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82
颗粒名称:
第二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19
页码:
171-289
摘要:
本节内容讲述了屏南县戏曲:四平戏、漈头平讲戏、寿山乱弹戏、杖头木偶戏;民间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黄酒酿造技艺、双溪元宵灯会。
关键词:
屏南县
文化遗产
非物质
内容
第一节 四平戏
历史渊源
明代四平腔,为弋阳腔所衍变而成,其年代约在嘉靖至万历间,形成四平腔的地点有各种说法,从其流行情况分析,江苏、安徽为其发祥地。四平腔的情况,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述之甚详,据该书云:“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大会则用南戏。其始止二腔,一为弋阳,一为海盐。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士客喜闻之,……后则又有四平,乃稍变弋阳,而令人可通者。”弋阳腔属于高腔,其声腔特点为“其节以鼓,其调喧。”(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不入管弦,亦无腔调,如今弋阳腔也,”(明·杨慎《长庵诗话》),“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明·凌蒙初《谭曲杂答》),“字多音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众人接腔,名为一人,实为众口。”(清·李渔《闲情偶寄》)因弋阳腔的伴奏仅有锣鼓,故冯梦龙《三遂平妖传·序》中亦说其“如弋阳劣戏,一味锣鼓了事。”由于弋阳腔为适应在南京等都市的演出。经文人的加工,向雅化方向发展,山之产生“稍变”,被士大夫认为“令人可通”,从而在南京等地流传开来。明人胡文焕《群音类选》所收录之“诸腔类”剧目,即有四平腔剧目,其于书中注明“如弋阳、青阳、太平、四平等腔是也。”这些弋阳腔和四平腔的声腔特性与剧目均在福建屏南等地四平戏剧种中遗存。经戏曲专家论证,屏南四平戏即源于明代四平腔。
四平腔传入福建的时间,因文献无征,难以查考,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闽人蔡《官音汇解释义》中说到“做九甲(角),唱四平”。而明代台湾诗人黄茂生《迎神竹枝词》说到“神舆绕境闹纷纷,锣鼓咚咚彻夜喧:第一恼人清梦处,大吹大擂四平昆。”明代台湾属福建省的一个府,其“四平昆”的流传与福建有关,也是福建流行四平腔的一个重要证据。
屏南流传四平戏,是明代四平腔在福建普遍流行的一个实例。虽然,目前尚末发现文献记载,但从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陈姓家族的传承谱系中可寻其脉络。屏南熙岭乡龙潭村的陈姓,于明成化年间(1466-1487)迁龙潭村,其始祖陈善与子陈财,因照顾村人傅江、傅海暮年生活,并安葬之,取得傅姓田山财产,从而立足发家。相传,其始祖曾向本村女神临水夫人庙发誓,后日子孙兴旺当世世代代演剧酬神谢恩。至第五世陈马朝,于嘉靖间始学四平腔唱曲,第六世陈志显、陈志现兄弟以后始演戏酬神。至清初陈姓兴盛,开始自筹戏班。清乾隆间陈姓戏班被邀到周边及外乡演出,而始备办戏衣、锣鼓乐器等行头。于是打出班名“开祥云”,并到临县古田、宁德演出。据乾隆十七年(1752年)沈宗良增修的《屏南县志》记载:“元旦,拜祖先尊长,鸣锣放鞭炮,十一、十二起,县民演剧庆赞。”又据乾隆五年(1740年)首任知县沈钟修纂的《屏南县志》载:“山头奶宫,在城东门外东山上,昔有孝女为父讼冤至此殁焉,或云神戴姓,邑人于六月初一演剧庆赞。”至此,龙潭四平戏班社正式走向社会。
到了清嘉庆至道光、咸丰年间,龙潭村人又陆续组建“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四平戏班。并有一批艺人到本县南湾、山墩、陆地、茗溪、富竹等村以及宁德嵋屿、洋中、周宁、政和等乡村教演四平戏。到这一时期,屏南及周边县共有数十个乡村办起了四平戏班。这是四平戏最为繁盛时期。清咸丰年间贡生黄正绅,因慕龙潭四平戏,特地携儿从旧城所在地双溪镇,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来到龙潭村看戏,并留下一首《龙潭村观剧赠陈陶川茂才》诗:“到门溪水响潺潺,一榻全收四面山。佳景乍经当驻足,故人相见况开颜。欢筵鸡黍叨元伯,舞榭钗裙讶小蛮。喜得从行二三子,归途也学唱刀环。”可见四平戏唱腔、表演是很有特色而引人入胜的。
清末至民国初,随着乱弹兴起,四平戏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很兴盛,如这一时期的“合兴班”(锤子班),长年在外演出,足迹遍及闽、浙、赣三省,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著名四平戏班社。同一时期闽东、闽北的北路戏、平讲戏都尊称四平戏为“老戏”,并流传着这样一些民谣:“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会溪出瓷瓶,龙潭好四平”;“玉洋出茶瓶,忠洋出贵人,龙潭出四平”;“皇帝有朝廷,龙潭有四平”;“龙潭出戏班,唱戏很大声,出班去做戏,夜夜睡大厅。” 解放后,屏南四平戏又有新的发展,1958年,龙潭村首次发展女演员,改变了由男子统治舞台的局面,为四平戏流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63年,屏南县文化馆组织四平戏老艺人口述并记录四平戏传统剧目30多本上缴省艺术研究部门。1982年8月,“福建省庶民戏历史讨论会”在屏南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安微、广东、浙江和本省有关剧种的戏曲专家、专业人员,以及本县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的老艺人、演员共97人参加会议并汇报演出。1984年,龙潭村庶民戏业余剧团前往福州,为福建省文化局举办的“福建省四平腔学术讨论会”演出。至80年代末,屏南及周边地区就仅存龙潭村一个民间业余四平戏班,还在邻县偏僻山村流动演出。到1992年,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全年演出仅约40场。剧团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1999年以来,屏南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多方筹资,积极抢救龙潭四平戏,使沉寂多年的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重新获得生机,2002年以来,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恢复了演出活动。
剧目文本
四平戏的剧目的一百余本,多承传明代四平腔遗存的元明南戏剧目,其中有一些传奇,少部分以昆曲演唱,此为较后期的情况。至清末,四平戏已呈衰落之势,但尚有80余本可以演出。现存民间多以角色本为主,只有少部分全本。
四平戏中与宋元明南戏相同的剧目有:《蔡伯喈》、《王十朋》、《杀狗记》、《白兔记》、《白莺歌》、《全十义》、《全家孝》、《王祥卧冰》、《苏秦》、《老菜娱亲》、《拜月亭记》、《吕蒙正》、《董永》、《中三元》、《琥珀岭》、《赠袍》、《孟宗哭竹》、《种葵花》、《卖水记》、《和番出塞》、《西厢记》、《马陵道》、《三跳涧》 明代传奇或各地高腔流行剧目有:《三省半》、《判白蕉》、《双包判》、《天子图》、《白樵树》、《白罗衫》、《太极图》、《包公判》、《双串钱》、《黄菜叶》、《养闲堂》、《三天香》、《梅花诗》、《杨贵妃》、《失金印》、《海瑞打朝》、《吞九龙》。
属于昆曲的有:《扇坟取脑》、《别姬》、《贵妃醉酒》、《蒙正玩月》、《搜古杯》、《阴阳镜》、《太极图》、《武松杀嫂》。
属于折子戏的有:《藏孤出关》、《拜月》、《秦琼打旗》、《十送》、《方朔偷桃》、《兄弟连科》、《买花记》、《瑞兰走雨》、《玩灯》等。
屏南四平戏传统剧目《白兔记》,故事演五代时,刘智远与李三娘坎坷的爱情,及与其子刘承佑井边会母的故事。剧中的“结婚撒帐”“打瓜精”“磨房产子”“恶舅算帐”等情节为其它剧种所罕见。
屏南四平戏传统剧目《天子图》,是《白兔记》下集,故事讲述后晋皇帝石重贵派刘承佑奉命征番,刘被番女王惠英所俘,并被招为驸马。石重贵听信佞言,诬陷刘智远父子谋反。边城元帅柴雄闻讯回城搭救刘智远,并威逼石重贵让位于刘,后汉政权建立。该剧表演保存较多如对阵穿花、调五方等古韵。
声腔音乐
四平戏是以稍变弋阳的四平腔为主要基调.四平音乐为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
(一)音乐唱腔四平戏音乐唱腔的主要特色,深深地打着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一唱众和”的传统艺术烙印。其乐队仅有锣鼓打击乐器伴奏,不用管弦乐器演奏托腔,演唱采用“一唱众和”的程式。该剧种唱腔向无曲谱,“帮腔”要视唱词中的句式、句段的长短、字多字少及人物情感需求而定,有帮一个字、二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五到六个字亦有之。“帮腔”的唱词第一个字要由乐队鼓师先领唱,然后才随之“众人和腔”。这种“先领唱后和腔”的帮腔程式,艺人称之为“先领唱”、“套头唱”或“领头腔”。它主要是起着“定音”、“定调”作用,使“众和者”免于在无管弦乐器的演奏托腔的情况下,出现腔调混乱的现象。行当行腔:大花行腔发音带喉音,三花行腔发音带平音,旦角行腔发音带鼻音。各行当脚色演唱行腔发音都有严格规范,依据不同人物的情绪变化,感情起伏跌宕来增强四平戏音乐唱腔的准确、饱满、圆润、高亢、激昂、自如,音韵美、动听等特点。
四平戏的“一唱众和”徒歌演唱形式,独特之处还在于巧妙地将“众和”与“锣鼓打击乐器伴奏”所造成的强烈舞台音乐气氛,完美地结合在行当脚色的“徒歌演唱”中,弥补了“徒歌演唱”而无管弦乐器伴奏的不足,使四平戏音乐与声腔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同时,以“一唱众和”配合“打击乐”伴奏的演剧程式,于广场与草台、庙台演出时,不但能增强音量、扩大音域、渲染气氛、增进剧情节奏,突出了人物个性,抒发感情,丰富其艺术表现力,而且能使众多的观众听清曲调,理解剧情。
四平戏唱白皆用“土官话”。并杂用乡语,,它标志着四平戏这一古老剧种的舞台语言艺术别具一格,有别于其它任何剧种。四平戏的“唱、白”,表现程式大抵可分为:“唱曲、韵白、家常白、引子、对、诗、接口行板(亦称数板)及叫头”等若干种。在这些表现程式中,对某些字音仍要遵守保留“官音”与“戏曲声调”,要上口上韵的特殊读法,选择吸收方音土语穿插其间,丰富四平戏舞台语言艺术。
四平戏唱腔属曲牌体,由于艺人口口相传,大量曲牌名遗佚,从近年来的抢救挖掘中,陆续发现了部分曲牌名,其中有:【驻云飞】、【水里鱼】、【傍庄台】、【驻马听】、【江头金桂】、【伍供养】、【点绎唇】、【小桃红】、【吹拍】、【金钱花】、【不是路】、【香罗带】、【一江风】、【古调】、【山坡羊】、【撒帐歌】、【诉情怀】、【听情怀】、【玉芙蓉】、【金莲子】、【玉抱肚】、【前腔】、【风敲竹】、【宜春令】、【不是路】、【浆水令】、【玉交枝】、【鹊桥仙】、【双胜子】、【急山峰】、【滴流子】、【长恨歌】、【抱冤答】、【锁南枝】、【六么令】、【尾犯序】、【四边静】、【皂罗袍】、【四朝元】、【摧拍煞】、【铧锹儿】、【醉归庭】、【下山虎】、【虞美人】、【三台令】、【淘金令】、【生查子】、【浣溪沙】、【风云会】、【八赚声】、【水儿坠】、【剔银灯】、【刮古令】、【解三醒】、【小南枝】、【白云诗】、【步步娇】、【古梁州】、【泣颜回】、【风入松】、【古轮台】、【西江月】、【江儿水】,【叨叨令】、【将军令】、【石榴花】、【相思行】、【水底鱼】。
(二)乐队和乐器
四平戏早期后台演奏员只有5人,可操作乐器只有锣、鼓、绰板、吹、钹五类。锣分大锣与小锣;鼓分梆鼓(土称刀鞘梆)与堂鼓:吹分大嘀哒与小嘀哒(即大小唢呐);钹分大钹小钹。专司绰板、梆鼓兼打堂鼓者1人,专司大锣者1人,专司小锣者1人,专司大钹者1人,专司吹兼打小钹者1人。前台一人唱,后台众人和,但帮助领唱得由司鼓者兼之。到了明清之际,四平戏也受到昆曲的影响,同时还搬演了昆曲剧目及引用昆曲曲牌。清末,四平戏受乱弹戏影响在后台乐器上增加了箫、笛与麻胡等新乐器,(“麻胡”的形状样式与京胡相似,但比京胡偏大些。)演奏人员也由原来5人增至7人。
角色行当
四平戏的行当角色,一直保持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据老艺人说,清朝中叶后发展成9个,增加夫、礼二角;“夫”即老旦,“礼”即副生,这种班底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戏班人员最多时只有26个,除演员9个角色外,后台5人、挑箱6人。如果角色不够,往往一人兼扮几个角色,经常生旦下场后改扮龙套上场。不同角色地位待遇也不同,正生、正旦、大花属一等;小生、小旦、二花属二等;老生、老旦、三花属三等。
四平戏班社有个特殊的老班规,平时将全班演员角色分称“三脸堂”,即:凡是扮演生、旦、末、外、贴脚色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白脸堂’;凡是扮演净、丑脚色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花脸堂’;凡是扮演贴杂脚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杂脸堂’。三者总称为“三脸堂”。四平戏班社每到一地演出,要由后勤工作人员与当地戏头联系,事先在戏房内备下三张化妆桌,头一张桌供白脸堂专用,二、三张桌供花脸堂与杂脸堂统用。化妆时由白脸堂领先,接着按序为花脸堂与杂脸堂开始开脸化妆。四平戏的化妆用色仅红、黑、白三种。其中,白的是用一种白色泥粉加冰糖经过煎煮调制而成,称它为‘白水粉彩’;黑的是用煤油或烛点然后,在其上面盖一张纸熏烟,然后将纸上的烟灰刮下渗入榛油调制而成,称它为‘黑油烟彩’;还有红的是‘红干脂彩’,就此三色。”这说明了四平戏早期在化妆运用色彩方面是比较原始。如《白兔记》中的臭奴,其脸部化妆的一双粗大的倒挂眉最为突出,两腮各点红晕一块,红点上点有细碎黑点,眉心至鼻尖部位画一道红色,鼻尖上点有黑点。生、旦角只在双颊涂少许朱砂红。净角全脸一色,只勾画眼眉,并在前额作部分刻画。如呼延赞,仅在额上写一“王”字,全脸黑色,以示其为黑虎精。《白兔记》中的瓜精,则在额上画瓜子芽“V”形图案。姜维、包公则用太极表示精明,能卜善算。家院所挂之髯口称“须口”,呈一字形,用白色马尾毛勾扎于一根10厘米长的细竹条上;须长33.3厘米,于下巴处扎成一小结,用以表示下层人物劳作方便。清后叶,四平戏兴盛一时,在此期间剧目增多,新人物角色不断出现,受其它地方戏的影响,四平戏班社在化妆用色上由原有的“白、黑、红”三色增加了“黄、绿、蓝、紫、粉、灰、金、银”等众多的色彩,这是四平戏班社在脸谱化妆方面的一大拓进。四平戏在脸谱化妆上除了讲究用色技艺之外,还有它自身很独特的一面,那就是“三堂脸”的各类型脚色行当,净、丑行有脸谱谱式,且生、旦、贴、末、外等行也都有古朴的化妆方式。在艺术技法上忠实地继承保留了明代弋阳腔脸谱勾画法和简朴的妆式遗风。
表演艺术
(一)身段科介
四平戏的表演艺术既古朴粗犷,又优美自然,雅俗共赏,富有生活气息与民间色彩。生角出场必自报家门,举止文雅端庄,旦角注重静淑稳重,净角要求粗犷夸张,丑角则引逗滑稽。每个行当的表演都有一套严格的科范:如小生“指如蛇爪,出手平胸,举手到眉”;小旦“出手平乳,向下到肚脐”:大花“手似虎爪,出手平耳,以三步为一节,大步踩大锣,小步踩小锣。”;老生“手似龙爪,出手平肩,步大脚下轻”;老旦“手如环指,扣指如杯”;小丑“出手平乳,一伸即缩”等。尤其是净与丑的科介与念白,随剧情发展而插科打诨,甚至游离脚本台词而临场发挥,以增添滑稽与戏弄的古杂剧科诨色彩。
(二)技艺特色
穿花对阵:四平戏有一套十分完整而又与众不同的表演。每当双方兵马对阵作战时,双方各有一或两个龙套从下门同时出场,一方持刀,一方持枪,作“双蝴蝶”、“过黄门”、“火过弄”、“翻过门”等舞台调度,随即双方对向开始交锋,刀枪相架,彼此相持,台上出现一、二对兵卒作蛇形曲线绕转。绕穿之后,另一方也以同样的调度动作,作相对应的表演,呈现出舞台对称平衡美。
插科打诨:丑角和净角不论念白还是动作,都通过大量的插科打诨来增加喜剧性。四平戏丑角与净角在念白中夹杂本地土话,甚至粗话,因而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赶白兔》“打猎回猎”一场里,两丑扮小校跟随刘承佑打猎、追赶白兔,来到李三娘屋旁时,小丑随意互相插科打诨,一个说东,一个道西,互相扯皮,故意打岔,利用本地方言“谐音”进行逗趣。当李三娘向他们哭诉深受哥嫂虐待时,丑甲用“帽子装话”此为福建其它剧种所罕见。 撒帐:屏南四平戏保留不少古代的民间婚俗,并加以艺术处理,搬上舞台。在《赶白兔》“招亲”这场戏里,有一段十分典型精彩的结婚“撒帐”的表演。当刘智远与李三娘成亲拜堂时,李员外夫妻端坐堂上,新郎新娘披红戴花,分坐左右,这时丑扮秋奴手拿一圆箩,内装五谷、彩花,绕着新郎新娘,边舞边唱《撒帐歌》。这首民歌分东、西、南、北、中五段,唱一段绕一圈,最后秋奴解下身上红绸带,让新郎新娘双双牵引进洞房。这种表演直接来自民间婚礼习俗,当地人叫做“撒青”。
人当道具:在《沉香破洞》“题诗”的一场戏中,生扮刘锡在圣母殿里见华岳三娘姿容秀丽,想在三娘神像的飘带上题诗,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正提笔欲题,发现没有墨,只见殿上两边判官、一小鬼头上戴有帽子,于是喜出望外,便用笔杆轻轻刮下判官乌纱帽上的乌烟,调水当墨。戏中的判官、小鬼均由演员扮演,一直不动,形同偶像,其表演套路来自南戏,与宋南戏《张协状元》同。
真刀真枪:清朝中叶,屏南县龙潭村四平戏戏班曾盛行真刀真枪武打表演。演员能从五张高叠的桌子上,手持短刀,翻身而下。而台沿正当中,插着两把刀,演员的头部要正好翻落在两把利刃之间。由于这种特技十分危险,曾造成伤亡事故,嗣后便失传了。但凡表演两军对阵武打场面,则出现勾镰枪、排刀、平头刀、关刀、腰刀、月片刀、钢剑以及三叉戟、三节棍等。至今,该戏班还保存有这些真刀真枪的道具。
打洞破门:在《沉香破洞》“救母”这一场戏里,保存一个独特的打洞破门表演。演出时,小沉香手持开天斧,口唱《破洞歌》,然后向右场门一角用布帐布置的山洞猛砍,这时,写有“金”字代表洞门的布帐被掀开,表示第一道洞已被打破;一个小鬼牵着披枷戴铐的三娘作过场表演,然后迅速下场。接着,小沉香又唱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破洞歌》,以同样表演形式,连破银门、铜门、铁门。而最后惟独纸门无法打开,这时李铁拐师父上场,教小沉香用葫芦喷火,只见从边幕里喷出一道烟火,火舌要正对两根竹竿撑着的写有“纸”字的大门,霎时“纸门”被烧毁,台上烟雾迷漫。这时,三娘出洞,母子相会。这种破五道门的表演形式,为其它剧种的同类剧目所罕见。
服饰砌末
四平戏服装多用光缎面料为主,选色为上下各五色。上五色为红、黄、绿、白、黑;下五色为蓝、紫、粉、古铜、秋香。用色讲究饱和,花纹大方简朴而美观。将全部行头道具按类分箱制管理。
(1)服装分为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大衣箱里装放着红、黄等十色蟒袍和十色靠、什官服等大件服装。二衣箱里装放着各种类的男女对儿帔和褶子及箭衣、素箭衣等。三衣箱里装放着各色种类的彩裙、彩袄、彩裤、绸帕以及上下手所穿的兵卒甲胄衣裤、围领等杂用衣物。
(2)盔冠巾帽箱里装放着盔类有:帅盔、夫子盔、倒缨盔、霸王盔等;冠类有:平天冠、九龙冠、凤冠、紫金冠等;巾类有:员外巾、相巾等;帽类有:皇帽、太监帽、忠纱帽、奸纱帽;还有观音兜、九龙箍、渔婆罩(笠)等;小配件类有:雉翎、孤尾、飘带、面牌等;胡须有:黑三牙须、白三牙须等;按四平戏老班规,道具“老童爷”(小戏神)与戏班祖师田公元帅神像也放在盔冠巾帽箱里。
(3)鞋靴箱里装着靴鞋,鞋类有:彩鞋、袜子鞋、花盆鞋、夫子履以及方口鞋、草鞋、僧鞋等;靴类有:高腰靴、虎头靴、朝方靴、官靴、薄底靴等;附件白布袜等。
(4)化妆包头箱里装着黑、白水彩及红干脂等化妆用品及男女绸巾、水纱,和旦角头发、贴片、彩花和钻花头饰等。
(5)壳箱里装着各种动物形儿和面具、假人头等。
(6)刀把担主要装着各种刀枪把子及盔头架,具体有:大刀、木棍、堂板、排刀、剑等兵器及舞台所用砌末。
(7)气灯与茶担、主要是装放气灯及照明器具和供演员化妆洗脸烧汤、装茶水用具。
(8)乐器箱装放各种乐器。
四平戏行头管理人员6人,具体分工是:管理大衣箱、二衣箱和三衣箱2人;管理化妆箱、盔帽箱1人;管理鞋靴箱、壳箱兼茶担1人;管理刀把担、砌末箱兼走台1人;乐器箱由后台人员兼管。
戏班习俗
屏南龙潭村之四平戏,有“四平班,祖公戏”之说。所谓“祖公戏”,即是称其四平戏是祖上定下来要演的祭祖宗的戏,此俗在陈姓家族内代代相传已成不成文的族规。相传于明末清初间,其早期的四平戏仅在家族中小规模演唱,族中子弟由族中各房共挑选九至十人,房长将族中优秀子弟名单报族长。族长于祠堂中定下下年四平班子弟后,即将子弟名单贴于祠堂外,公布于族人。子弟及家人虽有不愿学戏者,但不敢违反族规,从二月初八日以后,由值年“戏袋”(四平戏班头人,每房有一、二代表)请教戏师父来教子弟,此为四平戏班之成立。早期四平戏班不是班社制,属值年制,每年办一次,“戏袋”和子弟每年都是临时的,其办戏班的目的是为了每年正月宗族庆贺元宵和二月初八之酬神演出,而后在乡族有亲情的邻村友谊献演二十余天,至三月初三日后,子弟回村春耕,一届四平戏班由此结束。由于四平戏属轮值办班形式,以及戏班子弟亦为挑选产生,所以,龙潭村陈姓宗族中学戏及上台演戏的人很多,学、演四平戏成为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四平戏班成立后,由族中之各房“戏袋”负责戏班事务,其培训戏班子弟学戏.演戏及出班有三个阶段,即“订口”、“催口”、“出门口”。“订口”即是会集入选子弟教戏学戏,子弟通常日间为家庭劳动,晚上到祠堂学戏;“催口”是在子弟学戏有进步时,教师让子弟去偷一只公鸡来祭戏神田公元帅,班中内部彩排各角色的新戏目;“出场口”为子弟学成几本大戏后,于秋收后出班到邻村演出之前,在本村开锣献演一场戏,族人以点心酬劳之。而戏班从外地回村后,于第二天在祠堂演一本好戏。宗族用祭田租设宴答谢“戏袋”、子弟及支持本届办戏班的人。此称“回场口”,亦称“圆口”。本届四平戏班之任务宣告结束。而下年度戏班之头人又由族中各房选出“戏袋”,再选择子弟参加,如入选子弟不想学戏,可出钱请“旧子弟”(往年子弟)代替之,龙潭村陈姓四平戏班即是如此年复一年的流传下来。
至清雍正、乾隆年间,龙潭陈姓四平班除了家族内演出外,开始被邀请在本县及邻县巡回演出,出现以演戏为生计的专业演戏班社“开祥云”,其后复有“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班社。戏班之演出,除元宵、二月初八宗族谢神演出不变外,其班社演出与各地戏班相同。近代以来,村中每年二月初二开始学戏,六月二十四彩排,八月二十三出艺,九月九秋收晒好番薯米后,戏班便外出演出,第二年春耕时节回来,这种古朴遗风沿袭至上世纪五十年代。
四平傀儡戏
屏南地处闽东北山区,素有“屏南三班戏,四平、平讲、柴头戏”之说。“柴头戏”指的是屏南四平提线傀儡、布袋傀儡、杖头傀儡三种木偶戏。屏南四平提线傀儡戏于元明时期传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唱腔为四平腔,线规古老,称线戏,保存着宋代金线傀儡余绪。经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发现有7个乡镇14个村办过四平傀儡戏。其中谢坑村的四平傀儡戏在清同治年间由政和县岭头村传入。降龙村悬丝傀儡戏有据可考最迟由韩氏八世祖韩孙田起,至今传承了十二代。
谢坑和降龙两处四平傀儡戏多有班名。谢坑称“怀桔堂”。降龙称“寿发堂(坛)”、“贞明坛班”。傀儡戏的演出具有“祈祷”与“还愿”的宗教功能。谢坑降龙两地傀儡班的构成均为二至三人。前台提线师一人,称抽线师傅,兼提线和演唱,后台锣鼓一人,兼托腔。傀儡班以前台抽线师为主体,他是坛班之主,拥有班中全部财产,同时又是主要技艺表演者,而后台打锣鼓者,多是抽线师的儿子、兄弟或徒弟。学徒刚到班中学艺,只能帮助师傅整理线偶和后台接腔等下手活。
屏南四平傀儡戏的剧目繁杂,突显谈史和宗教体材两大特色,真正属于宋元南戏传奇剧目以及四平戏传统剧目极少。宗教剧目有《西游记》、《观音堂》、《双义记》、《郑安平卜卦》、《陈光蕊大小登科》、《金铙记》、《八卦图》、《临水平妖》、《八仙》、《华光传》等等。以上剧目的部分剧目规模较大,《西游记》可搬演十多天,少能演二三日,也有部分为单本或好戏折子。说史题材剧为说史连台戏,最长的一本要搬演一个多月,最短的也要十数天。剧目有《东周列传》、《西汉演义》、《天宝图》、《征东》、《粉妆楼》、《下南唐》、《隋唐演义》、《狄青平西》、《三国演义》、《东汉演义》、《争春图》、《扫北》、《薛刚反唐》、《征西》、《杨家将》、《万花楼》。
四平傀儡戏的音乐形式为四平戏音乐形式。全班偶身为三十六身,偶身精小,偶身高56厘米,如果加上提线,则总长128厘米。四平傀儡戏的线规仍处于比较原始状态,绝大多数为七条线,个别偶身有八条和九条。偶身的排列延用“左文右武”的古制。而舞台台宽178公分,高155公分,台深75公分,显得小巧玲珑。
第二节 漈头平讲戏
