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四平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四平戏
分类号:
J825.57
页数:
24
页码:
172-195
摘要:
本节内容讲述了屏南四平戏:声腔音乐、角色行当、表演艺术、服饰砌末、戏班习俗、四平傀儡戏等。
关键词:
屏南
文化遗产
戏曲
四平戏
内容
历史渊源
明代四平腔,为弋阳腔所衍变而成,其年代约在嘉靖至万历间,形成四平腔的地点有各种说法,从其流行情况分析,江苏、安徽为其发祥地。四平腔的情况,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述之甚详,据该书云:“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大会则用南戏。其始止二腔,一为弋阳,一为海盐。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士客喜闻之,……后则又有四平,乃稍变弋阳,而令人可通者。”弋阳腔属于高腔,其声腔特点为“其节以鼓,其调喧。”(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不入管弦,亦无腔调,如今弋阳腔也,”(明·杨慎《长庵诗话》),“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明·凌蒙初《谭曲杂答》),“字多音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众人接腔,名为一人,实为众口。”(清·李渔《闲情偶寄》)因弋阳腔的伴奏仅有锣鼓,故冯梦龙《三遂平妖传·序》中亦说其“如弋阳劣戏,一味锣鼓了事。”由于弋阳腔为适应在南京等都市的演出。经文人的加工,向雅化方向发展,山之产生“稍变”,被士大夫认为“令人可通”,从而在南京等地流传开来。明人胡文焕《群音类选》所收录之“诸腔类”剧目,即有四平腔剧目,其于书中注明“如弋阳、青阳、太平、四平等腔是也。”这些弋阳腔和四平腔的声腔特性与剧目均在福建屏南等地四平戏剧种中遗存。经戏曲专家论证,屏南四平戏即源于明代四平腔。
四平腔传入福建的时间,因文献无征,难以查考,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闽人蔡《官音汇解释义》中说到“做九甲(角),唱四平”。而明代台湾诗人黄茂生《迎神竹枝词》说到“神舆绕境闹纷纷,锣鼓咚咚彻夜喧:第一恼人清梦处,大吹大擂四平昆。”明代台湾属福建省的一个府,其“四平昆”的流传与福建有关,也是福建流行四平腔的一个重要证据。
屏南流传四平戏,是明代四平腔在福建普遍流行的一个实例。虽然,目前尚末发现文献记载,但从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陈姓家族的传承谱系中可寻其脉络。屏南熙岭乡龙潭村的陈姓,于明成化年间(1466-1487)迁龙潭村,其始祖陈善与子陈财,因照顾村人傅江、傅海暮年生活,并安葬之,取得傅姓田山财产,从而立足发家。相传,其始祖曾向本村女神临水夫人庙发誓,后日子孙兴旺当世世代代演剧酬神谢恩。至第五世陈马朝,于嘉靖间始学四平腔唱曲,第六世陈志显、陈志现兄弟以后始演戏酬神。至清初陈姓兴盛,开始自筹戏班。清乾隆间陈姓戏班被邀到周边及外乡演出,而始备办戏衣、锣鼓乐器等行头。于是打出班名“开祥云”,并到临县古田、宁德演出。据乾隆十七年(1752年)沈宗良增修的《屏南县志》记载:“元旦,拜祖先尊长,鸣锣放鞭炮,十一、十二起,县民演剧庆赞。”又据乾隆五年(1740年)首任知县沈钟修纂的《屏南县志》载:“山头奶宫,在城东门外东山上,昔有孝女为父讼冤至此殁焉,或云神戴姓,邑人于六月初一演剧庆赞。”至此,龙潭四平戏班社正式走向社会。
