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教育方法上升为方法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34
颗粒名称: 三、把教育方法上升为方法论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6
页码: 286-291
摘要: 孔子和孟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朱熹在自己长达五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先看看孔孟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这里明确提出了学习中的博学、切问、近思的问题,孟子亦说。博学而详说之:孔子在《为政》中进一步指出“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孔子所说的这种思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揭示了思与学的辩证关系,朱熹对孔子和孟子上述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发挥”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朱熹所说的博学包括各门各类知识和修身养性的方法“夫子说。这里进一步说明了熟读与精思互为促进的关系,学、问、思、辩。孔子在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 朱熹 孔子 模式化

内容

孔子和孟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孔子的教学法,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的教学法,如“不教之教”、学贵“自得”、从“博”到“约”等。这些典型事件或语言,深刻地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故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一直为人们所传诵、遵循。朱熹在自己长达五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孔孟的教育方法,并将其上升为方法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提出了“学、问、思、辩”。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孔孟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里明确提出了学习中的博学、切问、近思的问题。孟子亦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里提出从“博”到“约”,也就是说,求学问要博览群书,而且能够详尽地解说它。然后通过自己思考,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孔子在《为政》中进一步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与思相结合,但是,孔子所说的这种思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的。他在《卫灵公》中又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反对那种未具备应有的知识,而去苦思冥想、异想天开的做法。这就揭示了思与学的辩证关系。
  朱熹对孔子和孟子上述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发挥。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可见,朱熹所说的博学包括各门各类知识和修身养性的方法。学与思的关系又怎样呢?他说:“读便是学,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卼臲不安。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这里进一步说明了熟读与精思互为促进的关系。朱熹还把“辩”引进教学,作为一种去伪存真,分析综合的过程。他说:“凡事好中有不好,不好中又有好,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要自家辩得始得。”从而,朱熹把上述思想概括成了一个公式:“学、问、思、辩,所以穷理也”,作为“为学之序”纳入《白鹿洞书院学规》。这个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洞察到了教学或学习过程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性,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寓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的。
  其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在教育实践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具体动用了“因材施教”教学法。《论语》记载孔子师弟的问答辞很多,常常是几个人问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如《先进》记载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孔子答以:“闻斯行之”。同一个问题,作出了两种不同的回答。另一个叫西华的学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就问老师孔子。孔子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显然,孔子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冉有畏懦一点,孔子鼓励他遇事要打破顾虑,勇往直前,故叫他“马上去实行”。子路鲁莽一些,孔子告诉他遇事要多考虑,多商量,慎重进行。故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又如同样问孝,孔子回答却不一样,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孔子针对武伯不关心父母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对于上述不同同答,朱熹作了如下注释:“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些解释是符合孔子本意的。再如,关于什么叫“仁”的问题,孔子答子贡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答颜渊说是“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说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答司马牛说是“其言也讱”,答樊迟说是“爱人”,答子张则说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为仁。这些都说明,孔子对学生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的,但孔子并没有作出“因材施教”的概括。
  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教也。”意思是说,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的像及时雨一般润泽万物似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私自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孟子提出的“因材旋教”教育方式。此外,孟子还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就是孟子的“不教之教”。战国儒生所著《学记》亦有类似的记述:“学者有四失(毛病),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博而不精),或失则寡(知识面窄),或失则易(把学习看成太容易),或失则止(有畏难情绪)。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才能救其失。
  朱熹在上述思想材料的基础上,把孔孟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特点进行教育作了理论概括,他在《论语·先进》注文中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并把孔子首倡的“因材施教”作为一条教育原则提出来,从而把唯物论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进了教学。
  其三,提出了“重行知轻”。在教学中,孔子非常强调行,他说:“言必信,行必果。”又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孔子把行放在教学中的首要地位。此外,孔子还特别强调知识的具体运用。他在《子路》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句话的意思说,熟读《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相反的,孔子认为未学能行的,就是很好的“学”了。如“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竭其身;与朋友,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种主张把知识要运用于实际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的。 朱熹明确提出“行重知轻”,并说:“知而不行,则前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然而,朱熹把力行看做明理之路,“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又把行看做检验“知之真不真”的标准,“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这是朱熹对孔子重行的发展。 从上述可知,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教育方法,并把他们的教育方法条理化、理论化,从而上升为方法论。朱熹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教育民族性特征,对中国,乃至韩国、日本、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