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77
颗粒名称: 第八章 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
分类号: K928.76
页数: 12
页码: 158-169
摘要: 本节内容包括:第一节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第二节棠口、双溪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第三节上楼战斗纪念碑;第四节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等。
关键词: 屏南县 革命烈士 纪念碑

内容

第一节 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
  屏南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为屏南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造的,是屏南县红色革命遗址之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屏南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
  陵园位于屏南县城关中心偏南地带的寨冈山上,占地29.39亩,海拔830米。1986年11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主建筑基础上扩建而成。整个陵园包括烈士纪念碑、步行道、石岭、围墙、管理区、休息处、绿化地等。围墙环山腰立地而建,长约800多米、高2.5米(外侧高3米);南正面花岗岩石岭宽2米、长约200阶;环纪念碑水泥人行步道总长100米、宽1.5米;道路外侧建有8处三人座磨砂水泥石凳;数个花台及南北两处管理区平房约150平方米;整个陵园约三份之二为绿化区,四周栽种青松、翠柏、绿竹、花草姹紫嫣红、郁郁葱葱,园内最高柏树达二十多米。走进陵园四周均可俯瞰县城面貌。1986年陵园被县委、县人民政府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叶飞同志也于同年8月在陵园建设期间特别为“屏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屏南“革命烈士陵园”题字,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老区革命根据地的深情厚义。
  寨冈顶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碑建于1965年10月,建筑面积2亩。纪念碑被翠柏呈圆月状环抱,建筑主体外呈空心凸十字形、内呈正方形;总体建筑物为花岗岩、钢筋混凝土、砖结构,朝南坐北矗立,纪念碑总高14.5米(碑身高12.5米),上小下大呈梯形柱状,顶部直立着铁制红五星;碑体表面为白、灰、褐黄等色翻砂装饰;南正面主碑上刻有楷书浮雕“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红色大字,北面碑身上题刻楷书浮雕“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红色大字;主碑基座环走廊平台用混凝土浇建,四周建有雕空花边砖混围栏,中心部位分建四个上下出口阶梯,共八级,1.5米宽;纪念碑基座内为圆形空心布局设置,直径12米、高2米,原安放有24名烈士遗骸(全县共有革命烈士320名。其中,男313名、女7名,包括“二战”时期内部错杀人员、无名烈士80名)南外基座正中镶嵌有“屏南县人民委员会一九六五年十月立”奠基石一块。整座纪念碑庄严、肃穆。该纪念碑于1988年8月被屏南县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托管单位为县民政局。
  为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每年清明节期间,县人武部、关工委、团县委、教育局、文明办、民政局、党史研究室等单位都适时组织中小学师生、青少年,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篮)、行少先队礼、默哀、致词,或邀请老红军讲传统革命斗争故事,或结合时事开展祭扫陵园纪念活动,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珍惜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美好幸福、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第二节 棠口、双溪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
  棠口和双溪是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的集训地、改编地和出发地。为了纪念这一革命历史事件,1980年屏南县人民政府在棠口村溪边的松岛和双溪村边分别兴建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使这里成为屏南县青少年革命历史教育基地,1990年被公布为屏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1月25日,闽东红军独立师首批游击队员抵达屏南县棠口村。随后两天,闽东红军独立师主力队员陆续到达屏南县棠口村集结。月底,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子芳和闽东特委书记叶飞从南昌新四军军部来到屏南县棠口村,与他们同来的还有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人员。接着,李子芳部长在棠口圣公会潘美顾医院召开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红军独立师领导人会议,传达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决定: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飞任团长、阮英平任副团长;范式人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王助任中共闽东特委宣传部长兼新四军福州办事处主任。随后,叶飞团长在棠口圣公会教堂操场上,召集全体红军游击队员正式宣布:闽东红军独立师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下辖三个营十个连;一营营长陈挺,二营营长沈冠国,三营营长黄培松(杨三元),并作北上抗日前的动员报告。六团团部设在屏南县棠口基督教圣公会潘美顾医院内的一座两层楼小洋房(姑娘厝),一营驻在棠口潘美顾医院和淑华女学校两组建筑群内,二营和修械所人员驻在棠口后宅垄民房内,三营驻在棠口淑华女学校和基督教圣公会礼拜堂(下教堂)两组建筑群内。
