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延平理学文化胜迹“藏春峡”的三个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47
颗粒名称: 有关延平理学文化胜迹“藏春峡”的三个问题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12
页码: 154-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有关延平理学文化胜迹“藏春峡”的三个问题,概括了藏春峡的地理位置、藏春峡的景观布局、藏春峡的办学性质等。
关键词: 理学文化 藏春峡 延平

内容

闽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风景名胜藏春峡,不仅是延平俗传第二把“金交椅”(风水胜地)的形胜所在,而且还是闽北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见证过宋代理学大师杨时、罗从彦、李侗等交友、游学于此的煊赫胜迹,也经历过宋、元、明三代数百年的历史辉煌。清时,藏春峡由于久经沧桑且再无复建之举,相关文字也乏见记载,因此才让今人既难知晓它的具体位置和布局规模,也难界定它的办学性质,唯留一点仍可确认的是:由于藏春峡在历史上的赫赫声名,现今不少文人学子在翻阅史志缅怀延平区域历史文化的发展时,大多仍都对其倾慕不已、赞赏有加。那么,这个著名的文化胜迹到底会在哪里,它的布局规模和办学性质又究竟如何呢?
  一、藏春峡的地理位置
  有关藏春峡的确切位置,一直有人认为它就位于今天南平市玉屏桥头左侧精神病人疗养院所在的狭小谷地中,其理由是:1、查《延平府志》可知“藏春峡,在城东崇福里,剑溪之东。两山崇拥、繁花杂卉生其间”。
  2、查《南平县志》附图《南平全境辖里旧图》(附图一)可知崇福里在建(剑)溪东畔与南平城隔溪相望。再查该志的《藏春峡图》(附图二),可见其左下角为南平城墙,在城池的对岸,山凹中分别是东岳宫和地藏坛。显然,图中的河流就是建(剑)溪,东岳宫和地藏坛的所在地即藏春峡。
  3、查《南平县志》可知藏春峡在水东坊,而今人蔡木松先生在《南平城关内外的四十八坊》(《南平文史资料》第3期第48页)曾详尽记载“水东坊:延福门对河渡头起至火车隧道洞口止。”因此藏春峡也就是现今的火车隧道洞口边。
  4、市城市建设科在[57]南建规字018号批复中,同意征用水东原东岳宫后面地基一片兴建南平市疯人院(即今南平市精神病人疗养院)。
  因此,经上述考证,可以确认无误藏春峡胜迹即是如今南平市精神病人疗养院所在地的峡谷,它处玉屏山公园之中,隔建溪与南平市区相望。①
  对于这个看起来言之凿凿的“权威”认定,笔者特地进行了一番身临实地的考察走访,认为其存疑大于确定,于是便翻阅了人们最常使用的民国版《南平县志·山川志》,发现它的记载是:“藏春峡,剑溪之东,宋吴仪读书处,两山环峙,繁花杂卉生其间,四时皆和。旁侧有咏归台(综合县志各方记载,此处疑为“咏归堂”之误)、老圃亭、暗香亭、虚心亭、容照岩,废址犹存。”②这段文字虽然具体罗列了藏春峡旁各有的几处景观,也告诉人们藏春峡在剑溪之东,但并未给出它的准确方位。而在同书的《名胜志》中,人们能够看到的有关藏春峡的提示文字就更简单了:“藏春峡,吴仪别业,杨时、李侗、黄裳、王汝舟、胡纶各有诗。”③它几乎没有涉及到有关藏春峡的任何方位信息。因此,笔者再查《延平府志·方舆志》和《八闽通志·地理志》,发现其中还可寻获到的有关藏春峡的具体信息是:“藏春峡,在城东崇福里,剑溪之东。两山崇拥、繁花杂卉生其间”。①于是,笔者又以此为线索,再顺着《南平县志·城市志》和《南平县志·南平全境辖里旧图》(附图一)的地理提示,找到有着明确方位指向的“城东”和“崇福里”的具体位置后,大致弄清了记载为“县东南十五里。辖塔下、梨坑铺、安济、坑峰、半岭、漈坑、新庙、十里庵、后溪、马窟、罗坑、上溪、洋丹、马历、大坪、山源、邱墩、上地、土埠州、澄州源、山后、长窟、黄坑源、小茶洋、箭坑和长老庄等”②的延平古代崇福里,主要位于今天延平区水东街道马站至葫芦山方向方圆十几里的区域内。它如果再加上“剑溪之东”、《南平县志·藏春峡图》(附图二)和《南平县志·名胜志》中那一条不太被人注意的“东岳宫”的记载的话,那么,有关藏春峡的位置判断,竟然有了以下大为不同的逻辑结果。
