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4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
分类号: B956.2
页数: 13
页码: 147-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包括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老子想尔注、老子五千文、正一法文、太上正一法文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等。
关键词: 正一天师道 经典 经文

内容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早期以祖天师张道陵所著的道书和经他改造后的符书为代表,不少高道对天师道早期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作出过重大贡献。其传世之作《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为正一天师道早期的主要经典之一。在龙虎山炼丹期间,张道陵又获得神虎秘文、制命五岳檄召万灵等灵图秘籍。此后他“客蜀”传道,与其子张衡,孙张鲁等所著的道书皆托名“太上”亲授。《云笈七签》卷六载“汉末有天师张道陵,精思西山,太上亲降,汉安元年(142)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7月7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该卷又载:“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144卷。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此之二经,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禁忌众术等也……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流传兹目。”《魏书·释老志》亦载:“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此外,张道陵天师(一说张鲁)还著有《老子想尔注》2卷。该书为中国道教第一部以神学原理注述《老子》的经典著作,在早期道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
  魏晋时期,正一天师道所传之教理教义,仍然以“三张”时期所著的经典为主。但因汉末社会大动乱和晋代的八王之乱,天师道的早期经典遭受严重毁坏和散佚,三张时期建立起来的24治(教区)亦纷纷瓦解。至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界新道派的鹊起,南北天师道首领对三张时期的教团组织和教理教义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故收入明代《正统道藏》的天师道早期经典,大多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的残卷。通过这次整顿和对早期经典的重新辑录和编纂,也使正一天师道的法箓更适应于道教各派传授和斋醮礼仪之用。因此,隋唐以来,道教界对天师符箓和咒术依然十分推崇。他们坚信太上老君所传之法箓,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天师符箓成了道士们辅正驱邪,治病救人,助国禳灾的主要手段。
  宋以后,正一天师道经典主要以第30代天师张继先和第43代天师张宇初的著作为代表。张继先,尊号“虚靖天师”。所著《心说》《大道歌》《开坛法语》《橐籥歌》《明真破妄章颂》等篇章,大多为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其中《心说》论述修心之法;《大道歌》咏叙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开坛法语》论述修道者之得失在于克服恩情魔阻、名利障杂;《明真破妄章颂》则以七言绝句咏述道教雷法的宗旨,认为人身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皆先天一炁所化,与上天雷神“同祖同宗”,修道者以我身与天仙同诸一蕉,以心合神,即可发动“雷机”,叱咤元神,召唤百万雷兵,左右晴雨。由于虚靖天师在祖传符法的基础上又融入雷法,正一天师道的法术由此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明初张宇初天师的《冲道》《慎本》《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广原性》等篇章,集中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其著作大致以老庄虚无思想为本,参合宋儒性理之学,亦兼采佛氏之言,敷述天地造化,万物本源,心情修养,以及山川人物,礼乐制度等。这二位著名天师的主要经典分别汇集于《虚靖真君语录》7卷和《岘泉集》20卷,被编入《正统道藏》。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和张宇初天师的理论造诣,还表现在《道藏》编纂方面。明代流传至今的《正统道藏》,就是由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奉诏主持编纂的,计280函,5305卷,为我国现存的最大一部道教丛书。
  以下为正一天师道主要经典简介:
  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
  该经之序为张道陵撰写,弟子王长、赵升作了注解。内言服食行气,内修守一之术。序言叙述了金丹的玄妙神奇和功效后云:“陵后生不达,未接高会,漂浪无涯,遂迄千载。神师秉拽,拯我险津,越自困蒙,仰窥玄路。垣然天关,而不可开,非不可开,弗能开矣。诸弟子密视玄根,揽拔其键钥焉。弟子赵升王长,乃顾影抚心,慨愧交集,灵鉴罔极,乃遘渊人。玄朗内镜,卓然先拔,钻研所通,殆则上圣之奥。侧闻其义,辄傍以为解。复率其管窥,志诸所见,标较高旨,而斟酌之焉。”
