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打击严重暴力犯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351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打击严重暴力犯罪
分类号: D631
页数: 6
页码: 17-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车匪路霸”等犯罪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福建省 公安 暴力犯罪

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期,治安形势严峻,重大刑事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度上升,暴力犯罪、流窜犯罪、团伙犯罪增多,劫机劫船、爆炸列车、持枪杀人、绑架勒索、抢劫银行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相继发生;省内一些公路交通沿线的“车匪路霸”犯罪案件频发,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针对发生在公路和长途客车上的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突出的情况,自1989年12月开始,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以路面犯罪为重点的专项会战。福州市公安局组织区县公安武警和群众治安联防力量2000多人,编成上车执勤组、路面巡逻组,设立明岗暗哨,实施预防和打击路面犯罪行动。1990年1月16日,福州至平潭班车在福清东瀚乡路段遭遇歹徒拦劫。随车执行任务的当地公安民警立即对犯罪分子实施抓捕,在鸣枪示警无效的情况下,果断开枪击毙1人、击伤抓获2人,并追回全部赃款。清流县公安局在田源乡摧毁一个在十多千米公路线上假冒执法人员,设置路障关卡,拦车敲诈、抢劫的犯罪团伙。
  1990年5月至1991年2月,按照全国开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粤、琼、闽三省协同打击流窜犯罪开展“南海行动”的统一部署,全省城乡、内外、水陆联动,公安机关以抓流窜、打团伙、破大案为主攻方向,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其间,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公安机关收到群众检举揭发的犯罪线索4000多条,群众扭送犯罪嫌疑人600多名,千余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经公安机关全力侦破,破获鹰厦线厦门开往上海76次旅客列车爆炸案和劫持厦门航空公司客机案等一批危害严重的大要案。1990年,全省公安机关破获杀人、爆炸、抢劫、强奸、诈骗、拐卖妇女儿童、重大盗窃和“车匪路霸”八类大案逾万起。
  针对闽东海域一度严重暴力犯罪多发的情况,1991年3月,省厅组织宁德、福州两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海上抢劫杀人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参战民警克服海上犯罪案件无现场、无痕迹、作案区域不明等困难,攻坚克难,在侦破当月歹徒于东引海域袭击渔船、洗劫财物、杀害渔民、炸毁船只的案件中,连带破获1990年7月在南麂海面抢劫“浙苍渔5567”号船、杀死8人后沉船和在西霜海面抢劫1艘霞浦渔船、杀死4人、抢走2.3万元人民币的大案。经4个月艰苦奋战,36起海上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全部破获,其中杀人炸船7起,抢劫28起,敲诈1起。根据作案成员主要集中在连江县黄岐、安凯、苔箓3个乡镇的情况,连江县政府发布《关于敦促海上杀人、抢劫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通告》。犯罪团伙成员中92人投案。公安机关抓获172人,缴获大批赃款赃物、作案工具。
  1992年,全省公安机关落实破案责任制,建立以刑侦部门为主力军,以派出所为基础,各警种相互配合的整体作战机制。年内,针对犯罪高发期的规律和特点,全省以团伙犯罪、流窜犯罪、境内外勾结犯罪为“严打”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斗争。1月,闽粤两省11市统一部署,采取站点控、车上跟、路面打、沿途挖等措施,开展打击“车匪路霸”联合行动。年内,全省共破获杀人、伤害、爆炸、投毒、放火、强奸、抢劫、拐卖妇女儿童等案件4000多起,摧毁一批犯罪团伙,抓获流窜犯罪嫌疑人6366名,捕回在逃人员2790名。
  1993—1994年,全省发生“车匪路霸”案件2500多起,严重破坏公路运输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群众反映强烈。“车匪路霸”多在夜间选择偏僻、上坡多弯路段作案,且团伙连续作案、流窜作案多。公安机关采取在多发路段加强巡逻检查、跟车侦查、在要道路口设置临时哨卡堵截案犯、在公路沿线设置报警点和治安执勤岗等措施,予以打击。这期间,适时组织开展打击“车匪路霸”统一行动,有的以沿324国道线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厦门5市为主,其他地市策应;有的与广东省联合开展;有的由本地市开展区域性会战和治安整治行动,均取得成效。两年中,公安机关共破获此类案件逾2000起。1993年,在104国道线宁德地区眉洋岭闽坑村路段、324国道线漳浦县盘陀岭盘陀村路段及福古线闽侯、闽清、古田3县交界处路段,以当地少数村民为主要成员的“路霸”团伙活动频繁,设障拦车抢劫案件频发。省厅及时部署开展区域性打击行动。是年1-2月,319国道龙岩市的浮葵、龙门路段连续发生3起歹徒结伙洗劫客车案件,先后有百余名乘客被抢现金、戒指、手表等财物。福建、江西两省公安机关协同作战,经过3个月奋战,在南昌市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各地公安机关坚持打防并举,加强重点整治。南平地区开展“六抓六提高”活动,打击、防范、管理、教育、建设、帮教转化同步,取得成效,上半年南武路沿线发生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0%,“车匪路霸”案件大幅下降。古田县公安机关深入“车匪路霸”活动突出的乡、村,开展治安整治,该县路段此类案件明显减少。
