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的贺兰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09
颗粒名称: 隋唐之际的贺兰山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
页码: 155-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隋唐之际的贺兰山挡住了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沙,是石嘴山市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又是一道军事屏障,在石嘴山境内又名乞伏山,当时生态环境还相当好的内容.
关键词: 隋唐 贺兰山 石嘴山

内容

贺兰山南北绵亘200多公里,它挡住了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沙,是石嘴山市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又是一道军事屏障,唐代有“边城巨防”之称。检阅史籍,尚未发现突厥、回纥、鲜卑、吐蕃从西面越过贺兰山进入宁夏平原之事,这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都是骑兵,很难翻越高大的山岭。
  隋唐之际的贺兰山,在石嘴山境内又名乞伏山,当时生态环境还相当好。山上森林密布,主要树种有:梓树,树皮呈白色;榆树,树皮为暗灰色;云杉、油松、杜松,呈一片青色;山杨、白桦,呈一片白色。各个树种混杂相间,成为针叶林与阔叶林的混交林。所以,当时的史籍描述为“山有树木青白,远望如驳马”。既有茂密的森林、植被,各种野生动物、鸟类也就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动物最多的是岩羊、马鹿、麝、野猪和野马。鸟类更是品种繁多,不胜枚举。唐代向朝廷进贡的“土贡”中,白膠、青虫、雕、鹘、白羽、麝、野马、鹿革、野猪黄、吉莫靴等,都是出自贺兰山及其山麓的特产。现在中国野生的野马已经绝迹,只有从国外回归、驯养繁殖的普氏野马(即蒙古野马)。但在唐代,这种野马在贺兰山麓尚多,一般行人都可遇见。张籍在《送李骑曹灵州归觐》诗中,就写到这种情形:
  翩翩出上京,几日到边城?
  渐觉风沙起,还将弓箭行。
  席箕[芨]侵路暗,野马见人惊。
  军府知归庆,应教数骑迎。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