  首先,被表述为“剑溪之东”的“剑溪”,自古就是延平城区中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段溪流,它“一名剑津,又名龙津,又名剑潭,城东、西二溪会合之处。昔时有宝剑跃入潭,化为龙故名。”③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明确要以“剑溪”为坐标判断的话,那么,它就一定只能被严格限定在“城东、西二溪的会合之处”,即由建瓯方向流入的“东溪(现名建溪)”和自沙溪口与沙县溪方向流入的“西溪(现名沙溪)”交汇而成的“双剑潭”。该潭域虽然曾经上演过“双剑化龙”的不朽传奇,但也仅有小小的一段而已,是非常容易进行准确定位的。因为其再往后顺流至尤溪口并直抵福州的水流,就已经是属于古称“南溪”④的水域了。县志、府志以及省志中均明确记载位于“剑溪之东”的藏春峡,如果按照水流的方位判断,自然理所应当座落于与九峰山隔江相望的玉屏山和双髻山⑤的两山交接处,即今天的玉屏山公园一带。《北宋南剑州藏春峡儒学胜迹考》(以下简称《胜迹考》)不加详查就做出“建溪”即“剑溪”的望文生义的主观判断,恰恰是其进行错误认知的开始。
  其次,位于玉屏山武夷花园南平电视台新大楼下侧的东岳宫,县志明确记载为:“旧在紫芝岭坊,明知府彭澄改建于藏春峡。乾隆十三年,知县苏渭生重建大门,庙貌特加宏敞,前设戏亭。后殿原有地藏堂,今废。有井泉极冷。”①这个从第一眼看去就会认为“东岳宫的后殿有地藏堂”的布局描述,的确很容易让人产生“东岳宫和地藏堂应该是同一建筑整体”的直观判断,难怪《胜迹考》的作者会直截了当地认定“东岳宫和地藏坛的所在地即藏春峡”。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笔者进一步仔细翻看了民国版的《南平县志·藏春峡图》(附图二),发现图中的东岳宫和地藏堂(坛)其实并不在一个地方,二者之间似乎还隔着两个小小的山包。而《胜迹考》的作者显然也看出了“山凹中分别是东岳宫和地藏坛”,但最终还是认定“藏春峡胜迹即是如今南平市精神病人疗养院所在地的峡谷”,这不是相互矛盾吗?由此看来,对于《藏春峡图》所呈现的这种“奇怪”画面,我们的确很有必要再做一个合乎逻辑的情况判断才能最终说明问题:其实,早在乾隆十三年延平知县苏渭生开始重建东岳宫大门时,东岳宫后殿“原有的地藏堂”就已迁出另建,因此我们才能在民国年的《藏春峡图》中,见到那个距离东岳宫稍有距离的“地藏坛”。而这个“地藏坛”的位置所在,恰恰正是1957年南平市城市建设科同意征作兴建南平市精神病人疗养院的院址所在。它若站在原东岳宫的正面上看,可不完完全全就是它的“后面”么。
  如此一来,我们只要根据《藏春峡图》所描绘的东岳宫的大致所在,也就基本可以确定原来藏春峡的大致所在了。而且一个完全令人不争的事实是,今天延平民众所见的位于南平市电视台大楼下侧的东岳宫,其实正是为了配合房地产开发建设而不得不从玉屏山公园原址向外平移新建的旧东岳宫的替代品。不少常年生活在延平的老人们大多都还记得,过去延平城内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迎神活动就是“游东岳”。东岳是延平游境时唯一一个必须走遍全城的道教神灵,它的庙就在水东街,即今天的玉屏山武夷花园一带,古称“水东坊”②。每年三月十五日,开始准备迎神的人都要把它从水东街摆渡到延平城内的三官堂寄放,直到三月二十七日正日子那天,才先从东门游到西门,然后再从西门过渡回到水东街庙。《胜迹考》借助蔡木松先生对于“水东坊”的考证结果,认为“水东坊在延福门对河渡头起至火车隧道洞口止,因此藏春峡也就是现今的火车隧道洞口边”,这种说法着实有点让人不知所云。
