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281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TQ153.1;TN80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福建无线电工业始于19世纪80年代,早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无线电工业得到了新的发展,1958年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国营电子企业。福建电子工业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结构体系和科研、生产、教育、应用、服务等功能齐全的产业布局。
关键词: 福建省 电信工业 教研

内容

电子工业过去一般称为电信工业或无线电工业,也称电子信息产业。自从1906年第一只电子管问世后,电子技术便迅速地深入社会和自然的各个领域,并发展成为人类探索宏观世界和观察微观世界的物质技术基础。“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大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把世界推进到一个所谓信息经济的时代。电子水准已经成为后工业化时期发达国家最强大的生产力标志”(①江泽民:《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1989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6期。)。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福州、厦门、泉州历史上都曾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早在19世纪80年代,福州马尾船政局为了发展航海事业,曾培养了140名电信技术人员(②据《马尾造船厂厂史》);20世纪初,又派出两人赴英国学习无线电工程技术。20年代,海军部按国际惯例,在福州设置了德国造的中、长波电台,作为传播救生信息和导航信标的设施。此时,福州、厦门等地相继出现了广播电台。30年代,一座250瓦的广播电台又在福州建立。随着无线电知识的传播,无线电通信、广播电台的出现和外国无线电产品的输入,福建无线电修造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早期的福建无线电修造业,始于私营无线电行、社。1930年,厦门市“亚美巧”无线电行开业,该行系全省第一家私营的无线电企业。接着,福、厦、漳、泉等地相继建了“广声”、“华星”等无线电行、社。至40年代,全省已有17家无线电行、社。这些行、社尽管规模都很小(人员多则数十人,少则一二人),但除了修理无线电器材外,大多数都能自制一些无线电元件,或购进部分无线电器材制造收音机和扩大机等出售,有的还能装配小电台。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在攻克沙县县城后,利用缴获的国民党卢兴邦部沙县兵工修理厂的设备及尤溪湆头兵工厂的设备,在沙县建立了红军第一个电信器材厂。该厂后随军迁往江西瑞金。1940年9月1日,福建省政府企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将接管的原省建设厅第五工厂与贸易公司的电工修造所合并,迁往南平建立了南平铁工厂,内设电工厂。1941年,该厂职工人数达598人,设有无线电、有线电、电池等5个工场。生产的产品有收发报机、电话机、电池等三大门类。该厂采用的动力设备、机械加工设备及部分无线电专用设备,在当时属比较先进。南平铁工厂一度成为福建省工业的中心力量。
  在这个历史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热血青年,抱着“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出洋求学回国后,积极开办学校,传播无线电技术知识。如福州的陈长波于1934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后,在福州仓山洋墓亭办起了“福州电讯工程训练所”,为我省培养了一批无线电工程技术人员。
  但是,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战乱频仍,处于萌芽状态的福建无线电工业是得不到健康发展的土壤的。那些规模小、资本少的私营无线电行、社,只能在风雨飘摇中度日。即使是国民党政府经营的规模不小的南平电工厂,也因官僚资本集团勾结美帝国主义,大量倾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积存于太平洋各岛的剩余电信物资,致使该企业产品无销路而于1946年倒闭。
  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福建无线电工业获得新的生机,无论国营、私营无线电行、社都得到了发展。1950年,从事无线电修理的省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开业(这是福建电视机厂的早期基础),小批量生产扩音机、收音机、增音机、舌簧喇叭等产品。1952年,福州私营无线电行、店增至11家,厦门、泉州、漳州、南平等地也都有新的无线电行、店开业。1956年,在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福州、厦门等地的私营无线电行、社实行公私合营,分别在福州成立了“广声”、“新华”两家行社,在厦门成立“无线电装修社”。
  1956年,国务院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超高频、电子仪器和遥控等电子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项目。9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特别强调要“积极进行工业中的落后部门--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和无线电工业的建设”。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电子科研和“无线电工业”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电子工业的强大动力。这一年,厦门大学物理系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为福建培养了半导体技术和电真空专业技术人才。这样,福建基本上具备了创建电子工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条件。