到了清嘉庆至道光、咸丰年间,龙潭村人又陆续组建“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四平戏班。并有一批艺人到本县南湾、山墩、陆地、茗溪、富竹等村以及宁德嵋屿、洋中、周宁、政和等乡村教演四平戏。到这一时期,屏南及周边县共有数十个乡村办起了四平戏班。这是四平戏最为繁盛时期。清咸丰年间贡生黄正绅,因慕龙潭四平戏,特地携儿从旧城所在地双溪镇,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来到龙潭村看戏,并留下一首《龙潭村观剧赠陈陶川茂才》诗:“到门溪水响潺潺,一榻全收四面山。佳景乍经当驻足,故人相见况开颜。欢筵鸡黍叨元伯,舞榭钗裙讶小蛮。喜得从行二三子,归途也学唱刀环。”可见四平戏唱腔、表演是很有特色而引人入胜的。
清末至民国初,随着乱弹兴起,四平戏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很兴盛,如这一时期的“合兴班”(锤子班),长年在外演出,足迹遍及闽、浙、赣三省,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著名四平戏班社。同一时期闽东、闽北的北路戏、平讲戏都尊称四平戏为“老戏”,并流传着这样一些民谣:“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会溪出瓷瓶,龙潭好四平”;“玉洋出茶瓶,忠洋出贵人,龙潭出四平”;“皇帝有朝廷,龙潭有四平”;“龙潭出戏班,唱戏很大声,出班去做戏,夜夜睡大厅。” 解放后,屏南四平戏又有新的发展,1958年,龙潭村首次发展女演员,改变了由男子统治舞台的局面,为四平戏流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63年,屏南县文化馆组织四平戏老艺人口述并记录四平戏传统剧目30多本上缴省艺术研究部门。1982年8月,“福建省庶民戏历史讨论会”在屏南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安微、广东、浙江和本省有关剧种的戏曲专家、专业人员,以及本县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的老艺人、演员共97人参加会议并汇报演出。1984年,龙潭村庶民戏业余剧团前往福州,为福建省文化局举办的“福建省四平腔学术讨论会”演出。至80年代末,屏南及周边地区就仅存龙潭村一个民间业余四平戏班,还在邻县偏僻山村流动演出。到1992年,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全年演出仅约40场。剧团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1999年以来,屏南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多方筹资,积极抢救龙潭四平戏,使沉寂多年的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重新获得生机,2002年以来,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恢复了演出活动。
剧目文本
四平戏的剧目的一百余本,多承传明代四平腔遗存的元明南戏剧目,其中有一些传奇,少部分以昆曲演唱,此为较后期的情况。至清末,四平戏已呈衰落之势,但尚有80余本可以演出。现存民间多以角色本为主,只有少部分全本。