屏南平讲戏是以地方方言演唱戏文的高腔剧种,起源于屏南,流传闽东北宁德、福州各县(市),系闽剧前身之一。是由明末清初时流行于闽东北民间的“驮故事”,亦称“肩头棚”的表演艺术演变而成的地方高腔剧种。这种民间表演艺术形成比较简单原始,唱腔多吸收当地民歌俚曲以及道腔释乐等。演唱时只用“刀鞘板”配合锣鼓打出节奏,其演唱与弋阳腔的演唱特点相同,也是“一人成声而众人相和”、亦即徒歌与帮唱相结合的“唱”、“和”形式表演,后来逐步增加了弦乐伴奏。所用乐器有“毛胡”、“指呐”。常演的剧目有“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以及以小生、小旦、小丑应工的“三小戏”,表演动作质朴粗犷,而且接近生活,服饰化妆也很简陋,一般以印花土布缝制戏衣。小丑只在两颊画个白圆蛋,再插上两条鼻须即可上台,小生,小旦只用“厦门桃”在眉心,嘴唇和两颊各捺一点红就上场表演。屏南平讲戏在屏南县分布广泛,全县154个行政村中有132个村历史上创办过平讲戏班,是闽东方言区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剧种。平讲戏保存白字弋阳高腔特色,古朴传统的表演风格,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以及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等显著特征。其主要价值体现为:一是对平讲戏研究的实证价值;二是民间宗族戏曲的社会研究价值,平讲戏提供了我国民间戏曲与农村社会宗族之间关系的重要参照系;三是印证对于地方戏曲,特别是闽剧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四是保留的传统剧目及其表演艺术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戏曲的审美观赏价值;五是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平讲戏,为福建特有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闽东和福州地区。所谓平讲,即指方言,清道光间人张际亮在《南浦秋波录》载:“会城(福州)俗称乡音为平讲。” 屏南平讲戏历史悠久,其发祥地为漈头村。漈头村,原称龙漈,为张姓族居地,该村由于地处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尚好,读书经商者多,是较早开发的村落之一。四平戏于清初传入该村。至清康熙初年,耿精忠在闽举行反清复明活动,在其未叛之前,其军队与戏子散布于各地。据清初海外散人《榕城纪闻》“顺治辛丑十八年七月”条记载:“王带戏子十余班,终日在南门石塔演唱,榜称‘靖藩’。看者索银三分。”而至康熙元年(1662),其所蓄戏班、戏子更多,还于福州龙山巷安排“打花鼓人住”,其“打花鼓亦千人”。于此同时,耿兵也驻扎于屏南龙岗寨,其寨主即漈头村人张良瑞,由此耿军中的四平戏、杖头木偶戏、花鼓戏也传入屏南漈头等地。至康熙八年“耿变”失败,其艺人逃亡民间,为了生存而改用福州地区方言演唱,平讲戏即肇始于这一时期。 漈头平讲戏著名艺人张志慎出生于明末崇祯庚辰年(1640),卒于清康熙丁酉年(1717)。于清康熙九年(1671),漈头上村因遭耿变而一度衰落,他举家迁漈头下村定居,成为漈头下村之开基祖。据张氏宗族世代相传,张志慎为平讲戏一代宗师,他于20岁才从艺,由于识文懂字,声色具佳,于平讲班中演小旦,三十岁时成名,曾红遍屏南、古田各地。由于张志慎的影响,平讲戏成为漈头张姓宗族的戏剧,一直在村族中传承,并且出现了一些著名艺人。如乾隆年间漈头村乡绅张旭偃(1733—1802)即在家中创办平讲班,培养了一批平讲戏优秀艺人。屏南九洋谢厝村,于清乾隆十年(1746)也办起平讲班。屏南龙源村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即有平讲班,在该宗族的一卷《交头簿》上,不仅记载两箱三十件古戏装数目清单,而且还注明“嘉庆丙寅十一年”之年号。该村古戏衣中,有的还注有年代及赠送人名字,如一件乌蟒和一件女宫装上领还书写“吉祥庆”之戏班名称。
清中后叶,屏南平讲戏一度走向繁盛。全县130多个村创办平讲班,平讲戏艺人多达数千之众,成为当地最具影响的地方剧种。这一时期在屏南代溪九洋村还出现享誉闽东北号称“平讲一”的“一衡班”。清末到民国期间,平讲受乱弹、闽剧的影响渐渐走向衰落。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平讲戏得到恢复,全县复办平讲班达30多个。但是由于平讲戏自身原因及社会文化多样性冲击等因素,平讲戏再度失去市场,1985年冬,福建范围内最后一个平讲戏班“屏南四坪平讲班”也在困境中解散,自此,平讲戏这一民间艺术瑰宝走向了衰亡。
2001年以来,屏南县注重地方戏抢救与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重新组建了屏南际头平讲戏班、屏南龙源平讲戏班、屏南安溪平讲杖头木偶戏班等民间业余剧团,平讲戏艺术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基本内容
(一)平讲戏剧目文本
平讲戏剧目有“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之三十六本头之称,其他还有折子戏等民间小戏。
“七双”剧目:《双封候》、《双绫帕》、《双金花》、《双串钱》、《双玉盃》、《双救驾》、《双钉判》 “八赠”剧目:《赠宝塔》、《赠金钗》、《赠宝镜》、《赠宝炉》、《赠宝刀》、《赠珠球》、《赠白扇》、《赠三宝》;
“二十一杂”剧目:《两登科》、《两重恩》、《三官堂》、《三义缘》、《七封书》、《钰宝带》、《玉麒麟》、《牙牌会》、《鸳鸯帕》、《失金印》、《种葵花》、《锦裙会》、《南柯山》(又称《朱卖臣》)、《义男恩》、《探关山》、《八宝带》、《清风亭》、《三奇缘》、《七国志》、《花针记》、《三仇恨》。
其它剧目:《采桑》、《破曹》、《求寿》、《教子》、《送子》、《空城》、《偷桃》、《拜寿》、《双珠球》、《双附马》、《虹桥路》、《古贤阁》、《摩天岭》、《棋盘山》、《红裙记》、《鸦片记》、《双子会》、《双爬城》、《赠宝珠》、《赠宝带》、《赠宝钗》、《金八仙》、《金宝炉》、《陈头会》、《湘江会》、《景岗会》、《金印会》、《月台会》、《下河东》、《下凡间》、《玉蟆蚨》、《小登基》、《大登基》、《大红袍》、《小补缸》、《大补缸》、《燔关山》、《看鳌山》、《天台山》、《回龙阁》、《龙凤阁》、《风仪亭》、《秋风亭》、《花被传》、《包公传》、《三枝剪》、《三志堂》、《三英雄》、《三结义》、《三代荣》、《五峰岭》、《七手巾》、《掌鞋记》、《飘沙记》、《朱沙记》、《药茶记》、《打虎记》、《猪肚记》、《黄金台》、《征平西》、《失玉环》、《绣鸳鸯》、《鸳鸯楼》、《鸳鸯带》、《乾坤带》、《杨八妹》、《信之番》、《征西岐》、《催钱粮》、《界牌关》、《开金锁》、《秦香连》、《送京娘》、《帕骨牌》、《讨鱼税》、《扬州擂》、《仙女配》、《探五洋》、《攝魂瓶》、《买鲤鱼》、《打花鼓》、《全家福》、《昆山县》、《三仙庆贺》、《八仙庆贺》、《李安打朝》、《明镜报仇》、《五代同堂》、《长蛇大阵》、《湘子渡妻》、《刘锡得子》、《渭水方贤》、《汾阳拜寿》、《金童买酒》、《过江杀相》、《借云破曹》、《走火从良》、《回衙写状》、《贤妹探监》、《山伯十送》、《开紫金锁》、《开弓买茶》、《杨八妹渡河》、《马匹卜驳妻》等等。
(二)平讲戏音乐唱腔
平讲戏音乐属高腔系统,由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分平讲、江湖、小调和其他杂曲四个部分,用闽东北或福州方言演唱,平白如讲,通俗易懂。主要曲牌有:
1、平讲
源于闽东北民歌,由“柴牌”和“诉牌”组成,属板腔体,“一人唱,众人和”(俗称“掏岭”)。柴牌又分[慢板柴牌]、[平板柴牌]、[急板柴牌]、[长尾柴排]和[柴牌调]五种。诉牌又分[诉迭]和[慢板诉牌]两种。一般为上下句结构反复,平白如话,适于叙事、抒情、哭诉、哀求,唱腔旋律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为最多,徵、商次之。板式为一眼板、散板以“刀鞘板”敲节拍,多衬词,有帮腔。
2、江湖
闽东北民歌揉合外来声腔四平、徽调、乱弹、啰啰等衍变而成。有[南柯调]、[南柯迭]、[平板诉牌]、[紧板],为羽调式,一眼板,单曲反复演唱,适于大段叙述。
3、小调
包括本地民歌和方言化的外来民歌,有[看灯调]、[琵琶调]、[游春]、[打花鼓]、[过关]、[采茶调]、[十不亲]、[看花]等,旋律优美动听,多用于歌舞场面。
4、其他杂曲
来自乱弹的[渔婆歌]和[纽丝]、[斜调]、[八仙调]、[平调]、[横调]、[奈何调]等。来自逗腔的有[花园调]、[急板]、[倒板],来自洋歌的有[赏花]、[山坡羊]、[赶船歌],来自梆子的有[滂水调]等。演唱时,前台一人干唱,后台齐帮。唱词每句中间都有二三处穿插“唉”音叹词,尾句三字多由后台乐队与演员帮腔。平讲戏的乐队与乐器。乐队共六人,硬爿(打击乐)三人,软爿(管弦乐)三人。分操“刀鞘板”大锣、铙钹、京胡、毛胡(兼指呐),笛子(兼唢呐)等乐器。乐队设在舞台正中靠后壁处。硬软爿分坐在一张桌的左右两侧。乐队担任伴奏的同时,还要兼帮腔,鼓司领唱主调,其他人员(包括捡场)帮助衬字。
拖控。屏南平讲戏早期的乐器因陋就简,不甚讲究,具有特点的乐器有刀鞘和毛胡。刀鞘代替鼓板和单皮鼓来指挥舞台活动,长期沿用未改。后在木质和制作方面稍有改进,以硬木为体形状仍沿柴刀鞘,两侧开长孔。能发出两种主高低有别的声音,以视板眼。毛胡,以大毛竹为筒,小竹为杆,簿梧桐板(代蛇皮)为面。这也是早期自制的乐器,发音别致,音调较低、音色浑厚圆润。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还有低音锣和盘大蒂小的低音锣,也颇有平讲剧种的特色。
(三)平讲戏行当角色
平讲戏的行当角色早期以“七子”、“八角”、“九角”为基础。由于受花鼓、采花戏的影响,平讲戏特别注重生、旦、丑三个角色的表演。到了清中叶,平讲戏进入发展阶段,角色行当增加到6个至12个的体制,分三行十四人角。
生面行(白面行)正生、小生、武生、贴生、老生(外) 旦面行(包头行)正旦、小旦、花旦、武旦、贴旦、老旦
净丑行(花面行)大花、二花、三花
平讲戏每班只有20多人,角色不足,所以杂角如文堂、武堂、家佣、地保、店家、船家、和尚、道士、尼姑等是由以上行当角色兼扮。平讲班以家庭文戏居多,演武戏少,角色多以文戏排位,小生,小旦、大花为一等,正生、正旦、三花为二等,老生、老旦、二花三等,其他“杂角”为四等。
(四)平讲戏的表演艺术
平讲戏主要行当表演特点有:旦角一般右手不离胸,离胸宜近不宜远,举手不过奶;出手食指要微弯,指物要转腕。脚踏“丁字步”,行走“莲花步”,急走“挪台步”(用双脚挪动)。演赶路时的准备动作是左手摸发髻,右手摸脚跟,进出门槛时是右脚提跨,左脚跟进。坐位时身稍侧,浅交脚。出场时脸朝后台,直至台桌边才转身面向台前亮相,接着捡领、捡袖,然后用“贴步”行到台前,念词后转身到台桌前坐下报白。大花(净角)出台时用“大冒”,即“三下步”,左手捏住右手袖子,遮面至桌边甩袖亮相,双手捋须,瞪转眼珠,用“八字步”行至台前,念词后转身大步到台桌前或登上案桌坐下道白。武生出台起“大冒”介,“三下步”用袖遮面至台桌边亮相,整冠、捋须、捡袖,脚踏“八字步”上台。三花出台动作有:孩儿步、翘胡子、转眼珠、龟头相、倒头步(倒身用双手行走)等。老生在表演追赶时有“摆须”的,踏一步摆左边,再踏一步摆右边,从慢到快,表示艰难。青须生表演气愤时有“吹须”、双手抱肩、全身抖动、眼珠突出等。
平讲戏特色艺术有“蓄气”开“壳箱”和真刀真枪表演等。“蓄气”是平讲戏表演艺术特色之一,剧中人物遇到不幸、受到惊吓或死亡时表演“蓄气”,将面转向后台,快速在两颊抹些茶油,然后吸气入胸,把鼻凹下去,眼珠先动后而不动,呼吸停止,最后仰倒于地,表示昏厥或死亡。由于旧社会的戏班艺人地位低俾。经常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演出,睡眠在祠堂庙宇,吃饭于千家万户,需以武术防身保安全。后来便把民间武术溶合到舞台艺术中去:使用真刀真枪表演成为平讲戏班的一大绝活和艺术特色。表演的真刀有排刀、扑刀、月爿刀、腰刀、钢剑等,真枪有长矛枪,长蛇枪以及钢叉、木棍等。在舞台表演对战时,必须按照后鼓板指挥,以板眼表演武打动作;杜绝打错一板一眼,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台上真力真枪对打出锐耳的响声,使台下的观众全神贯注,叹为观止。平讲戏的武打艺术程式,如“一衡班”在演《下三关》的第十台“南番对战”中杨文广大战肖天的双方兵将对阵时有月戕形交锋,圆形围攻、八字开调兵、长方形伏兵以及四角穿花战等程式。虽粗犷古朴,又体现出一场激烈的战斗。
开“壳箱”是平讲戏又一表演特色。“壳箱”是宋元南戏传下来的古艺术。“壳箱”,俗称“师傅箱”,内装“师傅爷”(老郎像),财神、魁星、雷神、五鬼及虎、牛、狗等而具,是表演神话人物和动物时使用的。“壳箱”与戏俗有关系。不能随便打开。每到一村演出时,应由班主或“捡场”负责开箱。先将戏台打扫干净,摆上一张方桌。设立“田窦郭三大元帅”的香位,然后才打开“壳箱”,将“老郎爷”像抱到香位中,再占香祷告庇佑在此演出顺利平安。称为“开壳箱”。因为各种面具相凶狰狞,忌小孩观看。成人也只可眼观手不动。壳是“面壳”(面具)。在同样的戏装者身上,只要戴上“面壳”就变成另一个人物,“神话人物”,既省去化妆时间,以方便了同行当的扮演。利用面具表演神仙鬼怪是我国古老傩舞在平讲戏等地方剧种的遗存。
(五)平讲戏的舞台美术
1、化妆
平讲戏早期演出时,角色脸不扑粉,化妆从简。至清同治以后,生、旦用水粉敷底,厦门桃(胭脂)涂两颊,松烟画眉。黑须老生化妆亦与此相似。丑、末、净均不敷底色,仅在眉眼处略加勾画。平讲戏早先演出的剧目大多属于生活气息浓郁的家庭戏,净、丑不开脸谱,后来受外来剧种的影响,才出现脸谱。闽剧的脸谱有英雄脸、大丑脸、鬼神脸、大花脸、三花脸、女丑脸等6大类。与其它剧种脸谱相比较,显得较为简单。有的脸谱只用手指勾画,装扮鬼神时用金、银色平涂脸部。此外,平讲戏还有壳(面具)、兽(兽形)等化妆手段。面具有加冠、财神、魁星、土地、黑白无常等;兽形有虎、豹、狮、象、马、猪和各种鸟形。
2、服饰
清代平讲班服饰很简陋,大多用纱布制作,间用绸缎,很少绣花。小生衣斜襟,前后仅绣一朵小花;青衣著布“褶仔”,即旦角平领对襟帔,白布镶边;花旦穿花布衫,镶有彩色花边。退宦老生和老旦穿的红布官帔,前襟贴黄纸剪的长形“寿”字。平民老翁老妇穿白、黄、灰等杂色男女“道袍”,即斜襟衣。长把三花(文丑)穿生衣,戴君子巾。酒保穿蓝布酒保衫,腰围男裙,头戴一把抓,即扫帚巾。书童戴环环帽或头顶梳发辫,紫红头绳。官衣多为蓝、青(黑)二色,胸前背后有绣补。巡按、五府六部官吏穿蟒袍,有红、蓝、黑、白、绿五色之别。黄色为皇室专用服色。平讲戏初期的服装只有三担,到了晚清时期发展到六担,分别如下: 师傅箱“壳箱”一担,内装元帅爷神位、老朗爷像和各种面具;盔头箱一担,内装官纱帽;蟒靠箱一担;男软衣箱一担;女软衣箱一担;枪刀把箱一担。
3、砌末
平讲戏常用的道具有文房四宝、銮仪器仗、刀枪旗帜、公堂刑具、神佛祭品、布城以及水旗、车旗等。此外,还结合一些剧目的特殊需要,制作接近当地生活用具原型的新道具,追求地方特色和形象逼真。清中叶至民国期间,较长时间用真刀真枪,如铁制的刀、剑、关刀、叉、棍等。
4、舞台装置
闽剧舞台装置早期很简陋,凭借庙台或戏台正中板壁上的“福禄寿喜”、“天官赐福”、“蝙蝠团寿”等画面为背景,将左、右两门题为“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供演员上下场。演区仅有一桌、二椅,亦常以桌代山,倒椅为井。
(六)平讲戏班社习俗
清初以来,我县曾有130多个村庄办过平讲戏班,其中有“初学班”与“招班”两种组织方法。
初学班的组建多数是正月至二月间,首先是产生“掌班”。一个班社的“掌班”成员多则上十人,少则三五人,为首者称为“掌班头”,其他人员称为“掌班哥”,他们是组建和管理戏班的负责者。农村唱戏受人歧视,加上初学班的戏角是没有工钱的,因此招收戏角的难度很大。为了突破这个难关,“掌班”是先设立“风火院”(神坛),把戏祖师“元帅爷”请出来“撑腰”,使人们也就能自觉地为“元帅爷”演好戏。组班时,“掌班”将从乡村中偷捉来的公鸡宰了煮熟,配备供菜果品,连同选录的戏角名单(用红抄写),摆在“元帅爷”的坛前祭祀,然后把鸡肉切成块分别送到所选取的戏角家中,等于“录取通知书”。有的家长虽然不大愿意儿子去演戏,但由于地方习俗不敢违背只好接受了。组班第三步是聘师教戏。先议选剧目,然后由师傅负责从剧本总纲中摘抄出“过旁本”(角色本)。到三月初三日,“掌班”又筹备牲礼供品祭祀“元帅爷”,当晚办酒席称为“三月三订口”。散席后戏师傅根据戏角条件确定其扮演的角色,并发给予戏本。第二天晚上开始教戏读白,接下来教唱句。到四、五月农忙季节,学戏时间放宽,插秧结束后又抓紧学习。农历六月初四日,“掌班”又将人们捐赠的食品供祭“元帅爷”,并备办酒菜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和戏角的家长,称为“六月四吹口”。散席后开始“净串”,有锣鼓板配合,但不穿戏衣不化妆的排戏。主要教戏角按板眼唱念,以及动作和表情。经一二十天训练后就转入“熟串”,穿上戏衣,但不化妆的排演。八月初三日,“掌班”又办供品祭祀“老郎爷”和“元师爷”,晚上又办酒席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及家长等,称为“八月三吹口”。散席后化妆上台正式演出,称为“彩排”又称“试演”邀请热心于办班的戏迷,有演过戏的艺人观看演出,并要求提出意见,逐步纠正。连续排练到九月初九重阳节以后,开始正式演出,先在本村演两三场较熟练的戏,以示感谢人们的支持,称为“出门戏”。然后择日到外村演出,称为“出班”。至此,戏班的组建才告成功。
“招班”的平讲班,是先产生班主,然后招集戏迷或老戏角入股投资,形成“掌班”,购置新戏服及道具。接着招收“通台响”的后台人员(打鼓佬、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头把琴、吹),然后招收本村初学班中的杰出戏角,再向外村招聘平讲戏名角,组成一个班,称为“招班”。“招班”平讲班的戏角有双套配备,而且都是精英,他们能演大本戏,精通剧目达几十本,可连续演出二三十场。戏角多的班社达三四十人,戏衣是全套新装,有的还有双套,所以戏资也比初学班高。“招班”头年是从“八月三”开始组建,当天要备“福礼”供祭“元帅爷”,晚上要聚餐庆贺,宣告戏班成立。然后进行“串戏”,因为都是老戏角,基本上又都是演过的剧目,所以通过“净串”一遍就能演出。经过短期的“净串”,然后择日到外地演出。在出班的前一天晚上,仍要演一场戏让村人观看。“招班”坚持常年演出,是个专业性戏班。“招班”的戏角,能用真枪真刀表演,并采用当地的武术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表演方式。如清末至民国初年代溪一带“招班”的“一衡班”,戏衣新、道具全、剧目多,深受各地观众的欢迎,被誉为“平讲一”。“招班”平讲班的戏资收入比初学班高出一、二倍,清末至民国初年每场戏的报酬达40多块银元。其收益分配有三部分:一是戏衣道具的折旧费,每月从收入中提“二成”抵还“掌班”;二是扣除煤油、化妆品等支出;三是把除去支出的剩余部份分配给戏角。分配方法按戏角扮演角色的重轻分配,称为“分只”。得“十只”的有打鼓佬、头把琴和扮演小生、小旦、大花、三花等重角;得“八只”的有扮演老生、老旦、二花的等;得“六只”的有扮演文武堂、马夫、店家、稍公、店小二以及尼姑、庙祝等贴角。挑戏装道具的也是按“只”开工钱,如:挑运“盔头箱”(内装“元帅爷”像、神坛和各种帽盔)的得“五只”;挑“大衣箱”(内装各种蟒袍)和“小衣箱”(内装生旦软衣)的得“六只”;挑“杂箱”(内装靴头鞋类)的得“五只”;挑“桶箱”(内装枪、刀、剑、马鞭、鼓架、帐帘)的得“四只”。而戏师傅(导演)的工钱则是按原先议约付给。
初学班的演员在学戏第一年,都是为“掌班”当义务。有的演员可得一些“花彩钱”、“加官包”、“偷桃包”、“八仙包”“济贫钱”、“开台包”。平讲初学班的经费结算,于三月“回门口”之后进行,分收和付两个科目。收入有“戏迷”捐赠、“掌班”入股、戏资收入、红包收入等。付出有戏衣购置、乐器购置、煤油灯费、化妆品费、挑运费及戏师傅、打板师傅、头把琴师傅等后台所聘人员的工钱和香烛福礼等开支。总收入和总支出对除外得出盈亏数,有盈余是“掌班”按股分红,如果亏损了,也是“掌班”按股负担。戏迷的捐赠是无偿的,他们最大的收获是看戏和参加几次聚餐。戏角也是义务,一年演出没有工钱,所得的是伙食,但他们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主要特征
屏南四平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剧目和声腔音乐,以及形式古朴的表演艺术,保存了独特而古老的剧种个性和风貌,其特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保存原始的高腔特色
平讲戏的音乐唱腔,依然保持“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锣鼓,保持“其节以鼓,其调喧”之演唱伴奏形式特征不变;其剧种音乐声腔不仅对于了解明清高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二)古朴传统的表演风格
在平讲戏传统表演艺术中,有许多表演艺术程式,其形式十分古朴原始,属于南戏之杂剧形态之遗存。如《赠宝带》即以人装神庙中的判官、小鬼,武打戏用真刀真枪等舞台表演艺术,都带来元明时代南戏杂剧艺术信息,说明平讲戏是对明代南戏艺术的承传,并通过其表演艺术使人了解古代民间艺术的风貌。
(三)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
平讲戏的演出多将世俗生活中的笑话、诨语以及地方掌故穿插运用于科诨中,使演出呈现生动性,这种雅俗的组合现象,也是提供给观众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机会,使平讲戏之受众面得以扩大。
(四)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特征
平讲戏流行于民间,与民众世俗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不仅其班规习俗在剧种内部机制有戏神信仰习俗,有一整套完整的祭台、洗台、开台、拜祖师的宗教性仪式活动及演出形式;而且在剧目演出中也有大量宗教民俗性的表演内容与形式出现。至于戏中表现的民俗活动婚丧喜庆场面,也与民俗活动相差不远,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至今,这些习俗依然保持于业余剧团中,成为演出中的传统,并与民众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重要价值
屏南平讲戏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在深山中遗存,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对高腔研究的实证价值
平讲戏是直接吸收四平腔艺术特色形成的高腔剧种、保存着原生态戏曲文化特质,其剧目、唱腔、表演诸方面都蕴藏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东西,特别是其唱腔音乐,伴唱和伴奏形式基本上保存高腔古貌。为今人研究高腔和四平腔提供可靠的实证。
(二)民间宗族戏曲的社会研究价值
屏南平讲戏流传四百余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宗族社会的酬神谢恩的宗族戏曲演出的制度化有重大关系。平讲戏班的形成,剧目的演出,都是族人对于维护宗族利益的一种文化行为,从宗族戏剧这一点上看,屏南平讲戏对于我国民间戏曲与农村社会宗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参照系。具有独特的社会研究价值。
(三)民间戏曲发展之历史价值
屏南平讲戏虽然接受了部分明代四平腔的戏曲遗产,但是在平讲戏的流行过程中。它根据当地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欣赏需求大量改编了传统剧目,由此可观平讲戏的戏曲文化积淀并印证对于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四)古代戏曲的审美观赏价值
屏南平讲戏保存了许多古代南戏的表演模式,并积累了一些历代艺人的表演技艺,如《双子会》、《赠宝带》、《采桑》等剧目,都是历经世代艺人打磨的精品,观众百看不厌,甚至耳熟能详。平讲戏这些剧目及其表演艺术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在经过整理和加工后,在今日戏曲舞台上仍然可以演出,它所具有的是古代戏曲流传下来的极其宝贵的审美价值。
(五)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屏南平讲戏,作为福建目前仅存的剧种,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珍稀地方剧种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屏南及福建地方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也可以取悦观众。而平讲戏可以在不破坏剧种原生态的情况下,对其中精品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旅游文化中的品牌,为繁荣地方旅游经济事业服务,从而产生文化产业价值。2008年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节 寿山乱弹戏
乱弹是清中叶由北方传入闽东后,与当地民间戏曲相结合形成的地方剧种,是北路戏的前身,同时又是闽剧“江湖”声腔之源头,对闽剧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二百多年来原始形态的乱弹腔仍然存在于屏南县寿山村等地。
清道光十年,在寿山村以苏兆岁为班主,聘请闽浙赣三省乱弹名艺人,成立“三省福”乱弹班,在屏南各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了徽调、汉调、滩调以及民间小调综合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发展起来的“平板”为基调,是福建省有影响的古老剧种之一。其主要曲牌是头万(头犯)二万(二犯)、三万(三犯)极其反调反头万、反二万、反三万。头万又称平板,二万又称慢板,三万又称散板。屏南乱弹戏另一类曲牌是叠牌,很有特色,旋律平易流畅,是一套由简入繁的同一音调不同变奏的分曲体,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等。
乱弹戏的传统剧目多而杂,相传早期有一百多个,常演的代表性剧目被概括为“五缘”、“六配”、“九阁”、“十三带”。后期大量吸收徽班京剧的剧目。屏南乱弹表演风格传统古朴,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以及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等显著特征。其主要价值体现为:一是提供了我国民间戏曲与农村社会宗族之间关系的重要参照系;二是印证对于地方戏曲,特别是北路戏、闽剧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三是保留的传统剧目及其表演艺术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戏曲的审美观赏价值;四是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历史渊源
