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贺兰山下果园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08
颗粒名称: 第八节 贺兰山下果园成
分类号: K928.3
页数: 10
页码: 155-1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贺兰山下果园成的隋唐之际的贺兰山,乞伏山与贺兰山的得名,唐诗中的贺兰山的内容.
关键词: 贺兰山 乞伏山

内容

隋唐之际的贺兰山
  贺兰山南北绵亘200多公里,它挡住了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沙,是石嘴山市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又是一道军事屏障,唐代有“边城巨防”之称。检阅史籍,尚未发现突厥、回纥、鲜卑、吐蕃从西面越过贺兰山进入宁夏平原之事,这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都是骑兵,很难翻越高大的山岭。
  隋唐之际的贺兰山,在石嘴山境内又名乞伏山,当时生态环境还相当好。
  山上森林密布,主要树种有:梓树,树皮呈白色;榆树,树皮为暗灰色;云杉、油松、杜松,呈一片青色;山杨、白桦,呈一片白色。各个树种混杂相间,成为针叶林与阔叶林的混交林。所以,当时的史籍描述为“山有树木青白,远望如驳马”。既有茂密的森林、植被,各种野生动物、鸟类也就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动物最多的是岩羊、马鹿、麝、野猪和野马。鸟类更是品种繁多,不胜枚举。唐代向朝廷进贡的“土贡”中,白膠、青虫、雕、鹘、白羽、麝、野马、鹿革、野猪黄、吉莫靴等,都是出自贺兰山及其山麓的特产。现在中国野生的野马已经绝迹,只有从国外回归、驯养繁殖的普氏野马(即蒙古野马)。但在唐代,这种野马在贺兰山麓尚多,一般行人都可遇见。张籍在《送李骑曹灵州归觐》诗中,就写到这种情形:
  翩翩出上京,几日到边城?
  渐觉风沙起,还将弓箭行。
  席箕[芨]侵路暗,野马见人惊。
  军府知归庆,应教数骑迎。
  乞伏山与贺兰山的得名
  唐代人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说,贺兰山“又北经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这是在说,石嘴山境内汝箕沟以北的一段贺兰山,当时又名乞伏山。十六国到北魏初期,鲜卑族大量进入宁夏,其中居住在河西走廊的乞伏部,也沿黄迁移到贺兰山北段的东麓。久而久之,人们“因族名山”,也就把定远城西到“抵河之处”的一段贺兰山叫成了“乞伏山”。
  贺兰山一名,最早见于隋代。《隋书·赵仲卿传》记载有开皇三年(583年)赵仲卿“出贺兰山”击突厥之事。《隋书·地理志》的灵武郡弘静县后也记有贺兰山。到唐代,贺兰山已相当闻名,出现在各种史籍、文学作品中。但是,对贺兰山一名的由来,今天的各种著述却有不同说法。
  有人认为:贺兰山一名来源于蒙古语的“骏马”,蒙语骏马的读音为“阿拉善”,然后音转为“贺兰山”。这种说法目前广为流传,1999年版《辞海》贺兰山条的释文也采用此说:“一称阿拉善山,蒙古语贺兰,意即骏马。”这里有三个明显错误:第一,蒙古族形成于12世纪,而贺兰山一名出现于6世纪末的隋代,此时蒙古族尚未形成,更没有蒙古语;第二,历史上从无“阿拉善山”一说;第三,“阿拉善”一名出现很晚,大致在清代,来源于“贺兰山”,先转成蒙古语音,再译成汉文,就变成了“阿拉善”。把贺兰山说成是由阿拉善音转而来,刚好把事情说颠倒了。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源,可能是最早的《辞源》一书将“駮马”一词误看成了“骏马”:如1979年版《辞源》:“贺兰,山名,山丘多青白草,遥望如骏马,蒙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第一部考证贺兰山得名的著述,是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其卷四灵州保静县后附:“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駮马,北人呼駮为贺兰。其山与河东望云山形势相接,迤逦向北经灵武县,又西北经保静县西,又北经怀远县西,又北经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从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约长五百余里,真边城之巨防。山之东,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溉灌,如尽收地利,足以赡给军储也。”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废弘静县贺兰山也说的是“駮(驳)马”。可见《辞源》的“骏马”确实有误。此外,把“山有树木青白”改为“山丘多青白草”,也属附会,脱离当地实际。到过贺兰山的人都知道,这里山体高大,山下只有洪积扇,绝对找不到山丘。
  何谓“驳马”?古人更多将其解释为一种树木。如陆玑疏云:“驳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马。”《山海经》说成是一种能食虎豹的怪兽,但这种怪兽无人见过,应属传说。唐人杜佑的《通典》说是一种青白相间、斑驳色的马:“马色并驳,故以名云”。《新唐书·北狄》记载为一个国家:“又有驳马者,或曰弊剌,曰暹罗支,直突厥之北,距京师万四千里。”。《元和郡县图志》说的“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显然是指树木有青有白,就像斑驳色之马。而在这里居住的北方游牧民族(即“北人”),说“驳马”的发音就是“贺兰”,贺兰山也就因此而得名。由于《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地理名著,又是第一个考证贺兰山的得名,所以宁夏学术界很多人同意这种观点,即得名于游牧民族称驳马的发音。
