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24 条 205 / 1342
3061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贺兰山下果园成的隋唐之际的贺兰山,乞伏山与贺兰山的得名,唐诗中的贺兰山的内容.
3062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隋唐之际的贺兰山挡住了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沙,是石嘴山市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又是一道军事屏障,在石嘴山境内又名乞伏山,当时生态环境还相当好的内容.
3063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境内汝箕沟以北的一段贺兰山,当时又名乞伏山,贺兰山一名,最早见于隋代,《隋书·地理志》的灵武郡弘静县后也记有贺兰山的内容.
3064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全唐诗》中,能找到很多吟诵贺兰山的不朽诗篇的内容
3065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宋夏辽金时期的李继迁攻打威远军,李德明修筑省嵬城,李元昊贺兰山中密谋称帝,李元昊与贺兰山离宫,西夏定州塔寺文化,辽夏大战贺兰山区,任得敬镇压定州哆讹起义,成吉思汗灭夏战争的内容。
3066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继迁是北魏鲜卑后裔,《宋史》记载。李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说:"臣的先祖本是帝胄之后,在东晋衰亡之时,创立北魏基业的内容。
3067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李德明修筑省嵬城的以退为进谋发展,选都兴州,修筑省嵬城的内容。
3068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李德明子承父业,心胸开阔,深谋远虑,一生致力于本土统治的巩固,李德明因为长期的战争使党项割据政权内部经济窘迫、边境艰难,李德明采取的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但巩固了党项割据政权,而且为西夏立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的内容.
3069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李德明选都的经过第一,从经济因素考虑。第二,从军事地理因素考虑最后选都兴州的内容。
3070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德明入驻兴州后,就使得兴州北部地区在军事地理意义上显得更为重要了。鉴于兴州以北的定州一带土地膏腴,向来是蕃族放牧栖息之地,也是兴州的北大门。这里的省嵬山,山上有省嵬口,为军事防御要地。为了加强对兴州以北及贺兰山一带诸蕃部的驾驭,...
3071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李元昊贺兰山中密谋称帝,贺兰山会盟,使元昊的立国称帝在形式上获得了党项各部落首领的支持与追随的内容。
3072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 李元昊与贺兰山离宫,离宫是西夏皇家建筑中的一种,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西夏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也可窥及西夏建筑的水平的内容。
3073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 西夏定州塔寺文化的西夏奉佛教为国教,西夏与田州塔的兴衰,西夏刻塔内容。
3074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西夏是一个礼佛至上的国度,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信佛。西夏统治的河西陇右地区本来就有着深厚的佛教基础。党项羌族的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他们大力提倡佛教,借助佛教中提倡的忍耐来麻醉人民,以达到他们的统治目的的内容.
3075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田州塔据传始建于西夏时期。在西夏统治时期,田州塔有大量的封地,西夏仁宗时,居于定州附近的哆讹就是因为官府将他的田地赏赐给了寺庙,使他无以为生,才率本部族的人发动了起义。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田州塔也曾饱经沧桑,经历了大小百余次地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