四平戏中与宋元明南戏相同的剧目有:《蔡伯喈》、《王十朋》、《杀狗记》、《白兔记》、《白莺歌》、《全十义》、《全家孝》、《王祥卧冰》、《苏秦》、《老菜娱亲》、《拜月亭记》、《吕蒙正》、《董永》、《中三元》、《琥珀岭》、《赠袍》、《孟宗哭竹》、《种葵花》、《卖水记》、《和番出塞》、《西厢记》、《马陵道》、《三跳涧》 明代传奇或各地高腔流行剧目有:《三省半》、《判白蕉》、《双包判》、《天子图》、《白樵树》、《白罗衫》、《太极图》、《包公判》、《双串钱》、《黄菜叶》、《养闲堂》、《三天香》、《梅花诗》、《杨贵妃》、《失金印》、《海瑞打朝》、《吞九龙》。
属于昆曲的有:《扇坟取脑》、《别姬》、《贵妃醉酒》、《蒙正玩月》、《搜古杯》、《阴阳镜》、《太极图》、《武松杀嫂》。
属于折子戏的有:《藏孤出关》、《拜月》、《秦琼打旗》、《十送》、《方朔偷桃》、《兄弟连科》、《买花记》、《瑞兰走雨》、《玩灯》等。
屏南四平戏传统剧目《白兔记》,故事演五代时,刘智远与李三娘坎坷的爱情,及与其子刘承佑井边会母的故事。剧中的“结婚撒帐”“打瓜精”“磨房产子”“恶舅算帐”等情节为其它剧种所罕见。
屏南四平戏传统剧目《天子图》,是《白兔记》下集,故事讲述后晋皇帝石重贵派刘承佑奉命征番,刘被番女王惠英所俘,并被招为驸马。石重贵听信佞言,诬陷刘智远父子谋反。边城元帅柴雄闻讯回城搭救刘智远,并威逼石重贵让位于刘,后汉政权建立。该剧表演保存较多如对阵穿花、调五方等古韵。
声腔音乐
四平戏是以稍变弋阳的四平腔为主要基调.四平音乐为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
(一)音乐唱腔四平戏音乐唱腔的主要特色,深深地打着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一唱众和”的传统艺术烙印。其乐队仅有锣鼓打击乐器伴奏,不用管弦乐器演奏托腔,演唱采用“一唱众和”的程式。该剧种唱腔向无曲谱,“帮腔”要视唱词中的句式、句段的长短、字多字少及人物情感需求而定,有帮一个字、二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五到六个字亦有之。“帮腔”的唱词第一个字要由乐队鼓师先领唱,然后才随之“众人和腔”。这种“先领唱后和腔”的帮腔程式,艺人称之为“先领唱”、“套头唱”或“领头腔”。它主要是起着“定音”、“定调”作用,使“众和者”免于在无管弦乐器的演奏托腔的情况下,出现腔调混乱的现象。行当行腔:大花行腔发音带喉音,三花行腔发音带平音,旦角行腔发音带鼻音。各行当脚色演唱行腔发音都有严格规范,依据不同人物的情绪变化,感情起伏跌宕来增强四平戏音乐唱腔的准确、饱满、圆润、高亢、激昂、自如,音韵美、动听等特点。
四平戏的“一唱众和”徒歌演唱形式,独特之处还在于巧妙地将“众和”与“锣鼓打击乐器伴奏”所造成的强烈舞台音乐气氛,完美地结合在行当脚色的“徒歌演唱”中,弥补了“徒歌演唱”而无管弦乐器伴奏的不足,使四平戏音乐与声腔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同时,以“一唱众和”配合“打击乐”伴奏的演剧程式,于广场与草台、庙台演出时,不但能增强音量、扩大音域、渲染气氛、增进剧情节奏,突出了人物个性,抒发感情,丰富其艺术表现力,而且能使众多的观众听清曲调,理解剧情。
四平戏唱白皆用“土官话”。并杂用乡语,,它标志着四平戏这一古老剧种的舞台语言艺术别具一格,有别于其它任何剧种。四平戏的“唱、白”,表现程式大抵可分为:“唱曲、韵白、家常白、引子、对、诗、接口行板(亦称数板)及叫头”等若干种。在这些表现程式中,对某些字音仍要遵守保留“官音”与“戏曲声调”,要上口上韵的特殊读法,选择吸收方音土语穿插其间,丰富四平戏舞台语言艺术。
