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句俗语 半部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63
颗粒名称:
一句俗语 半部历史
分类号:
K297.57
页数:
7
页码:
512-518
摘要:
一句俗语半部历史概括了有错埠头陈尾座错、乞食奉教不回头、看旗号走弄、好是好就是毛(无)糟喂猪母、元宵乞丐风光一阵等。
关键词:
宁德县
俗语
本土文化
内容
方言俗语,是本土文化的载体,为这一地方先民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氏作品,通过代际口头传播。也就是说,这里的人们,在固有语言文化的底座上,把其生产、生活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加以典型化后,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说出,或以歇后语的形式来表达,具有地方语言的风味,使听者在体味其蕴涵的哲理中,受到启发。所以,每一句俗语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今笔者特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原宁德地区文化局组织的中国“民协”福建分会闽东籍会员采风组,到蕉城红旗街道采风时,搜集的部分方言俗语故事,予以整理发表,以飨读者。可惜,当时没有详细记下每一俗语故事的口述人,仅笼统记录参与座谈的有黄天鹏、王克鸿、马忠周、蔡泽香等十余位老前辈。由于时光磨灭人的记忆,现已无法“对号入座”了。不当之处,望予指教。
有错 埠头陈尾座错
陈姓,是宁德城关的早期居民之一。因这姓氏的源流不同,迁入的时间即有先有后,其居住的具体地点也不一样,则有埠头(东门)陈氏,金峤(北门)陈氏和坛尾(南门)陈氏之分。历史上,本邑的陈氏可算是个人才辈出、簪缨蝉联的名门望族。
这里,仅说件埠头陈氏的事。该陈氏原在东门内,有向街排列的三座大宅门,按顺序叫头座、二座和尾座。明崇祯二年(1629)的春节,对埠头陈的尾座人来说,是个值得特别庆贺的日子,因在元年开科大考中,他家举子科场得意而授官;故早早就把房子洗刷了一番,在大门口的上端高高挂起一对大红灯笼,大门框贴的是一副新对联。上书:春王正月,天子万年。然后,他的二座人和头座人,也从这里借用过去,贴上同一字联。接着,左邻右舍的别姓居民看了,觉得这字联很新鲜,也凭本画葫芦地照搬过去,写了贴到自家大门口。这时,埠头陈氏的父老出来干预了,对别姓的人们说:你们不能使用这一字联。别姓的邻居却分辨说:我是从你尾座照抄过来的。有错,也是你埠头陈尾座错,不是我的错。
岂知此一字联,乃陈家为光耀门庭而特别撰写的,别人没有资格使用。原来明崇祯元年,朝廷开科大考,埠头陈氏尾座举子邦校进京春试和殿试,得以高中,赐进士出身,初授上海县令。按旧时春联,多有借用历史典故的做法。他家即以孔子写《春秋》编年史,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作比喻,改写陈氏家族的做官史。典出《春秋》“元年春,王正月”。言鲁隐公之始年,为周王之正月也。在封建社会,凡人君即位,体元以居正。陈邦校的进士,正是崇祯元年戊辰科刘若宰榜,故有资格借用。那么,下句“天子万年”,又是怎么来的呢?据说,那年邦校在京春试时,曾相识本省兴化府一位李姓的举子,告诉他说,宋开国侯陈镋当年在仙游县九鲤湖游览时,有题过“天子万年”四个字。古人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这一朝天子的江山能永续,自己的官位才能稳固,故被一并借用过来。当然,也带有向崇祯皇帝表忠之意,因其进士、官位都是当朝天子赐予的。
