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天师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40
颗粒名称: 卷二 天师道
分类号: B956.2
页数: 104
页码: 131-234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正一天师道的沿革、流派、经典以及天师世家、宫观、宗教活动与传播研究等内容。其中,第四章讲述了正一天师道的沿革、流派和经典;第五章介绍了天师世家的世系和女眷,以及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与恢复家庙的情况;第六章讨论了嗣汉天师府、大上清宫、正一观和兜率宫等宫观;第七章探讨了宗教活动、授箓传度以及正一天师道的传播和研究。
关键词: 天师道 宗教活动 传播研究

内容

卷二 天师道
  第四章 沿革 流派 经典
  第一节 正一天师道的沿革
  第二节 正一天师道主要流派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主要经典
  第五章 天师世家
  第一节 天师世系
  第二节 天师女眷
  第三节 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与恢复家庙
  第六章 宫观
  第一节 嗣汉天师府
  第二节 大上清宫
  第三节 正一观
  第四节 兜率宫
  第七章 宗教活动与传播研究
  第一节 宗教活动
  第二节 授箓传度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传播
  第四节 正一天师道的研究
  附:有关天师道的文章与论著
  附 龙虎山地区的其他宗教
  第四章 沿革 流派 经典
  正一天师道简称天师道,此道派作为中国道教的主要流派在龙虎山地区已扎根1900余年,影响很大,传播范围很广。要写龙虎山,必然要写正一天师道。这里山离不开道,道离不开山。本章概括记述正一天师道的创建和发展脉络,使人们了解正一天师道的基本面貌。揭开正一天师道给龙虎山披上的这层神秘面纱,更增添了龙虎山的仙踪风貌和引人魅力。
  第一节 正一天师道的沿革
  正一天师道自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创建道教以来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其沿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汉魏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汉魏时期是正一天师道初创时期。该道派始创至第3代天师张鲁掌教,曾建立了政教合一政权,雄据巴汉近30年。由于它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又是中华各民族自创的唯一宗教,因而不仅受到了汉族广大民众的信仰,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崇拜。天师道的创建者张道陵早在宫崇诣阙献书之前,就开始了他寻仙访道、创建道教的一系列活动。他不仅三辞朝廷征聘,远离京师宫阙,而且长期活动于我国名山大川,将道教之根深深地扎在普通民众之中。
  张道陵创建中国道教,主要有以下几点贡献:一是飘游全国名山大川,寻仙访道,收集天文、地理、图书、谶纬之秘。尤其是他与弟子王长上江西龙虎山炼丹,为这座道教名山开创了基业。也为中国道教日后在江南地区的传播、发展与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是倡导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并要求道徒们经常诵习。三是以普通民众为教民,组建了庞大的天师道教团,“弟子户至数万”。不仅建立了二十四个教区,而且设立了祭酒等道官以管理道民,初步形成了条理简明的天师道教规。四是初步形成了一套天神地祗体系。除太上老君外,还包括天、地、水三官、东西南北中五帝、日月星君、风伯雨师、诸山神、诸水府等神。又奉燧人氏为灶神、祝融氏为火神、西王母为诸女仙之尊神等。
  张道陵创建的天师道,是一个独特的宗教组织体系,他初建二十四治(即二十四教区)时,葛洪在《神仙传·张道陵》中就说:“弟子户至数万”。后又增设四治,共二十八治,以应上天二十八宿。因“三张”政行宽惠,此间关西又有数万农户因战乱逃避而来。连当时的少数民族“夷”(责人或板楣蛮)也纷纷前来投奔教区落户。这样,到了张鲁掌教时,道民户数至少已经超过10万。巴蜀山区和陕西汉中一带大多成了天师道的辖地。
  如此庞大的天师道教团,张道陵祖孙是怎样管理的?除了盟威和清约之外,一年三会的宣令科戒,行德施功和考核功过,当为天师道管理教民的主要制度。陆修静《道门科略》云:“令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一年三会。民各投集本治。师当改治录籍,落死上生,隐实口数,正定名簿。三宣五令,令民知之。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师民皆当清静肃然,不得饮酒食肉,喧哗言笑。会竟,民还家。当以闻科禁威仪,教敕大小,务共奉行。”《犹龙传,度汉天师篇》云:“又三会日,以正月七日名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名建功大会。此三会日,三官考核功过,受符箓契令经法者,宜依日斋戒,呈章赏会,以祈景福。”由此可知,一年三会的主要内容是:(1)核定户口;(2)对校文书;(3)宣令科戒;(4)考核功过;(5)建功升迁。道民中有功德者将被授予箓阶,有过错者将罚修道路或在静室思过,以哀求神的宽恕。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一方面由于张鲁在汉中的政教合一政权被曹操攻破,教团瓦解,教徒四散,原来的传道秩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又因张盛南迁龙虎山与众弟子分头传道,正一派系出现了龙虎宗和李家道、清水道、杜子恭道团以及南北天师道等新的道派。这些道派自立教团,大胆整顿,力图革新,促进了正一天师道在大江南北的广泛传播。
  道教龙虎宗与天师道一脉相承,乃天师道之别名。它以张道陵4代孙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为标志,道派名称与龙虎山的山名有关。张盛千里迢迢迁还龙虎山以后,不仅修治了祖天师当年的法坛和丹灶故址,而且承前启后地坚持三元日向信徒传道授箓。这对“天师”名号的代代承袭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道教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南北朝时期,是正一天师道经历整顿改革的重要时期。首先公开提出改革五斗米道的是北魏道士寇谦之(365-448)。他为了“政可为帝王师”,于神瑞二年(415年)自称太上老君亲自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命他以此来改革天师道。于是他宣布“除去三张伪法”,改为“专以礼拜求度为首”。其实,他除去的所谓“伪法”,只不过是五斗信米和男女合气之术,但仍然要信徒交纳纸30张,笔1管,墨1锭,价值与汉末的五斗信米相差无几。他又宣布不再用“宅治”之号,旨在取消三张时期的二十四治。其实蜀汉二十四治随着张鲁政权的垮台早已名存实亡。至于道教科仪中的礼拜求度,早期天师道已经推行,且已粗具规模。此外,寇谦之在改革天师道的过程中,还主张以儒家之“礼”为标准,以“忠孝”为原则,甚而提出废除“天师”尊号的世袭制,以便使自己名正言顺地戴上“天师”桂冠。寇谦之改头换面的“新天师道”,后人称之为“北天师道”。虽然在北魏王朝的支持下,该道派曾一度得到兴盛发展,但一俟北魏王朝灭亡,北天师道亦随之衰微,此后只有少数道士在民间行寇之法。
  与北朝寇谦之相比,南朝刘宋时期的陆修静(406—477)对早期天师道经典的总结与改革,就显得比较扎实,也比较理性。他祖述三张(张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将天师道与金丹道汇归一流,形成了道教经箓派。学术史称“南天师道”。他广集道书,撰定《三洞经书目录》,为后来《道藏》的“三洞”分类奠定了基础。
  陆修静多次提到正一盟威之道。所谓“正一盟威”,其实就是早期天师道授箓科仪的总称。包括道教法事中的立坛、威仪、盟誓、斋醮、符法、戒律等系列仪程。它既源于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现象,又是天师道独具特色的文化奇观。但古代天子或诸侯间誓盟缔约,除凿方形土坎杀牲外,通常还筑有誓盟方坛。张道陵继承了这一遗风,在道教法事中也采用了誓盟的仪式。不同的是,古代天子或诸侯誓盟为的是各自利益而缔结盟约;张天师的盟威清约之仪则是为信徒授箓或为道民治病、消灾、劝善、祈福。不仅要与天誓盟,与地誓盟,与人誓盟,还要与神鬼誓盟。另一个不同点是不杀牲,不歃血。盟书也不入藏室留存,而是对天一烧了之,名曰:“焚章”。所行威仪则供奉众多天神,周悬灵符道旗,加之法坛上下香花灯烛,法曲仙乐,以及众道士的诵、白、吟、唱,且配之以剑舞踏斗,比之古代诸侯誓盟又多了几分神秘气氛。
  南北朝的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从思想内容、组织形式到斋醮科仪,对五斗米道所作的改革、整顿,使处于涣散、衰颓中的道教得以重振,正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宗教,并向官方化蜕变,跻身于统治集团上层。而此时上清河畔的张天师却是“居龙虎山中,岩栖谷隐,修炼以自寿”(张宇初天师语)。但南北天师道的改革、发展成果后来被龙虎山天师道所充分吸纳,并与儒家经典融合,提出“忠、孝和佐国佑民”的宗旨,主张诚敬,并发扬祖传斋醮符箓的独特优势,向更加完备、成熟的官方道教发展,从而能得到历代帝王的赏识,特别是形成天师承袭须经朝廷批准制度,使天师道在封建社会得以长久兴盛绵延。
  隋唐五代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中国道教历来以符箓派为主流。进入隋唐时期,道教从发展走向了鼎盛。虽然这一时期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天师道在道教界还没有显示应有的祖庭地位,但由于正一天师道建教时间最早,传道时间最长,其教理教义又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故正一法箓的传授在隋唐至五代时期一直被奉行。
  隋唐时期的道教界普遍认为:经戒法箓是无上元始天尊传授的,是“道之宗尊”。戒和律在教门内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戒条主要以防范为目的,律文则主要以惩罚为手段。律文是根据戒条而建立的,所以道士法师除了遵循戒条外,还要熟悉律文规则。在道教诸派中,正一派是唯一吸收教外儿童人教的,封为男生、女生、箓生弟子。16岁以后,授受戒法箓法,称作正一弟子或盟威弟子,正式出家后,才可以称作正一道士。
  正一派以法箓为主体,除了传授给友出家并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道士外,还注重向儿童、妇女、甚至奴婢、下人、四夷等人广但箓牒,在民众中广开法门,给以种种方便,这是正一派经法箓牒得以深人民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的保证,也是民间道教未成为官方御用道教时的特点之一。
  龙虎山正一天师,自第四代张盛至第十四代张慈正,为远离政治,挣脱世网,一直采取隐居修道,定期授箓,绝俗避世,屡征不赴的超然脱凡态度,坚持在民间传播祖天师所创之教,直到唐玄宗当朝,正一天师才开始走出山谷,活跃玄坛,并逐渐与封建王朝交往。唐皇帝姓李,尊老子为始祖,因而崇奉道教,超越先朝。唐高祖曾到终南山谒老子庙,高宗追赠老子“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地崇奉道教,从而把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期间,玄宗还在长安召见了15代天师张高,“命即京师置坛传箓,赐金帛,免租税”。天宝七年( 748),玄宗册赠后汉天师张道陵为“太师”,并御制《祖天师赞》:“邈矣真仙,孤高峻节。气贯穹冥,元元示诀。落落神仪,亭亭皓月。诛邪斩精,魅驱鬼彻。汉代盟威,流传奕叶。”唐肃宗除了降香帛,命第15代天师张高建醮于龙虎山外,亦御制《祖天师赞》:“德自清虚,圣教之实。或隐或显,是朴是质。静处琼台,焚香玉室。道心不二,是为正一。”唐朝后期的崇道活动,在政治上较有影响的是唐武宗和唐僖宗,这两位皇帝对正一天师亦曾召见和赐封。如唐武宗曾于会昌中( 841-846)召见第20代天师张谌,赐龙虎山传箓坛额曰:“真仙观”。僖宗则于中和四年(884)封汉天师张道陵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
  宋元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宋元400年间,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天师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改革阶段,是以符箓为主流的中国道教又一个繁荣时期。正一天师道在这一时期的繁荣昌盛,植根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土壤。期间宋辽金元交相陵替,汉族政权羸弱不振,空前尖锐的民族矛盾纵贯这一时代。战乱、天灾、饥荒、瘟疫及横征暴敛、贪官污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压在人们头上,在苦难中呻吟挣扎的民众,不得不寄一线希望于冥冥中的神灵。以符箓祈禳祓除、度亡济死为职事的符箓道教便盛行于民间,活跃于朝野。正一、上清、灵宝三大符箓道派在继续传衍中派生出天心、太一、东华等支派。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符箓道派硬先后应运而生。这些林林总总的道派,五花八门的符法,在经过200多年的传衍,至宋末元初则统统汇集于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并由此形成正一、全真两大道派。
  宋朝正一天师道的兴盛,与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利用密切相关。北宋自真宗开始仿效李唐,推尊道教以神化皇权。如唐代尊奉老子李耳为皇室宗祖,而宋代皇帝姓赵,自然不能将老子李耳当祖宗供奉,于是便抬出了一个道教神仙赵公明,即世俗所称的“财神菩萨”或“赵公元帅”。正式追封赵公明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由此,宋皇室所崇奉的神仙与张天师所宣扬的神仙,也就达到了统一与吻合的境地。宋代崇奉道教还有一个重要政治原因,就是边境屡屡遭到侵扰。但宋真宗不修武备,却与枢密使王钦若定计:大兴祥瑞以“夸示外国”。这样一来,道教也就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诏召24代天师张正随至阙,赐号“真静先生”,为其在京师立授箓院。此后宋朝历代皇帝都赐封正一天师为不同名号的“先生”。如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诏召第25代天师张乾曜,赐号“澄素先生”,张请蠲赋役,诏从之。绍圣四年(1097),宋哲宗对江南三大符箓道派颁发敕命:“敕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灵宝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这便是江南道教著名的三大符箓道派,又称“三山符箓”。但“三山鼎峙”的局面至多只维持了一二十年,徽宗崇宁年间(1102 -1106),三山符箓(或曰“三山经箓”)又混之为一。直到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赐封第35代天师张可大“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至此,江南三大符箓道派(龙虎正一、茅山上清、阁皂灵宝)才正式宣告属龙虎山张天师统领。
  宋代正一天师道的地位之所以迅速上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30代天师张继先(号虚靖天师)颇能顺应时代思潮,广摄儒释道诸家之学,全面革新并发展了正一天师道的传统学说的结果。在他的主持下,龙虎山道教由一般而进入中兴时期。虚靖天师亦被誉为中兴教主而为后世道众所敬仰。
  张继先撰《大道歌》曰:“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此歌有题序曰:“(宋徽宗)大观元年( 1077)丁亥,遣使问道要,且言神仙可学,长生可致。乃作是歌,授之以进。”皇上既然遣使问道,全国各地的信道者自然纷至沓来。他们或朝拜,或学道,或相互交流道法,或在福地建造道观。但更多的修道者则希望能得到天师授予的“正一盟威箓”。虚靖天师在《开坛法语》中说:“吾家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动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死生。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祸。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堕。”由于当时道教界视天师的“正一盟威箓”为秘宝,授策必举行盛大科仪。故修道者一旦授予“正一盟威箓”,顿时就会身价百倍。
  因此,这一时期的龙虎山,高道频访,弟子秀异,一派兴旺景象。其中著名者有:神霄派雷法创始人之一的王文卿、全真道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等常年在龙虎山访仙研秘。虚靖天师弟子中则有王道坚、石自方、祝永佑、萨守坚等精雷法。又有王袭明精内丹,李钰习金丹,李德光精修炼,吕惟一炼丹砂,王洞章博经史,薛洞真精符药,徐处尚善占卜等。稍后还有留用光及其弟子蒋叔舆通科仪。这一时期还有许多文人雅士前来龙虎山游览观光。他们或赋诗,或著文,或作记传,进一步丰富了龙虎山道教文化。
  正一天师道的兴盛虽始自宋代,但正一道真正发展至鼎盛却与蒙元政权关系极大。据《元史·释老传》和清《龙虎山志》等古文献记载:早在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率蒙军攻宋之鄂州(今湖北武昌),战前曾派遣王一清为间使潜至江西贵溪龙虎山,请第35代天师张可大预卜统一大业。张可大审时度势,纵横推测之后相告:“善事,尔主后20年当混一天下。”到了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基本统一了中国,为收拾民心,答谢张可大天师当年预测的灵验,特遣武略将军、兵部郎中王世英与武略将军、刑部郎中萧郁赍诏至龙虎山,礼请天师赴京。时张可大已故,其子张宗演嗣任第36代天师。朝廷优诏礼请,世祖近臣相迎,天师自然不便推辞。遂于当年秋八月携法官张留孙等数十随从赴京觐见。世祖命坐赐宴,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赐二品银印,命主江南道教。又颁制封张宗演为36代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真人。准其自行给牒度人为道士。命路设道箓司,州设道正司,县设威仪司,皆置天师属下。世祖还命京师创建正一祠,赐额曰“崇真万寿宫”,供天师进京朝觐时居住,日常则由天师驻京法官张留孙主之。至元十八年和二十五年,天师张宗演又两次赴阙觐见。
  此后,元朝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按元世祖忽必烈之例赐封张天师的。但真正圆满完成对“天师世家”封典的当属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的大赠封。这次赠封对“天师世家”而言,可谓千年夙愿得以实现。唐代虽然对“天师世家”有过两次赠封,但仅限于第1代天师张道陵。宋代自真宗开始赐天师以“先生”号,此后诸帝沿封,但也只限于宋代的12位天师。到了元代,36代天师张宗演首先得到元世祖敕封,此后元代诸帝对天师相沿封赠。元贞二年,元成宗又首封天师夫人,武宗则首封第2代天师张衡和第3代天师张鲁。但第4代天师张盛至第23代天师张季文的封号千百年来一直空缺,这对“天师世家”说来就不能不算是一大缺憾了。元顺帝至正十三年的这次大赠封,不仅授当时的第41代张正言为天师、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和江南道教事,而且自第四代张盛至第34代张庆先一律封为“天师”并追加“真君”号。也就是说,除了元成宗和元武宗对东汉创教初期的“三张”诰封外,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的3l位天师都得到了元顺帝的赠封。此等殊荣除山东曲阜的“孔子世家”外,南方则仅有“天师世家”,这在我国宗教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元代龙虎山道教的另一件盛事是正一道的正式形成。该道派的组建与形成以元成宗封张与材“正一教主”为标志。《汉天师世家》卷三云:元大德八年( 1301),成宗加封38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当时正一道所属道派主要有: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以及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天心派、净明道、太一道等和上述道派的支系,包括全真道在南方的修道者亦无例外地属张天师管领。
  如此众多的道派归属于正一道,张天师不仅成了江南道教各派的首领与共主,也使龙虎宗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条件。各道派之间相互交流和参与融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天师道的道法,也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品位,由此造就的效应是:龙虎山的魅力越来越大,龙虎宗的向心力越来越强。“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元代陈旅的这两句诗,由衷地表达了当时江南各道派和修道者向往龙虎仙山,敬仰正一天师的心声。与此同时,各道派为了朝拜祖庭,宗事正一,学习和交流道法,也纷纷在龙虎山择地建观。据史料记载,宋元以来,龙虎山区前后建有10大道宫,81座道观,36座道院。这些宫观道院,除了一部分是龙虎宗自建外,其余皆为人流道派新建。道教福地龙虎山因此被誉为“昼夜常明羽人国”。
  明清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明代道教地位不如宋代,而且从整体看,道教在明代只处于继承阶段,甚至出现了衰微的趋势。但朱元璋称帝前后,为了提高汉族地位,以激发汉族的民族自尊心,对汉族为主的道教,尤其是对龙虎山张天师还是比较尊重的。早在元顺帝至正辛丑年(1361),朱元璋克南昌,旋称吴王,就曾悬张“招聘榜文”,访求天师,礼请入山,依前主持道教。
  同年五月六日,第42代天师张正常晋见吴王,朱元璋喜曰:“捧至笺文,并奇香素罗之献,诚意甚厚,足见名山文物之盛。”又对天师道法大加称赞:“吾闻汉祖天师道德,……得鬼神之助,一嘘一吸间,天道为之晦冥,雷霆诸神莫不受命。”当时由于战乱多年,庶民百姓长期惶惶不安。至正丙午年(1365),南京的庶民百姓听说天师抵京且樓息于朝天宫内,每日都有成千庶民上门求符。张天师一双手如何画得了这么多符?宫门侍卫遂关闭大门,但仍然不能阻止蜂拥而来的求符者。朱元璋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命天师作巨符投入朝天宫水井,并立亭井上,号“太乙泉”。庶民闻讯,又蜂拥而争汲符水,须臾,井水枯竭,连井底带土的泥水也有许多人争抢。没有汲到井中符水的仍不甘心,竟日夜守侯在井旁,盼望天师再施符水。朱元璋见庶民百姓如此信奉天师符水,只好准予天师辞归江西龙虎山。
  此后,吴王朱元璋多次召见天师张正常,言谈之中对祖天师充满倾慕之情。他称帝以后,命张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赐号“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给银印,秩视二品。并御制第1代至20代天师像赞,又赐白金十五镒修建龙虎山天师府第。谕曰:“卿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于今,卿宜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予汝嘉。”所谓“北孔南张”,两大世家,概出于明太祖之口。也是他对待道教的第一手:尊重与褒扬;他对道教的另一手则是:检束与控制。洪武元年(1368),天师张正常人贺太祖登极,太祖曰:“天有师乎?”遂改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大真人。这样,元初所赐封的“嗣汉天师”尊号,连同他在“招聘榜文”中使用的“访求天师”的称谓便一概被他否定了。只是在“真人”的前面加恩赐了个“大”字,算是比一般道派的首领略高一头。他还在礼部设道箓司,以检束天下道士品行。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授张宇初嗣任第43代大真人。所颁制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朕闻上古之君天下者,民从者四,曰士、农、工、商而已。始汉至今,率民以六,加释道焉。”这就是说,无论佛教徒还是道教徒,都是皇上的臣民,都必须隶于帝王的统治之下。朱元璋以下的明朝历代皇帝对道教和张天师的政策,大都是按太祖之制行事的。
  第43代张宇初是一位在道教学说和内炼思想方面颇有造诣的教主。明代流传至今的《正统道藏》就是由这位天师及其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奉旨主持编纂的。在明代,编纂《道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浩大工程,不仅卷帙十分浩繁,而且内容包罗万象。特别是经过元代两次焚经(第一次焚经在元朝统一中国前的元宪宗时期,第二次焚经为元世祖至元十八年),道书已大多被毁或散佚,连宋元时期的道书印板也已经被烧得荡然无存。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首先是搜集道书,其次是确立分类编排方法。张宇初总结南北朝以来编纂道教丛书的经验,为保持道教文化的传统,决定仍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方法编纂,并用“千字文”编号。
  张宇初披阅道书前后达8年之久,但没有能完成《道藏》的编纂。永乐八年( 1410),张宇初仙逝。遗命其弟张宇清嗣任第44代天师(大真人),奉诏继续主持《道藏》编纂。清《龙虎山志》说:宇清“博通儒经子史,与兄无为真人相倡和,为诗文,得其指授。”然而,张宇清辛勤编纂10余年,虽基本完成这部大型道教丛书的编纂,但未及校订,便于宣德元年(1426)中秋仙逝,《道藏》编纂和校订一度中断。到了正统年间,明英宗决定对《道藏》继续增修校订,并诏令通妙真人邵以正督校。经大致一年之努力,终于在正统十年( 1445)刊校印刷完毕,定名《正统道藏》。计480函,5305卷。以“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号至“英”字号)。每函各若干卷,由朝廷分赐国内各名山道观珍藏。
  继《正统道藏》刊行后,龙虎山第50代天师张国祥又奉神宗朱翊钧之命,续修《道藏》32函,计180卷。仍以“千字文”为函目,自“杜”字号刊至“府”字号或“将”字号,名《万历续道藏》。这样,明代的正、续《道藏》共计5485卷,512函。是我国现在得以保存的最大的一部道教丛书。
  《正统道藏》,远溯黄老,以道为主,兼综百家。其中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都是研究了解道教教义及其历史的重要文献。《道藏》中收入的诸子百家著作,有些是久已失传的古籍,但《道藏》保存下来了,可供研究古代学术思想的学者参考。此外,《道藏》还有大量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著作。如医药养生之书,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著作等,对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原始化学、气功人体、天文历法等,都是极其珍贵的史料。
  清代是正一天师道的衰微时期。由于满清贵族对道教本无信仰,人关之初便对以汉族为主的道教和文化习俗实行系列高压。尤其是清兵攻下江南后,重颁雉发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屠刀政策,激起了汉族广大民众的反抗。期间,南明残余势力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由于龙虎山毗邻福建,江西副总兵王德仁怀疑天师走福建,从隆武。竟然带兵前来上清,企图屠杀张氏宗亲和信道民众。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王德仁的兵马离上清还有20里,张天师却早已在路边迎候这位副总兵了。王德仁很惊奇,问道:“君犹在此耶,何缘预知我来?”显然,这位总兵大人以为张天师有先见之明,也对自己的鲁莽而不知所措,只好随张天师同来上清。刚到天师府门前,又见一位老道鹤发童颜,神态翩翩,携杖出来迎接,这便是第52代天师张应京的父亲清素真人。王德仁一见这位神仙般的老道,不知是出于对神仙的崇拜还是对自己的鲁莽失悔,竟然倒身下拜,口称弟子。预谋的上清大屠杀也由此而幸免。
  清世祖福临统一中国后,一方面想利用张天师的这块老牌子为其服务,并按明朝例赐张天师以一品爵位,另一方面对张天师也存有戒心,故敕谕张天师继续执掌全国道教的言词相当严厉,告诫天师“统率族属,务使异端方术不得惑乱愚民”。并要张天师“申饬教规,遵行正道”,“悉听纠察,此外不得干预”,也不得“无致生事”。但张天师自然也有一套办法,没过几年,就使清王朝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首先,他对“皇朝定鼎”表示臣服。其次是“禳皇子疾,疾瘳”(由此可见,历代张天师及其神职人员在医学方面长期积累的验方、秘方、药物和心理疗法等是很有价值的)。顺治八年(1651)清世祖福临正式封第52代天师张应京为“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此后,康熙、雍正二帝亦按世祖例对张天师赐封。到了雍正九年,清世宗胤祯特发内帑银10万两重修和扩建了太上清宫。这时,张天师的地位和声望又似乎像有明一代那样显赫了。然而,由于儒、佛、道三教长期相互诋毁,朝廷中反对张天师的也大有人在,至乾隆十七年( 1752),左都御史梅珏成(清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之子》抓住第56代天师张遇隆一次过失,弹劾天师。当时乾隆帝出于安定边境之需要,已正式定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国教,而道教为汉族宗教,张天师的爵位也由清初的一品级而降至正五品。
  从一品降至五品,张天师及其道众自然很不愉快,历来儒、佛、道三教的鼎立局面因此便失去了平衡。乾隆三十一年,第57代天师张存义因“祈雨有应”,便乘晋见皇上之机奏请恢复故封。乾隆权衡利弊,于同年八月敕谕:
  “……念其自宋元以来承袭已久,世守道教,即遇有过愆亦应抵其人以罪耳,不应议其世袭也。然旧例一品未免大优,遽降五品又未免过于贬损。且其法官娄近垣现系四品,而伊品秩转卑,亦觉未协,今正一真人既来朝进京,着加恩视正三品秩,永为例。”
  此后,清王朝一律按乾隆例封张天师为“通仪大夫”,视正三品。张天师的妻妾也由原来的“一品夫人,而改封“淑人”。
  乾隆以后,张天师虽然争得了一个三品级的“通议大夫”,但这仅是个虚头衔,并不食朝廷俸禄。嘉庆十九年(1814),第59代天师张珏奏请朝廷拨款修理龙虎山的道教官观,嘉庆皇帝虽然答应给银2万两,却要张天师签字画押写借条,而且规定每年要还1000两,20年内还清。张天师银子到手,一拖76年,分文未还。此时已是光绪十六年(1890),慈禧太后当朝,由于要向外国侵略者大量赔款,国库空虚,于是顾不得神仙还是菩萨,要藩司出面向张天师讨还这笔旧债。借银的59代天师早己故去,当时的61代天师张仁最无奈,只好变卖田产还清了这笔陈年老债。
  大清帝国垮台后,民国元年( 1911)江西都督府宣布取消“天师”称号及清廷所赐的一切特权。洪宪复辟,袁世凯于民国五年(1916)又恢复了“天师”封号,发还了天师府所有田产,并授62代张元旭“正一嗣教大真人”,赐三等嘉禾章及“道契崆峒”匾额。民国八年(1919),张元旭被推为“万国道德会”名誉会长,九年(1920)又被推为“五教会道教会”会长。此后,吴佩孚召之于洛阳,孙传芳延之于江宁,天师之势复振,行踪常在京津沪等地。民国十三年( 1924),第63代天师张恩溥嗣位掌教,面临的则是更加猛烈的革命风暴。由于农民运动及反神权运动迅速兴起,身居龙虎山区的张天师和所奉神祗自然也就成了革命对象。1927年,江西农民运动领袖邵式平会同贵溪农运代表江宗海等人一举烧毁了天师府万法宗坛神像,并将张恩溥押送至南昌省农民协会拘禁,不久获释,旋居上海梅兰坊8号数年,并在上海、苏州、杭州一带开展道教教务。与此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也在制定宗教祠庙存废标准,这个标准虽然也将画符念咒的道教视为“不善的宗教,故应废除。”但1928年公布的道教有关神祗,依然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三官、天师、吕祖、关帝、岳飞以及风雷雨神等,作为祠庙留存的神祗,准予奉祀。期间,张恩溥曾谒见蒋介石,受其召问,待以客礼。抗日战争时期,他隐居于龙虎山,并不时举办斋醮,追祭抗战英烈。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发起筹备上海市道教协会,提出“宗教为重,团结为重”,和“研究玄学,阐扬教义,刷新教规,联系道友感情,发展宗教事业”的办教宗旨,又计划创办“道学研究院”,进而筹备“中华民国道教会”。但此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已经四分五裂,风雨飘摇,行将灭亡。张恩溥天师遂于1949年初春离开道教圣地龙虎山,辗转而去了台湾省。在台期间,他积极将天师道的教理教义传布到东南亚一带,使道教这株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在海外开放。
  退出宫廷的民间天师道
  道教从宫廷的历史舞台退出后,在民间仍然长盛不衰。由于道教渊源于民间,千百年来影响深远,它在中国大地土壤中的根基很深,有广阔的市场。道教的民族认同感一直在炎黄子孙的身上体现出来,道教的痕迹贯穿在一年四季的岁时风俗之中。诸如求财神、拜城隍、送灶神、朝拜关羽、祭王灵官、贴天师符、万寿宫庙会等等,都披上了道教浓重的色彩。人死了,必请道士,大户人家7天的斋醮,热闹非凡,普通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请道士超度亡灵。降福消灾、寄托未来是中国民众的一种心理依托,加之封建迷信思想厚重,因此,在民间的斋醮祈禳、禁咒符箓、印剑镇妖、占卜、扶乩、求雨止风、镇宅镇基、驱邪除病,择土安葬等道教活动不断。穿插张天师或道人降魔捉妖的《封神榜》、《西游记》、《画中人》、《聊斋》、《追鱼》等等戏曲,受到民众的青睐。明清时期,佛、道两教混融十分明显,道士与和尚常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宫观香火旺盛,而且在民众自发建造的寺庙里,塑有佛祖和道长的偶像,各路菩萨和神仙同坐圣坛,接受百姓顶礼膜拜。
  第二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
  天师道
  全称正一天师道,始自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肇基。因创教者自称太上老君封其为“天师”,并授予他“正一盟威之道”,其所创之教被称为天师道,亦名正一道。又因创教之初信其道者需交5斗信米,故天师道又有“五斗米道”之别称。张道陵仙逝,后其子张衡嗣任天师道教主。掌教20余年,不仅使二十四治得到巩固和发展,天师道还开始传人益州官府。张衡仙逝后,其子张鲁嗣任天师道第3代教主。尊张道陵为第1代天师(称祖天师),张衡为第2代天师(称系师),自称第3代天师,号“师君”。张道陵创建的天师道,尊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除《道德经》外,尚有《老子想尔注》《老子五千文》《太清金液神丹经》《太平洞极之经》《正一盟威妙经》《女青鬼律》以及系列经典《正一法文》等。宋代,天师道进入了兴盛时期,尤其是第30代天师张继先掌教后,颇能顺应时代思潮,吸收当时禅宗和金丹派南宗的心性说,熔道教传统哲学的“道”与佛教禅宗的“心性”于一炉,建立其唯心主义的宗教哲学体系。在道法上,张继先在传统符箓的基础上熔进了“雷法”,并撰写《明真破妄章颂》阐述雷法理论,使天师道的道法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至宋末元初,以龙虎山为中心,以天师道为主干,并由历代正一天师担任教主的道教正一派正式形成,数十个新老符箓道派汇集于天师门下,使正一天师道的地位在道教界愈加显扬。
  五斗米道
  正一天师道早期的俗称。俗称由来,一说因人道者须交信米5斗(汉时1斗约合今2升),另一说因天师崇拜五方星斗和斗姆而得名。五斗米道信奉“太清玄元”为主神,以《老子五千文》为祖经,以济世救人、长生成仙为宗旨,教人奉道守诫,诚信为善。其道术主要是召神劾鬼,符咒驱邪,兼及导引、行气、房中、炼丹服药等。建安二十年(215),张鲁投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同时大量道徒随张鲁北迁,五斗米道发展到中原地区,随后更向东南传播。两晋时期世家豪族也纷纷加入,如王羲之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建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的新天师道,称北天师道;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道教经书,编著较系统的道教斋教仪范,称南天师道。至此,“五斗米道”之俗称不再使用。
  龙虎宗
  正一天师道延续至西晋时的新名称,以第4代天师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307-313)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为标志,是江南地区道教的中心道派。此后,历代正一天师皆居龙虎山修道传教。宋绍圣四年(1097),哲宗“敕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宋徽宗当朝期间,第30代天师张继先执掌龙虎宗,他顺应时代思潮,对东汉以来天师道传统学说和祖传符法进行了重大改革。不仅使龙虎宗的传统学说和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天心派等正一新支派。“三山符箓”也由原来的“三山鼎峙”变为以正一为首。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赐封35代天师张可大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从此取得了统领符箓诸派的地位。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敕命36代天师张宗演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给二品银印。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在诰封38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的基础上,特加封其为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从此全国道教皆分属正一、全真两大道派。而龙虎宗作为正一道的本部和主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李家道
  魏晋时期传人江南地区的一个道派。由蜀人李宽传人,属天师道(五斗米道)支派。关于此人的来历,《抱朴子·道意》云:吴主孙权在位时(222-252),蜀中李阿,穴居不食,善以颜色占吉凶,号称八百岁公,后不知所在。后来有道士李宽,到吴国而操蜀语,能祝水治病,信奉者颇众,以为李宽即蜀中神仙李阿,就共称他为李八百。李宽创立的李家道,开创了修道斋戒之室,称之为庐。其道法与五斗米道相似,有祝水及三部符导引日月行炁,服食神药,吞气断谷等。时信奉李家道的公卿官吏,云集其门,避役吏民为李宽弟子者近千人。后李宽弟子“转相传授,布满江表,动以千计”。至晋代,李家道传人李脱,亦自言800岁,自中州至建邺(今南京),以道术为人疗病,发展道众,署人道职,信奉者颇众。影响及于社会上层,教徒布满江南地区。其妹李真多,也随兄修道。它是巴蜀五斗米道在江南的发展,是魏晋时期有一定影响的道派。李家道东晋以后即不见活动,徒众大多融入天师道。
  杜子恭道团
  东晋最有影响的五斗米道组织,由信奉五斗米道世家的钱塘杜氏家族传播。开始主要有两人,一为杜炅(字子恭),一为杜呙(字叔恭)。按炅、呙二字相通,皆为光明之义,而杜子恭道团的创始人后被道民称作杜明师,故后人认为二者当为一人。杜子恭仙逝,接替他掌教的是晋代另一奉道世家琅琊孙氏。他一面在下层民众中传道,一面继续向上流社会扩张势力。晋安帝隆安二年(398),王恭、桓玄、殷仲堪等发动叛乱,五斗米道首领、新安太守孙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煽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士庶多从之。会稽内史谢辅发其谋,会稽王司马道子令其子晋中领军司马元显杀孙泰。孙泰兄子孙恩逃于海,聚合徒众,得百余人,志欲复仇。隆安三年(399),孙恩白海上袭击会稽,杀内史王凝之,有众数万。于是会稽许铖、吴郡陆环、吴兴丘旭、绍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等凡八郡,一时俱起,杀长吏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起义时间之长前后历时13年。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晋腐朽的门阀统治,导致了晋王朝的覆灭。但参加起义的一些奉道家族也同归于尽。至于下层普通道民战死、饿死或被迫自杀的,更数以十万计。至南北朝时期,五斗米道称呼就很少出现了。
  上清派
  由正一天师道道徒杨羲、许谧、许翔于东晋时始创。尊奉上清经系。以天师道女官祭酒魏华存(即南岳魏夫人)为第1代宗师,杨羲为第2代宗师。杨羲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为:第3代许谧、4代许翔、5代马朗、6代马罕、7代陆修静、8代孙游岳、9代陶弘景。陶弘景齐梁时居茅山传上清经法,开创了茅山宗,上清派由此被茅山宗所承袭。该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为最高神灵,其最具特点的修炼方法是存思。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羔混融,即可长生不死,飞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气、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对道教斋醮仪式影响甚大。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著录上清经186卷,有127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上清派宗师大多出身江东士族,其造作和传播的上清经,使道教理论更趋成熟。故上清派是东晋南朝江东地区最有影响的道派。
  茅山宗
  以茅山为传道中心的道派。它宗承上清派,以原天师道女官祭酒魏华存为第1代宗师,至第8代宗师孙游岳、第9代宗师陶弘景以后,历代宗师多居茅山传教布道,茅山由此成为该派本山,上清派亦因此而被称为“茅山派”。但茅山宗的真正开创者当属上清派第9代宗师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许翔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真诰》、《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200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经数十年苦心经营,这座西接金陵,东望太湖,山形曲折,自古号称“养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的茅山,遂成为六朝时江东神仙道教圣地。此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影响日益扩大,至隋唐时走向兴盛。唐代最显要的道士多来自茅山,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极受唐皇朝的尊崇。宋代茅山历代宗师多得皇室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第25代宗师时臻于极盛。哲宗绍圣四年(1097)敕命“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南宋以后,茅山宗渐趋衰微,但仍承其旧绪,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元大德八年( 1304),成宗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茅山上清宗坛归属于正一道。但仍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现代。
  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由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寇谦之(365-448),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爱好仙道修张鲁之术。于神瑞二年( 415)自称太上老君亲自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命他以此来改革天师道(五斗米道),提出“除去三张伪法,”改为“专以礼拜求度为首”。又用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举措,获得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学术界称之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
  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在寇谦之改革北方天师道后,刘宋道士陆修静也对南方天师道进行改革和整顿。他“祖述三张(张道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意在将天师符法与金丹道汇归一流,从而形成了道教经箓派。他总结整顿天师道的主要措施有两点:一是整顿蜀中的24治,健全“三会日”制度和“宅箓”制度;二是严格执行道官论功升迁制度,从而加强和完善道教组织。陆修静对天师道的整顿和改革,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使道教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术界称之为南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逐渐合流,至元代均归入以龙虎山为中心,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
  净明派
  全名“净明忠孝道”。宋元间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派,净指不染物,明指不触物。该派以“净明忠孝”为宗旨,尊奉东晋道士许逊(许旌阳)为祖师。其实,东晋许逊以后,西山道教的焚修之士本不绝如缕,其“孝悌之教”北宋时期曾受到统治者的狂热信奉。但由于该道派传承体系时断时续,一直难以形成大宗。北宋灭亡后,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政权,但金兵仍不断南侵。在此民族危亡关头,西山道士何真公(一说周真公)倡导“净明忠孝大法”,借许真君降世授经之名,鼓吹忠君孝亲,捍卫国家。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刘玉宣告净明之教将兴,尊许逊为净明道师,号“旌阳公一传”,他自称为净明扬教,为旌阳公二传。三传黄元吉得第39代天师张嗣成举荐,被元王朝敕封为“净明崇德弘道法师”。值此,以“净明道”命名的道派正式形成,西山净明法坛之法箓亦盛行于世。该派的特点是融汇道、儒、释,倡导三教归一。认为道教的净明,儒教的忠恕,佛教的大乘,三教之旨,殊途同归,具有浓厚的理学特色。其派嗣法宗师与龙虎山张天师关系密切,是元明时期一个颇具影响的道派。
  洞渊派
  早期天师道支派,东晋末金坛马迹山道士王纂得《洞渊神咒经》,开洞渊道派。该派常以“木子弓口”(李弘)出世的谶语号召民众。经文与早期天师道宣扬太平治世的谶言,和以符水禁咒治病禳灾的传统道法如出一辙。洞渊派至唐代曾一度兴盛。唐代著名道士韦善俊、叶法善、尹悟等,皆为洞渊派道士。洞渊派道士受洞渊三昧法箓,其法上辟飞天之魔,中治五气,下绝万妖。相传叶法善曾在龙虎山区的云台山修炼过道法。
  天台派
  原上清派支派,后融入张天师正一派。南北朝上清派以茅山为本山。至唐代司马承祯,又开天台山道派和衡山道派。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法号道隐。年二十一,拜茅山宗师潘师正为师,正式出家于嵩山。他初学仙时,每日百刻,课经百卷,如此勤苦。所以备受潘师正的赏异,对之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方法,至汝四叶矣。”亲口传授司马承祯《金根上经》,三洞秘箓和许真君的行事,陶弘景修道的微旨,并继承了潘师正的符箓、辟谷、导引、服饵等道术以及道教经典理论研究的宗旨,成为陶弘景正一法统的三传弟子。司马承祯学成后,访道遍游各大名山,后构庐定居于浙江天台山紫霄峰。武后慕其名,召至京师。与当时的达官显贵、文人名士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间、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交往甚密,被誉为“仙宗十友”。晚唐时,东阳道士应夷节曾人天台山,师事冯惟良,参习上清正一法派,并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诣龙虎山从张天师授受三品大都功。天台山由于高道辈出,文人频游,文化氛围十分浓郁。
  天心派