  最后,在绘有水东街街貌的《南平县志·太阿龙泉神化处》(附图三)中,我们还可见到一处大名鼎鼎的“化剑阁”,其之所以被选择建在“水东街”,其实也正从另一侧面证实了“水东”即“剑溪之东”的方位所在。如:“雷从事祠,一名灵应祠,即化剑阁,在水东,祀晋雷华。华,晋丰城令,雷焕子也。宋庆历间,通判陈执礼,以华尝为剑州从事,过延津,有佩剑化龙之异,遂状其像,立祠祀之。其后,里人以晋司空张华,并焕像同祀,岁久庙废。……景泰癸亥,里人募众重建。正德丙子,知府姜文魁,撤而新之,颜曰‘化剑阁’。”①而同一时期大理学家杨时为吴仪所作的《咏归堂》也明确说到:“结庐东山阿,恍然俯城堙。下有蛰龙渊,浮光薄层云。”②由此可知,判断藏春峡理当位于“双剑化龙” “剑津”之畔的玉屏山公园一带,这是具有史实依据的客观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经过一番相互印证的全面分析后,我们才可以结合藏春峡的地形地貌以及典籍中的相关记载,深切领略到藏春峡的位置所在以及由此所在而形成的、傲然于世的不尽风采:站在延平城向剑溪方向望去,崇拥在玉屏、双髻两山谷地之间的藏春峡面对九峰、背倚金交,下临清溪,水波荡漾、林木扶疏,实实在在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绝胜所在,难怪他的精心营建者“吴氏双璧”③会对此青睐有加、依依难舍。
  二、藏春峡的景观布局
  综合《八闽通志》、《延平府志》、《南平县志》和《南山吴氏宗谱》中所有有关藏春峡的景观、建筑描述,我们还可以明确得到与藏春峡有关的主要信息有——
  《八闽通志》:
  容照岩、百花岩,剑溪之东,石壁峭立,方春,百花鲜丽,故名。下有碧云洞。(上二岩在崇福里)
  隐鳞洞,在崇福里。左依百花岩,右旁藏春峡,直抵双剑化龙之浒(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宋隐士吴仪尝渔钓其中。①
  《延平府志》:
  容照岩、百花岩,剑溪之东。石壁峭立,勒“百花岩”隶书其上。方春,百花鲜丽,故名。有百花亭,废址犹存。下有碧云洞。(上二岩在崇福里)
  隐鳞洞,崇福里。左百花岩,右傍藏春峡,前抵双剑化龙之浒(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宋隐士吴仪尝渔钓其中。
  碧云洞,府城溪东百花岩下。②
  《南平县志》:
  百花岩,剑津之东,石壁峭立,勒有百花岩三字隶书。方春百花鲜丽故名。有百花亭废址,今犹存。
  容照岩,在百花岩之侧,岩石嶙岣,清光一穴可照。
  碧云洞,百花台之下。
  隐鳞洞,与百花台相接。宋吴仪隐居於此。
  桔溪钓台,县东南,宋吴仪筑,杨时有诗。
  茶苑,黄裳有诗,宋吴仪游息之所。
  老圃亭,在咏归堂之前,宋吴仪居此。西北山麓,又创暗香、虚心二亭。绿阴亭,杨时有诗。
  步云阁,溪东,宋吴仪建,久废。
  咏归堂,在城东崇福里,宋吴仪隐居其中,宋杨时有诗。
  市隐楼,在府城外溪东,宋吴仪建。宋杨时有市隐楼诗。③
  《福建通志》:
  市隐楼、步云阁,俱在府城外溪东。宋吴仪建,今废。①
  《南山吴氏宗谱》:
  四公君讳仪,字国华,……先生有洞名“隐鳞洞”,在吉溪前有钓台,旁敞一轩名“醉吟轩”。既又卜居城东,离城一里许。得一幽谷,名曰“藏春峡”。中为一堂,名“咏归堂”。堂之下蔬果数畦,有亭曰“老圃”。又为茅亭二所,南植梅数株,曰“暗香”;北植紫竹数竿,曰“虚心”。其南有石窦,可容数人,曰“容照岩”。,今水东天妃宫后统而名藏春峡。又阛阓(街市)有楼曰“市隐”,有阁曰“清宁”,无非先生晦迹徜徉之所。一时名公如龟山(杨时)、了斋(陈瓘)皆有吟咏。……先生既殁,并婆王氏葬于藏春峡,今东岳仁圣宫后是也。适者犹知敬曰是国华先生之墓也。②
