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深入科学探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979
颗粒名称: 二 深入科学探索
分类号: B244.7;N091
页数: 11
页码: 360-370
摘要: 朱子不仅注重格自然界之物,重视自然研究,而且身体力行,从事科学研究,深入科学探索,广泛而深入地观察自然现象,获得了丰富的自然知识。为此,李约瑟称朱子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显然,对于自然界事物的兴趣、思考以及研究,是朱子学术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朱子研究自然界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其二,阐发前人科学成果;其三,运用类比推理。在这里,朱子又对不同地区的北极高度进行比较。由于要进行天文观测,朱子非常强调要有观测仪器。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解释日月的形状以及月亮的盈亏时指出:“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
关键词: 朱子 自然科学思想 科学探索

内容

朱子不仅注重格自然界之物,重视自然研究,而且身体力行,从事科学研究,深入科学探索,广泛而深入地观察自然现象,获得了丰富的自然知识。为此,李约瑟称朱子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①。
  朱子从小就对自然界事物感兴趣。他曾经回忆说: 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② 幼年时就对自然界提出问题,还居然“思量得几乎成病”,足见朱子的执着。而且,直到去世的前一年,70岁的朱熹在给弟子蔡沈的书信中仍然讨论着天文学的问题,其中说道:“星室之说,俟更详看。但云‘天绕地左旋,一日一周’,此句下恐欠一两字。说地处却似亦说得有病。盖天绕地一周了,更过一度,日之绕地比天虽退,然却一日只一周,而无余也。”③显然,对于自然界事物的兴趣、思考以及研究,是朱子学术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朱子研究自然界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其二,阐发前人科学成果;其三,运用类比推理。
  (一)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朱子于乾道七年(1171)四十二岁时就已经开始研究天文。该年,朱子在《答林择之》中要其弟子林择之测量日影,其中说道:“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景,细度其长短。”①测量日影的长度是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活动之一。朱子之所以要在异地测量日影,似乎也是要比较不同地区日影的长短。淳熙十六年(1189),朱子在《答蔡季通》中写道:“极星出地之度,赵君云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岳台,却只差八度也。”②在这里,朱子又对不同地区的北极高度进行比较。
  由于要进行天文观测,朱子非常强调要有观测仪器。就在要其弟子林择之测量日影的同一年,朱子在《答蔡季通》中写道:“历法恐亦只可略说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究也。”③朱子认为,要研究历法,就必须使用天文仪器进行实际的天文观测。据《朱子语类》载,朱子曾对门人说:“天转,也非东而西,也非循环磨转,却是侧转。”义刚言:“楼上浑仪可见。”朱子曰:“是。”④显然,朱子家的楼上是有浑仪的。《宋史》也载:“朱熹家有浑仪,颇考水运制度。”⑤ 除了浑仪,朱子还希望有浑象。淳熙十三年(1186),朱子在《答蔡伯静》中写道: “《天经》之说,今日所论乃中其病,然亦未尽。彼论之失,正坐以天形为可低昂反覆耳。不知天形一定,其间随人所望固有少不同处,而其南北高下自有定位,政使人能入于弹圆之下以望之,南极虽高,而北极之在北方,只有更高于南极,决不至反入地下而移过南方也。但入弹圆下者自不看见耳。盖图虽古所创,然终不似天体,孰若一大圆象,钻穴为星,而虚其当隐之规,以为瓮口,乃设短轴于北极之外,以缀而运之, 又设短柱于南极之北,以承瓮口,遂自瓮口设四柱,小梯以入其中,而于梯末架空北入,以为地平,使可仰窥而不失浑体耶?”① 在这里,朱子设想了一种人可以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浑象,又称假天仪。庆元二年(1196),朱子在《答蔡伯静》中说道:“浑象之说,古人已虑及此,但不说如何运转。今当作一小者,粗见其形制,但难得车匠耳。”②可见,当时已六十七岁的朱子还希望制作一个小浑象,以弄清其结构。
