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教育内容模式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33
颗粒名称: 二、把教育内容模式化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5
页码: 282-286
摘要: 孔子极重视政治、伦理教育,“仁”是他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他对学生“教以人伦”,使他们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懂得了这套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和伦理规范,他们就会理解统治者行仁政的道理。孔子的伦理思想是以“孝悌为本”的,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提出“孝道”的政治目的。从上述可见,政治伦理教育在孔孟教育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朱熹 孔子 模式化

内容

孔子极重视政治、伦理教育,“仁”是他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孔子就是用“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教育学生要“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而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并教育学生要“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丰富发展了孔子政治伦理教育思想,明确提出把“明人伦”作为教育的基本要求。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教,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他对学生“教以人伦”,使他们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懂得了这套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和伦理规范,他们就会理解统治者行仁政的道理。孔子的伦理思想是以“孝悌为本”的,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提出“孝道”的政治目的。他说:“人人亲自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从上述可见,政治伦理教育在孔孟教育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朱熹根据《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模式,把孔孟“既重视政治教育,又重视伦理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模式化。朱熹认为,要实现这一教育模式,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因此,他把教育内容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类。在小学教育时期,朱熹认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兵、射、御、书、数之文”。所谓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皆属伦理教育范畴。朱熹还在强调进行小学教育作用时说:“小学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在大学教育时期,朱熹认为“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概言之,大学教育包括“修己”、“治人”的两个内容。“穷理”、“正心”、“修己”则是个自身修养问题,为内事;而“治人”则是政治活动,为外事。这些都是以政治伦理为具体内容,近则修之于身,远则行于天下。可见,小学和大学的学习内容是一脉相承、互相贯通的。它们只是程度的深浅不同,而没有根本的性质差别。朱熹把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写进《大学章句》序言,位于《四书集注》之首,这就使小学与大学的内容具有规定性了。在朱熹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模式,其中修身是本,而修身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孝、悌等伦理教育。因为有了孝、悌,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也就在里面了。朱熹说:“身修则家可教矣,孝、悌、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然而国之所以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于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故顺可移于长”。以此出发,朱熹认为学就是学人伦。他在《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后注释说:“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求学如是而已。”《白鹿洞书院揭示》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事也。学者学此而已。”因此,朱熹把孟子提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纳入他淳熙七年(1180年)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教条中,并列于首位。淳祐元年(1241年),理宗赵昀在视察太学时,亲自书写《白鹿洞书院揭示》赐给太学。此后,这个揭示被摹写,抄录在各地的学校和书院之中,使之成为共同遵行的御颁的指导方针。这就使伦理教育有规定性了。
  重“义”轻“利”的教育是修身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朱熹认为:“孟子没而义利之说不明于天下,中间董仲舒、诸葛武侯、二程先生屡明之,而世之学者莫之能信,是以其所以自为者,鲜不溺于人欲之私,而其所以谋人之国家,则亦功利焉而已。”他还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并强调“学无浅深,并要辨义利”。何谓义利?朱熹说: “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这就是说:义是天理、是公,利是人欲之私。所以,“义与利”实际上是公与私的问题。因此,朱熹特别强调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他认为公与私是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他说:“君子与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朱熹还在《论语·为政》注中解释孔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时提出:“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君子和小人的所作所为不同,他们的区分只在公与私之间,相差仅在毫厘之间。朱熹还认为,公与私不仅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而且也是区分仁与不仁的标准。他在《论语·颜渊》“克己复礼”后注释说:“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又说:“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在朱熹看来,进行重义轻利、去私存公的教育,关系到治国、平天下。所以,他说:“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如能“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挈矣之意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因此,朱熹把“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作为修身之要纳入白鹿洞书院教规中,因而使义与利,公与私的教育具有规定性。
  朱熹对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他说“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他将伦理道德与政治融为一体,将孔孟“既重视政治教育又重视伦理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模式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民族性特征的形成。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