  通过对这些文字所进行的相互对照、认真梳理和方位界定,笔者大致勾勒得到了一个吴仪寓居延平、营建藏春以及藏春峡建筑布局、规模的基本概貌——
  第一,坐落于府城东南剑溪之东而俗名“水东”的地方,离城一里左右,原本就有一些居民在此生活、栖息,是一处既方便交往又可以远离喧嚣的居家之所,与府城间仅仅只隔着一条河而已。立志隐逸不仕的吴仪刚刚到此卜居时,就曾选择在临溪街市中兴建自己的“晦迹徜徉之所”,并将其命名为“市隐楼”和“清宁阁”,以表明自己“大隐隐于市”的磊落心志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的心境追求。对此,先人陈畦(生平无考)就在其《市隐楼》诗中做了详细透露:
  藏春先生厌山水,闹市丛里开书楼。危梯跨空迭千尺,画栏屈曲穷雕锼。时时载酒独登楼,坐赏南山相献酬。既不学,卢仝洛城里,长须赤脚令人羞。又不学,临卭相如抱贫病,当炉卖酒夸风流。先生隐身不隐迹,洒落不类常人俦。口口神龙沛雨泽,可惜蟠蛰青泥沟。时焉出处乃其趣,自有至乐清百忧。不将穷达累身世,此生何遂逍遥游。③
  由此可见,那种一股脑儿就将所有与吴仪有关的建筑都打包到藏春峡中的传统认识,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局限的。
  第二,濒临溪东的“水东”地域虽然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但却是个风光秀美的殊胜之所,它有着一到春天就百花鲜丽的百花岩;有着岩石突兀重迭、洞深可容数人、直至夕阳西下仍可光照透穴的容照岩;有着临近剑溪之滨可以怡然垂钓的隐鳞洞;也有着幽暗爽凉的碧云洞。这些作为自然景观出现的隐鳞洞、百花岩、容照岩和碧云洞等,如果依照史籍的记载来看,似乎应该呈现这样一种布列状态,即:以隐鳞洞为参照,其左边是百花岩,右边是被吴仪命名为“藏春峡”的山中谷地;而百花岩的下方既有碧云洞,边侧又是容照岩,这些景点如果都一起堆积在一个小小的南平市精神病人疗养院附近的话,则未免太过拥挤不堪,是难以怡然自得地优哉游哉的。由此可见,这些自然景观与藏春峡、水东坊之间,应该要有一个比较空旷的空间过渡才较为合适。
  第三,卜居“水东”的吴仪在闲暇之余发现了这处离其居住地仅有一里之余的这块“风水谷地”后,很是为其着迷,于是便出资在此营建“别业”,并命其名为“藏春峡”,这就是县志所称“藏春峡,吴仪别业”的定位由来。对此,杨时在为吴仪所作的《藏春峡六咏》的序文中也有着明确说明:
  国华先生得幽谷于剑水之东,去其所仅一里余。负山之巅,辟地向西为堂,名曰咏归堂,堂下有亭曰老圃。亭之前有迹穿数畦,其南北有二茅亭:南植数梅株,名曰暗香;北种紫竹数竿,名曰虚心。又南有一石窦,其下可容数人,名曰容照岩。合而名之藏春峡。①
  峡中,作为“吴仪别业”所出现的第一座建筑,自然就是吴仪寓意自己要摆脱俗世烦恼而兴建的“咏归堂”了。后来,为了保证在此隐居生活的起居方便,吴仪又陆续以咏归堂为中心,在附近兴建了三座圆笠式的亭子,即建在咏归堂之前四周种有十余畦果蔬的“老圃亭”;建在咏归堂南边四周种有梅花的“暗香亭”;建在咏归堂北边四周种有紫竹的“虚心亭”。此外还有一些被认为与吴仪隐世生活有关的步云阁、绿阴亭、桔溪钓台和茶苑等,其具体位置虽然不是太过清楚,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与吴仪往来密切的名人诗作得到若干提示。