  朱子不仅重视天文观测,而且还注重对其他自然现象的观察。他对风、霜、雪、雷等天气现象的形成作了解释,认为,“风只如天相似,不住旋转”“霜只是露结成,雪只是雨结成”;又认为,“高山无霜露,却有雪”的原因在于“上面气渐清,风渐紧,虽微有雾气,都吹散了,所以不结。若雪,则只是雨遇寒而凝,故高寒处雪先结也”;还认为,雷是“气聚而成”。③他曾比较春夏之际与秋冬之际气候状况的差异,说:“春夏间天转稍慢,故气候缓散昏昏然,而南方为尤甚。至秋冬,则天转益急,故气候清明,宇宙澄旷。所以说天高气清,以其转急而气紧也。”④他还对不同季节所开的花的凋谢做过比较,说:“冬间花难谢。如水仙,至脆弱,亦耐久;如梅花蜡梅,皆然。至春花则易谢。若夏间花,则尤甚矣。如葵榴荷花,只开得一日。必竟冬时其气贞固,故难得谢。若春夏间,才发便发尽了,故不能久。”⑤ 朱子非常重视地图的作用。他曾对地图的制作要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要作地理图三个样子:一写州名,一写县名,一写山川名。仍作图时,须用逐州正斜、长短、阔狭如其地形,糊纸叶子以剪。”⑥庆元二年(1196),他在《答李季章》中说:“闻黄文叔顷年尝作地理木图以献,其家必有元样,欲烦为寻访,刻得一枚见寄。”⑦庆元四年(1198),69岁的朱子在《答李季章》中又说:“近已自用胶泥起草,似亦可观,若更得黄(即黄文叔——引者注)图参照尤佳。”①可见,朱子还亲手用胶泥制作了地图。通过地图,朱子对许多地区的地理状况,包括山脉的走向、河水的流向等,作过评价,比如,他说:“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处。自脊以西之水,则西流入于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于海。”又说:“尧都中原,风水极佳”;“河东地形极好”;“荆襄山川平旷,得天地之中,有中原气象,为东南交会处……最好卜居”,等等。② 在对古代地理学著作《禹贡》的研究方面,朱子认为,研读《禹贡》必须以当今实际的地理为依据。他说:“《禹贡》地理,不须大段用心,以今山川都不同了。理会《禹贡》,不如理会如今地理。如《禹贡·济水》,今皆变尽了。又江水无沲,又不至澧。九江亦无寻处。后人只白捉江州。又上数千里不说一句,及到江州,数千里间,连说数处,此皆不可晓者。”③正因为如此,针对当时学者以为《禹贡》“既出于圣人之手,则固不容复有讹谬”,而且“无以核其事实”,“不过随文解义,以就章句”,朱子提出了批评,而且还通过对当时地理的考察分析,对《禹贡》中的一些叙述作了纠正。④ 除了天文、地理,朱子对其他各种自然现象也颇有兴趣,并时常予以细心观察。据《朱子语类》载,有道人云:“笋生可以观夜气。尝插竿以记之,自早至暮,长不分寸;晓而视之,已数寸矣。”朱子则认为,这种说法需要验证;于是,“在玉山僧舍验之”,发现竹笋“日夜俱长”,完全不像那道人所说。⑤ (二)阐发前人科学成果朱子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研读前人的科学著述,对其中的科学思想予以阐发而展开的。他吸取了邵雍、张载等理学家的科学思想。他说:“康节之言(即天地自相依附之说——引者注),大体固如是矣。然历家之说,亦须考之,方见其细密处。如《礼记·月令疏》及《晋天文志》皆不可不读也。”①又说:“横渠曰:‘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此说最好。”②“横渠《正蒙》论风雷云雨之说最分晓。”③同时,朱子还大量地研读科学家的论著,其最重视的则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关于朱子对于沈括《梦溪笔谈》的研究,胡道静曾撰《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一文,其中说道:“在《笔谈》成书以后的整个北宋到南宋的时期,朱子是最最重视沈括著作的科学价值的唯一的学者,他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发的一人。”④朱子在讲学以及著述中对《梦溪笔谈》作了较多的引述和阐发,就现存的文献看,这样的引述达十余处。
  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解释日月的形状以及月亮的盈亏时指出:“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⑤对于沈括的这一思想,朱子多有引述: 月体常圆无阙,但常受日光为明。初三四是日在下照,月在西边明,人在这边望,只见在弦光。十五六则日在地下,其光由地四边而射出,月被其光而明。月中是地影。月,古今人皆言有阙,惟沈存中云无阙。⑥ 月受日之光常全,人在下望之,却见侧边了,故见其盈亏不同。
  ……《笔谈》云,月形如弹圆,其受光如粉涂一半;月去日近则光露一眉,渐远则光渐大。① 日月,阴阳之精气,向时所问,殊觉草草。所谓“终古不易”与 “光景常新”者,其判别如何?非以今日已昳之光复为来日将升之光, 固可略见大化无息而不资于已散之气也。然窃尝观之,日月亏食,随所食分数,则光没而魄存,则是魄常在而光有聚散也。所谓魄者在天,岂有形质邪?或乃气之所聚而所谓“终古不易者”邪?日月之说,沈存中 《笔谈》中说得好,日食时亦非光散,但为物掩耳。若论其实,须以终古不易者为体,但其光气常新耳。然亦非但一日一个,盖顷刻不停也。② 此外,朱子在注“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时说: 历家旧说,月朔则去日渐远,故魄死而明生。既望则去日渐近,故魄生而明死。至晦而朔,则又远日而明复生,所谓死而复育也。此说误矣……唯近世沈括之说乃为得之。③ 接着还引上述沈括《梦溪笔谈》所说。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他曾“以玑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④。 按照沈括的方法,朱子也对北极星做了观测。《朱子语类》载: 所谓以其所建周于十二辰者,自是北斗。《史记》载北极有五星, 太一常居中,是极星也。辰非星,只是星中间界分。其极星亦微动,惟辰不动,乃天之中,犹磨之心也。沈存中谓始以管窥,其极星不入管, 后旋大其管,方见极星在管弦上转。⑤ 义刚问:“极星动不动?”曰:“极星也动。只是它近那辰后,虽动而不觉。如那射糖盘子样,那北辰便是中心桩子。极星便是近桩底点子,虽也随那盘子转,却近那桩子,转得不觉。今人以管去窥那极星, 见其动来动去,只在管里面,不动出去。”① 显然,朱子是用沈括观测北极星的方法向弟子讲述“极星也动”。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予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距东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②对此,朱子也做了引述。
