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选都兴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16
颗粒名称:
选都兴州
分类号:
K246.3
页数:
2
页码:
182-1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李德明选都的经过第一,从经济因素考虑。第二,从军事地理因素考虑最后选都兴州的内容。
关键词:
李德明
经济
军事
内容
在党项的发展史上有3个地理中心,夏州、灵州、兴州,它们是党项割据政权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党项以兴州为据点是李德明的选择。天禧元年(1017年)六月,党项内部盛传在怀远镇北的温泉山中有所谓龙出现,李德明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专门派人去温泉山祭祀,并萌生了将大本营迁至怀远之意。其实李德明选择怀远有两方面的理由。第一,从经济因素考虑。怀远地处于宁夏平原的中心,土地丰饶,农业发达,经济富庶。自北魏以来,银川平原所修的灌渠多在怀远一带,这里有旱涝保收的良田数万顷,是重要的产粮基地。在黄河水的滋润下,早在汉唐时就有“柳拂长堤水绕田”的美景。第二,从军事地理因素考虑。灵州四周无险,敌可以来,我可以往,不利于固守。而怀远镇远离宋、辽,北有贺兰山天险,东南有黄河环绕而过,易守难攻。况且,当时,党项割据政权与辽国关系密切,主要防御对象是宋朝,所以选择怀远城,一旦宋军来攻,既有黄河天堑御敌,又有贺兰山可以退守,是理想的战略据点。另外,此时党项虽未立国,但是李德明已经把目标定向立国了,因此,他是按选国都的标准选择怀远的。于是,李德明便大造在怀远镇营建新城,“以承天命”的舆论,天禧四年(1020年)十一月,李德明改怀远镇为兴州,“迁都”于此。自此,兴州一直是西夏的都城。李德明命令部将贺承珍征集民夫修筑兴州城墙,营建宫殿宗庙。李德明把以游牧为主的党项羌族政治中心,迁到了有千年水利之基的发达的农业区,为以后西夏国的建立和持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后人是这样评价李德明定都兴州的:“黄河自南流来,入青铜峡,与西夏境内的群山相会,出峡口,向北流三百余里,直接贺兰,兴州、灵州包络其中,可谓四塞险固,西夏据此地二百余年,即使是宋朝西北的边将韩琦、范仲淹也奈何不了。”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