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595条
析出资源
1493条
图表
50条
人物
29条
机构
2条
事件
3条
作品
15条

检索条件

与 “朱子” 相关
共 1595 条 9 / 107
12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的历史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伦理道德学说在社会历史方面的运用和贯彻,是其史学思想的基础。朱子在考察社会历史问题时,把评史与论政结合起来,以评史为手段来抒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借助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分析,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两者相辅相成,形成...
12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历史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理”,它决定世界的产生、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及历史事件的评述、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在论述永恒之“理”与现实的历史沟通问题时,朱子把“理”称之可见可闻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显然,他把“理”渗透到出入起居、应事接物及人...
12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把阴阳动静推向了无限,涉及宇宙的无限性问题,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然而他又把这种无限性纳入循环论,显示出其认识的局限性。他吸取了张载、邵雍的“术数”说,并用循环论来阐述历史的运动和历史事件,“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辟”。这种...
12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用理学观点强调理决定论下的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也肯定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又含有合理因素。产生这种二律背反的原因,正是朱子理决定论本身包含着的矛盾所导致的。
12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所谓“心术”是泛指人的主观意志。可见,朱子强调了理决定论的历史演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而圣人有“察其理之所在而因革之”的“本领”,是圣人的主观意志。人的主观意志(即心术)受“理”制约,这是因为“心与理一,不是理在前面为一物。理便...
12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所谓治史态度,包括对治史目的的认识,对史学价值的判断,对治史缓急的态度,以及治史的实际功效等等。
12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的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有两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朱熹认为读史可以明理,这是学者修身养性,乃至于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路。可见,朱子对宋代冗官问题提出采取省削官吏的办法,这是值得重视的有价值的见解。朱子曾经对门人说:“尝欲写出萧何、韩信初见高祖...
12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由此,朱子激烈地批评陈亮,认为他的错误便在于治史只讲功利、王霸,而缺乏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朱子看来,治史必须明道正谊,即首先应该加强道德上的修养,深明天理,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及人”境界,这才是治史的价值所在,由此也充分显示出朱子把史学作为...
12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也就是说,治史要有利于学者个人的修养,同时又要对社会有效用。⑤显然,朱子所称“不可以不之习”的“当世所须而不可阙”的一些内容,保存在诸史里,换言之,诸史中有当世所需的价值,即治史可以为当世之用。其实,在朱子看来,治史有补于学者格物致知,能使...
13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论与其理学思想紧密相关。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在主次关系上,明天理是主,是目的;而治史方法则为次,只不过是加深理解天理的手段。其二,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是建构自己理学体系的手段,这也最终使他成为理学的集大...
13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谨于阙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无明确证据应阙疑待考,即“无证而可疑者,只当阙之”,不可“委曲牵合”,否则便是穿凿。他反对迷信圣贤之语:“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这充分显示...
13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利用过金石资料,他向李守约索要《集古后录》一书,说曾闻有人以此书考证《尚书》;他称赞赵明诚“《金石录》煞做得好!”④他还善于利用古逸书进行考证,如利用《竹书纪年》对古代史事进行考订:“《汲冢》古书,尧忧囚,舜野死,尹篡太甲,太甲杀尹之类...
13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借助各种器物来验证,以便获得正确的知识。为此,他专门写了《九江彭蠡辨》一文,对《禹贡》记载之误进行辨析。他还主张借用“器”来进行验证,尤其对天文地理更是如此。这里的“器”,即是观察工具。朱子在写信给弟子林择之时说:“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
13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的史著编纂思想是紧紧围绕着他的理学思想展开的。他认为史著编纂的根本纲领是正统论,史著编纂的社会功能是劝善惩恶,史著编纂体裁的原则应当史体互补,史著编纂的语言文字是信真传远。
13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的正统论继承汉儒董仲舒、刘向、刘歆、班固而来,但又有较大的不同。刘氏父子则创立五行相生、汉为尧后之说,建立了神秘的正闰史观。班固《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的“三统”史观,神化了五行学说,并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乃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