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朱子的历史哲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42
颗粒名称: 二 朱子的历史哲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5
页码: 239-243
摘要: 朱子的历史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伦理道德学说在社会历史方面的运用和贯彻,是其史学思想的基础。朱子在考察社会历史问题时,把评史与论政结合起来,以评史为手段来抒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借助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分析,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其以理阐史、以史证理的很有特色的历史哲学。朱子的历史哲学具有一种多层次的结构,极有特色。
关键词: 朱子 史学思想 历史哲学

内容

朱子的历史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伦理道德学说在社会历史方面的运用和贯彻,是其史学思想的基础。朱子在考察社会历史问题时,把评史与论政结合起来,以评史为手段来抒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借助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分析,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其以理阐史、以史证理的很有特色的历史哲学。朱子的历史哲学具有一种多层次的结构,极有特色。这种多层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朱子的历史哲学是会归天理纲常的历史决定论。朱子历史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理”(或称天理、道、太极),它决定世界的产生、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及历史事件的评述、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在他看来,“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②,“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③,即天地万物、人类活动都是由理决定的;没有理,便没有一切。他又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④,即强调理是永恒的,既先于天地万物,又不依天地万物存亡而独立存在。在论述永恒之“理”与现实的历史沟通问题时,朱子把“理”称之可见可闻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⑤显然,他把“理”渗透到出入起居、应事接物及人际关系各种人类活动、关系中去,强调它的指导性作用,换句话说,社会历史是由“理”决定的。在沟通抽象之理与现实之三纲五常时,朱子借助了“气化万物”这一环节。他说:“天道流行,发育万物,其所以为造化者,阴阳五行而已。”①“‘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只是一气之消息……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气的阴阳消长形成万事万物,气则是物质的;但气随理而生,则万事万物一旦生成,理已具其中。第二,古今天地间无限事的演变都是气之阴阳消长的运动,即物质的运动,但由于理对气的制约作用,这些事、物的演变必将受到理的支配及决定。第三,气的阴阳消长所形成古今天地间事物的演变,非人力损益而能改变,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显然,朱子强调气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的作用,认为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闪射出哲人的睿智,然而他又在气之上安了一个无形无象、难以捉摸的理,同时又引申为三纲五常,使哲人的睿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也难以逃脱后人的指责。
  朱子对气的阴阳消长运动规律有这样的论述:“盖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焉,是则所谓太极者也”③“一阴、一阳,言其变化循环无有穷已也”④。朱子把阴阳动静推向了无限,涉及宇宙的无限性问题,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然而他又把这种无限性纳入循环论,显示出其认识的局限性。他吸取了张载、邵雍的“术数”说,并用循环论来阐述历史的运动和历史事件,“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辟”⑤。这种循环论观点强调天地运行,人物存亡是循环无端,而作为决定它们的理则是永恒的;换句话说,三纲五常也是万古长存。正由于此,朱子在编纂《资治通鉴纲目》时严格把握“理”决定论原则,他的学生李方子称《资治通鉴纲目》“义正而法严,辞核而旨深,陶熔历代之偏驳,会归一理之纯粹,振《鳞经》之坠绪,垂懿范于将来”①,无非是强调朱子《纲目》能“会归一理”。
  朱子历史哲学的第二个层次是势。朱子曾说:“(柳)子厚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亦是。……且封建自古便有,圣人但因自然之理势而封之,乃见圣人之公心。……当封而封之,却不是圣人有不得已处。若如子厚所说,乃是圣人欲吞之而不可得,乃无可奈何而为此!不知所谓势者,乃自然之理势,非不得已之势也。”②这段话有两点值得重视,其一,“理势”合称,即肯定了“势”这一范畴是“理”规定之下的一种趋势,两者是从属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其二,“势”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即所谓“势不容已”③;而不是人(或圣人、人类)“不得已之势”,如此便承认了势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显然,朱子用理学观点强调理决定论下的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也肯定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又含有合理因素。产生这种二律背反的原因,正是朱子理决定论本身包含着的矛盾所导致的。