  2月4日,叶飞团长率领团部机关300多名指战员移驻屏南县原国民党屏南县政府所在地双溪村,团部驻在陆氏宗祠,警卫连部分战士驻在圣人庙、明伦堂等公房。屏南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政屏游击支队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第二营第六连:政屏游击第二支队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第一营第二连;闽东游击支队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部警卫连,共100多人。同时在闽东北边区活动的游击队员和屏瓯独立营100多人被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
  2月14日,叶飞团长接到新四军军部发来六团北上抗日的电令。于是,叶飞团长、阮英平副团长率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1300多名指战员,分别从双溪村、棠口村出发北上抗日。从此,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正式离开闽东革命根据地,告别了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闽东苏区父老乡亲,奔赴抗日第一线。
  第三节 上楼战斗纪念碑
  上楼村位于鹫峰山脉中段偏北方向的屏南县岭下乡境内,毗邻建瓯县。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着这块红土地,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些英雄的无名烈士们,特在上楼村建立了“上楼战斗纪念碑”,如今该纪念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随着闽北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恢复,闽北区委黄道等领导人按照党中央的“闽北队伍要注意和闽东叶飞同志的游击队伍取得联系”的指示,决定联合闽东和浙西南红军粉碎敌人的进攻阴谋。1935年初秋,闽北分区委派黄立贵来闽东寻找叶飞部队。黄立贵率领独立师一团从崇(安)、建(阳)边境出发,日宿夜行,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11月11日抵达闽东北的屏南上楼村附近,却不料被屏南第八区壮丁队包围。次日凌晨,双方发生交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打垮壮丁队,壮丁队队长李惠民当场被活捉。随后独立师一团占领上楼村,驻扎在村中央的地主庄院中。部队边休整边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等待时机与闽东红军游击队会唔,不料被从建瓯县尾随而来的敌五十六师第三营和新十一师五团共千余人所包围,随之一场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非常残酷的包围与反包围的战斗在上楼村打响了。红军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地同数倍于已的敌人激战两天两夜,消灭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并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九位红军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上楼战斗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表现出红军战士英勇善战,同仇敌忾的英雄气节。上楼之战后,黄立贵师长率部冲破省保安团的尾追清剿与重重困难,重新上路寻找闽东叶飞领导的游击队,最终于11月16日在屏南大碑村柯坑自然村与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二纵队长陈挺胜利会师。
  1966年11月,为了纪念闽北红军独立师挺进闽东,在上楼村与尾随之敌激战并取得最终胜利,在村头的小山包上为九位牺牲的指战员建造了革命烈士墓;1978年12月,屏南县革命委员重新修墓并立碑;2006年县老区办拨款重修了该烈士墓及扩建了上楼战斗纪念碑。1984年7月,在村尾建立上楼战斗纪念碑。为纪念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每年清明节,当地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到这里开展瞻仰、扫墓等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励志努力学习,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第四节 中共闽东北特委 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