屏南乱弹戏于清中叶传入。清道光十年,在寿山村以苏兆岁为班主,聘请闽浙赣三省乱弹名艺人,成立“三省福”乱弹班,在屏南各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本地的艺术特色,最终形成屏南乱弹自己的特色。清末,屏南寿山乱弹进入鼎盛时期,当时除了寿山乱弹戏班外,全县还有上山登、康里、芳院等20多个村办过乱弹班社,并在闽东北及浙江、江西等地演出,享有较高的声誉。
抗战时期,戏班相继解体,乱弹戏濒于灭亡,但在屏南寿山村,却有一支乱弹吹唱班,这些班经常参加演唱活动,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形态的乱弹腔。因此濒于消亡的福建省较有影响的古老剧种的乱弹戏有幸得以保存。这不仅得益于屏南民间艺人对着一古老剧种的保护,得益于屏南这块具有浓郁戏曲文化沃土的滋养,使得这一古老剧种仍然得以保存。1977年,由政府牵头,由寿山村仍健在的老艺人传授演艺,组建年轻演员,排练乱弹剧目《双合缘》,在香港回归庆祝大会上演出,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屏南乱弹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这一古老剧种能够在屏南这快土地上再次生根发芽逐渐成长。
如今,具有浓厚文化保护意识的屏南县委、政府、文化工作者和全县人民正致力于屏南吸取文化的保护、收集和整理,并培植、发展、壮大。
基本内容
屏南乱弹戏保存较多吹腔与梆子腔的艺术风格,其剧目文本、音乐唱腔、表演艺术、服装砌末等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一)乱弹戏剧目文本
乱弹戏剧目有“五缘”、“六配”、“九阁”、“十三带”来概括其中一部分主要剧目。乱弹戏的传统剧目多而杂,相传早期有一百多个,常演的代表性剧目被概括为“五缘”(《翠花缘》、《双合缘》等)、“六配”(《鸳鸯配》、《龙凤配等》)、“九阁”(《九龙阁》、《古贤阁》、《兰香阁》、《回龙阁》等)、“十三带”(《九龙带》、《蓝腰带》、《乾坤带》等)。后期乱弹戏大量吸收徽班京剧的剧目,诸如《乌盆记》、《狸猫换太子》、《野猪林》、《斩郭槐》、《三进士》以及《包公案》、《施公案》、《济公案》、《水浒》、《薛仁贵》等历史故事剧。
其他剧目还有:《对珠还》、《节孝图》、《分水钗才》、《碧玉钗》、《莲花庵》、《辨痔》、《朱砂印》、《大长春》、《忠义缘》、《珍珠串》、《百花台》、《水花容》、《刘锡得子》、《董永得子》、《偷桃》、《五代同堂》、《书宝盆》、《大补缸》、《杨戬打剪刀》等。
由于乱弹戏剧目丰富,对当地的平讲戏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屏南县的平讲戏班还改唱过乱弹戏,因“官”、“土”结合,剧目混演,被群众讥笑为“平讲假乱弹,琴哨乱对弹”,乱弹戏同时又是闽剧“江湖”这一支流声腔,对闽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乱弹戏的道白、唱腔均用普通话,音乐以梆子腔为主,与“温州乱弹”极为相似,所以两地演员可以互相客串。乱弹戏在流动过程中,吸收了徽调、汉调的音乐,在清末又受京剧影响,吸收了皮黄声腔的曲调和剧种。
其主要曲牌是头万(头犯)二万(二犯)、三万(三犯)极其反调反头万、反二万、反三万。头万又称平板,二万又称慢板,三万又称散板。乱弹戏另一类曲牌是叠牌,很有特色,旋律平易流畅,是一套由简入繁的同一音调不同变奏的分曲体,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等。这两类曲牌与温州乱弹的主要曲牌“二凡’和‘三五七”同属于个体系。此外还有[走广东]、[茉莉花]、[小花鼓]、[五更鼓]等民间小调。
(二)乱弹戏唱腔、器乐、乐队和乐器
乱弹戏音乐属弹腔系统,由乱弹腔、闽东北民间音乐和徽昆、皮黄及南词等剧种音乐融合而成。
1、唱腔
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分平板腔和小调两类。
平板腔是北路戏的主要唱腔,按调门分为正、反二调。
正调定弦为“5-2”,曲调有四种: [头犯],板式为平板(即原板2/4拍),上句板起落,下句眼起板落,曲调开朗活泼,宜于对唱、叙述。
[二犯],板式为一眼板(2/4拍),大跳进旋法和切分节奏较有特色,多用于深思、自叹和大段诉说的场面。
[三犯],板式为散板,紧拉慢唱,宜于悲哀、痛苦的抒发,多与其他曲牌合用,亦可单用。
[秦腔],板式一眼板(2/4拍),曲调活泼轻松,宜用于女腔。反调,定弦“1-5”,曲调也有四种: [反头犯]:板式一眼板(2/4拍),曲调开朗、激昂。
[反二犯]:板式为一眼板(2/4拍),曲调激昂而略带忧郁,多为女腔。用于女腔。用于诉苦、吐怨。
[反三犯],板式为散板,曲调高亢激昂。
[慢老拨子],板式为慢三眼(4/4拍,腔多字少。
小调,吸收民间小戏、民歌而来,如[补缸调]、[葡萄架]、[小上坟]、[花鼓]、[茉莉花]、[走广东]、[反山东]等。
曲式大都是上下名戏称的结构,词格主要是“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三三四”的十字句,男女同调不同腔,男腔和老旦用本嗓发声,女腔和小生用假嗓发声。
2、器乐
有琴串、吹牌和锣鼓经,常用的琴串有[一枝春]、[梳妆楼]等10多支,吹牌和锣鼓经与京剧大同小异。
3、乐队和乐器
传统乐队共6人,分硬、软两介。硬介有板鼓、大锣、小锣;软介有头把(正吹)司曲笛、唢呐、麻胡,二把(副吹)司二胡、月琴、唢呐、三把司三弦、战鼓、大钹、小钹。后乐器增设中胡、低胡、琵琶、扬琴和部分西洋管弦乐器以及缸鼓、大堂鼓等,乐队也相应扩大。乱弹戏最常用的是横哨,因此乱弹戏也叫“横哨戏。”
(三)角色行当、身段科介、特色技艺
1、角色行当
清乾隆年间(1736-1759年),角色行当为“八角”。清中叶后,增加叶后,增加到“三行十二角”,角色行当分工渐趋细致。
“八角”角色有二说。其一是以三花、大花、二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贴旦谓之“八角”,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角色来定行当。如:汉钟离(大花)、吕纯阳(老生)、李铁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国舅(二花)、张果老(老外)、韩湘子(小生)、蓝采和(贴生)等。
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杂丑,双称“三花杂”)。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巾生)。
包头行分:青衣、花旦、贴旦、四包头(贴外之贴双称(拜堂旦“)。
后来,北路戏演出的剧目,以历史戏、宫延戏、武戏居多,家庭文戏较少,形成以老生、青衣、大花、三花为主体的四个行当体制,俗称“四柱码”。但有些大班行当齐全,小生、小旦比较强,形成六个行当体制,称“六柱码”。
2、身段科介
大花“倒米”:如《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后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如《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喊威声,吴起握羚子后退,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抖动,犹闻响声。转纱帽:过去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带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地左右转动自如。
鼻须功:练功时,用手抓住鼻下“人中”处,轻轻用力左右摇动,天长日久,即能急速颤动,左右自如。
“梨头”:丑角表演时,头部要机械地向前伸缩,速成“梨头”。
金鸟步:旦角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一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
后跟步:青衣出厂时,整襟捋发之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稳重大方。
颤功:次功用处较多,角色在表现惊慌时全身颤抖。
3、特色技艺
僵死:在白蛇赶夫里,许仙猛然发现白素珍饮雄黄酒先行时,鼻孔一吸,面呈凹行,然后僵死到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时用茶油将鼻子揉动,功夫成熟,鼻扇柔软,容易抽吸。
(四)乱弹戏的舞台美术
1、化妆
乱弹戏早期演出时,角色脸不扑粉,化妆从简。乱弹戏早先演出的剧目大多属于生活气息浓郁的家庭戏,净、丑不开脸谱,后来受外来剧种的影响,才出现脸谱。此外,乱弹戏还有壳(面具)、兽(兽形)等化妆手段。面具有加冠、财神、魁星、土地、黑白无常等;兽形有虎、豹、狮、象、马、猪和各种鸟形。
2、服饰
清代乱弹班服饰很简陋,大多用纱布制作,间用绸缎,很少绣花。小生衣斜襟,前后仅绣一朵小花;青衣著布“褶仔”,即旦角平领对襟帔,白布镶边;花旦穿花布衫,镶有彩色花边。退宦老生和老旦穿的红布官帔,前襟贴黄纸剪的长形“寿”字。平民老翁老妇穿白、黄、灰等杂色男女“道袍”,即斜襟衣。长把三花(文丑)穿生衣,戴君子巾。酒保穿蓝布酒保衫,腰围男裙,头戴一把抓,即扫帚巾。书童戴环环帽或头顶梳发辫,紫红头绳。官衣多为蓝、青(黑)二色,胸前背后有绣补。巡按、五府六部官吏穿蟒袍,有红、蓝、黑、白、绿五色之别。黄色为皇室专用服色。平讲戏初期的服装只有三担,到了晚清时期发展到六担,分别如下: 师傅箱“壳箱”一担,内装元帅爷神位、老朗爷像和各种面具:盔头箱一担,内装官纱帽;蟒靠箱一担;男软衣箱一担;女软衣箱一担;枪刀把箱一担。
3、砌末
乱弹戏常用的道具有文房四宝、銮仪器仗、刀枪旗帜、公堂刑具、神佛祭品、布城以及水旗、车旗等。此外,还结合一些剧目的特殊需要,制作接近当地生活用具原型的新道具,追求地方特色和形象逼真。
4、舞台装置
乱弹戏舞台装置早期很简陋,凭借庙台或戏台正中板壁上的“福禄寿喜”、“天官赐福”、“蝙蝠团寿”等画面为背景,将左、右两门题为“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供演员上下场。演区仅有一桌、二椅,亦常以桌代山,倒椅为井。
(五)乱弹戏班社习俗
清初以来,我县曾有30多个村庄办过乱弹戏班,其中有“初学班”与“招班”两种组织方法。
初学班的组建多数是正月至二月间,首先是产生“掌班”。一个班社的“掌班”成员多则上十人,少则三五人,为首者称为“掌班头”,其他人员称为“掌班头”,他们是组建和管理戏班的负责者。农村唱戏受人歧视,加上初学班的戏角是没有工钱的,因此招收戏角的难度很大。为了突破这个难关,“掌班”是先设立“风火院”(神坛),把戏祖师“元帅爷”请出来“撑腰”,使人们也就能自觉地为“元帅爷”演好戏。组班时,“掌班”将从乡村中偷捉来的公鸡宰了煮熟,配备供菜果品,连同选录的戏角名单(用红抄写),摆在“元帅爷”的坛前祭祀,然后把鸡肉切成块分别送到所选取的戏角家中,等于“录取通知书”。有的家长虽然不大愿意儿子去演戏,但由于地方习俗不敢违背只好接受了。组班第三步是聘师教戏。先议选剧目,然后由师傅负责从剧本总纲中摘抄出“过旁本”(角色本)。到三月初三日,“掌班”又筹备牲礼供品祭祀“元帅爷”,当晚办酒席称为“三月三订口”。散席后戏师傅根据戏角条件确定其扮演的角色,并发给予戏本。第二天晚上开始教戏读白,接下来教唱句。到四、五月农忙季节,学戏时间放宽,插秧结束后又抓紧学习。农历六月初四日,“掌班”又将人们捐赠的食品供祭“元帅爷”,并备办酒菜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和戏角的家长,称为“六月四吹口”。散席后开始“热串”,有锣鼓板配合,但不穿戏衣不化妆的排戏。主要教戏角按板眼唱念,以及动作和表情。经一二十天训练后就转入“红串”,穿上戏衣,但不化妆的排演。八月初三日,“掌班”又办供品祭祀“老郎爷”和“元师爷”,晚上又办酒席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及家长等,称为“八月三吹口”。散席后化妆上台正式演出,称为“彩排”又称“试演”邀请热心于办班的戏迷,有演过戏的艺人观看演出,并要求提出意见,逐步纠正。连续排练到九月初九重阳节以后,开始正式演出,先在本村演两三场较熟练的戏,以示感谢人们的支持,称为“出门戏”。然后择日到外村演出,称为“出班”。至此,戏班的组建才告成功。
初学班的演员在学戏第一年,都是为“掌班”当义务。有的演员可得一些“花彩钱”、“加官包”、“偷桃包”、“八仙包”“济贫钱”、“开台包”。乱弹初学班的经费结算,于三月“回门口”之后进行,分收和付两个科目。收入有“戏迷”捐赠、“掌班”入股、戏资收入、红包收入等。付出有戏衣购置、乐器购置、煤油灯费、化妆品费、挑运费及戏师傅、打板师傅、头把琴师傅等后台所聘人员的工钱和香烛福礼等开支。总收入和总支出对除外得出盈亏数,有盈余是“掌班”按股分红,如果亏损了,也是“掌班”按股负担。戏迷的捐赠是无偿的,他们最大的收获是看戏和参加几次聚餐。戏角也是义务,一年演出没有工钱,所得的是伙食,但他们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古剧本十二本:《节孝图》、《分水钗》、《碧玉钗》、《双合缘》、《莲花奄》、《对珠环》、《辨痣》、《珠砂印》(上、中、下)、《五代同堂》,其中《节孝图》、《五代同堂》、《大长春》均属47年的演出本。
旧戏服五件(文堂四件,皇披一件)
戏箱一个
戏柜一个
皮鼓一个
挂板一副
唢呐三个(大二个、小一个)
主要特征
屏南乱弹戏特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保存原始的吹腔、梆子腔特色
乱弹戏的音乐唱腔保存原始的吹腔、梆子腔特色,是研究清代花部乱弹戏的标本。
(二)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
乱弹戏的演出多将世俗生活中的笑话、诨语以及地方掌故穿插运用于科诨中,使演出呈现生动性,这种雅俗的组合现象,也是提供给观众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机会,使乱弹戏之受众面得以扩大。
(三)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特征
乱弹戏流行于民间,与民众世俗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至今,这些习俗依然保持于业余剧团中,成为演出中的传统,并与民众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重要价值
屏南乱弹戏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在深山中遗存,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音乐具有明快优美的审美价值
屏南乱弹音乐轻松明快、旋律优美,唱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学,观赏中还能跟着哼哼几句,因此观众喜闻乐见。
(二)剧目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
乱弹剧目最受群众尤其是农村妇女喜爱的是家庭戏,如《双合缘》《龙凤配》等:其次是形式热闹、节奏明快的文武戏,如《隋唐》《杨家将》等。因此其有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
(三)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屏南乱弹戏演出的流行过程中,根据当地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欣赏需求低量改变了窗同剧目,因此可见乱弹戏的戏曲文化积淀并印证对于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四)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屏南乱弹戏,作为福建目前仅存的剧种,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珍稀地方剧种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屏南及福建地方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也可以取悦观众。而乱弹戏可以在不破坏剧种原生态的情况下,对其中精品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旅游文化中的品牌,为繁荣地方旅游经济事业服务,从而产生文化产业价值。
第四节 杖头木偶戏
杖头木偶戏,原出于黄河流域,南宋时流传南方,因戏偶之头部与偶身为一根木棍连成一体,形如木杖而得名。南方杖头木偶较北方杖头戏偶小巧,且其杖用竹,偶头与一竹竿插入竹棍中,可作上下伸缩和左顾右盼表演,因形制略小,亦称小杖头木偶。屏南小杖头木偶戏于明未清初流入屏南。在沧桑岁月中,福建其它地方的杖头木偶戏都消失了,而屏南的杖头木偶戏得以保存并能演出。因此,屏南杖头木偶戏是目前福建省仅存的杖头木偶艺术形态。
屏南小杖头木偶戏是由多种艺术综合形成的戏剧剧种,它在流传过程中,也具有相应的角色行当、偶身制作、剧目文本、演唱音乐、木偶戏台等配套的艺术形式,构成了具有不同于其它木偶艺术形式风格的小杖头木偶戏表现特征。
屏南杖头木偶戏独特的表演艺术技巧,古朴传统的表演风格,独特的木偶构造。其主要价值体现为:一是对古代小杖头木偶研究的实证价值,为福建小杖头木偶源流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二是小杖头木偶戏精巧,容易表演,易被民众接受,多在民家或宫庙中为人演出还愿戏,既经济,又方便,而且易于观赏,演出的剧目多为历史剧,通俗易懂,与最基层的老百姓接触,具有教育、启迪的作用;三是小杖头木偶易于操纵,并且可由机关进行操作,其表演艺术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木偶艺术的审美观赏价值;四是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价值。
历史渊源
杖头木偶于宋元时期由北方传入福建,在明代古田屏南一线就是木偶艺人活动记载。据清郑祖庚篡、朱景星修《侯官县乡土志·政绩录》记载:刘日升、字扶生,庐陵人。万历庚辰进士,选福州司理,摘发如神。……尝观篆古田,道逢负傀儡者,遽命传之,曰:“而,盗魁也。”讯之果然。人问其故,曰:“故貌得之耳。”从这则记载文中载之傀儡特征为负,负的含义有身体上部承担之义,这种“负傀儡”应属杖头傀儡,只有杖头才具“负”的意思。可见明代古田屏南之有杖头傀儡当不容置疑。
屏南杖头木偶戏历史悠久,其发祥地为漈头村。漈头村,原称龙漈,该村由于地处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尚好,读书经商者多,是较早开发的村落之一。杖头木偶戏于明末时期流入屏南,清康熙初年,耿精忠在闽举行反清复明活动,在其未叛之前,其军队与戏子散布于各地。于此同时,漈头村人张良瑞,为响应耿精忠反清复明的号召,在当地龙岗寨配合耿军招募了六七百人马,大举练兵。耿军中有外来戏班,白天练兵,晚上演戏,由此耿军中的的杖头木偶戏传入屏南漈头等地。屏南最早的杖头木偶班是“张林青杖头木偶班”。张林青,漈头村人,生于清同治初年,他是我县发现的最早杖头木偶戏艺人。张林青杖头木偶戏,因其子张荣斗不愿学,而传给棠口村的周郑宝。周郑宝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因家境贫穷,童年时只上过两年私塾,从小爱雕塑,还会音乐、对锣鼓经、琴谱都很熟悉,经张林青的悉心点教,周郑宝脱颖而出,成为屏南杖头木偶戏的一代著名艺师,使屏南杖头戏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清光绪初年,杖头木偶戏在屏南很受欢迎,杖头戏班8到10人,开始时唱地道的平讲戏,后因出外演出语言不通改唱乱弹,民国初期,周郑宝的杖头木偶班已享誉闽东北和神州地区。张红孙,棠口乡安溪村人,他继承师业,并在周郑宝原有的精木偶基础上重新用梧桐木雕刻木偶,将木偶增大一倍,更新了戏衣和舞台幕景,此外还增加了狮、龙、猴、象等动物木偶,表演艺术与舞台布景都进行了改革创新。1947年,张红孙率木偶剧团远涉重洋到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演出,深受当地华人华侨的欢迎。之后,1955年秋,熙岭村张礼礼读、张德砚等艺人组建起“熙岭杖头木偶剧团”,同年冬率团参加南平地区农村业余剧团汇演,荣获一等奖。1973年8月,在棠口文化站的牵头下,创办“棠口杖头木偶剧团”。
几年来,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研究人员走乡串户,走访了许多老艺人及相关村落,开展了戏曲史、班社、艺人、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全方位的调研,取得丰硕成果。经调查全县历史上流传杖头木偶戏的有漈头、棠口、安溪、熙岭、忠洋等村。而且漈头、棠口、安溪的杖头木偶戏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2001年,屏南县注重地方戏抢救与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重新组建了屏南安溪平讲杖头木偶戏业余剧团、熙岭杖头木偶戏业余剧团,杖头木偶戏艺术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主要特征
屏南杖头木偶戏特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江南小杖头木偶特征
屏南小杖头木偶保留古代杖头木偶的原始结构,“头像”早期有木刻和泥塑两种,后期纯用梧桐木雕刻而成。屏南早期木偶较小,偶高仅0.3米,属于精木偶类型,因此,木偶舞台离地高1.8米,宽1.5米,深0.8米,这种设计是承袭古戏曲的舞美特征。
(二)木偶结构精巧,机关暗线操作的特征
小杖头木偶精巧,容易表演,易被民众接受,多在民家或宫庙中为人演出还愿戏,既经济,又方便,而且易于观赏。木偶艺人通过“命杆”和“手杆”,以及内部机关暗线操作时,偶人便能“手舞足蹈”、“左旋右抽”,达到“贯彼五行”、“超越百戏”的拟人化、形象化的艺术效果。
(三)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特征
杖头木偶戏流行于民间,与民众世俗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不仅其班规习俗在剧种内部机制有戏神信仰习俗,而且在剧目演出中也有大量宗教民俗性的表演内容与形式出现。由于传统的民俗观念认为,以木偶演人、演戏剧,其本身即具有宗教神秘性,因此,它也被民众列入宗教性行业范畴中,从而在民间也有一些相应的“法术”性行为。
重要价值
屏南杖头木偶戏明未清初流传至今仍可演出,其中有许多因素值得探讨,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对福建杖头傀儡历史研究的实证价值
它印证了宋代杖头木偶在福建民间的存在,同时,它也为福建杖头木偶源流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其研究具有弘扬我国民间民族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以及填补中国木偶戏史乃至中国戏剧史学科研究的空白。
(二)杖头木偶发展之历史价值
屏南杖头木偶戏的流行过程中,仍保留古代杖头木偶的原始结构,由此可见屏南杖头木偶戏的戏曲文化积淀并印证于地方戏剧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三)古代戏曲的审美观赏价值
屏南早期木偶较小,偶高仅0.3米,属于精木偶类型,因此,木偶舞台离地高1.8米,宽1.5米,深0.8米,这种设计是承袭古戏曲的舞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观众增多,木偶改制高大,舞台也随之扩大到3×3米,加设幕位和场景。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镜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舞台,突出了戏曲艺术的综合性。
(四)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屏南杖头木偶戏,是福建省内仅存的江南特有传统小杖头木偶艺术形态,是福建省硕果仅存的杖头木偶艺术。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珍稀剧种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屏南及福建地方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也可以取悦观众。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章 民间技艺
第一节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屏南一项传统民间建造技术,宋代以来全县共出现建桥师傅数百之众,建造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廊桥数百座,有着成熟而高超的技艺。其工艺流程一是选桥址;二是建桥台,三是测水平、造水架柱和天门车;其核心部分是造拱架,步骤包括上三节苗、上五节苗、立将军柱、上剪刀苗、上平苗与马腿;由于闽东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雨雾,为了保护桥拱,必须建造廊屋并在两侧加盖侧板以防雨水侵蚀,因此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最后部分是架桥屋,其工艺的精华体现在桥拱。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历史文化价值,这一技艺承载着闽东独特的建筑工艺文化特质;二是工艺的科研价值,廊桥建造技艺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三是民俗载体价值;四是旅游开发价值,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彩虹般的木拱廊桥为核心的乡土建筑观光体验游已成为旅游市场新产品。因此,木拱廊桥及其建造技艺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重要价值