  老子想尔注
  全名《老子道德经想尔注》,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或以为是张道陵之孙、第3代天师张鲁撰写。原书2卷,明《正统道藏》未收。但《道藏缺经目录》作了著录。现有敦煌发现的南北朝残抄本一件( S6025),保存原书上卷,亦即老子《道经》第三章至第三十七章之注文。20世纪50年代,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据敦煌抄本整理而成《老子想尔注校笺》一书。全书正文分为十部分:(1)解题,叙述《想尔注》的源流并考证其作者与撰写概况。(2)录注,将敦煌原卷的经文与注文依《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分章次第,分别录出,加以标点。(3)校议,将《想尔注》写卷经文与其他各本互校,以定其异同。(4)笺证,对其中的重要术语名词,如道真、道诫、守一、自然、太阴、地官、尸人等,分别加以解说。(5)《想尔注》之异解,标出其故意改动经文之处,并说明其因改字以致不成文义和成其特殊见解者。(6)《想尔注》与河上公《注》,考定《想尔注》应出河上《注》之后。(7)《想尔注》本与索洞玄本比较,将二本文义之异,分为九类,详加比勘。(8)《想尔注》与《太平经》,探明《想尔注》大部分即以《太平经》解《老子》。(9)《想尔注》佚文补。(10)张道陵著述考。该书认为,“道”是有意志的最高神灵。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教导信徒要奉道守诫,认为按道的意志行事,可以致国太平,长生成仙。故注文宣称:“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书中又批评世间邪道伪伎,强调炼形长生。总之,神化老子之道,强调奉道守诫,追求长生仙寿,是此书的主要特点。据《传授经戒仪注诀》称:汉末,系师张鲁曾以此书教化蜀土民众。南北朝时期,天师道规定此书为教徒必须传授修习的经典之一。《想尔注》是第一部完全用道教神学原理注解《老子》的经典。
  老子五千文
  道教传授的《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一。相传,汉末张鲁将河上公注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删去虚字,定为5000字,用以教化正一天师道徒众。因其中“三十辐共一毂”句写作“卅辐共一毂”,所以实际字数为4999字。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讲习之《老子》版本,多用五千字文本。此外,汉末魏晋南北朝至唐代部分道士注解《老子》,亦采用五千字本。如敦煌所出《老子想尔注》、S4430号注本残卷、成玄英《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李荣《老子道德经注》等,其经文皆采用五千字本。
  正一法文
  早期天师道科仪和法术类经典。著作者乃张道陵假托太上亲授之名而撰写。至南北朝时期,该经由孟景翼重新辑录为100卷,凡为10帙。但北宋孙夷中《三洞修道仪》则云:辑录“正一法文经一百二十卷”。因原书早己散佚,故明代的《正统道藏》仅收入《正一法文》残卷9种。即:《太上正一法文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正一法文修真要旨》、《正一法文法箓部仪》、《正一法文十箓召仪》、《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历代道书对《正一法文》的佚文常有引用。
  太上正一法文经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本,1卷。所言皆消灾获福之法。经文称:世人欲消灾获福,应常行善事,诵经修道,忏悔受戒,烧香设斋,布施穷乏,写经造像等等,方可解脱厄难。为早期正一天师道之经典。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此经为天师道早期经典,源于祖天师张道陵所作的《正一法文》系列,并经过张鲁系师等补充,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书中辑录五篇天师道戒科教令。即《老君戒经》、《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天师五言牵三诗》。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4卷,又名《千二百官章经》。内载正一天师道道士上章召请的1200天官之名,按所请天官主治某种疾病灾害分类。卷一有收土公、军兵收怪、主利宅舍、收官事等24条;卷二有收万精魅、收癫痫、收目病、诸毒立瘥等26条;卷三有主斩草、收葬、送冢墓鬼等11条;卷四有主蚕桑、主六畜、主鱼捕、主贾市等16条。认为凡一切灾害疾病,皆因精鬼作祟,或有恶人作为,而各种灾病亦有神主治之。故世人若有灾病,即应上章召请某类天官收鬼除妖,治病消灾。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此经世传乃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言醮祭江河湖海与水宅龙神之法。谓国家动乱、家门不安,皆可设此醮仪,祭祀龙神。如此可使国安民丰,家中富溢。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此经源于祖天师张道陵所作的《正一法文》系列。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本。所录修真要法十余种。包括服日月光芒法、孟先生暮卧法、恶梦吉梦祝、明耳目诀、青牛道士存日月诀、栾巴口诀、服食忌并治法、服气诀、导引法、察候疾病法、行禁治病法等。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10种早期天师道法箓。各种箓文格式相似,皆记述某人生辰八字,应受某位神君召。此经典盖用于召神护卫,拘制魂魄。正一法文法箓部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4种盟仪。即:《黄素三盟登坛仪》《太一黄素三盟仪》《太一登坛黄素三盟逆刺付授仪》《太一三盟付授议》。四种盟仪皆用于道士受度太一三盟法箓。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正一道士传授的初级法箓之仪法。其中有《五种女人受要箓》,叙处女、出家女、嫁归女、寡归女、归居女等5种女人受箓之仪法。又有《下人四夷受要箓》,叙奴婢和夷狄羌戎等受箓之仪法。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言传授都功版文之盟信科仪。所谓“都功版文”,实为正一道士受任或迁升二十四治职官之任命书,第4代天师张盛由汉中迁还龙虎山依然遵循。
