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李继迁攻打威远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李继迁攻打威远军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6
页码:
173-1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继迁是北魏鲜卑后裔,《宋史》记载。李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说:"臣的先祖本是帝胄之后,在东晋衰亡之时,创立北魏基业的内容。
关键词:
李继迁
党项
内容
要说李继迁攻威远军,必先讲李继迁攻灵州,因为在当时,威远军属灵州河外五镇之一。李继迁的既定战略目标是要夺取宋朝的西北军事重镇灵州。攻灵州不克,他才选择先攻灵州外围的五镇,最后使灵州成为孤城,终为李继迁所攻克。
李继迁出生于银州(今陕西米脂境内)无定河畔,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的儿子,李继捧的族弟,其高祖是拓跋思恭之弟拓跋思忠。李继迁是党项夏州割据集团的重建者,也是西夏立国的奠基者。史料记载,继迁“生而有齿勇悍有谋”,年幼的时候就以“擅射骑,饶智数”而闻名乡里。宋开宝七年(974年),李继迁年仅11岁时,有一天,他率众骑出猎,在山路上遇见一只斑斓猛虎,随从们都吓得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李继迁却处乱不惊,他一面令众人躲到松柏林中;一面自己爬到一棵大树上,引弓而发,一箭射中正向他扑过来的猛虎,猛虎即毙命。这件事在党项羌族中广为传颂,李继迁也由此名声大振。
宋朝建立后,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决心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隐患。当时,党项拓跋部已是一支力量十分强大的地方实力派。于是,宋朝命其首领李继捧献上党项长期统治着的夏、银、绥、静、宥五州。宋朝削除党项羌族世代割据夏州(今陕西靖边境内)的措施,对巩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党项内部却有不同的反应。就在李继捧向宋朝献地的同时,20岁的李继迁却走上了反宋自立的道路,再一次改变了宋朝西北的政治局势。李继迁听取了汉儒谋士张浦“避走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的建议,向宋朝诈称自己的乳母死亡,到郊外去埋葬,将兵器藏在灵柩之中,率数十名亲信逃出了银州,到了离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以此为基地,走上了反宋的道路。他的目标是夺回陕北故地,然后向西发展,攻取灵州,占领西凉,为党项族谋取更广阔的发展领地。灵州历来是中原王朝的西北门户,是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因此,灵州及其所辖河外五镇之地成为北宋和党项争夺的焦点地带。对李继迁而言,若占领灵州,则可“西取秦界之群蕃,北掠回鹘之健马,长驱南牧”,统一整个西北,与宋、辽抗衡。对宋朝而言,占有灵州则“犹足以张大国之威声,为中原之扦蔽”。如果失去灵州,则边缘诸郡都不可保。因此,双方对灵州都是志在必得。咸平四年(1001年),李继迁率5万人马攻打灵州。面对李继迁的进攻,宋朝内出现了弃灵州与保灵州两种不同的意见。宋真宗力主保灵州,他派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率兵6万援助灵州。官军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灵州城依然掌握在宋军的手中。在久攻灵州不克的情况下,李继迁改变了作战策略,转而攻打灵州的外围军镇,打算先攻破威远(今宁夏平罗东南)、怀远(今宁夏银川)、保静(今宁夏永宁)、永州(今宁夏银川东南)和清远军(今宁夏盐池境内),给灵州施加压力,使灵州变成孤城,而后再攻灵州。李继迁首先将目标指向了灵州北端的威远军,想通过占领威远军来达到围攻怀远镇的目的,如果李继迁顺利占领了威远军、怀远镇,这将对李继迁攻取灵州提供极大便利。黄河西岸的威远军一带本就是蕃族居住之地,部分党项拓跋部族早在唐末五代时就入居这里,并有很大的势力。