  一如黄裳(剑浦县第一个状元)《茶苑》一:“莫道南芽非北苑,须知山脉是东溪。旋煎石鼎供清话,容照岩前日未西。”《茶苑》三:“谁知谷口胜龙潭,最惬轻云回味甘。闻道溪东新得苑,梦中风腋落溪南。”①由此可知,茶苑应该是吴仪在藏春峡谷口处开辟出的一个山间茶园,它位于容照岩附近,既然可称之为“苑”,又可时时为来访之客提供煮(茶)饮,那么其占地面积就应该不至太小。
  二如杨时(北宋大理学家)《绿阴亭》:“沙边幽鸟傍清漪,泷下渔船逆浪归。身在辋川图画里,晴空惟欠雪花飞。”②由此可知,绿阴亭应该建在濒临水边、绿荫婆娑的剑溪之畔,很有可能是吴仪为了垂钓方便而在隐鳞洞附近兴建的一处休憩之所。林海权点校《杨时集》第926页在收录杨时的这首七言绝句时,明确标注题为《绿阴亭上吴先生家》,似乎是在说明位于绿阴亭上的那处所在,就是吴仪兴建在水东坊的“晦迹徜徉之所”。
  三如杨时《桔溪钓台》:“……君有钓台临桔水。桔溪不与桐溪比。修藏欲蹑老渭踪,笑拈髭髯照清泚。澄潭夜月秋光浮。撇波小艇沿汀洲。长绳巨石不能系,飞帆片席归蓬邱。巨钩沈饵牵九牛。一钓直掣金鳌头。翻鳞摆鬣浪山起。云鹏飞动倏千里。跨云凭风上青冥,一点孤灯照箕尾。按:钓台在桔溪,迤湍之上咫尺间。丙子兵戈之后,十六年间泯灭而无见。偶于元统乙亥(1335),山径颓崩,而其钓台二字大如斗,刻于石壁之上。真逸民藏春渔钓之所也。吴谱”③由此可知,桔溪钓台真正应是吴仪在桔溪边上所建的一处垂钓之所,它位于剑溪而下的南溪流域,并不能算在藏春峡境内。
  总而言之,综合各部的分析判断,笔者认为有关藏春峡的营建以及藏春峡的建筑布局问题,不能只涉及到一个小小的藏春峡本身而已,那些与吴仪同一时代的文人墨客在各自诗作中所留下的记载范围,其实已经囊括了“剑溪之东”的大部分区域,是他们在吴仪的带领下悠游藏春峡以及水东坊时所留下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应景”之作,是明确指向整个“剑溪之东”的。
  三、藏春峡的办学性质
  对于藏春峡在延平古代教育中所具有的办学属性问题,不少学者援引南宋进士吴一鸣《藏春先生行传》所作的“以学教授,从游者数千人”的相关描述以及延平《篁路村罗氏族谱》、《豫章文集·卷十四·附录上》、《南平县志·儒林传》所记载的罗从彦少年求学藏春之事,认为吴仪在藏春峡营建的应该是一座以办学为目的的著名书院,即“藏春书院”,这似乎有些不太合符藏春峡被定位为吴仪“别业”的客观实际。对此,笔者一再查证前文所作的那些与藏春峡有关的建筑、景观记载,进一步确认了吴仪最大幅度、最最想要宣示于世的,其实都是与田园、小农、隐逸、休闲需求有关的避世追求,如“茶苑、菜圃、紫竹、梅花”;如“咏归、市隐、清宁、步云”;如“石洞、绿荫、碧岩、钓台”等等,丝毫未能铺展出与开门授徒、兴办书院有关的更多联想,以至那些因为常来藏春峡交游而留下诗文的名人、雅士争相诉说的,都是一个以“隐士”面貌出现的吴仪或“吴氏双璧”。如:
  王汝舟(南剑州知州)的“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隐德家声累世闻,考槃幽涧作闲人。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①
  黄裳的“隐居求志非求名。隐居待时非待人。……龙潜所以为跃用,蠖屈所以为伸用,浩歌长往乃自绝,更复相邀安足贵。……仁知寓怀随处之,知君此乐谁能欲。”②
  杨时的“彼美谷口翁,杖屦来往频。……曝日自岩窦,携童浴溪滨。……归欤自乐只,此意将谁论。”“昔君居隐沦,投竿拂珊瑚。今来寓谷口,结亭事春锄。……避俗柴桑翁,不复叹荒芜。倦怀经纶手,治此一亩居。”③
  陈瓘(朝廷谏官、太学博士)的“朝廷鹓鹭(意指班行有序的朝官)日振振,不道天涯亦有人。弟劝兄酬无可恨,欢然别是一家春。……孺子无心作聘君,使君悬榻意何勤。世人不道芳荪好,可是清香不远闻。”④等等。