  1958年,福建与江苏、辽宁、天津等省市一道积极创建地方电子工业。5月25日,以公私合营的“广声”、“新华”无线电行合并为基础,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国营电子企业--福州电讯器材厂。接着,省邮电局组建了福州载波机厂,省广播电台在原服务部的基础上组建了省广播器材厂,省机械厅也在龙岩雁石办起省属无线电厂。仅一年多时间,福州、厦门、龙岩、漳州、泉州、南平等地就相继办起了12个无线电厂和1所无线电工业学校。产品有扩大机、收音机、电唱机和为整机配套的电子元件,如电容器、扬声器等。全行业职工人数为2200人。广大职工为初创电子工业表现了巨大的热情,也创造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如研制出具有当时先进水平的电真空器件、半导体器件及材料(锗、硅、砷化镓等)、黑白电视接收机(显像管从捷克进口)、中波广播发射机、载波机、显微镜等。福州无线电厂自行设计制造的“茶花”牌晶体管收音机,1961年参加全国评比荣获二等奖。
  可惜,福建电子工业在刚刚起步之时,遇上了“大跃进”那股浮夸风、瞎指挥和高指标等极“左”思潮的干扰,电子工业的发展不能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企业仓促上马,基础不牢,生产盲目,管理混乱,因而造成产品积压,亏损严重,不少企业瀕临破产。
  1962年,福建电子工业贯彻中央的“八字方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除福州无线电厂(原福州电讯器材厂)、福州载波机厂、省广播器材厂等基础较好的企业被保留外,其余有的解体,有的合并到其它行业,职工总人数减缩为403人。这次调整必要适时,但也表明尚属萌芽和初创阶段的福建电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尚未被普遍认识。
  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①四机部是全国电子工业主管部门,1982年5月改称电子工业部。1988年7月与国家机械委合并为机械电子工业部门(简称机电部)。)(以下均简称四机部)相继召开了“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即电子工业)”的会议。会后,福建省委把发展电子工业摆上议事日程,省委候补书记梁灵光直接主持这方面的工作。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南平、三明等地市积极学习外省市的先进经验,采取老厂带新厂、其它行业扶植电子;轻工、手工业的部分企业转产电子产品,以及大专院校办电子厂等办法,建立了30多个电子工厂。同时,国家电子科研部门支援福建几十名专业技术人才。这些厂点,基本上没有国家投资,而是依靠有关行业的力量,由干部、工人、技术人员艰苦创业,从小到大,自力更生创建起来的。它又是在国家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并按照国家电子工业主管部门所制定的一系列专业技术政策组织生产的,而且在加速新产品的试制,促进电子技术产品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起了很好的作用。由于发展的步伐比较扎实,在短期内就研制生产出硅平面三极管、氦质谱检漏仪、超声波测厚仪、陀螺马达转子动平衡仪、广播发射机、电容电桥、10千瓦水声发射机、电子管电压表等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产品,有的获奖被选送参加国际展览,有的出口罗马尼亚、朝鲜、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缅甸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电子工业带来了干扰和破坏。福建电子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普遍遭受迫害,多年积累起来的正确的管理经验统统被否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当作修正主义的“管、卡、压”加以批判,电子工业的发展被引入曲折的道路。这期间,世界各国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而动乱的政治局面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我国丧失了许多发展微电子技术的机会,脱离了世界电子技术发展的主流轨道,与国外已经缩短了的差距又拉大了。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上电子工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电子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收音机、电视机等成为学习和宣传的工具,出现了新的市场需求。加之当时各省市在调整工业结构时,看到电子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发展新兴的电子工业比投资于传统工业有更多的便利条件。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又兴起了多层次、多渠道办电子工业的热潮。在这种形势推动下,福建电子工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进入了第二次大发展的新阶段。1969年全国电信工业工作会议后,福建在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采取两个措施发展电子工业:一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在闽西北地区建起了9个“小三线”的电子企业(②三线建设是从1964年到1976年在内地进行的工业基本建设。这期间,国防工业部门把在全国纵深地区的内地建设称大三线建设;沿海和边远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纵深地区的建设称小三线建设。福建9个小三线工厂名称及其沿革见附录二表24(本书中代号、厂名通用)。)。其中福建半导体骨干厂是在周总理亲自主持的“半导体紧急措施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国家先后向这批新建或扩建的军工电子企业投资3809万元,使它们拥有当时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这批企业归国防工业部门领导,得到部队和国防工业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二是要求各行各业大办电子工业。仅一年左右,各地市电子企业在“文革”前建立的30多个厂点的基础上,又发展到110个厂点,全部归省机械工业局领导。这次地方电子工业的大发展,使福建的电子工业开始形成电子元器件、整机、工装模具、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光学镜头等产品门类相对配套的生产结构。
  但是,这次福建电子工业的大发展仍受到“左”倾路线干扰。特别是1969年10月召开的全国电信工作会议提出了“全民大办电子”、“破除电子工业神秘论”、“电子中心论”等错误口号,随之而来的是高指标、一哄而起、缺乏统一规划等,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在管理体制上,分两口管理的做法,也严重影响了电子工业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还由于不尊重科学、不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因而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服务方向上,强调军品,轻视民品,甚至“只军不民”,民用电子产品的发展受到限制,其结果,品种单一,生产路子越走越窄。
