——援道入儒、援释入儒,以纠正那些或...
187
八、不断的薪火相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如门人林用中、黄榦、刘爚、胡安之、陈埴、李燔、陈宓、黄义勇、张洽、林学蒙、蔡念诚、邓绹、辅广、赵师端、钟震、黎贵臣、吴雄、刘清之、陈文蔚、袭盖卿、蔡沈等,以及大批再传弟子如真德秀、蔡模、王柏、赵复等,
朱熹
生平对教育的一贯重视,
朱熹
与门人论胡...
188
第二节
朱熹
教育有良方 孔孟开先得发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开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对人性中固有“四端”即仁义礼智的萌芽,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使“四端”不断扩充,最终“人皆可以为尧舜”,并把“明人伦”作为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地提出来。...
189
一、把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上升为哲学范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孔子这句话是说人生下来各个人的素质基本相近,但由于周围的环境的习染,人的本质即随着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进行教育,才能促进人性向好的方面发展。在这里,孔子明确提出了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这可说是
朱熹
对上述两种“性”的高度概括。
朱熹
认为天命之性是人...
190
二、把教育内容模式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孔子极重视政治、伦理教育,“仁”是他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他对学生“教以人伦”,使他们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懂得了这套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和伦理规范,他们就会理解统治者行仁政的道理...
191
三、把教育方法上升为方法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孔子和孟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朱熹
在自己长达五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先看看孔孟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这里明确提出了学习中的博学、切问、近思的问题,孟子亦说。博学而详说之:孔子在《为政》中进一步指出“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孔子所说的这种思是建立在学的...
192
朱熹
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方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孔孟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这里明确提出了学习中的博学、切问、近思的问题。这里提出从“博”到“约”,也就是说,求学问要博览群书,而且能够详尽地解说它。然后通过自己思考,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
193
一、提出了“学、问、思、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孔孟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这里明确提出了学习中的博学、切问、近思的问题。这里提出从“博”到“约”,也就是说,求学问要博览群书,而且能够详尽地解说它。然后通过自己思考,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
194
三、提出了“重行知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孔子非常强调行,言必信“行必果,弟子入则孝”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孔子把行放在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孔子还特别强调知识的具体运用”他在《子路》说,这句话的意思说,孔子认为未学能行的;贤贤易色,事君”言而有信;吾必谓之学矣,这种主张把知识要运...
195
第三节 儒家教育重培根 举措得人更得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参考文献
朱熹
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工作,
朱熹
提出一整套教育理论,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论述
朱熹
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一、重视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思想
朱熹
把教育分为“并明确地提出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的成就是在小学教育基础上的发展”古之小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