四平戏唱腔属曲牌体,由于艺人口口相传,大量曲牌名遗佚,从近年来的抢救挖掘中,陆续发现了部分曲牌名,其中有:【驻云飞】、【水里鱼】、【傍庄台】、【驻马听】、【江头金桂】、【伍供养】、【点绎唇】、【小桃红】、【吹拍】、【金钱花】、【不是路】、【香罗带】、【一江风】、【古调】、【山坡羊】、【撒帐歌】、【诉情怀】、【听情怀】、【玉芙蓉】、【金莲子】、【玉抱肚】、【前腔】、【风敲竹】、【宜春令】、【不是路】、【浆水令】、【玉交枝】、【鹊桥仙】、【双胜子】、【急山峰】、【滴流子】、【长恨歌】、【抱冤答】、【锁南枝】、【六么令】、【尾犯序】、【四边静】、【皂罗袍】、【四朝元】、【摧拍煞】、【铧锹儿】、【醉归庭】、【下山虎】、【虞美人】、【三台令】、【淘金令】、【生查子】、【浣溪沙】、【风云会】、【八赚声】、【水儿坠】、【剔银灯】、【刮古令】、【解三醒】、【小南枝】、【白云诗】、【步步娇】、【古梁州】、【泣颜回】、【风入松】、【古轮台】、【西江月】、【江儿水】,【叨叨令】、【将军令】、【石榴花】、【相思行】、【水底鱼】。
(二)乐队和乐器
四平戏早期后台演奏员只有5人,可操作乐器只有锣、鼓、绰板、吹、钹五类。锣分大锣与小锣;鼓分梆鼓(土称刀鞘梆)与堂鼓:吹分大嘀哒与小嘀哒(即大小唢呐);钹分大钹小钹。专司绰板、梆鼓兼打堂鼓者1人,专司大锣者1人,专司小锣者1人,专司大钹者1人,专司吹兼打小钹者1人。前台一人唱,后台众人和,但帮助领唱得由司鼓者兼之。到了明清之际,四平戏也受到昆曲的影响,同时还搬演了昆曲剧目及引用昆曲曲牌。清末,四平戏受乱弹戏影响在后台乐器上增加了箫、笛与麻胡等新乐器,(“麻胡”的形状样式与京胡相似,但比京胡偏大些。)演奏人员也由原来5人增至7人。
角色行当
四平戏的行当角色,一直保持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据老艺人说,清朝中叶后发展成9个,增加夫、礼二角;“夫”即老旦,“礼”即副生,这种班底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戏班人员最多时只有26个,除演员9个角色外,后台5人、挑箱6人。如果角色不够,往往一人兼扮几个角色,经常生旦下场后改扮龙套上场。不同角色地位待遇也不同,正生、正旦、大花属一等;小生、小旦、二花属二等;老生、老旦、三花属三等。
四平戏班社有个特殊的老班规,平时将全班演员角色分称“三脸堂”,即:凡是扮演生、旦、末、外、贴脚色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白脸堂’;凡是扮演净、丑脚色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花脸堂’;凡是扮演贴杂脚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杂脸堂’。三者总称为“三脸堂”。四平戏班社每到一地演出,要由后勤工作人员与当地戏头联系,事先在戏房内备下三张化妆桌,头一张桌供白脸堂专用,二、三张桌供花脸堂与杂脸堂统用。化妆时由白脸堂领先,接着按序为花脸堂与杂脸堂开始开脸化妆。四平戏的化妆用色仅红、黑、白三种。其中,白的是用一种白色泥粉加冰糖经过煎煮调制而成,称它为‘白水粉彩’;黑的是用煤油或烛点然后,在其上面盖一张纸熏烟,然后将纸上的烟灰刮下渗入榛油调制而成,称它为‘黑油烟彩’;还有红的是‘红干脂彩’,就此三色。”这说明了四平戏早期在化妆运用色彩方面是比较原始。如《白兔记》中的臭奴,其脸部化妆的一双粗大的倒挂眉最为突出,两腮各点红晕一块,红点上点有细碎黑点,眉心至鼻尖部位画一道红色,鼻尖上点有黑点。生、旦角只在双颊涂少许朱砂红。净角全脸一色,只勾画眼眉,并在前额作部分刻画。