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的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48
颗粒名称: 朱子的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45-246
摘要: 朱子的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有两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朱熹认为读史可以明理,这是学者修身养性,乃至于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路。可见,朱子对宋代冗官问题提出采取省削官吏的办法,这是值得重视的有价值的见解。朱子曾经对门人说:“尝欲写出萧何、韩信初见高祖时一段,邓禹初见光武时一段,武侯初见先主时一段,将这数段话及王朴《平边策》编为一卷。”朱子欲编此书的目的十分清楚,萧何、韩信、邓禹及武侯都是开国功臣,再把王朴《平边策》与他们的事迹合在一起,充分显示出朱子力主抗金的观点。显然,朱子的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确实是与他的政治态度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 朱子 史学思想 劝善惩恶

内容

朱子一直认为:“《论》《孟》固当读,‘六经’亦当读,史书又不可不读。”②在《朱子语类》和朱子著作中保存很多朱子教人读史的例证,然而,他强调治史应该具有劝善惩恶的目的,否则就会流落到只讲功利的窠窟中去。朱子的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有两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朱熹认为读史可以明理,这是学者修身养性,乃至于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路。他强调:“既做秀才,未说道要他理会什么高深道理,也须知得古圣贤所以垂世立教之意是如何,古今盛衰存亡治乱事体是如何,从古来人物议论是如何。这许多眼前的都全不识,如何做士人!须是识得许多,方始成得个人”,“莫说道教他读别书,只是要紧如‘六经’、《汉书》、《唐书》、诸子,也须着读始得”。③显然,朱子把读史书、了解“古今盛衰存亡治乱事体”作为学者最起码的常识,因为历史上的吉凶存亡、为法为戒的“粲然之迹,必然之效”都“莫不具于经训史册之中”。①由此反映出朱子所认为的无论是著史也罢,读史也罢,都本着劝善惩恶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换句话说,学者必须以劝善惩恶为治史目的,如此才能明天理、谨修养,成为一个真正能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人。其二,治史得到的经验教训,可作统治者的施政借鉴,以便厘革弊政,振兴宋王朝。朱子对宋代皇帝有不少评论,如:“本朝太祖有圣人之材”,“尽除五代弊法,用能易乱为治”;②“本朝太宗、真宗之朝,可以有为而不为”③;“仁宗资质好,后来亦是太平日久,宫中太宽”④;神宗“极聪明,于天下事无不通晓,真不世出之主,只是头头做得不中节拍”⑤;“今看着徽宗朝事,更无一着下得是”⑥。显然,朱子评论宋代帝王,既从他们是否勤于政事着眼,又看他们是否有作为,这种评价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还批评了宋代弊政。如批评冗官时,认为“官冗,何不于任子上更改减?……祖宗时亦几次省削了,久而自定,何足恤耶!”⑦可见,朱子对宋代冗官问题提出采取省削官吏的办法,这是值得重视的有价值的见解。朱子对冗兵提出批评:“本朝养兵蠹国”⑧,“第一项最是养许多坐食之兵,其费最广。……(今)无祖宗天下之半,而有祖宗所无之兵。如州郡兵还养在,何用!”⑨他认为解决冗兵问题、恢复中原,只有采取“复太祖兵法(更戍法)”⑩,裁冗卒,练精兵,精选将领,沿江屯田,节省民力等方法,才可能得以实现,这充分显示出朱子是从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来寻找解决宋代弊政问题的。针对南宋积弱不振,一些大臣主张和议,而朱子则力主抗金:“本朝御戎,始终为‘和’字坏。”①朱子曾经对门人说:“尝欲写出萧何、韩信初见高祖时一段,邓禹初见光武时一段,武侯初见先主时一段,将这数段话及王朴《平边策》编为一卷。”②朱子欲编此书的目的十分清楚,萧何、韩信、邓禹及武侯都是开国功臣,再把王朴《平边策》与他们的事迹合在一起,充分显示出朱子力主抗金的观点。显然,朱子的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确实是与他的政治态度是密切相关的。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