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48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管理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4
页码: 288-291
摘要: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城的房产管理和规划管理情况,包括建国后对房屋的重新分配和管理、城市社会主义改造中对私房的统一管理、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卫生管理和交通公共秩序管理等。提到了房产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房产分配情况,以及近期的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发展目标。同时讨论了卫生管理和交通公共秩序管理的措施和成效。
关键词: 房产管理 规划管理 交通管理

内容

房产管理 建国前,城内住房归私人所有,其中大部分又多为富户、豪绅、官吏所占有。民国38年9月,成立房产管理委员会,将县城内接管过来的公房、教堂、祠堂、庙宇以及国民党去台人员遗弃的房屋依法分配给机关团体,学校公用。多余部分以廉价租给缺房的贫民居住。加上土改和城市民主改革运动中没收的房屋,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计220栋。1956年10月公、检、法、民政局、城关镇等五家组成联合工作组,在九江地区工作组的帮助下,对上述房产进行复查,退还了依法不属没收的房屋计65栋,约15万平方米。
  城市社会主义改造中,房产管理委员会对私房进行统一管理,调整私房的租赁关系,取缔地产私有权,控制房地产的非法盘剥买卖,以租养房,有余建房,不足由财政补贴。
  1957年,房产交城关镇(今龙城镇)管理。1953年归口民政局。1963年又下放给城关公社管理。1968年城关镇部分居民下放,其中不少人的私房统由房产部门代管。1969年房产管理委员会隶属财政局。1971年改为房地产管理所。1974年3月成立县城房产管理委员会,下设房产管理组(原房产人员)和城建组。房产组负责房产分配和收房租;城建组负责城建规划、江堤修理、县城道路、公房修理。1977年,成立县建设局,内设房产组。1982年元月成立县房地产公司。房产工作人员,长期以来列为行政编制,费用由地方行政经费列支。
  1984年房产工作人员,改由房租支付工资,财政不予拨款。后因行政事业单位的房产变易,收入不稳定,房产收入变为“先养人,后养房”,经济每况愈下。1985年开拓房产市场,在城北观音山下首建5层40套商品房一栋,计3203平方米。使用议价建材,造价高。
  建国以来,公产房,拨给机关、团体、学校和居民使用,经拆建、改建以及自然损坏,现仅存建国初期的老房800.32平方米。加上建国后新建的9383.15平方米,共有公产房10183.47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3924.77平方米,砖木结构6258.7平方米。平房4908.09平方米,二至三层楼房392884平方米。四至五层楼房134654平方米。居住190户,680人,月租金收入甚微。
  规划管理 建国后,多次制定县城建设规划,各个时期制订的规划在一定时期和范围起作用。但无连续性、严肃性,大部分规划流于形式。吸取教训,近期颁布实施的《彭泽县龙城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报经县人大常委会和九江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建设部门正组织实施。附《彭泽县龙城镇总体规划》要点。
  第一部分概况;第二部分总体规划;第三部分县城远景发展用地的控制。
  总体规划中,有指导思想、规划期限、城镇的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主要公共建筑、城区道路和管线工程规划7个方面。
  规划期限:近期自1986年至2000年。
  城镇性质定为:以发展棉纺、建材和旅游业为主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城镇规模,近期人口为20245人,远期规划按5万人作为控制指标。占地现状为151.5公顷,人均用地74.83平方米,规划土地使用面积448公顷,人均用地89.6平方米,加上区内水面积和难以利用的山埂等,建成区范围内总面积531.69公顷,人均用地106.32平方米。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根据县城的用地规模,依据地形,结合现状,尽可能使县城各项建设布置得紧凑合理。以老城区为依据,向南北方向发展。规划对各片区的功能安排如下:
  中心区,南起金鸡山,东至文昌宫、汽车站,北到广江路,面临长江。(九牛路—沿江路)该区大部分为老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道路系统比较完善,规划对此不作大的变动,保留和发展原功能。该区规划面积为68.83公顷,使用面积为55公顷,居住8千人口。
  南区,广江路以南至1号路(九牛路—沿江路)扣除中心区为南区,包括金鸡山和文昌宫山。该区规划为行政事业、学校及科研、对外交通和生活居住用地,规划面积为163.8公顷,使用面积139.06公顶,居住人口1.8万。九牛公路东侧,现朝阳厂附近为一片私房区。
  北区,广江路以北至15号路(九牛路—沿江路),沿江路(车渡码头—龙津寺)至彭杨公路(九牛路—火葬场)为北区,是今后发展前途最大的生活用地及仓库所在地,规划面积为190.94公顷,使用面积173.94公顷,居住人口2.4万人。沿彭泽—杨梓公路及针织厂附近为一片私房区。
  工业区,位于县城东北部,沿九牛公路15号至23号路(彭杨公路—泉山中学—九牛路)是今后各项工业发展用地所在地,规划面积为102公顷,使用面积80公顷。
