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在宁德沿海的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65
颗粒名称: 天主教在宁德沿海的传播
分类号: B976.1
页数: 2
页码: 209-210
摘要: 天主教传入闽东,派进闽东的外国传教士达100多名。闽东地区共建立天主教堂78座,今三都澳天主教,由梵蒂冈罗马教廷拨款建成,为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结构,1934年西班牙籍主教赵炳文(中文名字)重修,天主教在三都的传播,曾来过三都岛传教。用民房修成一座小教堂,拟作扩建教堂之用,派教徒周春棋(福安人)任教堂坐办。主教公署从福安迁到三都岛后,派福州澳尾巷人郑凤经为驻堂神甫,罗厝里新建一教经馆”郑凤经调往福安城关本堂,三都本堂神甫则由西班牙人俞善德继任,福宁教区。
关键词: 天主教 宗教文化 宁德县

内容

三都澳的天主教,是由“多明我会”会士传播的。“多明我会”,一译“多米尼克派”,为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公元1215年由西班牙人多明我创立于法国图卢兹,1217年获教皇批准。该教派注重布道活动,故又名“布道兄弟会”。
  天主教传入闽东,是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先以福安为根据地,后发展到宁德、霞浦、寿宁、福鼎等县,计223个村镇。逐步形成完整的组织系统,曾直接受到罗马梵蒂冈教廷的指挥领导。历史上,派进闽东的外国传教士达100多名,而在他们的传、帮、带下,培养出来的本地神甫,还超过这个数。据1959年统计,闽东地区共建立天主教堂78座,教徒达6624户,信众19833人。
  今三都澳天主教,尚存的旧建筑物主要有二:一是天主教堂。始建于1932年,由梵蒂冈罗马教廷拨款建成。大门正上方树有十字架,下书“天主堂”三个字。中层为梅花形圆窗。石木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人字形屋架,檩椽木构,天篷穹窿式。大门两侧置抱鼓石一对,为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结构。二是修道院。位于天主教堂后侧,为城堡式结构,四周围墙与房间,中间为露水花园,供修女居住,保存完好。修道院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1934年西班牙籍主教赵炳文(中文名字)重修。砖木混凝土结构,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结构。
  天主教在三都的传播,始于清朝。现能知道的仅是1888年西班牙人高满珍担任“福州教区”副主教时,曾来过三都岛传教,先在罗厝里和玠溪村发展教徒,后于三都里街,用民房修成一座小教堂,作为传教基地,发展起来。接着,占据一处山场,拟作扩建教堂之用。又在三都街建筑店屋20余间,出赁收租,充补教会经费,派教徒周春棋(福安人)任教堂坐办,负责管理此项收入。至1927年,“福宁教区”主教公署从福安迁到三都岛后,第二年即建立三都本堂,派福州澳尾巷人郑凤经为驻堂神甫。
  1929年,罗厝里新建一教经馆,楼下教经,楼上作神甫宿舍。同年底,郑凤经调往福安城关本堂,主导教务。三都本堂神甫则由西班牙人俞善德继任。1932年,“福宁教区”主教赵炳文嫌旧教堂狭窄,派西班牙人魏增德担任三都本堂神甫,并负责建堂工程,拨款在罗厝里后山建设新教堂。该工程历经三年,于1935年竣工,旧教堂被改为碾米厂经营收入(后被日机炸毁)。其时,三都正值商务旺盛,前来本埠经商的教徒增多,计有五六百众,每逢星期日,教堂座位常满,这是三都天主教发展的最高峰时期。
  1936年,魏增德神甫调往宁德“岐头本堂”任职,“三都本堂”由西班牙人李振民继任神甫。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日机数度空袭三都街,海口屡遭封锁。商业萧条,教徒内迁,结果本岛只剩下罗厝里村几十户的信众。1944年,李振民神甫调往“岐头本堂”。“三都本堂”就由福安人郭绍景代理,同时有一位姓刘的美国籍“多明我”修女驻此为帮手。1945年,“三都本堂”神甫换成西班牙人高大涵担任。至1948年高大涵被调往香港“多明我会”任训导主任,同年8月间由一个从北京来的西班牙籍高神甫(姓名不详)接任本堂,赵连城(福安溪填人)、黄金爵(福安顶头人)、刘鹤中(福安城关人)担任副堂。解放前夕,即1949年4月,本堂高神甫和“多明我”修女等人外逃,由黄金爵任本堂神甫,刘琦元(河北大兴县人)任副堂。1950年6月,黄金爵调往福安“穆阳本堂”任副堂,“三都本堂”由刘琦元接任。1954年4月,刘琦元调往福安“溪填本堂”驻堂。“三都本堂”人事暂缺。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致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