如呼延赞,仅在额上写一“王”字,全脸黑色,以示其为黑虎精。《白兔记》中的瓜精,则在额上画瓜子芽“V”形图案。姜维、包公则用太极表示精明,能卜善算。家院所挂之髯口称“须口”,呈一字形,用白色马尾毛勾扎于一根10厘米长的细竹条上;须长33.3厘米,于下巴处扎成一小结,用以表示下层人物劳作方便。清后叶,四平戏兴盛一时,在此期间剧目增多,新人物角色不断出现,受其它地方戏的影响,四平戏班社在化妆用色上由原有的“白、黑、红”三色增加了“黄、绿、蓝、紫、粉、灰、金、银”等众多的色彩,这是四平戏班社在脸谱化妆方面的一大拓进。四平戏在脸谱化妆上除了讲究用色技艺之外,还有它自身很独特的一面,那就是“三堂脸”的各类型脚色行当,净、丑行有脸谱谱式,且生、旦、贴、末、外等行也都有古朴的化妆方式。在艺术技法上忠实地继承保留了明代弋阳腔脸谱勾画法和简朴的妆式遗风。
表演艺术
(一)身段科介
四平戏的表演艺术既古朴粗犷,又优美自然,雅俗共赏,富有生活气息与民间色彩。生角出场必自报家门,举止文雅端庄,旦角注重静淑稳重,净角要求粗犷夸张,丑角则引逗滑稽。每个行当的表演都有一套严格的科范:如小生“指如蛇爪,出手平胸,举手到眉”;小旦“出手平乳,向下到肚脐”:大花“手似虎爪,出手平耳,以三步为一节,大步踩大锣,小步踩小锣。”;老生“手似龙爪,出手平肩,步大脚下轻”;老旦“手如环指,扣指如杯”;小丑“出手平乳,一伸即缩”等。尤其是净与丑的科介与念白,随剧情发展而插科打诨,甚至游离脚本台词而临场发挥,以增添滑稽与戏弄的古杂剧科诨色彩。
(二)技艺特色
穿花对阵:四平戏有一套十分完整而又与众不同的表演。每当双方兵马对阵作战时,双方各有一或两个龙套从下门同时出场,一方持刀,一方持枪,作“双蝴蝶”、“过黄门”、“火过弄”、“翻过门”等舞台调度,随即双方对向开始交锋,刀枪相架,彼此相持,台上出现一、二对兵卒作蛇形曲线绕转。绕穿之后,另一方也以同样的调度动作,作相对应的表演,呈现出舞台对称平衡美。
插科打诨:丑角和净角不论念白还是动作,都通过大量的插科打诨来增加喜剧性。四平戏丑角与净角在念白中夹杂本地土话,甚至粗话,因而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赶白兔》“打猎回猎”一场里,两丑扮小校跟随刘承佑打猎、追赶白兔,来到李三娘屋旁时,小丑随意互相插科打诨,一个说东,一个道西,互相扯皮,故意打岔,利用本地方言“谐音”进行逗趣。当李三娘向他们哭诉深受哥嫂虐待时,丑甲用“帽子装话”此为福建其它剧种所罕见。 撒帐:屏南四平戏保留不少古代的民间婚俗,并加以艺术处理,搬上舞台。在《赶白兔》“招亲”这场戏里,有一段十分典型精彩的结婚“撒帐”的表演。当刘智远与李三娘成亲拜堂时,李员外夫妻端坐堂上,新郎新娘披红戴花,分坐左右,这时丑扮秋奴手拿一圆箩,内装五谷、彩花,绕着新郎新娘,边舞边唱《撒帐歌》。这首民歌分东、西、南、北、中五段,唱一段绕一圈,最后秋奴解下身上红绸带,让新郎新娘双双牵引进洞房。这种表演直接来自民间婚礼习俗,当地人叫做“撒青”。
人当道具:在《沉香破洞》“题诗”的一场戏中,生扮刘锡在圣母殿里见华岳三娘姿容秀丽,想在三娘神像的飘带上题诗,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正提笔欲题,发现没有墨,只见殿上两边判官、一小鬼头上戴有帽子,于是喜出望外,便用笔杆轻轻刮下判官乌纱帽上的乌烟,调水当墨。戏中的判官、小鬼均由演员扮演,一直不动,形同偶像,其表演套路来自南戏,与宋南戏《张协状元》同。
真刀真枪:清朝中叶,屏南县龙潭村四平戏戏班曾盛行真刀真枪武打表演。演员能从五张高叠的桌子上,手持短刀,翻身而下。而台沿正当中,插着两把刀,演员的头部要正好翻落在两把利刃之间。由于这种特技十分危险,曾造成伤亡事故,嗣后便失传了。但凡表演两军对阵武打场面,则出现勾镰枪、排刀、平头刀、关刀、腰刀、月片刀、钢剑以及三叉戟、三节棍等。至今,该戏班还保存有这些真刀真枪的道具。