这一俗语,数百年来流传不衰,告诫后人,学习别人的东西,要看自己的条件,生搬硬套,会闹笑话。但在民间口口相传中,故事的情节有些走偏。比如,有人说是明朝覆亡,帝已驾崩后,朱明的后人在福建建立“南明”政权时,唐王朱聿键来过宁德,夜幸陈家,赐书“春王正月,天子万年”给邦校。此说,颇受质疑。因为它与古人为官“从一而终”的思想,和邦校为人一贯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此时他已看破世情,辞官归隐的实际情况全不相符,值得商榷。
乞食奉教不回头
清末民初,英国基督教安立甘会开始在宁德城关传播,发展教徒。其时,由于人们的“因循守旧”思想严重,抵触情绪较大,工作无进展。故信者甚少,被视作另类。这样,就有些好事者,编排些话儿,来对信者进行冷嘲热讽,也曾流传一时。比如:肩挑鱼丸游五市 手持衣钵上丁楼又鹤峰山下探花巷 张氏祠边乞食楼一担鱼丸皆海味 全家奉教上天廷一对、一诗,讲的是一位名叫乞食的市民,职业上为挑鱼丸叫卖的小商贩,信仰上是皈依基督的虔诚者。他家住在城关张氏宗祠边的“探花巷”,思想新潮,信奉西教,企望日后,灵魂上天。
此事大概,虽是这样。但那诗、对,语言含蓄,有些地方,仍得作点说明。如诗中的鹤峰山下,是原宁德县城,即今蕉城的核心城区,没有问题,但探花巷在哪里就无人知道了。它是根据过去科举制度殿试后,钦定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个鼎甲名次,而虚拟的巷名,因南宋时本邑出过状元余复,有状元里地名故。也即于衙前街东侧状元里下数的第三条弄巷,靠近“张氏宗祠”,今名前林路鹤峰弄三号的“乞食”旧居处。“乞食”,也是按照地方习俗,长辈给起的小名。他姓张名恒明,小名“乞食”,遂有这“张氏祠边乞食楼”之说。
对中说的“肩挑鱼丸游五市”,时因宁德城墙还在,人员的进出均集中在东、西、南、北和小东等五个城门处,构成五大集市。说他“手持衣钵上丁楼”,此话,就言过其实了。当时,为传教的起始阶段,没盖教堂,是租用在很冷清的北门外一家民房里聚会做礼拜,与周围布满的“丁楼”为邻,也是事实。何谓“丁楼”?前人深受“百行孝为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读书做官的大户人家,每遇父母之丧,“丁忧”期间,要远离娱乐、不近女色、并在郊外搭个简易房间守着,其后这房间就成了“停棺待葬”的地方。有史料记载,民国六年四月政府颁布《清葬章程》,革除停棺陋习,这里清出的棺木数以百计,一下子空出许多“丁楼”来。
这乞食是个做事认真、思想投入的人。他家鱼丸选料精良,制作细微,色味俱佳,品质上乘。但因职业养成的一个习惯是,要问食客好吃吗?“好吃再回头”已成他的口头禅。久而久之,使人厌烦。就有食客在他说这话时,当面反问道:“你信基督,回头不回头?”每遇这时,他即庄严的答道:“笃信基督,永不回头”。因而,“乞食奉教不回头”的话,由此而生。
后来,邑人在邀帮去搞些风险较大、收入颇高的短、快项目。比如:要从“水中求财”的滩涂养殖时,协议形成但未行动前,为首者问伙计们有无要回头时,同伙即回答“乞食奉教”,就知道永不回头了。
最后,乞食奉教的诺言终于实现了,至死没有回头,两个孩子均得到教会学校的培养,加上自身的努力,结果改变了社会地位,确是实际的。至民国中、后期,张敦(璚)诚、张敦询二昆仲,一为县参议长,人望孚众;一为教书育人,桃李满园。这是时人都知道的事,无须细说。
看旗号走弄
“看旗号走弄”的话,源自邑人为逃避倭寇的追杀,以插旗为标志引导安全出走而来。后因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兵歼灭了倭寇,百姓得以安宁时,没因事过忘言,而是将其引伸作为做事应“瞻前顾后、三思而行”的意思去告诫后人。故此,流传下来。