  宋初出现的新符箓道派,属正一派下产生的新支派。据邓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序》云:宋太宗淳化五年(994),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点,掘地得“玉箓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这样,饶洞天遂被称为“天心初祖”。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43称:至“绍兴之初,路真官再编天心法”,天心道法也由此盛行起来。天心正法原重符印,传至路时中,亦汲取当时流行的内丹学,强调作法者须重内炼,以内炼为本。认为作法时,只要“使内炁以合外炁,外神以符内神,则一瞬之间报应如响矣”。至南宋,又有廖守真传天心正法,并形成了一个天心支派。此后天心正法分东南、西蜀二派,元末合流于正一派。
  东华派
  北宋末由灵宝派分化出来的一个支派。创建者为宁全真。据《灵宝领教济度全书》载:宁全真通真达灵,飞神谒帝,名振京师。后遭靖康之变,奉母到南方,得杨司命所遗灵宝玄范四十九品、五府玉册符文,从此道业大进,门徒甚众。绍兴十六年( 1146),高宗召他祈晴,后又召他人宫祈禳金兵南侵之患,敕赐“洞微高士”,继进“赞化先生”,常主典朝廷醮祭事。至南宋末,温州人林灵真又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人元后,被38代天师张与材命为温州路玄学讲师,继而升为本州道录。东华派主修斋醮祭炼,但也融进了不少内丹、雷法之术,表现出了与旧符箓派的不同特点。林灵真之后,东华派祖师由龙虎宗的董处谦担任,再后为第39代天师张嗣成兼任。说明元代后期东华派已逐渐融合于正一派。
  神霄派
  北宋末出现的新符箓道派,由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始创。第30代天师张继先和当时的“金门羽客”林灵素对神霄派的创建亦有所建树。据王文卿自称:宣和年间(1119-1125),他遇火师汪君于扬子江边,授以飞神谒帝之道;又遇老妪(据说乃是电母)于野泽,授以雷书数卷。此法以符箓咒术为基本内容,结合内丹术,并以内丹修炼为主,符箓咒术为辅,号称“五雷正法”。神霄派的传承大致如下:一是王文卿传承派系。其中最显者为临川谭悟真,“人不敢称其名,但谓之谭五雷”;二是虚靖天师传承派系。著名弟子当数萨守坚,此人自称汾阳萨客,撰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阐述雷法,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人,其法裔流衍至后世,称西河派、天山派,当属神霄支派。此外,北宋新符箓道派奉行的“地祗法”亦与雷法有关,并由此产生出关羽、温琼、张巡等忠孝义烈之士为主将(元帅)的道法科仪。三是全真道南宗兼传神霄雷法派系。该兼传派系始自四祖陈楠及其徒白玉蟾。神霄派自北宋末创始以来,其名师高徒大多行法于民间江湖,苏州玄妙观为神霄派的活动据点之一。自宋末以来,神霄派高道如王文卿、莫月鼎、张善渊、周玄真等曾先后寓居此观。元代,神霄派最著名的传人为莫月鼎。至清初,又有施道渊一系住此传承雷法。道渊字亮生,别号铁竹道人,年十九,从龙虎山徐演真受五雷法。传说能驱役百神,除祟疗病。后主持玄妙观,法裔流衍至清末。宋末元初以来神霄雷法作为一种道法被列入天师府“万法宗坛”。
  清微派
  宋代出现的新符箓道派。该派名称出自道教三清境之说,谓三清境的最高层为清微天玉清境。奉唐末道士祖舒为清微派创始人。其道法传至第9代南毕道。毕道悉心授道法于第10代黄舜申。《清微仙谱序》称舜申“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指清微法经)始大备。”他门徒甚众,且门下得其法者皆立石题名。《万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黄雷渊传》称:“立石之前者30人,立石之后者5人而已。前者各得一法,后者尽得其传。”而“尽得其传”的五人又分为两支,分别向南、北两路传播: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传行于南,由舜申弟子熊道辉所传。另一支则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传清微雷法于北。后人称之为“武当清微派”或“新武当派”。明清时期,北京东岳庙还有另一清微支派在传衍。所尊之第1代禹黉当为此派在东岳宫之开祖,之后,依次立牌,直至第21代,说明直至民国时期,该清微支派仍在东岳庙承传。清微派亦主张将雷法与丹法相结合,而以内炼为主,符箓为辅。历史上,清微派与天师正一道的关系比较密切。第30代天师张继先的《明真破妄章颂》说:“万法本来归一处,何分正一与清微”。人元后,清微派正式成为正一天师道的下辖道派,其道法也成了天师府万法宗坛的一部分。
  西河派
  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称萨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萨守坚得30代天师张继先以及林灵素、王文卿的雷法之传所开之派。《龙虎山志,萨守坚传》载:萨守坚,蜀西河人(一说山西西河),少有利物心,尝学医,误以药杀人,遂弃医。闻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道法,步往从之。至峡口,囊资已罄。见一道人,问守坚何所往,告以故。道人曰:“天师羽化矣。”守坚方怅恨,道人曰:“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抵信州,见天师投书,乃虚靖手书也。嗣天师遂授以秘要。后寓泉州,以道术名世,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辈,称西河派。闾山三奶派
  正一派分支,但与净明派有较深的思想渊源,为民间道派。该派出自陈靖姑(奇仕妈)的民俗信仰。相传她曾从许真君和张天师学道,得斩妖宝剑。南宋时福建一带建有奇仕妈宫、临水夫人庙。泉州奇仕妈宫祀陈、金、李三夫人,为授胎、护产、育婴之女神,并以妈祖配祀,至今尚存。福州的三奶夫人为陈靖姑、林淑靖(林九娘)、李三靖(李三娘);古田顺懿祖庙中祀顺天圣母(陈靖姑),左祀江夫人(俗称虎奶)、右祀石夫人(俗称二奶)。台湾有16座临水夫人庙多属正一派系,其中乌头司公为天师道,红头司公为闾山三奶道。
  玄教
  正一天师道支派,始自于元初,因元代皇帝命张留孙掌玄教院而得名。该派创始人张留孙,字师汉,江西贵溪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后以所学游江淮。至元十三年(1276),随第36代天师张宗演赴京而留侍阙下。张留孙作为玄教创始人,从担任玄教宗师起,就不断从龙虎山选调道士至京,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至各地任各级道官,从而以他们为骨干,逐渐组织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教派,即正一天师道支派——玄教。玄教在数十年的传承发展中,组织规模是很大的。其宫观或办事机构除少数在北方外,大多遍布于南方。计有:镇江路、常州路、杭州路、扬州路、平江路、龙兴路、抚州路、临江路、袁州路、信州路、天临路、惠州路等。该派组织领导体制为:最高首领为玄教大宗师,居大都崇真万寿宫,负责全教派的领导和指挥之责。其副手是玄教嗣师,辅助大宗师工作,又是日后大宗师的合法继承人。大宗师之下,设江淮荆襄都提点,为大宗师指挥各路道教的直接助手。其下的各级地方道教组织,根据元代行政区划进行设置:行省设都提点,路设道录、道判,州设道正、道判,基层各宫观设住持、提点、提举。玄教从成立至元末,先后承传5代掌教。第1代张留孙,掌教43年;第2代吴全节,共掌教25年;第3代夏文泳,掌教4年;第4代张德隆,掌教5年;第5代于有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嗣教直至元亡。关于玄教大宗师的承传制度,即继任掌教接任时,必须以张留孙遗留下来的大宗师印和宝剑(元世祖赐张留孙的那具剑)相承传,作为传承凭证和教权象征。玄教所行道法主要为正一天师道的符箓咒术和祈禳之法,同时兼习神霄、清微、天心雷法和内丹术,具有宋元新符箓派之特点。该派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符箓诸派汇集为正一大派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由于玄教大宗师长期居住京师崇真万寿宫,兼有江南道教首领和历代天师驻京代表的职能,故江南众多道派的不少事务,往往通过玄教大宗师便能解决(有些须请示天师)。因此玄教大宗师对沟通江南道教与元室的关系,沟通道教各派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派的团结,促进正一道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玄教组织的发展,又大大增强了正一天师道的力量。也为正一大派的最终形成,作了必要的组织准备。
  武当派
  兴起于湖北武当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当山原称太和山,道教在武当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即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称。唐贞观年间(627-649),武当山道士斋醮祷雨有应,太宗敕建五龙祠。五代时,高道陈抟隐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20余年。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敕封武当真武神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武当道教影响日甚,武当道士道术已显名于世。元代武当山已有9宫8观,著名道士叶希真、张守清、鲁洞云、汪真常、张道贵、叶云莱、刘洞阳、胡道玄等在武当山开宗传派,授徒数千人。明代是武当道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后大营武当宫观,历时数十年。新建成8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梁、12亭台的庞大建筑群。道派有:武当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张三丰人武当修炼,更扩大了武当道教的影响。武当道派内家拳技,相传即创始于张三丰。张三丰嫡传弟子之一、后为正一道士的孙碧云,永乐初被43代天师张宇初命为武当南岩宫主持,后又被尊为武当榔梅派祖师。“榔梅派”以奉祀玄帝为主,亦称武当本山派,乃正一支派。明代武当道场成为“皇室家庙”,天下高道汇聚武当,武当道地位日高,取代阁皂山,与龙虎山、茅山合称三山新符箓。
  榔梅派
  又称武当本山派,始自正一道士孙碧云。道派名称出白明成祖朱棣的“榔梅敕”。敕云:“敕正一嗣教真人张宇清:武当天下名山,真武成道灵应感化之地。元末宫观悉毁于兵,遂使羽人逸士修炼学道者无所依仰。朕积诚于中,命创建宫观,上以资荐皇考皇妣在天之灵,下为天下生灵祈福。天真感格,灵应屡臻,圆光烛霄,榔梅垂实。臣下绘图并以榔梅来进恭以荐。先须赐廷臣用昭神贶。兹特遣人斋图及榔梅百颗赐尔,尔其钦受之,故敕。”同年同日,成祖还命第四十四代天师、掌天下道教事张宇清从龙虎山等道教名山选择高道担任武当山宫观住持。孙碧云便是由正一天师选择并任命其担任武当山南岩宫住持的。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早期以祖天师张道陵所著的道书和经他改造后的符书为代表,不少高道对天师道早期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作出过重大贡献。其传世之作《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为正一天师道早期的主要经典之一。在龙虎山炼丹期间,张道陵又获得神虎秘文、制命五岳檄召万灵等灵图秘籍。此后他“客蜀”传道,与其子张衡,孙张鲁等所著的道书皆托名“太上”亲授。《云笈七签》卷六载“汉末有天师张道陵,精思西山,太上亲降,汉安元年(142)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7月7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该卷又载:“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144卷。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此之二经,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禁忌众术等也……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流传兹目。”《魏书·释老志》亦载:“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此外,张道陵天师(一说张鲁)还著有《老子想尔注》2卷。该书为中国道教第一部以神学原理注述《老子》的经典著作,在早期道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
  魏晋时期,正一天师道所传之教理教义,仍然以“三张”时期所著的经典为主。但因汉末社会大动乱和晋代的八王之乱,天师道的早期经典遭受严重毁坏和散佚,三张时期建立起来的24治(教区)亦纷纷瓦解。至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界新道派的鹊起,南北天师道首领对三张时期的教团组织和教理教义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故收入明代《正统道藏》的天师道早期经典,大多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的残卷。通过这次整顿和对早期经典的重新辑录和编纂,也使正一天师道的法箓更适应于道教各派传授和斋醮礼仪之用。因此,隋唐以来,道教界对天师符箓和咒术依然十分推崇。他们坚信太上老君所传之法箓,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天师符箓成了道士们辅正驱邪,治病救人,助国禳灾的主要手段。
  宋以后,正一天师道经典主要以第30代天师张继先和第43代天师张宇初的著作为代表。张继先,尊号“虚靖天师”。所著《心说》《大道歌》《开坛法语》《橐籥歌》《明真破妄章颂》等篇章,大多为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其中《心说》论述修心之法;《大道歌》咏叙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开坛法语》论述修道者之得失在于克服恩情魔阻、名利障杂;《明真破妄章颂》则以七言绝句咏述道教雷法的宗旨,认为人身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皆先天一炁所化,与上天雷神“同祖同宗”,修道者以我身与天仙同诸一蕉,以心合神,即可发动“雷机”,叱咤元神,召唤百万雷兵,左右晴雨。由于虚靖天师在祖传符法的基础上又融入雷法,正一天师道的法术由此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明初张宇初天师的《冲道》《慎本》《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广原性》等篇章,集中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其著作大致以老庄虚无思想为本,参合宋儒性理之学,亦兼采佛氏之言,敷述天地造化,万物本源,心情修养,以及山川人物,礼乐制度等。这二位著名天师的主要经典分别汇集于《虚靖真君语录》7卷和《岘泉集》20卷,被编入《正统道藏》。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和张宇初天师的理论造诣,还表现在《道藏》编纂方面。明代流传至今的《正统道藏》,就是由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奉诏主持编纂的,计280函,5305卷,为我国现存的最大一部道教丛书。
  以下为正一天师道主要经典简介:
  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
  该经之序为张道陵撰写,弟子王长、赵升作了注解。内言服食行气,内修守一之术。序言叙述了金丹的玄妙神奇和功效后云:“陵后生不达,未接高会,漂浪无涯,遂迄千载。神师秉拽,拯我险津,越自困蒙,仰窥玄路。垣然天关,而不可开,非不可开,弗能开矣。诸弟子密视玄根,揽拔其键钥焉。弟子赵升王长,乃顾影抚心,慨愧交集,灵鉴罔极,乃遘渊人。玄朗内镜,卓然先拔,钻研所通,殆则上圣之奥。侧闻其义,辄傍以为解。复率其管窥,志诸所见,标较高旨,而斟酌之焉。”
  老子想尔注
  全名《老子道德经想尔注》,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或以为是张道陵之孙、第3代天师张鲁撰写。原书2卷,明《正统道藏》未收。但《道藏缺经目录》作了著录。现有敦煌发现的南北朝残抄本一件( S6025),保存原书上卷,亦即老子《道经》第三章至第三十七章之注文。20世纪50年代,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据敦煌抄本整理而成《老子想尔注校笺》一书。全书正文分为十部分:(1)解题,叙述《想尔注》的源流并考证其作者与撰写概况。(2)录注,将敦煌原卷的经文与注文依《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分章次第,分别录出,加以标点。(3)校议,将《想尔注》写卷经文与其他各本互校,以定其异同。(4)笺证,对其中的重要术语名词,如道真、道诫、守一、自然、太阴、地官、尸人等,分别加以解说。(5)《想尔注》之异解,标出其故意改动经文之处,并说明其因改字以致不成文义和成其特殊见解者。(6)《想尔注》与河上公《注》,考定《想尔注》应出河上《注》之后。(7)《想尔注》本与索洞玄本比较,将二本文义之异,分为九类,详加比勘。(8)《想尔注》与《太平经》,探明《想尔注》大部分即以《太平经》解《老子》。(9)《想尔注》佚文补。(10)张道陵著述考。该书认为,“道”是有意志的最高神灵。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教导信徒要奉道守诫,认为按道的意志行事,可以致国太平,长生成仙。故注文宣称:“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书中又批评世间邪道伪伎,强调炼形长生。总之,神化老子之道,强调奉道守诫,追求长生仙寿,是此书的主要特点。据《传授经戒仪注诀》称:汉末,系师张鲁曾以此书教化蜀土民众。南北朝时期,天师道规定此书为教徒必须传授修习的经典之一。《想尔注》是第一部完全用道教神学原理注解《老子》的经典。
  老子五千文
  道教传授的《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一。相传,汉末张鲁将河上公注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删去虚字,定为5000字,用以教化正一天师道徒众。因其中“三十辐共一毂”句写作“卅辐共一毂”,所以实际字数为4999字。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讲习之《老子》版本,多用五千字文本。此外,汉末魏晋南北朝至唐代部分道士注解《老子》,亦采用五千字本。如敦煌所出《老子想尔注》、S4430号注本残卷、成玄英《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李荣《老子道德经注》等,其经文皆采用五千字本。
  正一法文
  早期天师道科仪和法术类经典。著作者乃张道陵假托太上亲授之名而撰写。至南北朝时期,该经由孟景翼重新辑录为100卷,凡为10帙。但北宋孙夷中《三洞修道仪》则云:辑录“正一法文经一百二十卷”。因原书早己散佚,故明代的《正统道藏》仅收入《正一法文》残卷9种。即:《太上正一法文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正一法文修真要旨》、《正一法文法箓部仪》、《正一法文十箓召仪》、《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历代道书对《正一法文》的佚文常有引用。
  太上正一法文经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本,1卷。所言皆消灾获福之法。经文称:世人欲消灾获福,应常行善事,诵经修道,忏悔受戒,烧香设斋,布施穷乏,写经造像等等,方可解脱厄难。为早期正一天师道之经典。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此经为天师道早期经典,源于祖天师张道陵所作的《正一法文》系列,并经过张鲁系师等补充,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书中辑录五篇天师道戒科教令。即《老君戒经》、《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天师五言牵三诗》。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4卷,又名《千二百官章经》。内载正一天师道道士上章召请的1200天官之名,按所请天官主治某种疾病灾害分类。卷一有收土公、军兵收怪、主利宅舍、收官事等24条;卷二有收万精魅、收癫痫、收目病、诸毒立瘥等26条;卷三有主斩草、收葬、送冢墓鬼等11条;卷四有主蚕桑、主六畜、主鱼捕、主贾市等16条。认为凡一切灾害疾病,皆因精鬼作祟,或有恶人作为,而各种灾病亦有神主治之。故世人若有灾病,即应上章召请某类天官收鬼除妖,治病消灾。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此经世传乃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言醮祭江河湖海与水宅龙神之法。谓国家动乱、家门不安,皆可设此醮仪,祭祀龙神。如此可使国安民丰,家中富溢。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此经源于祖天师张道陵所作的《正一法文》系列。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本。所录修真要法十余种。包括服日月光芒法、孟先生暮卧法、恶梦吉梦祝、明耳目诀、青牛道士存日月诀、栾巴口诀、服食忌并治法、服气诀、导引法、察候疾病法、行禁治病法等。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10种早期天师道法箓。各种箓文格式相似,皆记述某人生辰八字,应受某位神君召。此经典盖用于召神护卫,拘制魂魄。正一法文法箓部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4种盟仪。即:《黄素三盟登坛仪》《太一黄素三盟仪》《太一登坛黄素三盟逆刺付授仪》《太一三盟付授议》。四种盟仪皆用于道士受度太一三盟法箓。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正一道士传授的初级法箓之仪法。其中有《五种女人受要箓》,叙处女、出家女、嫁归女、寡归女、归居女等5种女人受箓之仪法。又有《下人四夷受要箓》,叙奴婢和夷狄羌戎等受箓之仪法。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言传授都功版文之盟信科仪。所谓“都功版文”,实为正一道士受任或迁升二十四治职官之任命书,第4代天师张盛由汉中迁还龙虎山依然遵循。
  天师治仪(上)
  原题“十三世孙梁武陵王府参军张辩撰”。所谓“十三世孙”,即张道陵天师的第13代孙,梁武陵王则为南朝梁代的萧纪,封武陵王,天正二年(552)曾一度代理朝政。据此可以认定,《天师治仪》的撰写年代在天正二年前后,收入《道藏》正一部。
  正一修真略仪
  经典撰写人不详,从内容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初。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论述传授及修行三洞符箓契卷之科仪阶次。认为箓乃“检劾三界官属,御运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校诫宣示之文。”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此经箓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南北朝隋唐天师道经书皆称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太上道君于蜀郡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为早期天师道之符箓。原书卷数不详,明《正统道藏》本6卷,收入正一部。用于召神驱鬼,护卫身家。
  四斗二十八宿天帝大箓
  早期天师道重要法箓。撰经人不详,从内容和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的正一道士编集。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书纂集四种符箓,其中“黄神越章”,在早期天师道法箓中极为重要。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所传之经。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时期重新录辑。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据说此经能荡除一切鬼孽,使家家平安,饮食丰饶,田蚕倍收,五畜兴旺。经文中有天师五言颂咒一首,无上天师神符一道。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
  顾名思义,此经当为祖天师张道陵所作,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此经出自南北朝时期,收入《道藏》正一部。张道陵天师授弟子赵升口诀时称:因原佩带黄老箓职之人更相鄙毁,浊乱清文,贪财聚敛,故太上老君又出“太玄九光万称生符”,重新甄别种民。
  太上老君经律
  该经律约出自南北朝时期,原不题撰经人。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本书为早期天师道戒律汇编。据编首目录,原书有《道德尊经戒》、《老君百八十戒》、《太清阴戒》、《女青律戒》、《道德尊经想尔戒》等5种戒律。现《道藏》本仅存前两篇。
  女青鬼律
  早期天师道戒律类经典。原不著撰经人,从内容看,当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出。原本8卷,《正统道藏》本6卷,收入洞神部戒律类。书中并以太上老君和张天师之名劝导信道男女行持戒律,念诵鬼名,如此则可趋吉避凶,“万鬼不干,千神宾伏。”书中又有男女合气之术。
  玄都律文
  早期天师道重要戒律之一,约出于南北朝后期,原书卷数不详,有8卷、15卷、25卷之说。今《道藏》本仅存1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残本辑录道教戒律,分为六品,即《虚无善恶律》、《戒颂律》、《百药律》、《百病律》、《制度律》、《章表律》。律文主要宣扬善恶报应观念,劝导道教信徒遵守道门律例,行善济世,去除恶行。
  正一论
  原不题撰经人,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南北朝时期正一道士之手,疑即南齐道士孟景翼所作。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设主客论辩,认为教化民众之法应随俗而变。文中还论及“宿命”与“教化”问题。
  正一指教斋仪
  早期天师道斋法,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斋法称:“谨依汉中旧典,奉建指教斋仪”。原书包括《宿启仪》、《清旦行道仪》2篇。斋仪主要记述正一道士为人行斋祈禳,上启太上及天师、嗣师、系师,求其消灾降福。“宿启仪”在夜晚开坛,“清旦仪”于清晨行道。
  正一敕坛仪
  本篇为早期天师道醮仪之一,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叙正一道士建立坛场时净坛之仪式。
  正一解厄醮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人逢厄难,灾患不宁时,可请正一道士依法设醮,转祸为福,度灾之物,随贵贱而丰俭。
  正一出官章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正一道士为人上章,祈请老君、天师,出身中“五体真官功曹”及各种神官神吏,以求消灾解厄之醮仪。
  正一醮宅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指出:住宅选择不当会导致多种灾祸,诸如家宅虚耗,牛马死失,田蚕不熟,人口婴害,或有五瘟时气,狗鼠虫蚁作怪,财利散亡等事,当以王相之日请道士醮宅,即可转凶为吉。
  正一醮墓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云:“凡人如有墓山年久失修,或有崩坏,须得补葺。或时凶衰地气,致令子孙贫耗遭祸,百事不利者,须请道士飨祭坟墓之山川土地神祗,安稳亡灵,即得子孙平安,所向吉利。
  赤松子章历
  源于东汉正一天师道初创时期,无编著人姓名。原书卷数不详,载于《正统道藏》的6卷本已有残缺,收入洞神部表奏类。书言汉魏六朝天师道书符上章仪法。
  太上金书玉牒宝章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正一道士所作,但未著撰写入姓名,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分4章,即:谢过祈安章、言都功章、保护婴儿章、斩恶破鬼章。
  正一威仪经
  该经相传由太上亲授天师张道陵,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天师道经典。1卷,何人编撰不详,载《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载正一道士人道受戒、日常修行及衣食起居等各方面必须遵行的规章仪范,共计有30种,132条威仪。
  受箓次第法信仪
  正一天师道箓仪,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或唐代。书中未书编撰人姓名,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记载正一道士授度法箓治职之次第。《正统道藏》收入该箓仪时,后附《天师治仪》一篇。
  老君变化无极经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徒所作。1卷,未书编撰人姓名,收入《道藏》正一部。所作经文为七言韵文,首先赞颂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学道者当修身洁已,慎勿贪淫。其次叙述老君变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汉时传道张陵,设二十四治等神奇故事。
  洞玄灵宝五感文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前半篇为《五感文》,言修炼涂炭斋法。涂炭斋乃早期五斗米道斋法之一,其法“以苦节为功”。后半篇为《众斋法》,论述道教斋法要旨及其种类。
  陆先生道门科略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卷言东晋南朝天师道“立治置职”,以道官祭酒统制道民之法。陆修静《道门科略》续云:太上“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科律,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罢诸禁心,清约治民,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老君音诵诫经
  又名《太上老君乐音诵诫》或《乐章诵诫新法》。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按《魏书·释老志》称:北魏初道士寇谦之假托太上老君降临嵩山,授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本书内容与《释老志》所述略同,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为寇谦之所造作。
  三天内解经
  原题“三洞弟子徐氏撰”。此人系南朝刘宋时五斗米道信徒。2卷,收人《道藏》正一部。上卷主要论述太上道君化生及降世传道故事。内称:中国奉无上大道,胡国奉佛道,楚越奉清约大道。又称魏晋时有清水道,为张天师家奴所传。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唐张万福撰,2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内容分两大部分:首先简述传授道教经戒法箓之阶次,并解说其要旨,谓道士初人法门,先受持智慧诸戒,以防患止罪:其次受佩正一符箓,以制妖保神;其次受五千文,以明道德生化源起,其次受洞神三皇文,渐登下乘;再其次受洞玄灵宝真文,进升中乘,转神入慧;最后受洞真上清经箓,炼景归元。全书最后叙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玄宗先天元年(712)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在长安大内归真观两次接受道教法箓之盛况。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唐张万福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从中可见隋唐道教所尊奉之主要神灵和符箓。
  三洞法服科戒文
  唐张万福编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本卷系抄录早期天师道经典《天师请问法服品》而成。经文假托太上授天师张道陵法服、法具,为之解释各等仙真所穿法服之区别。太上又为天师说科戒46条,规定道士穿戴、脱去、制作、放置法服之规章禁戒。
  太上妙始经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时期。为正一道士所作,但未署撰经人之姓名。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首先论述宇宙天地万物之起源,即所谓“妙始”。篇末叙老子化胡及授张镇南正一法等事。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
  此卷未署撰经人姓名,从内容文字看似出唐宋间。1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所叙乃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张道陵“存神冠星之法”,书中有冠五星法、冠七斗法、冠二十八宿法。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原题“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系唐末道士杜光庭据早期天师道法策改编。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列举正一道士佩箓中所载诸功曹、使者、将军、吏兵之员额职司,并叙简阅佩箓之醮仪。
  太上宣慈助化章
  原题杜光庭编集。5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玄部表奏类。书中纂集汉魏六朝天师道上章范文23通,其章文格式及用语,大致与《赤松子章历》相同。
  鬼谷子天髓灵文
  此文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代。未录编撰人姓名,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上卷为鬼谷子《秘密天文》,内载隐形藏体符、驱神入室符、魂游三界符、火假四大符、五假符等10余种符文。下卷为《混天移地法》,内载天地人、龙虎风云、金木水火土等12种印图。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简名《虚靖真君语录》,北宋末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编集。7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张继先诗文集,收录文论9篇,诗词歌颂200余首。内容大多为论述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
  心说
  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单篇文论,收入《道藏》正一部。《心说》一文为论述修心之法,旨在将道教传统哲学的“道”与当时宗教界流行的“心性说”融为一炉,是张继先对正一天师道传统学说的一次全新发展。
  开坛法语
  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单篇文论,收入《道藏》正一部。所论主要有两点:一是修持方法,二是破魔阻障杂。所谓“魔阻”便是恩情;所谓“魔杂”便是名利。
  大道歌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一首修道歌,收入《道藏》正一部。《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辑录这首修道歌时有题序一则:“宋徽宗大观元年丁亥,遣使问道要。且言神仙可学,长生可致,乃作是歌,授使以进。”《大道歌》歌咏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融内丹之学于祖传符法,是虚靖天师革新正一天师道传统教义的又一论点。
  橐笛歌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载于《虚靖真君语录》,收入《道藏》正一部。橐簽,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备,犹今之风箱。此歌所咏为作者的内丹学思想。《橐籥歌》否定房中术,强调内丹之药乃自身的精气神。
  答林灵素书
  这是虚靖天师张继先答林灵素的书信。载《虚靖真君语录》一书,收入《道藏》正一部。林灵素是北宋末年正一派的著名道士,自称汉天师张道陵曾亲授其道法,被宋徽宗封为“金门羽客”。
  金丹诗四十八首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所咏皆内丹之学。载《虚靖真君语录》一书,收入《道藏》正一部。《金丹诗四十八首》所咏之法,大略以人体为鼎器,以身中的精、炁、神三宝为大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而结成金丹。同时通过心性修养,达到虚寂无为,返本还原,与道体合一之境界,故又称“性命双修”。
  明真破妄章颂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赞颂类。本章颂以老子道生天地人之说为根据,用七言绝句诗咏述道教雷法宗旨。认为人身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皆先天一炁所化,与上天雷神“同祖同宗”。又认为万法归于道,法即是心,心外无法。修道者把握自身之神,心静神定,即可通天体道。张继先顺应时代思潮,将祖传符法与内丹之学的雷法和心性修养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正一天师道的道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张继先咏道诗
  张继先是正一天师道的第30代天师。一生创作诗词歌赋数量极多,43代天师张宇初为其辑录的《虚靖真君语录》,就收入其诗词歌赋200余首,其中48首为金丹诗,余为咏道、写景、抒怀之作。
  上清天心正法
  北宋邓有功编。《通志·艺文略》著录作3卷,不题编撰人。今《正统道藏》本7卷,收入洞玄部方法类。编首载邓有功序,谓北宋淳化五年(994),江西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点,掘地得“玉箓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5传至邓有功,重加删定而成此书。
  上清北极天心正法
  原不录编撰人,但本法引述虚靖天师(张继先)之语,当出于北宋末或南宋。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天心派是由正一龙虎宗派生而来的。本卷首载天心正法中三道重要符箓,即天罡大圣符、黑煞符、三光符及有关法事。其次概述天心正法源流及施行原理。所述较《上清天心正法》一书大为简略。
  太上正一咒鬼经
  撰经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元间。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经文假托天师所说,内有神咒十余条。道教认为:咒乃天神所颁,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故认为咒语念动起来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太上正一咒鬼经》云:“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
  太上大圣朗灵上将护国妙经
  撰经人不详,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假托义勇武安王崇宁至道真君关羽登坛演说,宣扬因果报应及儒家纲常伦理,劝人作忠臣孝子,为善去恶,省身寡过,不可利己损人。而关羽以神名出现并被敕封,又与第30代天师张继先解州盐池治蛟有直接关系。
  五斗经
  原不题撰经人。据南宋道书《道门科范大全集》卷63称:“宋兴之初,成都有灰李,置一阁奉事真君(真武)香火。真君降于其家,传以《五斗经》行于世。”经文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但《道藏》本将原书分作6篇,即《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
  此仪未录撰写人姓名,但内称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应出于宋代。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醮仪所叙为正一道士祈福消灾所行之仪,有禁坛、存念、宣咒、出官、发炉等仪式和程序。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南宋蒋叔舆编撰。本书原名《灵宝玉检》,系蒋叔舆根据其师留用光(龙虎山道士,贵溪人)所传灵宝斋法仪轨,考证诠次而成。今《正统道藏》本57卷,为正一道斋仪之巨著,收入洞玄部威仪类。
  三洞群仙录
  南宋初正一道士陈葆光撰集。书成于绍兴甲戌年(1154)。20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道教神仙人物传记集。作者辑录上古至北宋1000余人得道成仙之故事,汇集成编。
  地祗上将温太保传
  南宋道士黄公瑾校正并补遗。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本书记叙的是地祗上将温太保事迹。据称温太保名琼,字子玉,温州平阳人。曾为唐朝名将郭子仪部下猛将,后遇神仙指点,化为东岳太保。宋宣和年间(1119-1125)虚靖天师张继先为之作“地祗一司正法”及符箓咒诀,使统领鬼兵,佐虚靖天师等仙真行法济世,专司斩妖伏魔,杀鬼驱瘟等事。为宋代正一道所奉神将,与华光帝君、赵公元帅、关圣帝君统称为天界“护法四神”。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
  此经未录撰经人姓名,从文字内容看,似出于宋元时期。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宣称:人生宿命因缘,各有五行正气,各有五斗所管。劝导世人或持斋戒,或作善缘,服饮五方真文神咒,随力章醮。尤其应向五斗星君、本命元辰许纳本命钱。太上元阳上帝元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
  此经编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元时期。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该经文所说“火车王灵官”,乃道教所奉诸神之一,龙虎山大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亦有其神像供奉。传说他赤心忠良,铁面无私,不顺妖邪,方断魔鬼,剪除凶恶,“专治不忠不孝、违背君亲师友诸事”。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第39代天师张嗣成撰写。约成书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训颂皆用韵文,以四、五、七言为句。主旨则以理气性命诠释《老子》之道。
  道法会元
  原书未题编撰者姓名,从内容看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全书凡268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是一部道法汇编的大型丛书。共收入宋元时期道教各派法术著作150余篇,以南方清微、灵宝、正一、净明诸派道法为主。其内容庞杂,涉及雷法、炼度、章奏、符箓、咒诀等各种道法。“会万法以归元”,故名《道法会元》。书中署名之作者近百人。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宝忏
  宝忏编撰人不详,但内有元成宗加封张道陵天师之尊号,应成书于元明之际。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宝忏称:正一派弟子当法依三八谢罪之仪,志心皈命三清上圣、玉皇上帝等神灵,忏悔杀生、偷盗、邪淫等三业十恶之罪,断恶修善。勉而行之,当可渐入仙宗,升于天路。
  三官灯仪
  编撰者姓名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元代或明代。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三官信仰起始东汉天师道初创时期,而灯仪则源于我国古代祭仪中的火祭。
  梓橦帝君化书
  此书撰写入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元代。4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号称梓植文昌帝君传记,所述托形显化故事,多为编造之神话,大致以宣扬忠孝伦理,善恶报应为主,书中说教及故事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教义。
  清河内传
  该传撰写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元明之际。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撰写人假托文昌帝君自述所录之传记。文昌亦称梓橦帝君,又称“文曲星”。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本书在文昌自传之后,附载“天封圣号”一节,辑录宋元朝廷加封文昌尊号之诏书9篇。又有元朝至正元年(1341)赵延之撰《行祠记》1篇,文昌帝君《劝敬字纸文》、《戒士子文》各一篇。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
  此宝箓撰写人不详。书中提及明初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人,应出于明代。3卷,收入《道藏》正一部。内称文昌神主掌司禄、定贵、进贤之职。凡文儒贤士欲求功名而被妖魔障碍者,受此文昌宝箓,可以“增进才华,开明鉴识,断除魔障,斥逐妖邪,显擢科名,进登禄位。”此书揭示道教信仰与科举制之关系。此外,《文昌帝君阴骘文》还以文昌帝君名义颁行劝善书。
  汉天师世家
  明洪武年间第42代天师张正常撰,永乐年间第43代天师张宇初删定,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全书4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张天师家谱。书中收集史书、道书、外书及传说资料,编成一部历代正一天师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张氏始祖西汉留侯张良,东汉祖天师张道陵,下至明代第49代天师张永绪,皆逐一记述其生平履历、奉道事迹及有关著述。并且记述历代皇室之封号及有关册封之制诰、赞文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注集。4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之图》、《河图象数之图》等6幅图像,以内丹家图书《易》学原理阐述本书注经旨要。
  岘泉集
  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著,书成于永乐五年( 1407)。20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为12卷。此书为宇初天师的诗文集,共辑录各类散文杂著百余篇,诗词歌赋二百多首。全书精义见于第1卷,集中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第2至7卷所收传纪序说等散文,涉及不少道教史实,可资参考。
  冲道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在《冲道》一文中,张宇初充分发挥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似万物之宗”的思想,阐述了“实”与“虚”的关系。
  问神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卷一的单篇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在《问神》一文中,宇初天师用当时通行的理学思想来解释道教之“神”。又以儒书论证鬼神实有,以对付儒者中无神论的责难。
  慎本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融儒于道是《慎本》一文的主要思想,并视儒家六经为学习之根本。篇名《慎本》意即要慎重地选择这一“根本”。
  玄问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著作,收入《道藏》正一部。《玄问》所论大致以老庄的虚无思想为本。认为:“为道之宗,莫过精神专一,澹足万物,去健羡,黜聪明为要,是以虚无为本也。”在阐述这番道教理论时,又掺合了宋儒的性理之学。