据史书记载,到692年,散居在灵州、夏州之间的党项人就已有万余人了,后来唐朝在这些地方设置了十几个小州进行安置。唐朝时,宁夏是朝廷抵御突厥的前沿,这里与陇右等地土地辽阔,水草丰茂,有着天然的畜牧与耕作条件,汉族人民曾经长期在这里生产、生活并创造了先进的封建文明。党项人民在这里定居下来,对于促进他们吸收封建文明,发展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里的党项人长期与汉人杂居,在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相互交流与融合,逐渐开始学习农耕技术。唐朝开元年间,在今宁夏境内的盐州有屯田7所,原州有屯田4所,灵州有屯田37所,定远军有屯田40所。吐蕃势力强大后,居于今宁夏石嘴山地区的党项族常联合吐蕃攻掠唐朝边境的州郡。五代时,居于灵州一带的党项贵族常煽动部众抢掠途经灵州一带的商旅,此时的定远镇属朔方节度使管辖。宁夏北部地区的党项部以拓跋彦超最强大,后晋冯晖担任朔方节度使后,曾用怀柔政策笼络拓跋彦超,在灵州城内为其修建豪华宅第,送他丝绸布匹服装,摆宴共享。此举不但使灵州一带的党项各部听从于朔方节度使统领,而且加速了其他党项部族首领的归顺,远在河西的党项也纷纷前来灵州一带进行牛马交易。到宋咸平四年(1001年),李继迁攻灵州时,连灵州城郊都有蕃部三族:傍家外生族巡检司使移香族、媚家族巡检使保尾族、越邦族巡检使罗香族。即整个兴、灵一带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东面以党项族为主;西面以回鹘、党项为主;北面以吐蕃为主;南面通往关中的道路沿线九成居民是吐蕃和党项族。因此,李继迁攻威远、怀远一带时,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胁迫、利诱的手段得到了当地党项族和其他蕃族的支持。当时驻守这一带的宋朝守将李赞率兵不满百名,再加上连日作战,已筋疲力尽,最后无法抵御李继迁的强攻,李赞力尽自焚。党项军乘胜又攻破保静、永州和清远军,灵州河外五堡寨乃灵州的肩背,清远军更是保障灵州的粮草运输的要害,自从李继迁攻占灵州河外五镇后,灵州基本失去了外援,成为孤城。李继迁完成了对灵州的包围圈。此时,灵州的知州为裴济,裴济字仲溥,绛州闻喜人。咸平初年,李继迁叛宋时,宋朝命裴济领顺州团练使、知灵州兼都部署。他到灵州后,广兴屯田之利,使境内民众生活充裕,甚得好评。在整个灵州之战中,裴济都全力固守城池,在灵州战事吃紧之时,他曾以血书求救于宋廷,但始终不见宋朝援军的踪影,最后,灵州城中弹尽粮绝,李继迁集重兵攻陷灵州,裴济被杀。
其实,宋朝在灵州大战时曾派张凝率军北攻,支援守卫灵州的军队,并一度取得重大胜利,但后来张凝的军队并没有打通去灵州的道路,为什么呢?原因与宋朝的政策有关。宋太祖为了防止臣下军权过重,出现和自己当年一样反叛朝廷的事,就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将军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长期以来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李继迁攻取灵州战事开始后,为了抗敌,宋朝任命张齐贤为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镇戎军经略使,把长安到灵州的全部军事指挥
权都交给了张齐贤,这本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但宋真宗又怕张齐贤军权过重难以节制,不到一个月又把他给免职了。所以,在前线的张凝也就没有去打通通往灵州的道路。从这层意义上讲,灵州的失守,与其说是李继迁攻占,不如说是宋朝拱手相让。
灵州之战后,李继迁完全占有了黄河两岸的兴灵平原。他以祖上世爵西平辽又授他西平王封号为由改灵州为西平府,并想以灵州为基地进一步拓展他的领地。他十分看好灵州的人文地理环境,认为“西平北控河溯,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如能修城挖壕,练兵积粮,一旦纵横四出,关中就无法防备。况且这里的人习慕华风,尚礼好学,我们将可以借此地为进取的资本,成就霸业”。于是他将党项贵族迁到西平府,图谋大业。自此,今宁夏石嘴山市地区在长达二百余年的时间里,都处于党项贵族的统治之下。宁夏平原成为党项拓跋氏成就霸业的基地。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继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