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77条
析出资源
240条
图表
137条

检索条件

共 377 条 6 / 26
7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经营野生化工原料品种繁多,包括茹榔、红根、红柴、橡碗等。1959年开始广泛采集、收购和加工利用,年收购量达25946吨。60年代初进一步开发利用栲胶原料资源,年收购量达6000-7000吨。70年代初支持本省栲胶工业发展,扩...
7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出产的鲜干果、干菜、食用菌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供销社系统主营的147个品种中,有福州郊区和闽侯县的福桔、平和县琯溪和云霄县下河的蜜柚等地方特色产品。建国前,省内各产区多由私营行栈及贩运商经营。建国初期,国营商业公司、供销社和私...
7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是柑桔生产重点省份之一,柑桔产区遍及68个市、县,1990年总产量达40.68万吨。主要品种有福桔、芦柑、蜜柑等,产品除省内销售外还销往多个省外地区。建国初期,柑桔由国营商业、供销社、私营商业经营,1956年起委托供销社统一收...
7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柑桔生产在建国后发展迅速,产区遍及68个市、县,1990年总产量达40.68万吨。主要品种有福桔、芦柑、蜜柑等,产品除省内销售外还销往多个省(市)和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资金投入包括提取改进费和贷款资金的支持。物资供应包括苗木...
8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柑桔在建国初期由国营商业、供销社、私营商业经营,后逐渐由供销社统一收购。1980年后出现多渠道收购,为保证国家计划,省政府规定按国家牌价实行派购。1983年,省政府确定22个主产县(市)实行派购,按当年产量购半留半。1984年市场...
8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柑桔销售以快运快调为主,外销主要通过海运和铁路运输。出口量和省内市场供应在70年代逐渐增加。柑桔价格由各产销地、县(市)自定,1985年省物委调整了进批和批零差率。
8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柑桔在建国初期缺乏贮藏设备,导致高腐烂率。70年代后,贮藏保鲜技术逐渐提高。省供销社与科研机构合作,试验并推广了多种贮藏保鲜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剂和薄膜包装等。这些新方法使柑桔的好果率提高,干烂率降低。全省供销社系统推广这些新法后,...
8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是桂元的重要产区,全省有多个县(市)分布,主要产区为莆田、仙游、晋江、泉州、南安和同安。建国后,桂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渐增加,通过供销社等部门的扶持和经营,桂元产业得到发展。收购方面,国营公司和供销社主导了桂元的收购,不同时期...
8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桂元在建国后主要由国营公司和供销社收购,1953年总收购量占总产量的57.42%。1963年开始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政策,1976年主产区收购网点增加到115个。1980年实行派购政策,但出现非主营单位高价争购,导致供销...
8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的桂元在民国时期就开始出口,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国家。建国后,供销社负责供应出口和省外调拨,同时也进行省内销售。其中,桂元干、桂元肉主要销往省外,鲜桂元则主要在省内销售。在60年代,桂元鲜销数量增多,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工...
8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是荔枝的重要产区,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供销社参与了荔枝的生产和收购,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支持。建国后,国营公司和供销社开始收购荔枝,并逐步增加了收购比重。不同品种和产地的荔枝有不同的分级标准,收购价格由产销双方协商定价。
8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描述了福建省荔枝的收购历史、价格、规格质量标准和奖售政策。自建国前开始,荔枝由私营果行和商贩自由采购,但自1951年开始,国营公司逐渐增加了收购量,1956年后,荔枝和荔枝干统一收购和分配。价格在抗日战争前以稻谷比价计算,建国后自由...
8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描述了福建省荔枝的收购、出口和省内供应的历史情况。鲜荔枝不耐贮藏,运输困难,多用“红盐蜜煎”等方法加工后运往京师或加工为荔枝干运销外地。民国时期多出口荔枝干,建国后以出口鲜荔枝为主,但因运输、规格质量等问题出口量逐年减少。调供省外数...
8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是香蕉重点产区,产量居全国第三。建国前香蕉由果行、商贩自由购销,建国后供销社参与经营。香蕉收购规格标准因品种和产地的不同而异,出蕉率在78%~87%之间,规格按季节分为淡季和旺季。香蕉价格随市场波动,1950~1966年价格逐...
9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是香蕉重点产区,产量居全国第三。建国前香蕉由果行、商贩自由购销,建国后供销社参与经营。香蕉收购规格标准因品种和产地的不同而异,出蕉率在78%~87%之间,规格按季节分为淡季和旺季。香蕉价格随市场波动,1950~1966年价格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