《说文解字》中云:“梁之字,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凡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曰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体系。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各种类型的桥梁形式,其中闽东山区的木拱廊桥就是形式较为特殊的桥梁。
屏南的溪流河床较为狭小,因而大多数木拱廊桥为单孔单跨,只有万安桥为五墩六孔,千乘桥、刀鞘桥(已毁)为一墩两孔。
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的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廊桥都经过历代多次重建或重修,才得以保存至今。据旧县志和有关村史、桥碑记载,始建于宋代的有万安桥、千乘桥、龙井桥、百祥桥、广利桥;始建于元代的有广福桥;始建于明代和清代的有龙津桥、金造桥、清晏桥、惠风桥、溪里桥、樟口桥、迎风桥。
基本内容
屏南及闽东贯木拱廊桥,虽然在型式上有一些差异,如跨度、桥长、桥宽、桥面坡度、桥面用料、廊屋形式等,但是从造桥技术的基本构成是类似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建桥习俗分述如下:
一、建桥工艺流程
(一)选桥址
多数村落建桥选桥址都是从所在村“风水”与环境二者兼顾的角度出发,如村前小溪的出口处,村民俗称“水尾”。目的是把住溪流形成的风口,保乡村的风水,所以桥址一般选择乡村水尾。同时,还要考虑桥址两岸有坚固岩石供砌筑桥台用。并且尽量要选择两岸相距窄一些。减少桥拱跨度。
(二)建桥台
建造桥台,可由石匠单独承包,也可以由造木拱桥的木匠一起承建。由于木拱桥产生极大的侧推力作用于桥台基,桥台的稳定牢固是整座桥梁的前提条件。所以造桥台的石匠要与造桥主绳木匠紧密配合并听从指导。桥台的中心位置,起拱高度及桥面板高度,均由主绳木匠确定。桥台一般有3种形式:一是利用自然悬崖岩壁加以修整凿成;二是在溪边岩石上用条石或块石砌筑;三是在岸边砌筑桥台或在岸边平地做船形墩为桥台。
(三)测水平
古代造桥木匠创造了竹梗水平法。具体作法是:把毛竹(要口径大者)劈成两片,削掉竹节,用“三脚撑”(三根木条捆成的三角支架)把毛竹撑住并联成一直线,接头处用黄泥睹住。尔后,竹片内装水,调节每根竹片高低取得水平。现代使用软塑料管或直接使用水平仪测量。
(四)水架柱和天门车
水架柱和天门车是古代造木拱桥过程中支撑桥拱架、木工上下和起吊木料的设备。
水架柱4根“秋千架”,桥两边各2根。具体做法是:立一根长柱(长短因桥而异),旁边用“难绸”固定(“难绸”是杉木尾部绑有麻绳或篾缆,然后下部顶地上,尾部用麻绳或篾缆捆住以固定水架柱),桥台前的两根水架柱固定好后,上部可用一根横梁木相连接,形成“秋千架”状。水架柱的作用一是供木工上下来往用,二是支撑三节苗、五节苗等所有上架木料。
天门车用木制作成绞车状,造桥工匠称为“天门车”。它的功能是苗木上下和起吊安装用。
(五)造拱架
上三节苗造桥木匠俗称的“三节苗”,是建桥第一系统。在砌好牢固的桥台后,先要做好三节苗底座,用木质做的称“垫苗木”,用石质的称“垫苗石”,也有称“牛眠木”或“牛眠石”。三节苗下端作凹口,木匠称作“鸭嘴甲”,上端作燕尾榫,木匠称“牛吃水”。将制作好的三节苗斜苗起吊放置在水架柱上,并在斜苗的上端安装垂直于桥跨方向的横梁,木匠称“大牛头”,大牛头有的用松木,也有的用杂木。下端插接在垫苗木上,上端作半榫扦入大牛头。上三节苗平苗,在做好第一步骤后,再从上向下将三节苗平苗打入大牛头中,连接处用燕尾榫,从而完成桥体主要受力结构的第一系统。木拱桥的三节苗用料一般为9根,也有用7根或11根。
上五节苗也就是第二系统,分二步,一是上五节苗斜苗及下小牛头;二是上五节苗上斜苗及上小牛头。三节苗系统作好后,可以其为支撑,上第二系统一五节苗系统。在立柱和三节苗斜苗形成的夹角,放置五节苗垫苗木,五节苗的下斜苗与三节苗的斜苗为交错排列。下小牛头紧贴在三节苗斜苗上。将五节苗下斜苗下端顶住垫苗木,上端扦入下小牛头。然后将五节苗上斜苗下端连接下小牛头。
紧贴三节苗大牛头底部穿过,终止于三节苗平苗上部,并在上斜苗的上端安装五节苗上小牛头。这部分是三节苗系统和五节苗系统实现相互咬合,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荷载的关键所在。和三节苗平苗做法一样,从上往下将五节苗平苗打入上小牛头中,从而完成桥拱架主要受力结构的第二系统。五节苗系统的用料相对较小,并长短不一。由于两套系统的紧密编搭,就使各自的不稳定结构亦或整体的稳定和超静定结构,提高了桥体的承载能力。
立将军柱 在桥三节苗石两边竖立柱。这根柱子木匠称为将军柱。将军柱可分透柱与半柱,将军柱直透桥屋梁架的称透柱,将军柱仅到桥台平面的称半柱。整座桥为一个木匠承包的一般做成透柱,这样受力较好;木匠仅承包拱架部分的,就做成半柱。在两根柱之间加横梁,为以后做桥板苗用。其柱紧贴桥台,并和三节苗斜苗形成一夹角,为下一步铺设五节苗系统做铺垫。横梁上竖插7-9根杉木,唐先生称作端竖排架,端竖与排架后与此同时桥台的间用短木塞紧。
(六)上剪刀苗
闽东贯木拱廊桥比汴水虹桥有改进的其中一点是木拱桥有剪刀苗,也称为剪刀撑。剪刀苗可用一组或二组,因桥而异,也有因师傅木作而异。用一组的是下端用透榫穿将军柱,上端用燕尾榫接大牛头;用二组的木作方法一样,只是上一组接上小牛头,下一组接大牛头。为固定剪刀苗,剪刀苗中间的交叉处有的桥用铁箍套住,有的桥在交义点中心钻孔扦铁条。剪刀苗的作用使木拱桥减少左右摆动。
(七)桥板苗与马腿
平苗也称纵横梁,为使平苗平稳受力桥拱架,五节苗下牛头上安装一个丌形的木撑,木匠称为马腿。具体做法是一根横梁下面左右各一根短木插下小牛头上,然后横梁木左右各一根杉木扦将军柱。将平苗放在此横梁上,一头接大牛头,另一头接将军柱桥板横梁,在平苗上横铺桥板成桥面。现在看到的桥面有三种:一是木板桥面;二是砖铺桥面;三是卵石铺桥面。
(八)架桥屋
屏南人称房屋为厝,称木拱廊桥为厝桥。架桥屋如同建厝,做大木的木匠都能做。桥屋多为四柱九檩穿斗式结构。架桥屋从当心间先做,然后两边逐向中心间靠紧。桥屋高度与宽度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有一句行话称“七轿八马”就是桥中间人行道宽七尺六、高八尺六。盖完屋顶,做好神龛,钉好挡风雨板,至此整座桥就基本结束。
二、建桥习俗
我县造桥工匠在长期的劳作中,形成了一定的造桥习俗。据清咸丰二年(1852年),屏南缘首张朝高等与木匠订的桥约中载“唯祭河、竖柱、上梁、完桥四次福礼……系高(指缘首张朝高)办”。造桥还有月福的礼仪,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造古田汤寿桥时,桥约中就有“外约月福三次,给钱壹拾千文,又付君(指桥匠张成君)前去自备”,这月福三次指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两日,还有一次具体日子不详造一座桥,从动工到结束,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程序:择日起工:置办喜梁;祭河动工;上梁喝彩;取币赏众;踏桥开走;上喜梁福礼:完桥福礼。
1、择日起工
筹建桥董事与缘首在选择且约请了造桥工匠后,就要确定桥的具体位置,并请地理先生测定桥台的坐向方位,再请择日先生选取架马,上梁等黄道吉日。择日吉课要送予造桥工匠鉴定是否可用。择日吉课还书有“大士阁坐巽正桥基坐未本年两得其利查十月节二龙俱配利月用同课构造乃属上吉”等语。
2、置办喜梁
桥内正中屋脊顶的一根梁木,俗称喜梁,喜梁要选择三株或两株同根,枝叶茂盛之杉木,俗称“双胞柴”。伐木时要择吉利日,备香烛茶酒祭山礼,并选择乡村中父母双全,三代同堂的“好命仔”去砍伐。伐喜梁时,为讨吉利,喜梁不能往山下的方面倒下,而是顺山上徐徐放下,并在预备放喜梁的地方铺上树枝之类的东西,以防喜梁受沾污。喜梁要取其杉木树尾保留七盘树杈(俗称树绦),悬挂于喜梁当中(此寓有头有尾,兴旺发达之意),并给喜梁披上红布,沿路鸣炮抬回。抬喜梁一般用四个人,意为东、南西、北四方。抬回桥址边后,用三脚木撑架将喜梁置于桥址旁边空地高处。喜梁的树皮应抬回后来削。树皮的处置还有一定的规矩:一是放在清洁的高处晒干后,烧成灰用作神龛香炉灰用;二是放在溪中让水冲走。山上砍下作为喜梁的这根杉木,除了中间取一截作为喜梁外。它的头尾两节要做为桥中间神龛两边的立柱用。
3、祭河动工
择好造桥的动工日期,一般在农历秋分后的枯水期。祭河时,要备办斋供一筵。斋供有香烛、茶、洒、果点、素菜、三牲(指全猪、全羊、公鸡等)等。抬一头猪和一只羊到河边,将猪、羊杀一刀后,放到溪中,让猪、羊在溪水中挣扎,猪在挣扎中血喷射越多溪水越红显得越吉利。而后将取去毛的猪、羊作供品用。祭河仪式一般要请道士先生到场,有三个程序,分别是请神、读疏文、送神。
4、上梁喝彩
上好三节苗,要安放三节苗中的平苗中间一根大梁时要举行祭梁仪式。上梁仪式前,要到溪边的社主(俗称大王)处祭拜。并在溪边摆一供桌,供品有香烛、茶酒、果点、斋菜,以及木匠做桥工具墨斗、斧头、凿子等。祭梁由主墨木匠主持。点烛焚香、上茶酒后,主墨木匠念吉利好话,然后边放鞭炮,边由主墨木匠喝梁(喝彩)。造桥木匠转动天门车,抽紧天门车缆绳,大梁徐徐上升。主墨木匠喝梁众人并同场和彩。
5、取币赏众
上梁仪式结束前,还有一个比试木匠工夫的小插曲。上梁时,在梁中悬挂一小红布袋铜币(约1公斤)。上梁后,主墨木匠挑选灵活且不惧艰险之木匠,上梁取回铜币。取币木匠,手提榔锤(竹柄石锤、用4片竹柄长米许、锤扁鼓形,木匠用于悬手锤打压紧梁木的工具)走上三节苗梁头,说二句吉利话,走到中间将铜币取下。此时桥下众人鼓掌称好,走到另一端梁头再说二句吉利话。木匠把取回铜币交给主墨木匠,主墨木匠将铜币赏给诸位造桥木匠及助工者。
6、踏桥开走
桥做好可行走,称踏桥开走。开走有两种情况:视桥行走人多寡而定,一是行走人少,待桥面板全面铺好开走;二是行走人多,上好桥苗板,仅钉上五、六块桥板就开走。踏桥开走前,桥董事、缘首选择乡村中三代同堂并夫妻双全,有一定名望且家庭较富裕的二位男姓长者(俗称“好命人”),好命人当众题缘若干后开走,开走之人可随意性讲些吉利话,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户户平安、村村兴旺;董事、缘首丁发财,造桥师傅名扬四海等等。
7、上喜梁福礼
董事请木匠造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请一班木匠完成桥拱架至铺好桥面板,就结束;另一种是完成整座桥。一般在造桥过程除在三节苗平梁架平时举行上梁喝彩仪式外,还要举行上喜梁仪式。因桥面板基本完成,所以仪式就在桥上进行。仪式过程比上三节苗梁仪式简单一些。
8、完桥福礼
整座桥建造好时,董事、缘首要备一桌洒席答谢诸位工匠,同时董事、缘首经过多方努力,桥建好表示大功告成,也要互相庆贺一下,这次酒席叫完桥福礼酒。席前董事、缘首与造桥木匠要把造桥时支付的工钱,福礼仪及其他费用等结算清楚,补清工钱余款,造桥木匠也交待一些善后注意事宜。酒席中互相表示庆祝。
三、建桥桥约
造桥铺路是农村的一项大善事。清代建桥董事,缘首等与造桥工匠签订的建桥合同,也称“桥批”、“桥约”,有时也直称合同,如果是书写聘请某工匠的约定也称“请约”,桥约一般为毛边纸或宣纸,用毛笔竖式书写。书写内容为董事、缘首某某等人为建造或重修某地某桥,面议内容有的写一、二、三若干条款,有的联在一起写。面议内容主要有:一是建桥方提出所建桥的长度、高度、宽度,桥面上立几扇柱子,桥内建板凳、神龛等;二是若为拆旧桥重建,则提出要拆换何处桥苗、桥面板、枋檩木若干;三是桥台的高度、宽度、厚度及砌法、用石规格尺寸;四是材料的供给,桥苗运送何处,搭架木料、篾绳、铁钉由何方筹备,有的连工匠墨斗用的墨斗线是自备或建桥方供给也写上;五是除木匠外,建桥台的石匠,盖桥屋的泥水匠等由谁负责;六是总造价多少,如何兑付;七是每月初一、十五以及敬神福仪开支,上梁的花红(给主墨工匠的红包)开支数额等;八是双方中如有一方违约罚款情况等。而后书写签约时间、签约人姓名(盖章或画押)、见证人、代笔者。在时间后还要慎重书上骑缝字(多为吉祥词),最后常在左上角书上“□□大吉”等字。若有添补遗漏约定,也还要再由书写人签字画押,以示慎重。例如清同治三年造屏南双龙桥桥约内容如下: 立约字缘首郑伏横等今仝戚族欲造双龙桥。请得萼秀坑司务张成来、茂秀等前来承包斯桥。面约上及桥厝、盖瓦、粘灰、神福、花红、工食、杂用等项统包在内,总共工资钱四百陆拾千文。惟祭河、竖柱、上梁、完桥四次福礼酒席并竹篾、打铁系横(横指缘首郑伏横)等自办。更议两造桥同心协力,构造坚固如意,毋得潦草了事。倘有懒惰、减简工夫,不特(应为"但"字)工钱无追而且为人口实,仍不许后来索贴等情。再约司务起工只给米谷、盐菜食用等项,其余工资及上下路费俟完竣后交清,不得预支。今恐口说无凭,立约乙纸为照。
同治三年四月 吉日
立约字缘首郑伏横(画押)、郑宗乐(画押)、郑其蓬(画押)、陈景安、陈则舒、陈景祯。
代笔张统 (画押)
合约各执壹纸为照(骑缝字)
相关工具及其作品
(一)廊桥工匠使用造桥工具:鲁班尺、水车、墨斗、柴马、柴桥、刨刀、凿子、锯子、斧、锤子等。
(二)主要作品(现存木拱廊桥):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廊桥主要有以下14座。
万安桥 又称彩虹桥、龙江公济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再度重建。现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屋建37开间1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
千乘桥 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桥长62.7米,宽4.9米,桥面至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桥堍和桥墩以块石砌筑,墩船形,墩尖雕成鸡喙形状。桥屋建24开间99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飞檐翘角顶,桥面以木板铺设。
龙井桥 位于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至黛溪镇康里村的古道中,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一月重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蒲月重修。该桥建筑在金造溪下游的峡口处,地势险峻,溪流湍急,是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桥长27.5米,宽4.9米,单孔跨径22.2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9.5米。桥屋建13开间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百祥桥 又名白洋桥、柏松桥,位于屏南县棠口、寿山两乡交界处的白洋村附近的屏宁交通要道上,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桥长38米,宽4.5米,单孔跨度达3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22米。桥屋建15开间6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悬山顶。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
广福桥 又名溪源桥、开源长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北,东南西北走向,横跨岭下溪,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清嘉庆十二年(1806年)重修,解放后又经过三次维修,是屏南众多木拱廊桥中维护较好的一座。桥长32米,宽5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0.5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面以木板横铺,再以卵石铺砌,具有桥堍为卵石砌筑,以木梁代碑等特色。
广利桥 又名花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南,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明正统年间重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重修,1993年再次重修。桥长30.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0.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3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
金造桥 位于棠口乡漈头村金造自然村水尾,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月始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孟夏重建。桥长41.7米,宽4.8米,单孔跨度32.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龙津桥
又名玉锁桥、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桥屋建13开间56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清晏桥
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至棠口乡际头村古道中,因地处深山峡谷得名。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鼎建,是我县目前维护尚好的一座折线型木拱廊桥。桥长26.4米,宽4.5米,单孔跨度21.8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3.45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惠风桥
又名黄宅桥、泮地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泮地村至康里村的古道中。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建,1998年6月重修。桥长32.2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锦溪桥
位于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清初重建。1970年1月再次重建。桥长37.8米,宽4.3米,单孔跨度20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8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迎风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陆地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桥长28米,宽3米,单孔跨度1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8开间20柱,二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樟口桥
又名樟源下桥,位于屏南县代溪镇樟源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后毁于水患,1955年桐月重建。桥长26米,宽3.8米,单孔跨度18.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5.5米。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板上铺块石。桥屋建9开间40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双龙桥
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水洋上洋,其旧址在白水洋鸳鸯溪下游,建于清乾隆五年(1865年),在新中国成立前被焚毁。2005年由目前最年轻的廊桥名匠黄春财主持重建。该桥两墩三孔,长达66米,现为屏南境内第二长桥。
传承谱系
(一)长桥镇长桥村廊桥建造世家谱系
茂龙仙(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年间复建万安桥,一生建造廊桥十数座,为我县清中后期著名造桥工匠。
黄金书 (生于咸丰年间1933年),师从长桥镇新乡村茂龙仙。民国时期造建瓯市北溪村桥、夏村桥、赤梅村桥、增丈桥。
黄生富(19001974年),黄金书长子,1932年建造万安桥为主縄木匠。民国时期随其父黄金书参与建造建瓯市龙北溪村桥、夏村桥、赤梅村桥、增丈桥建设。
黄象颜 (19091984年),黄金书次子。1969年,造古田县平湖唐宦村桥。
黄春财 现年70岁,黄象颜子,现为我县著名建桥师傅。1952年,洪水冲毁屏南县万安桥其中西北向二个拱架计12开间,1954年与其大伯、父亲重建此二拱;1956年,造屏南县长桥镇上乾村桥为主绳;2005年,为主搬迁主建棠口际头金造桥;2006年为主建造长66米、二墩三孔的白水洋双龙桥;2008年重建百祥桥。
黄闽屏 1963年生,黄春财大儿子。
黄闽辉 1984年生,黄春财小儿子。两人均继承父业,2005年参与搬迁建造金造桥,2006年建造双龙桥,任副绳。
(二)其他重要建桥艺人
吴观增 屏城乡南湾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造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清晏桥(现存),为总绳,也为桥上架主绳。
郑传春 屏城乡夏地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造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清晏桥(现存),为副绳。
黄荣成 寿山乡东盘村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造屏南县棠口乡千乘桥(现存),为副绳。
韦学星 代溪乡忠洋村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
韦春霜 现年86岁,健在。聪明好学,会做大木,未学造桥。为造金造桥,到该村金钟桥(亦为木拱桥,颇有特色,形如虾状,俗称虾蛄桥)。观摩桥拱架结构,无师自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196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龟潭桥(1978年毁于水),为主绳。
韦万会 (19131971年),师从韦学星。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1955年,造屏南县代溪镇樟口桥(现存),为木匠。1970年,造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桥(现存),为主绳。
韦忠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孝款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泽衍 韦学星之子,师徒。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顺托 今年74岁,健在。师从韦万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曾随师傅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196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龟潭桥(1978年毁于水)。
韦忠拓 1970年,造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桥(现存),为副绳。
韦明鉴 今年59岁,健在。1974年,曾参与造屏南县代溪镇忠洋叉溪村桥。
张京锁 代溪镇往里村人,师从屏南县代溪镇北乾村吴成赖。1967年,造蕉城区虎贝本乡黄柏媳妇桥(八字撑拱架,现存)为主绳。
主要特征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技术、传统、历史、家族传承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地域传统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是与木拱廊桥这一特定虹桥形式存在相关联的。因此,这一建桥技术只存在于福建闽东与浙江西南部区域,表现出地域特性。
2、技术科研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是宋代汴水虹桥建造技艺的继承与发展,由捆绑式发展成榫卯式,并不用只钉片铁,传承900多年不流失,并且与原虹桥建造技术相比较有了长足进步,桥梁结构更完善、更符合力学原理,并加盖廊屋,增加了廊桥功能,表现出极高的技术科研特征。