  1994年,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以打击村霸、地霸等流氓恶势力和犯罪团伙为重点的严打整治斗争,针对沿海地区盗抢机动车犯罪突出的情况开展区域性打击行动。严打整治斗争中,省、地、县三级抽调400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789个重点村开展治安整治,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会同有关部门举办法制教育班千余期,挽救了一批失足人员。
  1995年春,全省开展“春季严打攻势”。接着,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的“夏季治安攻势”。福州市开展以打击盗窃、抢劫为主要内容的夏季治安大会战;厦门市组织“反黑打毒”专项斗争;莆田市开展以“打恶、缴枪、扫黄”为主要内容的夏季战役;宁德地区重点打击“车匪路霸”。入冬,又分别开展“冬季严打攻势”、“百日会战”和打击涉枪犯罪、“车匪路霸”犯罪等专项斗争。对涉枪、爆炸等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均作为重点,“4·17”福州持枪杀人抢劫50万元现金案、“10·24”发生在省政府大院的凶杀案、“10.31”马尾持枪驾车杀人案、“2·24”福安市康厝农行营业所内抢劫杀死4人案、“5·9”南安市死伤9人的爆炸杀人案等一批特别重大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均在短期内破获。这一时期,麻醉抢劫等智能犯罪类型和手段发展蔓延。犯罪分子从驻足旅馆侵害同房客人的相对静态作案,发展到在长途客车上麻醉抢劫同行旅客、在租用“的士”途中麻醉司机劫走轿车、伺机麻醉生意伙伴劫走巨款等流动作案。1995—1996年,全省立麻醉抢劫案247起,均为大案。此类案件造成经济损失700多万元。公安机关通过侦查破获99起。由于犯罪团伙早有预谋,流窜作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时,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亦使公安机关的侦破、追捕难度加大。1996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严打斗争会议,要求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保持治安大环境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各地公安机关以打抢劫、挖团伙、抓逃犯为主线,侦破严重暴力案件、涉枪案件、重大抢劫案件、“车匪路霸”案件,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全省排查出一批大案和重罪在逃人员及群众举报的团伙犯罪线索,挂牌督办、督捕。严打期间,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1.2万件,扭送违法犯罪人员722人。年内,全省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692起,其中大案19071起;挂牌督办大案77起,破获47起;抓获在逃人员8315名,其中挂牌督捕的重罪在逃人员169名;缴获非法枪支1.7万多支、被盗抢机动车近3000辆和大量毒品及赃款赃物价值1.1亿元。
  1997年,各地公安机关继续开展严打整治行动,针对本地区突出的治安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性会战,加强日常侦查破案。漳州市“1·1”制贩冰毒234千克案、福州市“2·5”亿元诈骗案、厦门市“2·24”劫车枪杀民警案、福州市“4·16”雇用杀手毁容案、晋江市“9·21”纵火案等一大批危害严重的大案相继破获。是年,针对刑事犯罪增多,而刑事侦查部门快速反应能力较弱的状况,各地逐步建立快速侦缉现行犯罪工作机制。泉州市率先在案件多发的沿海县市建立24小时勤务的值日侦缉队,增强刑侦快速反应打击现行犯罪能力。
  1998年,刑事犯罪发案率上升,暴力程度加剧,尤以爆炸、杀人、绑架最为突出。是年,全省公安机关先后开展“打流窜、缴黑枪、查隐患”的严打整治统一行动,“破大案、挖团伙、追逃犯、抓整治、保安全”的百日治安整治行动,打击走私、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专项斗争。重点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的涉枪、绑架、杀人、抢劫、爆炸及毒品犯罪等严重犯罪及团伙犯罪活动,继续实行挂牌督办,全力攻坚。省厅挂牌督办的107起大案,破获60起。同时,破获下半年发生在福州、厦门、漳州、龙岩、泉州、三明等地的系列恐吓勒索案件142起。
  1999年初,绑架勒索犯罪增多。此类犯罪侵害目标针对性强,以人质生命安全要挟勒索巨额赎金,勒索不成便杀害人质,有的甚至先撕票再勒索。1月,福州、南平、泉州、漳州等地连续发生11起绑架小学生案件,其中4名人质遇害。公安机关相继迅速破获10起,解救学生人质6名,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是年,全省公安机关先后破获福州跨国绑架勒索150万美元案、厦门市抢劫银行案、漳州市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三明市入室杀死5人案,以及发生在石狮和南安市的报复抢劫入室杀死杀伤9人等一批大要案。6—7月,全省9地市相继发生11起以爆炸相威胁勒索宾馆、酒店的系列案件,涉案金额400多万元。根据各地掌握的线索,省厅组织南平、三明、泉州等地侦查布控,于7月下旬在泉州抓获作案人,并连带破获5起发生在云南昆明、大理勒索百万元的同类案件。2000年,刑事犯罪逐渐呈现明显严重化的特征,突出表现为“枪、毒、黑”,即以涉枪犯罪为代表的暴力犯罪,以吸毒扩展化为驱动的制、贩、种、吸并发的毒品犯罪,以黑社会性质犯罪为特征的有组织犯罪。侵财犯罪高发,智能型犯罪增多。全省刑事立案同比上升56%。各地公安机关以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涉枪、爆炸、杀人、抢劫、绑架犯罪和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为主攻目标,加强侦破工作,相继破获福州绑架勒索港商案和持枪抢劫杀人案等一批大案。是年,省厅组织南平、莆田、宁德及福清、沙县等涉案地公安机关,对发生在314、316国道相关路段的持枪抢劫过往车辆案件开展串案侦查,摧毁持枪抢劫犯罪团伙,破获“车匪路霸”案件42起。