  因此,后人在编纂《南平县志》或《延平府志》时,往往都将其地、其人列入《名胜志》、《独行传》而非《学校志》或《儒林传》。其中,《南平县志》更是在其《名胜志》的篇首中用上“录藏春之峡,访咏归之堂,如东山、舞雩之未远也”之句来提示藏春峡最能令人遥想的意象所在:东山,即今山东境内的周公伐奄驻军之地,也是《诗经·豳风》篇中的唱咏之地,主要用来表现战士胜利返归后对于乡居生活的急切渴望。“吴氏双璧”之一的吴熙之所以要将其名引用为号而自称“东山先生”,努力表达的正是自己追求归隐的磊落心志。舞雩,即今山东境内的鲁国祭天祈雨之台,因《论语·先进》留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游乐记载而被后人用来指代乐道遂志、不求仕进的文人之会。由此可见,“吴氏双璧”营建藏春峡的最初之意,根本就是为了隐居而非为了兴办书院。因此,多年之后,当已经中过进士但却口口声声希望隐仕的吴熙终于耐不住寂寞而在杨时、王朝(南剑州知州)的举荐下准备进京赴召时,杨时就对其所表现出来的迫切之情做了这般批评:“幽人长往不知还,将谓云心遇石根。见说东风桃李好,也随蚨蝶过花园。”对此,后人也在该诗的序文中明确补注道:“偶咏讽东山不起。时龟山(即杨时)及王朝论荐吴仪吴熙二公赴召,而东山方命,乃召客看园,龟山回诗讽之。”①
  如此一来,如果我们明确认定了藏春峡的营造动机后,那么,藏春峡在延平古代教育中所具有的办学属性,就只能是“吴氏双璧”在闲暇之余接待友人、谈经论道的一个“私学”之所而已。其所起到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在家学教育方面有效承担了南剑州官学教育所无法承担的童蒙教育和私塾教育。这也就是为什么藏春峡谷建成之后,吴氏一门之所以人才辈出的关键所在。
  据不完全统计,北宋自吴仪之父吴辅开始的200年间,其南山吴氏家族就一共得中进士26个,占延平(剑浦)进士人数的12%,蔚为壮观。而这其中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仅北宋天圣到政和的短短八九十年间(1023—1117),吴氏家族中的吴辅四代就出现了六进士(含吴熙)、叔侄同科、祖孙同第、七哲同堂、四代官宦的非凡成就,在当地声名远扬、首屈一指。对此,《八闽通志》所提供的、可以明确查实的吴辅祖孙三代五人(吴熙不详)的中举情况是:
  吴辅,天圣八年庚午(1030)王拱辰榜进士;
  吴君偁,辅四子,熙宁三年庚戌(1070)叶祖洽榜进士;
  吴擢,君偁子,政和二年壬辰(1112)莫俦榜进士;
  吴播,君偁子,政和五年乙未(1115)何桌榜进士;
  吴溥,君偁孙,政和五年乙未(1115)何桌榜进士。②
  由此可见,吴辅、吴仪、吴熙这种以诗书传家、加强家学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楷模作用的确不可低估。因此,当这处离城不远而又趣意盎然的山间绝胜很快因为多得名人吟咏而声名大噪后,其学问切磋、笔墨往来的交游风气便日渐为人所追捧,以致不少学子、童蒙也得以在朋友或尊长的带携下,成为这处文化胜地的常来常往之客并由此推动该地成为一处与南剑州州学交相呼应的“私学”所在。对此,同郡另一位曾经求学于此的理学大师罗从彦,就在悼念恩师的诗作《挽吉溪吴助教》中进行了这样满怀深情的回忆与感慨:“室富真儒业,门多长者车。明经方教子,得第已荣家。性守仍知分,天然不爱奢。百年成古昔,行路亦咨嗟。”①
  总之,通过对典籍中有关藏春峡的记载分析和实地探访,笔者基本弄清了有关藏春峡的方位、布局和办学性质,并通过留在县志中年代最晚的一首《藏春峡》诗作“藏春峡里云蒙蒙,藏春峡外水溶溶。缭以群峰锦绣错,羲娥背出悬苍穹。笠子亭三一岩照,数椽鸳瓦成新宫。四时不断花含笑,联吟审律能妍工。……雅与兄弟有夙好,青青光射秋水瞳。湘管留题至欲遍,无一蓝本涪水翁。吹嘘忠肃实维力,经义赖此先昭融。豫章渊源因有自,又臻杨程雨化功。况闻北阙曾驰赴,底事沦落还蒿蓬。我今一过一惆怅,匪耽泉石图洁躬。”②推断藏春峡的文化影响与建筑遗存,最迟应该保留到明代中晚期或清代早期。因为,待到清人高镛(字序东)再游藏春时,藏春峡里已是“八百年来如反掌,林园芜没余片壤”了。然而即便如此,曾经有过赫赫声名的藏春峡,还是让这位热爱家乡山水的晚清才子,满怀深情发出“愿携鸦嘴辟荆榛,重葺园亭傍剑津。偏植千红与万紫,藏得年年岁岁春”的由衷感慨并题留下了至今为止叙述内容最为完整的一首《藏春峡》诗咏:
