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传播自然知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988
颗粒名称: 四 传播自然知识
分类号: B244.7;N0
页数: 12
页码: 377-388
摘要: 朱子在其学术生涯中,不仅广泛地研究自然界事物,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思想,而且还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他或是通过传注儒家经典以及其他古典著作,或是通过授徒讲学,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还曾编校过通俗天文学著作《步天歌》;而且,他还在任地方官期间,通过所颁发的各种“劝农文”大力传播农学知识,促进农业生产。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朱子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与蔡沈合撰的《书经集传》,除收入了朱子注《尧典》的内容外,还吸收了朱子研究《禹贡》的成果。
关键词: 朱子 自然科学思想 自然知识

内容

朱子在其学术生涯中,不仅广泛地研究自然界事物,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思想,而且还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他或是通过传注儒家经典以及其他古典著作,或是通过授徒讲学,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还曾编校过通俗天文学著作《步天歌》;而且,他还在任地方官期间,通过所颁发的各种“劝农文”大力传播农学知识,促进农业生产。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朱子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注经典与传播自然知识朱子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传注儒家经典中的科技著作。儒家经典中的科技著作主要有《尚书》中的《尧典》和《禹贡》、《礼记》中的《月令》、《周礼》中的《考工记》,此外,还有《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儒家经典的传注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对于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的传播。朱子在传注儒家经典时,对其中许多科技著作都作了详细的解说,其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五收录了朱子对《尧典》的传注;《仪礼经传通解·仪礼集传集注》卷二十六收录了朱子对《夏小正》《月令》的传注;朱子与其弟子蔡沈合撰的《书经集传》收录了对《禹贡》的传注。更为重要的是,朱子在传注儒家经典中的科技著作时还加入了不少新的自然知识。
  比如,朱子在传注《尚书》中的《尧典》时,注“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曰:“‘日中’者,昼得其中也。盖昼夜皆五十刻,春主阳,故以昼言也。‘星鸟’,南方朱鸟七宿。‘殷’,中也。‘仲春’者,春分之气,盖以日晷中星验春之中也”;注“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曰:“‘永’,长也。‘日永’,昼六十刻也。‘星火’,东方苍龙七宿。‘火’谓大火,夏至之中星也”;注“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曰:“‘宵’,夜也。比时亦昼夜各五十刻。秋至阴,且避春之日中,故举宵以见日也。‘星虚’,北方玄武七宿。虚星,秋分之中星也”;注“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曰:“‘日短’,昼四十刻也。冬亦主阴,然无所避,故直言日也。 ‘星昴’,西方白虎七宿;昴星,冬至之中星也”。朱子还说:“尧冬至日在虚,昏中昴,今日在斗,昏中壁,而中星古今不同者,盖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岁有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天度四分之一而有余,岁日四分之一而不足,故天度常平运而舒,日运常内转而缩,天渐差而西,岁渐差而东,此即岁差之由。唐一行所谓‘岁差者,日与黄道俱差’者是也。古历简易,未立差法,但随时占候修改,以与天合。至东晋虞喜,始以天为天,以岁为岁,乃立差法,以追其变,约以五十年而退一度。何承天以为大过,乃倍其年,而又反不及。至隋刘焯取二家中数为七十五年,盖为近之,而亦未为精密也。”①这里阐述了天文历法中的“岁差”概念形成的原因,以及历代历法家的研究及其不足。接着,朱子注“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曰:“天体至圆,周围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绕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过一度。日丽天而少迟,一日绕地一周无余,而常不及天一度。积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与初躔会,是一岁日行之数也。月丽天而尤迟,一日常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积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与日会。