打洞破门:在《沉香破洞》“救母”这一场戏里,保存一个独特的打洞破门表演。演出时,小沉香手持开天斧,口唱《破洞歌》,然后向右场门一角用布帐布置的山洞猛砍,这时,写有“金”字代表洞门的布帐被掀开,表示第一道洞已被打破;一个小鬼牵着披枷戴铐的三娘作过场表演,然后迅速下场。接着,小沉香又唱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破洞歌》,以同样表演形式,连破银门、铜门、铁门。而最后惟独纸门无法打开,这时李铁拐师父上场,教小沉香用葫芦喷火,只见从边幕里喷出一道烟火,火舌要正对两根竹竿撑着的写有“纸”字的大门,霎时“纸门”被烧毁,台上烟雾迷漫。这时,三娘出洞,母子相会。这种破五道门的表演形式,为其它剧种的同类剧目所罕见。
服饰砌末
四平戏服装多用光缎面料为主,选色为上下各五色。上五色为红、黄、绿、白、黑;下五色为蓝、紫、粉、古铜、秋香。用色讲究饱和,花纹大方简朴而美观。将全部行头道具按类分箱制管理。
(1)服装分为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大衣箱里装放着红、黄等十色蟒袍和十色靠、什官服等大件服装。二衣箱里装放着各种类的男女对儿帔和褶子及箭衣、素箭衣等。三衣箱里装放着各色种类的彩裙、彩袄、彩裤、绸帕以及上下手所穿的兵卒甲胄衣裤、围领等杂用衣物。
(2)盔冠巾帽箱里装放着盔类有:帅盔、夫子盔、倒缨盔、霸王盔等;冠类有:平天冠、九龙冠、凤冠、紫金冠等;巾类有:员外巾、相巾等;帽类有:皇帽、太监帽、忠纱帽、奸纱帽;还有观音兜、九龙箍、渔婆罩(笠)等;小配件类有:雉翎、孤尾、飘带、面牌等;胡须有:黑三牙须、白三牙须等;按四平戏老班规,道具“老童爷”(小戏神)与戏班祖师田公元帅神像也放在盔冠巾帽箱里。
(3)鞋靴箱里装着靴鞋,鞋类有:彩鞋、袜子鞋、花盆鞋、夫子履以及方口鞋、草鞋、僧鞋等;靴类有:高腰靴、虎头靴、朝方靴、官靴、薄底靴等;附件白布袜等。
(4)化妆包头箱里装着黑、白水彩及红干脂等化妆用品及男女绸巾、水纱,和旦角头发、贴片、彩花和钻花头饰等。
(5)壳箱里装着各种动物形儿和面具、假人头等。
(6)刀把担主要装着各种刀枪把子及盔头架,具体有:大刀、木棍、堂板、排刀、剑等兵器及舞台所用砌末。
(7)气灯与茶担、主要是装放气灯及照明器具和供演员化妆洗脸烧汤、装茶水用具。
(8)乐器箱装放各种乐器。
四平戏行头管理人员6人,具体分工是:管理大衣箱、二衣箱和三衣箱2人;管理化妆箱、盔帽箱1人;管理鞋靴箱、壳箱兼茶担1人;管理刀把担、砌末箱兼走台1人;乐器箱由后台人员兼管。
戏班习俗
屏南龙潭村之四平戏,有“四平班,祖公戏”之说。所谓“祖公戏”,即是称其四平戏是祖上定下来要演的祭祖宗的戏,此俗在陈姓家族内代代相传已成不成文的族规。相传于明末清初间,其早期的四平戏仅在家族中小规模演唱,族中子弟由族中各房共挑选九至十人,房长将族中优秀子弟名单报族长。族长于祠堂中定下下年四平班子弟后,即将子弟名单贴于祠堂外,公布于族人。子弟及家人虽有不愿学戏者,但不敢违反族规,从二月初八日以后,由值年“戏袋”(四平戏班头人,每房有一、二代表)请教戏师父来教子弟,此为四平戏班之成立。早期四平戏班不是班社制,属值年制,每年办一次,“戏袋”和子弟每年都是临时的,其办戏班的目的是为了每年正月宗族庆贺元宵和二月初八之酬神演出,而后在乡族有亲情的邻村友谊献演二十余天,至三月初三日后,子弟回村春耕,一届四平戏班由此结束。由于四平戏属轮值办班形式,以及戏班子弟亦为挑选产生,所以,龙潭村陈姓宗族中学戏及上台演戏的人很多,学、演四平戏成为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四平戏班成立后,由族中之各房“戏袋”负责戏班事务,其培训戏班子弟学戏.