明朝嘉靖年间,国运衰落,海防松懈。与我们仅一水之隔的日本国流寇浪人,趁机以武装侵犯我东南沿海各地。本邑是深受其害的地区之一,倭寇把巢穴建在横屿、云淡二岛后,常驾舟到周边的村庄进行骚扰,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百姓已无宁日:倭寇将抢劫来的财产和强掳的青壮男女运回日本,或逼良为盗娼,或当奴隶出卖。几年间,本邑被劫走的财物不计其数,被掳往日本的人数达数千人,除蔡景榕一人在日本国因于寺院题写思乡诗篇,遇上好心的僧人替其赎身,得以回国,写下《海国生还集》一书存世外,其余均客死异国他乡。
宁德县城,在嘉靖四十年(1561)十月二十二日被倭寇攻陷,知县李尧卿与守城的将士、民众等俱战死。倭寇屯城九日,居民死伤无数,财物掠夺一空,房舍烧毁过半,成为一片废墟。倭寇屠城后,又屡屡进犯。当时没有电子通讯,无法预先知道敌人的动向,往往是倭寇将入城时,才临时出走,又要携老带幼,行动缓慢,慌忙之间,乱成一团,甚至成其网中鱼。有了以上的教训,后来城中居民组织起来,涨潮时于城楼上轮值,观察东南海面的敌情,一有情况,就通知下去,以插旗为号,引导居民安全疏散。久而久之,这“看旗号走弄”的话就流传开去。
好是好就是毛(无)糟喂猪母
“好是好,就是毛(无)糟喂猪母”的话,为邑人在思想交流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方言俗语。如此,同乡之间,因久别重逢,互致问候中,当一方赞赏另一方日子过得好时,他常以“好是好,就是毛(无)糟喂猪母”来作答。然后,双方会心地一笑,表示已领悟这话中的意涵。但别忘了,应讲方言,才有语言韵味。
此一俗语,是出自民间流传《宁德有三奇》故事中的《酒泉》主人公——酒屿嫂之口。相传,从前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因思念凡事,即来到人世间。有一天,他扮作一个叫化子,先到宁德县城走了一圈,而后去东湖一孤悬在海中的无名小岛上。刚在村口坐下,一阵微风吹过,送来笼蒸糯米的饭香,这时才感到自己肚子有点饿。随即起来,循着饭香的方向走去,见是一座破旧的农舍,虚掩的门内传出小孩子哭闹与猪仔嗥叫的嘈杂声。他在门口站了片刻,一位年约四十岁的女主人从门隙处看到是一乞讨者,即手捏一小饭团开门出来,将其递给乞讨者时,却解释说,不要嫌少,自己也是个苦命人,要养家糊口,现在米贵酿出的酒也贵,不好出售,说完即返身回去了。
这饭团虽小,却是吕仙今日下凡得到的第一份施舍物,尤其是来自这个生活极为窘迫之家。当其知道这一弱小的寡妇,还肩负着婆母、子女等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仅靠籴米酿酒出售,再利用酒糟喂猪母产仔赚钱来维持生计时,这手上捏着的饭团,觉得很沉重,不忍往自己口里送,即便这时已是饥肠辘辘。看到这家的墙边有一口水井,随手将这一小饭团扔入井中,悠然离身而去。
第二天早晨,女主人照常起来到井边打水做饭,却闻到一股醇酒的清香,打出的全是米酒,就请人把这口井围入自己的屋内。从此,她家就拥有这口能源源不断流出美酒的“酒泉”。说来也怪,这酒泉像个“酒业有限公司”,只供应附近前来沽酒的食客,一日出售多少,就流多少。由于此处卖酒成市,该岛也以“酒屿”而得名,其名见载于明、清时期编纂的《宁德县志》。后来,邑人在该岛的山顶处建塔,则改“塔山”为今名。
数年后,吕仙再次来到这酒屿的地方,但见此当年破落不堪的孤儿寡妇之家,已经改换门庭,重建厅堂,俨然成为这岛上的大户人家。再到她家中一看,女主人虽已徐娘半老,却穿戴入时;老大长得人高马大,还娶了媳妇;老二读书识字,一表人才;小女年将及笄,婷婷玉立。此时吕仙心想,这家人现已无需帮扶了,口里即问女主人如今的日子过得可好吗?女主人听着还以为要帮助她实现别的心愿,故随口答道:“好是好,就是毛(无)糟喂猪母”。意思是如果再有酒糟喂猪母产仔赚钱,那就更好了。哪知这仙人和凡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仙人想的是“见好就收”;凡人想的是:“好上加好”。古人言:“道不同,不相为谋”。谈话也至此结束。
吕仙辞别出来后,酒屿嫂家的墙壁上就显现一打油体诗曰:有了酿酒不用米,还嫌没糟喂猪母。