  在工业布局和工厂建设中,所谓的“山、散、洞”(进山、分散、钻洞),以及“六大块”、“四小块”(①即中央电信工作会议提出在10个地区内,建设各自区内配套的军事电子技术装备生产基地。福建与江西是“四小块”之一。)的错误方针的干扰,使得“小三线”电子企业由于钻山过深,建设投资成倍增加,把大部分用到挖山、砌坡、修路、搬迁之上;这些企业还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只能把工厂建成“五脏俱全”的小社会,给人才引进、科研发展、生产经营、协作配套、后勤供应等各方面都带来不易克服的困难,也给企业的生存、发展、竞争造成严重障碍。
  在发展方针上,实行全民大办,强调省自为战、区域配套。如1970年提出“一厂一角、百厂成线,形成系列化的配套产品”的发展方针后,立即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三次规模较大的电子工业大会战(单晶硅、510工程配套和电视会战),其中仅参加单晶硅大会战的企业就有20多家,耗资百万元以上,收效甚微,不了了之。盲目发展的一批企业,在1972年全国电子产品滞销情况下,更是步履维艰。
  1972年,福建根据四机部提出的“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方针,用了3年时间,对那些生产条件差、产品重复、没有销路的厂点进行调整。同时,四机部拨款188万元,资助地市条件较好、有发展前途的一些企业渡过难关。至1976年,全省地市归口管理的电子企业从110个,调整为63个。经过整顿,产品质量提高,发展重点也逐步明确。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进一步整顿纪律,恢复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企业管理,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福建电子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全省电子企业总数达120个,职工人数近2万人,固定资产总值为7796万元,工业总产值为18456万元,占全国电子工业产值的1.21%,在地方电子工业中居第19位。1969年至1978年的9年中,全省电子工业共上缴国家利润4019万元,是国家投资的1.05倍。这时期,福建电子工业基础比过去明显坚实了,已能开发生产出雷达、广播电视、有线无线通信、仪器仪表、电子元件器件和光学镜头等13个门类、500多种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中做出了一定贡献,如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提供配套产品。特别是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开发生产,不但增加了福建电子工业的生产门类,而且对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7年,福建省电子工业局单独建制,各地市电子工业的管理机构也先后建立,福建电子工业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同时,为发展电子工业需要,还建立了科研、教育、物资和质量监督等专门机构,成立了省电子技术研究所、省电子工业学校(中专)、省电子工业技工学校,省电子器材公司和省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等。初步形成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及人才培养相配套的电子工业体系。福建电子工业成为本省经济建设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工业部门。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子产品(特别是消费类)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对外开放局面的打开和灵活政策的实施,福建电子工业迅速崛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生产技术呈跳跃式进步,规模经济初步形成,外向型产业经济有较大发展,企业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
  1979年到1988年的10年,福建电子工业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致力进行改革和探索:
  第一,调整产品结构和工业局。产品结构由以军品为主转为重点生产消费类电子整机(如电视机、收录机等),并带动元器件及促进投资类产品(如微型计算机、打印机等)的全面发展,使之日趋合理化;工业布局由以“小三线”为主体转为重点投资建设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先后将7个“小三线”企业转移到沿海城镇或中心城市;重点建设福州、厦门两个电子工业基地。
  第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针对生产方式落后的状态,利用“三来一补”(①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和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等多种形式,花费较少的资金,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对全省一半以上的老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实现了先进的流水线和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从而较大地改变了设备陈旧、产品落后,效率低下的面貌。生产线的引进,一般采用从后道工序搞起,逐步向前推进;产品技术的引进,依靠逆向发展(从终端产品搞起),逐步扩大国产化配套比例,这样可以跨越技术发展上的某些阶段,具有起点高、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全省电子工业用于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的总投资达2.05亿元,共引进129条(项)生产线和关键设备,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生产线和设备,大部分属国际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经过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出新的品种门类,增强了综合配套能力和竞争能力,如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打印机、电子计算器、黑白和彩色显像管、印制电路板、录音机芯、录音磁头、集成电路框架和一批电子元器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都获得了“跳跃式”的提高。引进技术改造老企业成效最为显著的是福州电子工业,该市所属17家老企业都有引进项目,引进的30条生产线,已全部投产。1988年该市电子工业与1980年比:工业总产值增长6.2倍,利润增长3.5倍,出口创汇累计2601.77万美元。
