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71 / 2724
1051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硋窑窑址位于寿山乡硋窑村边,是一处宋、元、明时期的窑址群,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布于村周山野中。窑址中到处可见残缺的瓷器及其模具的堆积层,厚约0.5-8米。
1052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包括:第一节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第二节棠口、双溪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第三节上楼战斗纪念碑;第四节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等。
1053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屏南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为屏南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造的,是屏南县红色革命遗址之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屏南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
1054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棠口和双溪是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的集训地、改编地和出发地。为了纪念这一革命历史事件,1980年屏南县人民政府在棠口村溪边的松岛和双溪村边分别兴建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使这里成为屏南县青少年革命历史教育基地,199...
1055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上楼村位于鹫峰山脉中段偏北方向的屏南县岭下乡境内,毗邻建瓯县。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着这块红土地,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些英雄的无名烈士们,特在上楼村建立了“上楼战斗纪念碑”,如今该纪念碑被公布为县级...
1056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遗址,坐落在屏南县路下乡山峰村。山峰村位于屏南西部与古田、建瓯交界处,方圆数百里为莽莽林海,从军事上讲,是易守难攻,便于隐蔽的兵家之地。其附近的仙山牧场和九仙山,海拔均达1200米以上,是闽东北红军游击队驻扎和开...
1057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讲述了屏南县戏曲:四平戏、漈头平讲戏、寿山乱弹戏、杖头木偶戏;民间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黄酒酿造技艺、双溪元宵灯会。
1058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讲述了第一节四平戏;第二节漈头平讲戏:第三节寿山乱弹戏;第四节杖头木偶戏。
1059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讲述了屏南四平戏:声腔音乐、角色行当、表演艺术、服饰砌末、戏班习俗、四平傀儡戏等。
1060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明代四平腔,为弋阳腔所衍变而成,其年代约在嘉靖至万历间,形成四平腔的地点有各种说法,从其流行情况分析,江苏、安徽为其发祥地。弋阳腔属于高腔,其声腔特点为“其节以鼓,其调喧。”因弋阳腔的伴奏仅有锣鼓,故冯梦龙《三遂平妖传·序》中亦说其“如弋阳...
1061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四平戏的剧目的一百余本,多承传明代四平腔遗存的元明南戏剧目,其中有一些传奇,少部分以昆曲演唱,此为较后期的情况。至清末,四平戏已呈衰落之势,但尚有80余本可以演出。现存民间多以角色本为主,只有少部分全本。
1062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四平戏是以稍变弋阳的四平腔为主要基调.四平音乐为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
1063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四平戏音乐唱腔的主要特色,深深地打着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一唱众和”的传统艺术烙印。其乐队仅有锣鼓打击乐器伴奏,不用管弦乐器演奏托腔,演唱采用“一唱众和”的程式。“帮腔”的唱词第一个字要由乐队鼓师先领唱,然后才随之“众人和腔”。
1064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四平戏早期后台演奏员只有5人,可操作乐器只有锣、鼓、绰板、吹、钹五类。锣分大锣与小锣;鼓分梆鼓与堂鼓:吹分大嘀哒与小嘀哒;钹分大钹小钹。
1065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四平戏的行当角色,一直保持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据老艺人说,清朝中叶后发展成9个,增加夫、礼二角;“夫”即老旦,“礼”即副生,这种班底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戏班人员最多时只有26个,除演员9个角色外,后台5人、挑箱6人。如果角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