  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遗址,坐落在屏南县路下乡山峰村。山峰村位于屏南西部与古田、建瓯交界处,方圆数百里为莽莽林海,从军事上讲,是易守难攻,便于隐蔽的兵家之地。其附近的仙山牧场和九仙山,海拔均达1200米以上,是闽东北红军游击队驻扎和开展活动的地方。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蒋介石调集部队对南方各根据地进行“清剿”,使根据地陷入被动防御的局面,闽北根据地大部分被敌人占领,中共闽北分区委与上级党委联系中断。1935年1月分区委被迫撤出崇安大安。为了摆脱被动的局面,分区委决定打出外线,开辟新区,独立自主地与敌人周旋,采取“跳出包围分散游击”、“避实击虚多点开花”等策略与战术,并决定成立闽东北军分区。同年8月,饶守坤、王助率领二、三两个小团的兵力,从崇安出发,冲破敌人层层封锁线,越过天堂山,到松溪政和边境,稍作休整,决定把第三团留在松溪和政和交界的松溪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后转到屏南下马溪一带活动)。10月,饶守坤、王助带领第二团战士300多人,经政和来到屏南、建瓯、古田三县交界的九仙山地区,开辟闽东北根据地,司令部设在屏南山峰村,其人员常驻山峰村附近的笋厂及仙山牧场大坂等地。由于当地群众长期受地主反动派的欺骗和反动大刀会的愚弄,诬蔑红军“共产共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造成不明真相的群众跟反动势力一起反对红军。为打开新的局面,他们根据“集中以对付敌人,分兵以发动群众”的原则,深入山村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打土豪、分粮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打击、改造大刀会为我所用。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开辟了长桥、路下以及屏城乡的南湾、汾溪、后垅等广大农村成片的游击新区,不但开通了建瓯与屏南交界的岭头、路下等村的交通网,而且还开通了屏南县中心地区的村头、厦地、汤坑、古厦等村游击联络网。红军的影响日益扩大,农村的很多贫苦青年都要求参加红军队伍,队伍人数迅速增加到3000多人。他们以山峰村为中心根据地,横扫屏南、古田、建瓯边区的反动民团,粉碎国民党五十六师和福建省保安二团、四团对屏古瓯边区的“围剿”,革命根据地逐步扩大。1935年底,以屏南山峰为中心的屏瓯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部队终于站稳了脚跟,胜利地完成中共闽北分区委交给的任务。
  1936年春,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和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参加洞宫联席会议后回闽北路过闽东北根据地时,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在屏南县路下乡山峰村召开闽东北军分区干部会议,宣布正式成立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任命王助为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饶守坤任军分区司令员,左丰美任政治部主任兼共青团特委书记。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成立后,在王助和饶守坤的领导下,选拔骨干力量组成三五人的小分队,发动广大群众组织贫农团,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组建基层党组织,建立交通站和情报站。为了组建一支根据地的革命武装,配合红军行动,4月,从附近各村抽调积极分子,在山峰村成立了屏瓯独立营。6月,闽北独立师黄立贵师长再次来到屏南,认为加强闽北和闽东两块根据地的联系非常重要,就从独立师中抽调若干骨干,发动屏瓯边区的青壮年参军,组建了闽东游击支队。
  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红军队伍的日益强大,引起国民党的恐慌,多次派兵“清剿”、“围剿”、“偷袭”,并实行“移民并村”,切断红军游击队的给养,同时进行“烧、杀、抢”,造成众多群众流离失所。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红军游击队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打乱敌人部署,分散敌人兵力;运用“围魏救赵”法,攻其总部,使其后院起火而调兵回防,以此减轻根据地压力;同时侦察敌情,攻其不备,给敌人造成风声鹤淚,草木皆兵的氛围;此外,还开展灵活多样的“蘑菇战”,牵着敌人鼻子走,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而后伺机歼灭。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击垮了反动民团势力,粉碎了国民党多次“清剿”,开辟了包括路下、长桥、岭下、双溪、熙岭、屏城等6个乡镇29个村的屏南革命根据地。内有交通站1个,分站9个,联络点22个,许多村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农会、游击队、青、妇、儿童等革命团体,还建立了红军后方医院、枪械修理所、服装厂等,并把屏瓯边革命根据地和屏南大段、下马溪、溪里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闽东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抗日战争暴发后,他们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组织群众进行抗日。1937年冬,根据上级的要求,把闽东北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北上抗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浴血奋战。
  为了纪念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在山峰村的成立,及其开辟屏南革命根据地,取得三年游击战争胜利的丰功伟绩,1984年7月,中共屏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并报上级批准,在山峰村附近的仙山牛场的大坂建立纪念碑。碑文由左丰美撰写,著名书法家潘主兰题字。碑文为:中共闽赣省委为粉碎国民党“围剿”,于一九三六年春成立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命饶守坤为司令员,特委书记王助兼政委,左丰美为政治部主任,下辖建松政浦屏古瓯等县。特委、军分区驻仙山,领导方圆数百里,人口近百万的闽东北革命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88年8月,长桥乡大坂(仙山牧场)的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被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