  第三,创办“三资”和内联企业。充分利用沿海优势和特区的有利条件,广泛吸收外资、内资来闽兴办三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及独资,以下均简称三资企业)和内联企业。到1988年,全行业共兴办了各类不同规模的中外合资企业68个、外商独资企业10多个、内联企业36个,吸收外资5000多万美元、人民币约7000万元。规模较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有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日公司)、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华电子公司)、厦新电子有限公司和福新显像管有限公司等10多个企业。其中福日公司是我国电子工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厦华电子公司是规模大、设备先进、由13个工厂组成的综合性公司。此外,外商独资企业的生产也已形成规模,产品全部外销,年工业总产值达4亿元左右(未计入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外引内联方面成绩尤为显著的厦门特区电子工业,除兴办厦华电子公司、厦新电子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外,“永红”、“高宁”、“达真”、“华联”等一大批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内联电子企业也已建成投产。1988年,厦门市电子工业企业数从1980年的18家增到80多家,工业总产值达12.67亿元,增长34.1倍,占厦门市工业总产值的26.28%,占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的42.14%,利润6070.4万元,增长48.2倍。泉州市发挥侨台优势,由侨商和台商投资兴办的乡镇电子工业企业达100多家(不计在全省电子企业总数内)。产品有无线电发射、接收设备,防护报警器及收录机、收音机、电子玩具等,具有“小、专、活、洋、广”的特点。莆田市利用侨资创办了18个电子表来料加工企业,产品99%出口,年产电子表芯1亿多只,销量从1986年占香港市场的30%猛增1倍,达60%多。全省仅来料加工的生产厂点不下30多个。
  第四,重视推进科技进步和培养专业人才。科研方面,除办好8个专业研究所外,还大力开展职工群众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至1988年,全行业创造出省级以上获奖的科技成果267项。同时.由于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提高了新产品开发能力。全省共开发新产品597项。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和产品开发中,全国劳动模范赖爱光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他为主设计研制成功的光学镜头,有34项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部和省的科技成果奖。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除了办好已建立的省电子工业学校、省电子技工学校外,还抓在职干部轮训,动员广大职工参加电大、函大、业大学习或派员出国考察、培训,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大大促进了电子工业的发展。
  第五,依据本行业特点,加紧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最主要特点是将竞争机制引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一是抓扩大企业自主权,给企业下放了干部任免等十个权限①。以福建电子计算机厂为试点,获得成功后,于1984年在全行业内逐步推开;二是努力促进产品经济向计划商品经济转变;三是对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实行有偿合同制和课题承包责任制,并在科技政策上,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承包和竞争机制引入科研工作和新产品开发中;四是实行承包责任制和利改税。1980年到1984年,省电子工业局对直属12家企业采取“盈亏包干分成”办法的5年间,共实现净利润7717.42万元。1985年,全行业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到1988年,有80%以上的企业对财政实行承包。
  第六,拓展外向型电子工业新路子。福建电子工业在进入“七五”时期,积极贯彻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方针,提出要面向两个市场,尤其要重点拓展国外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此,省电子工业总公司提出《加快我省电子工业向外向型发展的意见》:布局上,以福州、厦门两市为中心,积极推动闽南三角地区和沿海地区电子工业全面向外向型发展;投资结构上,重点转向外向型产品和项目,并重点抓好彩电、收录机、计算器、电话机、监示器、电子表、彩色显像管和一批电子元器件产品出口基地企业的建设。对出口创汇的企业,优先安排引进改造项目,优先供应原材料和外汇;对引进外资创办合资企业,也首先考虑是否出口创汇型或技术先进替代进口型;为适应开放需要而于70年代末建立的省电子进出口公司由进口为主转到以出口为主。
  实践表明,福建电子工业依据省情探索发展电子工业的新路子的经验基本上是成功的。其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总产值以年平均递增36.80%的速度发展,1988年达30.03亿元,比1978年增长16.27倍,高于全国电子工业平均23.30%的发展速度;由1978年占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的1.21%提高到1988年的5.04%,由占全省工业产值的3.10%提高到9.90%;在全国电子工业中的位置从1978年的第18位上升到1988年的第7位,在省工业系统中由第位上升到第3位。1988年全行业利税总额为2.03亿元,比1978年增长16.44倍。从1979年至1988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不含税)为38338.2万元。