3、历史民俗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还延申了做为单一技术的功能,它是特点区域一项带有历史性与民俗成份的技艺,有着完整的习俗。是研究闽东南与浙西南历史与风俗民情不可多得的载体。
4、家族传承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表现出明显的家族传承特征,一般是父传子,子承父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传承规范。靠的是口传心授,靠的是学徒的悟性。因此这一技艺极易失传。
5、艺术审美特征
木拱廊桥是闽东北与浙西南山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审美特征。木拱廊桥及其建造技艺是祖国乃到世界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的集中体现。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要价值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五方面重要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祖国廊廊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屏南这项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东传统工艺特色,承载着闽东独特的建筑工艺文化特质,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工艺科研价值
木拱廊桥建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这些生产技艺是闽东北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是这一特定区域廊桥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
3、民俗载体价值
廊桥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交通、信仰等密切相关,是承载村落风水、聚集村落财气、展现村落风景的民俗建筑,同时也是重要的民间文化空间与载体。
4、交通运输价值
建于古道或村落水尾的廊桥,其最大功能就是担负交通运输功能。如今这一功能在所弱化,但在民众心里仍然体现廊桥这一重要功能不变。
5、旅游开发价值
随着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彩虹般的木拱廊桥为核心的乡土建筑观光体验游不断成为旅游市场新产品。因此,木拱廊体的保护与开发表现出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第二节 黄酒酿造技艺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自唐宋以来承传不息,明万历县志就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之记载。屏南地处闽东北鹫峰山脉中段,是福建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这里山高林密,清泉醇冽,有着得天独厚的制曲酿酒之优质原材料高山稻米与泉水。数百年来,此项技艺一直流传于民间,以农家自制或小作坊生产形式存在,是屏南古代重要的民间技艺之一。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注重选料,严格配比,控温发酵科学,表现出较高的酿造水平,是祖国传统酿造业的一朵奇葩。屏南所产红曲色艳如丹,有库曲、轻曲、色曲三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东南亚各国。屏南黄酒酒质醇厚,色泽清亮,口感清香绵长,其中惠泽龙陈酿品质上乘,系闽派干性有机黄酒。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特征表现在选料、用水、工艺、产品四个方面,其价值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价值,屏南酿酒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派黄酒特色,承载着闽东北独特的黄酒文化特质;二是工艺科研价值,红曲制作和黄酒酿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三是民俗载体价值,红曲和黄酒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四是药用保健价值,红曲、黄酒在祖国传统医学上具有突出的药用与保健价值;五是经济价值,红曲、黄酒历史以来一直是屏南山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是当地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保护的民间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是酒中之祖,酒中之王,黄酒的酿造技艺世界上独一无二,江泽民同志说:“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稻米酿造黄酒。周朝的《书经·说命篇》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蘖是一种谷物发霉发芽的混合物,是原始的曲。用红曲酿酒是我国酿酒业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最早记载红曲酒见唐朝诸载的“相逢多是醉醺然,应有囊中子母钱。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仙直上翠旌楼。”宋朝福建红曲酒达到一个高潮。“闽中公私酝酿皆曲酒”(宋·庄绰《鸡肋篇》)。喜爱红曲酒,北宋苏东坡诗句“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今年还须去看月,露冷遥知范叔寒”。我国古籍中最先记载用红曲酿造曲酒的书是元朝佚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天台红酒方,明高濂《饮馔服食笺》酿造类中记载了建昌红酒酿造工艺。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到红曲酒具有舒筋活血的药用功能,可见红曲酿酒盛行于世,历经宋、元而不衰。
屏南县是红曲正宗和优良产地,明万历《古田县志》记载:“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说明在明代,屏南(当时为古田县,清雍正十二年屏南始与古田分县)红曲已很兴盛,清乾隆《屏南县志》“货物卷”中已有“红曲”记载,清光绪江若干编写的《屏南县志》还对制曲水稻“降来壳”专门记载:“米制红曲殊佳,近古田各都,每于山上种之。”民国30年《屏南县志·实业志》载:曲埕:路下、古厦、长坋、北乾诸乡均有白曲、红曲两种,出售外省。自清代至民国期间,屏南路下、长桥、屏城等乡镇,一直是红曲生产地,所产红曲质量上乘,销往邻县及省城福州,远则贩运上海、宁波、天津各地。
[=此处为插图=]1949年全县有酒曲作坊87家,年制红曲75吨,酿酒作坊98家、黄酒128吨。1953年,全县经登记批准的制曲埕80家,年产量33.7吨。黄酒酿造几乎遍及家家户户,但因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仍多为自给。
1956年6月,在县城建立屏南县酒厂,下设长桥、棠口、双溪、忠洋、熙岭、康里6个分厂,当年产量155吨。1957年,在城区新建厂房500平方米,当年产量160多吨。1958年转为国营,产量增至239吨。同年接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委托,加工出口红曲。由于当时曲埕未建,委托路下、北墘、新乡、长桥等地曲埕加工,成品送往省外贸公司,当年出口红曲191吨。1964年,根据外贸出口需要,在城关溪坪建立国营屏南县曲厂,酒、曲产量日升,当年产黄酒172吨、红曲57.5吨,其中出口40.2吨,成为全省最大红曲出口基础。
1973年,县酒厂和县曲厂合并成立屏南酒曲厂,黄酒产量130吨,红曲90吨。1980年,该厂试制成功红曲优良菌株及纯种提纯制曲技术,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开始改建制曲工艺,使传统的土法制曲改为机械化制曲,缩短红曲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1985年黄酒产量提高到324吨,红曲产量443吨,其中红曲出口69吨。所产“白鹭”牌轻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获1985年福建优质产品称号。县酒曲厂成为福建独家红曲出口企业。1988年,引进电脑微机自控调温装置应用于机械化通风制曲,红曲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年,“白鹭”牌轻曲分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轻工部“优秀出口产品铜质奖”。同时,该厂获省与轻工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1989年,该厂生产的轻曲、曲醋获省消协授予“信得过产品”称号。
1999年,熙岭乡龙潭村黄酒酿造传人陈官唱,为保护、传承和宏扬“惠泽龙”老酒这一文化遗产,联合几家村民组建了“龙潭庶民酒业有限公司”,注册了“惠泽龙”商标。通过几年的发展,老酒坊从小到大,形成了一定规模。为使企业做强做大,2005年龙潭庶民酒业有限公司与上海津源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惠泽龙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本着“立足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惠泽农家万户”的经营理念,在代溪、熙岭等乡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农户1350户,建立订单农业种植基地8000多亩,组建农户规模化半成品黄酒酿造车间28个,有效增加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
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也获得了相关的荣誉。2001年7月被福建省标准化协授予“高标准、高质量”等荣誉称号;2003年被福建省著名商标评定委员会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3年和2006年两次被福建省名牌产品评定委员会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2003年和2005年被宁德市人民政府确认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公司2006年通过QS质量安全认定和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畅销宁德、福州等省内城市,远销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公司朝着争名牌产品、创驰名商标、惠泽天下百姓的目标向前迈进。
基本内容
一、红曲传统生产工艺
(一)原料选择制造红曲的主要原料有:曲种、曲醋、晚米。
1、曲种白毛红曲霉的培育选上好红米,去壳为糙米,浸泡4小时,蒸煮40分钟,摊凉,晒干,制成醋曲。
2、曲醋选优质高山糯米,酿制醋酒,加入醋曲,经三年陈酿即为曲醋,取其酸味带甜、性缓而经久的特性。
3、晚米根据所制品种的不同,应进行选择。色曲:用上等晚米或山稻米(陆稻米);库曲、轻曲:最好使用高山红土田生长的早米(籼米),因早米制成的曲色红且颗粒整全。屏南东峰、上楼的白早米最好,其横断面稍呈蓝色,所以又称“蓝骨米”,制成红曲,品质也较优良。一般要求使用精白的上等晚米。
(二)操作方法
1、浸米 将选好的上等白米装入米篮内,放在水中淘去糠秕,再用水浸约1-1.5h(以用手指一搓就碎为度),捞起,沥干。
2、蒸饭 将木甑在沸水釜上加热后,将沥干的米倒进甑内,用猛火蒸40-60min,使大米熟的程度达到用湿手摸饭面不粘手,而饭又软透和程度。蒸毕,将饭摊散在竹箩上,使冷却至40度左右(不烫手)即可配料。
3、入曲房 曲房俗称曲埕,系土木结构。埕底要用无沙且楹的红土筑坚实,两边墙上开窗,以调节温度,遇天冷可用木炭柴火升温消毒。将拌曲种的饭挑到埕中堆放,盖以干净麻袋,保温24h,曲菌渐渐发热(菌丝繁殖),待品温升至45度时进行翻曲,把曲块搓散摊平,厚约寸许,每隔4-6h搓曲一次,并调节室温(放热)。翻曲换气对曲蓖生长繁殖甚为重要。
入曲房3-4天,菌丝浓渐透入饭中心部分(呈红色斑点),这阶段半成品称为“上铺”。这时把它装入箩筐,在水中漂洗约10min,使曲粒吸收水分,保持湿度,抑制杂菌发育。将曲粒沥干,再堆放半天(升温发热),然后轻轻摊散:此后每隔6H翻拌一次,这时菌丝发育旺盛并分泌红色素。当曲中水分散发至干燥现象出现时(用手触动曲面有响声),可适当喷以清洁水,调节温度,使温度保持在25-30度。这一阶段称”头水”,历时3-4天.这时曲面全呈绯红色。
此后的主要要点在于维护湿度,应适时适量地喷水。喷水如过湿,发热泪盈眶必高,易使曲腐烂生杂菌;过于,曲菌又不能繁殖,故必须严加掌握,并且每隔6-8H上下翻曲一次,同时注意调节温度。这阶段需经3-8天,俗称为”二水”,这时菌丝已内外繁殖旺盛,曲粒里外透红度有特殊的红曲香味。
4、出曲 当曲里外透红时,就可将曲移至室外空埕,用太阳直接晒干后即为红曲成品。可按类分级包装。
二、传统黄酒酿造工艺
(一)原料选择
水 选择晨间至午时的山涧泉水。过午时后的水不用,因此,上午要备好一天的酿造用水。
糯米 外观应具有品种特色和光泽,粒丰满,整齐,米质要纯,不可以混有糠粃,碎米和杂米等到其它物质。
红曲 选择上等屏南产红曲。
(二)酿造方法步骤
1、浸米 浸米是使米的淀粉粒子吸水膨胀,淀粉颗粒疏松便于蒸煮。浸米的时间要求:浸米的程度一般要求米的颗粒保持完整。而米酥为度。
2、蒸煮 蒸煮的要求:对糯米的蒸煮质量要求是达到外硬内软,内无白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和均匀一致。
3、冷却 蒸熟后的糯米饭必须经过冷却迅速地把品温降到适合于发酵微生物繁殖的温度,冷却的方法按其用途摊在大竹篱上,但需防止污染。
4、入坛 把已清洗干净的酒坛用开水烫过,然后按比例斗米升曲加二五水(米与水按1:1.25),计算准确依次入坛,搅拌均匀,坛口加盖能透气的竹箩子,或干净的麻袋。
5、发酵管理 物料入坛后如室温低于15度以下要进行适当保温,方法是地面辅30公分的谷壳,旁边加盖麻袋,关闭窗口和门,一般经过12小时后开始糖化和发酵,由于酵母的发酵作用,多数的糖分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开始上升,坛里可听到嘶嘶的发酵响声,并会发出气泡把洒醅顶到液面上来形成厚被盖的现象,取发酵醪尝,味鲜甜已略带酒香,品温比落坛时升高5-7度此时要注意观察,把挖掘开耗时间。历代相传,开耙有高温和低温两种不同形式,高温开耙待醪的品温升到35度以上才进行第一次搅拌(开头耙)使品温下降。
低温开耙是品温升至30度左右就进行第一次搅拌,发酵温度最高不超过30度,由于开耙的品温掌握的高低不同影响到成品风味也不同,惠泽龙黄酒采用的是低温开耙,俗称“冷作酒”头耙后品温显著下降,以后各次开耙应视发酵的具体而定,如室温低品温升的慢,应将开耙时间拉长些,反之把开耙的间隔时间缩短些。耙酒一般在每日的早晚进行,主要是降品温和使糖化发酵均匀进行,但为了减少酒精高挥发损失,在气温低时应尽可能少搅拌,经过约13-15天,使品温和室温相近,糟粕开始下沉,主发酵阶段结束即可停止搅拌用报纸封住坛口,让其长期静止然后发酵2-3个月。
6、压榨 把发酵醪中酒的液体部分和糟粕固体部分分离称压榨。用木材制成榨箱(每一箱可容酒三斗左右)。箱与箱之间用竹篾间隔,箱内放置装满酒醅的细袋,装满后,用千金套上糊蝶吊,让酒液自流,然后逐渐上石块,为保证压干;先行取出榨袋,将袋三摺,仍放入榨内再榨。
7、澄清 刚榨出的酒是生酒,含有少量微细的固形物,因此要在大木桶静置2-3天使少量微细浮尤物沉入桶底,取上层清液装入酒坛,沉渣重新压虑回收酒液,此操作称为澄清。
8、装坛 澄清后酒液装入酒坛,坛口先封一层箬叶,一层报纸,再封一层箬叶,然后用草绳捆紧,再做上土头。
9、温酒 把做土头的酒坛抬到温酒埕,排列的间隔多根据据酒坛大小进行区分,大坛间隔需宽些,小坛间隔需小些,这样便于放置适当的稻草和谷壳燃烧的容量,达到温度的控制防止酒温的过火,或温度不够,过火了对酒的风味有破坏,温度不够达不不到杀菌的目的酒会变质。
10、贮藏管理 把温好的黄酒打上标签进入酒库进行贮存,酒库应阴凉通风干燥。贮存的酒不宜随便搬动。要经常巡查酒库内的酒坛是否有渗漏等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期酒坛被渗漏出来的酒液熏染。最后按酒龄的长短程序分别出库。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生产用具
酒坛:制作老醋的瓮,木饭甑,竹制摊凉篓,生产红曲的曲埕,及生产过程使用的曲耙,装曲篓、晒曲竹席、笊篱麻袋、布袋、曲斗、酒抽、酒漏、量筒等。
2、成品
红曲、黄酒、曲醋红曲:“白鹭牌”轻曲、“鸳鸯牌”库曲、散装红曲。
黄酒:“惠泽龙”闽派系列黄酒、屏南老酒、散装老酒、北乾老酒等
曲醋:屏南曲醋
主要特征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方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明显特征:
1、原料特征: 制曲需要选用高山红土田生长的早米(籼米),因早米制成的曲色红且颗粒整全。屏南东峰、上楼的白早米最好,其横断面稍呈蓝色,所以又称“蓝骨米”,制成红曲,品质最优良。而酿酒一定要选用上等高山产,生长期长的糯米为原料。
2、水源特征: 黄酒的品质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质的水源。水一定要取晨间至午时的山涧泉水,过午时后的水不用,因此,上午要备好一天的酿造用水。不同区域水中矿物含量不同,因此黄酒品质差别较大。
3、工艺特征: 从曲母选育、制曲到酿造,可以说工艺流程繁多,酿酒历经数百年,长期以来生产技艺全靠师徒传承或族内世代相传,如今虽然工艺流程见诸著作,但真正的制曲酿酒绝技仍然需要言传身教或长期的实践摸索,特别是对酿造温度、湿度的感觉,全凭经验掌握。因此,这项技艺确属传统民间技艺,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4、产品特征: 红曲与黄酒即是食品、饮品,同时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黄酒做为我国最古老的酒,其传统酿造方法与取自原生态有机原料是酒类中最健康饮品,是地道的有机食品。同时,黄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是我们探索中华文化的脉络之一,因此,把它说成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是不为过的。
重要价值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是中国黄酒酿造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性酿酒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五方面重要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是祖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屏南这项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派黄酒特色,承载着闽东北独特的黄酒文化特质,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工艺科研价值
红曲制作和黄酒酿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这些生产技艺是闽东北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是这一特定区域酒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
3、民俗载体价值
红曲和黄酒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不管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这些人生大事;还是走亲访友、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它,从民众的一日三餐,到祈福社火的供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见黄酒是这一区域民俗不可或缺的主角,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4、药用保健价值
红曲、黄酒是制作药品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我国中药的一味药材和重要的药引子,在许多疾病的医治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黄酒是重要保健和佐餐饮品,少量、长期饮用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保健功能。
5、经济价值
红曲、黄酒历史以来一直是屏南山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是当地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红曲、黄酒产业发展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其次,红曲、黄酒原料取自当地产糯米,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种植物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增收。再次,历史以来,屏南红曲一直是当地重要的大宗出口产品,出口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深受东南亚人民欢迎,可以大量出口创汇,同时随着近年黄酒规模化生产,产量极大提高,惠泽龙酒创出知名品牌,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体现出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节 双溪元宵灯会
屏南县双溪镇自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年)陆氏宗先肇基至今,已历1094年。千余年的文化沉积砌垒,双溪镇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纯朴的民情民俗民风。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屏南建县,县治设于双溪,在这之后的200余年,双溪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并地处南北官道要冲,为闽东北官道枢纽。商贾云集,货栈林立,过往旅客蜂拥。清初至民国以来一直为闽北繁华市镇之一,因此,也成为南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集合交汇点。
双溪自明代以来每年都举办元宵民俗活动,开县以后,增加了游城隍等踩街活动,元霄灯会更臻丰富多彩。近年来,结合国家风景名胜区白水洋及双溪古镇旅游开发举办隆重的民俗旅游文化节。双溪元霄灯会主要内容有:舞香火龙、舞白蛇灯、彩坪巡游、踩高跷、鼓亭音乐、香亭、舞狮子、花灯巡游等。
双溪元霄灯会活动历经数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在深山中遗存,其中有许多因素值得探讨,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民间庙会的社会研究价值。双溪元霄民俗从组织、运作、信仰、会社等诸多方面均保持古貌不变,具有独特的社会研究价值。二是具有民间庙会发展的历史价值。从明代双溪初始庙会,在现代大型民俗活动,无不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背景,是研究人文社会历史活的标本。三是具有古代民间艺术的审美观赏价值。双溪各种元霄民俗艺术是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民间艺术极其宝贵的审美价值。四是具有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双溪元霄民俗作为屏南乃至全省少有的民间活态民间艺术,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双溪元霄灯会起始于民间信仰与宗族祭祀活动,北宋年间双溪就有民俗巡游活动。最早的香亭迎神、火龙祀福、靖姑斩蛇等活动逐步发展成如今形式多样的民俗闹元霄活动。具体各项目历史源流如下。
1、香火龙 明朝中后期以来,双溪村庆祝元宵佳节和巡迎临水夫人陈靖姑(陈大奶)与立县后城隍出巡时而举办。营造节日喜庆热闹和谐气氛,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天下泰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鼓亭乐 鼓亭音乐原是宫廷古乐,后乐师流落民间在浙江省绍兴一带盛行,但目前在浙江一带已消失。鼓亭音乐由薛乐家族薛云翱去浙江绍兴后引进屏南双溪。鼓亭音乐由乾隆丁末年起至今每年元宵节均上街游行演奏。
