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上楼战斗纪念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上楼战斗纪念碑
分类号: K928.8
页数: 2
页码: 165-165
摘要: 上楼村位于鹫峰山脉中段偏北方向的屏南县岭下乡境内,毗邻建瓯县。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着这块红土地,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些英雄的无名烈士们,特在上楼村建立了“上楼战斗纪念碑”,如今该纪念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屏南县 上楼 纪念碑

内容

上楼村位于鹫峰山脉中段偏北方向的屏南县岭下乡境内,毗邻建瓯县。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着这块红土地,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些英雄的无名烈士们,特在上楼村建立了“上楼战斗纪念碑”,如今该纪念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随着闽北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恢复,闽北区委黄道等领导人按照党中央的“闽北队伍要注意和闽东叶飞同志的游击队伍取得联系”的指示,决定联合闽东和浙西南红军粉碎敌人的进攻阴谋。1935年初秋,闽北分区委派黄立贵来闽东寻找叶飞部队。黄立贵率领独立师一团从崇(安)、建(阳)边境出发,日宿夜行,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11月11日抵达闽东北的屏南上楼村附近,却不料被屏南第八区壮丁队包围。次日凌晨,双方发生交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打垮壮丁队,壮丁队队长李惠民当场被活捉。随后独立师一团占领上楼村,驻扎在村中央的地主庄院中。部队边休整边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等待时机与闽东红军游击队会唔,不料被从建瓯县尾随而来的敌五十六师第三营和新十一师五团共千余人所包围,随之一场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非常残酷的包围与反包围的战斗在上楼村打响了。红军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地同数倍于已的敌人激战两天两夜,消灭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并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九位红军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上楼战斗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表现出红军战士英勇善战,同仇敌忾的英雄气节。上楼之战后,黄立贵师长率部冲破省保安团的尾追清剿与重重困难,重新上路寻找闽东叶飞领导的游击队,最终于11月16日在屏南大碑村柯坑自然村与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二纵队长陈挺胜利会师。
  1966年11月,为了纪念闽北红军独立师挺进闽东,在上楼村与尾随之敌激战并取得最终胜利,在村头的小山包上为九位牺牲的指战员建造了革命烈士墓;1978年12月,屏南县革命委员重新修墓并立碑;2006年县老区办拨款重修了该烈士墓及扩建了上楼战斗纪念碑。1984年7月,在村尾建立上楼战斗纪念碑。为纪念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每年清明节,当地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到这里开展瞻仰、扫墓等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励志努力学习,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事件

上楼战斗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上楼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