  工业用地择址,工业区内,九牛公路东侧15号路至面粉厂,为食品工业用地,面积为19公顷,该地与生活区靠近,与纺织工业用地有一山之隔,利用山头绿化作为隔离带。17号路(九牛路—沿江路)至21号路(彭杨公路—泉山中淡—九牛路),为棉纺工业用地,面积为37公顷。21号路以北为建材及其他有污染的工业,面积为24公顷。
  城镇生活用地,现有生活用地为82.49公顷,规划按人均50平方米计算,应有生活用地250公顷,需增加167.51公顷。发展的生活区主要在北区和南区。南区现状山地多,有金鸡山、文昌宫,规划利用开采石灰石,逐步扩大建设用地。该区今后主要发展行政、事业、学校及服务性行业,生活区与其配套,职工上下班便利,而且通过隧道与老城区联系方便。北区与工业区接近,中心区相连,职工生产、生活十分方便
  仓库用地,现状仓库用地基本不变,规划仓库用地主要在沿江路设置,这样与码头接近,运输、储备方便,规划增加用地18.88公顷。
  公共绿化,规划利用金鸡山头建一座7公顷的公园,现状的三湖被九牛公路穿越,利用公路西侧的两湖建一座双湖公园,面积为20公顷;修建烈士陵园,恢复澎浪矶的龙津寺,并把澎浪矶建成一风景区;沿江路与堤之间设一条宽20米左右的绿化带,可作为堤边游园,城区内和城区附近的荒山,应加速植被,使整个城区构成一个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镇绿化系统。
  主要公共建筑。规划在现状的电影院一带增建图书馆、少年宫等文化建筑,在北生活区设一座电影院、一所中学、二所小学;在南区设2所小学,设3个幼儿园。一中规模不变,二中发展到2000个学生座位。在双湖公园的西侧设一体育中心。
  南、北区在位置较适中的地方,各设一门诊医院。
  规划的主要商业网点靠近南北生活区,沿九牛公路设置。规划在北区设两个农贸市场,南区设一个,现状沿江的农贸市场,南移300米。
  城区道路。结合现状路网,在城镇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规划道路结合地形合理安排。主干道,沿江路是一条联系城区南北的主干道之一,全长1720米,宽20米,车行道13米,九牛公路是一条过境公路,也是一条联系城区南北的生活性干道,规划此路宽35米,车行道20米,全长6公里。次干道,根据人、货流向和合理的间距,设置横向和纵向次干道。
  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包括:对外交通及广场规划、供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防洪排捞工程规划、供电工程规划、电讯工程规划等六个部分。
  县城远景发展用地的控制。本次规划期限至2000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也会有很大的发展。县城处于山丘地带,用地破碎,难以使用,而且与泉山乡、黄花乡毗邻,如果乡镇的发展都朝县城方向,势必影响以后的县城发展,因此必须预留地作为以后县城远期的发展用地。规划认为应该将南至九牛公路的钓鱼台,东到黄花的凉亭,东北至泉山中学,北至澎浪矶,这一范围的用地预留作为县城以后发展的备用地。
  卫生管理 建国后,县城卫生管理主要由龙城镇(原城关公社)负责。环卫所每天对大街小巷及公共场所进行清扫。集市贸易市场,每天傍晚有专人清扫,机关单位室内外,由各自坚持每日上班前清扫。县城卫生管理,订有一套制度。粉状、颗粒状材料运输的板车、机动车及粪车,车箱必须完整无漏,以防沿途泼撒,污染街道。基建和生产的脏水,要及时处理,垃圾要随时向指定地点清运。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生活习惯。不准在街道倒污水,随地便溺,焚烧杂物,乱扔瓜果壳、纸屑、死鼠、药渣、菜皮(兜)、蔗渣等脏物;不准在主要街道、车行道、人行道以及公共场所做晒煤球、煤饼、蜂窝煤;垃圾要倒在指定的垃圾箱或拉圾坑内。城内一律不准养猪,猪栏一律拆除,集体宿舍楼上一律不准饲养家禽,单家独院或住楼下的居户,在不影响镇容和他人卫生的前提下,允许笼(圈)养3-5只,散养的家禽,街道、环卫部门可以捕杀。特殊情况需要养犬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领取《犬类准养证》、《家犬免疫证》,实行挂牌圈养。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室内外卫生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范围内的卫生,由干部、职工每天坚持打扫。周末大扫除和月尾评比。违者均有具体的处罚。这些制度,有约束力,但未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有些规定未真正执行。
  交通及公共秩序管理70年代以前,城区范围小,人口流动量不大,机动车辆少。之后,城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流、客流显著增加,机动车辆、自行车来往穿梭,交通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城区街道狭窄,机动车辆单线行驶,从西门口进,北门口出。东岭隧道人多坡陡,禁止大汽车、拖拉机、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通行。
  从事营运的大客车、三轮车要在指定地点停放,其它机动车辆和板车在大街上不能乱停、乱放。
  县交通管理部门在重大节日和人流高峰时,出动宣传车在车站、码头、主要街道巡迥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橱窗、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检查、评比。人流高峰时,主要街道有交管人员值勤,教育处理违章驾驶员和行人。
  在城区发现流落疯、呆、乞讨人员,民政部门及时收容遣送。1985年,收容并遣送外流、乞讨人员128人,麻疯病人11人,同时中转被遣送人员186人。
  为维护城区秩序,派出所、城管队经常巡逻。车站、码头专人值勤。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公安干警日夜辛劳;确保城区秩序稳定。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