  朱子在解释周敦颐“极重不可反,知其重而亟反之可也”一语时说:“是说天下之势,如秦至始皇强大,六国便不可敌。东汉之末,宦官权重,便不可除。绍兴初,只斩陈少阳,便成江左之势。重极,则反之也难;识其重之机而反之,则易。”④也就是说,既要掌握发展之“势”,又要掌握“机”(时机),如此便比较容易解决问题。这种认识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朱子主张“审微于未形,御变于将来”⑤,也就是要求审时度势,把握解决问题的时机。在强调审时度势时,朱子认为要根据不同时机和事势,采取不同方法:“便是圣人无不可为之时。若时节变了,圣人又自处之不同。”⑥可见,朱子认为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只能“顺”势而为,处理得“宜”(适中),才能获得好的结果。朱子赞同孔子的“损益观”,朱子的损益观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损益必须循“理”,在社会历史中也就是遵循伦理纲常。他说:“所谓损益者,亦是要扶持个三纲五常而已。”①其次,损益必须适时。上述“随时变易”“随时变更”便是强调适时损益。适时也就是“机”,即掌握应该损益之时机。再次,损益必须合宜。朱子强调应该“酌今之宜而损益之”②,“求其可行者而已”③。可见,朱子的损益观是一种强调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的选择,他看到了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起的变化,提出适时合宜地进行损益,接触到事物变化中的“度”的问题,这些都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他将损益规定在伦理纲常的许可范围内,明显地表现了朱子思想上的局限性。
  朱子历史哲学的第三个层次是心术。所谓“心术”是泛指人的主观意志。他讨论了心术与理、势的关系,他在《古史余论》中说:“若夫古今之变,极而必反,如昼夜之相生,寒暑之相代,乃理之当然,非人力之可为者也。是以三代相承,有相因袭而不得变者,有相损益而不可常者。然亦唯圣人为能察其理之所在而因革之,是以人纲人纪得以传之百世而无弊。”④可见,朱子强调了理决定论的历史演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而圣人有“察其理之所在而因革之”的“本领”,是圣人的主观意志。人的主观意志(即心术)受“理”制约,这是因为“心与理一,不是理在前面为一物。理便在心之中,心包蓄不住,随事而发”⑤。如此,朱子的历史哲学形成了一个圆圈:这种圆圈是朱子“会归一理”的理决定论的必然结果。朱子对帝王的心术尤为看重,强调“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①。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下,封建帝王手揽大权,生杀予夺独断专行,他们的言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趋向,这是历史的事实,因此朱子提出正君心为大根本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朱子又夸大了帝王主观意志的作用,认为其是左右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显示他褊狭的英雄史观。

附注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第2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第1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第1页。 ⑤〔宋〕朱熹:《朱熹集》卷七十《读大纪》,《朱熹集》第六册,第3656页。 ① 〔宋〕朱熹:《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上》,《朱子全书》第6册,第507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四《易十·上系上》,第1879—1880页。 ③ 〔宋〕朱熹:《朱熹集》卷四十五《答杨子直》,《朱熹集》第四册,第2153页。 ④〔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二《九歌第二·湘夫人》,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四《论语六·为政篇下》,第597页。 ① 〔宋〕李方子:《宋温陵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后序》,《朱子全书》第11册,第3503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论文上》,第3303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八《朱子五·论治道》,第2679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通书》,第2410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八《朱子五·论治道》,第2684页。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孔孟周程张子》,第2351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四《论语六·为政篇下》,第598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四《礼一·论修礼书》,第2188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四《礼一·论修礼书》,第2185页。④ 〔宋〕朱熹:《朱熹集》卷七十二《古史余论》,《朱熹集》第七册,第3801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性理二·性情心意等名义》,第85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八《朱子五·论治道》,第2678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