  太极释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著作,收入《道藏》正一部。此篇的哲学思想贡献以太极统二气五行为模式,以儒道融合为特色,表现出向理学靠拢的倾向。
  先天图论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随《岘泉集》一书被收入《道藏》正一部。“先天学”为北宋邵雍的学说,他根据《周易》和道士陈抟的道教思想,制定出一幅世界构造的“先天八卦图”。主要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变化。
  道门十规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作于明永乐四年至八年(1406-1410)间。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全书分10节,依次为:《道教源流》《道门经箓》《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二节)、《住持领袖》《云水参访》《立观度人》《金谷钱粮》《宫观修葺》,全书立论严谨,条贯清晰。太上元始天尊说月光皇后圣母孔雀明王经
  简称《孔雀明王经》。编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代。3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系正一派道士所作。据书末所载正一天师张国祥跋语称:此经原在武当山,由太和紫霄宫李提点从舍身崖洞里寻得。经文内容大多为正一道士持诵此经之礼忏祈禳仪式。上卷为孔雀经“启白”,下卷载孔雀经“白文”。三卷经文内容连贯,大抵皆为念诵此经以求消灾延寿,护国济民。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此经未署编撰人姓名。但书中有明永乐七年( 1409)敕封天妃之尊号,当成书于明朝。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按天妃即海上女神妈祖,宋元以来,福建及东南沿海各省民间多奉祀妈祖,求其佑护。官方及佛道二教亦崇奉此神,尊之为天妃。本卷为道教奉祀天妃之经典。
  金箓斋十回度人三朝转经仪
  原未署撰经人姓名,但从内容文辞看,当为明代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分3篇,即《金箓十回度人早朝转经仪》、《金箓十回度人午朝转经仪》、《金箓十回度人晚朝转经仪》。盖为明朝正一派道士所行科仪。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明宋宗真,赵允中等奉旨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卷首载洪武七年(1374)《御制玄教斋醮仪文序》,书中首列建三日度亡醮之仪文。科仪节次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原未题编撰人姓名,从内容看似为明永乐中道士奉旨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三种道教斋醮乐章,即《醮坛赞咏乐章》、《洪恩灵济真君乐章》及《玄天上帝乐章》。每章包括颂神曲词数首。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原未题编撰人姓名。书中提及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于明初执掌全国道教。故可认定《杀鬼箓》当为明代正一派道士编撰或辑录。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内容为伏魔杀鬼之法。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
  第44代天师张宇清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本书记述明初修建武当山宫观始末。书末附录永乐十三年明成祖御制《真武庙碑》一篇。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
  编撰者不详,书中提及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明初正一天师。故《延生保命策》应产生于明代。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书中列举金刚力士名额、符图、神像,以及授箓盟信、法词等。
  太上正一解五音咒诅秘箓
  该秘箓编撰人不详。但书中提及明初正一道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道教首领,可知秘箓当出于明代。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托名太清天中老君授秘箓于正一真人。道士受得此箓,即可“解释咒诅,荡禳厌祷,消灾度厄,延寿长年”。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此经未署编撰者姓名。但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明代。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内容为诵经念咒,请求三官赐福消灾之法。
  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
  原不署编撰人姓名。但箓文中提及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明初道教首领,应为明代正一派道士所作。此书叙述传度真武将军符箓之法。据称依法得受此箓,可以“保命护身,延生度厄,辟除魔魅,断灭不祥”。
  大明道藏经目录
  简称《道藏经目录》。4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即明代《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之目录,刊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第50代天师张国祥奉旨编校。
  萃善录
  该书原未题编撰人。但书中提及第50代天师张国祥,当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宋元明三朝天师道之青词数篇,系道士举行斋醮时上于皇天神祗之祝词。其中最晚者为《张国祥荐父终七词》,故此书疑即张国样选编。
  皇明恩命世录
  第50天师张国祥编辑付梓。9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明朝九位皇帝御制的赞文、诰敕及圣旨,皆与道教有关。其中卷一为明太祖赐第1代至第20代天师赞词。卷2为吴王朱元璋对第42代天师张正常的招聘榜文及诰敕。余为明成祖和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给历代天师的诰敕、谕旨、手书、祭文等。从中可见明代皇室对正一天师道之赏赐、册封、免除徭役、资助建醮祭祀等情况,可谓恩宠备加。
  关帝觉世真经
  以关圣帝君名义颁行的劝善书。关羽封号始自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由第30代天师张继先启奏而封。但关羽封号晋升为帝则在明代万历末年。清以后,关羽更加受到朝廷崇奉,在民间的地位亦愈益提高,故有托名关帝的劝善书行世。
  明代帝王崇道文
  见《皇明恩命世录》1至9卷。载《万历续道藏》。所谓明代帝王崇道文,主要包括御制赞词、授诰、谕祭文等类型。
  黄箓科仪
  清正一道士娄近垣增删编辑。12卷,为清代正一派道士通用之斋醮仪文。其中卷1至卷9为发奏、建坛、宿启、拜表、早朝、午朝、解坛、设醮等各项科仪,卷10为总圣位科、卷11为通用文检,卷12为符秘手诀,坛图印式,步虚散花,乐谱赞文。第五章天师世家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祖天师四世孙张盛回到龙虎山祖坛,以其地为世居,每年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坛传策。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皇帝赐封24代天师张正随“真静先生”,蠲其田赋,准其世袭,从此开“天师世袭”和“袭封先生”之始。以后每代天师世袭,都要经过皇帝赐封。这一制度历经宋、元、明、清直到光绪三十年( 1904)覃恩诰赠59、60、61代真人为光禄大夫才停止。宋崇宁四年( 1105)徽宗皇帝赐30代天师张继先建府第于上清镇关门口,从此便形成了天下两大世家“南张北孔”并峙的格局。
  天师之位世代相传,绵延1800年,除曲阜孔子世家之外,无可与匹者,世人感到诧异,皇帝亦不例外。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曾对42代天师张正常说:“卿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于今。卿宜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予汝嘉。”
  明嘉靖年间,救命于“大真人府”内置“万法宗坛”。将原龙虎山的“正一玄坛”、茅山的“上清法坛”、阁皂山的“灵宝宗坛”、西山的“净明宗坛”统一并入“万法宗坛”,由张天师主管道教事,更加提高了天师世家的地位,历明、清,直到民国十四年(1925)以后才一度衰微。
  本章据清乾隆版《龙虎山志》、光绪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及其他有关资料,记述天师世家63代及相关女眷的谱系和主要事迹。
  第一节 天师世系
  本源世系
  天师张氏,源出姬姓。黄帝轩辕氏第五子名“挥”,始造弓矢,为“弓正”,世掌其职,因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张仲为卿士,其后有张候为晋大夫。至“三卿分晋”,晋国为赵、韩、魏三家所瓜分,而张氏则五世相韩。秦灭韩,韩相开地之孙张良击秦始皇报仇,未遂,逃匿至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辅佐汉高祖刘邦得以定天下,封留侯。以后,天师世家即以张良为一世祖。
  张良生二子:不疑、辟疆。不疑生典、高。典生子名金,官大司马;高生通,传至第八世,生大顺,自沛迁居吴之天日山,即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之父。大顺卒葬凤凰山,其地又称“万岁里”。旧时,历代天师常往祭奠。
  历代天师
  1代祖师道陵 (34-156)本名张陵,字辅汉,得道后称张道陵,是汉留侯张良位下第十世孙。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父大顺,封“桐柏真人”。张陵于建武十年(34)正月十五日生于吴之天目山。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额美髭髯,望之俨然。7岁读《老子》二篇,即了其义。又曾为太学生,通晓天文、地理、五经、诸子、谶纬图书,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30里,西北80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今杭州)神仙观,余杭通仙观均为张陵讲学之地。
  永平二年(59)张陵迁居蜀山,得练形合气之书,又以直言极谏科中,拜江州(今重庆)令,时年26岁,因素好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弃官归隐于洛阳北邙山,修炼3年。建初五年(80),章帝屡召不就。永元初,和帝征为太傅,冀县侯,三诏不就,为寻修道宝地,独携弟子王长游淮至鄱阳,溯信江至云锦山(今龙虎山),修炼九天神丹。3年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张陵已60余岁,容貌益少,就像30几岁人。丹成后,张陵又访西仙源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于壁鲁洞(今龙虎山东北7.5公里),复往嵩山石室得《三皇内文》、《黄帝九鼎丹书》及《太清丹经》。至此,修道有成。
  张道陵在龙虎山修道30余年,他第二次入蜀时已年过9旬。他之所以重人巴蜀,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二是“闻巴蜀诊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所困。”入蜀后,初居阳平山,次登西城山,以符水为人治病。再到葛贵、秦中、昌利、隶上、涌泉、真都、北平、稠粳、渠亭诸山修九真之法,得出入水火之秘及养神轻身之术,乃还鹤鸣山(一称鹊鸣山)传道。
  东汉汉安元年(142)上元节,张陵自言感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及《太上三五都功》诸品经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又著《老子想尔注》,以传播道教教义。又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以廉耻治民,符水治病。教民修心、忏悔、祈祷及取盐之法。其时,蜀地无盐,张陵传授咸井熬盐之法,百姓深受其益。张陵还立下谶语:“我所化井,以养贫民。若官夺其利,千年外井当陷也。”陵以善道教化,百姓皆奉之为师。汉安二年(143),登青城山,治群鬼、降六魔,增置四治应二十八宿正气,以六十甲子生人分属各治,定36靖庐,72福地,360名山品秩,各置神司之,从而创立了道教。
  张陵奉《老子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作《正一经》,其含义就是“真一不二”。他在《老子想尔注》中称:“真道藏,邪文出,世间尝伪伎称道教,皆为大伪,不可用”。以此确立正一教在道教中的正统地位,并把道家哲学思想神学化。《老子想尔注》虽据后人考证非张陵一人所作,乃历三代三师(衡、鲁)而成书,但基本教义仍出于张道陵。
  东汉永寿二年(156),张陵将印剑符箓传于子张衡,偕妻雍氏一同“飞升”,年123岁。(《太平广记》卷60载:张道陵生子二:张衡、张机;生女四:文姬、文光、赞姬、芳芝。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册赠张道陵为“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册赠“正一靖应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道教称祖天师“泰玄上相、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2代嗣师衡 (?—179)字灵真,张道陵之子。东汉永寿二年(156)袭教。张衡少年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当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箓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珲明,闻者有感。其为人治病请祷之法,书写病人姓名,说明服罪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三官手书”。汉光和己未年(179),戒子张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为民害者,是以亲遇圣师,建立大教。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汝其遵守成训,勿替引之。”张鲁叩拜稽首曰:“祖师志愿宏博,因家立教,身为法嗣,敢不祗承,用宏元化。”受印剑讫,嗣师与妻卢氏在阳平山“白日飞升”。据宗谱记载,张衡与妻卢氏共生4子1女,长子张鲁即系师;次子张卫,曾封昭义将军;三子张傀,曾任南郡太守;四子张徵,曾任广陵太守。女玉兰,《太平广记》称其梦有赤光而有孕,死而剖腹,产经得道,今益州温江县有其遗迹,称“女郎观”。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敕封“正一嗣教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3代系师鲁 (?—216)字公祺,嗣师张衡之长子。陈寿《三国志》有传。少膺祖训,以道术教人,从者益众。汉献帝初平年间(190 - 193),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步司马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遂据汉中,实行政教合一统治。自号“师君”,以鬼道教民。其来学者,初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又令诸祭酒设义舍于道,放置义米、义肉,行旅之人可量腹食用。若贪而食多,则鬼神使病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再行之于刑。有小过者,命其修路百步,则罪除。不置官吏长史,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蜀垂30年。汉末献帝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群下欲尊为“汉宁王”,张鲁则接受功曹阎圃的建议,拒绝称王。时关西因韩遂、马超之乱,有数万家百姓从子午谷投奔汉宁。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汉中,张鲁避兵南山,部下建议悉烧宝货仓库。张鲁曰:“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曹操兵人南郑,对张鲁此举倍加赞赏。又因鲁本有善意,遂遣人慰谕。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5子及功曹皆封为列侯,迁还中原。曹操又以环夫人所生之第9子曹宇(字彭祖)娶张鲁之女为配。曹宇生子曹奂,即后来的魏元帝,公元265年禅位于司马炎。
  建安二十一年(216)张鲁召第三子张盛,以经箓、印、剑授之,嘱曰:“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言毕羽化,葬邺城东。
  元成宗皇帝制曰:“朕惟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子孙善继善承,不怠益大,孰济登兹?是以代有异人出,裨治化。朕既加号于嗣师,而系师景行焯灵,昭于简册,妙于自拔,功成不居。经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可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4代天师盛 (约211 - 309)系师张鲁第三子,字元宗。《元史,释老志》云:“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关于张盛返龙虎山的确切年份,史籍未曾明载。据《留侯世家宗谱》记载,张盛于晋永嘉中(309年前后)羽化,享年98岁。以此推算,则建安二十年(215)张鲁降曹时,张盛年少。若以及冠计,张盛回龙虎山应该是三国魏太和(227-233)年间或蜀汉后主建兴年间(223-237)。
  张盛初居南郑,魏太祖(即曹操)授“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封“都亭侯”,不受。自汉中返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丹灶故址,遂以其地为居。每年以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从此,中国的道教活动遂由巴蜀转移到江南,龙虎山也逐渐地成为中国道教正一教中心。后以印剑付子昭成。盛尝谓人言:“西蜀鹤鸣,东吴龙虎,功行既成,再游南土”。元至正元年(1341)敕赠“清微显教浑德真君”。
  5代天师昭成 字道融,张盛长子。从小学道,笃志不怠,能降伏虎豹。年119岁而化,面色如生。夫人卢氏,生一子名张椒。元至正十三年(1353)惠宗赠“清微广教弘道真君”。
  6代天师椒 字德馨,张昭成之子。嗣教后,尝以师真所授诸阶秘箓传度世人,且通晓儒书,晋安帝累征不就。年100余岁而化。夫人姚氏,生一子张回。元至正十三年(1353)惠宗赠“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7代天师回 字仲昌,张椒之子。从小聪明过人,曾向别人提问:“道是何物?”众人不能答,而他则慨然失笑而叹。5岁时,请求传经箓,其父说:“且读儒书”,他答曰:“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10岁嗣教,能辟谷导引之术。后人青城山不知所终。夫人毛氏,生一子:张迥。元至正十三年敕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8代天师迥 字彦超,仲昌之子。幼得道,丰姿俊美,德量天成。善裁鉴,日列真人诸阶品箓于净室中,严奉六时香火,终身不怠。治病驱邪,无不安愈。待人至诚,请祷者无贵贱之别,皆不吝,北魏太祖尝召赴阙问道。年90而化。配李氏。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9代天师符 字德信,彦超之子。端肃明达。凡经传子史,过目成诵。好道,传守真人之法,经箓尤显于时,四方仰之。寿93岁。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赞化崇妙真君”。
  10代天师子祥 字麟伯,德信之子。博览诸经,究探今古,曾从儒业,仕隋为洛阳尉。后弃官袭教,与妻子回居龙虎山。服食精炼,能吐丹置掌中,光芒出户,寻复咽之。尝游河洛,登嵩山中峰石室,访祖天师遗迹。夫人钱氏,生一子名通元(又作通玄)。寿120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妙大虚真君”。
  11代天师通玄 字仲达,子祥之子。天性静默,常独坐一室,非时不出。虽左右人亦常罕见。岁大疫(流行病),以标植水中,汲饮者皆愈。四方无不衔感。有持帛物来谢者,概却之曰:“吾祖以济人度世为本,安可受谢。”乞符者云集,受经箓者益众。年97岁而化。夫人周氏,生一子名张恒。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应冲和真君”。
  12代天师恒 唐朝时人,宇德润,仲达之子。好读书,经史典章过目不忘。唐高宗曾遣使召至,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对曰:“能无为则天下治矣。”帝嘉之。夫人许氏,生一子名张光。恒寿至98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13代天师光 字德昭,又字光昭,恒之子。励志于道,居石室修炼垂三十年。嗣教后,乃还家传授经箓。居常蔬食,后能辟谷。年一百有四而化。夫人左氏,生子三:慈正、荐明、梧。元至正十三年赠“太玄至德广妙真君”。
  14代天师慈正 (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德昭之长子。智慧明敏,常以易道教人,从者云集。乐施好善,每有余资,即赈济贫乏。配袭氏。常弃妻修道于圣井山(上清官南2.5公里)中,结庵独处,每岁三元日传授经箓,则出山。朝廷累征不起,后百余岁而化。今上清镇圣井山仍有“征君山”、“征君坑”遗迹。元至正十三年赠“太玄上德紫虚真君”。
  15代天师高 字士龙,慈正之长子。资宇超旷,好酒纵饮,一石不醉。唐玄宗曾召见,命即京师置坛传箓,颁赐金帛,免租税,册封汉祖天师号。肃宗时,又降香帛,建醮山中,赐宸翰以赞天师像,宠赉特厚。尝忘玉印于长安酒家,一少年尽力举之不动。明日高复至,笑携而去,人皆异之。年93岁羽化。夫人周氏,生子应韶。元至正十三年赠“太元崇德元化真君”。
  16代天师应韶 字治凤,张高之长子。博学经典,精修祖教,善行辟谷之法。后隐居龙虎山南龙须井上,与妻秦氏躬耕自娱。善吹铁笛,数里外闻之。一日,悬笛井上,以印剑授子张颐,告之曰:“吾世传真人之教,功及于人多矣,吾今垂年,汝当传守”。言讫,端坐井上瞑目而化,年99岁,遂葬井旁,号“仙人墓”,所耕之地号“黄沙坑”。元至正十三年赠“洞虚演道冲素真君”。
  17代天师颐 字中孚,应韶之子。性至孝,母疾,侍奉勤敬,经旬月不解衣带,每谓人曰:“不忠孝而欲学道希仙,是舍舟楫而涉大川也,吾未见其能济矣!”。初任贵水尉,弃官袭教,携妻饶氏结茅山中以居。寿87岁仍童颜皓齿,无疾而化。生四子,以长子仕元嗣教。元至正十三年赠“洞虚阐教孚佑真君”。
  18代天师仕元 字仲良,张颐长子。身材瘦而长,多髯。隐居应天山四十年,山多虎,人莫敢谒。惟每逢三元日下山传箓。当时朝廷屡以官职征之,固辞不受。今应天山南有丹舍,北有翻经石、黑龙井、碧莲池,皆其遗迹。年92岁而化,夫人庞氏,生子二,张修、张进。元至正十三年赠“洞虚明道赞运真君”。
  19代天师修 字德真,仕元之长子。大约生活于唐德宗至唐文宗年代(780 - 839)。为人淳朴,常衣布素,不喜华饰。与妻子躬耕于田野,凡有疾告者,篆木叶治之即愈。以符箓传人治病,应时而验,所得法信(即弟子供养的什物),皆施给贫士,甘于寂寞,无所贪慕。年85岁而化,夫人郑氏,生子一:张谌。
  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
  20代天师谌 唐末人,字子坚,张修之长子。少通儒业精于草隶,博学于当时,且好道,能辟谷。唐会昌辛酉年( 841),武宗召见,赐传箓坛字额曰:“真仙观”。将命赐官,辞归不受。咸通中(860 - 873)懿宗命建金箓大醮,赐金帛还山。一日,大醉而化,年100余岁。配刘氏。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
  21代天师秉一 字温甫,子坚之长子。自幼学道,既长,目光如电,夜能视物,常负剑行山泽间。积累千金,遇凶年,则买谷以救贫乏乞南唐齐王曾梦堕入井中,有道士碧眼长髯,着绛衣,从井中将其救出,占曰:“此汉天师也”。遂即龙虎山建庙祀之,曰“天师庙”,并赐水田,以食道众。南唐保大八年(950)翰林学士陈乔撰碑,文曰:“二十一代孙秉一,体备清和,气凝元寂,钩深致远,所得者,金简玉书,吐故纳新,其验者,赤筋青骨。”年92岁而化。夫人杨氏,生子一:善雅。元赠:“冲玄紫极昭化真君”。
  22代天师善 字元长,生活于五代十国时期。谱名善雅,秉一之子。幼不嗜荤,稍长即遍游名山大川,达30余年。既还,渊默内修,不与物接,以符箓济人辄应。年87岁而化。夫人曾氏,生子季文。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崇应孚惠真君”。
  23代天师季文 字仲圭,元长之子,五代至宋初人,岁以诸阶秘箓传度弟子之能修行者,用符水为人治病立愈。尝与陈图南、穆伯长辈讲贯道妙,悉究元旨。五代之季,受经箓者可免兵灾,求者甚众,乃铸铁环券数万继之。至宋初铁券箓尤盛。年87岁而化,夫人陈氏,生子张正随、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妙道辅国真君”。
  24代天师正随 宋初人,字宝神,季文之子。性情质朴,不与俗接。每岁以传度之法信救施于贫乏,虽家贫而不吝。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乙卯召至吏部,尚书王钦若为奏立授箓院,并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年87岁而终。宋真宗尝作制曰:“尔祖得灵诠于金阙,垂法统于后昆,汝为嫡孙,绍承异学,兹启先天之秘,以诱后觉之民,惟帝鉴观,跻世仁寿,肆颁徽号,益衍宏猷。”赐号“真静先生”。有宋一朝,历代天师皆赐号“先生”,实从张正随起。寿87岁而终,夫人魏氏,生二子:乾曜、日新。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广教妙济真君”。
  25代天师乾曜 字元光,正随长子。端静寡言,笃志内修。宋天圣八年(1030),仁宗召其赴阙,问以冲举之事,对曰:“此非可以辅政教也,陛下苟能还淳返朴、行以简易则天下和平矣,奚事冲举哉。”上嘉之,赐号“澄素先生”,请蠲赋役,诏从之。又问“卿有几子”,对曰:“长子传道,次业儒”。遂以次子张见素(字叔晦)为将作监主簿。后来张见素官至卫尉丞,归隐鄱阳之东湖,至今子孙世居彼地,形成另一分支。天师年85岁而化,葬本邑仁福乡樟埠曹家源。妻倪氏。宋仁宗皇帝尝作制曰:“联嗣服历年,潜心至道,若稽黄帝之为君也,所以养人民官阴阳。而成无为之治者,则有广成子在崆峒之上,不惮膝行,顺下风而问焉,为民故也。尔不远千里至辇下,一言悟朕得养生治民之要。”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玄普济湛寂真君”。
  26代天师嗣宗 字荣祖,乾曜长子。至和二年(1055),宋仁宗召往京都,祈祷有应,曾奉敕迁“上清观”于山之阳。岁以秘箓传度,且善吐纳之方,年78,貌若童颜,赐号“虚白先生”,至81岁而化。宋仁宗曾为作制曰:“汉天师26代孙张嗣宗,绍承家学,绰有祖风,比露剡以荐天,旋弥灾而为福,非道心精一,至诚感神能若是耶?虚室生日,吉祥止止,惟尔有焉。”夫人蒋氏,生5子,以象中嗣教。嗣宗之孙张宪,武功绝伦,为武状元,历官淮东马步将军副总管,为中兴名将,建炎四年(1130)战殁余干,追赠“武功大夫”。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普化妙悟真君”。
  27代天师象中 字拱宸,嗣宗之长子。自幼通晓经史,尤喜道术,7岁召赴阙,宋仁宗召见赐坐,咨问道法对答甚妙。特赐紫衣,命嗣教,并亲洒宸翰以镇福庭。复又赐束帛金器等,自后朝廷宠赉荐至,师承真人之教,终身不怠。曾结庐于圣井山之梧竹塘以居,年60有5,得道冲举。今有七星墩、白鹤坞遗迹尚存。配金氏,生子四:敦复、敦后、敦信、敦直。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28代天师敦复 字延之,象中之长子。象中冲举时,敦复还年幼,由叔执中掌印,后归还。敦复学识天成,声如洪钟,士林仰之。年53岁而化,妻陈氏,无嗣,以侄子景端过继为后。宋神宗追封“葆光先生”,并作制曰:“海宇宁谧,民物阜康,思弘清静之风,共乐无为之治。汉天师二十八代孙张敦复,世传祖印,早悟真诠,惜遽返于丹丘,遂莫前于宣室,宜申简册,以贲烟霞。”元至正十三年赠“太极无为演道真君”。
  29代天师景端 字子仁,父敦后,过继伯敦复为子而袭教。性恬淡,绝嗜欲,不与物竞,笃志玄学。年52岁而化。妻游氏,无嗣,以处仁幼子继先过继承袭。大观二年( 1108),宋徽宗为其作制,特赠“葆真先生”。元至正十三年赠“太极清虚慈济真君”。
  30代天师继先 (1092-1127)字嘉闻,号鯈然子。其父张处仁曾任临川知县,因29代天师张景端无子,故收继先为嗣。继先生于宋元祜七年( 1092)十二月二十日,至5岁时尚不能言,人以为哑。一日闻鸡鸣,忽失笑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大张口,唤醒梦中人。”9岁嗣教,稍长,明习道法。宋崇宁三年( 1104)应诏赴阙,徽宗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令作符,上览笑曰:“灵从何来?”对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又问修丹之术若何?对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符尧舜足矣。”帝悦,赐宴而出。
  〓州盐池水溢,民罹其害,徽宗命张继先治之,奏以召神将关羽佐之。徽宗以崇宁钱赏赐并追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后各地关帝庙亦称关羽为崇宁真君,即始出于此。次年(1105)五月,复应诏入朝,徽宗赐坐,问道法同异。张继先说:“道本无为而无不为。道,体也;法,用也,体用一源,本无同异。若一者无立,二者强名,何异同之有?”其言谈深含道家早期的辩证哲理。
  同年七月,徽宗在天祥殿向张继先询问时政,张继先又一次婉劝徽宗:“陛下宏建皇极,无偏无党,以苍生为念,天下幸甚。”
  张继先除常进言治国之道外,且以符法镇灾,以医道救民,徽宗对其亦很器重。自崇宁四年(1105)起,先后拨银迁建上清正一观并改名为上清正一宫,赐建天师府第于上清镇关门口,修建道观五座并赐金铸老子及天师像。是年,赠“虚靖先生”。对龙虎山天师道在全国的进一步弘扬,张继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宋徽宗迷恋方术,宠信林灵素。林灵素亦以书招张继先,张不与同流,并致书劝其自重:“飘笠无情,云烟奚取?金门红雾,漫为天上之游;白石清泉,方保山中之适”、“万象有杀有生,春花秋落;一气互消互息,夜露朝唏”。后林灵素果败。
  张继先喜爱诗词创作,与石自芳、王文卿等文人学士往来结交,吟咏酬唱。一日,他在絛然亭上题诗二句:“赤帝御龙行末伏,妲娥分月入深山。”时人皆不解其意。其实张继先深知宋王朝政风日下,危机四伏,并对此表示深深的忧虑。他的诗文虽然掺入神道仙释的思想,却并不都是虚无怪诞之作。如他的《仙岩寺》中写道:“依然仙迹倚岩开,真馆何年竞草莱。今日梵宫方得到,旧时元鹤也飞来。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禅客夜深能独坐,满窗明月正徘徊。”另有《还山》一首写道:“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流水有声如共语,闲云无迹可同游。猿依松影看丹灶,鹤与芦花入钓舟。如此栖迟良不恶,红尘何事辱鸣驺!”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山水的钟爱。
  张继先著有《虚靖真君词》一卷,《全宋诗》收录了52首。他有《明真破妄章颂》传世,其中影响尤以《心说》、《大道歌》、《虚空歌》为著。张继先的心学理论,对陆九渊有很大的影响。
  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汴,宋钦宗与“太上皇”(徽宗),思张继先曾早有“赤马红羊之兆”(国家将有灾祸)的密奏,遣使亟召,张继先深知回天无力,行至泗州(故址在安徽省盱眙县东北,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天庆观时,作颂而化,而京城也正在那天被金兵攻陷。印剑付与其叔张时修,时年35岁。
  后200年,施耐庵作《水浒》,其中“神童天师”即以张继先为原型。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制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31代天师时修(1079-1140)字朝英,二十七代天师象中之孙。敦直之子。素业儒,屡举不第。乃恬然静退,志慕修炼。虚靖先生不娶无子,弟渊宗为道士,拟令嗣教,后泗州临化时,以印剑付时修,众遂推以嗣教。时修曾辞曰:“继先吾从子,岂可后之。”众曰:“法统所在,孰得而拒?”遂嗣教。配吴氏。平居清修,年61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32代天师守真 (?- 1176)字尊一,时修之长子。母吴氏娠十又九月而生。纯素守静,长而寡欲。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嗣教,每岁三元日传度弟子,四方辐辏。除邪馘毒,道化盛行。孝宗乾道六年(1170),时江涛冲决,命建醮内廷,赐以象简、宝剑及《清静》、《阴符》二经,并制授“正应先生”。上皇高宗亦曾召见,命坐,咨问道法甚妙,以上清三洞诸品宝箓流传寝久,乃赐金委道箓院锓木成书,并就“延祥观”传度,且命以其版归龙虎山。淳熙三年( 1176)十月三十日,谓弟子曰:“顷得吾兄虚靖书信,有青城山之约会,今当前往。”言讫而化。葬演法观西,有子5人:景渊、伯踽、伯垧、伯琥、嗣先。元至正十三年赠“崇虚光妙正应真君”。
  33代天师景渊 (?—1179)初名伯景,字德莹,守真之长子。及冠轩伟,丰玉枕,美须髯,人皆称有正一之风。宋孝宗乾道年间,侍父守真入觐,太上皇高宗赐坐、赐斋,御笔更名景渊,命掌教事,尝醮内廷有应,符箓受者尤盛。皇子魏王镇明州有疾,为坛以请至,乃以咒水饮之而愈,礼送特厚。淳熙六年(1179)上复遣人致聘,使及门,天师忽召弟子曰:“人间之宠虽至,然吾自有仙期不可爽矣。”隐几而化,葬上清莒家源。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太素冲道真君”。
  34代天师庆先 (?—1209),字绍祖,景渊之子。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嗣教,性慈俭,好周贫困,经箓传之益广。善饮酒,数斗不醉。
  庆先未生时,父景渊鞠幼弟嗣先以为子。景渊卒,弟伯璃摄教事,既而归之嗣先。嗣先19岁时摄教事,崇宁中(1102-1106)入觐,景宪太子书“樵隐”二字赐之。摄教十一年,以庆先已长成,遂复归印剑。
  嘉定二年(1209)庆先坐化。夫人周氏原生一子名张成大,5岁时承袭,以年幼、请堂叔天麟代摄教事。不久,成大夭亡,遂以昭穆相当立天麟之幼子张可大承教统。元至正十二年,赠三十四代天师张庆先“崇虚真妙光化真君”。
  35代天师可大 (1218-1263)字子贤,曾祖第32代天师张守真之次子伯瑀之孙。庆先羽化后,嫡子成大幼,可大父天麟摄教事,宋宁宗召赐“仁静先生”。未几,成大早殁,遂以可大为庆先后。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可大年12岁,承35代天师之位。其时,鄱阳水灾,灾后瘟疫流行,江东提刑袁甫请可大治之,曾赋诗以赠。
  端平年间(1234-1236),多次应召赴阙,曾赐锓经资,重刊先朝箓版。嘉熙三年(1239)赐号“观妙先生”,并敕提举三山(龙虎山、阎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历代天师主管三山符箓,即从张可大始。在此期间,重建真懿观,赐田若干顷,并免其税,御书“真风殿、紫微阁、真懿观”匾额以赐。加封祖天师为“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及关、石二帅、龙井等神封爵。
  元世祖忽必烈南下鄂州(今武昌)时,曾特遣使者王一清来访,天师乃授言曰:“后二十年天下当混一”,其言后验。景定四年(1263)四月,以印剑付子宗演,具《表》辞谢,年46岁而化,葬于瑞庆观。时南宋度宗在位,右丞相江万里为撰碑铭。配倪氏,生2子:宗汉、宗演。
  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忽必烈作制曰:“故三十五代嗣汉天师观妙先生张可大,佩箓三元,蜚声八极,积功累行,造彼希微,祷雨退潮,特其土苴”,并特赠“通玄应化观妙真君”。
  36代天师宗演 (1244-1291)字世传,号简斋,可大次子。兄宗汉,好诗酒,不乐应酬,遂让天师位于弟宗演。宗演性渊静,少颖敏,年19岁嗣教。宋度宗咸淳间,上饶守臣唐震请祈雨,立应。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已平江南,特遣武略将军、刑部郎中萧郁,武略将军、兵部郎中王世英优诏36代天师张宗演,召至则命廷臣郊迎,待以客礼。世祖及见谓曰:“昔岁已未(1259),朕次鄂渚,尝令王一清往访卿父,卿父使报朕曰,‘后二十年,天下当混一。’神仙之言,验于今矣。”因命坐赐宴,同年六月,设醮于内廷,明年,又醮于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封“演道灵应冲和真人”,命主领江南道教,仍赐二品银印,得自给牒度人为道士,路设道箓司、州设道正司、县设威仪司,皆属焉。诏免江南诸宫观赋税,即京师创“崇真万寿宫”,敕弟子张留孙主之。至元十八年(1281)、二十五年(1288)两度人觐,屡敕醮于京师,礼遇有加。
  有一次,元世祖命取祖天师所传玉印宝剑观之,语侍臣曰:“朝代更易不知凡几,天师印剑传子若孙,尚至今日,果有神明之相乎?”嗟叹久之。
  至元二十八年(1291)十一月中旬,书颂而化。夫人周氏,生子二:与棣、与材。元世祖特谕诏书并作制以赞。后元成宗亦作制赞曰:“三十六代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张宗演,庆衍仙灵之派,学探静定之功。自王师临鄂渚之初,而妙道达世皇之听,芝泥云篆,凤书一下于江南;金服瑶冠,鹤驭三承于圣眷,宗风为之益振,玄教为之增光。”并加赠“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
  37代天师与棣 (?—1295)字国华,号希微子,张宗演之长子。沈默寡言,洞明三教,善诗文,甫冠侍父人觐,仪表温莹,敏于应对,元世祖屡叹异人。至元二十八年( 1291)嗣教,应召赴阙赐坐,慰劳甚至。制授“体玄弘道广教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赐宝冠金服而归。至元三十一年甲午,复召。命醮于万岁山,皇上亲临,礼成举尊以饮。成宗登极( 1295),召醮于圆殿,又醮长春观七昼夜,合南北道士千余人,礼成仍赐宝冠金服玉圭,褒赠特厚。命天下行天师醮典,改天下各路“天庆观”为“玄妙观”。一日忽谓弟子曰:“吾世味素薄,今留京久矣,非吾愿也。”恳乞归山,未允,越月示化于“崇真宫”,元成宗遣使护柩还山,仍敕廷臣祭于都门。妻冯氏。生子一:文烈,未传,由其弟张与材继天师位。
  38代天师与材 (1264-1316),字国梁,号广微子,张宗演之次子,生于宋景定甲子(1264)十二月。天资仁厚,善诗文并精书翰。至元三十一年( 1294)嗣教,元世祖遣使赐冠服玉佩,俾掌教事。
  元成宗登基,改元“元贞”,入见大明殿朝贺。元贞二年(1296)制授“太素凝神广道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得自给牒度道士,免宫观差役。成宗大德二年(1298)奉旨重建上清正一万寿宫。五年,复召至京,丞相答刺罕请天师祷雨,与材曰:“诚可格天,天必有感”,次日果然下雨。六年,授银印视二品。八年,制授“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箓。”
  至大元年(1308)武宗即位,入贺,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给金印视一品,赐金玉冠服,并加封二代嗣师,三代系师为“真君”。
  仁宗即位( 1311),召见于嘉禧殿,赐宝冠组织文金之服。延桔三年(1316)丙辰正月,遗颂而化,敕葬金溪之鸣阳,建祠曰“玄都观”。张与材天资仁厚,四方以水旱、妖疠来告者无虚日,为祈禳祛治无倦志。捐粟为义仓,以周贫乏。艺术之士造门请谒,各如望而后遣。为诗文千言立就,作大字有法,草书亦精奇,今陕西户县重阳宫所存“天下祖庭”碑刻大字,乃其手迹,并尤善画龙。夫人易氏,生子二:嗣成、嗣德,皆善画。
  39代天师嗣成 (?—1344)字次望,号太玄子,与材之长子。神清高远,端毅寡言。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曾侍父入觐。仁宗延桔三年(1316)袭爵,仁宗召见,喜曰:“克肖尔父。”命建“金箓大醮”于长春宫,礼成赐冠服,四年正月告归,制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降玺书,命掌道教,给度牒,行法箓,免远输之役。遣使护送还山。英宗即位(1320)改元至治,召见于上都,降玺书,给驿券还山。
  泰定二年(1325),泰定帝(铁木耳)命建黄箓大醮于长春观,有天花雪鹤之瑞。国子司业虞集承诏记其事,赐宝冠金服,加“翊元崇德正一教主,知集贤院道教事”。文宗至顺元年(1330)入朝,降玺书申护有加。惠宗至元(1333-1340)再召,见于明仁殿,并祷雨雪,元惠宗赐以上尊,且谓近臣曰:“朕烦天师多矣,可录前后功绩备载制词。”
  至顺三年(1332)三月,颁制加“知集贤院事”。留京久,乞还山,上诏百官宴饯之。既还,弃绝人事,逍遥自娱,至正四年( 1344)游五岳。先登泰山,九月舟次吕梁,薄暮时有一老人求见,密语片刻而去。明日遽命还舟,抵宝应,化于舟中,弟子奉柩而还。夫人胡氏,生子四:正常、正文、正肃、正伦。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追赠为“正一教主,太元宏化明诚崇道大真人”。
  40代天师嗣德 (1305—1352)号太乙,又号青藜散人,张与材次子。元大德九年(1305)五月初六日生,至正四年( 1344)袭教,性宽厚,经史百家无不贯彻。善书文,尤精法典,处世待人如春风暖日。至正十二年春,天下兵兴,命弟子舒惟寅募义保障,盗贼不敢犯境,民赖以安。时年十月,微疾而化。至正十三年,惠宗制授“正一教主太乙明教广元体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诏下已先化。妻吕氏,生子三:正言、正中、正雅。
  41代天师正言 (1325-1359),字仲询,号东华子,嗣德之长子。貌古神清,沉静寡言。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袭教。至正十三年,制授“正一嗣教明诚凝道弘文广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并敕赠第四代至第二十四代天师皆为真君。时由于红巾军起义,韩林儿在南称帝,京道不通,嗣教两年余,诰书乃由江浙行省遣间使传至天师。既拜命,集诸弟子曰:“吾家世代以福国忠君佑民为本,今天下兵争日久,朝廷去远,安危未可知。况吾弟子总玄教于北者,荣遇特隆,可无一介以报君命乎?”弟子程天翼请行,介玄教大宗师于有兴陈于朝。顺帝曰:“天师方外士也,曩以川途梗塞,无以致抚安之道,朕甚慊焉。”至正十九年微疾而化。妻夏氏,子宇泰,未袭教。
  42代天师正常(1335-1377)字仲纪,号冲虚子,第39代天师张嗣成长子。至正十九年(1359)袭教时,天下大乱,经箓久佚,正常开演玄教,四方奉贽来学者云集。至正二十一年(1361),吴王朱元璋取江西,发御榜命有司访求招聘天师,正常始遣使者上征笺陈“天运有归”之符,吴王以手书赐答,有“澄心定性,以凝道功”之勉语。乙巳年(1365)入觐,朱元璋召见,大悦曰:“瞳枢电转,法貌昂然,真汉天师苗裔也。”下诏褒美之,赐以金币还山。丙午年(1366)复人觐,求符者日以干百计,侍使不暇给,闭门拒之,不能止,乃箓巨符投朝天宫井中,人争汲之,须臾水竭土见。太祖为立亭井上,号“太乙泉”。命传太上延禧诸阶法箓,乃辞还山,赐织文金服,特敕给驿券,俾之以便朝见。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登皇帝位,张正常入贺,赐宴便殿,诰授“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领道教事”,给银印,视二品,设僚佐有赞教、掌书等官。准免通户及大上清宫各色徭役,专出符策之事。太祖曰:“卿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今,卿宜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予汝嘉。”赐白金十五镒新其第,更天师号,给大真人印。洪武二年召人朝,太祖将通诚于天帝,致斋三日,御衮冕服,亲署名于章,敕太常设乐手,授真人祝而焚之,礼成,宴于文楼。三年六月,上录功宠,敕吏部改赠其父嗣成为“大真人”,母胡氏为“元君”。是年秋,更给掌天下道教银印。五年秋召赴阙,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之诰。六年还山,命留下弟子以司秘祝之事。洪武九年秋,太祖遣使召真人而真人先期至,太祖喜曰:“卿来何与朕意相符耶?明年秋,朕将遣使祀海岳诸神,卿当选精修之士与偕来。”十年,率弟子人觐,赐宴于午门城楼。太祖举爵曰:“卿宜尽此一觞。”御制历代天师赞以赐,并命代祀嵩山。遣重臣与真人、弟子代祀群岳。既还,宴赏如初。归龙虎山后,慨然叹曰:“五岳名山先子欲游而弗遂,嵩山中岳乃吾祖得《太清丹经》之所,今幸一至焉!咽曦景于层霄,邈浮埃于浩劫,吾志将有在矣。”未几,示微疾,以手作一圆象默然而化。是夕,大崖石崩,声闻数十里,讣闻,太祖亲制文以祭,葬南山刺坑口。妻包氏。张正常曾编纂《汉天师世家》一卷刊行于世。附:《明史·方伎·张正常》
  张正常,字仲纪,汉张道陵四十二世孙也,世居贵溪龙虎山。元时赐号“天师”。太祖克南昌,正常遣使上谒,已而两入朝。
  洪武元年,入贺即位。太祖曰:“天有师乎?!”乃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寮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
  长子宇初嗣,建文时坐不法,夺印诰。成祖即位,复之。宇初尝受道法于长春真人刘渊然,后与渊然不协,相诋讦。永乐八年卒;弟宇清嗣。
  宣德初,渊然进号“大真人”。宇清入朝,恳礼部尚书胡渍为之请,亦加号“崇谦守静”。
  再传至曾孙元吉,年幼。敕其祖母护持,而赠其父留纲为真人,封母高氏为元君。
  景泰五年入朝,乞给道童四百二十人度牒,淡复为请,许之。寻欲得大真人号,〓为请,又许之。
  天顺七年,再乞给道童三百五十人度牒,礼部尚书姚夔持不可,诏许度百五十人。
  宪宗立,元吉复乞加母封,改太元君为太夫人,以吏部言不许,乃止。
  初,元吉已赐号“冲虚守素昭祖崇法安恬乐静元同大真人”,母“慈惠静淑太元君”,至是加元吉号“体元悟法渊默静虚阐道弘法妙应大真人”,母“慈和端惠贞淑太真君”。然元吉素凶顽,至借用乘舆器服,擅易制书,夺良家子女,逼取人财物,家置狱,前后杀四十余人,有一家三人者。
  事闻,宪宗怒,械元吉至京,会百官廷讯,论死。于是刑部尚书陆瑜等请停袭,去真人号;不许,命仍旧制,择其族人授之,有妄称天师,印行符箓者,罪不贷。时成化五年四月也。
  元吉坐磬二年,竞以夤缘免死,杖百,发肃州军,寻释为庶人。
  族人元庆嗣,弘治中卒。子彦颗嗣。嘉靖二年进号“大真人”。彦预知天子好神仙,遣其徒十余人乘传诣云南、四川,采取遗经、古器进上方,且以蟒衣、玉带遗镇守中贵,为云南巡抚欧阳重所劾。不问。
  十六年,祷雪内庭有验,赐金冠、玉带、蟒衣、银币.,易金印,敕称“卿”不名。彦颓入朝,所经邮传供应或后期,常山知县吴襄等至下按臣治。传子永绪,嘉靖末卒,无子。
  吏部主事郭〓臣乘穆宗初政,上章请夺其世封,下江西守臣议,巡抚任士凭等力言宜革;乃去真人号,改授上清观提点,秩五品,给铜印,以其宗人国祥为之。
  万历五年,冯保用事,复国祥故封,仍予金印。国祥传至应京。
  崇祯十四年,帝以天下多故,召应京有所祈祷;既至,命赐宴。礼臣言:天顺中制真人不与宴,但赐筵席;今应京奉有优旨,请仿宴法王佛子例,宴于灵济宫,以内官主席。从之。明年三月,应京请加三官神封号,中外一体尊奉;礼官力驳其谬,事得寝。
  张氏自正常以来,无他神异,专恃符箓祈雨驱鬼,间有小验,顾代相传袭,阅世既久,卒莫废去云。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
   43代天师宇初 (1340-1410)字子璇,号无为子,别号耆山,张正常长子。明洪武十年(1377)袭教,次年春乃觐,太祖(朱元璋)召见于奉天殿,笑曰:“绝类乃父”,眷赍有加。次年辞归,礼遇厚赐,太祖亲制文二道,特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并赐金绣道服,给驿券还山。洪武十三年,封张宇初母包氏为“静虚冲素妙善元君”。十六年(1383)召赴阙,建玉箓大醮于紫金山。二十三年( 1390)敕重建大上清宫。次年旨谕禁止伪造符箓,钦赐龙虎山正一玄坛印及关防、符箓,镇护名山。
  建文帝时,张宇初曾一度遭贬,夺取印诰,遂于乡里黄箬峰下(龙虎山东南5公里处)构岘泉精舍处之。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登基,人贺,宠褒愈隆。敕陪上祀天坛,赐缗钱修大上清宫。永乐四年,命编修《道藏》。五年,建醮朝天宫,赐敕嘉奖。六年三月,降旨重申谕真人专出符箓,伪者严惩。四月,命传延禧箓,建大醮五坛于朝天宫,十月,命访真仙张三丰,遇于武当山“遇真桥”,敕建“遇真观”。八年春,以印剑付弟宇清,作颂而化,葬岘泉。
  张宇初“目秀双瞳,面交二斗”,读书过目成诵,博学经史诸子百家并善书画,写墨竹,精兰蕙,自成一家。明翰林学士宋濂称张宇初颖悟有文学,人称为“列仙之儒”。张宇初认为,文以载道,只有“道充,义明,气足”,才能发乎词章,“而得性情之正”。他虽居道教掌门,但从不以云师风伯荒怪之说张大其教。《四库全书总目》写道:“若宇初者,其言既合于理,宁可以异端之故,并斥其文乎?”