3、白蛇灯 自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起,屏南双溪镇乾源村就开始在该村陆氏宗祠供奉陈靖姑神像及其神位,从那时起该村就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迎陈大奶神像兼游白蛇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承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该活动在乾源村延传二十余世而经久不衰。。
4、彩枰 自屏南建县以来(1736年)就有彩枰游行,双溪的彩枰,往往为庆贺喜庆的节日举行的。如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一日至元宵节,人们庆贺临水陈夫人华诞和欢度元宵,就抬彩枰、彩灯、香亭、鼓亭、龙狮等游行。农历十月十七日,城隍等诸神像出巡,也有彩枰等游行庆贺。
5、花灯 流传较早,有文字记载(县志沈本乾隆5年版),兴于明末,盛于清初(1736年建县)沿续至今。
6、舞狮 清乾隆元年即1736年由河南传入。1737年始至今,每年闹元宵时必不可少的文娱节目之一。
基本内容
双溪元霄灯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下面就香火龙、鼓亭乐、彩枰、舞狮、花灯等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一)舞香火龙
香火龙编造。香火龙总长约52米,由龙身(37节,每节约1.4米)、龙头、龙尾和龙珠四个部分组成。骨架编制需用干稻草约500多公斤,用香总共20000余支(炷)。用香要求:香长约50公分,脚4寸长,拿在手上于木板上抖动,香粉不会掉落的方可采用。香主要来源于老字号香店艺人满里阿坑和双溪仁斗等人制作。也有向建瓯东游香店订购。一支香一般能点燃3个小时左右时间。
舞龙者训练。舞龙队伍由91位身强体壮、手脚动作灵活敏捷、乐感较强的村民组成。在年前腊月空闲时,伴随着锣鼓击敲声的节奏,进行脚步移走、手势变化等技巧训练。
点香仪式。舞龙活动开始前半小时,用竹片点燃龙身香线。放头声铳,舞龙者集中;放第二声铳,点香开始;放第三声铳,全龙点香完毕,游龙正式开始。
(二)鼓亭乐表演 “鼓亭”如方塔状,阁亭形,分上、下层与四足三个部分。底面积0。9m2,高2m,木质材料制成,各部分雕刻精致,塔顶尖镶嵌一颗葫芦,周边雕刻许多飞禽走兽,形态逼真。向下延伸呈屋脊状,刻上精美瓦椽,四个翘角,各雕有造型别致的凤凰。上层小阁由八根小木柱支撑,构成八扇大小不等的屏风,外用纱窗(用铁制花印凿成)围住,底面积0.6m2,高0.75m,内置一盏长寿灯。上层套住下层,上层底部又向周边延伸构成下层的围顶,呈屋脊状,表面雕刻精美瓦椽,四角形成翘角。每角上各镶嵌有一只龙,口含龙珠,飞舞利爪。龙凤上下对称,象征龙凤呈祥,万事如意。下层亦是八根小木柱支撑,底面积0.8m2,高0.95m,四周按一定格局点缀着围栏,每根栏杆形如剑鞘,均雕刻有梅花。比喻经历战争磨难,凯旋归来的将士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下层底四角突出,刻有四只凶猛兽面;向下伸出强有力的狮足,四足鼎立,顶天立地,象征着江山永固。其中央空间置一大型牛皮鼓(鼓中设计有一螺旋形钢丝,使鼓声远扬)鼓底面积0.6m2,高0.55m。鼓声清脆宏亮,震天动地,方圆数里余音缭绕。鼓亭后侧设一平台供击鼓少年稳坐。然后由四个彪形大汉抬着向前进,后面紧跟庞大的吹奏班,共有20多人。
鼓亭古乐曲由三首曲谱组成:鼓亭诗、玉兔、头谱。曲调又分成“软排”与“硬排”总共有六个曲调。在振憾人心的鼓声擂动指挥下,首先由“软排”(琴、箫、唢呐、二胡、月琴、笛子等)吹拉一曲后,“硬排”(锣、鼓、钹子、小锣)再敲打另一调,六段曲由软排和硬排周而复始演奏。此时要特别注意,严格按声乐旋律敲打。例:硬排由四种乐器击法:击鼓用“珠槌”,打锣用“花槌”,击钹子使用“压韵槌”,扣小锣打“贴槌”。
(三)白蛇灯
白蛇灯全长120余米,由蛇头及蛇身两部人组成。蛇头是用竹篾编织成的一个椭球体(仿人头状),直径一米许,内点八支大蜡烛;蛇身由40节木制骨架和200个小竹篾灯笼组成(木制骨架选用杉木板,每节长3米并固定放5个小灯笼,小灯笼用细竹篾编织而成,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外糊白纸,中置蜡烛),每节木板首尾钻有两个孔臼,将木板首尾的孔臼重叠,再用特制的长约2米的撑杆穿过孔臼,这样,40节木板便首尾重叠相连,形成长蛇。舞动时,数十双手紧握撑杆,使长蛇悬浮于空中,舞动者模仿蛇游走的动作,忽进忽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挪移腾跃,蛇灯便若灵蛇般的柔若无骨,灵活舞动。
每年元宵节夜幕垂临,华灯初上之时,全村男女老幼倾巢而出,附近村民也纷涌而至,竞相观看。此时,连发三声土铳,前面鸣锣开道,鼓乐齐奏,百余村民撑着百米长的蛇灯便开始游迎。另有数十名村民抬着陈靖姑神像在蛇灯之后缓缓游迎。因白蛇在传说中是祸国殃民的精怪,所以迎蛇灯时不进村,不能穿街过巷,只能在郊外田野上游迎。夜幕下,200个晶莹透亮的灯笼便成了一条长蛇在旷野上尽情翻舞,只见一条巨蟒时而摇首摆尾,时而弯曲盘绕,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再配以轰天土铳,震天轰鸣,加以各种烟花、爆竹齐放,围观者呐喊助威高声喝彩,使得整个场面进入高潮,热闹非凡。倘若站在高远处眺望,不见人影只见蛇舞,场面尤为逼真、壮观。
(四)彩枰
彩枰在长约3米、宽1.3米、高1米的木板枰上,固定几个高低不一的铁枝,然后在铁枝上安放若干小演员,经过服饰、布景、化妆等表现某个剧目中精彩一金山等。铁枝被服饰或布景巧妙地隐去,往往表现出悬空打斗,或神奇瑰丽景观,伴之音乐、灯光、锣鼓、唱词,令人美不胜收。过去彩枰由多人抬着行进。近年改装把枰面焊装在板车胶轮上,这样枰面可更宽大些,灯光、音响等更先进了,表现的效果更佳。
(五)花灯
双溪村的花灯有瓜灯、刀灯、花座灯、花钵灯、花篮灯、花瓶灯、宫灯(纱灯)、走马灯、十二生肖灯等。彩灯的制作非常精心细致,具体步骤如下:
1、扎灯架:砍竹,砍篾,篾的精细厚薄各异,要根据在灯架上方位取材。单条的按尺寸截断,然后扎在灯架上,有多条连接灯骨,为了加强灯架稳定性,取一长条,然后用火熏烤,弯成所需的若干段与其他竹条用棉纸搓成的纸条扎绑。因为棉纸韧性不易折断,使灯架上各竹能牢固地连接,使得灯架不易变形,保持平直方正。
2、凿纸:一般灯纸(油光纸),四十重为一叠,用打造好的钢凿模型,按在一叠油光纸上,用小木槌敲打,四十重打通后,小心翼翼地一重一重地剥开。
3、糊裱:用经过加工后糯米煮成浆糊,把凿下的油光纸贴在灯架上,凉干后方可再贴花边、图案,以免灯纸破损。
4、制作装饰花: ①造花叶:取牡丹、菊花、梅花、芍药的叶,把真的花叶贴在制造花叶的纸上,然后依叶边凿下,就成了各种花的叶片。
②制花冠:将大张的各种颜色皱纸,裁成大小不一的小张,若干张折叠成一束,中间用小铁线绑紧,然后一重一重地张开,就成一朵花冠。
③造花心:根据不同品种花的花心颜色,将皱纸剪成细条,贴在小铜线上。
向外微斜均匀地固定在花座灯的四周,花座灯、花篮灯装饰大小不一,颜色不贩花,灯的棱角贴有花边图案,大灯、小灯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彩灯的底部系上裁的灯穗(50公分)或双线花球(直径20公分),上部固定弓形的灯柄(约150公分)。制造一架彩灯,一人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彩灯给人照亮,清秀的深刻印象,观赏起来爽心悦目,催人奋进。制灯者的高超手艺,深受群众好评,也受到同行艺人的青睐。
④装饰花的组合:将花心固定在花冠的最里层,花叶贴在花冠最外层的底部,就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装饰花。
组装彩灯:彩灯的中间是一盏较大的花座灯,七盏小花篮灯
(六)舞狮
清乾隆元年(1736年)“舞狮”文娱节目由河南传入双溪(屏南旧县城),自1737年起至今“舞狮”节目每年闹元宵时均隆重举行一次,引来数万观众欣赏,雄狮结构特异、体长庞大、体态憨厚、外貌华贵、威风凛凛的雄姿,聆听难以忘怀的古典乐,回味百片银牌、百个铜铃在舞动雄狮时产生的阵阵声乐的无限情趣。
狮子以古代的艺术性夸张制作的,体形结构特征与它完美无缺的浪漫、坚强的舞姿展示出占代艺术的精华。
狮(制作成雄性)的艺术性形态结构特征: 狮体庞大,总长约3m,重约80kg,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狮头近似圆球形,球径1.3m,支架由竹篾与竹片构成,围绕成一空心球,球中央安装一扛架,可供一人头部钻入使其两肩紧紧扛住,前方有横杠一根,供舞狮者两手灵活操纵狮头。
整个球形支架外用金纸糊裱,头顶上用竹篾围成直径40cm的雀巢供插雪球花。球径各为25、15、8cm的雪球(纸制)各八枚,大雪球柄长80cm,中雪球柄长40cm,小雪球柄长10cm,布置成放射状。雪球均用各色纸制作,五颜六色,头部舞动时如百花在空中绽放。雀巢周身挂20多枚大小不同的小铜铃,面额头中央贴红色“王”字,两眼球硕大,巩膜白色,角膜黑色,烔炯有神;吻部略为突出,大嘴巴可张合,边缘用白、红硬纸片剪成利齿。
舌宽大约60cm,红纸糊裱,鼻扁平宽大红纸裱糊,舌根用两条弹簧连接于上、下颌,伸缩自如,耳硕大长50cm,椭圆形芭蕉状,向外延伸。舞狮者可以从嘴空隙见到飞舞的狮球,使自身形动自如充分发挥出舞狮的技艺。
躯干部艺术结构: 长度约1.8m,脊柱由26枚小红袋(类似脊椎骨,内装填充物)。首尾相接成链索状,每个红袋中央系一个铜铃,躯干部的肋骨用竹片弯曲成弧形,围成长笼形,胸径约1m。
臀部制作工艺与头部类似,球径约90cm,供一人扛舞。
尾部长70cm,椭圆形芭蕉状,狮毛环绕。
颈、躯干、臀部向外的内层披一张彩色斑花的布,中层披上粗绳编织的网眼系上箭牌(银白色)与小铜铃;狮毛(苧麻染成绿色张平盖上体表,狮毛总重量约20kg)。头、颈、躯干用生青竹篾相连结,如系在肋骨之间具有肋间外肌与肋间内肌的收缩与舒张的功能,青竹篾打辫作绳索,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弹性。
指挥雄狮各种舞姿的是一位手提狮球的艺人,此艺人必须具备有高超的指挥技术与各种能力,对舞狮者各种精美舞步,体动起决定作用。雄狮头尾各一人扛舞,步伐必一致如同一只威武的狮子。
狮球制作:球径45cm,竹片制成外糊裱一层白色透明的纸张,中央设立螺旋铁丝保护中央的蜡烛正常燃烧,抛球时轻快明亮。
舞狮过程:
1、舞狮队伍组成: A、乐队:锣、鼓、钹、小锣,奏古典乐“双粉蝶”共5人 B、火把:八枚。八人挺举照明,并维持秩序。
C、舞狮球艺人一名,舞狮艺人前后各一人,三班人员交换轮班,共七人。
2、舞狮游行路线:所有古街道游行,500米2场地一个。
3、舞姿概述:
A、街道游行: 乐队最先走,举火把者跟随狮行动分两旁各四人。舞狮球者用狮球月牙形抛舞,人后退引导狮前进。头部舞狮艺人从大口腔中外看狮球或左或右、或中或下,手、肩、脚步相结合舞动狮体。臀部艺人行动与前者保持一致,如只威猛狮左右摆动。
二名舞狮艺人动作形如一人完美结合,舞姿才美观,让观众一饱眼福。当乐曲停止演奏时,舞狮艺人使出浑身力量,眼、手、脚步紧密配合,有节奏地狂奔跳跃,此时全身狮毛竖立,银白色的“巴蚴”俦占牌有节奏地飞舞全身数百粒小铜铃叮呤共响,敲击、碰撞发出不同的声乐旋律。尤如洪水浪涛巨响;尤如高山泉水细流叮咚;尤如飓风翻滚松涛;尤如狂风暴雨汹涌澎湃。令观众触目惊心,被雄狮的勇猛和威力所震撼,给人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取胜的坚强信心。
B、广场舞狮技艺
文娱活动将近尾声,雄狮进入广场,八名火把者高举火把鱼贯入场,绕个300米2左右的场地并将人群推向300米2之圈外观看。舞狮球艺人将狮球置场地圆心,乐队高声奏响“双粉蝶”古乐曲,雄狮以狮球为中心绕场地三圈之后,乐声停止。雄狮抖擞精神,斜视中央狮球往左侧绕场地半圈,回到原出发点,继后往右侧绕场地半圈,回到原出发点。然后剪半径直向前扑向狮球,见到明亮狮球惊喜万状,后退回原出发点,坐姿左右侧转头向后舔咬自身尾巴,养精蓄锐,突然四足向前直奔,此时锣鼓声停止,八把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观众摒住呼吸,只见狮毛竖立,占牌起飞,铜铃叮呤作响,百枚铜铃产生巨大的有节奏的共鸣声,在夜空中回旋着美妙动听的声乐,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心血精心制作的古声乐。
第二章 民间技艺
第一节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屏南一项传统民间建造技术,宋代以来全县共出现建桥师傅数百之众,建造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廊桥数百座,有着成熟而高超的技艺。其工艺流程一是选桥址;二是建桥台,三是测水平、造水架柱和天门车;其核心部分是造拱架,步骤包括上三节苗、上五节苗、立将军柱、上剪刀苗、上平苗与马腿;由于闽东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雨雾,为了保护桥拱,必须建造廊屋并在两侧加盖侧板以防雨水侵蚀,因此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最后部分是架桥屋,其工艺的精华体现在桥拱。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历史文化价值,这一技艺承载着闽东独特的建筑工艺文化特质;二是工艺的科研价值,廊桥建造技艺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三是民俗载体价值;四是旅游开发价值,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彩虹般的木拱廊桥为核心的乡土建筑观光体验游已成为旅游市场新产品。因此,木拱廊桥及其建造技艺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重要价值
《说文解字》中云:“梁之字,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凡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曰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体系。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各种类型的桥梁形式,其中闽东山区的木拱廊桥就是形式较为特殊的桥梁。
屏南的溪流河床较为狭小,因而大多数木拱廊桥为单孔单跨,只有万安桥为五墩六孔,千乘桥、刀鞘桥(已毁)为一墩两孔。
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的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廊桥都经过历代多次重建或重修,才得以保存至今。据旧县志和有关村史、桥碑记载,始建于宋代的有万安桥、千乘桥、龙井桥、百祥桥、广利桥;始建于元代的有广福桥;始建于明代和清代的有龙津桥、金造桥、清晏桥、惠风桥、溪里桥、樟口桥、迎风桥。
基本内容
屏南及闽东贯木拱廊桥,虽然在型式上有一些差异,如跨度、桥长、桥宽、桥面坡度、桥面用料、廊屋形式等,但是从造桥技术的基本构成是类似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建桥习俗分述如下:
一、建桥工艺流程
(一)选桥址
多数村落建桥选桥址都是从所在村“风水”与环境二者兼顾的角度出发,如村前小溪的出口处,村民俗称“水尾”。目的是把住溪流形成的风口,保乡村的风水,所以桥址一般选择乡村水尾。同时,还要考虑桥址两岸有坚固岩石供砌筑桥台用。并且尽量要选择两岸相距窄一些。减少桥拱跨度。
(二)建桥台
建造桥台,可由石匠单独承包,也可以由造木拱桥的木匠一起承建。由于木拱桥产生极大的侧推力作用于桥台基,桥台的稳定牢固是整座桥梁的前提条件。所以造桥台的石匠要与造桥主绳木匠紧密配合并听从指导。桥台的中心位置,起拱高度及桥面板高度,均由主绳木匠确定。桥台一般有3种形式:一是利用自然悬崖岩壁加以修整凿成;二是在溪边岩石上用条石或块石砌筑;三是在岸边砌筑桥台或在岸边平地做船形墩为桥台。
(三)测水平
古代造桥木匠创造了竹梗水平法。具体作法是:把毛竹(要口径大者)劈成两片,削掉竹节,用“三脚撑”(三根木条捆成的三角支架)把毛竹撑住并联成一直线,接头处用黄泥睹住。尔后,竹片内装水,调节每根竹片高低取得水平。现代使用软塑料管或直接使用水平仪测量。
(四)水架柱和天门车
水架柱和天门车是古代造木拱桥过程中支撑桥拱架、木工上下和起吊木料的设备。
水架柱4根“秋千架”,桥两边各2根。具体做法是:立一根长柱(长短因桥而异),旁边用“难绸”固定(“难绸”是杉木尾部绑有麻绳或篾缆,然后下部顶地上,尾部用麻绳或篾缆捆住以固定水架柱),桥台前的两根水架柱固定好后,上部可用一根横梁木相连接,形成“秋千架”状。水架柱的作用一是供木工上下来往用,二是支撑三节苗、五节苗等所有上架木料。
天门车用木制作成绞车状,造桥工匠称为“天门车”。它的功能是苗木上下和起吊安装用。
(五)造拱架
上三节苗造桥木匠俗称的“三节苗”,是建桥第一系统。在砌好牢固的桥台后,先要做好三节苗底座,用木质做的称“垫苗木”,用石质的称“垫苗石”,也有称“牛眠木”或“牛眠石”。三节苗下端作凹口,木匠称作“鸭嘴甲”,上端作燕尾榫,木匠称“牛吃水”。将制作好的三节苗斜苗起吊放置在水架柱上,并在斜苗的上端安装垂直于桥跨方向的横梁,木匠称“大牛头”,大牛头有的用松木,也有的用杂木。下端插接在垫苗木上,上端作半榫扦入大牛头。上三节苗平苗,在做好第一步骤后,再从上向下将三节苗平苗打入大牛头中,连接处用燕尾榫,从而完成桥体主要受力结构的第一系统。木拱桥的三节苗用料一般为9根,也有用7根或11根。
上五节苗也就是第二系统,分二步,一是上五节苗斜苗及下小牛头;二是上五节苗上斜苗及上小牛头。三节苗系统作好后,可以其为支撑,上第二系统一五节苗系统。在立柱和三节苗斜苗形成的夹角,放置五节苗垫苗木,五节苗的下斜苗与三节苗的斜苗为交错排列。下小牛头紧贴在三节苗斜苗上。将五节苗下斜苗下端顶住垫苗木,上端扦入下小牛头。然后将五节苗上斜苗下端连接下小牛头。
紧贴三节苗大牛头底部穿过,终止于三节苗平苗上部,并在上斜苗的上端安装五节苗上小牛头。这部分是三节苗系统和五节苗系统实现相互咬合,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荷载的关键所在。和三节苗平苗做法一样,从上往下将五节苗平苗打入上小牛头中,从而完成桥拱架主要受力结构的第二系统。五节苗系统的用料相对较小,并长短不一。由于两套系统的紧密编搭,就使各自的不稳定结构亦或整体的稳定和超静定结构,提高了桥体的承载能力。
立将军柱 在桥三节苗石两边竖立柱。这根柱子木匠称为将军柱。将军柱可分透柱与半柱,将军柱直透桥屋梁架的称透柱,将军柱仅到桥台平面的称半柱。整座桥为一个木匠承包的一般做成透柱,这样受力较好;木匠仅承包拱架部分的,就做成半柱。在两根柱之间加横梁,为以后做桥板苗用。其柱紧贴桥台,并和三节苗斜苗形成一夹角,为下一步铺设五节苗系统做铺垫。横梁上竖插7-9根杉木,唐先生称作端竖排架,端竖与排架后与此同时桥台的间用短木塞紧。
(六)上剪刀苗
闽东贯木拱廊桥比汴水虹桥有改进的其中一点是木拱桥有剪刀苗,也称为剪刀撑。剪刀苗可用一组或二组,因桥而异,也有因师傅木作而异。用一组的是下端用透榫穿将军柱,上端用燕尾榫接大牛头;用二组的木作方法一样,只是上一组接上小牛头,下一组接大牛头。为固定剪刀苗,剪刀苗中间的交叉处有的桥用铁箍套住,有的桥在交义点中心钻孔扦铁条。剪刀苗的作用使木拱桥减少左右摆动。
(七)桥板苗与马腿
平苗也称纵横梁,为使平苗平稳受力桥拱架,五节苗下牛头上安装一个丌形的木撑,木匠称为马腿。具体做法是一根横梁下面左右各一根短木插下小牛头上,然后横梁木左右各一根杉木扦将军柱。将平苗放在此横梁上,一头接大牛头,另一头接将军柱桥板横梁,在平苗上横铺桥板成桥面。现在看到的桥面有三种:一是木板桥面;二是砖铺桥面;三是卵石铺桥面。
(八)架桥屋
屏南人称房屋为厝,称木拱廊桥为厝桥。架桥屋如同建厝,做大木的木匠都能做。桥屋多为四柱九檩穿斗式结构。架桥屋从当心间先做,然后两边逐向中心间靠紧。桥屋高度与宽度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有一句行话称“七轿八马”就是桥中间人行道宽七尺六、高八尺六。盖完屋顶,做好神龛,钉好挡风雨板,至此整座桥就基本结束。
二、建桥习俗
我县造桥工匠在长期的劳作中,形成了一定的造桥习俗。据清咸丰二年(1852年),屏南缘首张朝高等与木匠订的桥约中载“唯祭河、竖柱、上梁、完桥四次福礼……系高(指缘首张朝高)办”。造桥还有月福的礼仪,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造古田汤寿桥时,桥约中就有“外约月福三次,给钱壹拾千文,又付君(指桥匠张成君)前去自备”,这月福三次指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两日,还有一次具体日子不详造一座桥,从动工到结束,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程序:择日起工:置办喜梁;祭河动工;上梁喝彩;取币赏众;踏桥开走;上喜梁福礼:完桥福礼。
1、择日起工
筹建桥董事与缘首在选择且约请了造桥工匠后,就要确定桥的具体位置,并请地理先生测定桥台的坐向方位,再请择日先生选取架马,上梁等黄道吉日。择日吉课要送予造桥工匠鉴定是否可用。择日吉课还书有“大士阁坐巽正桥基坐未本年两得其利查十月节二龙俱配利月用同课构造乃属上吉”等语。
2、置办喜梁
桥内正中屋脊顶的一根梁木,俗称喜梁,喜梁要选择三株或两株同根,枝叶茂盛之杉木,俗称“双胞柴”。伐木时要择吉利日,备香烛茶酒祭山礼,并选择乡村中父母双全,三代同堂的“好命仔”去砍伐。伐喜梁时,为讨吉利,喜梁不能往山下的方面倒下,而是顺山上徐徐放下,并在预备放喜梁的地方铺上树枝之类的东西,以防喜梁受沾污。喜梁要取其杉木树尾保留七盘树杈(俗称树绦),悬挂于喜梁当中(此寓有头有尾,兴旺发达之意),并给喜梁披上红布,沿路鸣炮抬回。抬喜梁一般用四个人,意为东、南西、北四方。抬回桥址边后,用三脚木撑架将喜梁置于桥址旁边空地高处。喜梁的树皮应抬回后来削。树皮的处置还有一定的规矩:一是放在清洁的高处晒干后,烧成灰用作神龛香炉灰用;二是放在溪中让水冲走。山上砍下作为喜梁的这根杉木,除了中间取一截作为喜梁外。它的头尾两节要做为桥中间神龛两边的立柱用。
3、祭河动工
择好造桥的动工日期,一般在农历秋分后的枯水期。祭河时,要备办斋供一筵。斋供有香烛、茶、洒、果点、素菜、三牲(指全猪、全羊、公鸡等)等。抬一头猪和一只羊到河边,将猪、羊杀一刀后,放到溪中,让猪、羊在溪水中挣扎,猪在挣扎中血喷射越多溪水越红显得越吉利。而后将取去毛的猪、羊作供品用。祭河仪式一般要请道士先生到场,有三个程序,分别是请神、读疏文、送神。
4、上梁喝彩
上好三节苗,要安放三节苗中的平苗中间一根大梁时要举行祭梁仪式。上梁仪式前,要到溪边的社主(俗称大王)处祭拜。并在溪边摆一供桌,供品有香烛、茶酒、果点、斋菜,以及木匠做桥工具墨斗、斧头、凿子等。祭梁由主墨木匠主持。点烛焚香、上茶酒后,主墨木匠念吉利好话,然后边放鞭炮,边由主墨木匠喝梁(喝彩)。造桥木匠转动天门车,抽紧天门车缆绳,大梁徐徐上升。主墨木匠喝梁众人并同场和彩。
5、取币赏众
上梁仪式结束前,还有一个比试木匠工夫的小插曲。上梁时,在梁中悬挂一小红布袋铜币(约1公斤)。上梁后,主墨木匠挑选灵活且不惧艰险之木匠,上梁取回铜币。取币木匠,手提榔锤(竹柄石锤、用4片竹柄长米许、锤扁鼓形,木匠用于悬手锤打压紧梁木的工具)走上三节苗梁头,说二句吉利话,走到中间将铜币取下。此时桥下众人鼓掌称好,走到另一端梁头再说二句吉利话。木匠把取回铜币交给主墨木匠,主墨木匠将铜币赏给诸位造桥木匠及助工者。
6、踏桥开走
桥做好可行走,称踏桥开走。开走有两种情况:视桥行走人多寡而定,一是行走人少,待桥面板全面铺好开走;二是行走人多,上好桥苗板,仅钉上五、六块桥板就开走。踏桥开走前,桥董事、缘首选择乡村中三代同堂并夫妻双全,有一定名望且家庭较富裕的二位男姓长者(俗称“好命人”),好命人当众题缘若干后开走,开走之人可随意性讲些吉利话,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户户平安、村村兴旺;董事、缘首丁发财,造桥师傅名扬四海等等。
7、上喜梁福礼
董事请木匠造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请一班木匠完成桥拱架至铺好桥面板,就结束;另一种是完成整座桥。一般在造桥过程除在三节苗平梁架平时举行上梁喝彩仪式外,还要举行上喜梁仪式。因桥面板基本完成,所以仪式就在桥上进行。仪式过程比上三节苗梁仪式简单一些。
8、完桥福礼
整座桥建造好时,董事、缘首要备一桌洒席答谢诸位工匠,同时董事、缘首经过多方努力,桥建好表示大功告成,也要互相庆贺一下,这次酒席叫完桥福礼酒。席前董事、缘首与造桥木匠要把造桥时支付的工钱,福礼仪及其他费用等结算清楚,补清工钱余款,造桥木匠也交待一些善后注意事宜。酒席中互相表示庆祝。
三、建桥桥约
造桥铺路是农村的一项大善事。清代建桥董事,缘首等与造桥工匠签订的建桥合同,也称“桥批”、“桥约”,有时也直称合同,如果是书写聘请某工匠的约定也称“请约”,桥约一般为毛边纸或宣纸,用毛笔竖式书写。书写内容为董事、缘首某某等人为建造或重修某地某桥,面议内容有的写一、二、三若干条款,有的联在一起写。面议内容主要有:一是建桥方提出所建桥的长度、高度、宽度,桥面上立几扇柱子,桥内建板凳、神龛等;二是若为拆旧桥重建,则提出要拆换何处桥苗、桥面板、枋檩木若干;三是桥台的高度、宽度、厚度及砌法、用石规格尺寸;四是材料的供给,桥苗运送何处,搭架木料、篾绳、铁钉由何方筹备,有的连工匠墨斗用的墨斗线是自备或建桥方供给也写上;五是除木匠外,建桥台的石匠,盖桥屋的泥水匠等由谁负责;六是总造价多少,如何兑付;七是每月初一、十五以及敬神福仪开支,上梁的花红(给主墨工匠的红包)开支数额等;八是双方中如有一方违约罚款情况等。而后书写签约时间、签约人姓名(盖章或画押)、见证人、代笔者。在时间后还要慎重书上骑缝字(多为吉祥词),最后常在左上角书上“□□大吉”等字。若有添补遗漏约定,也还要再由书写人签字画押,以示慎重。例如清同治三年造屏南双龙桥桥约内容如下: 立约字缘首郑伏横等今仝戚族欲造双龙桥。请得萼秀坑司务张成来、茂秀等前来承包斯桥。面约上及桥厝、盖瓦、粘灰、神福、花红、工食、杂用等项统包在内,总共工资钱四百陆拾千文。惟祭河、竖柱、上梁、完桥四次福礼酒席并竹篾、打铁系横(横指缘首郑伏横)等自办。更议两造桥同心协力,构造坚固如意,毋得潦草了事。倘有懒惰、减简工夫,不特(应为"但"字)工钱无追而且为人口实,仍不许后来索贴等情。再约司务起工只给米谷、盐菜食用等项,其余工资及上下路费俟完竣后交清,不得预支。今恐口说无凭,立约乙纸为照。