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似海难填平。
从此,岛上的该井不流酒,复归流水。酒泉没了,酒屿名存。
元宵乞丐 风光一阵
从前,宁德市人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常用俗语:元宵乞丐。意即像正月元宵节里的乞丐,风光一阵子就过去了。说着说着,后来演变成一常用语的谦词。比如,当你碰见一位常在公众面前出头露面的朋友,说他很风光时,他便回答说:元宵乞丐,不值一提。此话有何出处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过去,在封建私有制的社会里,劳动人民深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因破产而沦为乞丐的不少。这些被称作叫化子的社会弃儿,身处社会的最低层,境遇悲惨,为求生存,组织丐帮,抱团取暖,并争取到元宵乞讨和过节欢乐的起码权利。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时为福建省福宁府的霞浦、宁德、福安、福鼎、寿宁等五个县,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灯节,各县的化子头(即乞丐头)轮流坐庄,集中全府的乞丐在一个县城里,一边行乞,一边过节。好好的热闹一阵,而后也静静的坐下来,大快朵颐一番。
元宵傍晚,华灯初上。县城里的叫化子倾巢出动,跟随在化子头后面,组成一个与衙门官老爷出巡相仿的仪仗队。队前有化子响鞭开道,后面跟着一帮子手握讨饭杆子的“秤杆儿”群,再后面便是一大帮叫化子,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个里面装有二十文铜钱的讨饭竹筒,边走边按五响的节奏摇动着,打出的声音是喳—喳—喳—喳—喳。化子群后边还有四个化子分别举着“纠察”、“弹压”、“迴避”、“肃静”的灯牌。灯牌后面有一写着:“灯政司”三个字的横幅,紧跟着的是一位化子头坐的八抬大轿。所谓八抬大轿,其实是八个叫化子用几根竹竿扎成的一把破椅子。化子头傲然正襟端坐,故作姿态,显得八面威风。该“灯政司”的脸上已作过轻妆淡抹,头上戴着一顶用纸糊成的七品县令官帽,帽前正中“镶”着一颗大大的“蓝宝石”,是用荸荠刻就后上色的,两个帽翅忽忽扇扇,装腔作势,耀武扬威。哪里的灯火旺盛,就指挥往哪里闯。“灯政司”大呼小叫地发号施令。他可以命令店家把火烧得旺旺的,把灯点得亮亮的。并且,煞有介事地要罚这家灯钱,罚那家灯钱。每走一个店铺,店主就让伙计将事先装有铜钱的红包送给他们,以图吉祥,阖家平安。
那么,这元宵节扮“灯政司”的习俗是从何来呢?据称,它大有来头,在丐帮史上曾有过“元宵乞讨,皇上封我”之说。相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一次来到繁华的杭州城,微服混杂在人群中,于西湖岸边观看马戏团跑马射箭“百步穿钱”。不巧,因骑者失手,利箭走偏,观众险被伤及,危急间有站在他身旁的一个人,用棍子将箭挡住,免此一难。事后,查明这救驾者原来是杭州城大名鼎鼎的“武乞”头人曲九公。当这曲九公被叫到浙江布政使司衙门面驾封赏时,他既不要官也不要钱,只要求每年的上元灯节给其徒子徒孙们乞讨一个时辰(即现在的两个小时)就可以了,皇上照准。
听说,此俗是当时福宁府的丐帮组织从杭州城仿效过来,流行了数十年时间,直至嘉庆朝代,因为经济不景气,才被废止。有谣曰:“乾隆换嘉庆,钵仔做饭甑。三餐吃不饱,做事好败兴。”此时,凡花钱的大型活动,均被取消,这“元宵乞讨”的习俗没了,但“元宵乞丐”的话,仍流传下来。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致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