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20 / 1011
3286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旧译宁玛派虽然也有大黑天(梵Mahaküla)护法,但其主要护法是唉嘎扎地 (一发母)、罗喉罗 (凶曜)⑤户与当今多杰勒巴具誓铁匠护法)⑥,而不是莫高窟第 465 窟东壁壁画上的四臀怙主或宝帐怙主,其中宁玛派的一发母不是寂静相的。因此从莫高...
3287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依据上述资料,笔者总结认为:1.莫高窟第465窟壁画非吐蕃时期所绘。 证据是:(1 )上师:公元12世纪以后才有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印度版本及其藏译本。 (2)本尊:虽然本尊等不能截然划分为新旧译派,因为部分本尊是新旧派皆有的,但即使如此并不...
3288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证据是:(1 )上师:公元12世纪以后才有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印度版本及其藏译本。 (2)本尊:虽然本尊等不能截然划分为新旧译派,因为部分本尊是新旧派皆有的,但即使如此并不表示其中没有差异性。胜乐、欢喜、水牛首大威德等本尊都不是旧译派所惯用的...
3289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证据是:蒙元时期藏传佛教的宗派整合已臻成熟,教派性格已趋强烈,第二世噶玛巴争输之后,有元一朝独尊萨迦派,直到元末的公元1331年起,噶玛噶举才又受到元文宗、宁宗、顺帝等的重视①,但在朝廷,台面上仍是萨迦派的天下,而莫高窟第465窟壁画有许多...
3290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证据是:敦煌莫高窟第465窟佛教艺术呈现跨教派性格,各种上师、本尊、空行与护法图像,有些与现代所见的同类图像相似,也有迄今仍难以确认的图像。例如,经笔者査核后,南壁三主尊皆与玛尔噶举的传规不符,也未见于今日萨迦派教法中①。因此,对这一洞窟图...
3291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莫髙窟第465窟图像结构之分析,主要探索第465窟之内部全貌,以图文井茂的方式呈现,透过平面图及解剖图的展示,对该窟有初步的认识,配合图片的导览及立体空间图的架构和文字的描述,带出第465窟之整体图像结构。
3292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莫髙窟第465窟图像结构之分析,主要探索第465窟之内部全貌,以图文井茂的方式呈现,透过平面图及解剖图的展示,对该窟有初步的认识,配合图片的导览及立体空间图的架构和文字的描述,带出第465窟之整体图像结构。
3293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小节先以主室中最重要的观修内涵,也就是以西壁的图像结构做比对与分析,借助《敦煌艺术叙录》中西壁的画记:西壁,丁壳儿,青身,左足下踩青身四臂男子,右足踏一红身女子(壁南)。电却,青身,抱一红身女子,左足下踩一红身女子,右足踩一黑身男子(壁中...
3294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铺密集金刚双身像,西铺大力金刚双身像,谢先生记录为:南壁:柔歇么,三头四臂,左头绿,右头黑,青身,抱一黑身四臂女子,手持一碗,左足下踩一红身男子(壁西)。杜儿给候,黑身三头,六臂,抱一青身女子六臂,下踩一红身男子(壁东)。向多売谦,三头六臂...
3295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主室北壁,西北铺的主尊很可惜已经损毁,北壁中尊为喜金刚双身像,北东铺的主尊是上乐金刚眷属神,谢稚柳先生将本尊的图像纪录为:北壁,电却壳儿,左半红身,右半白身,十二臂,左足下踩男女二身,男红身,女黑身,第一左右手高举,第二左右手持人皮,第三左...
3296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东壁主尊主要是护法神祇,谢先生在《敦煌艺术叙录》中所述:东壁:关瀑下溪,四手青身,手足俱缠蛇,上一左手持戟,下一左手持人骨碗,上一右手持剑,下一右手持八郎鼓(左壁)。塔么,骑一骡子,以两蛇为辔,人皮为鞍,塔么项间挂人头五十,一象鼻海怪牵骡(...
3297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莫高窟第465窟的主室内容丰富,主尊图像之神秘,技术之精湛,画风之古朴,皆令人惊叹,表现出震撼人心的狞厉之美。于是笔者试图模拟主室的时空蓝图,即呈现出莫高窟第465窟主室立面透视图、单幅图像架构图、主室图像结构图及西壁、南壁、北壁主尊曼荼罗...
3298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莫高窟第465窟是纯粹的藏传密教重要洞窟之一,是敦煌藏传密宗壁画的代表作。该窟以其神秘的壁画早已闻名于世。其开凿于莫高窟的北崖中部,由前室、甬道、主室三部分组成,主室中央设圆形佛坛,顶部作覆斗形。主室东壁门南有藏文题记。古代,建窟的工匠和虔...
3299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目前,学术界对敦煌莫高窟第465窟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对其断代问题上。谢稚柳先生于1942—1943年在敦煌莫高窟作研究,记录文字和临摹北魏至隋唐壁画①。谢稚柳先生较详细地描述了莫高窟第465窟的图像,并记录了该窟壁画图像的汉字音写藏语名称,这...
3300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之前的释读主要是(bod lo 十二月 )和“で#T(dur khrod 尸林、 寒林)两个词辨认上的出人。目前有代表性的释译有两个:一是以金维诺先生为代表的释译为“蕃二十五年全窟建成;另一个是霍巍先生请黄布凡教授释定的“蕃年二十五信奉特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