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2793 条 842 / 853
12616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该县在1950至1965年间先后发行了9期公债,总计发行604962元,并在1972年前全部还清本息。自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1985年前五年发行额达234.47万元。自1986年起,国库券按中签号码分期还本付息。
12617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彭泽县支公司自1951年成立至1985年的发展历程。
12618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彭泽县县城和乡村的建设情况。县城建设包括城墙的建立与拆除,街道和房屋的建设与改造。乡村建设包括集镇的发展和村庄的变动情况。同时,还涉及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12619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龙城镇的建设历史和发展情况,包括城墙、街道、新老城区的扩建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和建设用地的变化。文章还提及老城内外的功能分区和居民住宅特点。
12620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县城街道的发展和更名情况。从清代到民国时期,县城有五条小街,经历了多次改名和拆除。在1950年后,新街道不断开辟,街道数量增加,同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更名。截至1985年,县城共有15条大小街道,总长度为10.8公里,宽度在8...
12621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述了彭泽县城房屋建设的历史演变及现状。描述了清代、民国时期城内房屋的状况和抗战后的重建情况,并详细列举了1950年后至1985年的县城建房情况和房屋面积分布,包括建筑结构、用途和建设时间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同时也给出了居住情况的统计数据...
12622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城供水、排水和供电的历史演变和现状。从1964年建立自来水厂开始,详细介绍了自来水生产的工艺和技术改进,包括供水管网、水塔建设等情况,并概述了供水范围和用水量的增长。同时论述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排水工程建设情况,以及供电设施的...
12623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城环境改善的情况。从建国前城市环境的状况开始,详细介绍了建国后在老城区进行的城市清理、疏通下水道、拆除违章建筑等工程,以及农贸市场和铁皮简易棚的建设。概述了环卫工作的改进和垃圾处理的措施,以及城市的绿化工作和单位的绿化成就。...
12624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城的房产管理和规划管理情况,包括建国后对房屋的重新分配和管理、城市社会主义改造中对私房的统一管理、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卫生管理和交通公共秩序管理等。提到了房产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房产分配情况,以及近期的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发展目...
12625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详细描述了彭泽县城和村庄的发展情况,包括古镇和新镇的兴起,马当镇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以及农房结构和改水输电情况。文章总结了农村发展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12626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马当镇和上祠堂的发展现状。马当镇是一座古老的江南小镇,经过建设加快已成为新兴的工业集镇,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繁荣的经济活动。上祠堂则是一座新兴的集镇,成为边境集市贸易中心。文章也提到了两个地方的交通便利和各项设施建设情况。
12627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的农村居民居住情况,包括山区、丘陵地区和平原圩区的村庄分布特点和农房占地情况。文章提到农房和庭院占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2.7%,并介绍了农户的平均占地面积和年度新房建设情况。
12628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农村农房的建筑结构和格局,根据富贫不同分为青砖瓦屋和土砖草屋两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逐渐改建和翻新农房。文章提到了彭泽县的农房建筑面积、人均居住面积和不同结构类型的占比情况。
12629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农村饮水和电力供应情况。文章提到,在50年代初进行“三移三改”后,农村饮用水质得到改善。随后进行了新建和修整水井的工作,并在杨梓进行了“卫生村”试点。80年代建起了几座自来水厂,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关于电力供应,全县建...
12630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建筑行业的队伍、设计和管理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