  天师治仪(上)
  原题“十三世孙梁武陵王府参军张辩撰”。所谓“十三世孙”,即张道陵天师的第13代孙,梁武陵王则为南朝梁代的萧纪,封武陵王,天正二年(552)曾一度代理朝政。据此可以认定,《天师治仪》的撰写年代在天正二年前后,收入《道藏》正一部。
  正一修真略仪
  经典撰写人不详,从内容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初。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论述传授及修行三洞符箓契卷之科仪阶次。认为箓乃“检劾三界官属,御运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校诫宣示之文。”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此经箓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南北朝隋唐天师道经书皆称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太上道君于蜀郡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为早期天师道之符箓。原书卷数不详,明《正统道藏》本6卷,收入正一部。用于召神驱鬼,护卫身家。
  四斗二十八宿天帝大箓
  早期天师道重要法箓。撰经人不详,从内容和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的正一道士编集。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书纂集四种符箓,其中“黄神越章”,在早期天师道法箓中极为重要。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所传之经。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时期重新录辑。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据说此经能荡除一切鬼孽,使家家平安,饮食丰饶,田蚕倍收,五畜兴旺。经文中有天师五言颂咒一首,无上天师神符一道。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
  顾名思义,此经当为祖天师张道陵所作,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此经出自南北朝时期,收入《道藏》正一部。张道陵天师授弟子赵升口诀时称:因原佩带黄老箓职之人更相鄙毁,浊乱清文,贪财聚敛,故太上老君又出“太玄九光万称生符”,重新甄别种民。
  太上老君经律
  该经律约出自南北朝时期,原不题撰经人。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本书为早期天师道戒律汇编。据编首目录,原书有《道德尊经戒》、《老君百八十戒》、《太清阴戒》、《女青律戒》、《道德尊经想尔戒》等5种戒律。现《道藏》本仅存前两篇。
  女青鬼律
  早期天师道戒律类经典。原不著撰经人,从内容看,当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出。原本8卷,《正统道藏》本6卷,收入洞神部戒律类。书中并以太上老君和张天师之名劝导信道男女行持戒律,念诵鬼名,如此则可趋吉避凶,“万鬼不干,千神宾伏。”书中又有男女合气之术。
  玄都律文
  早期天师道重要戒律之一,约出于南北朝后期,原书卷数不详,有8卷、15卷、25卷之说。今《道藏》本仅存1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残本辑录道教戒律,分为六品,即《虚无善恶律》、《戒颂律》、《百药律》、《百病律》、《制度律》、《章表律》。律文主要宣扬善恶报应观念,劝导道教信徒遵守道门律例,行善济世,去除恶行。
  正一论
  原不题撰经人,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南北朝时期正一道士之手,疑即南齐道士孟景翼所作。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设主客论辩,认为教化民众之法应随俗而变。文中还论及“宿命”与“教化”问题。
  正一指教斋仪
  早期天师道斋法,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斋法称:“谨依汉中旧典,奉建指教斋仪”。原书包括《宿启仪》、《清旦行道仪》2篇。斋仪主要记述正一道士为人行斋祈禳,上启太上及天师、嗣师、系师,求其消灾降福。“宿启仪”在夜晚开坛,“清旦仪”于清晨行道。
  正一敕坛仪
  本篇为早期天师道醮仪之一,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叙正一道士建立坛场时净坛之仪式。
  正一解厄醮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人逢厄难,灾患不宁时,可请正一道士依法设醮,转祸为福,度灾之物,随贵贱而丰俭。
  正一出官章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正一道士为人上章,祈请老君、天师,出身中“五体真官功曹”及各种神官神吏,以求消灾解厄之醮仪。
