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477 条 4 / 1032
46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是关于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及其所辖范围的介绍。文章提到了该管理委员会的驻地、辖区范围、下辖的镇、村委会和林业分场等信息,还介绍了该管理委员会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社会服务设施情况。
47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该文描述了上清镇的发源地、名称演变和行政单位的变迁。它提到了上清镇作为商业小都市的繁荣,以及其在道教和军事方面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明清时期上清镇作为驿传递铺和管界寨巡检司的重要角色。
48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探讨了正一天师道的沿革、流派、经典以及天师世家、宫观、宗教活动与传播研究等内容。其中,第四章讲述了正一天师道的沿革、流派和经典;第五章介绍了天师世家的世系和女眷,以及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与恢复家庙的情况;第六章讨论了嗣汉天师府、...
49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含了关于正一天师道的沿革、流派和经典的内容。介绍了正一天师道的历史沿革过程,涉及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这些流派在宗教实践和思想理论上可能存在差异,讨论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这些经典对于教派内部的教义、仪式和修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50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正一天师道自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创建道教以来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其沿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汉魏时期的正一天师道、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正一天师道、隋唐五代时期的正一天师道、宋元时期的正一天师道等。
51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包括天师道、五斗米道、龙虎宗、李家道、杜子恭道团、上清派、茅山宗、北天师道、南天师道、净明派等。
52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包括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老子想尔注、老子五千文、正一法文、太上正一法文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等。
53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天师世家的相关内容。讨论了天师世系,包括了与天师道相关的世系谱系和家族传承,涉及了天师道的女眷,即天师世家中的女性成员在宗教信仰和活动中的角色与贡献,关于《留侯天师世家宗谱》的续修和家庙的恢复,这些举措有助于维护和传承天师世家...
54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师世系、本源世系、历代天师包括1代祖师道陵、2代嗣师衡、3代系师鲁、4代天师盛、5代天师昭成、6代天师椒、7代天师回等。
55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史》卷二百九十九中的内容。它主要介绍了明朝时期道教宗教组织张氏一系的历史。张氏自正常开始,世代居住在贵溪龙虎山,被赐号为"天师"。后来,一系的领导者陆续入朝,获得皇帝的嘉奖和封号。然而,后代的一些人滥用权力,作恶多端,被宪宗罢...
56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师女眷包括历代王朝对天师女眷的封诰、天师女眷中的几位重要人物等情况。
57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是正一天师道的重要历史文物,由贵溪县文化馆和上饶市博物馆保管。近年来,由中国道教协会和张天师嫡亲裔孙张继禹协调,成功复印并分别珍藏于天师府管委会和鹰潭市博物馆等单位。该宗谱的续修于2001年开始,耗时半年,是近...
58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宫观的相关内容。第一节介绍了嗣汉天师府,这是正一天师道的总部和重要的宫观;第二节讨论了大上清宫,这是正一天师道的主要宫观之一;第三节涉及了正一观,这是正一天师道的重要道观;第四节讨论了兜率宫,这是正一天师道的另一个重要宫观。
59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嗣汉天师府沿革、历代修葺、嗣汉天师府目前的格局与规模、天师府管理包括古代天师府管理机构、民国时期天师府管理机构、当代天师府管理机构。
60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大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陲约0.5公里处,距龙虎山12公里。是历代天师阐教说法、传道授箓及举行重大醮仪的最大宫观,为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素有“神仙所都”和“百神受职之所”之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