演戏及出班有三个阶段,即“订口”、“催口”、“出门口”。“订口”即是会集入选子弟教戏学戏,子弟通常日间为家庭劳动,晚上到祠堂学戏;“催口”是在子弟学戏有进步时,教师让子弟去偷一只公鸡来祭戏神田公元帅,班中内部彩排各角色的新戏目;“出场口”为子弟学成几本大戏后,于秋收后出班到邻村演出之前,在本村开锣献演一场戏,族人以点心酬劳之。而戏班从外地回村后,于第二天在祠堂演一本好戏。宗族用祭田租设宴答谢“戏袋”、子弟及支持本届办戏班的人。此称“回场口”,亦称“圆口”。本届四平戏班之任务宣告结束。而下年度戏班之头人又由族中各房选出“戏袋”,再选择子弟参加,如入选子弟不想学戏,可出钱请“旧子弟”(往年子弟)代替之,龙潭村陈姓四平戏班即是如此年复一年的流传下来。
至清雍正、乾隆年间,龙潭陈姓四平班除了家族内演出外,开始被邀请在本县及邻县巡回演出,出现以演戏为生计的专业演戏班社“开祥云”,其后复有“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班社。戏班之演出,除元宵、二月初八宗族谢神演出不变外,其班社演出与各地戏班相同。近代以来,村中每年二月初二开始学戏,六月二十四彩排,八月二十三出艺,九月九秋收晒好番薯米后,戏班便外出演出,第二年春耕时节回来,这种古朴遗风沿袭至上世纪五十年代。
四平傀儡戏
屏南地处闽东北山区,素有“屏南三班戏,四平、平讲、柴头戏”之说。“柴头戏”指的是屏南四平提线傀儡、布袋傀儡、杖头傀儡三种木偶戏。屏南四平提线傀儡戏于元明时期传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唱腔为四平腔,线规古老,称线戏,保存着宋代金线傀儡余绪。经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发现有7个乡镇14个村办过四平傀儡戏。其中谢坑村的四平傀儡戏在清同治年间由政和县岭头村传入。降龙村悬丝傀儡戏有据可考最迟由韩氏八世祖韩孙田起,至今传承了十二代。
谢坑和降龙两处四平傀儡戏多有班名。谢坑称“怀桔堂”。降龙称“寿发堂(坛)”、“贞明坛班”。傀儡戏的演出具有“祈祷”与“还愿”的宗教功能。谢坑降龙两地傀儡班的构成均为二至三人。前台提线师一人,称抽线师傅,兼提线和演唱,后台锣鼓一人,兼托腔。傀儡班以前台抽线师为主体,他是坛班之主,拥有班中全部财产,同时又是主要技艺表演者,而后台打锣鼓者,多是抽线师的儿子、兄弟或徒弟。学徒刚到班中学艺,只能帮助师傅整理线偶和后台接腔等下手活。
屏南四平傀儡戏的剧目繁杂,突显谈史和宗教体材两大特色,真正属于宋元南戏传奇剧目以及四平戏传统剧目极少。宗教剧目有《西游记》、《观音堂》、《双义记》、《郑安平卜卦》、《陈光蕊大小登科》、《金铙记》、《八卦图》、《临水平妖》、《八仙》、《华光传》等等。以上剧目的部分剧目规模较大,《西游记》可搬演十多天,少能演二三日,也有部分为单本或好戏折子。说史题材剧为说史连台戏,最长的一本要搬演一个多月,最短的也要十数天。剧目有《东周列传》、《西汉演义》、《天宝图》、《征东》、《粉妆楼》、《下南唐》、《隋唐演义》、《狄青平西》、《三国演义》、《东汉演义》、《争春图》、《扫北》、《薛刚反唐》、《征西》、《杨家将》、《万花楼》。
四平傀儡戏的音乐形式为四平戏音乐形式。全班偶身为三十六身,偶身精小,偶身高56厘米,如果加上提线,则总长128厘米。四平傀儡戏的线规仍处于比较原始状态,绝大多数为七条线,个别偶身有八条和九条。偶身的排列延用“左文右武”的古制。而舞台台宽178公分,高155公分,台深75公分,显得小巧玲珑。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