  学术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贺兰山的得名,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某个部落。这个部落长期居住在贺兰山麓,最后以族名山。至于到底是哪个民族的哪个部落,则各有见解。有说是匈奴的黑赖种,有说是匈奴的黑狼、贺赖部……但更为接近的,应是鲜卑族的贺兰部。据《魏书·序纪》记载,在北魏统治集团拓跋部兴起时,另一个强盛的鲜卑部落就是贺兰部。他们敢于和炀皇帝拓跋纥那分庭抗礼,另立翳槐为烈皇帝,废掉烈帝。13年间,上演了两废两立的兴废史。他们拥立的拓跋翳槐最终形成大气候,将帝位传给了他的弟弟什翼犍。什翼犍统治鲜卑达39年久,给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灭刘卫辰之后,贺兰部即进入宁夏平原。因久居贺兰山下,“以族名山”也就顺理成章。当代人有复姓“贺兰”的,也源于鲜卑的贺兰部。《太平寰宇记》也认为“贺兰”的得名与鲜卑族有关:“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上多有白草,遥望青白如驳马,北人呼驳马为贺兰。鲜卑之类多依山谷为氏族,今贺兰姓者皆以此山名。”至于鲜卑族的贺兰部又因何而得名,则可能与“驳马”有关。这个部族以青、白相间的斑驳色“驳马”命名,而按他们的语音叫做“贺兰部”。
  唐诗中的贺兰山
  《全唐诗》中,能找到很多吟诵贺兰山的不朽诗篇,其中脍炙人口的当首推韦蟾所作《送卢潘之朔方》。贺兰山下果园城[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蕃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全诗写出了唐代宁夏平原(当然也包括石嘴山地区)的景象:贺兰山下的果园中,为什么硕果累累?是因为这里早就是闻名于世的塞北江南了。在江南水乡的大场景中,千家万户掩映在林木繁阴之中。在交通大道上,行进着整齐的骑兵队伍。诗人在此笔锋一转,接着写地处边塞的贺兰山英雄男儿:落落大度有为将之才;胆气堂堂有退敌之策;虽说都是“六蕃子弟”,但一上战场,个个都英勇善战。这首诗的作者韦蟾,生年不详,卒于唐懿宗咸通末(873~874年),字隐珪,下杜人,大中年间中进士,初为徐商掌书记。咸通末,卒于尚书左丞任上。韦蟾所作诗,今存10首。前面引用的这首诗,应作于大中年间,此时唐军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诗中的“六蕃诸子弟”,与薛蓬《送灵州田尚书》诗中的“六州蕃落从戎鞍”,都是指朔方军中“六胡州”各少数民族的后裔。
  在唐代诗人中,有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他曾经与一位戍边的老将促膝谈心,并把他的经历写成长诗《老将行》。这位老将少年从军,英勇善战,曾升至云中(今包头市西)守捉。但到中年即退役回家卖瓜种柳,生活凄苦。进入老年后,又应召到贺兰山下再度从戎。老将在何处戍守,诗人没有明说。但考证王维所处时代在“贺兰山下”的屯兵之地,只有一个定远军城,即今平罗县姚伏镇。因此,这首上乘之作描写的“老将”,很有可能就是定远军的低级军官。全诗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诗中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他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叹下场。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不明、冷酷无情,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老将行》的创作时间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奉命出使河陇。他的另一首名诗《使至塞上》也写于此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塞上就是指今天的宁夏。“萧关逢候骑(一作堠吏),都护在燕然”之句,是说他走到萧关(唐萧关县,705~707年置,在今海原李旺镇北),向人打听去燕然都护府(今内蒙古五原县北乌加河北岸)的路怎么走。答案不必细说,去燕然都护,当然要经过石嘴山。但目前一般著述认为,王维这次去的地方是凉州(甘肃武威)。凉州是不是属于“塞上”?在开元盛世算不算“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是写凉州,还是写燕然都护府?王维是否到过石嘴山?在什么地方遇见“老将”并详细了解其一生经历?会不会就在定远军城?由于《新唐书》《旧唐书》中的《王维传》十分简略,这些问题都难做定论,只能留待有志者去研究。但从这首诗的内容看,王维很可能经过石嘴山,也到了燕然都护府。
  另一位著名的唐代大诗人贾岛,也在诗中提到了贺兰山。是他一位姓李的朋友,要到朔方军任“骑曹”(朔方节度使下属军职),所以写了一首赠别诗《送李骑曹》:
  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李骑曹”只是朔方节度使帐下的一名军吏,在《全唐诗》中,还有张籍、郎士元也为他到朔方军赴任写过赠别诗,说明他人很正派,交的朋友多。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侵扰,贺兰山下战火纷飞,顾非熊的《出塞即事》诗,说“贺兰山便是戎疆……无限城池非汉界”。卢汝弼在《边庭冬怨》诗中,为我们留下了夜战中,朔方军将士奋力保卫家乡的场景:“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卢弼是晚唐诗人,这首诗作于唐昭宗中期,是《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中的一首《冬怨》,写于890年前后。此时,贺兰山下,烽烟昼夜不断,定远军已成为朔方节度使最北面的据点。
  咏贺兰山唐、五代诗三首
  出塞即事
  [唐]顾非熊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梁司马画马歌
  [唐]顾况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
  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
  此马昂然独此群,阿爷是龙飞入云。
  黄沙枯碛无寸草,一日行过千里道。
  展处把笔欲描时,司马一騧赛倾倒。
  塞上
  [五代]谭用之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
  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