十二会得全日三百四十八,余分之积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尽三百四十八,通计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是一岁月行之数也。岁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岁之常数也。故日行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为气盈,月行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为朔虚,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故一岁闰率,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三岁一闰,则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单一。五岁再闰,则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十有九岁七闰,则气朔分齐,是为一章也。故积之三年而不置闰,则春之一月入于夏,而时渐不定矣;子之一月入于丑,而岁渐不成矣。积之之久,至于三失闰,则春皆入夏而时全不定矣;十二失闰,则子皆入丑而岁全不成矣。盖其名实乖戾,寒暑反易,既为可笑,而农桑庶务皆失其时,为害尤甚。故必以余置闰,而后四时不差而岁功得成。”①这里介绍了天文历法中的置闰之法以及置闰的原因。
  朱子与蔡沈合撰的《书经集传》,除收入了朱子注《尧典》的内容外,还吸收了朱子研究《禹贡》的成果。《禹贡》对夏禹所划分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的水利工程、河流水文、土壤情况、植被情况以及水路通道等作了概要性的描述;此外,还描述了四条由西向东延伸的山列和九条大河的来龙去脉。《书经集传》在传注《禹贡》时运用了许多古代科技知识。比如,注冀州“厥土惟白壤”时,该书指出:“汉孔氏曰:‘无块曰壤。’颜氏曰:‘柔土曰壤。’夏氏曰:‘《周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则夫教民树艺与因地制贡固不可不先于辨土也。然辨土之宜有二,白以辨其色,壤以辨其性也。盖草人粪壤之法,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粪治田畴,各因色性而辨其所当用也。'”②当然,对于《禹贡》中的一些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描述,《书经集传》则根据事实做出详细的分析,并予以纠正。比如《禹贡》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这里的彭蠡,即鄱阳湖。《禹贡》认为,彭蠡的水源自长江以北的汉水。对此,朱子的《九江彭蠡辨》指出:“彭蠡之为泽也,实在大江之南。……彭蠡之所以为彭蠡者,初非有所仰于江、汉之汇而后成也。不唯无所仰于江、汉,而众流之积,日遏日高,势亦不复容江、汉之来入矣。又况汉水自汉阳军大别山下南流入江,则其水与江混而为一,至此已七百余里矣。”③《书经集传》也说:“彭蠡,古今记载皆谓今之番阳。然其泽在江之南,去汉水入江之处已七百余里。……且番阳合数州之流,猪(潴)而为泽,泛溢壅遏,初无仰于江、汉之汇而后成也。不惟无所仰于江、汉,而众流之积日遏月高、势亦不复容江汉之来入矣。今湖口横渡之处,其北则江、汉之浊流,其南则番阳之清涨。不见所谓汉水汇泽而为彭蠡者。”① 除了传注儒家经典中的科技著作,朱子在传注儒家经典中的其他类著作时,也常常对其中所涉及的自然知识予以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比如,在传注《诗经》时,注“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曰:“枸,枳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月熟,亦名木蜜。?,鼠梓,树叶木理如楸,亦名苦楸。”②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曰:“七月,斗建申之月,夏之七月也。……流,下也。火,大火,心星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方。至七月之昏,则下而流矣。九月霜降始寒,而蚕绩之功亦成,故授人以衣,使御寒也。”③注“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曰:“十月,以夏正言之,建亥之月也。交,日月交会,谓晦朔之间也。历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左旋于地,一昼一夜,则其行一周而又过一度。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则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之会。一岁凡十二会,方会则月光都尽而为晦,已会则月光复苏而为朔。朔后晦前各十五日。日月相对,则月光正满而为望。晦朔而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掩日而日为之食。望而日月之对,同度同道,则月亢日而月为之食。是皆有常度矣。”④又比如,朱子传注《周礼》所谓“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引郑玄注曰:“景尺有五寸者,南戴日下万五千里,地与星辰四游升降于三万里之中,是以半之得地之中也。畿方千里,取象于日一寸为正。……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并指出:“自唐以来,以浚仪岳台晷景为地中。”① 除了传注儒家经典,朱子在注《楚辞》时,也加入了不少自然知识。比如,在回答《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时,朱子曰:“或问乎邵子曰:‘天何依?’曰:‘依乎地。’‘地何附?’曰:‘附乎天。’‘天地何所依附?’