  张宇初著有《岘泉集》20卷;《龙虎山志》10卷及《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等传世。
  张宇初夫人孔氏是孔子五十四世孙女,生五子俱夭。三女分适崇仁、东阳、临川。
  44代天师宇清(1354-1427)字彦玑,别号西壁,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次子,明永乐八年(1410)嗣教。六月入朝,上赐金冠绛衣、牙笏、玉佩。十月命醮朝天宫。诰授“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大真人领道教事”。永乐十一年七月,赐太岳太和山圆光图,八月,上谕命选道士为武当山住持。九月,遣使诣山,就大上清宫建金箓大醮七日。同时,购鱼置泸溪水中,上自莲霞潭,下至雷打石,赐名“放生池”,立石制禁,不许网钓。十四年,敕修大上清宫,并建“真懿观”,筑堤防,造浮桥。十五年,命分献西镇坛,并敕往福建灵济宫,建祈谢大醮。十六年二月入京,赐冠服及缗钱十万,白金百镒,命祀玄天上帝于太和山。
  仁宗即位(1425),入贺,命建荐扬大醮,赐金玉法印并织文金服,鹤氅貂裘,圭佩等物。弟子从行者各有赏赐,一时荣动朝野。次年,宣宗即位,改元“宣德”,赐宴内殿,加诰封“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崇谦守静洞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宣德二年(1427)以老辞归,宣宗欲留之,叩辞再三乃准。是年中秋节饮酒极欢,忽无疾而化,终年64岁。朝廷遣中官谕祭,敕葬北真观之右。夫人孙氏,生一女,无子,以胞弟张宇理次子懋丞人继嗣教。
  张宇清7岁能诗,及长大,博通经史,与兄宇初常相唱和。有《西壁文集》若干卷传于世。兄弟俱工书画,张宇清尤善作山水画,张宇初曾画《秋林平远图》以夸告弟曰:“此图殆不减吾弟丘壑也。”时人皆仰慕之。
  45代天师懋丞 (1387—1445)字文开,号澹然,又号九阳,42代天师张正常第三子宇理之子,宇初、宇清之侄子。洪武年间,其父宇理随兄宇初人觐,诏娶诚意伯刘基侄女为配。懋丞即为刘氏所生。宣德元年(1426)袭爵。入觐,赐宴便殿。次年人谢,命传太上延禧箓,建醮于内廷,赐宝冠、剑佩,象简锦服。四月,陪祀太庙。封为“正一嗣教崇修至道葆素演法大真人领道教事。”宣德四年,人贺万寿节,命分献东镇坛,俾醮于仁智殿,赐赉有加。三月,上御西宫召见,与语大悦。准奏留上清官高道操克弘、龚继宗等为道录职员。宣德六年入觐,有尚方八宝金币之赐,给部牒五百度道士,赐御制“招隐歌”。宣德七年壬子七月中元日,曾为高士周思德编定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写序。
  英宗登极,改元正统(1436),懋丞人贺,敕建天师府于北京朝天宫内东北隅,并供给生活必需品。正统二年赐宴奉天殿又召孔府衍圣公同宴,“南张北孔”会见,并各赐金币衣履。庚申(1440)三月,英宗命懋丞以祖传印剑进览,抚摩久之,叹曰:“神物灵异,果如是乎!”六年又给部牒五百度羽士,厚赐而还。懋丞夫人孙氏,生一子留纲,娶高氏,生子元吉。后留纲先懋丞而故。正统十年懋丞乞归,以印剑付于孙元吉曰:“尔当嗣教,吾已闻其事于朝,尔宜懋振元献,以承大宠。”言毕而化,年59岁,敕葬马鞍山,建“南极观”以祀之。懋丞善画枯木、竹石、水仙、墨梅。
  46代天师元吉 (1435-1475)字孟阳,别号太和,懋丞之孙,留纲之子。宣德十年(1435)乙卯正月初九所生,幼明敏,于祖秘儒书,一览辄了,喜为诗,然所发皆非尘世语。父留纲早卒,正统十年(1445),11岁袭祖爵。入觐,皇上见其岐嶷如成人,甚爱之,召入内殿,命坐赐茶。诰授“正一嗣教冲虚守素绍祖崇法真人”。正统十二年( 1447),皇上念元吉幼孤,敕禁族属侵侮,更授赞教掌书等官辅之。十三年,皇上御大善殿召对称旨,赐萃宝冠金文服。十四年春,命分献星辰坛,三月辞归,谕留之,六月雷击谨身殿鸱吻,雨浃旬不止。皇上召问,元吉告以慎起居,戒边防为对。代宗景泰改元,人贺,命建保镇国祚醮于大德观。景泰二年(1451),给部牒一千度道士。明年命建醮内廷,祀成赐宴仁智殿。四年春,命分献风云雷雨坛,醮于朝天宫。六年,代宗御文华殿召见,问诸雷秘法。大悦曰:“神明之胄,代不乏人,可谓善继矣。”命建金箓、黄箓二大醮于灵济宫,加封为“正一嗣教冲虚守素绍祖崇法安恬乐静洞玄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特命尚方良冶作法剑一口,及玉冠圭佩之赐。遣中使护送还山。
  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皇位,元吉入贺,宠赉逾厚,敕禁伪出符箓及族属欺凌者。天顺四年陪祀天坛,英宗御斋宫问对,有金练衣赐赠。八年加封为“正一嗣教体玄悟法渊默静虚阐道弘化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封元吉之母高氏为“太元君”,厚赐还山。
  成化元年(1465),宪宗即位,张元吉人贺,赐宴文华殿。二年,宪宗赐天厩良马及文锦朱舄等物为寿,人谢,赐宴内廷,命分献风云雷雨坛,又建升真醮于大德观。再三敕禁族属侵权及伪造符箓。成化三年,召对大善殿,勉以护国安民。并命以祖传印剑进览,上嘉叹之。更给“正一嗣教大真人”金印及加赐玉印各一颗、御书“大真人府”四字,命梓悬于府第阀额。三赐恩纶,加封为“正一嗣教体玄崇默悟法通真阐道弘化辅德佑圣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仍赉赐蟒衣玉带冠履、剑器、圭佩之属。宠赉独盛,朝野荣之。成化五年,召命建金箓大醮于朝天宫。辞归出游,登诸名山,探仙人旧迹,去三载方还。成化八年,携子原庆人觐袭教,归迳抵龙虎岩下,却粒三年,成化十一年乙未十二月十六日书颂而化。葬于本里簸箕湾。配吴氏。
  47代天师原庆 (1463 - 1509)字天赐,号贞一,又号七一丈人,张元吉之子。天顺七年(1463)四月初六日生,生时有异征。博学能文,长于诗画。成化八年(1472)袭爵。十三年(1477)人觐,奉旨聘成国公朱仪之女为配。赐玉带、蟒衣,加拨马、快船送归。诰授“正一嗣教保和养素继祖守道大真人,领道教事”。成化二十年,敕禁私出符箓及偷放生池鱼。次年,敕江西守臣重建大真人府第,命降香太华山及铁柱宫,又明年人觐,有玉带金币之赐。弘治元年(1488)孝宗登极入贺,宠遇有加。弘治四年皇太子生,赐雕花天禄寿字玉带、金冠、蟒衣、银币等。弘治九年,命建保民大醮于大上清宫,以守臣邓原并两司掌印陪祀。弘治十二年赐牙刻印二函并金币还山。十四年,诏携嗣子彦预入朝,宴于偏殿,乞“致仕”。上允,授致仕敕书以嘉之。
  弘治十五年,上命祀天目、葛仙、华盖、武当、鹤鸣五山,次年皇帝亲降褒问之书并命祀武当、鹤鸣、葛仙三山。
  正德四年(1509)九月二十日,张原庆设宴会客,纵饮极欢,酒竟,北向盘坐而化,时年57岁。奉谕旨葬于金溪长生观。夫人朱氏,无出,继室宋氏,是锦衣卫都指挥宋清之女,生子三,以长子彦预袭教。
  48代天师彦预(1490-1560)字士瞻,号湛然,原庆长子。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庚戌五月十八日,父梦神人佩剑植梓于庭而生,及长有祖风。弘治十四年辛酉,甫12岁,奉诏随父人觐,命袭教。诰授“正一嗣教致虚冲静承先弘化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正德元年(1506),武宗即位入贺,召见问曰:“卿之祖非神仙乎?朕闻神仙长在,今还可见,亦可学否?”对曰:“臣闻君之愈于神仙者,尧舜是也,至今犹存。愿陛下慕而效之,则圣寿可等天地矣。乃若臣类为神仙者,不可尚也。”正德三年,颁给部牒普度道士。五年,命内官太监李文会同江西巡抚等官督造重修大上清官。七年,命陪祀泰坛,有蟒衣玉带赐。
  世宗即位,于嘉靖元年(1522)人贺,上赐问,以清心寡欲为对。明年,诏聘安远侯柳文之女为继室。五年加封为“正一嗣教怀元抱真养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虚冲静承先弘化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准授上清官道士傅德岩、邵启南为赞教,金永寿、詹望奎为掌书。是年三月,敕遣内左少监吴猷会同江西抚按重建大真人府第。增造敕书阁以藏累朝宸翰,东盖天师家庙以祀历代真人,西立万法宗坛以奉上帝列真。余悉更置,山水增辉,遂为龙虎山福地之冠。先是上命范铜为三清四帝列圣神像,像成仍敕吴猷赍至万法宗坛安祀。赐“掌法仙卿”印一颗,牙刻“宗传”印一函。查复上清宫田粮侵匿于豪民者,仍降敕禁护。七年人觐,陪上祀星辰坛,赐以御札文绮。十一年,敕文中官曹玉会同江西抚按重建大上清宫。十七年世宗又命张彦頨往齐云山建醮,因上奏:“乞以本山如太和山例,除道士为住持,赐名‘玄天太素宫’额,免征所余香钱,敕禁护。”十八年,己亥正月,嗣子永绪生于新府第。世宗闻之大悦,亲洒宸翰并赐金帛为贺。两诏彦頨暂免入朝,以抚视其子。张彦预之子是世宗为之取名,御札曰“卿子名可曰永绪”。二十年,诰赠嫡母朱氏,生母宋氏,妻李氏,继妻吴氏、柳氏皆为“元君”。给部牒五百度道士,特敕江西巡抚严禁抚州奸民伪出符箓。
  嘉靖二十八年曾携子永绪人觐,后乞致仕,上允,陛辞还山。三十九年十一月中旬,张彦预羽化,寿71岁。讣闻,上悼叹不已。上谕照侯爵例锡之恤典,敕葬弋阳县东郊叠山书院侧,谕登十三坛,遣锦衣卫千户王正亿、行人李琦谕免嗣真人永绪来朝,督视掌行葬礼,计费金万余,诚一时之殊典。其坊额曰:“侯爵里”。
  49代天师永绪 (1539 - 1565)字允承,号三阳。永绪乃明世宗亲为取名。嘉靖二十八年(1549),诏随父人觐,命袭爵,时年10岁。诰授“正,嗣教守玄养素遵范崇道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诏聘定国公徐延之女为配,敕成国公朱希忠、遂安伯陈鏸议行婚礼。三十一年(1552)人觐,上赐顾问,赐宴而出。是年敕有司杂差料价,尽行优免,兵部照例给与勘合,起拨马、快船。再召人对,赐宴便殿,命建保国安民大醮于朝天宫,有蟒衣玉带之赐。四十四年(1565),乙丑元旦,赐宴便殿,班在大学士徐阶之上,先命建醮内廷,复敕主春祈祀典,礼毕力辞还山。舟次严陵滩,推篷四顾,夕阳在山,扣舷击歌而化,年27岁。讣音至朝,皇上悼叹不已,遣行人姚光泮谕祭,并营葬于狮子山,立祠南极观。夫人徐氏,诰封“静和元君”,生一子张世忠,早逝。徐氏请于上,立堂弟张永绍之子张国祥为嗣,并奏准承袭。
  50代天师国祥(?—1611)字文征,号心湛,永绍之子。生有异姿,绀眉碧瞳,迥出尘表。明万历五年(1577),赴京袭爵。神宗见时甚嘉,赐御书“宗传”字额,及玉刻“宗传”、“元坛”之印各一颗。又赐金冠玉带,并敕赉隆宗门外直房,敕修理朝天宫内赐第,御书“真人府”额赐。奉旨聘驸马都尉谢公之女为配,以定国公徐掌婚事,凡六礼之费悉出内帑。
  万历二十九年命给公爵朝祭服,仍准常用。留京12年,宠赉甚渥。神宗曾问曰:“圣人以神道设教,卿教非神道乎?”对曰:“圣人治天下,静默思道,恭己正南面而已,故神其道而天下化。三代而下,一日万机,非励精不能图治。臣之教以利济为本,亦能福国佑民。若治天下,尤在克艰无逸,非清静无为之谓也。”
  先是42代天师张正常曾集祖宗言行,编成《世家》一卷,金华宋文宪公为之序,张国祥又续辑至49代,以扬先烈。又辑《龙虎山志》3卷。万历三十五年曾奉旨校梓《万历续道藏》,编辑了《续道藏》杜字至缨字号,并刊印流行。万历三十七年贵溪大水,上清官宇倾圮,入告于朝,上赐银修建。三十九年修葺工程未竟便羽化。神宗诰封为“正一嗣教凝诚志道阐元宏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并加赠“太子少保”,敕葬金溪明阳桥。立祠曰:“明阳观”。夫人谢氏诰封“元君”,生子3:以长子显庸承袭。
  51代天师显庸(1582 - 1661)字九功,张国祥长子。初名显祖,神宗敕改为“显庸”。生于万历十年(1582)九月十三日,幼时曾误堕井中,众人苦不知,待明旦汲水者以告,始得出,井极深,而显庸衣冠绝无沾湿,濡足而已,众人皆以为异。天启六年(1626)袭爵。按旧例,大真人承袭不待终丧,但张显庸请守制服阕后始拜命。50代真人国祥修大上清宫未竟而化,恐负父志,朝夕庀材鸠工,越二年告竣。
  张显庸赋性仁孝,礼义谦和,好读书,晚尤精进。每教弟子曰:“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坚心力行,岂得见泉源乎?”其言有合于儒者。年未及艾,即谢掌教事,以印剑授子应京,别构室曰梧缘轩,自称浴梧散人,结“浴梧会”,与弟子辈终日研究先天太极及心性之学,著《三教同途论》《金丹辩惑论》《浴梧诗集》,凡若干卷。好施予,每遇灾年歉收,尽以所积赈济邻里。清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八月,端坐而化,年80岁。明诰封“正一嗣教光扬祖范冲和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怀宗(崇祯)加赠“太子少保”。康熙四十二年(1703),诰赠“光禄大夫”。夫人陈氏,明朝封为“元君”,清康熙四十二年诰赠“一品夫人”。生子二:应京、应麟。
  52代天师应京 (?—1651)字翊宸,显庸长子。明崇祯九年(1636)袭爵。十三年人觐,皇子病瘳,上命祈禳,怀宗(崇祯)亲诣祖天师坛行礼,将下拜。张应京曰:“臣祖道陵位在人臣,礼不当拜。”怀宗曰:“卿祖道德高深,正赖默赞元化,可晋封六合无穷高明大帝。”十七年,甲申(1644)三月,怀宗殉国,既而隆武(明皇室唐王朱聿键于福建成立的政权年号)即位于隆平,贵溪与闽接壤邻近,盗贼蜂起,张应京招募乡勇,抵御盗贼,邑里得以安宁。
  清军南下时,江西副总兵王德仁怀疑张应京拥武装奔福建投唐王,故欲发兵屠上清。未至二十里,应京迎谒道左,王德仁诧曰:“君犹在耶,何预知我来?”至真人府,51代天师张显庸携杖出迎,苍颜鹤发,翩翩有凌云之气,王德仁遂下拜称弟子。清顺治八年( 1651)应京人觐,世祖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礼秩咸如故。还抵扬州琼花观而化,葬南山,后迁葬深田源。康熙四十二年诰赠“光禄大夫”,夫人朱氏(明益藩郡主),赠“一品夫人”。生子六,以长子张洪任继位。
  53代天师洪任 (1631-1667)字汉基,张应京长子。明崇祯四年(1631)辛未五月十三日生。少时访道混成院何海曙,博通秘笈。清顺治八年(1651)奉旨袭爵。十二年,世祖章皇帝驾幸南海子,召见,询及历代宗绪,以世家称之,命光禄寺设宴,以礼部堂官陪宴,又命工部觅宅,以灵佑宫察院地居之,敕免本户及上清宫各色徭役。时外藩有妖邪为害,闻于朝,上命驱除之,即遣法员高惟泰、杨幼芬出塞治之,立应。诸部落感激皇仁,且崇信天师道法。真人闲居潇洒,诗酒陶然自得。尝构西花园池沼,乐以永日。康熙六年(1667)微疾而化,葬金溪米坊。因子继宗尚幼,命弟洪偕摄掌教事。康熙四十二年诰赠光禄大夫,妻顾氏诰赠“一品夫人”。
  54代天师继宗(1666-1715)字善述,洪任之子,清康熙皇帝赐御书“碧城”,遂以为号。康熙五年(1666)四月二十四日生,八月而父洪任卒,五叔洪偕摄大真人事。继宗与生母杨夫人茕独依倚,几不免冻馁。既遭三藩之乱,乡里中的无赖之徒乘机焚劫,母子流离奔避,濒死者数。康熙十八年张继宗14岁袭爵,当时,庐舍焚毁,田地荒芜,继宗少历艰苦,淡泊一如寒士。生母杨夫人节俭治家,拮据数年,始稍葺府第以居。
  是年人觐,京师有觊夺大真人印者,幸得康熙皇帝宠渥,命分坛祷雨而应,觊印者才未得逞。上命随觐法员吴士行等三人留京供事,三年一易,日给廪饩,往返给驿马,既复加增二员,为定例。还山,御书“大上清宫”额以赐。三十三年甲戌(1694),命进香五岳。三十五年复命,赐乾坤玉剑。四十二年覃恩诰授“光禄大夫”并追赠三代。康熙四十六年赐第京师;五十二年(1713)赐帑银修龙虎山殿宇。五十四年(1715)乙未冬将入觐,至扬州琼花观,矍然曰:“此先祖蝉蜕处,余亦从此逝矣。”示微疾而化,年49岁,葬筱岭背南山。著有《崆峒问答》一卷留世。
  55代天师锡麟(1699-1727)字仁趾,号龙虎主人,张继宗长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乙卯闰七月二十六日生。五十五年17岁袭爵。有四个弟弟俱幼,朝夕勉以向学,分甘同苦,室无闲言。雍正元年(1723)癸卯,世宗即位,覃恩例授“光禄大夫”,妻韩氏“一品夫人”,时尚未入阙请封。雍正五年(1727),例应入觐,命法员娄近垣偕行,至杭州时,忽病,亟嘱娄近垣曰:“吾无以报国家厚恩,子忠诚笃实,其体予志,以善事天子。”越日真人张锡麟羽化。遗疏以子张遇隆年幼,请二弟张庆麟署大真人事,得谕旨。八年,上命近垣礼斗有灵应,发帑银修建大上清宫。九年三月,锡麟之三弟昭麟以州同知引见,蒙召圆明园,上谕人品端方,语言明达,命署理大真人府印务,协同监修龙虎山庙宇,复赐银帛还山,后数召入觐,赏赉有加。雍正十三年(1736)诰授“光禄大夫”,奉旨谒梓宫。乾隆七年(1742),携侄遇隆进京承袭,昭麟谢署事。
  56代天师遇隆(1727-1764)字辅天,号灵谷,张锡麟之子,雍正五年(1727)丁未五月十九日生,生而岐嶷,英俊超群,钦差刘公以神童目之。对法秘儒书,精勤不懈。乾隆七年(1742)奉旨随叔父昭麟入觐,命袭爵。召见圆明园,赐克食缎匹及《山庄避暑诗集》一部,宴赉视旧制有加,复赐御书“教演宗传”额并朝服袍套、笔墨等物。各亲王皆有予赐。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召见行在,赐缎二匹及荷包等物。十七年,因御史梅珏成所劾,部议改为正五品,不许援例请封。后优游山中,悉心任化,陶然以终。葬筱岭北南山。乾隆三十六年追赠“通议大夫”。
  57代天师存义(1752-1779)字方真,号宜亭,张遇隆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五月初六日生。资质聪敏,总角不凡,乾隆三十一年(1766)袭爵,入觐晋秩三品,赐“真灵福地”匾额、老子绣像、御书法经,复奉旨“照例朝觐。嗣后正一真人并随带法官,准其驰驿。”三十四年入觐,赐珊瑚碧玉道冠、丝绣法衣,上元日赐宴看灯。三十五年恭祝万寿,适丁母艰,蒙恩体恤免其应贺。四十一年逢皇太后大礼,恭送梓宫,赏银一千两,旋赴齐云山进香。家居侍养祖母,乐志成欢。尝领修大上清宫,重建万法宗坛暨署内元坛殿,并同族众修葺家庙。暇日与弟子员阐明道典,究理法秘及先儒书册,勤学不止。诰封“通议大夫”,四十四年四月下旬羽化,年27岁。无嗣,遗疏请以嫡堂叔张起隆承袭教事。
  58代天师起隆 (1745-1799)字绍武,号锦崖,亦号体山,张锡麟继子。乾隆十年(1745)六月十七日生,貌魁岸,深沉足智,能文善诗,四方知名之士,乐与之游。9岁入学,乾隆二十九年(1764),考入四库全书馆誊录,议叙一等,以县丞分发河南试用,历署开封府粮储道库大使、布政使司都事。
  乾隆四十四年(1779),堂侄57代天师张存义羽化,遗疏恳请张起隆承袭祖爵。翌年,江西巡抚郝题咨将起隆调回江西,奉旨袭教。恭遇皇上七旬大寿,八月抵京,赴热河庆贺,进如意等物,蒙恩赏收《北斗延生真经》一部。八月十一日,面请圣安,恩旨着在内廷看戏三日,赐上等大缎帽纬及内造器具、普洱茶、食物等。乾隆四十七年召见乾清宫,命于次年元旦在大高殿拜表庆贺,礼成,上赐太上老君绣像与藏香,因建“绣像阁”。
  乾隆四十九年,恭遇圣驾六次南巡,循例于江苏无锡接驾进贡,蒙赏收罐瓶等物,召见行在,又赏给克食、大缎四端、御题墨刻《罗汉图》。五十年主持重修宗谱。后数次入朝,俱恩礼有加。嘉庆三年(1798)将人觐,行至苏州,告病归乡里,次年正月十六日卒,年54岁。葬正一观后右侧。诰封“通议大夫”。原配夫人叶氏,生子张钰,承袭。
  59代天师钰 (1770-1821)字佩相,号琢章,起隆次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十一日亥时生。张钰生来丰颐硕肤,风度端凝,善言词,声若洪钟,识者多重之。
  嘉庆四年,58代锦崖真人卒,张钰于翌年(1800)袭爵,赴阙谢恩并请往遵化县拜谒裕陵,奉温旨褒允。前后数次召见于养心殿,屡有赏赐。嘉庆六年(1801)覃恩追封两代,十年入觐,赐玉如意一柄,荷包一对,金钱四圆,奉恩旨换给爵印。
  嘉庆十三年因大上清宫倾圮,面请借银重修,到十九年上谕同意借帑。借帑谕旨如下:“奉上谕:本日召见正一真人张钰。据奏该处祠宇倾圮,伊家田产亦多典质,恳请赏借银二万两,分年解还等语。着先在于江西藩库闲款内赏借银二万两,令其自行修理祠宇,回赎田产,不必官司为经理。其所借银两,准其每年缴还银一千两,分作二十年归款。将此谕令知之,钦此。”张钰以此银重修了大上清宫及府第家庙;这笔借银,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才还清并准奏结案。二十三年(1818)入朝,赐御书“福”字,赏赉有加。
  张钰羽化于道光元年(1821),享年51岁,葬南极观铁栏。光绪三十年(1904)诰赠“光禄大夫”。张钰妻妾众多。长子张培源(六十代天师)乃次妻吴氏所生。
  60代天师培源 (1813-1859)字育成,号养泉,张钰之长子。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十七日,道光九年(1829)奉旨袭爵,因母累年抱恙,嘱勿远离,拟请诣阙谢恩未果。生而颖异,长习诗书。性孝友,谦和淡朴,语言蔼然,亲族中凡有窘迫者,取而与之,略无难色。
  道光二十五年贵溪旱蝗大灾,县令曾请张培源设醮7日,后大雨如注,旱蝗尽灭,《贵溪县志》赞曰:“德著金绳,功追玉局,驱蝗虫而乡城争颂,息潮涌而环海竞称,盖纪实也。”
  咸丰九年(1859)在乡督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军队。同年十月无疾而化,年46岁,葬南极观。继室苏氏生子张仁最,即为61代大真人。同治十一年(1872)追封张培源为“通议大夫”,光绪三十年(1904)加赠“光禄大夫”。61代天师仁晸(1840—1903)字炳祥,号清严,张培源之子。幼遵父训,长习祖传。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起事,襄父练团防,经江西巡抚奏奖,奉上谕,着以县主簿不论单双月擢用。同治元年(1862)奉旨袭爵,诰授通议大大。当值乱后,法书秘卷多简断篇残,且不易征集,乃日与弟子参考编订,续录成帙,寒暑不懈。光绪六年(1880)祷母寿于南海;九年,省祖墓于青城山。十六年,编撰《留侯天师世家宗谱》8卷,刊印留世。晚年潜心炼志,洞明30代祖静修之功。年63岁而化。光绪三十年赠“光禄大夫”。生子5,以长子元旭袭教。
  62代天师元旭(1862-1925)字松森,号晓初,亦号小岩,张仁最之子。生于同治元年(1862)八月初七日,乃清光绪庠生,光绪三十年(1904)嗣教。道貌岸然,风仪峻整。精于道法,并善文章。间搜求谱牒,旁参碑铭及先世所遗笔记,续补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师传,曰《补天师世家》传于世。
  民国元年(1912),废其所封。民国3年,袁世凯又复授正一嗣教大真人,颁“正一真人印”更赐以“三等嘉禾章”及“道契崆峒”匾额。其后吴佩孚召之于洛阳,孙传芳延之于江宁,天师之势一度复张,行踪常在京、津、沪、汉各地。民国初期,上海曾酝酿成立中华民国道教总会,天师应邀到沪举行了“中华民国道教总会”发起人会议。发起书中提出以“昌明道教,以维世道,以道为体,以法为明”为组织宗旨。并拟办医院、学校、实业等,但因多种原因未有结果。民国8年,被推为“万国道德会”名誉会长。9年,又被推为“五教会道教会”会长。民国14年正月廿二日于沪羽化,享年63岁,葬蒋家后山(天师府北约2公里)。1991年清明节,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道长带领天师府道众为62代天师扫墓并树碑。元旭生子6:长子恩溥,次子贞芝(又名仰生),3子荣龄(又名复龄),4子修龄,5子幼殁(名不详),6子祥芝。
  63代天师恩溥(1904—1969)字鹤琴,号瑞龄,谱名道生,乳名晏生,张元旭长子。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初五日生。少治孔老之学,长研道教科仪。尤精符箓道法,擅于画符之术,能百帖如一,不爽分毫。民国13年(1924)承袭63代教事。不久,便应湖北督军、直系军阀肖耀南之请,率领百余道众法师到武汉组织一场规模盛大之斋醮,轰动武汉三镇。
  民国16年(1927)春,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江西省特派员邵式平在江宗海的陪同下发动上清群众拘留了张恩溥,不久获释,旋赴上海。居上海梅兰坊数年。在上海、苏州、杭州一带开展道教教务,求符受箓者甚众。天师为扩大道教影响,再次组织了一场七天七晚之禳醮,龙虎山合上海法师道众数百人参加醮典,逐日观者数以万计,收效甚宏。在此期间,曾谒见蒋介石,受其召问,待以客礼。据传蒋介石还派人修复真人府,恢复“嗣汉天师府”原名,并始修鹰潭至上清公路。抗战期间退隐于龙虎山。
  天师居家俭朴,待人和蔼,严己宽人,尤好行善。尝与乡里乐善之士发起创办慈善机构“育婴局”于上清镇关门里。天师除捐款外,还每年为育婴局捐谷300担,以救济四乡邻里贫乏户之婴孩及遗弃孤儿。民国34年(1945)8月,日军投降,为庆祝抗战胜利,追奠忠魂,祈祷美好生活,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行五天六晚之太平罗天大醮,张恩溥亲自参与醮仪。翌年冬,在沪发起筹备上海市道教协会,提出“宗教为重,团结为重”,“研究玄学,阐扬教义,刷新教规,联系道友感情,发展宗教事业”为宗旨。民国36年(1947)正式成立上海市道教协会,并出版由陈撄宁先生起草的《复兴道教计划书》。同年11月应邀到福建平和县天湖堂建五朝福醮并书写一联“护国安邦振护佑,生民苦难济生灵”(见天湖堂抱柱对联)。翌年贵溪县龙虎山道教协会成立,任理事长。
  1950年春,张恩溥经广州转澳门至香港,住云泉仙馆。后人住台北市大龙洞觉修宫,继续规划道教事宜。同年,首创台湾省道教会,并出任理事长。在台湾省高雄县大树乡建崇圣殿祀祖,设立嗣汉天师府驻台办公处,积极领导道教工作。先后开坛授箓,并在台湾各地传度弟子,后又开度坤道女徒颇多。1957年,设立道教居士会和道教大法事会于天师府办公处,聘海内外道行高深之士为大居士,作为道教学术研究指导机构。1964年夏,应马来西亚华侨同道邀请,访问吉隆坡、新加坡等地,宣传教义,收获颇丰。继又致力筹组台湾“中华民国道教会”。1968年7月,台湾“中华民国道教会”宣告成立,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1969年春,又应菲律宾华侨同道之请,前往访问,宣扬教化,收效亦宏。返台后因积劳成疾,罹患癌症,12月25日于台北市私邸羽化,享年65岁。第二节 天师女眷
  历代王朝对天师女眷的封诰
  对天师女眷进行封诰,始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是年,封38代天师张与材母周氏为“元真妙应仙姑”。尔后遂成惯例,几乎每一代天师袭位后,都要进行封诰,甚至同时追封其曾祖母、祖母、嫡母、生母、继母。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考证,元、明、清三朝对天师女眷的封诰,共50道。
  封诰的文体,大同小异,较为明显的区别是:元、明两朝,皆以“仙姑”、“真人”、“元君”等封号赠之,而清朝则以“一品夫人”、“一品太夫人”、“淑人”等封号赠之。封诰例如下: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封留国公张与材母周氏“元真妙应仙姑”。制曰:“至道之用,存乎人伟,贞源之有,自君子之学成。其德繁慈阃之是仪。太素凝神广道真人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母周氏,惠恭德合冲和,行资纯素,苍图分系,本支叠纪于仙阶;珠树联芳,兄弟继传于祖印。于今可尚,往昔未闻。特颁宠渥之隆,庸慰孝心之至。宜于后裔,亦增正一之光辉。介尔遐年,永奉宵晨之香火。赐号“元真妙应仙姑。”
  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加封46代真人张元吉母高氏“慈和端惠贞淑太元君”。
  制曰:“朕惟神明之胄,克阐元元之道者,国家既褒显之而又加恩于其亲。所以重原本而广孝道于无穷也。尔慈惠静淑太元君高氏,乃正一嗣教体元悟法渊默静虚阐道宏化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张元吉之母,早失所天,孀居守节。抚育孤幼,克振宗风。妇道母仪昭于闺阃,眷兹元行,宜用褒旌。兹特加封汝为“慈和端惠贞淑太元君”,锡之诰命,以昭异数,汝尚益励善德,迓景福於悠久。钦哉。”
  清同治十一年(1872),覃恩封61代真人张仁最曾祖父母暨祖父母、父母诰命,分列如下。制曰:“名高秘箓,爰开四叶之祥:道裕先型,乃称五章之锡。恩既推于奕世,礼特赉于三传。尔张起隆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曾祖父,积行贻家,流风笃庆。箕裘先肇,用昭焘后之模,纶綍新褒,宜显光前之光。聿嘉垂裕,载锡恩荣,兹以覃恩,赠尔为通议大夫,锡之诰命。於戏!源远流长,树风规于来祀,秩崇报渥,邀宠泽于中朝。阐劂幽光,钦慈成命。”
  制曰:“朝廷布荣绰之褒,礼求其始,彝典锡重闱之泽,恩逮所生。嘉命载颁,徽音益远。尔叶氏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曾祖母,柔嘉维则,淑慎其仪。早擅女宗,久著宜家之范;克昌门祈,式传启后之模。特沛殊恩,以光盛典。慈以覃恩,赠尔为淑人。於戏!兰姿蕙质,居传淑女之名,凤诰鸾章,世受钧天之锡。尚承宠祜,用表芳型。”
  制曰:家风积后,延介福于闻孙。壶德比隆,溯徽音于王母。推恩四世,增美重闱。尔沈氏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继曾祖母,性质幽闲,德心慈淑。中珩中璃,能继美于前徽,寝炽寝昌,宣发祥于后嗣。芳型不替,惠泽常流。兹以覃恩,赠尔为淑人。於戏!兰仪可佩,同垂苍玉之声,芝检弥新,永丽紫泥之色。式承庆典,久树荣名。”
  制曰:“家传令范,克贻燕翼之谋;世服殊荣,载焕龙光之锡。用嘉旧德,爰沛新纶。尔张钰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祖父,德足开先,业能启后。道传秘箓,历三世而弥光;秩长仙曹,越再传而滋大。既克昌乎后裔,宜追美乎前型。前以覃恩,赠尔为通议大夫,锡之诰命。於戏!源远流长,早发金函之秘;根深叶茂,聿酬紫绰之荣。恩命钦承,家声久著。”
  制曰:“世膺异数,溯积累于先型;家有令仪,逮恩荣于大母。爰征内德,式焕王纶。尔顾氏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祖母,慈著含饴,教先贻谷。阃仪克备,宣母教于清都:世系滋长,裕孙谋于来祀。徽音既懋,淑行攸嘉。兹以覃恩,赠尔为淑人。於戏!誉美重闱,夙表珩璜之范;恩逢盛典,聿昭纶绰之光。载被殊荣,同彰懿则。”
  制曰:“襄庶积于宫联,爰举书劳之典;衍余庥于子姓,特颁锡类之恩。泽沛中朝,恩施大母。尔田氏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继祖母,性度娴和,轨仪明淑,辉流采藻,温恭济美于前型;庆度含饴,才望观成于后嗣。兹以覃恩,赠尔为淑人。於戏!芳模久著,荐象服以攸宜;渥泽丕承,被鸾章而有耀。益宣懿问,祗奉殊施。”
  制曰:“再世发祥,既孙谋之永赖;重闱既美,抑家庆之弥彰。宣猷克属元臣,介福必归王母。尔吴氏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生祖母,圭璋合德,兰蕙同心。黾勉百年,启祀业子孙之贵:恩勤一体,垂芳规圣善之模。令典欣逢,徽章式贲。兹以覃恩,赠尔为淑人。於戏!世泽深长,德门有嗣音之美;孙枝绵邈,妣祖蒙三锡之休。因褒德于紫泥,俾流光于泉壤。”
  制曰:“籍记丹崖,克称惟清之职;恩流紫绰,式彰锡类之仁。仙踪远溯乎三山,道脉近推乎一本。尔张培源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父,江西耸秀,日下驰声,蕴严壑之清修,人并南金;东箭毓庭除之令器,名标绛阙银台。兹以覃恩,赠尔为通议大夫,锡之诰命。於戏!玉树昂霄,已有凌云之气,金章锡命,丕成近日之荣。用贲恩纶,以光庥命。”
  制曰:“仙峤希踪,子舍上承夫鸾绰,慈闱毓秀,母仪并戴乎鸿庥。爰推陟屺之恩,用布如纶之宠。尔翁氏乃袭封正一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母,夙娴阃训,久肃闺仪。秉内则以齐家,女宗叶吉;励清风而课子,空谷传声。兹以覃恩,赠尔为淑人。於戏!德著芳型,环珮和鸣于榆翟;光流庆典,蓬莱不隔于庭帏。被此殊荣,慰其幽光。”
  制曰:“恩以义载,正分固严于偶嫡;母因子贵,贴恩必逮于所生。既承穋木以分荣,爰溯醴泉而锡庆。尔苏氏乃袭封嗣教大真人张仁最之生母,兰仪式构,环佩应和气于房闱。既生出世之英,宜沛白天之宠。兹以覃恩,封尔为淑人。於戏!鸾诰五花,式广因亲之孝;春晖寸草,用备欲报之恩。载锡宠命,永新令誉。”
  天师女眷中的几位重要人物
  从《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中,可以看到在天师道传承的数百年历史中,有不少的女性是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43代天师张宇初的胞弟张宇珵的夫人刘氏,乃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的亲侄女。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闻宇理贤名,召其与43代张宇初真人同时赴阙,因“召对称旨”,当即命刘伯温以其弟之女妻之。刘氏生于1366年,其父刘陛亦封伯爵,出嫁张宇理后,资环质伟,性朗行懿。女红之巧,不俟母教。“虽生贵室,无骄侈习”,人皆称其为“闺门珍也”。宇理早逝,刘氏33岁守寡,“孀居教子,严而有法”人咸曰:“苟能光乎诚意伯门楣也,亦不负乎张公之良偶也。”后抚子成立,以次子懋丞出继44代天师张宇清为嗣,即45代天师。刘氏卒于宣德二年(1426),寿61岁。
  45代天师张懋丞的继室董氏和她的媳妇高氏,因张懋丞元配夫人早逝,生一子留纲。董氏生一女,视留纲为己出,为之娶妻,即高氏,生一子元吉。不想留纲又早逝,婆媳俩含辛茹苦,守孀抚孤,在45代张懋丞天师羽化之后,顶住了不少的压力,从天师道事业的大局出发,力排众议,以元吉为长孙,孙承祖业,即46代天师。这在当时的传统观念和宗族势力下,颇为不易。从中可以看出董氏和高氏过人的智慧和平时在宗族中的影响力。正因如此,在皇帝给元吉之母高氏的封浩中,有“早失所天,守节孀居,抚育孤幼,克底成立,至丕宗风,皆汝力也”的赞语,这与一般圣旨中的“八股”调是大相径庭的。
  49代天师张永绪之妻徐氏,是明朝有“开国功臣第一”之称的徐达的后裔,即定国公徐延德之女。嘉靖二十八年(1549),张永绪以10岁之龄袭教,钦命聘定国公之女为配。三十二年成婚,至四十四年张永绪27岁羽化,徐氏青年守寡,她实际上代夫掌理府事。《宗谱》载其:“秉性慈祥,贞洁廉节,和宗睦族,仗义施仁,教子敬贤,人皆叹服。”徐夫人以一女流之身,在无有子嗣的情况下,亲自呈奏朝廷,预为天师继嗣谋划。立堂弟张永绍之子国祥为嗣,又促成族人纂修《留侯天师世家》一卷;《龙虎山志》3卷,直到后来的百余年中,徐元君在张氏族人中仍然很有威望。
  清代,署理大真人张昭麟妻塞氏,61代真人张仁最妻杨氏,对于天师道的宏扬和宫观建设,也都是颇有建树的。第三节 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与恢复家庙
  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
  《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清光绪十六年( 1890)版)原件作为重要历史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贵溪县文化馆收藏,后保管于上饶市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中国道教协会及张天师嫡亲裔孙张继禹出面协调,得以将该《宗谱》原件借出,复印数套分别珍藏于天师府管委会及鹰潭市博物馆等单位,是近年来研究正一道教的重要依据。
  按其祖规,历届续修《宗谱》或由在任天师主持,或由其家族立局操办。由于历史变迁等各方面原因,上届《宗谱》自第61代天师仁最主持纂修之后,也曾有几次倡议续修,但直到民国时期第63代天师张恩溥期间均未遂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未再设任天师,故《家谱》一直未续。2001年春,天师世家裔孙代表在上清“留侯家庙”延开谱局,隆重发起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此时距上届修谱时隔111年整。本届续修的《宗谱》全部采用传统木活字排版印刷及线装工艺,严格仔细校对。经族议原决定仅出版6套,即按旧例由:天师文房世系、天师忠房世系、天师信房世系、天师禄房世系、天师位房世系共5房各一套分别指定专人珍藏,还特别赠送1套由天师府管理委员会珍藏。但在排版印刷之初,巧遇台湾天师道知名弟子张智雄先生来祖庭朝拜并应其真诚相求,破例增印,带往台湾收藏与研究。新修《宗谱》全套共9卷,依据现存清光绪十六年的《宗谱》复印本为老底。前8卷依旧印刷,第9卷系统记载上届修谱之后天师世家各房后裔的繁衍分布现况,还续补了第62代天师张元旭、63代天师张恩溥的生平,以及恩溥天师同胞共6个兄弟及其子孙的谱系。《宗谱》续修历时半年余圆满告成,天师世系裔孙张继禹,张氏后裔即时任鹰潭市文联主席张炜与时任鹰潭市月湖区委书记张鲁年分别为《宗谱》撰写新序及贺词,族中高辈张样南、张明熹撰写新跋。
  恢复家庙
  家庙又称“留侯家庙”(俗称天师祖庙)。位于天师府东面,明嘉靖五年(1526)敕建,清康熙丙辰兵毁,后迁“静应观”。原名“真懿观”,系北宋崇宁四年(1105)敕建,南宋嘉禧三年35代天师重建,御书“真懿观真风殿”。明嘉靖三十二年敕修,赐额“静应观”。清雍正七年署56代庆麟公偕族人在“静应观”原址改建,额曰“留侯家庙”。清咸丰七年被兵毁。留侯家庙即天师祖庙,是历代天师暨天师世家张氏族人祭祖圣地,迄今已有900年历史。
  家庙因年久失修,1993年时,已破烂不堪,面目全非。恰遇上清镇政府要选择此地段搞小城镇规划建设,决定拆除留侯家庙铲平遗迹。留侯天师世家张氏子孙闻讯后,怀着对其祖先的崇敬和对抢救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热忱与责任感,即派代表向上清镇政府领导阐明保护家庙的重要意义,取得旅美华侨张氏后裔张怡香女士及63代天师后裔张源先等的帮助,并先后得到龙虎山景区领导和鹰潭市分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最终报省主管部门核实并获批复,才幸免拆除得以保留。之后天师世家族人自发成立了家庙修建筹备组,推选张国胜、张样金、张水生、张家模、张样南、张发先、张明熹、张宝训、张火龙共9人为代表,合族努力,自筹资金,发出求助函,先后得到马来西亚道教公会及李兴先生、台湾天师道弟子龚群老先生、林庆全先生、张智雄先生以及香港叶文均女士、刘松飞先生等等诸多海内外道友与同胞的慷慨捐助。本着修旧如旧的复古原则,先后修复重建了上栋五间、天心亭、东西厢房、下栋大门等,重塑了留侯文成公、祖天师道陵公、三十代天师虚靖公、四十三代天师耆山公像座,增立了总共六十三位天师的灵位。历时3年,耗资20余万元,修复工程已具规模。1999年下半年上清镇政府投资重修了第三道门及整修了路面等,使家庙面貌更是焕然一新。近年来,天师世家张氏子孙沿袭祖上传统,每年都定期合族去家庙进行祭祖活动。以示对宗祖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教育子孙后辈,弘扬孝祖敬宗的道德文明。第六章 宫观
  龙虎山在历史鼎盛时期,曾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4座道院、建有24殿、36坛,是历代中国道教的传播中心,被称为“神仙所都”,“人间福地”。由于历史的变迁及战火,多数宫观均已不存,本章主要介绍天师府、大上清宫、正一观及兜率宫。