  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验者。③ 今高山上多有石上蛎壳之类,是低处成高。又蛎须生于泥沙中,今乃在石上,则是柔化为刚。天地变迁,何常之有?④ 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⑤显然,这是对上引沈括《梦溪笔谈》之说的引申。
  此外,《朱子语类》载朱子说:“潮之迟速大小自有常。旧见明州人说,月加子午则潮长,自有此理。沈存中《笔谈》说亦如此”;“陆子静谓潮是子午月长,沈存中《续笔谈》之说亦如此,谓月在地子午之方,初一卯,十五酉”。⑥在《答廖子晦》中,朱子指出:“天有黄、赤二道,沈存中云非天实有之,特历家设色以记日月之行耳。夫日之所由,谓之黄道。史家又谓月有九行: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并黄道而九。如此,即日月之行,其道各异。”⑦朱子《中庸章句》注“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时指出:“蒲卢,沈括以为蒲苇是也。以人立政,犹以地种树,其成速矣,而蒲苇又易生之物,其成尤速也。言人存政举,其易如此。”① 当然,对于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某些记述,朱子也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在《偶读漫记》中,对沈括引李翱《来南录》“自淮沿流至于高邮,乃泝泝于江”,并认为“淮、泗入江,乃禹之旧迹,故道宛然,但今江、淮已深,不能至高邮耳”,朱子指出:“此说甚似,其实非也。”②但从总体上看,朱子对《梦溪笔谈》较多的是肯定和汲取,或做进一步的阐发。
  (三)运用类比推理在科学研究中,朱子不仅深入地观察自然现象,阐发前人科学成果,而且非常注重思考,运用类比推理,以解释自然现象,深化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论述宇宙演化时,朱子曰:“造化之运如磨,上面常转而不止。万物之生,似磨中撒出,有粗有细,自是不齐。”③这里用磨面来类比宇宙造化万物。他还说:“昼夜运而无息者,便是阴阳之两端;其四边散出纷扰者,便是游气,以生人物之万殊。某常言,正如面磨相似,其四边只管层层撒出。正如天地之气,运转无已,只管层层生出人物;其中有粗有细,故人物有偏有正,有精有粗。”④认为宇宙万物以及人是由阴阳二气像磨面那样磨出来的。
  在论及天体结构时,为了说明地悬空在宇宙之中,朱子说,由于宇宙中的“气”把地紧束着,才使得地不至于下坠;同时,又由于天空中的“气”比较宽松,才有日月来往。他说:“天包乎地,其气极紧。试登极高处验之,可见形气相催,紧束而成体。但中间气稍宽,所以容得许多品物。”⑤朱子还认为,地不下坠还与天体运动有关。他举例说:“天地之形,如人以两碗相合,贮水于内。以手常常掉开,则水在内不出;稍住手,则水漏矣。”⑥ 如前所述,朱子曾采用沈括“月形如弹圆”的类比解释月亮盈亏变化的原因。在讨论日蚀形成的原因时,朱子说: 日之南北虽不同,然皆随黄道而行耳。月道虽不同,然亦常随黄道而出其旁耳。其合朔时,日月同在一度;其望日,则日月极远而相对; 其上下弦,则日月近一而远三。如日在午,则月或在卯,或在酉之类是也。故合朔之时,日月之东西虽同在一度,而月道之南北或差远,于日则不蚀。
  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此正如一人秉烛,一人执扇,相交而过。一人自内观之,其两人相去差远,则虽扇在内,烛在外,而扇不能掩烛。或秉烛者在内,而执扇者在外,则虽近而扇亦不能掩烛。以此推之,大略可见。① 在讨论月中黑影时,朱子认为,这是由于“地形倒去遮了他光”②;他还说: 如镜子中被一物遮住其光,故不甚见也。盖日以其光加月之魄,中间地是一块实底物事,故光照不透而有此黑晕也;今人剪纸人贴镜中, 以火光照之,则壁上圆光中有一人。月为地所碍,其黑晕亦犹是耳。③ 除了天文学的研究,朱子在对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的研究中,都大量地运用了直观的类比推理。比如,在论及雨的形成时,朱子说:“凡雨者,皆是阴气盛,凝结得密,方湿润下降为雨。且如饭甑,盖得密了,气郁不通,四畔方有温汗。”④又说:“气蒸而为雨,如饭甑盖之,其气蒸郁而汗下淋漓;气蒸而为雾,如饭甑不盖,其气散而不收。”⑤在解释雷的形成时,他不仅讲雷“是气聚而成”,而且还说: “雷如今之爆杖,盖郁积之极而迸散者也。”⑥在解释雪花为什么呈六角形时,他说:“雪花所以必六出者,盖只是霰下,被猛风拍开,故成六出。如人掷一团烂泥于地,泥必灒开成棱瓣也。”①据《朱子语类》载,“问:‘先生前日言水随山行,何以验之?’曰:‘外面底水在山下,中间底水在脊上行。’因以指为喻,曰:‘外面底水在指缝中行,中间底水在指头上行。'”②对于佛光现象,朱子也曾作过解释。他说:“今所在有石,号‘菩萨石’者,如水精状,于日中照之,便有圆光。想是彼处山中有一物,日初出,照见其影圆,而映人影如佛影耳。”③由此可见,朱子非常擅长运用直观的类比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
