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73 / 3354
108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论宋代古文家,朱子往往欧王曾并提,虽分论各有同异,而最推崇者为曾巩。《朱子语类》言:“曾南丰文字又更峻洁,虽议论有浅近处,然却平正好。”《朱子语类》 还载,朱子说,陈师道(后山)尝携文谒曾巩,曾巩爱之。适欲作一文,事多,托后山为之,且授以意...
108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集中代表,至南宋时,苏轼的文学艺术早已蜚声国内,出现“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的盛况,甚至孝宗皇帝也特赠“太师”,亲制赞文,称苏轼为“一代文章之宗”,有“雄视百代,自作一家”“跨唐越汉,自我师模”之论。朱子却站在...
108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表明朱子对南宋以来衰变的古文同样持否定态度。宋代散文承晚唐五代淫靡之风,当时流行于贡举和学校考试的文体,仍以四六对仗的骈文为主,称为时文。而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们则倡导古文,以反对西昆。而身为理学家的朱子,却在宋代时文尚处在八股文雏形阶段时,就...
108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一重视自然研究,二深入科学探索,三创新科学思想,四传播自然知识。
108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在《大学章句》释“格物”时指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显然,朱熹的格物是要“即凡天下之物”。而且,在论及格物时,朱熹说: 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
108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不仅注重格自然界之物,重视自然研究,而且身体力行,从事科学研究,深入科学探索,广泛而深入地观察自然现象,获得了丰富的自然知识。为此,李约瑟称朱子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显然,对于自然界事物的兴趣、思考以及研究,是朱子学术生涯...
108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于乾道七年四十二岁时就已经开始研究天文。该年,朱子在《答林择之》中要其弟子林择之测量日影,其中说道:“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景,细度其长短。”测量日影的长度是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活动之一。朱子之所以要在异地测量日影,似...
108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研读前人的科学著述,对其中的科学思想予以阐发而展开的。他吸取了邵雍、张载等理学家的科学思想。“横渠《正蒙》论风雷云雨之说最分晓。”同时,朱子还大量地研读科学家的论著,其最重视的则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十五六则...
108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科学研究中,朱子不仅深入地观察自然现象,阐发前人科学成果,而且非常注重思考,运用类比推理,以解释自然现象,深化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朱子还认为,地不下坠还与天体运动有关。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除了运用直观的事物作类比,朱...
109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正是在对自然界事物的长期研究中,朱子不仅在理学上,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09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这里,朱子运用阴阳相互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磨面作类比,描绘了一幅宇宙演化过程的图景。在朱子看来,宇宙的初始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气团,气团不断作旋转运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就像磨面那样,“磨来磨去”,而且经过了分化,“清刚者为天,重浊者为地”...
109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已经从宇宙演化的角度明确提出“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的观点”。为了进一步说明地悬空于宇宙之中,朱子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宇宙中充满着“气”,“气”支撑着地;其二,天体之“气”不停运行。他认为,正是由于“气”的不停运行,才使得地能够悬...
109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九天”的说法。屈原《天问》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然而,《吕氏春秋》中的“九天”是指:“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
109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这里,朱子根据直观的经验推断,大地是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沉积而形成的。 关于地表的升降变化,朱子指出: 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朱子则据此明确提出了地表升降变化的规律,认为地表“下者变而为高”的升降变化“有...
109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在其学术生涯中,不仅广泛地研究自然界事物,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思想,而且还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他或是通过传注儒家经典以及其他古典著作,或是通过授徒讲学,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还曾编校过通俗天文学著作《步天歌》;而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