  第一节 嗣汉天师府
  沿革
  天师府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系宋徽宗赐30代天师张继先所建的私宅,原建于上清镇关门口(约位于现天师府东侧100米处,旧址已不可考)。
  元朝至元年间,世祖忽必烈封35代天师张可大和36代天师张宗演为“真君”,圣旨中正式称“嗣汉天师”,故天师府遂称“嗣汉天师府”。至延桔六年( 1319)第39代天师张嗣成袭爵时,迁建天师府于上清镇“长庆里”静应观西(即今之长庆坊),后又建观东,即今址。
  明洪武初(1368)改封42代天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大真人”,嗣汉天师府遂改称“正一大真人府”。民国16年( 1927)蒋介石派人修缮天师府,又恢复原名“嗣汉天师府”,一直沿用至今。
  历代修葺
  明洪武元年( 1368),太祖赐42代大真人张正常白金十五镒(约合360两)新其第。100年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赐御书“大真人府”额,二十一年又御旨重建天师府。嘉靖五年(1526)明世宗遣中官吴猷同江西抚按根据天师府的建制又进行扩建,当时的建制为:大堂教厅5间,东西廊房各6间,仪门3间,左右耳房各2间。头门6间,后堂5间,左右耳房两间,穿堂3间、东西厢房各6间。
  私第则正厅5间,东西厢房各3间、门屋1座。后堂5间,东西厢房各5间,后堂小房6间,敕书阁5间。私第之东为家庙,有堂屋5间,东西庑房各5间,正门3间,后殿5间,东西庑房各3间。后书院3间,东西厢房各3间。后小屋9间。私第之西为“万法宗坛”,正殿5间、东西庑各3间。坛后“真武庙”5间,东西庑各3间,殿后小屋9间。以上庙坛内祀御赐三清、四御、南北斗、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铜像,共138尊。
  元坛殿在二门东、正殿3间、东西庑各2间;法箓局、提举署在二门西、前厅3间后厅3间,东西厢房各3间。牌坊两座在府前,左榜“道尊”,右榜“德贵”。碑亭1座在府门西。
  以上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基本格局。
  清康熙十三年(1674),时“三藩之乱”,上清罹兵火,天师府大堂、穿堂、赞教厅、东西厢房、耳房俱毁,惟存后堂5间。大门、仪门毁后重葺,朴陋不称。私第则后堂,敕书阁及后堂之东西厢,与私第东之家庙、后殿、书院亦毁。万法宗坛毁后重建,而真武殿东西庑俱不存。玄坛殿虽存而圯两庑,仅存的牌坊碑亭亦废。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57代天师张存义,对天师府又全面进行修建,规模焕然一新。又于真武殿址建绣像宝阁,供奉御赐宫绣老君像,其余建制如旧。元坛殿毁两庑并复之。59代天师张钰在嘉庆十三年(1808)修建“敕书阁”。十九年,又借帑银2万两新修天师府、复立木坊2座,左榜曰“体德尊猷”,右榜曰“翊运宣化”、咸丰七年(1857)遭受兵灾,仅余二门东元坛殿3间,东西庑各3间,真武殿后小屋3间。万法宗坛5间,西庑3间,东庑3间,亦毁后复之。
  61代天师张仁最在同治四年(1865),重建二门3间,敕书阁东“味腴书屋”上下两栋,共9间,分前后二进,后为正屋有楼,中有天井两厢,古门上有隶书对联曰:“泮芹蔓衍芹期采,丹桂花开桂可攀”,后门额书“秀接衡阳”;灵芝园、纳凉居各1所,又于同治六年(1867)建头门1座,东西2间,大堂3间。堂后东西鼓楼各1座,宅门1座,东仓房10间,西门房3间,东西耳房各8间,保安楼西廊房5间,小屋3间,东耳房10间。同治十二年重建保安楼上下2栋共10间。光绪七年(1881)重建三省堂5间,即今之天师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师府头门、二门、大堂、私第、门屋、三省堂、后堂、元坛殿、书院、万法宗坛、法箓局、提举署等建筑基本存在,但均破烂不堪。
  从1949年至1982年的30余年中,天师府先后被上饶专区师资进修学校(1978年改为上清师范、1982年又为贵溪第三中学)和江西冶金公司地质勘探第十一队占用并就地新建了教学楼、宿舍、厂房等。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嗣汉天师府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并列为全国21座重点开放道观之一。贵溪县成立了“天师府修复领导小组”,以天师府二门外筑墙为界,门外为学校区,门内为宫观区,并从1983年起由国务院逐年拨款,江西省政府也配合拨款进行修复。1985年起修复小组即着手在天师府原建制的基础上,有的拆迁,有的改建,有的新建。
  1992年夏,天师府头门修复竣工。1994年10月,新建的玉皇殿竣工并举行了玉皇大帝圣像开光醮典。1996年,天师府二门拆除重建,同年竣工,为“歇山式”仿木结构,保持了明朝的建筑风格。2000年11月,重建的玄坛殿、法箓局同时竣工。2002年10月,重建敕书阁与重塑六十甲子神像同时竣工并举行了盛大的开光醮仪。在此期间,对原有的天师殿、天师居室等也进行了修缮加固和防蚁防火处理。至此,天师府以中轴线为基准的全面修复工程基本完成。
  嗣汉天师府目前的格局与规模
  位于上清古镇中部,南北向,门临上清河,隔岸桂洲村即明首辅大学士夏言故里。背靠华山,公路龚资线(龚店一资溪)在府后墙外经过。东距大上清宫1公里,距上清火车站3公里,西侧为留侯家庙与朱老爷(丹溪)庙,距正一观6公里。天师府占地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呈八卦型结构,殿堂巍峨,气势壮观。
  [第一进院落]头门,钢筋水泥仿木结构,碧瓦红墙,丹楹朱扉,临街耸立,门前石麒麟一对护卫,红墙两边左书“道尊”,右书“德贵”。中门上悬“嗣汉天师府”直额,正中两柱有抱柱对联一幅,曰“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进门为宽敞的青石甬道,翠柏林立如列队警卫,甬道中有仪门,浑雄威武,使人顿生“侯门深似海”之感。仪门两侧,东边为钟亭,重9999斤的元代铜钟置于亭中,西侧为小竹林,置凉亭2座。二门前,东边为玄坛殿,正殿为财神殿,分祀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关帝圣君,配殿两间,分祀太乙救苦天尊、吕洞宾、黄大仙、梓潼帝君、葛玄、许逊。西边为法箓局,此处原系两个机构,是天师制作法箓的地方,提举署是提举办公的地方。2000年修复后,仍沿用法箓局的原名,以示尊重历史,殿内侧改祀9位女性神像,分别为斗姥元君、西王母、皇土后地祗、慈航道人(观音)、何仙姑、碧霞元君、九天玄女、魏华存夫人、妈祖。
  [第二进院落]天师府二门,为三间三门式结构,系清同治六年所建,原为木质。1995年改为钢筋水泥仿木建筑,雕梁画栋,造型美观。门两边有名画家彭友善教授所书对联“道教圣地龙盘虎踞千古胜,人间仙乡鬼斧神工十分奇。”门前两边墙上刻有松雪书《道德经》,书法工整,雕刻精细。门上方高悬“敕灵旨”竖匾1块。门前圆柱上有抱柱对联一副,“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为当代道教大师、上海道协会长陈莲笙所书。此联历史悠久,言简意赅。原文究为何人所撰无从查考。另外六扇门扉上绘有隋、唐之际著名英雄秦琼、尉迟恭、单雄信、程咬金、罗成、杨林像。
  进入二门为天师府第二进院落。院内豫樟参天,绿草如茵,假山巨石,错落有致,古碑石刻琳琅满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院内的“玄教大宗师碑”(又称“仁靖真人碑”)。
  《玄教大宗师碑》是元代的遗物,系元代道士大书法家赵孟频所撰书,迄今已680余年,碑中详尽地记载了上卿玄教大宗师张留孙的家世以及从事道教活动和皇帝的敕赐等。字体潇洒流畅,秀丽端雅,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且对于元朝的文化研究,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仁靖真人碑旁,另有两碑。一为44代天师张宇清墓志铭,一为清嘉庆年间重修大上清宫碑记,都是1983年以后从上清镇村民中搜集到的文物真品。
  二进中苑为玉皇殿。殿前甬道中间为“灵泉井”,亦名“法水井”,据载系南宋高道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大师与35代天师张可大共同开凿的,现辟为“灵泉圣水”,有医病强身之功,不分冬夏,游人争相汲饮。井北为玉皇殿台阶,中饰双龙戏珠石雕盘龙,拾级而上即玉皇殿。
  “玉皇殿”为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占地600余平方米,是府内最高最大的宫殿。主殿供奉的玉皇大帝神像身高9.99米。金童玉女侍立左右。岳飞、朱彦、苟兴、庞乔、张骄、邓忠、温琼、殷郊、毕环、刘甫、陶荣、辛环等12天将陪祀两边。8条银龙盘柱楹间。整个大殿显示出人间天庭的森严。
  院东为绿化带。院中有10余株古樟树,树龄均在700年以上,其中有7株古樟呈北斗七星状排列。西侧为“宫保第”,考宫保第的来历,第50代天师张国祥于明万历年间诰封“太子少保”,宫保乃“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的统称,故宫保第应建于明末清初。宫保第为典型的徽派古民居风格,正门朝西而开,有石雕“宫保第”三个大字和一副对联“世爵久膺德绵汉代;元纲永握道阐名山”。宫保第旁为“广缘斋”,亦属徽派民居,现辟为道众食堂。
  [第三进院落]私第门屋,旧称私第门,也是前宫后府、前衙后宅的分界线,状极古朴,系清朝同治六年由61代天师张仁最修建。门首上书“相国仙府”4个大字。门边有对联“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
  天师殿,原名“三省堂”,原建于光绪七年(1881),共5间,门前立一照壁,绘自然风光图一幅,内饰鹤飞、鹿走、蜂舞、猴攀四种动物,取其谐音为厚(鹤)、禄(鹿)、封(蜂)、侯(猴)之意。三省堂原为天师生活起居之所,现改为天师殿,中祀祖天师张道陵像,王长、赵升立侍左右,右祀第30代天师张继先像,左祀第43代天师张宇初像。殿中央上悬明太祖洪武五年御赐第42代张正常大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匾,右悬宋徽宗崇宁四年赠第30代天师张继先“道行高洁”匾,左悬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御赐第57代张存义大真人“真灵福地”匾。殿东西厅房,现为文物陈列室。殿前檐及东西,三面皆以雕花透空木格子装饰,丹楹、朱扉、彤壁、红窗显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天师殿后面与中厅以天沟搭接,又以砖墙石门分之,石门上书“道自清虚”4字。中厅楼上传为孤仙堂。楼下祀4代天师张盛神像。中厅与后厅以天井及东西厢房相连缀,厢房上置楼阁,东西相对,并与中厅、后厅形成天井。后厅是天师的生活食宿厅,共五间分东西两部分。厅堂中间,前面悬“教演宗传”匾额,为乾隆七年御书赠第56代天师张遇隆,后悬“道契崆峒”匾额,为民国3年(1914)袁世凯所题赠。整个天井,青石铺地,一尘不染,四壁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呈现出封建王府气派,现作道教历史资料陈列厅。经后厅而进,则直通“灵芝园”。园前新修有八卦门,门墙顶呈双龙戏珠型,门左右有“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对联,园内东西各建廊房四间,整齐相对。园中金桂银桂,奇葩异花,四季飘香。灵芝园北即敕书阁,乃藏经纳籍之所,毁于清咸丰年间,现已修复,且更巍峨、辉煌,与灵芝园南北相对,自成院落。
  私第东边,紧连私第,从南到北建有廊房十间,为道众住宿及办公之用,再东,南起大门,北到后门,长达300余米之宽敞地基,原为“天府家庙”、“天师书院”旧址,“文化大革命”中上清师范建成教工宿舍四栋计40套住房,现归天师府,作道众住宿之用。
  私第西边,紧贴私第,建有接待处3间,往北有库房10间,再北为天师府招待所,分两进。自成院落。后通百花园。
  “万法宗坛”是道教祖庭的重要标志,位于私第西边,坐北朝南,自成院落,前临大院,院门悬“万法宗坛”额,院门东西各有库房3间。院内置3殿,是张天师在私宅的祀神之所。北方正殿5间,钢筋水泥建筑。碧瓦朱楹,红墙丹牖。殿内原祀3清、四圣、南北斗、28宿、36天将等138尊神像,现祀三清、四御、三官、五老;正殿前分东西两配殿各3间,东祀护法神王灵官,西祀财神赵玄坛,俱碧瓦、朱楹。院中硪石甬道,盆花列陈,尤其千年罗汉松,青翠葱郁,雌雄两株并排侍立,红窗、彤扉笼罩院宇,进入院内,如置身仙境。“宗坛”后面,原为真武殿址,现为花草葱茏、古树浓荫的百花园(又名后花园)。园后接百花池(原名玄武池),池中碧水荷花,金鱼上下,倍感清幽。
  天师府管理
  古代天师府管理机构
  北魏泰常八年(423),立天师道场。宋元以后,始有封爵,或号“先生”,或封“公”,皆出一时之异数。明初,更天师号,给正一嗣教大真人印,掌天下道教事并世袭。其管理机构,据清,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爵秩》载:“旧志部授知印、都目、司务各一员;掌事四员;监纪二员;赞教二员。宣德间(1426 - 1436)加二员,知事四员,掌书一员。”天师府僚原分出家和在家两项:知印、都目、掌事、监纪等俱属在家;赞教、掌书、知事、法箓局提举俱为出家。大上清官设有提点,另外还有法师、高功等均属管理层的成员。
  赞教、掌书、知事、法箓局提举
  赞教、掌书二职设于明洪武元年。此两员必以上清官明习教典之法员为之而受命于天子。
  据零星史料考证,明、清两朝,先后担任赞教、掌书的人员大致有:
  洪武间,郑元羲、陈宗元任掌书。正统年间(1436-1449)敕上清宫道士高缙云,周应翰为赞教;官彦矩、席克中为掌书。成化间(1466前后)邓玉元、王绍通、段文锦为赞教;林智茂、朱文吉为掌书。嘉靖五年傅德严、邵启南为赞教,余永寿、詹望奎为掌书。
  清朝担任赞教的有:徐远达,饶州府余干县人;李元佐,建昌府泸溪县人(今资溪);刘元斌,广信府贵溪县人;赵元治,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人;徐运诚,贵溪人;舒运本,安仁人;欧久榕,贵溪人;
  担任副理的有:涂元昌,抚州府金溪县人;周元定,建昌府南城县人;徐元善,广信府贵溪县人;王元良,广信府贵溪县人;唐元异,建昌府南城县人;鲍元亮,建昌府南城县人;傅元相,广信府贵溪县人;童运正,饶州府余干县人;徐运亨,广信府贵溪县人;毕运泰,广信府贵溪县人;黄运登,建昌府南城县人;黄运隆,广信府贵溪县人;李运通,广信府贵溪县人;吴运茂,建昌府南城县人;龚运得,建昌府南城县人;赵文谟,饶州府余干县人;邓久丰,广信府贵溪县人;杨运熙,广信府贵溪县儿;倪久亮,金溪县人;毛保光,贵溪县人;
  担任知事的有:胡久锡,贵溪县人;徐元机,贵溪县人;汪运福,贵溪县人;程久懋,休宁县人;鲁久章,贵溪县人:刘九蕃,南城县人;吴久畴,南城县人;万长庆,南昌人;饶长铭,贵溪县人;刘运芙,贵溪县人。
  知事、法箓局提举俱由出家道士担任。清乾隆元年(1736),皇帝下令“清厘天下僧道,惟龙虎山上清宫法官道士不另颁度牒、部照,听真人、提点给于印照”,亦异数也。(见清·娄近垣《龙虎山志》)。法箓局提举本是额设之外的职务,以上清宫法员充补。因相沿较久,遂成惯例。由于年代久远,知事一职的人员无从查考,仅知明、清两朝担任过法箓局提举的人员有王绍通、周应瑜(成化年间)、周济世(神宗朝);清代则有戴资琮、饶资根、江元鸿等。
  知印、都目、掌事、监纪
  知印掌大真人印信之封开;都目掌大真人府地亩租税钱粮之出入;掌事掌赍捧表呈及一切差委之事。这三项均由在家之人充补。
  监纪之设,相传为52代天师张应京于明末崇祯年间募兵捍卫乡井时才设的,并非“法职”,后来沿用并误为法官之首职,可统辖赞教、知事。
  上述职级虽由大真人、提点指定,但须报礼部“部授”。
  上清宫提点
  上清宫法员旧志无考。其职称之设,散见于诸书。只知在宋朝时,有留用光、薛应常为“管辖”;洪微叟为“都监”。另外,还有“道正”、“监宫”、“知宫”、“知观”等职。元朝有称“住持”;张闻诗、李宗老便担任过“住持”。明万历以后,上清宫设提点一员、提举一员、副官二员、上座二员、监斋一员、直岁一员、掌籍一员、书记一员、知事六员、知书一员、知库一员。到清朝时,已无“上座”、“监斋”、“直岁”、“掌籍”、“书记”、“知书”、“知库”诸职。而“副官”则称“二副理”。
  考清乾隆十五年版《贵溪县志》有赵松雪(赵孟頫)曾谪为上清官提举。年代不详。
  雍正九年(1731)。上谕礼部,议给提点印信。提点、提举及赞教以下札付礼部复准。从清代娄近垣担任上清宫提点时的级别来看,提点一般官居四品。据查考曾任上清官提点的人员有:
  张友霖,字修文,洪武初为上清官提点;
  吴伯理,号巢云子。永乐中(1403-1424)任上清宫提点;
  王绍通,字用之,金溪人。天顺间(1457-1464)授赞教兼掌真人府法箓院,都提点。
  周应瑜,字垣夫,成化间(1465-1487)授赞教法箓都提点。
  张定汉,贵溪人,嘉靖初(1522),授上清宫提点。
  万历五年,奉旨准授道官周雅颂、吴郁文任上清宫提点、提举。
  陶隐贤,安仁(今余江)人,授道录司左正一兼龙虎山大上清宫住持,寻升高士。
  何海曙,字四和,安仁人。崇祯间(1628-1644)任上清宫提点。
  高惟泰,字凌云,清初任上清宫提点,曾日驰300里为勒拖亲王治病,年九十卒。
  周大经,字子箓,南城人,妙正真人娄近垣之师。任上清官提点。年七十卒。
  娄近垣,字郎斋,法号三臣,自号上清外史。松江娄县(属上海人)。雍正五年授四品龙虎山提点,封“妙正真人”,后隆迁三品,编《龙虎山志》。
  汪克诚,字赞可,原为真人府监纪。乾隆三十六年随57代真人张存义入觐,蒙恩给玉道冠。三十九年奉旨留京。四十二年授上清宫提点,京畿道箓司。
  曾任署理提点者有:
  刘远任 抚州府金溪县人。雍正10年署理2年。
  金远宁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署理2年。
  惠远谟 苏州府吴县人。署理9年。
  夏远应 江宁府上元县人。署理13年。
  李资福 建昌府南城县人。署理9年。
  桂远馨 饶州府安仁县人。署理3年。
  詹资国 广信府贵溪县人。署理7年,协理4年。
  蔡远蕃 信州府贵溪县人。协理2年。
  施远恩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协理9年。
  闵远愷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协理13年。
  邓资裕 建昌府南城县人。协理7年。
  朱资学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协理7年。
  徐远达 饶州府余干县人。协理提点7年又署理提点4年。
  李元佐 建昌府泸溪县(今资溪)人。署提点。
  以上至清·同治十年(1871)止
  民国时期天师府管理机构
  据江西社科院副研究员郭树森编撰的《天师道》一书所载:民国16年( 1927)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培德释放了被关押在南昌的63代天师张恩溥。张恩溥回到天师府之后,自行组织了管理机构,设有秘书、法务部、总务部、知事厅、赞教厅、制箓局等机构,并配备了警务班。
  当代天师府管理机构
  1956年11月,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天师府法官汪月清(1887-1961)出席。次年4月当选中国道协副会长,江西省政协委员,并负责天师府经书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1957年4月,天师府法官曾习勤(1897 - 1968)当选中国道协理事,同年6月当选江西省政协委员,并负责上清宫文物保护工作。
  1983年,贵溪县成立“天师府修复领导小组”。
  1986年张金涛当选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并当选江西省政协委员。次年任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主持。同时还当选为鹰潭市政协常委、江西省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常委。1991年被授予“大法师”称号。1992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1994年推选为江西龙虎山道协会长,并担任江西省道协常务副会长。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1994年5月成立“江西省龙虎山道教协会”。会长:张金涛;副会长:何灿然、张青剑;秘书长:薛小荣。理事:张金涛、何灿然、张青剑、薛小荣、张贵华、汪建荣、曾广亮、江国松、王丽萍(女)。
  1998年4月起,天师府成立了由道众民主管理的“天师府管理委员会”。第一任管委会主任:张青剑;副主任:张贵华,曾广亮。2001年2月,成立天师府第二届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主任:张金涛(兼主持);副主任:张贵华、曾广亮。顾问:张青剑。委员:张金涛、张贵华、曾广亮、王丽萍(女)、张春荣、汪兴海、余能发。
  第二节 大上清官
  大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陲约0.5公里处,距龙虎山12公里。是历代天师阐教说法、传道授箓及举行重大醮仪的最大宫观,为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素有“神仙所都”和“百神受职之所”之称。
  上清宫的前身是东汉和帝时(89 - 105)道教祖师张陵在龙虎山结炉炼丹时所建的“天师草堂”。原址位于龙虎山正一观处。汉末,第4代天师张盛承启祖教,从汉中迁回龙虎山建传箓坛。唐会昌年间,武宗召见第20代天师张谌,赐帑银在龙虎山传箓坛址建道观,并赐额曰“真仙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天圣年间(1023-1031)迁龙虎山之南。元桔元年(1086)第28代天师张敦复重修之,贾善翔为之记,其所现已不可考。崇宁四年(1105)第30代天师张继先请于朝,宋徽宗命拨赐米万余斛(一斛十斗),由江东漕臣在龙虎山丈量土地,重建上清观于今址一直未变。政和三年( 1113)宋徽宗恩准上清观升为“上清正一宫”。“时宫中学道者常数百人。”南宋时,统治者对上清官进行了扩建。宋理宗赵昀于端平年间委派正一派道士易如刚对上清宫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兴建。建置为6殿(即三清殿、真风殿、吴天殿、南斗殿、北斗殿、琼章殿)、2阁(即皇帝景命阁、宝奎阁)、1楼(即琼音楼)、3馆(即宿云、蓬海、云馆)、2堂(即斋堂、正一堂),堂之左为方丈,东西建道院数百楹。景定年间,宋理宗命张闻诗创建上清官门楼,榜曰“龙虎福地”。随后又命道士毛允中在上清官内增建紫微阁,理宗御书匾额以赐。
  元朝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赐帑银重修上清宫,23年后,元武宗也赐帑重修上清官。后三年,上清官遭火灾,武宗又再次赐帑修复如故,并改“上清正一宫”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元仁宗嗣帝位后,于皇庆二年(1313)对上清官重加修葺。在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上清宫又因火灾被毁,15年后,即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赐帑修复。元至正十一年(1351),又因“不戒于火”烧毁。17年后,到明朝才予修复和扩建。
  明初,上清宫一片废墟。第42代天师张正常用明太祖朱元璋所赐金币作“三清殿”,其余无暇顾及。直至第43代天师张宇初嗣教,才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奏请重建上清官。重建费用主要是贵族、官僚捐助,朱元璋也亲赐宝钞5000贯。重建工程自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动工,二十六年十月告竣。苏伯衡《重修上清宫碑文》载曰:“嗣汉四十三代天师张公宇初,请于今上皇帝作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庆成于洪武二十六年十月告完。公以谓首尾四载,而兴起三纪之废坠。昔者云屯雾蔽之区,今也丹台璇室之炳焕。昔者猿吟鹤唳之境,今也金声玉振之砰訇。岂吾之所能为哉,国家之威灵也。”其规模:“中为阁,阁之上为玉皇殿,下为经堂,其前为真风殿,真风殿者,祖师祠也。祠之前有三清殿,又前为玄坛,复以重屋。坛之前为三门,门之前为虚皇坛,坛之前为棂星门,而东西各属以周庑,表以层楼,左楼悬大钟,右楼悬大鼓,东为东庑,内外方丈,上下库司,玄坛祠、蓬海堂、宿云堂在焉;西为西庑、寿星堂、玄帝殿、斋堂、藏室、上下官厅在焉。而钟台又在其东,通为间,若干为楹。规制悉如其旧,而雄杰壮丽视昔有加焉。”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又于永乐元年(1403)赐缗钱修葺。十四年再修,其殿宇建置和名称也有改变。易紫微阁为正一堂。钟楼下增置雷祖祠,鼓楼下增建五岳圣帝祠、元坛祠。北有吴天殿、真风殿,东有福地仙宫殿,稍南有三宫殿,西有留侯殿,又南,为十二真君殿,真君殿西北有南斗殿。方丈东有提点提举所,又有法堂在方丈南。真君殿在法堂东。而旧时虚皇坛、寿星堂、元帝殿则无有矣。明正德三年(1508),第48代天师张彦预奏修上清宫。同年六月十二日,明武宗朱厚照敕遣内官太监李文会同江西镇巡等官监修。正殿曰寥阳殿,东西通廊,东庑配殿曰三官,曰元坛;西庑配殿曰四圣,曰文昌。寥阳殿之后曰真风殿,真风殿之后曰玉皇阁;东曰雷祖殿,西曰高真殿,皆南向。寥阳殿前日龙虎殿,旧时正一玄坛殿也。南曰门屋,东西二楼钟鼓之所在,楼之北建二碑亭;楼之南棂星门。又南折而西曰下马亭。亭之西南曰门楼。临街东西二坊,左曰崇福,右曰广教。崇福东曰碑亭,立元时二碑。钟楼东北为提点所,北边为库楼,鼓楼西南为官厅。
  嘉靖十一年(1532)提点张定汉题请,敕遣中官董修。万历三十七年(1609)被水毁,五十代国祥真人重修,规模一如旧制,礼部尚书施凤来为之记。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圣祖御书“大上清宫”匾额。五十二年(1713)特赐帑金,命江西巡抚佟国勃、杭州织造孙文成修葺。
  清雍正九年(1731)世宗皇帝恩赐帑银10万两重修大上清宫,遣大银台宫詹翰林学士留保和原直隶臬司浦文焯会同署理大真人印务张昭麟协同监修,次年八月告竣。当时的建制是:宫门南向,面临大溪,溪北为横街大路,街北建三脊四柱牌坊,坊北东西竖两根幡杆,叠石为基,中以巨石铺路,东西缭以朱垣。楼七间,重檐丹楹,檐际悬康熙皇帝御书“大上清宫”匾额。南往云林,琵琶诸峰,奉真武大帝于楼中。楼东西祀灵官元坛。楼下东偏小屋司香灯及守门人居住。进阙,左右绕以朱垣,乔木森列,逶迤三折。北至下马亭,西向过亭折北曰“棂星门”,凿石为之,中设朱栅。棂星门之北有龙虎门,乃望阙朝贺之地。门外,苍松二株,古樟二株,皆高数百尺。门内,东西向祀雷部六帅。门之南,东西碑亭各一,碑勒明时修大上清宫的敕谕。钟鼓二楼在两碑亭南门之旁。东西角门各一。门之北为甬道,又北为台阶,白石陛三重,上周以石栏,凿莲花为柱饰。北为玉皇殿,旧之寥阳殿也。凡殿皆以所祀神像更名。玉皇殿北后殿,旧之真风殿也。又北为三清阁,旧之玉皇阁也。阁下祀九宸,东西列三十六雷神。龙虎门以北,东西周廊共44间。玉皇殿之东西配殿曰三官,曰三省,旧之元坛文昌殿也。后土殿之东西配殿曰五岳、曰四渎,旧之三官、四圣殿也。三清阁旁,东曰文昌殿,又东曰天皇,旧之雷祖殿也;阁西曰关圣殿,又西曰紫徽殿,旧之高真殿也。四殿俱南向,以上皆彤壁朱扉,金铺铜沓冒。正殿重檐丹楹藻井,间以金碧,饰以云龙,三清阁覆以碧琉璃瓦,皆因宫之旧增修。
  玉皇殿东南为碑亭,覆黄琉璃瓦,重檐丹楹,藻井金饰,雕石为基。内供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
  龙虎殿前,从西侧门向北,循墙行新建之斗姆宫。殿七间,正南向,覆以黄琉璃瓦,重檐罘瓦。中祀斗姆像,东西列从神四,南为穿堂七间,覆碧琉璃瓦,以黄琉璃瓦饰檐,磨砖铺地,凿中道为云龙形,瞻祀者由左右拾级而上。东西为短垣,上为朱牖穿堂。南为前殿五间,碧瓦罘沿,一如穿堂。前祀真武,旁列从神四,后祀王灵官铜像。又南为朱门三,金铺铜沓冒,前檐悬世宗宪皇帝御书。斗姆宫额门旁,东西角门二,前殿东西配殿各三间,东祀太岁,西祀送子。正殿东西修房各五间。房南,东西亭各一。凡殿俱朱牖、丹楹、彤壁、藻井间画云龙。门外照墙,以碧琉璃瓦为盘子龙形,饰中央。四角龙虎门。自东侧门向北而人为提点司。门屋1座,堂3间,后仓房7间,前后东西厢房8间。又斋堂3间,南向厨房2间居其侧。前门屋1所。四周围墙为醮坛斋食之所。由提点司过西向北而上为虚靖祠,正南向,门屋5间。正祠3间,祀虚靖公像。中有石刻祖天师像,四方墨摹者即此。东西庑阁3间,从祠过东,则炼丹处也。即宋御赐书名靖通庵。以前为菜园,复后易以八角台阁,朱牖、丹楹、窗琉通达。松篁藤树,周遮掩映,今砌以石龛,盖近修也。其前则为鹤归亭,雅素幽深。亭西竖靖通庵歌墨刻。
  在龙虎门东为道院8所;曰三华、东隐、仙隐、崇元、太素、士华、郁和、清和。
  在龙虎门西为道院16所,曰崇禧、崇清、繁禧、达观、明远、洞观、栖真、混成、紫中、清富、凤栖、高深、精思、真庆、玉华、迎华。参差环向,如星罗棋布,每院门屋1所,正厅3间,左右丹房共4间。后楼房3间。左右耳房各1,周遭绕以短垣,各为院址,共24院。以宫中之法官居焉。
  上清宫还拥有历代皇帝恩赍的香田、膳地、山林、水塘约70余顷(每顷100亩),年收租谷9000余石。
  民国19年(1930)上清宫发生火灾,2宫24院均受延烧,殿字楼阁化为灰烬。尔后,辟为上清宫林场。迨至民国38年5月,只存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楼、东隐院等破败建筑。
  195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上清宫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9年,上清宫的残存建筑全遭摧毁,屋基甬道条石被用作上清大桥桥墩,砖瓦木料等被上清各机关单位瓜分使用。其后,国营上清林场一直在此处办公,并建有办公楼。
  2000年,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启动对大上清宫进行重建,至2001年第一期工程告竣,已经恢复的有:
  福地门2层,歇山顶式结构,在原址依原样重建,重檐朱楹,巍峨壮观。楼上有一大屏风,屏风前画有太上老君、张道陵、天师和真武大帝神像,屏风背面画有大上清宫图,正殿抱柱书有楹联,道气儒风,使人赏心悦目。
  甬道巨石铺地,逶迤三折,一依旧制,人至此皆有深不可测之感。甬道两边墙上,刻有日月功曹,栩栩如生,庄严肃穆。
  下马亭钢筋水泥仿木结构,雕龙画风,气势雄伟。亭外有塑雕马。宽阔的通道上,饰以天罡北斗图案,凸显道门奥旨。
  灵星门又称午朝门,仿古结构,比过去更为雄壮,门内原为朝圣之所,现辟为广场,饰以八卦图形。广场两侧钟鼓楼亦已恢复,一依原样,更为壮观。
  放生池原为30代天师虚靖真君所建,后圯。现以钢筋水泥重砌。放生池四周,植以花草树木。池旁两株千年古树,相传为东汉张道陵手植,现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东隐院在古树之后,依原样重建,内供清三品通议大夫、妙正真人娄近垣像,前厅饰以字画,古朴典雅,再现明清时的岁月。
  伏魔殿在东隐院之南100步。重檐丹楹藻井,其建筑一如旧制,殿内,四周绘梁山108将画像,镇妖井置殿中,仍为宋代遗物。井旁,品质驮牌,碑上大书“遇洪而开”四字,亦为旧时遗物。人至此处,便可体会到《水浒传》中“洪太尉误走妖邪”的意境,殿后小山,松柏成荫,有小径置凉亭,供人小憩。
  2005年9月,经江西省民族宗教局批准,大上清宫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张金涛。第三节 正一观
  正一观是中国道教鼻祖张道陵在1900多年前结炉炼丹处,是正一天师道祖庭的象征。座落在龙虎山镇龙虎山村,原名祖天师庙,在龙虎山祖天师张道陵炼丹处,南距天师府6公里。第4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居山中,建祠祀祖天师于此。南唐保大八年( 943),敕建天师庙,翰林学士陈乔撰《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但早在唐天宝年间(742-755),道士吴筠就曾有“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头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的诗句,证明在唐时即已建庙。
  宋元桔元年(1086),第28代天师张敦复重建,贾善翔有记。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30代天师张继先奉敕修建,赐改额曰“演法观”。宋咸淳七年( 1271),第36代天师张宗演又新建殿宇,周方撰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敕改额曰“正一观”。明万历七年(1579),遣太监杨辉督修,万历三十九年,第50代天师张国祥复修,一如旧制,正殿5间,中祀祖天师及王长、赵升二真人,俱浴金铜像,左右两庑各3间,正门3间,殿后玉皇殿5间,丹房6间,庖渭皆具。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复修,礼部尚书施风来有记。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朝廷又拨帑重修,改玉皇殿为楼。雍正九年(1731)遣官重修,复命署理大真人张昭麟协同办理,历经数月而成,新的建制为:正殿5间,重檐丹楹,彤壁琉璃瓦,东西周庑各10间,环以朱栏。元坛殿3间在东庑中,从祀殿3间在西庑中,仪门3间。朱扉金铺铜沓冒,阶下钟鼓2楼。凡殿、楼、门、庑、梁、栋俱饰彩绘。正门为阙者三,中额曰“正一观”,阙门皆朱漆铜沓冒,门外幡杆二、正殿后楼房5间,自阙门至楼前甬道、阶级皆砌以巨石。丹房3间在大殿西,丹房后楼房3间,左右披厢各一,备庖湢。红门一座,在正殿后东北隅,门外,即炼丹岩、濯鼎池诸古迹。并令选募道流,永奉香火,赐田130余亩,加观中原有田地计300亩,凡属道观田地财产,天师族属家人皆不得到观侵损,此乃明令所禁。清嘉庆二十年(1815)第59代天师张钰又借帑银修复,建制如旧。规定“地属贵溪县三十都又一鄙,正一观户下完粮与上清宫一体,永免差徭。”
  1949年前后,正一观不慎被焚,仅剩残垣。2000年策划重建,翌年竣工,其建制为:正门,坐东朝西,三面环山,门对上清河,为仿古歇山式建筑。过仪门,有影壁,原“七星池”改为“放生池”。进入大院,巨石梵地,有护栏,两边为厢房,钟鼓楼南北而居。正中为祖师殿,高15米,面积876平方米,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殿内供奉着祖天师张道陵及其弟子王长、赵升神像。
  祖师殿前有南北两个配殿,南为从祀殿,为正一观配祀历代天师和高道之所,今塑有24代张正随、42代张正常天师神像,北为元坛殿,传为第4代天师张盛由汉中迂回龙虎山时的传箓坛,故塑有张盛天师神像。
  祖师殿后为第二进院落,周围廊房相连。正殿为玉皇楼,建筑形式和规模与祖师殿大致相同。楼下祀玉皇大帝及金童玉女神像。楼上祀西王母神像。玉皇楼北侧为“丹房”,其中供奉太上老君及其弟子尹喜、徐甲的神像,侧房内还有炼丹炉灶模型。
  整个正一观占地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重檐丹楹,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2005年9月,经江西省民族宗教局批准,正一观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张金涛。第四节 兜率宫
  兜率宫座落在仙岩的最高山峰上,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它坐西朝东,五进而起,九根大柱支撑屋面,象征九五之尊的帝王宫殿。兜率宫占地670平方米,高19米,彤壁朱扉,重檐丹楹,上覆灰色琉璃瓦,四周有花岗岩护栏。从北侧人宫,大门柱子上有篆体楹联“自领名山司洞府,别开真境近人寰”。这是元代文学家揭侯斯的《龙虎山》诗句。正殿正中神像是道教教主老子,像身高12.3米,以应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思想。
  兜率宫又称仙人城,其渊源深远,相传老子曾在此处向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授道法玄机,老子遂为道教教主,4代天师张盛返龙虎山后,感念老子功德,就在这里建庙以供奉老子神像。至唐代唐玄宗以道教为国教,将太上老君尊为祖神、族神和“太上玄元皇帝”,亲赐银两给第15代天师张高,在龙虎山的制高点建兜率宫,以祭礼老子。这里就成为历代天师和道教徒祭祀、朝拜老子的宫观,也是天师研读诗文,以道会友的场所。原来的建筑已毁,1998年根据原样在原址上重建。
  站在兜率宫前朝前眺望,群山叠翠,河水似带,当年第30代天师张继先在此写下诗篇“一条涧水玻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绝美佳句。在这里可看到“雄狮回头”、“百凤朝阳”、“七星拱斗”以及莲花石、仙桃石、无蚊村等景区。恍如置身于仙山琼阁。
  兜率宫是道释共处的地方。宫旁边有个依洞穴而建的庵堂,洞内可容纳千余人,这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仙姑庵,庵内供奉着观音等佛教神像。该庵始建于宋代,原名“仙岩山寺”,本是一处僧寺,宋熙宁间(公元10跎—1077)宝月禅师从浦城来此传灯授徒,元代后尼姑进山,僧寺改为尼姑庵,供奉观音、地藏王等菩萨,香火逐年旺盛。至民国年间,庵内仍有培位尼姑,并有许多美丽的历史传说。
  登兜率宫须从仙岩上山,要经过“仙岩门”,“凤凰桥”、“仙风门”等,一路上有许多景点可游览。
  《龙虎山鸟瞰图》清乾隆时关槐所作,原本现存于美国洛杉矶国家艺术博物馆。
  关槐,杭州人,字晋卿、晋轩,号云岩、曙笙,又号“青城山人”。1780年中进士第,官至翰林院编修,该画为写实版画。第一章 宗教活动与传播研究
  正一天师道自诞生之日起,绵延1900余年,它不仅可与政治结合,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也深得普通百姓的青昧,寄托人们的祈愿,深得人们的信奉,因此不仅在历史上相当盛行,而且文化学者及研究人员也相继投入大量精力探究其中奥秘,更加速了天师道飘洋过海、向寰球传播的进程,本章作一简单介绍。
  第一节 宗教活动
  正一天师道以符、箓、醮见长,故世人称之为“符箓派”。其宗教活动主要以消灾祛祸,治病除瘟,祈祷平安,济度亡灵等为职事,符箓道派盛行于民间,活跃于朝野。