  除了运用直观的事物作类比,朱子还以阴阳相互作用与消长作类比,解说自然界的变化。关于雨、云、雷、风等的形成,朱子通过阐发张载的观点予以表述,指出: 横渠云:“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阳气正升,忽遇阴气,则相持而下为雨。盖阳气轻,阴气重,故阳气为阴气压坠而下也。“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阴气正升,忽遇阳气,则助之飞腾而上为云也。“阴气凝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阳气伏于阴气之内不得出,故爆开而为雷也。“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 阴气凝结于内,阳气欲入不得,故旋绕其外不已而为风,至吹散阴气尽乃已也。“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戾气曀霾。”戾气, 飞雹之类;曀霾,黄雾之类;皆阴阳邪恶不正之气,所以雹水秽浊,或青黑色。④ 在解释东部的刮风情况时,朱子说: 今近东之地,自是多风。……某旧在漳、泉验之,早间则风已生, 到午而盛,午后则风力渐微,至晚则更无一点风色,未尝少差。盖风随阳气生,日方升则阳气生,至午则阳气盛,午后则阳气微,故风亦随而盛衰。⑤在解释西部多雨且春雪不化的现象时,朱子说: 西北边多阴,非特山高障蔽之故,自是阳气到彼处衰谢。盖日到彼方午,则彼已甚晚,不久则落,故西边不甚见日。古语云: “蜀之日,越之雪。”言见日少也。所以蜀有“漏天”。古语云:“巫峡多漏天。”老杜云:“鼓角漏天东。”言其地常雨,如天漏然。① 如那有雪处,直是四五月后雪不融,这便是所谓“景朝多风”处。便是日到那里时,过午时阳气不甚厚,所以如此。所谓“漏天”处,皆在那里。②关于瑞雪兆丰年的说法,朱子解释说: 所以大雪为丰年之兆者,雪非丰年,盖为凝结得阳气在地,来年发达生长万物。③在解释草木鸟兽的差别时,朱子说: 草木都是得阴气,走飞都是得阳气。各分之,草是得阴气,木是得阳气,故草柔而木坚;走兽是得阴气,飞鸟是得阳气,故兽伏草而鸟栖木。然兽又有得阳气者,如猿猴之类是也;鸟又有得阴气者,如雉雕之类是也。唯草木都是得阴气,然却有阴中阳、阳中阴者。④

附注

① (英)李约瑟:《雪花晶体的最早观察》,《李约瑟文集》,第521页。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77页。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三《答蔡仲默》,《朱子全书》第25册,第4717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三《答林择之》,《朱子全书》第22册,第1968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二《答蔡季通》,《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78页。 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二《答蔡季通》,第4696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35页。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十八《天文志一》,第966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续集》卷三《答蔡伯静》,《朱子全书》第25册,第4712—4713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续集》卷三《答蔡伯静》,《朱子全书》第25册,第4713页。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3—24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8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第62页。 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30页。 ⑦〔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李季章》,《朱子全书》第21册,第1707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李季章》,《朱子全书》第21册,第1710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9—30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九《尚书二·禹贡》,第2025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九江彭蠡辨》,《朱子全书》第20册,第3446页。 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杂类》,第3288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二《答李敬子余国秀》,《朱子全书》第23册,第3032页。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13页。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3页。 ④胡道静:《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朱熹与中国文化》,第40页。 ⑤〔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七《象数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09页。 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19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九《尚书二·总论康诰梓材》,第2055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答吕子约》,《朱子全书》第22册,第2178页。 ③〔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三《天问》,第52—53页。 ④〔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七《象数一》,第296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36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35页。 ②〔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二十四《杂志一》,第756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67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69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第7页。 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8页。 ⑦〔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朱子全书》第22册,第2104页。 ①〔宋〕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第28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一《偶读漫记》,《朱子全书》第24册,第3418页。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第8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张子之书一》,第2507页。 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18页。 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第8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朱子全书》第22册,第2104—2105页。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0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1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易六·小畜》,第1755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邵子之书》,第2549页。 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4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3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8—29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释氏》,第3034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九《张子之书二》,第2534—2535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礼三·周礼》,第2211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礼三·周礼》,第2211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杂类》,第3282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第24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第62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