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气。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涯。’详味此言。……天之形圆如弹丸,朝夜运转,其南北两端后高前下,乃其枢轴不动之处。其运转者亦无形质,但如劲风之旋。当昼则自左旋而向右,向夕则自前降而归后,当夜则自右转而复左,将旦则自后升而趋前,旋转无穷,升降不息,是为天体,而实非有体也。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黄帝问于岐伯曰:‘地有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亦谓此也。其曰九重,则自地之外,气之旋转益远益大,益清益刚。究阳之数而至于九,则极清极刚,而无复有涯矣。”②在回答“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时,朱子曰:“南方日近而阳盛,故多暖。北方日远而阴盛,故多寒。今以越之南、燕之北观之,已自可验,则愈远愈偏,而有冬暖夏寒之所,不足怪矣。石林,未详。《礼》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③ (二)授徒讲学与传播自然知识朱子不仅大量地著书立说,而且还授徒讲学,并在教学中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朱子语类》中涉及不少自然知识,而且还有朱子与门人就某些自然知识问题进行问答的具体记录,这些都反映了朱子的授徒讲学包括了自然知识的传播。比如,在讲述《周礼》所谓大司徒以土圭求地中,朱子说:“圭,只是量表影底尺,长一尺五寸,以玉为之。夏至后立表,视表影长短,以玉圭量之。若表影恰长一尺五寸,此便是地之中。”④据《朱子语类》载,朱子曰:“土圭之法,立八尺之表,以尺五寸之圭横于地下,日中则景蔽于圭,此乃地中为然,如浚仪是也。今又不知浚仪果为地中否?”问:“何故以八尺为表?”朱子曰:“此须用勾股法算之,南北无定中,必以日中为中,北极则万古不易者也。北方地形尖斜,日长而夜短。骨里干国煮羊胛骨熟,日已出矣。”① 又比如,朱子在注《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时,指出:“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②而在教学中,朱子与弟子们还多次就“北辰”与“北极”的问题展开讨论。
  问:“‘北辰,北极也’。不言‘极’,而言‘辰’,何义?”曰:“辰是大星。”又云:“星之界分,亦谓之辰,如十二辰是十二个界分。极星亦微转,只是不离其所,不是星全不动,是个伞脑上一位子不离其所。” 因举《晋志》云: “北极五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 “故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 安卿问北辰。曰:“北辰是那中间无星处,这些子不动,是天之枢纽。北辰无星,缘是人要取此为极,不可无个记认,故就其傍取一小星谓之极星。这是天之枢纽,如那门笋子样。又似个轮藏心,藏在外面动,这里面心都不动。”义刚问:“极星动不动?”曰:“极星也动。只是它近那辰后,虽动而不觉。如那射糖盘子样,那北辰便是中心桩子。极星便是近桩底点子,虽也随那盘子转,却近那桩子,转得不觉。今人以管去窥那极星,见其动来动去,只在管里面,不动出去。向来人说北极便是北辰,皆只说北极不动。至本朝人方去推得是北极只是北辰头边, 而极星依旧动。又一说,那空无星处皆谓之辰。”④ 问:“北辰是甚星?《集注》以为‘北极之中星,天之枢也’。上蔡以为‘天之机也。以其居中,故谓之北极。以其周建于十二辰之舍,故谓之北辰’。不知是否?”曰:“以上蔡之明敏,于此处却不深考。北辰, 即北极也。以其居中不动而言,是天之枢轴。天形如鸡子旋转,极如一物,横亘居中,两头称定。一头在北上,是为北极,居中不动,众星环向也。一头在南,是为南极,在地下,人不可见。”因举先生《感兴诗》 云:“感此南北极,枢轴遥相当。”“即是北极否?”曰: “然。”又问: “太一有常居,太一是星否?”曰:“此在《史记》中,说太一星是帝座, 即北极也。以星辰位言之,谓之太一;以其所居之处言之,谓之北极。
  太一如人主,极如帝都也。”“《诗》云: ‘三辰环侍傍。’三辰谓何?” 曰:“此以日、月、星言也。”① 事实上,在《朱子语类》中,类似这样涉及自然知识的答问还有不少,很能反映朱子在教学或在与弟子讨论学术问题时,向他们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的实际情况。
  朱子在自然知识传播方面的另一项工作是编校《步天歌》。《步天歌》将整个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分别用三十一段七言押韵诗歌表达各个天区所包含星官的名称、星数和位置,简洁通俗,条理清楚,被科学史家称为“优秀的科学诗歌作品”②。
  淳熙十三年(1186),朱子在给蔡元定长子蔡渊的信中说道:“《步天歌》闻亦有定本,今并就借,校毕即纳还也。”③可见,编校《步天歌》的工作正在展开。在后来给蔡元定的信中,朱子则说道:“近校得《步天歌》,颇不错,其说虽浅,而词甚俚,然亦初学之阶梯也。”④显然,编校工作已经完成。在给蔡元定的信中,朱子还说:“《星经》可付三哥毕其事否?甚愿早见之也。”由此可知,朱子还与蔡元定一起编校了《星经》。
  需要指出的是,也就在同时,朱子还正编撰着《易学启蒙》。在上引那封给蔡元定的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启蒙》近又推得初揲之余不五则九,其数皆奇,而其为数之实, 五三而九一之,应围三径一之数。第二、三揲之余不四则八,其数皆偶,而其为数之实,四八皆二,亦应围四用半之数。是三揲之次,亦已自有奇偶之分。若第二、三揲不挂,则不复有此差别矣。如何? 《星经》紫垣固所当先,太微、天市乃在二十八舍之中,若列于前, 不知如何指其所在?恐当云在紫垣之旁,某星至某星之外,起某宿几度,尽某宿几度。又记其帝坐处,须云在某宿几度,距紫垣几度、赤道几度,距垣四面各几度,与垣外某星相直。及记其昏见及昏旦夜半当中之月。其垣四面之星,亦须注与垣外某星相直,乃可易晓。不知盛意如何也? 在这里,易学中的天人之道的研究和传播,与《星经》中的自然知识的研究和传播同时展开。