  正一天师道科仪名目繁多,大致可分为阳事和阴事两大类。根据斋主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规格和规模。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称为“国醮”。
  [阳醮]折名有请水、安监斋、传递、发奏、启师、扬幡、挂榜、安监门、安监坛、分灯、净坛开光、迎銮接驾、开启、投词、宿启、参社散榜、拜斗、告歇、早朝、午朝、礼拜玉皇、三元法忏、临晚普度、拜表、诵经、解坛、收榜、放河灯、饯舟小济、圆满送圣等。
  [阴醮]折名有请水、灵宝济炼、安监斋、安龙奠士、传递、发奏、启师、扬幡、挂榜、分灯、净坛、迎銮接驾、开启投词、宿启、参社(以上十五折与阳醮方法相同,但内容不同),灵宝济炼,召亡、诵经、关灯、破狱、告歇、三朝、转度人、拜九幽忏、引亡朝参、讲经说法、完礼经赞、普度施食、告歇安奉、启请上对、拜表、诵经、解坛谢师、祭夫、荐先、结帖、化财、小济叹孤、圆满送圣、天神返驾等等。
  历代重要科仪法事
  唐代玄宗召见15代天师张高,命其在京师置坛传箓。肃宗也曾命张高建醮于山中。咸通中(860-873)懿宗命20代天师张谌建金箓大醮。
  五代时,23代天师张季文因“受经箓者可免兵灾,乞求者甚众,乃铸铁环卷数万继之。宋初铁卷箓尤盛”。
  宋代,大中祥符八年(1015),吏部尚书王钦若奏立授箓院。仁宗至和二年(1055)召26代天师张嗣宗赴阙祈祷。28代天师张敦复于神宗熙宁年间建醮于内殿。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灘州盐池水溢,召30代天师张继先书铁符投之,盐课复常。大观元年(1107)“岁大旱,命祷之,雨三日”。33代天师张景渊亦于乾道中(1165-1173)建醮于内廷。
  元代,世祖曾召36代天师张宗演建醮内廷,又醮长春观。成宗登基时,召37代天师张与棣建醮于长春观,凡七昼夜,南北道士有千余人参加。大德五年复召38代天师张与材建醮延春阁7昼夜,成宗亲临。元英宗泰定二年,建黄箓大醮于长春观,国子司业虞文靖公有记。元末,吴王朱元璋召见42代天师张正常于南京。丙午(1366)“求符者日以千计,侍史不能给,乃书巨符投朝天宫井中,人竞汲之,见土弗已。”洪武二年(1369)建醮京都,“通诚于天帝,礼成,赐金帛宴享恩赉”。洪武十六年(1383)召43代天师张宇初建玉箓大醮于紫金山。成祖永乐六年(1408)建玉箓大斋五坛于朝天宫,为徐皇后超度,这次大斋长达百日,是历史上为时最长的一次斋醮法会。由张宇初所主持。永乐十一年( 1413)钦命遣使诣龙虎山,就大上清宫建金箓大醮7日,赐建“放生池”,立石制禁,不许网钓。永乐十五年( 1419)命44代天师张宇清建醮于闽之灵济宫,赐楮币万缗,白金百镒。又命率南北道士1800人建玉箓大醮,又次年分献星辰坛,建保安醮七日。洪熙元年(1425),仁宗即位,命建荐扬大醮,天师宇清及从行弟子各受厚赏,一时荣动朝野。景泰元年命46代天师张元吉,建保镇国祚醮(即金箓大醮),给牒一千度道士。四年又命分献风云雷雨坛,醮于朝天宫。六年,又命建金箓、黄箓两大醮于灵济宫,成化元年(1465)和五年,宪宗又先后命元吉建升真醮和金箓大醮于大德观朝天宫。弘治丙辰(1496)孝宗遣太监李瑾、李珍敕建保国裕民大醮于大上清宫,命守臣邓原并两司掌印官陪祀。嘉靖时,多次建醮,世宗朱厚璁自号“妙一帝君”,称48代天师张彦预为“师”而不名,命张彦頨分祀太和山,齐云山,武当山。据道书所载的不完全统计,明朝张天师共参与主持国醮84次,其中成祖朝15次,英宗朝20次,世宗朝10次。
  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94)命54代天师张继宗进香五岳。乾隆四十一年重建“万法宗坛”,举行了大型醮仪。道光二十五年(1846),贵溪大旱,蝗虫飞天蔽日,县令请60代天师张培源建醮7日。《县志》赞云:“德著金绳,功追玉局。驱蝗虫而乡城争颂,息潮涌而寰海竞称。”
  民国时,63代天师张恩溥于1924年应湖北督军肖耀南之请,率领百余道众到武汉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斋醮,轰动武汉三镇。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张恩溥寄寓上海,曾会同上海道教界两次组织了7天7晚之禳醮,观者日以数万计。1945年8月,为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追祭忠魂,天师府举行了5天6晚的太平罗天大醮。张恩溥临坛亲祀《开启》、《上表》等法事。此外,每年财神生日,天师府都要主办演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的宗教活动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中断了40余年之久。改革开放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正常的宗教活动得以恢复。1994年10月,天师府玉皇殿告竣,邀武当山,苏州玄妙观,台湾、香港,以及美国的道观道友在殿内举行了六天六晚的“玉皇大帝圣像开光迎神护国佑民”醮典。参加这次醮仪的有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国内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20个道教代表团近300人;还有参加龙虎山天师道国际学术研讨会的5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江西省人大副主任王国本、副省长周〓平,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陈莲笙等应邀观礼。
  1997年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天师府举行了盛大的“庆回归,爱中华,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的太平斋醮。
  2000年8月30日,为迎接“中华炎黄圣火”传到鹰潭,天师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做了平安道场,祈祷圣火车队一路顺风。天师府内人山人海,省市领导亲临法会,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同年12月31日元旦前夕,由鹰潭市海外联谊会主办,江西南昌卷烟厂承办、江西临川酒厂、贵溪化肥厂、贵溪铜冶炼厂协办的“世纪钟声”庆典法会在天师府举行。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厉志成,省宗教局局长陈卫民和鹰潭市领导萧茂普、缪兵等出席了庆典。这次庆典还邀请了海内外知名人士张果喜、于果及香港钟表业总会副主席范中强、台湾上林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辉、香港飞雁洞住持刘松飞等参加,可谓嘉宾云集。铸造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的重9999斤的古钟,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一刹那敲响,钟声响彻长空,场面热闹非凡,人人欢呼雀跃。
  2005年10月,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周年,天师府邀请海内外道教界人士及知名学者千余人,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并举行“两岸三地护国佑民世界和平大法会”,鸣礼炮九响,放飞和平鸽900只,可谓盛况空前。
  青词绿章
  正一天师道在举行斋醮科仪时,要准备一份写给“天神”的奏章表文,于是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称为“青词”,又称“青辞”、“绿章”。唐代李肇《翰林志》云:“凡太清官道观,荐告词文,皆用青藤纸书朱字,谓之青词”。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云:“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
  青词多用骈体,对仗齐整,文辞华丽。南宋大诗人陆游就曾撰写青词,其所著《渭南文集》中载有青词6首。明代皇帝笃奉道教,朝臣争以青词邀宠。正一天师道的历代天师和高道,均为青词高手。惜乎世久年湮,大多失考。惟43代天师张宇初在《岘泉集》中保留下许多的青词绿章。今选录如下:
  孟醮青词 乾坤覆载,时倏届於诞辰,科范昭宣,斋并醮於素款。仰希灵赐,恭致谢言。伏念臣某嗣职年喻,抚躬夕惕。驱驰非讼,幸身众之复安,昭事宗祧,感继承之未遂。晨夕之怀忧甚切,省修之励已维新。藏醮祷於冲科,竭衷诚於宸鉴。伏愿皇猷鼎固,教脉珍符。曰寿曰康,介萱席春晖之永,宜家宜室,开兰闱昼日之长。是庆衍於仙基,至恩临於悃忱。年龄茂益,髫稚咸宁。
  本宫大殿庆成正醮谢恩青词 伏以易昭大壮,是宫室之由兴。道焕重离,喜殿廷之遂构。仰衣覆造,恭致谢忱,伏念臣某,嗣职有年,省躬无补。上承帝渥,幸锡赍之宠颁,周率众诚,赖施金之咸集。岁月之稽縻良久,斧斤之经始惟艰。获栋宇於落成,罄衷盟於醮悃。伏愿皇图天广,教范春晖。宜民宜人,介万姓寿康之祉,爰清爰静,安一山宁谧之基。及庆衍於宗传,至恩覃於鼎固。百灵拱卫,五福攸同。
  圆台酬醮斋意 帝命宠临,为储君而请福;微躬疾困,赖慈母以祈安。况官非诬横之干,有远涉风波之虑。省已宜於恐惧,希恩必以祈禳。神佑默扶,醮盟是践。伏愿天锡洪庥,星晖景纬。家庆日增於远大,仁寿同跻;邦基时协於隆平,睿谟克广。萱闱椿永,棠萼兰馨。
  道教服饰
  道士服饰的定型,由来已久。东汉张角率太平道徒起义时,皆头裹黄巾,故称为“黄巾起义”。据《道藏三洞法服科戒文》载,太上老君授张道陵道法后,命云宫玉女,捧出九光宝耀莲冠,五色丹罗锦帔,云谷绛文仙褐,翔凤飞锦羽裙,七色宝云锦祸,瑶华蕊珠文履,碧瑶之笏,七宝之函,流精华,佩琅英、绣挡龙、锦坐褥,琼凤香炉、交龙玉几、斑麟翠拂、明光如意共16种物件赐予张道陵,这是对早期天师服饰的最为详细的描述。
  南北朝时,刘宋陆修静始立道士衣服之号,身披黑巾霓裳霞袖、冠戴二仪、衣披四象、道士的冠、披、褐才有了定制。现在道士的服饰基本上是由陆修静所作定制沿袭而来。共分为8种:
  (一)褂:分大、中、小褂。大褂袖宽1尺4寸,袖长随身,右腋有两飘带,寓意为“飘飘欲仙”。
  (二)袍:又称“得(朵)罗”,袖宽1尺8寸以上,多用蓝色或青色,以象征天色、象征东方,有生气。
  (三)戒衣:黄色、袖宽2尺4寸。弟子受戒时须穿黄色戒衣。
  (四)班衣:表朴不绣花,寓意俭朴。道士做一般功课时着此衣。
  (五)法衣:举行斋醮大典时“三大师”穿的法服。法衣上绣有各种图型,以显示不同的职司。法衣中以紫色为最高品位。
  (六)冠:道士所戴有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受戒道士戴五岳冠、高功法师戴莲花冠或五老冠。拜斗时,戴星冠,一般道士做道场时戴黄冠。
  (七)巾:道士须冠巾。巾有9种,俗称“道有九巾,僧有八帽”。九巾分别是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逍遥巾。从20世纪80年代天师府恢复宗教活动以来,天师府道士一般都冠以九梁巾。
  (八)鞋袜:道士系高筒白布袜、青布圆口鞋、亦穿双脸鞋或十方鞋,山居多穿耳麻鞋、裤管须装入袜筒之内,以示整洁精神。
  道士冠巾服饰,正一派和全真派严格区分,正一道士多以青袍、九梁巾居多,而蓄须则较全真派的少。
  科仪音乐
  沿革:科仪音乐又称“斋醮科仪音乐”,是龙虎山天师道斋醮科仪活动中不可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学界一般称之为“龙虎山天师道音乐”。
  祖天师张道陵创立道教,因对道教诵经表演艺术的重视,从而传承与借鉴了殷周时期“巫祝”的表演与悠扬婉转的祝辞韵律,并溶入到道教诵经的表演中(包括舞蹈与音乐)。后经寇谦之,陆修静等人先后对道教的整顿、改革,道教的表演艺术在逐步演变、发展同时,也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正一派与全真派的“斋醮科仪音乐”。以张氏后裔为代表的正一派龙虎山天师道也正是这一“斋醮科仪音乐”的传承者。
  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在自身的发展中,受到江西民间音乐的影响,同时又包容了佛教乐曲、儒释道兼容的乐曲、民间世俗的乐曲、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曲牌等内容,呈现出一个多元体的音乐体系。
  历来以张氏后裔为代表的龙虎山天师道被视为道教的正统,又因历代政要的重视与扶持,使得龙虎山天师道的地位更加显赫;因而,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对正一派各宫观道教音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属正一派的苏州、杭州、无锡、上海以及广州、台湾、福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宫观的道教音乐都程度不同的受到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影响。如龙虎山天师道娄近垣真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编辑整理的《清微黄箓仪》中记有龙虎山天师道的17首乐曲,其中“隔凡”(即“走中马”)“桂枝香”(即“前桂枝香”)“金字经”等乐曲,至今还在苏州玄妙观与无锡、上海等地宫观的斋醮科仪活动中沿用。同时,还曾一度影响过全真派音乐,现在崂山全真派运用于殿堂之上的“十方吊挂”一韵,就是西汉时期崂山太清宫创建人张廉夫由江西去崂山时带到太清宫的。不仅如此,龙虎山天师道音乐还直接影响过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尤其是戏曲,如赣剧、辰河戏等诸多剧种的高腔曲牌音乐中就有“洞仙歌”、“大圣乐”、“迎仙客”、“天师令”“哭皇天”等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曲牌。据20世纪70年代末音乐人胡克强的调查与考证,无锡的民间音乐家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就是由正一派的道曲改编而成。
  历经战乱,龙虎山的重要宫观上清官、天师府几经焚毁与破坏,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批老道士、高功经师被逐,还俗或羽化,天师道音乐频临灭绝。自国务院将天师府列为全国对外开放的21座重点宫观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天师道的活动得到全面恢复,尚健在的老道士、老经师相继请回天师府。1991年重新成立天师府道乐团,请来专家,委派道士外出学习、深入乡间采访散居老道士和民间艺人;1993年与武汉音乐学院联合抢救、搜集整理、出版了《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谱集,并从中遴选出部分经韵与经曲编录出《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磁带与光盘,2000年又编录出《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之二》、《正一道早晚课经》等。天师道乐团由成立时的5人,到2005年已发展成乐师30人,经师20人的大型道乐团;自1995年以来,道乐团先后应邀在大陆各省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访问演出,获得国内外道教界的好评,称天师府道乐团是一支实力雄厚的道乐团。
  构成:天师道音乐由经韵音乐与曲牌音乐两大部分组成。
  经韵音乐是斋醮活动中经师吟唱的部分,称经韵曲,也可称其为曲牌。它是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主体,数量多,涉及面广,有领唱、独唱、齐唱、吟唱等表现形式,贯穿整个斋醮科仪活动。根据1993年版《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一书介绍,它由课诵及通用经韵,请水安龙奠土科、发奏科、请圣科、拜斗科、三官忏科、社司经忏科、玉皇忏科、三朝科、慈航经忏科、酌饯科、灵宝济炼度弧科、召亡科、度幽科等14个科目92首经韵曲组成。因斋醮有阳醮与阴醮之分,故前11科多为阳醮科仪所用,又称“阳腔”,因对象是神,多用于殿堂之内;后3科多为阴醮科仪所用,又称“阴腔”,其对象是鬼,多用于殿堂之外。
  曲牌音乐是斋醮科仪活动中的伴奏部分,由“文场”与“武场”组成。文场配有笛子、箫、二胡、琵琶、三弦、笙、唢呐、中阮、扬琴等乐器,其演奏曲牌已整理人册的有14支(见《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武场配有大鼓、小鼓、锣、大钹、小钹、小锣、云锣、碰铃、磬、铛、梨板、大小木鱼、五音木鱼、侧鼓等打击乐器,多用于斋醮活动前开场,又称闹台锣鼓(与赣剧的开场锣鼓基本相似);再是用在经韵曲中的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或用于文场曲牌演奏中的击节,段与段、句与句的衔接或在文场曲牌演奏的同时伴以打击乐。
  特点:(1)乐曲应用灵活多变。一首经韵曲,一支曲牌可灵活在多种斋醮科仪活动中穿插运用,视科仪内容的不同可作“一曲多用”。(2)即道即艺,亦神亦俗。道乐的使用与表现呈外向型的表达方式,有较强的娱他性。表达方式分为人世间芸芸众生与幽冥界神妖鬼魔。一方面选用信众与百姓熟悉、易于接受的音乐语言和艺术形式(如吸纳的戏曲与民间艺术表现方式等),达到传道演法渲染祥和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要让信众与百姓在经师的吟唱表演中感受到道乐有几分神秘飘渺,出尘超俗或威厉恐怖的气氛。(3)儒释道兼容。第4代天师在改造天师道时曾倡导吸取佛教音乐理论充实道教,后又加之宋、元时期流行儒、释、道三教思想融合的时代思潮;因此,龙虎山道教音乐也或多或少包涵了儒、释二教的内容。如经韵曲《叹孤三杯酒》中就有“堪叹孔宣王……堪叹释迦尊……堪叹李老君……”这样一些歌颂儒、释、道三教祖的内容,佛教经典“慈航赞”、“弥陀赞”、“普陀赞”就完整的运用在龙虎山天师道的音乐中。
  第二节 授箓传度
  箓名
  道士受箓始于东汉张道陵创教之初,授《正一盟威符箓》120阶及《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法文秘要》等于众道人,又分立二十四治,设鬼卒,祭酒,并将箓名与三品(上、中、下)、二十四治结合,依次授箓。天师二十四治、二十四气、配二十四箓见下表:
  阶品
  法箓是道士应持之典,又是修真人道的阶梯。箓分多种,如:“记录”,即记载天神名讳和职能,《隋书、经籍志》说:“箓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又如“符箓”分为佩箓与箓像两类。佩箓可佩带身上,用以避邪镇妖,护身保命,箓像则以黄纸印制,供烧化之用。符箓中,又分童子箓(女的称观音箓)、预修箓、长生箓、拔亡箓等等,作用各不相同。再如“经箓”,实际上是《道藏》的别名,据称乃“太上真神之箓文,九天众圣之秘言。”还有就是“箓牒”,即道士受戒的凭证。
  正一盟威箓二十四阶品,被认为是张道陵传授于世。以应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二十四气。《正一修真略仪》《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太上正一阅箓仪》《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等道经所列二十四种箓名有同异。据《正一修真略仪》记载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策二十四阶是: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灵百五十将军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将军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凤破秽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护命长生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宫捍厄八卦护身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气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龙虎斩邪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毕印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纲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灵赤官斩邪策,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州社令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斩干鬼万神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天兵符箓,太上九天真符箓,太上九天都统毕箓,太上华盖斩邪箓,太上三五辟邪箓,太上三皇捍厄箓,太上诸度厄过灾箓,太上解六害神符箓,太上女青诏书箓,太上九光万胜箓,道士受法箓阶品,分成不同法位等级,每一法位,又根据道士受法箓的高下,授与不同的法箓名衔,此名衔也表明道士所受法箓品位。
  根据《受箓次第法信仪》记载,道士受职位次第为:
  (1)正一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依次是:清信道士、十戒弟子、箓生弟子、正一盟威弟子,系天师某治太上中气左右某气正一盟威弟子,正一盟威弟子三五步纲元命真人,北斗七元真人,门下大都功。
  (2)道德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有:金钮弟子,太上。高玄法师某岳先生,太玄都太上三宝弟子。
  (3)洞神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有:洞渊神咒九天法师小兆真人,洞神弟子,洞神太一金刚毕券弟子。
  (4)升玄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有:灵宝升玄内教法师。
  (5)洞玄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有:灵宝弟子、洞玄弟子,太上灵宝无上洞玄弟子。
  (6)五符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有:洞神三皇内景弟子,太上灵宝无上洞神弟子。
  (7)河图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有:太玄河图宝箓九官真人。
  (8)洞真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名衔有:上清弟子,上清大洞弟子,上清大洞三景弟子某岳真人。
  (9)毕道法位 此法位的道士称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某真人。
  当代,龙虎山天师府的授箓(受箓)则根据中国道教协会的有关规定,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皈依“道、经、师”三宝,有道教师承法派,拜师人道三年以上;(2)有一定道教的教义经典知识和行持斋醮科仪规范的能力;(3)信仰虔诚,品行端正,威严整洁,持守道教规戒;(4)拥护祖国统一,热爱道教。否则,就不能授箓。而国内道徒要求受箓的条件与海外几乎相同,只有个别条件略严一点。
  受箓品级,则根据《天坛玉格》,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此正六、七品衔头)
  升授“正一盟威经箓”(此正四、五品衔头)
  加授“上清五雷经箓”(此正三品衔头)
  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此正二品衔头)
  再加“上清大洞经箓”(此正一品衔头,属天师真人职衔,一般不外授)。
  看授何品经箓,若五品以下称“仙官”;若五品以上称“仙卿”;若三品以上称“上卿”。据《天坛玉格》序言中说,若授上清三洞五雷者,须看此人品行清洁,德重有身份者方可。按照道教传统,结合天师府近几年的授箓情况,对海外道徒加授箓作了年限规定,三五都功升盟威经箓须满三年;盟威经箓加授上清五雷经箓须八年;上清五雷经箓加上清三洞五雷经箓须十二年。若年限到了,但无功无德者不得升迁,若功德超群或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指济世度人、行善积德方面),可破格升授。规仪
  古代受箓,要先建法坛,分三级,高一丈二尺,金莲花 紫金题榜,青丝周绕坛内。坛内置香炉、香案、函、囊、幡、灯树等。龙虎山张天师法派授箓,按《天坛玉格》,授予箓生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法印、天蓬尺、玉笈、拷鬼棒、令牌、令旗等法器凭证。
  《天坛玉格》是明清正一道举行授箓的科仪经典,有多种版本传世。其中以53代天师张洪任撰序、光绪二十八年(1902)朱鹤卿录写本,内容较全面。受箓道士方可称法师,名录天曹,可以代天说法,举行斋醮法事。
  1991年在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万法宗坛举行了首次对正一弟子授箓传度科仪,为台湾和海外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这次授箓改变天师主坛的习惯,而沿用唐宋三师授箓传度的古风。“三师”即传度师,保举师,监度师。授箓历时三天,分别举行启师、答策、讲经、说戒,颁发职牒,法器等仪式,期间又穿插了请水开坛、安龙奠土、申文发奏、宿启进表等道场法事。尔后遂成定式。
  戒律
  三皈戒:即归依道、经、师三宝,新人道者即受此三戒。
  五戒:《初真戒》载“老君五戒”是:
  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荤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邪淫。
  八戒:《云笈七签》有“受持斋戒文”,所述八戒是:
  一者不得杀生以自活;二者不得淫欲以为悦;三者不得盗物以自供给;四者不得妄语以为能: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六者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者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八者不得耽歌舞以作娼妓。
  三皈九戒:三皈即皈依道、经、师三宝。九戒是:一者克勤,爱国守法是念真戒;二者敬让,孝敬父母,是初真戒;三者不杀,慈救众生,是持真戒;四者不淫,正身处物,是守真戒;五者不盗,推义损己,是保真戒;六者不嗔、凶怒凌人,是修真戒;七者不诈、谄贼害善,是成真戒;八者不骄、傲忽至真,是得真戒;九者不二,奉道专一,是登真戒。
  授箓仪式上,众箓生还在掌仪道长带领下发十二愿:一愿乾坤明素;二愿气象清圆;三愿主躬康泰:四愿融洽八埏:五愿天垂甘露;六愿地发祥烟;七愿四时顺序;八愿万物生全;九愿家多孝悌:十愿国富才贤;十一愿箓生受福:十二愿正教兴行。
  当代授箓
  道教正一派的授箓活动,从民国35年(1946)起便已中断。1991年10月3日至9日(农历八月廿六至九月初三),中断了近50年的授箓活动在道教祖庭——龙虎山天师府举行。这次授箓,由天师府汪少林道长为传度师,天师府张金涛道长为保举师,中国道协张继禹道长为监度师。参加本次授箓的海外弟子共36人,其中,中国台湾20人,新加坡15人,马来西亚1人。
  自此之后,对境内外正一弟子的授箓活动遂定于每年的下元节在天师府举办,到2003年已连续进行了17次。
  1995年12月4日至7日(农历十月十四至十六),对大陆正一弟子的授箓活动在龙虎山天师府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河南、吉林、甘肃、贵州等省的200余名箓生参加了授箓。这次活动,成立了“授箓工作领导小组”,由上海城隍庙主持陈莲笙道长担任组长,鹰潭市旅游局副局长吴小莲、中国道协副秘书长张继禹、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分别担任副组长。担任“三大师”的为:传度师何灿然(天师府),监度师陈莲笙,保举师周念考(茅山道院)。同时还聘请张继禹道长为护箓大师,张金涛道长为护法大师,苏州薛桂元道长为护经大师,上海凌晋道长为护坛大师,浙江施书宝道长为护戒大师,湖南董叔和道长为护道大师,共同主持授箓传度大典。
  醮典圆满之际,中共鹰潭市委书记刘祖三、市长倪贤伍等党政领导来到天师府表示祝贺。
  2003年2月13日至16日(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天师府依祖制于上元节举行了首次对大陆道教徒的传度活动。传度即让具有道教信仰的道教徒引入教门,接受初级传授。这次传度由江西省道教协会主办,由嗣汉天师府承办,来自江西各地及闻讯而来的重庆、广东、甘肃、福建、浙江、辽宁、湖南、湖北等9个省市180余名弟子接受了传度。天师府道长邱裕松、张金涛、曾广亮分别担任戒师、度师和经师。到2005年“上元节”止,对大陆正一天师道道教徒的传度活动已举行了3次。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传播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道徒31287000人,除大部分分布在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外,国外也为数不少。据调查统计,海外的道教活动场所有1058个,传(道)教士有187040人。在台港澳的传播
  在台湾的传播 道教传人台湾,由来已久。三国时沈莹著作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就有关于秦代方士徐福求仙至夷洲(台湾古称)的记载。又有唐代道士施肩吾“率其族,迁居彭湖”的传说。还有明清时代随着福建、广东等地大批移民进入台湾,道教开始大量传人台湾的记述。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一派道士便在台中县神冈乡修建了朝清官,其规制与龙虎山道观相仿,除正殿崇奉祖天师张道陵神像外,其殿门楹联亦与上清嗣汉天师府头门柱联大同小异。天师府头门楹联为“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朝清宫的楹联为“龙虎山中真宰相,麒麟阁上活神仙”。
  民国38年4月,第63代天师张恩溥携子允贤、侍从邱建忠,经广州转澳门至香港。次年春入台,首先在风景优美的高雄县大树乡修建张天师庙(又称崇圣殿),作为祭祀祖先天师的场所。不久,又在台北市觉修宫成立天师府,作为在台传道布教、弘扬道教文化的管理场所,台湾道教因此得到振兴,国民党军政人员去后亦开始信奉正一天师道。
  1950年,张恩溥创立台湾省道教会,并亲任理事长。1957年,又创立道教居士会。居士会曾一度成为台湾道教界的最高组织,其成员可在积善、经典、丹鼎、符箓、占验等五大道院中担任住持之职,并享有参与对台湾道教界重大事宜的最高决策权。
  是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成立,龙虎山天师府的道教法官汪月清当选为副会长。中道协的成立,对台湾道教界产生巨大影响,也给“客台天师”张恩溥以很大压力,不得不从此努力,领着一帮弟子积极筹建“中华民国道教会”(又称“中华道教会”)。经过十年呼吁、十年奔走,“中华道教会”终于在1968年7月11日成立,张恩溥亲任首届理事会的理事长。
  翌年12月25日,担任中华道教会理事长一年半后的张恩溥,在台北市杏林二路私邸病逝,遂遗命其堂房侄孙张源先嗣任其位,并遗言各受箓弟子动员所属道众“重整道教组织,重回龙虎山福地”。
  1970年1月15日,中华道教会首届理事会集会,追思恩溥天师,推选陈仙洲大居士继任理事长。
  至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全省道教宫观(宫庙)经台湾“内务部民法司”登记在案者达8084座,若加上小庙则近7000座,成人道徒有500万之众。岛内职业道士分为“红头”与“乌头”两种。乌头道士又称“乌头师公”,多以《道藏》经典为据,举行传统的祭炼法诀,主要从事丧葬礼仪之类宗教活动,分为茅山派、清微派、武当派、正一派等几大支系。红头道士又称“红头师公”,其经典多未见于《道藏》之中,且旁尝及佛经,以“清静”为旨,主要从事建醮、做三献、谢平安之类的吉庆礼仪活动。他们在为人收魂时,须用红布巾包在头上,分为天师派、老君派、灵宝派、神霄派、闾山三奶派等支系,其人数比乌头道士多。
  自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道教界与大陆道教界的交往日益增多,如“台湾道教科仪交流朝圣团”、竹林玄宫、高雄市“嗣汉天师府”等皆曾有人到北京白云观、江西龙虎山等地进香谒祖、迎请神像。1988年张恩溥嫡传弟子龚群先生首次率领“慈圣宫”道众到龙虎山天师府进香谒祖。
  2003年,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台湾佛光大学及台中太平南圣宫的道徒,朝拜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行三叩九拜大礼,从头门一直拜到天师殿,举行谒祖进香法会。以示他们怀念故土,祈求祖国和平统一的心愿。高雄天师庙主持陈景福、明龙宫主持洪百坚、真武庙主持肖道贤、五路财神庙主持许昭南等台湾道教界要人,还参加了11月8日(道历四千七百年十月十五日)在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行的2003年正一天师道的授箓活动。
  进入21世纪,台湾道教界与龙虎山天师府有密切往来的有中华道教协会、高雄道德院等70多个道教组织,知名人士有:张柽、刘异湖、叶云尧、肖进贤、吴朝煌、蔡艳、许荣财、高忠政、王君相、普太明等。
  在香港的传播 香港道教,可追溯到西晋。当时的著名道士鲍靓曾在番禺县粤秀山兴建道观越冈院(明时改称三元宫),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香港已有颇具规模的道教庙宇——天后宫,或称新界北堂天后庙(祀妈祖神),俗称大庙。明清以来,道教在香港普遍流行。明万历年间,新安县长镇村(在今香港)曾兴建一座祀奉仙人的长丰庵,清康熙时,新安县九龙洞、狮子山一带(在今香港)曾广泛流传着一则有关何氏女尸解成仙的传说,当地人还曾为她建庵塑像;乾隆、光绪年间,香港界内又兴建有长洲北帝庙、上环文武庙、屯门青云观、大屿山鹿湖普云仙惋等道教宫观庙宇。民国以后,道教在香港继续发展,各神名称的道堂和宫观先后出现,如坤道修真所用的万佛堂、芝兰堂以及全真龙门派的蓬瀛仙馆、玉壶仙洞、青松观等都是于20世纪50年代前修建而成的。50年代以后又有圆玄学院、六合玄宫、纯阳仙洞、庆云古洞等道观兴起;迄今香港已建有百余座道教宫观,遍布于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地区以及其他小岛之上,并有女道士千人左右、道徒数十万。云泉仙馆(63代天师在台湾暂住地)、泓澄仙观、飞雁洞等道观近几年纷纷兴起,供奉天师神像,经常与大陆道教界联系。
  香港道教有先天道、全真道、纯阳派三大派别。先天道信奉道、释、儒三教圣人,最崇奉吕洞宾和观世音,其道堂有九龙道德会龙庆堂、香港道德会善庆洞、万佛堂、紫霞园、金霞精舍等。香港全真道以龙门派最盛,也多供奉三教圣人;其宫观有青松观、蓬瀛仙馆、万德至善社、云鹤山房、玉壶仙洞等。纯阳派又分太乙门和蓬莱派,除崇奉吕洞宾外,也供奉张果老等七仙;其宫观有六合玄宫、纯阳仙洞、庆云古洞、云泉仙馆、飞雁洞、泓澄仙观等。目前,香港各派道堂宫观有大半隶属“香港道教联合会”。该会成立于1961年,1967年获得香港政府批准注册为有限公司组织,致力于兴办教育、社会福利及宣教等工作,下辖60余个团体会员(大小道堂宫观),是香港目前最大的道教组织。
  近年来,香港道教界与大陆道教界的交往很多,如圆玄学院、蓬瀛仙馆、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道教代表团等皆到北京白云观、江苏茅山道院、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等道观进香谒祖、迎请神像。
  2003年,香港飞雁洞组团抵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做“防‘非典’驱瘟疫”法事;香港飞雁洞主持刘松飞、光衍道院主持梁汉林、龙一道场主持曾宪年等名道高道,参加了11月8日(道历四千七百年十月十五日)在龙虎山天师府举行的授箓活动。
  在澳门的传播 宋朝,道教在香山地区颇为活跃,而澳门当时隶属香山县,故道教的影响肯定也波及澳门。据申良翰《香山县志》言:宋时,香山地区有“许道人”结庐修道,又建有北极观(供三清天尊)、真武堂(供真武大帝)、月山古庙(祀妈祖)、东岳庙(供东岳大帝)、集真堂、显真堂等道教宫观。元明时期,香山地区又兴建了供祀康公、洪圣爷、天后(妈祖)、文昌帝君、关帝、北帝、城隍的大批道教神庙,还在离今澳门很近的“北门外拱北街”修建了太清道观。以上种种有关道教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到澳门岛上人民的生活。
  明成宗成化年间(1465-1487),澳门境内出现了道教活动的确凿痕迹。澳门岛上有一座妈祖阁庙,相传是明成化年间由闽潮商贾集资修建的,清道光九年(1829),赵允著撰《重修妈祖阁碑志》及1984年曹思键撰《澳门妈祖阁五百年纪念碑记》,皆载该庙始建于明成化间,妈祖阁庙有一石殿,石殿门横梁上刻有“神仙第一”四字,下方刻有“明万历乙巳年德字街众商建……”字样,可知明代澳门已修建妈祖神庙、流行妈祖信仰了。自明以来,澳门至少修建了八处崇拜天后的庙宇,如天后古庙、天后宫、天后殿等。除了崇拜妈祖及其他一些海仙如朱大仙、三婆神、洪圣爷、水上仙姑、悦城龙母等外,澳门人还崇奉太上道祖、吕洞宾等道教大神仙,如三巴门建有吕祖仙院,提督马路建有紫阙玄观等。吕祖仙院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紫阙玄观则始建于1964年。此外,澳门还有医灵庙(内有张天师殿),又有过梅花精社(崇祀圣神、太上道祖、观世音等,行道密修之法)的活动,还有哪吒、关帝、女娲、北帝、玄武的神庙。以上各种神仙在澳门人民的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另有一些道教的神灵如石敢当、土地、财帛星君、鲁班先师、华光大帝、华陀先师、社神、福神、太岁等,也对澳门人民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当代澳门道教最重要的组织是“澳门儒释道教联会”,办有孝思墓园。香港道教联合会副主席罗智光先生撰有《澳门儒释道联会兴建孝思永远墓园序》。今澳门道教界与大陆道教界之间有着联系和交往。2003年,澳门地区的道友抵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朝拜进香。是年11月8日(道历四千七百年十月十五日),澳门中华道教平安法坛主持温国平等道长参加了在龙虎山天师府举行的授箓活动。2001年,澳门成立道教协会,一直与天师府保持良好的联系。澳门道教协会吴炳鋕会长系正一派家传。
