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莆田市” 相关
共 194 条 4 / 13
4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民国时期,乡村生产建筑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社开始建设生产厂场,但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乡镇企业兴起,各类工副业生产工场、厂房和仓库等生产建筑大量兴建。
4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省地震局在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检查和落实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工作。文章强调了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并描述了省地震局通过培训、执法检查和整改措施等多项工作,提高了地震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同...
48
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 类型: 正文
福建无线电工业始于19世纪80年代,早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无线电工业得到了新的发展,1958年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国营电子企业。福建电子工业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结构体系和科研、生产、教育、应用、服务等功能齐...
4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从民国时期开始生产医药用纱布,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产量逐年增加。70年代末期,由于经编涤纶蚊帐的兴起,帐罗布的产量开始下降。1980~1985年,全省共生产医药纱布7857.17万米。
5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历史上就有麻布生产,但多为家庭手工织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开始有土纺麻布和机制麻布的生产,其中漳州麻纺织厂是主要的生产企业。机制麻布逐渐取代了土纺麻布,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受到影响。1980年代后,福建机制麻布生...
5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苎麻布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历代均有不同品种和工艺,如夏布、糊布、合纻、罗布等。民国时期产量居全国第三,但30年代后逐渐衰落。现代农村仍有种植苎麻和手工织造,但机制苎麻布尚未开发生产。
5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毛巾业历经多年发展,从简单设备到技术进步,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80年代起,产品质量提高,结构向中高档发展,进入国际市场。1955-1990年,福建生产各种毛巾(手帕)共计42684.54万条。
5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建立治安巡逻队和报警电话。
5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群众求助量的增加,建立110报警服务社会联动体系的经过和实施情况。
5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车匪路霸”等犯罪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5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在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方面所做的工作。
5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在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期间所破获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及其解救被拐人员的努力。
5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
5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的管理情况。
6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重点单位信息网络系统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规定进行计算机安全检查和培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