同治三年四月 吉日
立约字缘首郑伏横(画押)、郑宗乐(画押)、郑其蓬(画押)、陈景安、陈则舒、陈景祯。
代笔张统 (画押)
合约各执壹纸为照(骑缝字)
相关工具及其作品
(一)廊桥工匠使用造桥工具:鲁班尺、水车、墨斗、柴马、柴桥、刨刀、凿子、锯子、斧、锤子等。
(二)主要作品(现存木拱廊桥):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廊桥主要有以下14座。
万安桥 又称彩虹桥、龙江公济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再度重建。现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屋建37开间1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
千乘桥 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桥长62.7米,宽4.9米,桥面至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桥堍和桥墩以块石砌筑,墩船形,墩尖雕成鸡喙形状。桥屋建24开间99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飞檐翘角顶,桥面以木板铺设。
龙井桥 位于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至黛溪镇康里村的古道中,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一月重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蒲月重修。该桥建筑在金造溪下游的峡口处,地势险峻,溪流湍急,是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桥长27.5米,宽4.9米,单孔跨径22.2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9.5米。桥屋建13开间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百祥桥 又名白洋桥、柏松桥,位于屏南县棠口、寿山两乡交界处的白洋村附近的屏宁交通要道上,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桥长38米,宽4.5米,单孔跨度达3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22米。桥屋建15开间6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悬山顶。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
广福桥 又名溪源桥、开源长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北,东南西北走向,横跨岭下溪,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清嘉庆十二年(1806年)重修,解放后又经过三次维修,是屏南众多木拱廊桥中维护较好的一座。桥长32米,宽5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0.5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面以木板横铺,再以卵石铺砌,具有桥堍为卵石砌筑,以木梁代碑等特色。
广利桥 又名花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南,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明正统年间重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重修,1993年再次重修。桥长30.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0.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3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
金造桥 位于棠口乡漈头村金造自然村水尾,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月始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孟夏重建。桥长41.7米,宽4.8米,单孔跨度32.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龙津桥
又名玉锁桥、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桥屋建13开间56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清晏桥
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至棠口乡际头村古道中,因地处深山峡谷得名。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鼎建,是我县目前维护尚好的一座折线型木拱廊桥。桥长26.4米,宽4.5米,单孔跨度21.8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3.45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惠风桥
又名黄宅桥、泮地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泮地村至康里村的古道中。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建,1998年6月重修。桥长32.2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锦溪桥
位于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清初重建。1970年1月再次重建。桥长37.8米,宽4.3米,单孔跨度20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8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迎风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陆地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桥长28米,宽3米,单孔跨度1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8开间20柱,二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樟口桥
又名樟源下桥,位于屏南县代溪镇樟源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后毁于水患,1955年桐月重建。桥长26米,宽3.8米,单孔跨度18.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5.5米。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板上铺块石。桥屋建9开间40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双龙桥
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水洋上洋,其旧址在白水洋鸳鸯溪下游,建于清乾隆五年(1865年),在新中国成立前被焚毁。2005年由目前最年轻的廊桥名匠黄春财主持重建。该桥两墩三孔,长达66米,现为屏南境内第二长桥。
传承谱系
(一)长桥镇长桥村廊桥建造世家谱系
茂龙仙(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年间复建万安桥,一生建造廊桥十数座,为我县清中后期著名造桥工匠。
黄金书 (生于咸丰年间1933年),师从长桥镇新乡村茂龙仙。民国时期造建瓯市北溪村桥、夏村桥、赤梅村桥、增丈桥。
黄生富(19001974年),黄金书长子,1932年建造万安桥为主縄木匠。民国时期随其父黄金书参与建造建瓯市龙北溪村桥、夏村桥、赤梅村桥、增丈桥建设。
黄象颜 (19091984年),黄金书次子。1969年,造古田县平湖唐宦村桥。
黄春财 现年70岁,黄象颜子,现为我县著名建桥师傅。1952年,洪水冲毁屏南县万安桥其中西北向二个拱架计12开间,1954年与其大伯、父亲重建此二拱;1956年,造屏南县长桥镇上乾村桥为主绳;2005年,为主搬迁主建棠口际头金造桥;2006年为主建造长66米、二墩三孔的白水洋双龙桥;2008年重建百祥桥。
黄闽屏 1963年生,黄春财大儿子。
黄闽辉 1984年生,黄春财小儿子。两人均继承父业,2005年参与搬迁建造金造桥,2006年建造双龙桥,任副绳。
(二)其他重要建桥艺人
吴观增 屏城乡南湾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造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清晏桥(现存),为总绳,也为桥上架主绳。
郑传春 屏城乡夏地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造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清晏桥(现存),为副绳。
黄荣成 寿山乡东盘村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造屏南县棠口乡千乘桥(现存),为副绳。
韦学星 代溪乡忠洋村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
韦春霜 现年86岁,健在。聪明好学,会做大木,未学造桥。为造金造桥,到该村金钟桥(亦为木拱桥,颇有特色,形如虾状,俗称虾蛄桥)。观摩桥拱架结构,无师自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196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龟潭桥(1978年毁于水),为主绳。
韦万会 (19131971年),师从韦学星。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1955年,造屏南县代溪镇樟口桥(现存),为木匠。1970年,造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桥(现存),为主绳。
韦忠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孝款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泽衍 韦学星之子,师徒。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顺托 今年74岁,健在。师从韦万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曾随师傅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196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龟潭桥(1978年毁于水)。
韦忠拓 1970年,造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桥(现存),为副绳。
韦明鉴 今年59岁,健在。1974年,曾参与造屏南县代溪镇忠洋叉溪村桥。
张京锁 代溪镇往里村人,师从屏南县代溪镇北乾村吴成赖。1967年,造蕉城区虎贝本乡黄柏媳妇桥(八字撑拱架,现存)为主绳。
主要特征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技术、传统、历史、家族传承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地域传统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是与木拱廊桥这一特定虹桥形式存在相关联的。因此,这一建桥技术只存在于福建闽东与浙江西南部区域,表现出地域特性。
2、技术科研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是宋代汴水虹桥建造技艺的继承与发展,由捆绑式发展成榫卯式,并不用只钉片铁,传承900多年不流失,并且与原虹桥建造技术相比较有了长足进步,桥梁结构更完善、更符合力学原理,并加盖廊屋,增加了廊桥功能,表现出极高的技术科研特征。
3、历史民俗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还延申了做为单一技术的功能,它是特点区域一项带有历史性与民俗成份的技艺,有着完整的习俗。是研究闽东南与浙西南历史与风俗民情不可多得的载体。
4、家族传承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表现出明显的家族传承特征,一般是父传子,子承父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传承规范。靠的是口传心授,靠的是学徒的悟性。因此这一技艺极易失传。
5、艺术审美特征
木拱廊桥是闽东北与浙西南山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审美特征。木拱廊桥及其建造技艺是祖国乃到世界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的集中体现。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要价值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五方面重要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祖国廊廊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屏南这项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东传统工艺特色,承载着闽东独特的建筑工艺文化特质,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工艺科研价值
木拱廊桥建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这些生产技艺是闽东北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是这一特定区域廊桥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
3、民俗载体价值
廊桥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交通、信仰等密切相关,是承载村落风水、聚集村落财气、展现村落风景的民俗建筑,同时也是重要的民间文化空间与载体。
4、交通运输价值
建于古道或村落水尾的廊桥,其最大功能就是担负交通运输功能。如今这一功能在所弱化,但在民众心里仍然体现廊桥这一重要功能不变。
5、旅游开发价值
随着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彩虹般的木拱廊桥为核心的乡土建筑观光体验游不断成为旅游市场新产品。因此,木拱廊体的保护与开发表现出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第二节 黄酒酿造技艺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自唐宋以来承传不息,明万历县志就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之记载。屏南地处闽东北鹫峰山脉中段,是福建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这里山高林密,清泉醇冽,有着得天独厚的制曲酿酒之优质原材料高山稻米与泉水。数百年来,此项技艺一直流传于民间,以农家自制或小作坊生产形式存在,是屏南古代重要的民间技艺之一。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注重选料,严格配比,控温发酵科学,表现出较高的酿造水平,是祖国传统酿造业的一朵奇葩。屏南所产红曲色艳如丹,有库曲、轻曲、色曲三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东南亚各国。屏南黄酒酒质醇厚,色泽清亮,口感清香绵长,其中惠泽龙陈酿品质上乘,系闽派干性有机黄酒。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特征表现在选料、用水、工艺、产品四个方面,其价值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价值,屏南酿酒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派黄酒特色,承载着闽东北独特的黄酒文化特质;二是工艺科研价值,红曲制作和黄酒酿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三是民俗载体价值,红曲和黄酒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四是药用保健价值,红曲、黄酒在祖国传统医学上具有突出的药用与保健价值;五是经济价值,红曲、黄酒历史以来一直是屏南山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是当地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保护的民间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是酒中之祖,酒中之王,黄酒的酿造技艺世界上独一无二,江泽民同志说:“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稻米酿造黄酒。周朝的《书经·说命篇》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蘖是一种谷物发霉发芽的混合物,是原始的曲。用红曲酿酒是我国酿酒业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最早记载红曲酒见唐朝诸载的“相逢多是醉醺然,应有囊中子母钱。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仙直上翠旌楼。”宋朝福建红曲酒达到一个高潮。“闽中公私酝酿皆曲酒”(宋·庄绰《鸡肋篇》)。喜爱红曲酒,北宋苏东坡诗句“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今年还须去看月,露冷遥知范叔寒”。我国古籍中最先记载用红曲酿造曲酒的书是元朝佚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天台红酒方,明高濂《饮馔服食笺》酿造类中记载了建昌红酒酿造工艺。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到红曲酒具有舒筋活血的药用功能,可见红曲酿酒盛行于世,历经宋、元而不衰。
屏南县是红曲正宗和优良产地,明万历《古田县志》记载:“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说明在明代,屏南(当时为古田县,清雍正十二年屏南始与古田分县)红曲已很兴盛,清乾隆《屏南县志》“货物卷”中已有“红曲”记载,清光绪江若干编写的《屏南县志》还对制曲水稻“降来壳”专门记载:“米制红曲殊佳,近古田各都,每于山上种之。”民国30年《屏南县志·实业志》载:曲埕:路下、古厦、长坋、北乾诸乡均有白曲、红曲两种,出售外省。自清代至民国期间,屏南路下、长桥、屏城等乡镇,一直是红曲生产地,所产红曲质量上乘,销往邻县及省城福州,远则贩运上海、宁波、天津各地。
[=此处为插图=]1949年全县有酒曲作坊87家,年制红曲75吨,酿酒作坊98家、黄酒128吨。1953年,全县经登记批准的制曲埕80家,年产量33.7吨。黄酒酿造几乎遍及家家户户,但因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仍多为自给。
1956年6月,在县城建立屏南县酒厂,下设长桥、棠口、双溪、忠洋、熙岭、康里6个分厂,当年产量155吨。1957年,在城区新建厂房500平方米,当年产量160多吨。1958年转为国营,产量增至239吨。同年接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委托,加工出口红曲。由于当时曲埕未建,委托路下、北墘、新乡、长桥等地曲埕加工,成品送往省外贸公司,当年出口红曲191吨。1964年,根据外贸出口需要,在城关溪坪建立国营屏南县曲厂,酒、曲产量日升,当年产黄酒172吨、红曲57.5吨,其中出口40.2吨,成为全省最大红曲出口基础。
1973年,县酒厂和县曲厂合并成立屏南酒曲厂,黄酒产量130吨,红曲90吨。1980年,该厂试制成功红曲优良菌株及纯种提纯制曲技术,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开始改建制曲工艺,使传统的土法制曲改为机械化制曲,缩短红曲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1985年黄酒产量提高到324吨,红曲产量443吨,其中红曲出口69吨。所产“白鹭”牌轻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获1985年福建优质产品称号。县酒曲厂成为福建独家红曲出口企业。1988年,引进电脑微机自控调温装置应用于机械化通风制曲,红曲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年,“白鹭”牌轻曲分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轻工部“优秀出口产品铜质奖”。同时,该厂获省与轻工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1989年,该厂生产的轻曲、曲醋获省消协授予“信得过产品”称号。
1999年,熙岭乡龙潭村黄酒酿造传人陈官唱,为保护、传承和宏扬“惠泽龙”老酒这一文化遗产,联合几家村民组建了“龙潭庶民酒业有限公司”,注册了“惠泽龙”商标。通过几年的发展,老酒坊从小到大,形成了一定规模。为使企业做强做大,2005年龙潭庶民酒业有限公司与上海津源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惠泽龙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本着“立足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惠泽农家万户”的经营理念,在代溪、熙岭等乡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农户1350户,建立订单农业种植基地8000多亩,组建农户规模化半成品黄酒酿造车间28个,有效增加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
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也获得了相关的荣誉。2001年7月被福建省标准化协授予“高标准、高质量”等荣誉称号;2003年被福建省著名商标评定委员会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3年和2006年两次被福建省名牌产品评定委员会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2003年和2005年被宁德市人民政府确认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公司2006年通过QS质量安全认定和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畅销宁德、福州等省内城市,远销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公司朝着争名牌产品、创驰名商标、惠泽天下百姓的目标向前迈进。
基本内容
一、红曲传统生产工艺
(一)原料选择制造红曲的主要原料有:曲种、曲醋、晚米。
1、曲种白毛红曲霉的培育选上好红米,去壳为糙米,浸泡4小时,蒸煮40分钟,摊凉,晒干,制成醋曲。
2、曲醋选优质高山糯米,酿制醋酒,加入醋曲,经三年陈酿即为曲醋,取其酸味带甜、性缓而经久的特性。
3、晚米根据所制品种的不同,应进行选择。色曲:用上等晚米或山稻米(陆稻米);库曲、轻曲:最好使用高山红土田生长的早米(籼米),因早米制成的曲色红且颗粒整全。屏南东峰、上楼的白早米最好,其横断面稍呈蓝色,所以又称“蓝骨米”,制成红曲,品质也较优良。一般要求使用精白的上等晚米。
(二)操作方法
1、浸米 将选好的上等白米装入米篮内,放在水中淘去糠秕,再用水浸约1-1.5h(以用手指一搓就碎为度),捞起,沥干。
2、蒸饭 将木甑在沸水釜上加热后,将沥干的米倒进甑内,用猛火蒸40-60min,使大米熟的程度达到用湿手摸饭面不粘手,而饭又软透和程度。蒸毕,将饭摊散在竹箩上,使冷却至40度左右(不烫手)即可配料。