  在东南亚的传播
  从15世纪起,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接纳了大批中国移民,从而接受了中国道教的影响。华人对所移住国家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习惯带了过去,作为心灵慰藉。中国道教就是这样传播到东南亚去的。
  在越南的传播 道教传人越南的时间,目前尚无说法,但是无论是越南的北方还是南方,经过近百年的战乱和社会变化后,道教的遗迹及其影响,仍然随处可见。越南的北部和中部有许多奉祀真武大帝的宫观和神祠,而真武大帝就是中国道教的玄天上帝。
  在新加坡的传播 新加坡道教总会出版由李焯然等编写的《道教简述》称,道教传人南洋一带,大致是15世纪上半叶郑和七次下西洋期间(1405-1433)。卢国龙主编的《道教百问》称,新加坡的道教是20世纪20年代后,大批华人移居此地时携人的。据新加坡学者彭松涛的研究,道教传人新加坡,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1796-1919年间,这一阶段没有道士执法奉祀,信徒们按中国传统习惯自行设坛建庙,焚香膜拜。第二阶段,约从1919年以后,开始有中国南方省籍的道士陆续抵达新加坡,设立很多道坛,参与已建各庙观的神事,区分为各帮各派,为信徒们举行吉事之“清醮”和凶事之“斋醮”仪式。道教活动渐趋活跃。
  第三阶段,1965年以后,道教发展趋于整体化、团体化及学术化。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
   来;韭菜芭城庙主席陈志诚;道教协会会长李志旺与龙虎山天师府都有来往。
  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马来西亚的庙观所供奉的神佛,与华人家乡的一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华人的增加,马来西亚的道观已有相当的数量,1952年台湾的有关机构作过调查统计,认为马来西亚有道坛和庙135座。据马来西亚学术界人士推测,每1万华人聚居处至少有1所庙观。有材料称,属于道教的宫观神庙,经注册登记和未登记的,约有15000余座,但一般规模较小,大多是山门之后即为天井,天井之后即为主殿。所供奉的神祗,都是福建和广东民众崇奉的,如保生大帝、天后、关帝和土地等神祗。这些道观分布在马来西亚全国的14个州(省)。马来西亚道教总会成立于1994年,当时的发起人是陈财和、苏木发、陈文成、林福美、何远平。到2005年,马来西亚道教总会已进入第四届理事会,会长陈文成。
  在其他国家的传播
  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道教传人朝鲜,是在中国的唐朝亦即朝鲜的“三国时代”(公元初年,朝鲜半岛上曾有3个国家,即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直至668年新罗的文武王法敏统…朝鲜半岛)。据朝鲜《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的荣留王曾上奏唐高祖李渊,希望唐朝派人传授道教的教义;朝鲜史书《三国遗事》卷20《荣留王本纪》载,“丽季武德贞观间(约618-649),国人(指高句丽人)争奉五斗米道。唐高祖闻之,遣道士送天尊像来,讲《道德经》,王与国人听之。”当时是高句丽第27代荣留王即位7年,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甲申。中国的《旧唐书》等史籍也记载有唐高祖、唐太宗遣使入朝鲜传播道教之事。
  668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曾派金可记,崔致远等58位学人赴唐学习;中国宋代编辑的《云笈七籤》卷113《续仙传》收有新罗道士金可记小传。
  从8世纪起,道教在朝鲜的士大夫和庶民阶层中得到了广泛的信仰。《高丽图经》记载:宋徽宗曾派遣两名道士至高丽,使高丽王睿宗开始笃信道教,并修建了名为福源观的道院,让10余名德高望重的道士居住。高丽王朝(10—14世纪)为天师道在朝鲜半岛的兴盛时期,兴建了大型道观,大规模地举行了国家级的斋醮活动。
  道教在朝鲜传播的同时,中国文化又逐渐与朝鲜固有的祖先崇拜和“巫”的信仰相结合、同治三年(1860),崔济愚以道教为基础的天道教受道教文化影响最大,其信仰追求是“长生不死”、“消灾祈福”和社会的“德治”,曾被朝鲜农民广泛信奉并与农民运动结合。1864年,天道教被朝鲜政府作为异端邪教而加以镇压,但其影响却一直未衰。现韩国各市、郡设有教区150个,建有寺院140多座,教徒82万人,信众曾达到300万人。
  在日本的传播 《道教在海外》载,道教传人日本与否,日本学术界和社会人士历来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没有传人,其理由是日本史籍上没有道士和道观的记载,日本土地上也没有道教的遗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道教传人过日本。但持传人说的人对传人的时间、方式和途径有不同看法。《道教在海外》作者陈耀庭认为,道教的经籍、科仪乃至道术等还是传人过日本,并在许多方面有过较大的影响。
  周沐照在《试论台湾道教的历史与现状》中说,日本道教影响可追溯到秦代(前247—前206),而《道教百问》(卢国龙主编,1997版,北京)指出:“道教传人日本大约在7世纪末。它可能是由‘遣唐使’带回日本,也可能是经由朝鲜而传人日本。大约编于7世纪末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其中收录有同道教有关的书籍达63种;8世纪末,日本高僧空海从唐回国后编有《三教指归》,比较了儒释道三教的优劣,因而可以认为此时日本对道教已有相当深的认识。15世纪末以后,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太上感应篇》和‘功过格’也传人了日本,江户时代已有多种日文刻本;明《正统道藏》也于江户时代由九州人毛利蕃带回日本。”
  道教对日本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日本“天皇”一词及天皇所用的玺镜、剑和“紫”色皆与道教有关。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一词的使用,一般认为是以推古天皇(592-628在位)至天武天皇(673-686在位)时,相当于中国的隋末至唐初年间。中国的唐高宗李治(650-683在位)在生前就称为天皇。据《旧唐书·高宗本纪》咸亨五年(674)秋八月壬辰,高宗李治称天皇,皇后称天后。高宗称天皇是因为他崇信道教,自比为神。道教有神,称名为天皇大帝。唐高宗死后也被谥为天皇。中日两国史籍记载,630-894年间,日本派来中国的遣隋使和遣唐使10余次,使团中有官吏、学者和僧人,一次多达数百人,他们回国也带回了天皇的称号,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一直沿用至今。和唐高宗同一时代的日本天武天皇以及后来的持统天皇(690-696在位),都受到了唐王朝崇道之风的影响。天武天皇死后被谥为淳中原瀛真人。
  在欧美等洲的传播 随着华人移居欧美等洲,道教也传播到欧美等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同道教赖以生存的中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道教的传播也主要是局限在海外的华人之中。
  据台湾龚群在《道教的国际发展》一文中介绍,至20世纪80年代,北美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共54座,道士2.5万人;拉丁美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85座,道士2.7万人;欧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98座,道士2.9万人;非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54座,道士3400人;大洋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130座,道士9500人。
  据陈耀庭出访考察,欧美的一些道坛或道观,大体上规模都很小,对于欧美社会的影响也不大,但在当地华人社会中发挥的保持传统文化和加强民族凝聚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至于一些由外国人为主或与华人合办的道学或道教团体,大多是知识阶层学习东方神秘主义或气功、功夫等技术的组织,十分松散,往往潮流一来风起云涌,潮流一过风消云散。
  美国道教界与中国道教界来往频繁,夏威夷太玄道观负责人张怡香女士就是第63代天师张恩溥的幼女。1994年带领全家到天师府进香谒祖,同年10月,天师府张金涛被邀到美国访问,并被授予道学硕士学位。
  法国道教协会主席成之凡女士曾是法国总统竞选人之一,她潜心研究道教,希望用道家思想治理法国。
  2003年秋,欧州道教协会主席黄向阳造访天师府,从此建立了与龙虎山道教组织的联系。
  2005年3月,美国人熊辉、杰瑞强专程到天师府受箓。同年10月,率美国国际气功学院一行26人到天师府学习道教理论和科仪,并有6人受箓。
  2005年4月,欧美六国(美、英、法、新西兰、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的道士一行18人,到天师府学习道教理论,道教科仪等宗教生活,18人全部接受传度、成为天师道在欧美的弟子。第四节 正一天师道的研究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传播到异国他乡之后,逐步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与学术界的研究。对其研究最早的国家是日本,迄今已有百年的研究史。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也形成一支力量,并有近50年的历史。而道教研究受到国际范围的普遍重视,呈现人才济济、成果累累的局面,分别于1968年、1972年和1979年召开的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道教研究,已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道教活动的恢复和道教学术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宽松条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大陆的道教研究气氛越来越活跃。1992年10月、1994年10月和12月,先后在陕西、江西和四川召开了“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龙虎山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和“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特别是1996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更是一次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学术会议。
  外国学者的研究
  日本学者的研究 日本对于中国道教的研究,始于明治、正大时代。明治三十一年(1898)黑川真道的《日本皇朝年号中的长生文神的意义》及正大五年(1916)清原贞雄的《日本的北辰、北斗的研究》是日本最早发表的与道教有直接关系的论文。而对道教的专门研究,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者中最有业绩的是小柳司气太。他多次到中国考察,居住北京白云观,撰写的《白云观志·附东岳庙志》中有“补汉天师世家”之记述,对研究天师道和近代道教史较有影响。其他著作还有《东洋思想研究》《老庄思想和道教》《神道后道教》《道教的本质和对其本土的影响》《论道教和真言密教的关系以及修验道》等。
  1950年成立日本道教学会,创立《东方宗教》会刊,自此,对中国道教的研究开始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60年代以来,在日本出现了许多优秀学者,对道教教义、教仪,经典等各方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如大渊忍尔的《敦煌道经》图录及校刊篇;吉冈义丰的《道教研究》《老子河上公本与道教》;下出积与的《道教——其行动和思想》《道教和修验》,以及福永光司的《道教与日本文化》论述了道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在《道教与日本思想》《道教与古代日本》中,福永先生认为日本古代制度和宗教思想里的“天皇”、“真人”等称号,大祓的祝祠,四方拜的仪式,尊崇的“紫”色,法事用的“镜”、“剑”、“神器”等,都与道教教义教理有关。
  研究道教的学者应首推窪德忠。自1963年主持“中国佛教与道教”研究以来,对金元时期全真教进行了细致系统的研究,发表了《金代的新道教与佛教》《宋代新道教教团》《长春真人及其西游》《从纯阳宫的壁画看王重阳传》《道教的新发展》《中国的宗教改革——全真教的成立》等论文。在对佛、道二教关系史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北朝的道佛二教关系》一文;在中国道教对日本的传播和影响这一专题方面发表了《道教和日本》《中国的信仰习俗和日本》《冲绳的中国信》等文章。1977年出版了专著《道教史》,书中对道教的形成与发展、道教的经典著作、道教主要派别的形成和传嗣,道教对中国社会生活影响等学术问题均作了详尽的介绍与论述。1981年出版《中国文化与南岛》。1983年又出版普及性的著作《道教入门》及《道教百话》,1986年出版《道教诸神》。出版的道教研究工具书有:中屿隆藏《道教义枢索引稿》(1981);山回利明、游佑升《<太上洞渊神咒经>语汇索引》(1984);麦谷邦夫《<老子想尔注>索引》(1985);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敦煌道经,图录编》(1918)、《敦煌道径·图录编》(1979);吉冈义丰《斯坦因携回大英博物馆收藏敦煌文献分类目录——道教部分》。
  法国学者的研究 法国神父理雅各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出版了他的《道教经典》。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法国政府在越南河内建立远东法国学院,接纳留学生、研究学者,成立研究中国、东南亚地区的大本营,并出版刊物《汇报》,1904年(光绪三十年)由戈蒂叶、沙畹主持,在荷兰乃德地方印行的《通报》《亚细亚学报》等定期刊物,发表研究论文。法国邪稣会戴遂良1911年(宣统三年)出版《道教》二卷,民国16年(1927)又出版《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史》;威格尔神父1911年出版了《道藏书目》等,奠定了法国研究中国道教的基础。
  引导近几十年来对中国道教文化研究学风的,是保罗·伯希和,他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开始了中国新疆及中亚细亚地区的考古调查,搜集了大量实物,论文发表在《亚洲学报》及《通报》上。1920(民国9年)年接替沙畹出任《通报》的编委。
  19世纪初期,法国首先开展了以道教为专题的研究工作。创始人为亨利·马伯乐。民国10-11年(1921-1922)间,任教于巴黎法兰西学院(即索邦大学),开创了道教专题讲座,成为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道教的学术研究中心。主讲《中国道教的起源》,撰写成《中国的宗教与历史》,论著有《近代中国的神话》。
  法国道教学者中颇有研究成绩的首推石泰安先生与康德谟教授。石泰安的代表作有1947年(民国36年)发表的《林邑、其地在古代各族之战及其与中国之关系》,1963年发表的《公元2世纪道教的政治动态》。
  康德谟先生的代表作有《秦汉时期中国的宗教与政治》《太平经的思想》《灵保五符经考》《老子与道教》《中国文学》等。
  康先生门人安娜,赛德尔,著有《早期的道教仪式》《汉代道教对老子的神化》《早期道教救世主信仰中的理想统治者形象——老子和李弘》等论文,主编出版了《道教概述》。
  法籍荷兰人施博尔(又名施舟人)有专著《道教中的体》《道教的礼拜地位》《道教礼仪中科的概念》《道教的分灯仪式》《功过格的研究》等。
  伊丽莎贝拉·罗比奈出版有《道教上清派史》巨著,另著有《道教中尸体的变形和蜕解》《道士的长生》《性和道教》。
  戴恩博对太极拳和中国内丹等养生文化感兴趣,代表作是《中国古代的女仙——道教和女丹术》、《太极拳》。
  法国新一代道教学者代表人物是劳格文,其最大成就是《中国社会和历史中的道教仪礼》。
  其他青年学者有,傅飞岚,代表作为《张道陵与灵井之传说》;穆瑞明,1990年法国高等汉学研究所出版了她的专著《五世纪的道教启示录一<道渊神咒经>》。
  德国学者的研究 19世纪的中后期,德国开始有学者写作有关中国道教的论著,其中较著名的有奥古斯特·普菲兹默尔(1808-1887),他在1869-1885年间(清宣统八年至光绪十一年)先后在《维也纳科学院学术报告》杂志上发表了《道士的长生愿望》《中国道教学说的基础》等论著。传教士花之安(1839-1899),于1884-1885年间(光绪十年至十一年)出版了德文版的《道教》和《道教的历史性质》等论著。马克斯·韦伯著述了《儒教与道教》,该书第218页说到道教大师张陵,称他“有个后代在汉朝衰微不安的时代,创立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有其管理机构、税收与严格的强制性的政治纪律,并成功地与政治当局相抗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汉学家厄克思著《道家的起源》(1928)、《道士的起源》(1936)、《道教的冥想及其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的意义》 (1948-1949)、《河上公本{老子)泽注》(1945-194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沃纳,艾科恩著有《<庄子>第二篇中的道教思辩》(1942)、《孙恩叛乱和早期道教反叛概述》(1954)、《张角起义和张鲁政权考》(1955)等。汉斯·施泰宁格于1985年出版纪念文集《东方的宗教和哲学》,其中有关道教的有《宋代的炼丹诗》(巴德里安——胡赛因)、《 <西游记>中对炼丹的解释》(戴斯博)、《天师确认天意的方法》(亨德里斯克)。
  英国学者的研究 英国研究道教最著名的学者,当推李约瑟,他在中国度过青年时期,广泛收藏文化典籍,结交当时中国的名学者专家,奠定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他花费20多年时间编撰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五卷本,其中第二卷《科学思想史》述及道教与古代科学的关系。《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是关于道教对科学思想贡献的最完善的文献和书目。第五卷《化学与化学工业》论述了古代炼丹术及其与道教的关系。李约瑟还发表了《道教与免疫学的起源》《道教炼丹术的社会各方面》《人和他的地位》等论文。
  英国另一位学者是牛津大学的彼得龙教授,曾寓居中国多年,对中国民俗、俚语、音乐有独到的研究,他的著作《宋代馆阁及家藏道书综录》,利用史书《艺文志》《艺文总目》《衢本郡斋读书志》《宋史》《通志略》《直斋书录解题》《中兴书目》《<道藏>阙经目录》等多种目录学书目与现今《道藏》所收篇目对校,标明异同,是道教目录学研究中有价值的著作。
  英国华人学者查尔斯·卢发表有《道教的瑜伽修行:炼丹和修仙》论文。
  剑桥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巴雷特著有《李翱思想中的佛教、道教和儒教》(1978)。
  美国学者的研究 美国的道教研究起步较晚,但从19世纪以来发展较快,许多大学成立了中国宗教研究小组,渐渐超过了西欧各国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著名学者韦尔奇被称为是美国研究道教的开拓者,1956年他在哈佛大学《中国论丛》发表第一篇道教研究论文《早期道教运动中的混合主义》,1957年在香港大学《东方学》上发表论文《张天师和中国道教》,1957年出版《道的分列:老子和道教运动》。
  苏海涵(原名麦埃考·萨梭)就读耶鲁大学,后到英国伦敦大学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前往台湾辅仁大学学习中文,同时拜师人道,受第六十三代天师的传授,成为学习道教教义及符箓科仪的外籍道教徒。他主编的《佛教和道教研究论集》收集专著、论文400余种。1975年他与台湾道教界人士合编出版中文版《庄林续<道藏>》25卷,收录了有关道教科仪的经文和《道藏》佚失经目,对道教仪式、口诀、手诀颇有研究。他认为研究道教不能仅靠书本内容,还要结合各派口传密传的经典进行实际研究。另著有《庄法师的道教》,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道教的教派人物、经典、礼仪等方面的情况。
  斯特里克曼,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道教研究的重点侧重于六朝时期,发表论著有:《茅山的启示:道教与贵族集团》(1972)、《论陶弘景的炼丹术》(1979)、《道教》、《道教史》、《道教文学》(《不列颠百科全书》,1974)、《梁武帝的强化道教与对道教的镇压》(1978)、《最长的道教经典-<度人经>》(1978)、《历史、人类学和中国宗教》(1980)、《道教茅山宗——上清启示》(1981)、《早期道教中治病仪礼和罪的问题》(1985)等。还主编《东洋的宗教和哲学论文集》等。
  席文,1966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专门研究中国文化史、科学史、中国医学以及道教史、炼丹术。专著有《中国炼丹术:初步的研究》(1968),第一次以唐代道士和医学家孙思邈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生平、思想和活动。书中节译了《金丹要诀》并作了考证。著作后附有中国炼丹著作的英文译本目录索引。席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表的有关道教的论文还有《论<抱朴子内篇>和葛洪的生平》(1969)、《作为科学的中国的炼丹术》(1970)等。
  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科学研究员大卫·乔丹重视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发表了1966—1968年夏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市关于民众生活和宗教的调查的研究报告《神、灵魂和祖先——台湾农村的民俗宗教》(1972)。耶鲁大学人类学副教授米莉埃亨在1969-1970年间到了台北的溪南村作关于祖先崇拜的调查,1973年发表专著《中国农村的死者仪礼》。
  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马瑟,专门研究中国文学、佛教和道教史。代表作品有:《六朝间关于一致性和自然性的争论》《寇谦之和北魏朝廷的道教神权政治》。
  华盛顿大学的杜敬轲,发表有《儒家中的道教倾向》。
  芝加哥大学的基拉多特,发表有《“返本还原”与<庄子>中浑沌先生之述》。
  俄国学者的研究 俄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初期道教研究,有毕丘林(原名亚金甫)的《老子及其学说》(1842)。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为研究道教的第二时期,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又名华西里夫)出版了《东方的宗教:儒教、佛教和道教》(1873),他认为宗教的神秘主义和老子的哲学结合起来,“把一切不满现实的人联合在同一的旗帜下”。
  瓦西里耶夫的学生格奥尔基耶夫斯基著有《中国人的神话观念和神》(1892)。另一学生波波夫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在莫斯科出版了《中华诸神》。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曾主编过《老子<道德经>或关于道德的书》,这是第一本俄译的《道德经》。
  十月革命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道教研究,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发表了《中同民间绘画中的神和鬼》(1929)、《中国年画是社会的定购品和阶级的履行物》(1936)及《试论<老子>编纂》《道家的超人说》等。
  阿列克谢耶夫的学生楚子气在1928年(民国17年)发表了《道德经典<列子>的研究》,并将《抱朴子内篇》译成俄文。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道教研究的显著成果有列·谢·瓦西里耶夫和叶,鲍,波尔什涅娃合编的《道和道教在中国》(1982),内收论文主要有:《早期道教的普遍主义》(戈罗霍娃)、《 <道德经>中的物器象征》(别洛泽洛娃)、《庄子的哲学:清心寡欲》(马利亚文)、<3世纪至6世纪中国志怪小说及道教》(戈雷金娜)、《道教性质的漫游诗》(扎瓦茨卡娅)、《道教的生活观和戏剧(16世纪至17世纪)》(谢洛娃)、《民间宗教运动中的道教传统》(波尔什涅娃)等。瓦西里耶夫的著作有《作为宗教的道教:不死、占卜和迷信的探索》(1972)等。波尔什涅娃著有《明清时期中国的民间宗教运动:意识形态问题》(1991)等。
  1993年圣彼德堡东方法中心出版的托尔奇诺夫的专著《道教:历史宗教学试述》,可称为俄国第一部道教史专著。全书分为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书目等四个部分。正文第二章有一节称“天师和道教”。
  托尔奇诺夫论著甚多,主要有:《<悟真篇>译注》(1994)、《道教文献中的道教哲学——以<阴符经>和<悟真篇>为据》(1985)、《当代外国史学中的传统中国的道教与科学》(1986)、《中国的医学科学及社会伦理地位》(1987)、《道教中的伦理和礼仪》(1988)、《道教和炼丹术——中世纪中国的宗教与传统科学形式相互关系问题》(1992)、《道教:不朽和自由的探索——中国古代道教文献选译》(1992)等。
  加拿大学者的研究 加拿大对于中国宗教和中国道教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形成一定规模。1975年成立了中国宗教研究会,1976年出版了《中国宗教研究会会讯》,1977年更名为《中国宗教研究会通讯》,1982年更名为《中国宗教》。在中国宗教研究会和《中国宗教》活动中,出力最多的当推欧大年。欧大年于197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宗教》(1985)等。
  另一位出力最多的学者是包士廉。他于1975年应邀赴台湾省的东海大学任教,同年在台北拜道士林正祺为师,开始人道门研习道教经典和科仪。1977-1978年在台湾度假期间,台湾张源先于1978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台中城隍庙为包士廉举行“三五都功”的奏职仪式,包士廉遂成为正式受职受箓的外国道士。1984年,包士廉到中国内地考察,1985年在香港参加中文大学举办的“道教仪轨及音乐国际研讨会”。1994-1995年,赴台考察中国宗教的发展状况,他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文化背景主要是根据中国内地而来。包士廉的主要著作有《道教书目选》(1988),主要论文有《庄子的文章》(1981)、《新光的象征:道教分灯科仪与基督教复活节烛光圣化的比较研究》(1980)、《消灾仪式》(1985)、《地狱游记:一个赴地狱法庭神秘游历的新报告》(1989)等。近10余年来,他作为中国宗教研究会的副主席和《中国宗教》的主编,在组织学术活动和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中,花费了大量心血,推动了加拿大的汉学研究和中国宗教研究。
  意大利学者的研究 罗马大学客座教授乔维尼,瓦卡也撰写过有关道教外丹的文章《中国笔记》,发表于1913年(民国2年)的《东方研究》上。
  中近东和远东学院的创立者朱塞比·塔奇,1924年(民国13年)在罗马出版了关于道教的专著《颂扬道教》。
  莱昂内尔·兰乔蒂,那波里东方大学教授,1957年发表论文《现代中国道教》,1981年将马王堆帛书《道德经》翻译介绍给意大利读者。
  朱利诺,伯托西里,主要文章有《利玛窦与道教》(1983)、《古代中国的神秘主义》(1989),还将充满道教思想的元剧《黄粱梦》译成意大利文。
  威尼斯大学客座教授艾尔弗雷德,卡多纳,1984年发表《皇帝的道士:一卷源于敦煌手稿的十二片断》。同年又发表《从长安到月亮的道教宇航员(根据薛爱华的关于敦煌卷S6836卷的笔记)》。1992年发表《有关唐朝道士叶静能和叶法善的资料目录》。
  青年学者法布里齐奥·普雷加迪1981年发表论文《最新道教研究入门》,1982年发表论文《王充与道教——<论衡> 24卷译注》,1986年发表《中国炼丹术词典——梅彪<石药尔雅>的笔记》。1987年将《抱朴子内篇》的1、4、11、16—19等卷翻译成意大利文,以《太清药:葛洪<抱朴子内篇>》为书名在罗马出版。1993年发表《<道藏>研究和考证的指导》。1996年出版了《<周易参同契>:从<易经>到金丹》。
  青年学者乔万尼·维蒂洛1987年发表《道士陆修静(406-407)研究》。
  青年学者弗兰科·加蒂毕业于威尼斯大学,其毕业论文就是有关道教“步虚”诗的内容。
  青年学者莫尼卡·埃斯波西托1987年毕业于威尼斯大学,其毕业论文是《中国气功的实践——当代流派和原著的介绍》,1996年出版了《炼气之术》。
  青年学者玛丽娜,米兰达是研究清史的,但在1994年的《东方与西方》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利玛窦谈到的五十代天师张国祥》。
  澳大利亚学者的研究 澳大利亚的道教研究,首推柳存仁教授。他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著有《论明清中国通俗小说之版本》(1963)、《中国小说中的佛、道教影响》(1962)等。1971年在荷兰《通报》杂志上发表一篇关于道教和中国医学史的专文《12世纪道士的结核病知识》。他的论文大部分搜集在《和风堂文集》中。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柳存仁中文论著汇集《和风堂文集》3大册,其中有关道教研究的论文20余篇,如《一千八百年来的道教》《张天师的妻女们》《题免得龛藏汉天师世系赞卷》等。柳存仁退休后,仍坚持道教研究,1986年发表了《<想尔注>与道教》《<道藏>之性质》《道家与道术》等。
  朝鲜半岛学者的研究 朝鲜半岛道教研究最著名的是李圭景,著有各种《辩证说》1500篇,其中关于道教研究的文章有《道教仙书道经辩证说》《东国道教本末辩证说》《张真人本末辩证说》等。
  李能和,朝鲜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关于道教研究的主要著作有《朝鲜道教史》等。当代韩国研究道教的专家车柱环曾经评价李能和的《朝鲜道教史》说:“我国接受道教的传人,也没有给予特别认真的注意。这种情况直到李能和的著作《朝鲜道教史》的出版,才改变了学术界对于道教研究的看法。《朝鲜道教史》是无愧于‘力作’之称的。”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教授三浦国雄曾经这样评价《朝鲜道教史》,认为“它是一木朝鲜道教的通史,出人意料地达到了高水平”,对于李能和这样一位学者,“除了给以天才的赞赏以外是别无言词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的道教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都珧淳和车柱环。
  都珖淳曾任汉阳大学教授、韩国道教学会会长等职,现已退休。曾翻译过中国台湾出版的《台湾寺庙药签研究——道教医方和民间疗术》,主要论著有:《韩国古代的神仙思想》、《韩国文化中的道教》等。1991年主编出版了《道教与科学》论文集,收载道教和汉方医学文章18篇。
  车柱环,曾任大韩民国学术院会员、韩国道教思想研究会会长等职,1986年退休,组织成立道教思想研究会,亲自领导和组织研究会每月一次的《抱朴子》轮读会和研究论文发表会。1987-1992年间,研究会出版了6本论文集,共收载论文百余篇。研究会成员大多是中青年学者。其中用力最勤、研究成果涉及诸多方面的,是圆光大学的梁银容。日本学者对梁银容的道教研究的评价是“引入注目”,因为它显示了韩国道教研究的接班人的雄厚实力。
  车柱环的著作很多,其中关于道教研究的代表作则是《韩国的道教思想》。该书原名《韩国道教思想研究》,出版于1978年,1984年在增补了“金丹道”部分后,改为今名,作为“韩国史选书”之一,由同和出版社出版。1990年日本学者三浦国雄和野崎充彦合作,将其译为日文出版,译作改名为《朝鲜的道教》。三浦国雄认为,车柱环的书是“以道教通史作为基轴,与五个圆轴交叉,然后写成本书的。这五个圆轴是:(1)神仙思想;(2)科仪道教;(3)修炼道教;(4)地理图谶思想;(5)民间道教;等等。”
  瑞士学者的研究 苏黎世大学霍曼发表了不少道教论著,其中有《<黄庭经>中的养生修炼之要理》,详尽地分析了茅山派这部重要经典在养生学上的价值。另外还有《百问篇:两个道教徒关于宇宙观和微观对应系统的讨论》《<太上秘要>导言》等。
  中国学者的研究
  台湾学者的研究 台湾中华学术院宗教与道德研究所在张其的主持下,围绕“中国道教与中国人的道德”展开研究,辅仁大学设有哲学研究所,开办道教哲学课目,先后由黄公伟、马壁主讲。此外还有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社,着重研究道教哲学。台湾宗教组织主办的杂志很多,较有影响的有《道教文化》《道学杂志》等;还有出版道教经典的译注、校刊、复印本,以及道教中各种形式的单行本、修身养性类书、符箓图丹等。
  台湾成功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凭借台南丰富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文明的教学与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由丁煌创建的成功大学道教研究室,在台湾颇引入注目。丁煌先生发表的道教研究论文有40多篇,并主编了《道教文献集成》。他的《“正一预修大黄延寿经箓”中道教生死与升仙观念析论》一文,在1996年8月北京“道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
  台南道教支会与成功大学道教研究室合编的《道教学初探》(丁煌总编,郭瑞雪副总编),精选了道教研究室的研究成果和国外道教研究的信息。成功大学历史系开办的日部和夜部,均开《道教史》课程,并为研究生指导撰写道教论文。丁煌等参与高雄道德院创办的修真道学院的教学工作,担负一些专题演讲。丁煌本人讲授《道教神学》《道教史专题研究》;黄典权讲授《清代台湾的寺庙》;江建俊讲授《魏晋思想与道教》;林金泉讲授《阴阳五行专题研究》等。成功大学道教研究室在弘扬道教教理、教义上取得较显著的成绩。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出版了多种研究道教和道家的专著:《禅宗与道家》《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历史的经验》等。其在《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道藏>缘启》一文中认为:“中国文化之中坚,实为道家之学术思想。”在《略论中国医药学术与道家之关系》序中称:“论中国医药者,皆云渊源于道家。”
  香港学者的研究 香港的道教学术研究,没有形成一定组织、规模和影响,中文学院尚无专门的道教课程,但注重道教研究者,有饶宗颐、黄兆汉教授。饶宗颐出版了《敦煌六朝写本张天师道陵老子想尔注笺》,对东汉道教源流作了开辟性的研究,影响极大。他另著有《想尔九戒与三合义》《老子想尔注续论》《四论想尔注》《老子想尔注考略》等。黄兆汉先生现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有道教著作四种:《论张三丰传奇的真实性》《道教研究论文集》《明代道士张三丰考》和《道藏丹药异名索引》。
  香港曾举办过两次“国际道教科仪及音乐研讨会”。第一次在1985年12月11-15日,会上宣读的论文已结集为《国际道教科仪及音乐研讨会文集》。第二次在1989年12月26-30日假座荃湾圆玄学院举行。
  大陆学者的研究 大陆道教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有黄季刚的《仙道平论》,胡适的《汉初儒道之争》《陶弘景的<真诰>考》。
  20世纪30年代有陈樂的《战国秦汉间方士考论》,崇天的《方士源流述略》,吕思勉的《道教起源杂考》。
  40年代著作有许地山的《道家思想与道教》《道教之根本思想及其对于人生的态度》及专著《道教史》(上),刘国钧的《两汉时代道教概况》《老子王弼注校记》,蒋维乔的《道教思想的由来及其哲学》,胡哲敷的《道家哲学与道教》,傅勤家的《中国道教史》,陈寅恪的《天师道与海滨地域之关系》、《崔浩与寇谦之》,刘师培的《读道藏记》,汤用彤的《读道藏札记》《寇谦之的著作与思想》,陈垣的《许缵曾辑刻太上感应篇图说》《李志常的卒年》,曲继皋的《道藏考略》,刘鉴泉的《道教征略》,蒙文通的《道家三考》《道教史琐谈》《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辑校老子李荣注跋》《陈碧虚与陈抟学派》等。
