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古窑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76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古窑址
分类号: K928.715.7
页数: 2
页码: 156-157
摘要: 硋窑窑址位于寿山乡硋窑村边,是一处宋、元、明时期的窑址群,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布于村周山野中。窑址中到处可见残缺的瓷器及其模具的堆积层,厚约0.5-8米。
关键词: 屏南县 文化遗产 古窑

内容

硋窑窑址 位于寿山乡硋窑村边,是一处宋、元、明时期的窑址群,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布于村周山野中。窑址中到处可见残缺的瓷器及其模具的堆积层,厚约0.5-8米。采集标本有瓷碗、碟、盆、盏、壶、瓶及支圈、垫饼等窑具。瓷片釉色以影青、灰白釉为主,装饰为釉下刻划花草及蓖纹等。2006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硋窑陶瓷年代久远,且废弃时间太长,许多内容无法考证,旧志中也无记载。据民间流传,该窑系南唐时期的窑址。时因南唐受赵宋军事威逼,管辖政权南迁,部分良工巧匠随同南迁屏南。硋窑附近的高岭土储量丰富、土质优良,被选定建窑。当时这一带以硋窑为中心,附近的洋中、福地、棠口、燕坑都有陶瓷作坊,从近年来这几处陶瓷窑址出土的瓷器来看,多是宋代民间制作方式,虽说工艺达到较高水平,但与官窑相比有差距,可确定是一处民窑。硋窑瓷器的生产还带动其他产业,至今这一带民间还流传当年繁荣景象的民谣:波山前后十八寨,梅岭左右廿四窑。太保钢炉喷金花,赤岩银坑显神奇。硋窑瓷器出大洋,棠口锣店响天下。门楼马道通南北,莒州陶瓷运琉球。
  硋窑陶瓷业的消失至今是个谜,但据民间流传,与高岭土资源和作为燃料的木材资源不足有关。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寿山乡硋窑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