3、入曲房 曲房俗称曲埕,系土木结构。埕底要用无沙且楹的红土筑坚实,两边墙上开窗,以调节温度,遇天冷可用木炭柴火升温消毒。将拌曲种的饭挑到埕中堆放,盖以干净麻袋,保温24h,曲菌渐渐发热(菌丝繁殖),待品温升至45度时进行翻曲,把曲块搓散摊平,厚约寸许,每隔4-6h搓曲一次,并调节室温(放热)。翻曲换气对曲蓖生长繁殖甚为重要。
入曲房3-4天,菌丝浓渐透入饭中心部分(呈红色斑点),这阶段半成品称为“上铺”。这时把它装入箩筐,在水中漂洗约10min,使曲粒吸收水分,保持湿度,抑制杂菌发育。将曲粒沥干,再堆放半天(升温发热),然后轻轻摊散:此后每隔6H翻拌一次,这时菌丝发育旺盛并分泌红色素。当曲中水分散发至干燥现象出现时(用手触动曲面有响声),可适当喷以清洁水,调节温度,使温度保持在25-30度。这一阶段称”头水”,历时3-4天.这时曲面全呈绯红色。
此后的主要要点在于维护湿度,应适时适量地喷水。喷水如过湿,发热泪盈眶必高,易使曲腐烂生杂菌;过于,曲菌又不能繁殖,故必须严加掌握,并且每隔6-8H上下翻曲一次,同时注意调节温度。这阶段需经3-8天,俗称为”二水”,这时菌丝已内外繁殖旺盛,曲粒里外透红度有特殊的红曲香味。
4、出曲 当曲里外透红时,就可将曲移至室外空埕,用太阳直接晒干后即为红曲成品。可按类分级包装。
二、传统黄酒酿造工艺
(一)原料选择
水 选择晨间至午时的山涧泉水。过午时后的水不用,因此,上午要备好一天的酿造用水。
糯米 外观应具有品种特色和光泽,粒丰满,整齐,米质要纯,不可以混有糠粃,碎米和杂米等到其它物质。
红曲 选择上等屏南产红曲。
(二)酿造方法步骤
1、浸米 浸米是使米的淀粉粒子吸水膨胀,淀粉颗粒疏松便于蒸煮。浸米的时间要求:浸米的程度一般要求米的颗粒保持完整。而米酥为度。
2、蒸煮 蒸煮的要求:对糯米的蒸煮质量要求是达到外硬内软,内无白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和均匀一致。
3、冷却 蒸熟后的糯米饭必须经过冷却迅速地把品温降到适合于发酵微生物繁殖的温度,冷却的方法按其用途摊在大竹篱上,但需防止污染。
4、入坛 把已清洗干净的酒坛用开水烫过,然后按比例斗米升曲加二五水(米与水按1:1.25),计算准确依次入坛,搅拌均匀,坛口加盖能透气的竹箩子,或干净的麻袋。
5、发酵管理 物料入坛后如室温低于15度以下要进行适当保温,方法是地面辅30公分的谷壳,旁边加盖麻袋,关闭窗口和门,一般经过12小时后开始糖化和发酵,由于酵母的发酵作用,多数的糖分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开始上升,坛里可听到嘶嘶的发酵响声,并会发出气泡把洒醅顶到液面上来形成厚被盖的现象,取发酵醪尝,味鲜甜已略带酒香,品温比落坛时升高5-7度此时要注意观察,把挖掘开耗时间。历代相传,开耙有高温和低温两种不同形式,高温开耙待醪的品温升到35度以上才进行第一次搅拌(开头耙)使品温下降。
低温开耙是品温升至30度左右就进行第一次搅拌,发酵温度最高不超过30度,由于开耙的品温掌握的高低不同影响到成品风味也不同,惠泽龙黄酒采用的是低温开耙,俗称“冷作酒”头耙后品温显著下降,以后各次开耙应视发酵的具体而定,如室温低品温升的慢,应将开耙时间拉长些,反之把开耙的间隔时间缩短些。耙酒一般在每日的早晚进行,主要是降品温和使糖化发酵均匀进行,但为了减少酒精高挥发损失,在气温低时应尽可能少搅拌,经过约13-15天,使品温和室温相近,糟粕开始下沉,主发酵阶段结束即可停止搅拌用报纸封住坛口,让其长期静止然后发酵2-3个月。
6、压榨 把发酵醪中酒的液体部分和糟粕固体部分分离称压榨。用木材制成榨箱(每一箱可容酒三斗左右)。箱与箱之间用竹篾间隔,箱内放置装满酒醅的细袋,装满后,用千金套上糊蝶吊,让酒液自流,然后逐渐上石块,为保证压干;先行取出榨袋,将袋三摺,仍放入榨内再榨。
7、澄清 刚榨出的酒是生酒,含有少量微细的固形物,因此要在大木桶静置2-3天使少量微细浮尤物沉入桶底,取上层清液装入酒坛,沉渣重新压虑回收酒液,此操作称为澄清。
8、装坛 澄清后酒液装入酒坛,坛口先封一层箬叶,一层报纸,再封一层箬叶,然后用草绳捆紧,再做上土头。
9、温酒 把做土头的酒坛抬到温酒埕,排列的间隔多根据据酒坛大小进行区分,大坛间隔需宽些,小坛间隔需小些,这样便于放置适当的稻草和谷壳燃烧的容量,达到温度的控制防止酒温的过火,或温度不够,过火了对酒的风味有破坏,温度不够达不不到杀菌的目的酒会变质。
10、贮藏管理 把温好的黄酒打上标签进入酒库进行贮存,酒库应阴凉通风干燥。贮存的酒不宜随便搬动。要经常巡查酒库内的酒坛是否有渗漏等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期酒坛被渗漏出来的酒液熏染。最后按酒龄的长短程序分别出库。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生产用具
酒坛:制作老醋的瓮,木饭甑,竹制摊凉篓,生产红曲的曲埕,及生产过程使用的曲耙,装曲篓、晒曲竹席、笊篱麻袋、布袋、曲斗、酒抽、酒漏、量筒等。
2、成品
红曲、黄酒、曲醋红曲:“白鹭牌”轻曲、“鸳鸯牌”库曲、散装红曲。
黄酒:“惠泽龙”闽派系列黄酒、屏南老酒、散装老酒、北乾老酒等
曲醋:屏南曲醋
主要特征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方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明显特征:
1、原料特征: 制曲需要选用高山红土田生长的早米(籼米),因早米制成的曲色红且颗粒整全。屏南东峰、上楼的白早米最好,其横断面稍呈蓝色,所以又称“蓝骨米”,制成红曲,品质最优良。而酿酒一定要选用上等高山产,生长期长的糯米为原料。
2、水源特征: 黄酒的品质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质的水源。水一定要取晨间至午时的山涧泉水,过午时后的水不用,因此,上午要备好一天的酿造用水。不同区域水中矿物含量不同,因此黄酒品质差别较大。
3、工艺特征: 从曲母选育、制曲到酿造,可以说工艺流程繁多,酿酒历经数百年,长期以来生产技艺全靠师徒传承或族内世代相传,如今虽然工艺流程见诸著作,但真正的制曲酿酒绝技仍然需要言传身教或长期的实践摸索,特别是对酿造温度、湿度的感觉,全凭经验掌握。因此,这项技艺确属传统民间技艺,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4、产品特征: 红曲与黄酒即是食品、饮品,同时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黄酒做为我国最古老的酒,其传统酿造方法与取自原生态有机原料是酒类中最健康饮品,是地道的有机食品。同时,黄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是我们探索中华文化的脉络之一,因此,把它说成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是不为过的。
重要价值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是中国黄酒酿造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性酿酒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五方面重要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是祖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屏南这项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派黄酒特色,承载着闽东北独特的黄酒文化特质,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工艺科研价值
红曲制作和黄酒酿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这些生产技艺是闽东北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是这一特定区域酒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
3、民俗载体价值
红曲和黄酒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不管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这些人生大事;还是走亲访友、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它,从民众的一日三餐,到祈福社火的供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见黄酒是这一区域民俗不可或缺的主角,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4、药用保健价值
红曲、黄酒是制作药品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我国中药的一味药材和重要的药引子,在许多疾病的医治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黄酒是重要保健和佐餐饮品,少量、长期饮用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保健功能。
5、经济价值
红曲、黄酒历史以来一直是屏南山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是当地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红曲、黄酒产业发展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其次,红曲、黄酒原料取自当地产糯米,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种植物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增收。再次,历史以来,屏南红曲一直是当地重要的大宗出口产品,出口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深受东南亚人民欢迎,可以大量出口创汇,同时随着近年黄酒规模化生产,产量极大提高,惠泽龙酒创出知名品牌,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体现出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节 双溪元宵灯会
屏南县双溪镇自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年)陆氏宗先肇基至今,已历1094年。千余年的文化沉积砌垒,双溪镇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纯朴的民情民俗民风。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屏南建县,县治设于双溪,在这之后的200余年,双溪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并地处南北官道要冲,为闽东北官道枢纽。商贾云集,货栈林立,过往旅客蜂拥。清初至民国以来一直为闽北繁华市镇之一,因此,也成为南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集合交汇点。
双溪自明代以来每年都举办元宵民俗活动,开县以后,增加了游城隍等踩街活动,元霄灯会更臻丰富多彩。近年来,结合国家风景名胜区白水洋及双溪古镇旅游开发举办隆重的民俗旅游文化节。双溪元霄灯会主要内容有:舞香火龙、舞白蛇灯、彩坪巡游、踩高跷、鼓亭音乐、香亭、舞狮子、花灯巡游等。
双溪元霄灯会活动历经数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在深山中遗存,其中有许多因素值得探讨,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民间庙会的社会研究价值。双溪元霄民俗从组织、运作、信仰、会社等诸多方面均保持古貌不变,具有独特的社会研究价值。二是具有民间庙会发展的历史价值。从明代双溪初始庙会,在现代大型民俗活动,无不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背景,是研究人文社会历史活的标本。三是具有古代民间艺术的审美观赏价值。双溪各种元霄民俗艺术是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民间艺术极其宝贵的审美价值。四是具有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双溪元霄民俗作为屏南乃至全省少有的民间活态民间艺术,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双溪元霄灯会起始于民间信仰与宗族祭祀活动,北宋年间双溪就有民俗巡游活动。最早的香亭迎神、火龙祀福、靖姑斩蛇等活动逐步发展成如今形式多样的民俗闹元霄活动。具体各项目历史源流如下。
1、香火龙 明朝中后期以来,双溪村庆祝元宵佳节和巡迎临水夫人陈靖姑(陈大奶)与立县后城隍出巡时而举办。营造节日喜庆热闹和谐气氛,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天下泰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鼓亭乐 鼓亭音乐原是宫廷古乐,后乐师流落民间在浙江省绍兴一带盛行,但目前在浙江一带已消失。鼓亭音乐由薛乐家族薛云翱去浙江绍兴后引进屏南双溪。鼓亭音乐由乾隆丁末年起至今每年元宵节均上街游行演奏。
3、白蛇灯 自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起,屏南双溪镇乾源村就开始在该村陆氏宗祠供奉陈靖姑神像及其神位,从那时起该村就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迎陈大奶神像兼游白蛇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承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该活动在乾源村延传二十余世而经久不衰。。
4、彩枰 自屏南建县以来(1736年)就有彩枰游行,双溪的彩枰,往往为庆贺喜庆的节日举行的。如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一日至元宵节,人们庆贺临水陈夫人华诞和欢度元宵,就抬彩枰、彩灯、香亭、鼓亭、龙狮等游行。农历十月十七日,城隍等诸神像出巡,也有彩枰等游行庆贺。
5、花灯 流传较早,有文字记载(县志沈本乾隆5年版),兴于明末,盛于清初(1736年建县)沿续至今。
6、舞狮 清乾隆元年即1736年由河南传入。1737年始至今,每年闹元宵时必不可少的文娱节目之一。
基本内容
双溪元霄灯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下面就香火龙、鼓亭乐、彩枰、舞狮、花灯等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一)舞香火龙
香火龙编造。香火龙总长约52米,由龙身(37节,每节约1.4米)、龙头、龙尾和龙珠四个部分组成。骨架编制需用干稻草约500多公斤,用香总共20000余支(炷)。用香要求:香长约50公分,脚4寸长,拿在手上于木板上抖动,香粉不会掉落的方可采用。香主要来源于老字号香店艺人满里阿坑和双溪仁斗等人制作。也有向建瓯东游香店订购。一支香一般能点燃3个小时左右时间。
舞龙者训练。舞龙队伍由91位身强体壮、手脚动作灵活敏捷、乐感较强的村民组成。在年前腊月空闲时,伴随着锣鼓击敲声的节奏,进行脚步移走、手势变化等技巧训练。
点香仪式。舞龙活动开始前半小时,用竹片点燃龙身香线。放头声铳,舞龙者集中;放第二声铳,点香开始;放第三声铳,全龙点香完毕,游龙正式开始。
(二)鼓亭乐表演 “鼓亭”如方塔状,阁亭形,分上、下层与四足三个部分。底面积0。9m2,高2m,木质材料制成,各部分雕刻精致,塔顶尖镶嵌一颗葫芦,周边雕刻许多飞禽走兽,形态逼真。向下延伸呈屋脊状,刻上精美瓦椽,四个翘角,各雕有造型别致的凤凰。上层小阁由八根小木柱支撑,构成八扇大小不等的屏风,外用纱窗(用铁制花印凿成)围住,底面积0.6m2,高0.75m,内置一盏长寿灯。上层套住下层,上层底部又向周边延伸构成下层的围顶,呈屋脊状,表面雕刻精美瓦椽,四角形成翘角。每角上各镶嵌有一只龙,口含龙珠,飞舞利爪。龙凤上下对称,象征龙凤呈祥,万事如意。下层亦是八根小木柱支撑,底面积0.8m2,高0.95m,四周按一定格局点缀着围栏,每根栏杆形如剑鞘,均雕刻有梅花。比喻经历战争磨难,凯旋归来的将士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下层底四角突出,刻有四只凶猛兽面;向下伸出强有力的狮足,四足鼎立,顶天立地,象征着江山永固。其中央空间置一大型牛皮鼓(鼓中设计有一螺旋形钢丝,使鼓声远扬)鼓底面积0.6m2,高0.55m。鼓声清脆宏亮,震天动地,方圆数里余音缭绕。鼓亭后侧设一平台供击鼓少年稳坐。然后由四个彪形大汉抬着向前进,后面紧跟庞大的吹奏班,共有20多人。
鼓亭古乐曲由三首曲谱组成:鼓亭诗、玉兔、头谱。曲调又分成“软排”与“硬排”总共有六个曲调。在振憾人心的鼓声擂动指挥下,首先由“软排”(琴、箫、唢呐、二胡、月琴、笛子等)吹拉一曲后,“硬排”(锣、鼓、钹子、小锣)再敲打另一调,六段曲由软排和硬排周而复始演奏。此时要特别注意,严格按声乐旋律敲打。例:硬排由四种乐器击法:击鼓用“珠槌”,打锣用“花槌”,击钹子使用“压韵槌”,扣小锣打“贴槌”。
(三)白蛇灯
白蛇灯全长120余米,由蛇头及蛇身两部人组成。蛇头是用竹篾编织成的一个椭球体(仿人头状),直径一米许,内点八支大蜡烛;蛇身由40节木制骨架和200个小竹篾灯笼组成(木制骨架选用杉木板,每节长3米并固定放5个小灯笼,小灯笼用细竹篾编织而成,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外糊白纸,中置蜡烛),每节木板首尾钻有两个孔臼,将木板首尾的孔臼重叠,再用特制的长约2米的撑杆穿过孔臼,这样,40节木板便首尾重叠相连,形成长蛇。舞动时,数十双手紧握撑杆,使长蛇悬浮于空中,舞动者模仿蛇游走的动作,忽进忽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挪移腾跃,蛇灯便若灵蛇般的柔若无骨,灵活舞动。
每年元宵节夜幕垂临,华灯初上之时,全村男女老幼倾巢而出,附近村民也纷涌而至,竞相观看。此时,连发三声土铳,前面鸣锣开道,鼓乐齐奏,百余村民撑着百米长的蛇灯便开始游迎。另有数十名村民抬着陈靖姑神像在蛇灯之后缓缓游迎。因白蛇在传说中是祸国殃民的精怪,所以迎蛇灯时不进村,不能穿街过巷,只能在郊外田野上游迎。夜幕下,200个晶莹透亮的灯笼便成了一条长蛇在旷野上尽情翻舞,只见一条巨蟒时而摇首摆尾,时而弯曲盘绕,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再配以轰天土铳,震天轰鸣,加以各种烟花、爆竹齐放,围观者呐喊助威高声喝彩,使得整个场面进入高潮,热闹非凡。倘若站在高远处眺望,不见人影只见蛇舞,场面尤为逼真、壮观。
(四)彩枰
彩枰在长约3米、宽1.3米、高1米的木板枰上,固定几个高低不一的铁枝,然后在铁枝上安放若干小演员,经过服饰、布景、化妆等表现某个剧目中精彩一金山等。铁枝被服饰或布景巧妙地隐去,往往表现出悬空打斗,或神奇瑰丽景观,伴之音乐、灯光、锣鼓、唱词,令人美不胜收。过去彩枰由多人抬着行进。近年改装把枰面焊装在板车胶轮上,这样枰面可更宽大些,灯光、音响等更先进了,表现的效果更佳。
(五)花灯
双溪村的花灯有瓜灯、刀灯、花座灯、花钵灯、花篮灯、花瓶灯、宫灯(纱灯)、走马灯、十二生肖灯等。彩灯的制作非常精心细致,具体步骤如下:
1、扎灯架:砍竹,砍篾,篾的精细厚薄各异,要根据在灯架上方位取材。单条的按尺寸截断,然后扎在灯架上,有多条连接灯骨,为了加强灯架稳定性,取一长条,然后用火熏烤,弯成所需的若干段与其他竹条用棉纸搓成的纸条扎绑。因为棉纸韧性不易折断,使灯架上各竹能牢固地连接,使得灯架不易变形,保持平直方正。
2、凿纸:一般灯纸(油光纸),四十重为一叠,用打造好的钢凿模型,按在一叠油光纸上,用小木槌敲打,四十重打通后,小心翼翼地一重一重地剥开。
3、糊裱:用经过加工后糯米煮成浆糊,把凿下的油光纸贴在灯架上,凉干后方可再贴花边、图案,以免灯纸破损。
4、制作装饰花: ①造花叶:取牡丹、菊花、梅花、芍药的叶,把真的花叶贴在制造花叶的纸上,然后依叶边凿下,就成了各种花的叶片。
②制花冠:将大张的各种颜色皱纸,裁成大小不一的小张,若干张折叠成一束,中间用小铁线绑紧,然后一重一重地张开,就成一朵花冠。
③造花心:根据不同品种花的花心颜色,将皱纸剪成细条,贴在小铜线上。
向外微斜均匀地固定在花座灯的四周,花座灯、花篮灯装饰大小不一,颜色不贩花,灯的棱角贴有花边图案,大灯、小灯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彩灯的底部系上裁的灯穗(50公分)或双线花球(直径20公分),上部固定弓形的灯柄(约150公分)。制造一架彩灯,一人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彩灯给人照亮,清秀的深刻印象,观赏起来爽心悦目,催人奋进。制灯者的高超手艺,深受群众好评,也受到同行艺人的青睐。
④装饰花的组合:将花心固定在花冠的最里层,花叶贴在花冠最外层的底部,就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装饰花。
组装彩灯:彩灯的中间是一盏较大的花座灯,七盏小花篮灯
(六)舞狮
清乾隆元年(1736年)“舞狮”文娱节目由河南传入双溪(屏南旧县城),自1737年起至今“舞狮”节目每年闹元宵时均隆重举行一次,引来数万观众欣赏,雄狮结构特异、体长庞大、体态憨厚、外貌华贵、威风凛凛的雄姿,聆听难以忘怀的古典乐,回味百片银牌、百个铜铃在舞动雄狮时产生的阵阵声乐的无限情趣。
狮子以古代的艺术性夸张制作的,体形结构特征与它完美无缺的浪漫、坚强的舞姿展示出占代艺术的精华。
狮(制作成雄性)的艺术性形态结构特征: 狮体庞大,总长约3m,重约80kg,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狮头近似圆球形,球径1.3m,支架由竹篾与竹片构成,围绕成一空心球,球中央安装一扛架,可供一人头部钻入使其两肩紧紧扛住,前方有横杠一根,供舞狮者两手灵活操纵狮头。
整个球形支架外用金纸糊裱,头顶上用竹篾围成直径40cm的雀巢供插雪球花。球径各为25、15、8cm的雪球(纸制)各八枚,大雪球柄长80cm,中雪球柄长40cm,小雪球柄长10cm,布置成放射状。雪球均用各色纸制作,五颜六色,头部舞动时如百花在空中绽放。雀巢周身挂20多枚大小不同的小铜铃,面额头中央贴红色“王”字,两眼球硕大,巩膜白色,角膜黑色,烔炯有神;吻部略为突出,大嘴巴可张合,边缘用白、红硬纸片剪成利齿。
舌宽大约60cm,红纸糊裱,鼻扁平宽大红纸裱糊,舌根用两条弹簧连接于上、下颌,伸缩自如,耳硕大长50cm,椭圆形芭蕉状,向外延伸。舞狮者可以从嘴空隙见到飞舞的狮球,使自身形动自如充分发挥出舞狮的技艺。
躯干部艺术结构: 长度约1.8m,脊柱由26枚小红袋(类似脊椎骨,内装填充物)。首尾相接成链索状,每个红袋中央系一个铜铃,躯干部的肋骨用竹片弯曲成弧形,围成长笼形,胸径约1m。
臀部制作工艺与头部类似,球径约90cm,供一人扛舞。
尾部长70cm,椭圆形芭蕉状,狮毛环绕。
颈、躯干、臀部向外的内层披一张彩色斑花的布,中层披上粗绳编织的网眼系上箭牌(银白色)与小铜铃;狮毛(苧麻染成绿色张平盖上体表,狮毛总重量约20kg)。头、颈、躯干用生青竹篾相连结,如系在肋骨之间具有肋间外肌与肋间内肌的收缩与舒张的功能,青竹篾打辫作绳索,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弹性。
指挥雄狮各种舞姿的是一位手提狮球的艺人,此艺人必须具备有高超的指挥技术与各种能力,对舞狮者各种精美舞步,体动起决定作用。雄狮头尾各一人扛舞,步伐必一致如同一只威武的狮子。
狮球制作:球径45cm,竹片制成外糊裱一层白色透明的纸张,中央设立螺旋铁丝保护中央的蜡烛正常燃烧,抛球时轻快明亮。
舞狮过程:
1、舞狮队伍组成: A、乐队:锣、鼓、钹、小锣,奏古典乐“双粉蝶”共5人 B、火把:八枚。八人挺举照明,并维持秩序。
C、舞狮球艺人一名,舞狮艺人前后各一人,三班人员交换轮班,共七人。
2、舞狮游行路线:所有古街道游行,500米2场地一个。
3、舞姿概述:
A、街道游行: 乐队最先走,举火把者跟随狮行动分两旁各四人。舞狮球者用狮球月牙形抛舞,人后退引导狮前进。头部舞狮艺人从大口腔中外看狮球或左或右、或中或下,手、肩、脚步相结合舞动狮体。臀部艺人行动与前者保持一致,如只威猛狮左右摆动。
二名舞狮艺人动作形如一人完美结合,舞姿才美观,让观众一饱眼福。当乐曲停止演奏时,舞狮艺人使出浑身力量,眼、手、脚步紧密配合,有节奏地狂奔跳跃,此时全身狮毛竖立,银白色的“巴蚴”俦占牌有节奏地飞舞全身数百粒小铜铃叮呤共响,敲击、碰撞发出不同的声乐旋律。尤如洪水浪涛巨响;尤如高山泉水细流叮咚;尤如飓风翻滚松涛;尤如狂风暴雨汹涌澎湃。令观众触目惊心,被雄狮的勇猛和威力所震撼,给人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取胜的坚强信心。
B、广场舞狮技艺
文娱活动将近尾声,雄狮进入广场,八名火把者高举火把鱼贯入场,绕个300米2左右的场地并将人群推向300米2之圈外观看。舞狮球艺人将狮球置场地圆心,乐队高声奏响“双粉蝶”古乐曲,雄狮以狮球为中心绕场地三圈之后,乐声停止。雄狮抖擞精神,斜视中央狮球往左侧绕场地半圈,回到原出发点,继后往右侧绕场地半圈,回到原出发点。然后剪半径直向前扑向狮球,见到明亮狮球惊喜万状,后退回原出发点,坐姿左右侧转头向后舔咬自身尾巴,养精蓄锐,突然四足向前直奔,此时锣鼓声停止,八把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观众摒住呼吸,只见狮毛竖立,占牌起飞,铜铃叮呤作响,百枚铜铃产生巨大的有节奏的共鸣声,在夜空中回旋着美妙动听的声乐,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心血精心制作的古声乐。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