  中国科学院1964年成立世界宗教研究所(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改属之),老一辈的专家有任继愈、黄心川、郭朋、牙含章、孔繁、杜继文、戴康生等,研究人员大都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历史系、国务院宗教局。研究所道教室的成员,孜孜于道教文献的研读、资料的积累、文献的考订,花了近4年时间,撰成并出版了《道藏提要》一书(任继愈作序,题为《道教与中国思想文化》)。全室人员积3年时间撰写了《中国道教史》一书(任继愈主编),书中分五篇19章,贯穿两汉至近、现代道教状况,书后附新编道教史年表、道教主要人物与道派索引表。道教研究室还出版了集体著作《道教文化面面观》《文史知识》道教专刊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室著名学者王明出版《无能子校注》《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抱朴子内篇校释》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陈智超完成《道家金石略》的校补与出版工作,给道教研究增加了新的宝贵的原始资料。
  北京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汤一介早年发表有《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形神问题的理论》《论早期道教的发展》等论文。
  陈国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道教源流考》,后又出版新作《道教源流续考》,阐述道教外丹炉火法,对道教研究作出了一大贡献。
  中国道教协会于1957年4月成立,1961年成立了道教研究室。研究室编辑了《历代道教史资料》《中国道教史提纲》《道教基本知识》《道教概说》《道家手册》《悟真篇校注》《道教大辞典》等,创办了道教知识进修班、研修班,整理了道教斋醮音乐谱,录制了音乐磁带及录像带,并出版了《中国道教》杂志。
  四川大学于1980年9月成立宗教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来自川大历史系、哲学系、马列主义教研室。该所以研究中国道教、宗教学原理、少数民族宗教为主。已出版的专著有《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国道教史》(四卷本)《道教文化新探》(论文集)《道教基础知识》《世界七大宗教》《中国宗教名胜》《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等,还主办出版了《宗教学研究》学术性刊物。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有研究人员20余名,发表的论文有《道教仪式二十七问》《道教教义二十七问》《道教宗派二十一问》《道教和道教文化》《论道教的实体化》《道教哲学的演化和主要特点》《论<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思想内容》等篇,编辑出版的书籍有《道外道书》《道藏要籍选刊》等。
  苏州市道教协会除成立道学班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道徒的音乐技能,开办了道教音乐培训班。1952年道协组成“道教音乐研究组”整理道教濒临失传的乐舞。1955年道协将原工尺谱翻成简谱。1959年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与苏州市道教协会合作将道教斋醮法事拍成纪录片,年尚清将文字记录材料辑成《苏州道教艺术集》一书。1979年金钟英老艺人把收藏多年的珍贵音乐资料汇编成《苏州道教音乐选》,内收道教音乐48首,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资料。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队与上海市道教协会、白云观合作录制了《中国道教斋醮音乐》乐曲和录像片。
  江西学者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掀起了道家、道教研究热,江西省社科院哲学所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特别重视对江西本省的道教研究,组织了以郭树森研究员为骨干的一批研究人员,对龙虎山天师道和西山净明道等正一派道教在江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一是1990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道教宗派史的学术著作《天师道》。由郭树森主编,郭树森、朱林、贺绍恩合著,在国内外发行10000余册。该书以科学的史学态度,对天师道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作用以及重要经典的哲学思想等都作了认真的研究,对天师道创立过程、创始人、张盛何时南下龙虎山、《老子想尔注》作者为谁等若干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在中国影响最大的道教主支天师道的精萃和发展脉络,得到学术界的肯定和好评。之后,又陆续出版了《道教文化管窥——天师道及其它》《东方智圣——鬼谷子文化探微》《江西省宗教志》《道教文化钩沉》等著作。二是发表了一批较有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天师道的创立及其沿革》《天师道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从{想尔注)看汉儒对早期道教的影响》《天师道与中国文化》《试析隋唐五代道教道论的哲理化》《论(周易参同契)丹法的哲学思想》《张宇初哲学思想研究》《试论张嗣成的道教思想理论》等上百篇。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于1996年5月成立了道教文化研究所,定编5人,张洪洲、薛小荣先后担任所长,现由薛清河负责。1998年该所创办了道教文化研究交流刊物《龙虎山道教文化》。龙虎山管理机构几经变动,但道教文化研究所一直保留,其所办刊物至2005年12月共印20期。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教文化研究室编印的《龙虎山道教通讯》(前已出6期),从2000年的第7期开始,由简报式改为《龙虎山道教》期刊,封面、封底、封二、封三均套彩印,内芯有48页,面向海内外道观交流。
  1994年,江西龙虎山道教协会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台湾省道教总会联合举办“中国龙虎山道教文化研讨会”,汇编论文集《道教文化管窥》,出版发行《中国龙虎山天师道》《历代张天师故事》《嗣汉天师府画册》,加工整理了《龙虎山正一早晚功课》《灵宝济炼》《朝天宝忏》《天师宝忏》《三官忏》等科仪书籍。
  附:有关天师道的文章及论著(以发表时间为顺序)
  1.未标作者,1932,《正一真人符》,《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30期。
  2.谢兴尧,1936,《张天师与道教》,《逸经》1936年9期。
  3.闻惕生等,1936,《关于张天师》,《逸经》1936年15期。
  4.酒井忠夫,1937,《道教史土〓〓〓〓三张〓性格》,《支那佛教史学》1卷4号。
  5.钱穆,1941,《张道陵与黄巾》,《责善半月刊》12卷16期。
  6.吉冈义丰,1941,《五斗米道》,《道教〓实态》页52 - 59,兴亚宗教协会。
  7.小柳司气太,1942,《张道陵》,收入《老庄〓思想〓道教》,东京森北书店。
  8.张士光,1958,《张天师》,江西人民出版社。
  9.尉迟酣( Holmes Welch)著、赵熙琇译,1961,《张天师与道教》正续,《道学杂志》5、6期。
  10.滋贺高义,1963,《明〓太祖〓天师道〓〓〓》,《东方宗教》22号,页45 - 48。
  11.宫川尚志,1964,《三张〓教团〓家族关系》,收入氏著《六朝史研究一宗教篇》,页18 -21,京都平乐寺书店。
  12.宫川尚志,1964,《三张〓道教〓系统》,收入《元代道教之发展》,台中东海大学。
  13.孙克宽,1965,《元代正一教考》,收入《元代道教之发展》,台中东海大学。
  14.大渊忍尔,1966-1967,《五斗米道〓教法〓〓〓〓》(上、下),《东洋学报》49卷3、4号。
  15.藤岛建树,1971,《元代〓集贤院〓正一教》,《东方宗教》38号。
  16.松本浩一,1982,《张天师〓南宋〓道教》,《历史〓〓〓否民罗〓文化一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贺纪念论集》页337 - 350,东京国书刊行会。
  17.艾力农,1985,《东汉张陵的(老子想尔注)》,《齐鲁学刊》1985年4期。
  18.郝勤,1986,《张陵与养生》,《宗教学研究》1986年2期。
  19.庄宏谊,1986,《明代道教正一派》,台北学生书局。20.细谷良夫,1986,《顺治、康熙朝〓正一教一清朝〓〓〓一〓一教动向(一)一》,弘前大学人文学部《文经论谈》21卷3号。
  21.细谷良夫,1986,《雍正朝〓正一教一法官娄近垣 中心〓》,《东方学》72辑。
  22.细谷良夫,1987,《乾隆朝〓正一教一正一真人〓降格事件 〓〓一》,秋月观瑛编《道教〓宗教文化》,东京平河出版社。
  23.王家佑,1987,《张陵五斗道与西南民族》,收入氏著《道教论稿》页151 - 166,四川巴蜀书社。
  24.丁煌,1987,《汉末三国道教发展与江南地缘关系初探一以张陵天师出生地传说、江南巫俗及孙吴政权与道教关系为中心之一般考察》,《成大历史学报》第13号。
  25.Isabelle Robinet,1978, Chang Tao - Ling,,M.Eliade edited,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Vol.3,New York:Macillian。
  26.《天师府简介》张金涛(《中国道教》1987年第1期)
  27.《天师世家与道教》张继禹(《中国道教》1987年第1期)
  28.《天师道与中国文化》郭树森 朱林(《中国道教》1988年第4期)
  29.黄兆汉,1988,《明代的张天师》,收入氏著《道教研究论文集》页9- 38,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30.《龙虎山名胜文物古迹记》张宝训(《中国道教》1989年第1期)
  31.《白玉蟾与张天师的一段故事》张行之(《中国道教》1989第4期)
  32.《龙虎山与炼养术》熊少达(《中国道教》1989年第4期)
  33.《正一道经箓义理略论》张继禹(《中国道教》1990年第1期)
  34.郭树森主编,1990,《天师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5.张继禹,1990,《天师道史略》,北京华文出版社。
  36.柔弱,1991,《龙虎山天师世系琐谈》,《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4期。
  37.柳存仁,1991,《题免得龛藏汉天师世系赞卷》,收入氏著《和风堂文集》页677 - 713,上海古籍出版社。
  38.马季戈,1992,《元明两代天师书家及其作品》,《文物》1992年11期。
  39.沈德忠,1992,《张天师〓诞生祭〓〓〓〓》,《宗教学论集》17、18合集,页29 - 45。
  40.刘守华,1994,《宗教与艺术的融合:论张天师传说》,《中国文化》1994年3期页207 -2210
  41.丁煌,1994,《正一黄预修延寿经策初研》;《道教学探索》第捌号至第拾号(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道教室编)
  42.《天师道的符、、斋、醮初探》张金涛、张青剑(《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43.《张天师传说的历史文化价值》刘守华(《中国道教》1995年第1期)
  44.《道教正一派授箓的现实意义》程时雨(《中国道教》1995年第3期)
  45.刘守华,1995,《融合宗教与艺术的张天师传说》,氏著《比较故事学》页361 - 369,上海文艺出版社。
  46.《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漆绪邦(《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47.王纯五,1996,《天师道二十四治考》,四川大学出版社。48.《西山净明道传承历史争议》张金涛 张青剑(原载《上海道教》论文集)
  49.柳存仁,1996,《乐巴与张天师》,李丰棘、朱荣贵《仪式、庙会与社区:道教、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页19 - 4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50.《六朝时代岭南的天师道传播——从出土的镇墓文谈起》范家伟(《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
  51.《天师道的文化渊源及宗教特征》商庆夫、陈虎(《文史哲》1996年第5期)
  52.《道教古研究的重大突破——简评<天师道二十四治考>》一闻(原载《四川文物》1997年第2期)
  53.《天师道发展更新的四个重要阶段》张继禹(原载《中国道教》
  54.柳存仁,1997,《史籍与道籍:汉天师之眷属》,收入氏著《和风堂新文集》页383 - 386,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55.《天师道主要支派考略》郭树森(原载《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8期)
  56.《天师道“蒙秦治”考》(《四川文物》1997年第3期)
  57.《天师道与“平冈治”考》龙腾(原载《四川文物》1998年第l期)
  58.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编,1997,《历代张天师故事》。
  59.抱冰子编著,1998,《张天师秘闻》,香港天马图书公司。
  60.Voller Olles,1998 Spuren des Himmelsmeisters:Zur Rolle von Zhang Daoling in der fruhen dao-istischen Religion, Munster: lit
  61.张汉洪,1999,《张天师》,四川巴蜀书社。
  62.傅飞岚(F.Verellen),1999,《张陵与陵井之传说》,《道家文化研究》16辑,页217 - 240。
  63.吴亚魁,1999,《天师在沪活动散记》,《上海道教》1999年第2期,页9- 12。
  64.《早期灵宝经与汉魏天师道——以敦煌本{灵尘经目)注录的灵宝经为中心》王承文(《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
  65.《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聂亮祥(《中国道教》1999年第5期)
  66.《道教与龙虎山》黄细嘉
  67.《简寂先生庐山修道与南天师道的建立和发展》周勇慎(原载《中国道教》)
  68.《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文化透视》傅利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4期》
  69.《龙虎山正一观》聂亮祥(《中国道教》)
  70.陈耀庭,2000,《一件清代道教的重要史料一康熙年间天师府照票抄件在江西崇义县发现》,《中国道教》2000年1期,页43 - 44。
  71.魏明生,2000,《张陵创道洪雅瓦屋山的历史考察》,收在李后强主编《瓦屋山道教文化》页308 - 319,四川民族出版社。
  72.陈国治,2000,《辟支发怒摔金顶》,收在李后强主编《瓦屋山道教文化》页47 - 50,四川民族出版社。
  73.陈国治,2000,《张陵战大蟒》,收在李后强主编《瓦屋山道教文化》页51 - 56,四川民族出版社。
  74.李刚,2000,《张修在道教史上的地位》,收在李后强主编《瓦屋山道教文化》页277 -293,四川民族出版社。75.魏明生,2000,《张陵传奇》,收在李后强主编《瓦屋山道教文化》页17 - 46,四川民族出版社。
  76.张汉洪,2000,《五斗米道命名的由来》,收在李后强主编《瓦屋山道教文化》页253 -265,四川民族出版社。
  77.松本浩著、高致华译,2000,《张天师与南宋的道教》,《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二期,页153 - 169。
  78.二阶堂善弘,2000,《天师张虚靖〓一〓〓〓〓》,《东洋大学中国学会会报》第7号,页1- 12。
  79.聂亮祥,2000,《天师府无蚊传说》,《中国道教》2000年6期,页58 - 59。
  80.柳存仁,2000,《汉张天师是不是历史人物?》,收入氏著《道教史探源》页67 - 136,北京大学出版社。
  81.张金涛主编,2000,《中国龙虎山天师道》(2版),江西人民出版社。
  82.《龙虎山中宰相家——嗣汉天师府古典园林建筑》周沐照(《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
  83.《上清宫铜钟和仁靖真人碑简介》曾广亮(《中国道教》2000年第4期)
  84.《龙虎山道乐今昔》王丽萍(《中国道教》2000年第6期)
  85.《引儒入道——寇谦之对北方天师道的改造》刘惠琴(《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1期)
  86.山下一夫,2001《混元盒物语〓成立〓展开》,冈崎由美编《近代中国都市艺都6;系基础的研究》页106 - 132,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87.山下一夫,2001,《“混元盒”与民间文学》,杨振良等编《2001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39 - 162,花莲师范学院民间文学所。
  88.《东晋南朝之际道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以天师道和古灵宝经为中心》王承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89.《早期天师道的神学化“道论”》郑信平(《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90.《龙虎山上清宫建置沿革初探》周沐照(《道协会刊》第七期)
  91.《朱元璋与天师道》曹国庆(《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0卷第1期)
  92.二阶堂善弘,2002,《有关天师张虚靖的形象》,《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三辑,页34 -480
  93.《“早期天师道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法)傅飞岚(Franciscus Verellen)著、吕鹏志译(《宗教学研究》2002年4期)
  94.《龙虎山道教圣地和正一道文物》李萍(《文物世界》2002年第6期)
  95.王见川《张天师之研究:以龙虎山一系为考察中心》(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年)
  96.《对<修真图>的参悟》张青剑、徐才金(《中国道教》2003年第3期)
  97.《非典的宗教审视·熔铸真爱·凝聚精神》张继禹(《中国宗教》2003年第6期)
  98.《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在斋醮科仪中的运用》王丽萍(《福建道教》2003年第4期)
  99.《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生平简述》汪兴海(《中国道教》2003年第1期)
  100.《试析陶弘景对旧天师道“黄赤之道”的改造》张崇宫(《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01.《忠孝与神仙》张继禹(《中国道教》2003年第1期)
  102.《太上三五正一盟真玉经注》曾广亮、徐才金(《中国道教》2003年第4期)103.《寇谦之身后的北天师道》刘屹(《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04.《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之渊源与流变》傅利民(《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105.《宋明时期天师道的心性思想》郑信平(原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期)
  106.《仁最真人茔重修记》张继禹(《中国道教》2004年第2期)
  107.《正一之法与上清之法——兼论唐代道经与道派的关系》张敬梅(《中国道教》2004年第4期)
  108.《“上清之法”与“正一之法”——兼论唐代道经与道派的关系》张敬梅(《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109.《宋以来天师道的“心”“道”思想》郑信平(《求索》2004年第2期)
  110.《道教的根柢在民众》徐才金 (《上海道教》2004年第1期)
  111.《打造新时代的天师道风貌》张金涛(《中国道教》2004年第1期)
  112.《共话道风》张继禹(《中国道》教2004年第2期)
  113.《道教音乐满狮城》张贵华(《中国道教》2004年第2期)
  114.《我读道门十规》聂亮样(《上海道教》2004年第2期)
  115.《刘宋天师道的“六天”说》陈中浙(《中国道教》2005年第3期)
  116.《<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时代与<老子想尔注>的关系》马承玉(《中国道教》 2005年第2期)
  国际道教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中与天师道有关的主要有:
  第一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1968年9月在意大利佩鲁贝市举行)
  《导致道教确立般若本体论的一些道教先行者》(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克)
  《一个历史学家对道教传统的思考》(美国耶鲁大学芮沃寿)
  《早期道教救世主信仰中理想统治者的形象——老子和李弘》(西德塞德尔)
  《庄子的<齐物论>》(伦敦大学格雷厄姆)
  《六朝期间关于一致性和自然性的争论》(美国马瑟)
  《道教的礼拜传统》(法国施博尔总结报告)
  除施博尔《道教的礼拜传统》(会议总结报告)外,其他论文发表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的《宗教史》杂志第9卷第2、3期上(1969-1970)。
  第二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1972年9月在日本长野县举行)
  《2至7世纪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法国石泰安)
  《用中国传统的礼仪治病》(美国席文)
  《道教炼丹术的社会内容》(英国李约瑟)
  《茅山派的启示——道德与贵族社会》(美国施特里克曼)
  《寇谦之和北魏道教神学》(美国马瑟)
  《“都功”的职能的二、三点考察》(法国施博尔)
  《老子河上公本与道教》(日本吉冈义丰)
  《晚明和前清社会的善书和平民教育》(日本酒井忠夫)
  第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1979年9月3日—9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道教与科学》(美国席文)《道教礼仪中“科”的概念》(法国施博尔)
  《上清派运动和方士及不死探索者的传统关系之研究》(法国霍必烈)
  《道教与免疫学的起源》(英国李约瑟和鲁桂珍)
  《<无上秘要>导言》(荷兰霍曼)
  《宇宙模式及其社会影响——<太平经>中的“自然科学”》(西德坎德尔)
  《道教与中国历史上的反迷信运动》(日本酒井忠夫)
  《抱朴子的科学思想》(日本村上嘉实)
  《达摩大师住世留形内真妙用诀考》(日本福井文雅)
  《中国道家到道教的演变和若干科学技术的关系》(中国王明)
  《中国外丹黄白术考》(中国陈国符)
  “道教和日本文化”国际研讨会(1985年9月30-10月12日在巴黎举行)
  提交的论文中与天师道有关的主要有:
  《关于“东方朔置文”的考察》(高桥稔)
  《<医心方>养生篇的道教的性格》(坂出祥伸)
  《“祈安醮”的仪礼》(施丹人,即施博尔,下同)
  《道教的“性”和儒家的“性”的概念间的关系》(罗比奈)
  《关于<十牛图>的禅的寓意的道教解释》(卡特林·塞斯皮克斯)
  《临水夫人祭祀——福建道派一例》(珀里奇脱·帕鲁斯)
  法国和日本学者在东京召开了“日本和中国的宗教文化交流”(1988年10月2- 13日)
  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道教文化研讨会上发表的主要论文中与天师道有关的主要有:
  《中国宗教文化(特别是符咒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变化》(酒井忠夫)
  《日本中世纪的神道和道教》(坂出祥伸和增尾一部)
  《阴阳道的历史发展》(中村璋八)
  《儒教和道教的思想关系史上的玄学》(方达米休)
  《中国和日本的密教中的道教要素》(三崎良周)
  《<洞渊神咒经>的祭仪传统》(穆瑞明)
  《太极观念的地位和意义》(洛尼埃露)
  《日本民俗信仰中表现的“符咒”》(官田登)
  《中国传统戏剧中的王昭君戏》(邝庆欢)
  《灵宝科仪的展开》(施舟人)
  一些专题性的道教研究讨论会发表的文章有:
  《宗教仪式的文献整理与分析》(白克京)
  《火坛:世界最古代的仪式》(司塔尔)
  《人与宇宙之沟通:道教音乐的哲学基础》(冉云华)
  《上海道教斋醮及其“进表”科仪概述》(陈耀庭)
  《道教礼仪与祀神戏剧之间的关系》(田仲一成)
  《消灾仪式》(包士廉)
  《宿启科仪:乐谱和录像以及安灵宝真文、收真文舞蹈》(萨梭)
  《关于道教斋醮及其形成问题》(中国卿希泰)
  
  《步虚小考》(施丹人)
  《秦始皇与方士徐福和卢生》(宫川上志)
  《20世纪道教大师陈撄宁》(韩涛)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研究》(阮仁泽)
  《同一道曲在各地流传中的变化》(陈大灿)
  《“玉音法事”线谱试解举例提要》(陈国符)
  《全真教团史》(窿德忠)
  《论“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思想内容》(陈耀庭)
  《道家的深湛玄思与批判精神》(北京大学张岱年)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北京图书馆任继愈)
  《从魏晋玄学到唐玄学》(北京大学汤一介)
  《道家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川大学卿希泰)
  《<淮南子>对<吕氏春秋>的继承和发挥》(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
  《评唐高宗时僧道理论之辩》(中国道教学院李养正)
  《诵经——化劫度的大梵隐韵》(台湾“中央研究院”李丰懋)
  《“正一预修大黄延寿经策”中道教生死与升仙观念析论》(台湾成功大学丁煌)
  《论道教创世纪》(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
  《道家与道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柳存仁)
  《<老子中经>初探》(荷兰菜顿大学施舟人)
  《张道陵与灵井之传说》(法国远东研究院傅飞岚)
  《被遗忘的指示:王弼的<老子>解释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瓦格纳)
  《唐玄宗<道德真经>注疏之撰述与其思想特征》(日本京都大学麦谷邦夫)
  《三洞四辅思想与道教的成立》(日本早稻田大学小林正美)
  《天师道婚姻仪式“合气”在上清、灵宝学派的演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柏夷)
  《<老子>和<孟子>中的基本喻象》(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
  《论庄子“由技入道”所开拓的精神境界》(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王介英)
  《老子之道——关于世界之统一性的解释——兼论道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的位置与意义》
  (新加坡国立大学刘笑敢)
  《略论道家的流派及承传的标准》(加拿大萨思喀彻温大学托马斯)
  附:龙虎山地区的其他宗教
  龙虎山地区,自古至今均为四教并存之地。该地除是道教发源地之一外,还先后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传入。
  佛教
  约在1700年前传入,至2004年底,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共有佛教寺庙2所,信徒多人。
  佛教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早晚功课、功德课、朝山进香等3种。其主要活动场所,在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所辖的马祖岩上有旧时名气较大的寺庙马祖寺。该寺所处之地,原归余江县所辖。《余江县志》(1993年版)载:“马祖寺在今洪湖乡境内。唐初有行脚僧人云游过此,见形似骏马,气势雄伟,遂四方托钵化缘,建寺山间,称马祖寺。另有传说因唐代高僧马祖禅师游方驻此,因此得名。”马祖寺位于龙虎山仙水岩西北3公里处马祖岩的一座岩洞内,曾建有大雄宝殿。据传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较早的寺院之一。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禅师曾在此传授禅经,该寺故名马祖寺;所处之岩原称立马岩,亦更名为马祖岩。该岩现已从余江县洪湖乡划出,经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开发,有一处景观叫“岱宗讲堂”,相传马祖道一禅师也曾在此讲授禅经。当时全国众多名山寺院的方丈云集于此,学成归去担纲主持。据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之前,曾在此聆听经法。岱宗讲堂,既让讲佛学,也允讲儒学。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讲堂上方悬挂“中和”匾额,沿袭白鹿书院教规,培养了大批门徒。宋代儒家心学大师陆九渊,曾临堂宣讲“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等观点。自古以来,马祖岩集佛、儒于一体,可谓江南佛儒文化的一个中心点。
  龙虎山又一佛教名寺,是地处206国道线上,距鹰潭市区16公里的金龙禅寺。该寺所处之地是余江县洪湖乡境内的金龙峰。而该地与龙虎山仙水岩近在咫尺,故现划归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该寺始建何时,无考。民间传说,可追溯到汉代甚至更早。据说汉代有个罗衣秀才,名叫廖威,人称其为地龙王。此人一生贫困潦倒,曾到金禅寺游玩。见寺庙破败不堪,说:“你是个烂烂庙,我是块烂烂料,若是我有出头之日,一定重修你这烂烂庙”。事后虽未见其修庙记载,但宋仁宗时,舒村老祖宗从仙岩罗坪迁至碣石峰旁居住,将此庙修缮一新。从此,该庙兴旺发达。土地革命时期,该庙被国民党军队焚烧。1992年,经余江县人民政府批准重建,现寺内有常住僧侣3人,长驻居士3人。寺庙内塑有释加牟尼、南海观音、十八罗汉等佛像31尊。寺内管理制度健全,服务设施配套完备。
  龙虎山仙人城中有仙姑庵。宋代,仙人城成了佛道潜修宝地。宋熙宁年间有宝月禅师自浦城来仙岩建岩上寺,传灯授徒。随后,尼姑来仙岩洞穴之中修建庵堂,供奉观音、地藏王等菩萨。元时,仙岩寺庵曾有修缮。鼎盛时期,仙人城有尼姑18人,道士20人,和尚24人,他(她)们在这块小天地中和睦相处,各得其乐,潜修理想正果。明代第48代天师张彦頨于嘉靖年间奉敕修建‘兜率宫’。结合当时正一道的情形与仙人城的实际情况,就在老子神像左右增祀张道陵、葛仙翁、许真君和浮屠这四大真君的神像。浮屠代表着佛教,体现仙人城的佛道友情。民国期间,兜率宫在破除封建迷信的风浪中宫毁人去。1998年重建的兜率宫竣工,千年古宫得以再现往日风姿,但神像中不再有浮屠。仙岩之中的仙姑庵也不再是佛教的活动场所,虽有几个“尼姑”待在岩洞中,那只是作为仙人城的一个旅游点,让游人知晓此处昔日曾是个“仙姑庵”而已。
  天主教
  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法国人白(音译)神父传入县域。其活动场所称天主教教堂,简称天主堂或教堂。天主教的教务活动,安排在每年的四大节日(耶稣复活节、圣母升天节、圣神降临节、圣诞节)举行,届时各地教徒齐聚教堂诵经、祈祷、唱“赞美诗”、领圣体。平时做礼拜,远处教徒在自己或教友的家中进行,近处教徒则集中在教堂进行。龙虎山地区的主要教堂是上清天主堂,也是鹰潭市影响较大的天主堂。
  上清天主堂,旧称圣母无原罪堂。由荷兰神父在原葛仙庙处买地25亩,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后来贵溪县余家乡罗湾人侯老祥率贵南四十一都农民起义,提出“不杀旁人杀洋人”口号,烧毁天主堂,并直捣县衙(见1996年版《贵溪县志》)。宣统三年( 1911),意大利神父徐厉斯主持重建,历时三年竣工。挖地至五六米深处,露出沙层,上清溪水渗入,遂投入松木作“地脚梁”。整个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形成为中西合璧式建筑群。主要建筑物有主堂(约480平方米)、神父楼(270平方米)、男学堂(394平方米)、女学堂(360平方米),加上附属房屋,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主体工程依据徐万斯神父提供的图纸构建。正面尖顶,上竖十字架(麻石凿成),架下附有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雕像。雕像两边的对联为“德冠群英作古今恩保,位超众圣为天地母皇。”尖顶两侧为城堡式结构,正门墙体砖石砌成,石雕为树叶图案。教堂内青石柱顶为开花状,上接木柱,椭圆拱顶。四壁2米高处绘有耶稣受难图14幅。窗户上尖下方,呈炮弹形,上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玻璃。教学前厅挂一油画,题为“为我祈祷”,画面为圣母、玛丽和耶稣、小天使等,画像高约3米,以蓝天白云为衬,形态逼真。诵经台高1,4米,面积60平方米,为神父念诵经文教徒入教受礼之处。教堂东连神父楼,为神父往来传道经文、收纳教徒之处,也是起居、接待场所,俗称“官厅”。东西两头分别为男堂和女堂,砖木结构,男堂是男性管理人员和男教徒起居生活场所;女堂为女性管理人员及女教徒起居生活场所。学堂以《圣经》为主要教材,读书不花钱,穷人家孩子吃饭也不要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共有男女教师4人,学生150余人。教堂曾收女弃婴7名,全部养活成人。教堂有水田200余亩,教堂东侧的“圣山”(王家山,离教堂20米处),作为安葬历代神父教友的墓地。教堂的坐堂神父是马利华(美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遣送回国。教堂遂由中国神父韩志群主持。1955年成立了天主教爱国会,主要成员有韩志群、黄淑珍、夏本南、余国明、黄益年、朱宏兴、黄华新等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教堂被作为上清区工委驻地。“文化大革命”期间,十字架被枪击落,耶稣像被摧毁,神像两边的长联被用水泥抹平,改为“上清俱乐部”。堂内拱顶被拆,油画也被扯碎。教堂房产于2000年7月已部分落实,进行修缮,2005年信徒350余人,负责人为余长生、黄淑珍。
  基督教
  解放前贵溪县境内设有1个主教堂(雄石),12个支教堂,今龙虎山旅游风景区的上清、鱼塘二地,均设有支教堂(上清镇关门口原教堂堂屋门楼尚存“耶稣堂”字样)。支教堂结构简单,亦无住堂牧师,传教活动由主教堂指派牧师进行。基督教的主要活动,是过礼拜,即按国际基督教的传统,在礼拜日(又称安息日)由牧师摇铃集众,教徒闻声鱼贯而入圣殿就坐。先由教师或牧师带领教徒祈祷,接着唱“赞美诗”,再开始讲道。讲道内容以圣经《新约全书》为主,必要时引用《旧约全书》的部分章节来印证。讲道完毕又唱诗、祈祷,齐声喊“阿门”结束礼拜,全过程约2个小时。每月的第1个礼拜日称“圣餐礼拜”,受过洗礼的教徒可领到圣餐1份。参加礼拜的教徒,都有捐献义务,少则1枚铜板,多则几个银元。鸦片战争前,因受儒家思想冲击,佛道二教排斥,官府限制,基督教徒甚少。民国31年( 1942),日军入侵贵溪,神职人员出走,教堂被毁,教务活动基本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外籍牧师回国,1957年反右派运动开展后,教堂无人管事,教会自动解散,基督教活动完全停止。1979年以来,教会活动逐渐恢复。1980年5月以后,部分老教徒集中在教友家中做礼拜。1984年7月后,宗教房产政策逐步落实,教徒回到教堂做礼拜。此后,教徒逐步增多,在农村相继组建若干基督教活动点。至2004年,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内共建有泉源、长庆、渐浦、历山、蔡坊、鱼塘舒家、西源陆家、龚店老陈家、豪岭陈家等9个基督教活动点。经常有教徒到点上活动,主要活动是做礼拜,并义务开展捐献“希望工程”、支援灾民度难,给孤寡老人送钱送物等献爱心活动。[=此处为空白页=]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