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8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
分类号: K928.8
页数: 4
页码: 166-169
摘要: 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遗址,坐落在屏南县路下乡山峰村。山峰村位于屏南西部与古田、建瓯交界处,方圆数百里为莽莽林海,从军事上讲,是易守难攻,便于隐蔽的兵家之地。其附近的仙山牧场和九仙山,海拔均达1200米以上,是闽东北红军游击队驻扎和开展活动的地方。
关键词: 屏南县 闽东北军分区 纪念碑

内容

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遗址,坐落在屏南县路下乡山峰村。山峰村位于屏南西部与古田、建瓯交界处,方圆数百里为莽莽林海,从军事上讲,是易守难攻,便于隐蔽的兵家之地。其附近的仙山牧场和九仙山,海拔均达1200米以上,是闽东北红军游击队驻扎和开展活动的地方。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蒋介石调集部队对南方各根据地进行“清剿”,使根据地陷入被动防御的局面,闽北根据地大部分被敌人占领,中共闽北分区委与上级党委联系中断。1935年1月分区委被迫撤出崇安大安。为了摆脱被动的局面,分区委决定打出外线,开辟新区,独立自主地与敌人周旋,采取“跳出包围分散游击”、“避实击虚多点开花”等策略与战术,并决定成立闽东北军分区。同年8月,饶守坤、王助率领二、三两个小团的兵力,从崇安出发,冲破敌人层层封锁线,越过天堂山,到松溪政和边境,稍作休整,决定把第三团留在松溪和政和交界的松溪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后转到屏南下马溪一带活动)。10月,饶守坤、王助带领第二团战士300多人,经政和来到屏南、建瓯、古田三县交界的九仙山地区,开辟闽东北根据地,司令部设在屏南山峰村,其人员常驻山峰村附近的笋厂及仙山牧场大坂等地。由于当地群众长期受地主反动派的欺骗和反动大刀会的愚弄,诬蔑红军“共产共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造成不明真相的群众跟反动势力一起反对红军。为打开新的局面,他们根据“集中以对付敌人,分兵以发动群众”的原则,深入山村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打土豪、分粮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打击、改造大刀会为我所用。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开辟了长桥、路下以及屏城乡的南湾、汾溪、后垅等广大农村成片的游击新区,不但开通了建瓯与屏南交界的岭头、路下等村的交通网,而且还开通了屏南县中心地区的村头、厦地、汤坑、古厦等村游击联络网。红军的影响日益扩大,农村的很多贫苦青年都要求参加红军队伍,队伍人数迅速增加到3000多人。他们以山峰村为中心根据地,横扫屏南、古田、建瓯边区的反动民团,粉碎国民党五十六师和福建省保安二团、四团对屏古瓯边区的“围剿”,革命根据地逐步扩大。1935年底,以屏南山峰为中心的屏瓯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部队终于站稳了脚跟,胜利地完成中共闽北分区委交给的任务。
  1936年春,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和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参加洞宫联席会议后回闽北路过闽东北根据地时,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在屏南县路下乡山峰村召开闽东北军分区干部会议,宣布正式成立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任命王助为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饶守坤任军分区司令员,左丰美任政治部主任兼共青团特委书记。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成立后,在王助和饶守坤的领导下,选拔骨干力量组成三五人的小分队,发动广大群众组织贫农团,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组建基层党组织,建立交通站和情报站。为了组建一支根据地的革命武装,配合红军行动,4月,从附近各村抽调积极分子,在山峰村成立了屏瓯独立营。6月,闽北独立师黄立贵师长再次来到屏南,认为加强闽北和闽东两块根据地的联系非常重要,就从独立师中抽调若干骨干,发动屏瓯边区的青壮年参军,组建了闽东游击支队。
  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红军队伍的日益强大,引起国民党的恐慌,多次派兵“清剿”、“围剿”、“偷袭”,并实行“移民并村”,切断红军游击队的给养,同时进行“烧、杀、抢”,造成众多群众流离失所。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红军游击队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打乱敌人部署,分散敌人兵力;运用“围魏救赵”法,攻其总部,使其后院起火而调兵回防,以此减轻根据地压力;同时侦察敌情,攻其不备,给敌人造成风声鹤淚,草木皆兵的氛围;此外,还开展灵活多样的“蘑菇战”,牵着敌人鼻子走,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而后伺机歼灭。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击垮了反动民团势力,粉碎了国民党多次“清剿”,开辟了包括路下、长桥、岭下、双溪、熙岭、屏城等6个乡镇29个村的屏南革命根据地。内有交通站1个,分站9个,联络点22个,许多村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农会、游击队、青、妇、儿童等革命团体,还建立了红军后方医院、枪械修理所、服装厂等,并把屏瓯边革命根据地和屏南大段、下马溪、溪里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闽东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抗日战争暴发后,他们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组织群众进行抗日。1937年冬,根据上级的要求,把闽东北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北上抗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浴血奋战。
  为了纪念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在山峰村的成立,及其开辟屏南革命根据地,取得三年游击战争胜利的丰功伟绩,1984年7月,中共屏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并报上级批准,在山峰村附近的仙山牛场的大坂建立纪念碑。碑文由左丰美撰写,著名书法家潘主兰题字。碑文为:中共闽赣省委为粉碎国民党“围剿”,于一九三六年春成立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命饶守坤为司令员,特委书记王助兼政委,左丰美为政治部主任,下辖建松政浦屏古瓯等县。特委、军分区驻仙山,领导方圆数百里,人口近百万的闽东北革命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88年8月,长桥乡大坂(仙山牧场)的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被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