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386条
人物
2153条
机构
204条
事件
1129条
地名
313条
作品
449条
实物
13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386 条 283 / 293
4231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大鏊煎饼多用豆面,以绿豆面为最佳,加小米面打成糊,摊在抹了油的鏊子上烙成,饼薄如纸,食之筋道,香而不腻,晒干久放不坏,可较长时间掰碎泡着吃。
4232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小鏊煎饼多用米面发酵后调成糊,摊在抹了油的鏊子上蒸烙而成,饼较厚,食之软、暄、甜香。20世纪90年代始,成了一种很受欢迎的小吃。
423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咸食白面搁点盐,调成糊,在抹了油的锅内,转成薄饼,香软好吃。20世纪90年代始成为饭店一种风味食品。
423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苦粒玉米面、高粱面掺上野菜、槐花或榆钱、榆叶、蔬菜,放少许盐和水,拌匀,放在篦子上,蒸熟即可食用,拌点蒜汁更有滋有味。
423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柿子饼山区、半山区食用较多。用玉米面、高粱面掺黄米面,再用烘柿或放软的柿子汁和面,拍成圆饼,蒸熟即可食用。香甜暄软,可口好吃。
423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饸饹山药面、小米面、高粱面、荞麦面加点白面,或不加白面而加榆树皮粉、秋蔡粉,和成面团,用特制的饸饹床,压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出,浇上咸卤即可食用。本为贫穷人家缺少白面,粗粮细作的一种食法。近年来,用山药面、荞麦面加白面制成的饸饹,成为受欢迎的...
423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饸饹头用山药面、白面和成软面团,用饸饹头擦子,将面团擦进开水的锅里,边擦边煮,煮熟后捞出,浇上卤即可食用。
423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渣窝窝用做豆腐剩下的豆渣,掺些高粱面,玉米面或山药面,搁点盐,捏成窝头蒸熟即可。暄软有咸味,是以卖豆腐为生的穷苦人家的主要吃食。一般人家只在过年做了豆腐有了豆渣后,才蒸渣窝窝。20世纪80年代,此食品已逐渐减少。
423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年糕粘米面掺米面,和煮熟的豇豆、红枣掺匀,下边烧开水,上边一层层撒在篦子上,出锅时切成方块,再食之时切成薄片。粘、甜好吃。多在过年过节或过红白事时食用。20世纪90年代,县城有人用江米大枣做粘糕出售。
424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豆馅馍馍、枣枕头把豇豆、绿豆、红枣等煮熟捣烂为馅,用白面发酵后做皮捏成圆馍状。蒸熟后即可食用,暄软甜。是过年时家家必做的主要食品之一。用发好的白面卷几枚大枣,蒸成的长形枕头状枣枕头,又是一种好吃好看的干粮。
4241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杂面把绿豆、黄豆、等豆类破碎去皮,磨成面俗称杂面,杂面掺点白面擀成的面条薄如纸,细如线。食之爽口。杂面汤是民间晚饭的主要食品之一。20世纪80年代,杂面荷包蛋、葱花杂面汤成为地方小吃。
4242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菜卷卷多用白面或山药面和好擀成薄饼,把用油盐调好的瓜丝儿或白菜馅或葱末儿等等摊在上边,卷成扁形,切成段蒸熟。出锅后蘸上蒜汁,有面有菜,好吃省劲,别有滋味儿。20世纪90年代,亦成为一种地方小吃。
424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疙瘩汤多用白面杂面,掺水拌成小面疙瘩煮到锅里当饭汤喝,省时省力,农忙时,做此饭的较多。20世纪90年代,亦成为一种地方小吃。
424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发面窝窝多用高粱面、米面、山药面发酵后蒸成,暄软可口,特适合老年人食用。
424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食品
熬菜猪肉、粉条、白菜、再放适量的豆腐、海带、白山药等,在大锅中煮,谓之炖。熬菜是招待亲朋或过红白大事时,极主要的一种饭食。山区还有在熬菜锅里煮饺子的习惯,熬菜和饺子一块食用也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饭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