  草生识春来,花落觉春去。春来春去人必知,世间哪有藏春处。异哉兹山得名奇,谁其始者吴公仪。吴公我延之处士,坦坦幽人贞素履。被荐入朝旋放还,百世闻风犹兴起。斯人之言岂我欺,嘉名肇锡必有以。朝来携屐约山翁,买舟直渡镡津东。千岩万壑恣登眺,山荫道上将毋同。步步引人俱入胜,忽闻一境非恒迳。果然此峡可藏春,半日留连动清兴。回思当日构亭台,中饶花木无尘埃。桃红不到人间去,别有天地洵奇哉。龟山豫章时过访,相与花下倾香醅。兴来擘笺自题咏,佳句络绎成琼槐。八百年来如反掌,林园芜没余片壤。山花此日为谁开,不见古人空想像。愿携鸦嘴辟荆榛,重葺园亭傍剑津。偏植千红与万紫,藏得年年岁岁春。③

附注

①南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平市吴卓文化研究会主编《北宋南剑州藏春峡儒学胜迹考》[M].闽新出(南)内出刊第164号,1993年,第29—30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11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73页。 ①(清)孔自洙等修、吴殿龄等编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延平府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12页;(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九地理山川延平府》(上)[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71页所载与此相同。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45页。 ③(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12页。 ④(民国)《南平县志卷三山川志》第112页记载:“东溪,源出浦城、松溪、崇安三县,凡五派合流,会于建宁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顺至剑津。西溪,源出长汀县,经将乐东流至顺昌西,与邵武溪合,又东流经王台驿前,至沙溪口与沙县溪合,流四十里至剑津。南溪,与东西二溪之水合流,名丁字水,又名三溪,九十里与尤溪之水合,直抵福州入海。” ⑤(民国)《南平县志》第104页记载:玉屏山,在东南,一名屏山,如画屏然故名。双髻山,城东南,屏山后,两峰并耸如双髻然,宋张远所称双旌拔秀者也。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80页。 ②参见(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扉页《太阿龙泉神化处》、《南平县全境辖里旧图》以及同书第133页《南平县志卷四城市志》:水东坊,延福门隔河。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01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00页。 ③即北宋时期卜居于此的延平南山人吴仪以及吴仪的堂弟吴熙,此二人不仅精心营建藏春峡,而且还以自己的品质学养引领了延平一带的为学之风,极为当世之人所敬佩。