  正一醮宅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指出:住宅选择不当会导致多种灾祸,诸如家宅虚耗,牛马死失,田蚕不熟,人口婴害,或有五瘟时气,狗鼠虫蚁作怪,财利散亡等事,当以王相之日请道士醮宅,即可转凶为吉。
  正一醮墓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云:“凡人如有墓山年久失修,或有崩坏,须得补葺。或时凶衰地气,致令子孙贫耗遭祸,百事不利者,须请道士飨祭坟墓之山川土地神祗,安稳亡灵,即得子孙平安,所向吉利。
  赤松子章历
  源于东汉正一天师道初创时期,无编著人姓名。原书卷数不详,载于《正统道藏》的6卷本已有残缺,收入洞神部表奏类。书言汉魏六朝天师道书符上章仪法。
  太上金书玉牒宝章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正一道士所作,但未著撰写入姓名,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分4章,即:谢过祈安章、言都功章、保护婴儿章、斩恶破鬼章。
  正一威仪经
  该经相传由太上亲授天师张道陵,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天师道经典。1卷,何人编撰不详,载《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载正一道士人道受戒、日常修行及衣食起居等各方面必须遵行的规章仪范,共计有30种,132条威仪。
  受箓次第法信仪
  正一天师道箓仪,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或唐代。书中未书编撰人姓名,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记载正一道士授度法箓治职之次第。《正统道藏》收入该箓仪时,后附《天师治仪》一篇。
  老君变化无极经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徒所作。1卷,未书编撰人姓名,收入《道藏》正一部。所作经文为七言韵文,首先赞颂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学道者当修身洁已,慎勿贪淫。其次叙述老君变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汉时传道张陵,设二十四治等神奇故事。
  洞玄灵宝五感文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前半篇为《五感文》,言修炼涂炭斋法。涂炭斋乃早期五斗米道斋法之一,其法“以苦节为功”。后半篇为《众斋法》,论述道教斋法要旨及其种类。
  陆先生道门科略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卷言东晋南朝天师道“立治置职”,以道官祭酒统制道民之法。陆修静《道门科略》续云:太上“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科律,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罢诸禁心,清约治民,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老君音诵诫经
  又名《太上老君乐音诵诫》或《乐章诵诫新法》。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按《魏书·释老志》称:北魏初道士寇谦之假托太上老君降临嵩山,授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本书内容与《释老志》所述略同,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为寇谦之所造作。
  三天内解经
  原题“三洞弟子徐氏撰”。此人系南朝刘宋时五斗米道信徒。2卷,收人《道藏》正一部。上卷主要论述太上道君化生及降世传道故事。内称:中国奉无上大道,胡国奉佛道,楚越奉清约大道。又称魏晋时有清水道,为张天师家奴所传。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唐张万福撰,2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内容分两大部分:首先简述传授道教经戒法箓之阶次,并解说其要旨,谓道士初人法门,先受持智慧诸戒,以防患止罪:其次受佩正一符箓,以制妖保神;其次受五千文,以明道德生化源起,其次受洞神三皇文,渐登下乘;再其次受洞玄灵宝真文,进升中乘,转神入慧;最后受洞真上清经箓,炼景归元。全书最后叙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玄宗先天元年(712)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在长安大内归真观两次接受道教法箓之盛况。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唐张万福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从中可见隋唐道教所尊奉之主要神灵和符箓。
  三洞法服科戒文
  唐张万福编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本卷系抄录早期天师道经典《天师请问法服品》而成。经文假托太上授天师张道陵法服、法具,为之解释各等仙真所穿法服之区别。太上又为天师说科戒46条,规定道士穿戴、脱去、制作、放置法服之规章禁戒。
  太上妙始经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时期。为正一道士所作,但未署撰经人之姓名。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首先论述宇宙天地万物之起源,即所谓“妙始”。篇末叙老子化胡及授张镇南正一法等事。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
