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朱子的史学方法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51
颗粒名称: 四 朱子的史学方法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48-250
摘要: 朱子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论与其理学思想紧密相关。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在主次关系上,明天理是主,是目的;而治史方法则为次,只不过是加深理解天理的手段。其二,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是建构自己理学体系的手段,这也最终使他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 朱子 史学思想 史学方法论

内容

朱子在史学上取得相当大的成绩,是与他的治史方法密切相关的。概括起来说,朱子的治史方法论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其目的仍归结到认识天理上去。这种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论有三大特色:其一,提倡“谨于阙疑”②,反对臆断;其二,强调参互考证,言必有据;其三,主张身到足历,核其事实。
  谨于阙疑,反对臆断是朱子治史方法上的第一个特色。“谨于阙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无明确证据应阙疑待考,即“无证而可疑者,只当阙之”,不可“委曲牵合”,③否则便是穿凿。他反对迷信圣贤之语:“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④这充分显示其在治史时具有的严谨、踏实的实证精神。他反对偏执己见、穿凿臆断,因为“史传尽有不可信处”⑤,如果没有真正考证清楚,只能存疑,不可臆断。他批评吴斗南《庙议》“周有帝喾庙”之说:“礼书并无此文,《左传》亦无此说,似难臆断。”⑥朱子这种“谨于阙疑”,虚心博采的实证态度,是很有价值的。朱子还强调治史要参互考证,言必有据。因为“古书错缪甚多”⑦,史传不可尽信,因而必须“参互考证,改而正之”①,需要“脚踏实地,动有据依,无笼罩自欺之患”②,这样才能弄清史实。朱子既强调不囿旧说,又反对臆度穿凿。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囿于旧说则不敢创新,臆度穿凿则是草率立论。他说:“若被旧说一局局定,便看不出”③,于是只能曲折回护,但最终仍是错。
  朱子治史方法第二个特色是强调利用各种资料,以便获得正确结论。朱子利用过金石资料,他向李守约索要《集古后录》一书,说曾闻有人以此书考证《尚书》;他称赞赵明诚“《金石录》煞做得好!”④他还善于利用古逸书进行考证,如利用《竹书纪年》对古代史事进行考订:“《汲冢》古书,尧忧囚,舜野死,尹篡太甲,太甲杀尹之类,皆其所出。”⑤朱子还注意民族学、民俗学资料,他研究“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时,便以民族学资料来印证:“结绳,今溪洞诸蛮犹有此俗。又有刻板者,凡年月日时,以至人马粮草之数,皆刻板为记,都不相乱。”⑥显然,朱子能用金石资料、民族学、民俗学资料来印证历史问题,确实显示出他的史识是很高明的。
  朱子治史方法的第三个特色是主张“身到足历”的实地考察,借助各种器物来验证,以便获得正确的知识。他曾以亲身经历考证彭蠡九江之事:“顷在南康两年,其地宜在彭蠡、九江、东陵、敷浅原之间,而考其山川形势之实,殊不相应。因考诸说,疑晁氏九江、东陵之说以为洞庭、巴陵者为可信……著书者多是臆度,未必身到足历,故其说亦难尽据,未必如今目见之亲切著明耳。”⑦为此,他专门写了《九江彭蠡辨》一文,对《禹贡》记载之误进行辨析。他还主张借用“器”来进行验证,尤其对天文地理更是如此。这里的“器”,即是观察工具。朱子在写信给弟子林择之时说:“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景(影),细度其长短。”①这正是借“器”进行验证的实例。朱子曾想制作浑天仪:“浑象之说,古人已虑及此,但不说如何运转。今当作一小者,粗见其形制,但难得车匠耳。”②他甚至还突发奇想,企图用一大瓮自造一种浑天仪来观察星象:“古人未有此法,杜撰可笑。试一思之,恐或为即著其说,以示后人,亦不为无补也。”③这种勇于探索求实的治史方法,也是能给人以启迪的。
  朱子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论与其理学思想紧密相关。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在主次关系上,明天理是主,是目的;而治史方法则为次,只不过是加深理解天理的手段。其二,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是建构自己理学体系的手段,这也最终使他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附注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六《选举二》,第3633—3634页。② 〔宋〕朱熹:《朱熹集》卷三十六《答陆子寿》,《朱熹集》第三册,第1563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诗一·纲领》,第2077页。④ 〔宋〕朱熹:《朱熹集》卷三十一《答张敬夫》,《朱熹集》第三册,第1321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战国汉唐诸子》,第3268页。⑥〔宋〕朱熹:《朱熹集》卷五十九《答吴斗南》,《朱熹集》第五册,第3046页。⑦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九《尚书二·伊训》,第2031页。 ①〔宋〕朱熹:《朱熹集》卷四十二《答胡广仲》,《朱熹集》第四册,第1953页。② 〔宋〕朱熹:《朱熹集》卷三十一《答张敬夫》,《朱熹集》第三册,第1321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诗一·论读书》,第2085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第3122页。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杂类》,第3277页。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六《易十二·系辞下》,第1944—1945页。⑦ 〔宋〕朱熹:《朱熹集》卷三十七《答程泰之》,《朱熹集》第三册,第1669—1670页。 ①〔宋〕朱熹:《朱熹集》卷四十三《答林择之》,《朱熹集》第四册,第2032页。②〔宋〕朱熹:《朱熹续集》卷三《答蔡伯静》,《朱熹集》第九册,第5202页。③〔宋〕朱熹:《朱熹续集》卷三《答蔡伯静》,《朱熹集》第九册,第5201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