  (三)“劝农文”与传播农学知识除了通过传注儒家经典、授徒讲学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朱子还在任地方官期间,通过各种“劝农文”大力传播农学知识。
  淳熙六年(1179),朱子知南康军。到任后,他便深入田间地头研究农事,分析情况。他说: 当职久处田间,习知樯事,兹忝郡寄,职在劝农。窃见本军已是地瘠税重,民间又不勤力耕种,耘耨卤莽灭裂,较之他处大段不同。所以土脉疏浅,草盛苗稀,雨泽稍愆,便见荒歉,皆缘长吏劝课不勤,使之至此。① 十二月,他颁发《劝农文》,提出各项要求,主要有: 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犂翻, 冻令酥脆。至正月以后,更多着遍数,节次犂杷,然后布种。
  耕田之后,春间须是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其造粪壤,亦须秋冬无事之时,预先刬取土面草根,?曝烧灰,旋用大粪拌和,入种子在内,然后撒种。
  秧苗既长,便须及时趁早栽插,莫令迟缓,过却时节。
  禾苗既长,秆草亦生。须是放干田水,子细辨认,逐一拔出,踏在泥里,以培禾根。其塍畔斜生茅草之属,亦须节次芟削,取令净尽,免得分耗土力,侵害田苗。
  山原陆地,可种粟麦麻豆去处,亦须趁时竭力耕种,务尽地力。
  陂塘之利,农事之本,尤当协力兴修。
  桑麻之利,衣服所资。切须多种桑柘麻苎,妇女勤力养蚕织纺,造成布帛。其桑木每遇秋冬,即将旁生拳曲小枝尽行斩削,务令大枝气脉全盛,自然生叶厚大,喂蚕有力。① 可见,朱子的“劝农文”不仅在于劝民勤奋务农,而且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其中即包括了对于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
  朱子在知南康军期间颁发了不少“劝农文”,除了淳熙六年(1179)十二月的《劝农文》,稍后又颁发《劝农文》《劝谕筑埂岸》《申谕耕桑榜》《辛丑劝农文》《劝农民耘草粪田榜》《劝谕趁时请地种麦榜》《再劝修筑陂塘》等。此外,绍熙元年(1190),朱子知漳州,于绍熙三年(1192)二月也颁发了《劝农文》。这些“劝农文”都包含了有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耕细耙,改良土壤。朱子非常重视土壤的深厚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他分析南康军土壤贫瘠的原因时说:“本军田地硗埆,土肉厚处不及三五寸,设使人户及时用力,以治农事,犹恐所收不及他处。”②他认为,正是由于“土脉疏浅”,因此土壤的保水性能差,“雨泽稍愆,便见荒歉”。所以,他主张要深耕。朱子还认为,土壤既要深耕还要反复耙犁,使生土变为熟土;还说:“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种禾易长,盛水难干。”①他认为,经过秋天的深耕和初春的犁耙,土壤深熟肥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当时,耕牛是犁耙的重要工具,因此,朱子提出要保护耕牛,他说:“耘犁之功,全藉牛力。切须照管,及时喂饲,不得辄行宰杀,致妨农务。”②为此,他还具体规定了宰杀耕牛的处罚办法。
  第二,适时播种,不误农时。朱子非常重视农时。他在知南康军期间,每逢春播时节,都要事先颁发《劝农文》,要求农民及时播种。淳熙七年(1180)二月,他在南康军先是“印给劝农文榜,并先来劝谕耕种田土、劝课农桑及星子知县王文林种桑等法文榜”,接着,“据王文林申到劝谕种田方法,尤为详细”,后又颁《申谕耕桑榜》,“晓示乡村人户,仰递相劝谕,依此方法及时耕种”。③可见他对农时之重视。他还在绍熙三年(1192)二月的《劝农文》中说道:“今来春气已中,土膏脉起,正是耕农时节,不可迟缓。仰诸父老教训子弟,递相劝率,浸种下秧,深耕浅种。趋时早者所得亦早,用力多者所收亦多,无致因循,自取饥饿。”④认为是否及时播种直接关系到收成的好坏。而且秧苗长成时,也须及时栽插,所谓“秧苗既长,便须及时趁早栽插,莫令迟缓,过却时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好收成。
  第三,多施基肥,适时追肥。南康军土地瘦瘠,且农民施肥又不尽力。针对这种情况,朱子提出要多用粪肥。为此,他提出“多用粪壤拌和种子”,所谓“粪壤”,就是用草木灰与大粪混合相伴。而且,朱子还十分重视农作物生长时的追肥。在某年六月颁发的《劝农民耘草粪田榜》中,朱子说道:“雨水调匀,田苗茂盛,仰人户及时耘苗,拔去草根,多用土粪,如法培加。”⑤督促农民及时除草追肥,并要求对“田中有草无粪之人”加以惩罚。
  第四,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而除草是其中的一项。如前所述,朱子在淳熙六年(1179)十二月的《劝农文》中指出“禾苗既长,秆草亦生。须是放干田水,子细辨认,逐一拔出,踏在泥里,以培禾根。其塍畔斜生茅草之属,亦须节次芟削,取令净尽,免得分耗土力,侵害田苗”,就是主张除草以肥田;“其桑木每遇秋冬,即将旁生拳曲小枝尽行斩削,务令大枝气脉全盛,自然生叶厚大,喂蚕有力”,则是主张秋冬时节要给桑树剪枝。① 第五,注重兴修水利。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南方的水稻更是如此。因此,朱子极力主张兴修水利。如前所述,他在淳熙六年(1179)十二月的《劝农文》中说过:“陂塘之利,农事之本,尤当协力兴修。”而且还说:“如有怠惰,不趁时工作之人,仰众列状申县,乞行惩戒。如有工力浩瀚去处,私下难以纠集,即仰经县自陈,官为修筑。如县司不为措置,即仰经军投陈,切待别作行遣。”②在绍熙三年(1192)的《劝农文》中,朱子还说:“陂塘水利,农事之本。今仰同用水人叶力兴修,取令多蓄水泉,准备将来灌溉。如是干众,即时闻官,纠率人功,借贷钱本,日下修筑,不管误事。”③ 第六,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朱子非常强调因地制宜,根据各种不同土壤的状况,种植不同农作物。他说:“种田固是本业,然粟豆麻麦、菜蔬茄芋之属,亦是可食之物。