  此卷未署撰经人姓名,从内容文字看似出唐宋间。1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所叙乃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张道陵“存神冠星之法”,书中有冠五星法、冠七斗法、冠二十八宿法。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原题“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系唐末道士杜光庭据早期天师道法策改编。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列举正一道士佩箓中所载诸功曹、使者、将军、吏兵之员额职司,并叙简阅佩箓之醮仪。
  太上宣慈助化章
  原题杜光庭编集。5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玄部表奏类。书中纂集汉魏六朝天师道上章范文23通,其章文格式及用语,大致与《赤松子章历》相同。
  鬼谷子天髓灵文
  此文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代。未录编撰人姓名,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上卷为鬼谷子《秘密天文》,内载隐形藏体符、驱神入室符、魂游三界符、火假四大符、五假符等10余种符文。下卷为《混天移地法》,内载天地人、龙虎风云、金木水火土等12种印图。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简名《虚靖真君语录》,北宋末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编集。7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张继先诗文集,收录文论9篇,诗词歌颂200余首。内容大多为论述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
  心说
  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单篇文论,收入《道藏》正一部。《心说》一文为论述修心之法,旨在将道教传统哲学的“道”与当时宗教界流行的“心性说”融为一炉,是张继先对正一天师道传统学说的一次全新发展。
  开坛法语
  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单篇文论,收入《道藏》正一部。所论主要有两点:一是修持方法,二是破魔阻障杂。所谓“魔阻”便是恩情;所谓“魔杂”便是名利。
  大道歌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一首修道歌,收入《道藏》正一部。《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辑录这首修道歌时有题序一则:“宋徽宗大观元年丁亥,遣使问道要。且言神仙可学,长生可致,乃作是歌,授使以进。”《大道歌》歌咏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融内丹之学于祖传符法,是虚靖天师革新正一天师道传统教义的又一论点。
  橐笛歌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载于《虚靖真君语录》,收入《道藏》正一部。橐簽,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备,犹今之风箱。此歌所咏为作者的内丹学思想。《橐籥歌》否定房中术,强调内丹之药乃自身的精气神。
  答林灵素书
  这是虚靖天师张继先答林灵素的书信。载《虚靖真君语录》一书,收入《道藏》正一部。林灵素是北宋末年正一派的著名道士,自称汉天师张道陵曾亲授其道法,被宋徽宗封为“金门羽客”。
  金丹诗四十八首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所咏皆内丹之学。载《虚靖真君语录》一书,收入《道藏》正一部。《金丹诗四十八首》所咏之法,大略以人体为鼎器,以身中的精、炁、神三宝为大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而结成金丹。同时通过心性修养,达到虚寂无为,返本还原,与道体合一之境界,故又称“性命双修”。
  明真破妄章颂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赞颂类。本章颂以老子道生天地人之说为根据,用七言绝句诗咏述道教雷法宗旨。认为人身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皆先天一炁所化,与上天雷神“同祖同宗”。又认为万法归于道,法即是心,心外无法。修道者把握自身之神,心静神定,即可通天体道。张继先顺应时代思潮,将祖传符法与内丹之学的雷法和心性修养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正一天师道的道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张继先咏道诗
  张继先是正一天师道的第30代天师。一生创作诗词歌赋数量极多,43代天师张宇初为其辑录的《虚靖真君语录》,就收入其诗词歌赋200余首,其中48首为金丹诗,余为咏道、写景、抒怀之作。
  上清天心正法
  北宋邓有功编。《通志·艺文略》著录作3卷,不题编撰人。今《正统道藏》本7卷,收入洞玄部方法类。编首载邓有功序,谓北宋淳化五年(994),江西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点,掘地得“玉箓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5传至邓有功,重加删定而成此书。
  上清北极天心正法
