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执法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2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执法工作
分类号: D922.182.3
页数: 3
页码: 287-289
摘要: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省地震局在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检查和落实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工作。文章强调了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并描述了省地震局通过培训、执法检查和整改措施等多项工作,提高了地震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同时,文章也提到了通过执法检查解决了存在多年的问题,市县地震工作机构逐步健全,经费和人员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
关键词: 福建省 法制建设 执法工作

内容

一、执法队伍建设
  《福建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省地震局着手组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队伍。1996年至2005年期间,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部署,省地震局先后派出数十人次参加中国地震局举办的各类行政执法培训班。省地震局先后5次举办大型执法培训暨研讨班,聘请中国地震局、省政府法制部门领导和法律专家,开设依法行政基础理论、行政执法法律法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释义以及有关行政执法程序等课程和专题讲座;并在总结各地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建设问题的专题研讨。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省共约有400人次接受行政执法培训。
  此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设区市地震局,也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聘请省内外专家,多次举办培训班,为本地区地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其他行政执法知识培训,提高地震行政执法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99年,全省地震行政执法人员70多人参加省政府法制局组织的全省行政执法资格综合法规理论知识统一考试,并取得了省政府颁发的福建省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和地震类行政执法证。2002年全省地震系统有21人取得上述两证。厦门市地震局有3人获得本市政府颁发的有效行政执法证件。
  2004年,成立全省地震行政执法总队,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充分整合全省地震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资源,加强防震减灾法制管理工作。截至2005年底,全省取得有效行政执法证件的在岗行政执法人员有94人,省地震局有3人获得中国地震局颁发的地震行政执法监督证。
  二、执法检查
  2003年年底至2004年初,省地震局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对福建省各级政府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等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见表9.3-1)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贤模任组长,深入市、县开展执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检查组根据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得到福建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004年6月29日下午,副省长黄小晶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就落实省人大检查组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九条措施:一是抓好整改落实工作。二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纳入城市规划,加快建设步伐。三要建立健全地震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安排必要经费。四要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力度。五要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六要重视解决预制板房、石结构房的抗震问题。七要建立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八要进一步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九要及时传达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的检查情况和意见,并采取措施,抓好落实,促进防震减灾工作上新水平。会议印发了省政府“关于研究防震减灾工作的会议纪要”(〔2004〕83号)。
  一些存在多年的问题通过执法检查得到解决,市县地震工作机构逐步健全。执法检查后,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明确要求,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区)政府应依法设立地震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至2005年底前,全省市、县(区)地震工作机构已经增加到64个,人员和经费问题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记述了1998年至2005年期间的变化。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福建省地震局承编了该志书,并提供了资料来源和引用的出处。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所有地震术语均为标准地震术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测定和表示。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贤模
相关人物
黄小晶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厦门市地震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