于是,人们便分别用“藏春先生”和“东山先生”来称呼他们,并合称“双璧”,盛喻兄弟并美。由于二人皆隐居不仕,因此《南平县志》还特别单列《独行传》补记了二人之事。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九·地理·山川》(上)[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70、171页。 ②(清)孔自洙等修、吴殿龄等编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延平府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74、84、85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07、110、173、174、175、176页。 ①(明)郝玉麟等监修《福建通志·卷六十三·古迹·宫室》[M].《钦定四库全书》第530册,第256页。 ②(南宋)吴一鸣《藏春先生行传》,抄录自南山《吴氏宗谱》[〇].民间藏书。(吴一鸣,南宋名士,延平南山吴氏族人。)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39页。 ①(宋)杨时撰、林海权点校《杨时集三十八诗一》,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826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5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6页。 ③(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35页。该诗收录在林海权点校《杨时集·三十九·诗二》第852页中时,题名为《题赠吴国华钓台》 ①(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0、981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35—936页。 ③(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00页。 ④(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7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6页、 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五十二·选举·科第》(下)[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208、209、211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17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M].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37页。 ③(清)高镛(字序东,1858—1909,延平区巨口乡人)《紫云山人诗钞·卷之一·光绪乙亥至丁酉》1996年4月重刊本,第438页。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利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