若能种植,青黄未交得以接济,不为无补。”④所以,如前所述,他主张“山原陆地,可种粟麦麻豆去处,亦须趁时竭力耕种,务尽地力”,以便能够在青黄未交之际,“有以接续饮食,不至饥饿”⑤。他还强调“桑麻之利,衣服所资。切须多种桑柘麻苎”,并且指出:“蚕桑之务,亦是本业。而本州从来不宜桑柘,盖缘民间种不得法。今仰人户常于冬月多往外路买置桑栽,相地之宜,逐根相去一二丈间,深开窠窟,多用粪壤,试行栽种。待其稍长,即与削去细碎拳曲枝条,数年之后,必见其利。如未能然,更加多种吉贝麻苎,亦可供备衣着,免被寒冻。”① 应当说,朱子在“劝农文”中所传播的农业科技知识,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是一致的。因此,这样的传播不仅有助于促进当时当地的农业生产,而且对于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附注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五《尚书·舜典》,《朱子全书》第23册,第3155—3156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五《尚书·尧典》,《朱子全书》第23册,第3158页。 ②〔宋〕蔡沈:《书经集传》卷二《禹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九江彭蠡辨》,《朱子全书》第24册,第3447—3448页。 ①〔宋〕蔡沈:《书经集传》卷二《禹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②〔宋〕朱熹集撰:《诗集传》卷九《南山有台》,第173页。③ 〔宋〕朱熹集撰:《诗集传》卷八《七月》,第141页。④〔宋〕朱熹集撰:《诗集传》卷十一《十月之交》,第205页。 ①〔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仪礼集传集注》卷二十九《王朝礼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三《天问》,第51页。 ③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三《天问》,第57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礼三·周礼》,第2212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礼三·周礼》,第2214页。②〔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一《为政》,《四书章句集注》,第53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34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34—535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35—536页。 ②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第334页。 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三《答蔡伯静》,《朱子全书》第25册,第4713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答蔡季通》,《朱子全书》第25册,第4713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586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586—4587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588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586页。 ②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百《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25页。 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九《申谕耕桑榜》,《朱子全书》第25册,第5000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百《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25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九《劝农民耘草粪田榜》,《朱子全书》第25册,第5000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586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586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百《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25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百《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25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586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百《劝农文》,《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25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