  第二,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成倍增长。电视机、收录机、计算器的年生产能力均超过100万部。1988年,电视机总产量为110.9丨万部(其中彩色电视机92.24万部),比1978年增长540倍;收录机为66.89万部(1978年产量为零);电子元件为12.71亿只,增长18.07倍(以下均按与1978年对比);通信类产品为5.8万部,增长13.15倍;半导体分立器件为7628.9万只,增长4.93倍;集成电路187.8万块,增长134倍;录像机1.41万部,黑白显像管56.3万只,彩色显像管9万只,电子计算机14430部。
  第三,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电子整机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如黑白电视机从400小时提高到5000小时,彩色电视机超过20000小时,微机系统在1000小时以上,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提高一至二个数量级,达6级或7级。全行业创国家金质奖1项(2种)、银质奖2项、部优33项(35种)、省优81项(83种),优质品产值率从0.5%提高到33%。大多数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8.5%。一些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
  ①十个权限指1.干部任免和机构设置权;2.工资调整、职务补贴、岗位津贴和奖惩权;3.聘请、定职和人员进出权;4.生产计划权;5.奖金和部分经费提取权;6.资金费用计划调整及批支权;7.产品价格调整权;8.折旧综合调整权;9.对外对内联合权和对内对外承包权;10.中外合资企业的职权等。誉,如福日、厦华牌电视机、百灵牌电子计算器、康乐牌电子针灸按摩器及部分元器件是国内外市场的畅销货。
  第四,出口创汇逐年增加,外向型经济基础初步形成。一是拓宽了出口渠道,从过去以港澳、东南亚为主,扩展到西欧、东欧、北美、亚太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出口生产企业与出口产品品种有所增加。国家机电产品出口扩权企业从霞浦电子器厂一家扩大到福建无线电元件厂、晋江电子元件厂、福州电声器材厂等4家;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由10多个增到59个;出口品种达73个,出口产品中电子整机创汇额占84.8%,其中1987年就出口彩色电视机14.7万部、收录机28万部,1988年出口彩色电视机47.8万部(占当年全国彩色电视机出口量的2/3左右)。三是出口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新开发的出口产品达50多种,有40多种产品先后获得美国UL、加拿大CSA、英国BS等国家的安全标准认定。1980年到1985年出口创汇共3564万美元,1986年为642.6万美元,1987年达4769.15万美元,1988年出口创汇又猛增至1.02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679倍。历年累计出口创汇19175.85万美元。
  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福日公司、福州无线电仪器总厂、福建无线电元件厂、福州电声器材厂等4个企业先后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和电子工业部表彰为“文明单位”。获省级以上表彰的企业有37个(73次)、先进模范人物57名(77次)。(见附录二表14、15)
  但是,福建电子工业也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较突出,投资类比重偏低,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如在1986年国家银根紧缩时,电子工业抗风险能力弱,出现全行业亏损4266万元。二是“技贸结合”方针未能全面执行。有些企业因偏重于搞贸易,忽视技术引进、消化和产品开发与国产化,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以致搞垮了企业的基础,个别的甚至倒闭。三是技术引进中,由于缺乏经验,加之宏观指导、行业管理没有跟上,特别是在放宽政策、简化手续、下放审批权限的情况下,盲目性较大,出现了少数不必要的重复引进而造成浪费;有的企业为了争上引进项目,可行性论证缺乏科学性,甚至有某些不适当的夸大,以致项目上马了,市场发生变化,经济效益上不去,技改贷款还不了,因此影响继续技改的积极性。
  经过10年的全面发展,福建电子工业形成了消费类、投资类、基础元器件及专用配套件类等三大门类的产品结构体系•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科研、生产、教育、应用、服务五大功能齐全,这标志着福建电子工业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时期。至1988年底,电子工业全行业共有各种企事业单位360个。据省电子工业总公司统计资料,系统内(包括归口管理)企业有144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1个、集体所有制企业55个、中外合资企业26个,合营企业2个)、专业研究所8个、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1个、电子中等专业学校1所、电子工业干部学校1所、技工学校4所、专业公司5个。全系统共有职工3800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438人,占职工总数的9.45%;固定资产原值54739.7万元,净值40932.7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末占有数69828万元;生产的产品计有13个门类、500多个品种。
  总之,福建电子工业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规律发展,适时把握发展时机,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努力改变狭窄的服务方向,产品的开发生产植根于内外两个市场之中,因而有效地开拓了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使企业获得了生机活力,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发挥出新兴产业的优势,并逐步形成为全省工业的先导行业,为发展福建省的经济和“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本书记录了福建省电子工业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止,全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州
相关地名
厦门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