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延平” 相关
共 138 条 4 / 10
46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作者程楷所作的杨时后裔对杨时文化的守望与传承。
47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有关延平理学文化胜迹“藏春峡”的三个问题,概括了藏春峡的地理位置、藏春峡的景观布局、藏春峡的办学性质等。
48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游酢与“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关系,论述了为何杨时享有重名而游酢却罕为人知的原因,评论了游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9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游酢文化与延平凤池的关系,内容包括游酢裔孙为何择居延平凤池、游酢文化积淀厚重的延平凤池村、游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50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的生平和在延平地区的重要经历。
51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四贤是指中国南宋时期的四位学者和官员,包括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反对侵略,赞扬优秀的将领,谴责奸臣。杨时在北宋末年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并提出抗金良策,赞美抗金良将李纲。罗从彦的爱国思想对李侗...
52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山城在两宋时期率先成立了中国古代城市消防自救组织,主要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宋代街巷制取代坊市制,导致人烟稠密、经济文化繁荣,同时伴生治安负面效应,火灾频度和烈度增加;延平在筑城时位于狭长地带,建筑依山面水,公共建筑及民用住宅大多...
53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胡舜举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地方治理、文化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54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延平地区古代消防制度的发展历程,包括水铺、冷铺、潜火义社和火墙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宋代由胡舜举创立,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民间自发的救火组织。这些措施为延平城的消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消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
55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延平地区古代消防制度的发展历程,包括水铺、冷铺、潜火义社和火墙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宋代由胡舜举创立,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民间自发的救火组织。这些措施为延平城的消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消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
56
延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书院是福建最早的官办书院,曾是群贤大儒的聚集地。后在战祸兵灾中逐渐衰败,后被毁坏殆尽。2016年10月,延平书院开始重建,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进行建造。延平书院是研究李侗学说及李侗传授给朱子思想要点的重要文献资料。
57
知识出处: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少年时期的几位师父,包括屏山、籍溪和白水,以及他们对儒佛学的影响。这些师父都广泛涉猎各种学问,但缺乏深度,并且对伊洛学派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朱子后来通过拜师延平,获得了更全面的儒佛分疏的教导。这些经历对朱子的思想产生了潜在的影...
58
知识出处: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早期的诗文中,探讨他思想转变的过程。他曾出入于释老十余年,直到拜延平为师,才转向儒学。
59
知识出处: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延平李侗从学于罗豫章的经过,以及其在学术和思想上的特点。延平李侗以治心为初衷,通过向罗豫章学习,深入思考喜怒哀乐未发时的气象,并追求所谓的中道。延平注重体验和实践,而不著书、不讲学,被朱子形容为古拙、纯粹的人。延平的学风与朱子早年...
60
知识出处: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论述了朱子从学于延平的实际机缘开始,将儒学与二氏混在一起讲,并通过与延平的探讨和互相切磋取得了成长。然而,朱子并不满足于延平所教的范围,而是改进了他在儒学体会上的错误理解。虽然朱子深感延平的启蒙重要,但他也意识到延平的思想规模只是一个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