  2001—2003年,全省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龙头、治爆缉枪和打击经济犯罪互为犄角的严打整治斗争,严惩一批黑恶势力和“保护伞”,收缴大批非法枪支和爆炸物品。这期间,各地均开展舆论宣传,公安机关适时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打击行动,打现行、破大案、挖团伙、追逃犯,破获一大批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公安机关以侦办挂牌督办案件为重点攻坚克难。各地摸排筛选一批近年未破的严重暴力犯罪典型案件,挂牌督办。省厅派出10个工作组,进驻重点县(市、区)公安机关,全程检查督导;对大要案件特别是部、省挂牌督办的黑恶案件,指派领导干部驻点包案,参与侦办。各地公安机关也普遍采取领导分片包干、派驻工作组等形式,加强指导、检查、督促,推进严打整治斗争深入开展。在严打整治斗争开展后的一年中,全省破获爆炸、杀人、绑架、抢劫等暴力案件10313起,盗窃、抢夺等多发性案件46160起;公安机关收到群众检举、举报犯罪线索1.6万多条,群众扭送犯罪嫌疑人4536名,3175名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其间,协助北京公安机关破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爆炸案。2003年,严打整治斗争告一段落后,各地仍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按照省委领导“恶性大案要限期破案”的指示,进一步落实挂牌督办制、领导包案制和侦破责任制,但仍有一批大案未能攻克。
  2004年,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侦破命案专项行动”。各地通过落实破案责任、实行专项挂牌督办、战果通报等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推进侦破命案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全省破获现行命案678起,破案率92.7%,破获命案积案206起。各设区市均实现省厅年初确定的“沿海设区市命案破案率达80%以上,山区市达90%以上”的工作目标。56个县(市、区)实现“命案全破”或未发生命案。年内,全省公安机关以“恶性要案必破”为目标,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案、专家“会诊”、串并案侦查等措施,攻坚克难,破获8类暴力犯罪案件13867起,公安部和省厅挂牌督办的53起大要案件破获46起。是年2月24日,泉州市刺桐大桥桥面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2名犯罪嫌疑人持自制手枪尾随抢劫作案,开枪击倒受害人,抢走180万港元、11万美元。泉州公安机关立即开展侦查追捕,铁路部门和漳州、龙岩、三明等市及浙江温州警方全力配合,在厦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和温州市皇朝大酒店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全部赃款,仅30多个小时便破案。
  2005年,全省公安机关继续推进侦破命案专项行动。年内,全省立现行命案665起,破获608起;发生命案的86个县级立案单位有62个实现命案全破。同时,各地以“侦破命案”为突破口,强化侦破工作措施和责任,打击暴力犯罪,缉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先后破获永安市“8·3”系列强奸抢劫案、福州市“8·8”公交车爆炸案、南平市系列抢劫杀人案、莆田市“11·25”系列杀人案、厦门市“4·17”绑架案等一批大要案;打掉福州市和古田县的两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及29个恶势力犯罪团伙;抓获各类在逃人员逾2万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按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进行编纂。记事年限为1990-2005年。内容包括:应急处置、打击刑事犯罪、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海防管理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清流县公安局
相关机构
厦门航空公司
相关机构
连江县政府
相关机构
福建省政府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连江县
相关地名
眉洋岭
相关地名
闽坑村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盘陀岭
相关地名
盘陀村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古田县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永安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