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提出了大地表面升降变化的规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987
颗粒名称: 第四提出了大地表面升降变化的规律
分类号: B244.7;N091
页数: 2
页码: 375-376
摘要: 在这里,朱子根据直观的经验推断,大地是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沉积而形成的。 关于地表的升降变化,朱子指出: 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朱子则据此明确提出了地表升降变化的规律,认为地表“下者变而为高”的升降变化“有可验者”,是常有的现象。对此,李约瑟认为,朱子的这些论述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英国科学史家梅森认为,朱子的见解“代表了中国科学最优秀的成就,是敏锐观察和精湛思辨的结合”。充分肯定朱子对于地表升降变化的研究与推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 朱子 自然科学思想 表面升降

内容

朱子对大地形成与地表变化作过研究。据《朱子语类》载: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甚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问:“想得如潮水涌起沙相似?”曰:“然。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清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① 在这里,朱子根据直观的经验推断,大地是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沉积而形成的。对此,科学史家们指出:“朱熹的这些看法,是对客观事实的粗略观察与思辩性推理的产物,虽然在今天看来,把水的冲力作为地壳变动的动力,是十分幼稚的见解,而且大地也不是朱熹所说的全由沉积的作用而成,但这却是以一种自然力的作用去解释自然现象的大胆尝试,而且以上的一些看法同我们现今关于沉积岩生成的认识有某些共同之处。所以朱熹的这些看法是很可贵的。”② 关于地表的升降变化,朱子指出: 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验者。③ 今高山上多有石上蛎壳之类,是低处成高。又蛎须生于泥沙中,今乃在石上,则是柔化为刚。天地变迁,何常之有?④ 如前所述,沈括曾经说过:“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朱子则据此明确提出了地表升降变化的规律,认为地表“下者变而为高”的升降变化“有可验者”,是常有的现象。对此,李约瑟认为,朱子的这些论述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⑤英国科学史家梅森认为,朱子的见解“代表了中国科学最优秀的成就,是敏锐观察和精湛思辨的结合”⑥。充分肯定朱子对于地表升降变化的研究与推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