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致纯” 相关
共 14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期间宁德县的建置沿革与隶属关系纪略。
2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堪称八闽古县之一的宁德,原来幅员广大,而历千余年间,己析出两县一乡的地方,故疆域渐次缩小。早在北宋咸平三年析宁德县关隶镇置政和县,近于建国初期割宁德县北坑乡给福安县管辖,均不谈。今就中华民国期间两次析地给周宁建县及其他作些叙述,因为笔者收藏...
3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王克权,字如衡,号伯通,是我同村本家的长辈。其父德璘老先生为清朝秀才,以文章教子,诗礼传家。他是1899年正月生,1927年秋毕业于中国画坛巨匠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西画系,为宁德才女潘玉珂学长。后来,长期从事地方教育事业,曾任教于福州乌石山...
4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既难界定,当属常人,但有些举动或境遇又与常人不同而已。下面谈及的数人均生活在中华民国社会的最低层,贫穷、落魄和潦倒是其共同的特征。
5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本篇取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宁德县开展的内部“肃反”运动成果部份,它是继建国初剿匪、镇反、取缔大刀会组织等之后的又一次全面大彻查,长达四年多时间,目的是肃清暗藏在党、政、军等机关内部的反革命分子。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保卫三都澳“福建海基...
6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本县的文史资料征集、撰写、编辑和出版工作受到重视,开始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征文启事。笔者即根据这份《宁德县志》,参考其他史料,写出《宁德县建置历史沿革》一文,刊载于《宁德文史资料》第一辑。民国期间的宁德县长30名,兹志已记载至11年。至此,使...
7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你知道今五都漳湾镇属的鳌江村,是五十多年前连人带名从一都城关的水上迁去的吗?又是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之后,中共宁德县委作出对沿海、沿溪船民“启动水上居民上岸安居的造福工程。从便利东湖塘内渔民的生产、生活出发,把...
8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天主教传入闽东,派进闽东的外国传教士达100多名。闽东地区共建立天主教堂78座,今三都澳天主教,由梵蒂冈罗马教廷拨款建成,为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结构,1934年西班牙籍主教赵炳文(中文名字)重修,天主教在三都的传播,曾来过...
9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原指城内靠近东城门的一些街、巷,宁德县城墙被拆除后,原金鳌桥、水湟头一带便是市场的核心区,由于东门兜人流的不断增多,也自然而然的从原来窄小的城内中街(街宽约4米,下移至宽阔的东门兜,此即为东门兜市场之缘起。因为东门兜过往人多,拟从西门外县武...
10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一句俗语半部历史概括了有错埠头陈尾座错、乞食奉教不回头、看旗号走弄、好是好就是毛(无)糟喂猪母、元宵乞丐风光一阵等。
11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近几十年来,我区沿海的渔业生产也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许多由祖宗遗留下来的陈旧作业,有的已被抛弃,有的也行将逝去,化成一桩桩的历史记忆。
12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 类型: 正文
蓝香妹,女,畲族。夫妇二人,早年来到濂坑村,起先靠打工和拾荒为生计。同年11月20日,县人民政府发布《土地改革令》,原濂坑作为全县第一批“土改”的试点乡,于12月开展“土改”。蓝香妹夫妇虽年届不惑,但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在“东濂堂”开办...
1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为宁德市人物故事传说,由钟木城讲述,主要描述了神枪手雷日新的故事内容。
1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为宁德市人物故事传说,由雷神宝讲述,主要描述了蓝如花抗倭寇的故事内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