  原不录编撰人,但本法引述虚靖天师(张继先)之语,当出于北宋末或南宋。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天心派是由正一龙虎宗派生而来的。本卷首载天心正法中三道重要符箓,即天罡大圣符、黑煞符、三光符及有关法事。其次概述天心正法源流及施行原理。所述较《上清天心正法》一书大为简略。
  太上正一咒鬼经
  撰经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元间。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经文假托天师所说,内有神咒十余条。道教认为:咒乃天神所颁,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故认为咒语念动起来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太上正一咒鬼经》云:“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
  太上大圣朗灵上将护国妙经
  撰经人不详,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假托义勇武安王崇宁至道真君关羽登坛演说,宣扬因果报应及儒家纲常伦理,劝人作忠臣孝子,为善去恶,省身寡过,不可利己损人。而关羽以神名出现并被敕封,又与第30代天师张继先解州盐池治蛟有直接关系。
  五斗经
  原不题撰经人。据南宋道书《道门科范大全集》卷63称:“宋兴之初,成都有灰李,置一阁奉事真君(真武)香火。真君降于其家,传以《五斗经》行于世。”经文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但《道藏》本将原书分作6篇,即《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
  此仪未录撰写人姓名,但内称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应出于宋代。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醮仪所叙为正一道士祈福消灾所行之仪,有禁坛、存念、宣咒、出官、发炉等仪式和程序。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南宋蒋叔舆编撰。本书原名《灵宝玉检》,系蒋叔舆根据其师留用光(龙虎山道士,贵溪人)所传灵宝斋法仪轨,考证诠次而成。今《正统道藏》本57卷,为正一道斋仪之巨著,收入洞玄部威仪类。
  三洞群仙录
  南宋初正一道士陈葆光撰集。书成于绍兴甲戌年(1154)。20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道教神仙人物传记集。作者辑录上古至北宋1000余人得道成仙之故事,汇集成编。
  地祗上将温太保传
  南宋道士黄公瑾校正并补遗。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本书记叙的是地祗上将温太保事迹。据称温太保名琼,字子玉,温州平阳人。曾为唐朝名将郭子仪部下猛将,后遇神仙指点,化为东岳太保。宋宣和年间(1119-1125)虚靖天师张继先为之作“地祗一司正法”及符箓咒诀,使统领鬼兵,佐虚靖天师等仙真行法济世,专司斩妖伏魔,杀鬼驱瘟等事。为宋代正一道所奉神将,与华光帝君、赵公元帅、关圣帝君统称为天界“护法四神”。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
  此经未录撰经人姓名,从文字内容看,似出于宋元时期。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宣称:人生宿命因缘,各有五行正气,各有五斗所管。劝导世人或持斋戒,或作善缘,服饮五方真文神咒,随力章醮。尤其应向五斗星君、本命元辰许纳本命钱。太上元阳上帝元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
  此经编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元时期。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该经文所说“火车王灵官”,乃道教所奉诸神之一,龙虎山大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亦有其神像供奉。传说他赤心忠良,铁面无私,不顺妖邪,方断魔鬼,剪除凶恶,“专治不忠不孝、违背君亲师友诸事”。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第39代天师张嗣成撰写。约成书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训颂皆用韵文,以四、五、七言为句。主旨则以理气性命诠释《老子》之道。
  道法会元
  原书未题编撰者姓名,从内容看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全书凡268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是一部道法汇编的大型丛书。共收入宋元时期道教各派法术著作150余篇,以南方清微、灵宝、正一、净明诸派道法为主。其内容庞杂,涉及雷法、炼度、章奏、符箓、咒诀等各种道法。“会万法以归元”,故名《道法会元》。书中署名之作者近百人。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宝忏
  宝忏编撰人不详,但内有元成宗加封张道陵天师之尊号,应成书于元明之际。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宝忏称:正一派弟子当法依三八谢罪之仪,志心皈命三清上圣、玉皇上帝等神灵,忏悔杀生、偷盗、邪淫等三业十恶之罪,断恶修善。勉而行之,当可渐入仙宗,升于天路。
  三官灯仪
  编撰者姓名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元代或明代。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三官信仰起始东汉天师道初创时期,而灯仪则源于我国古代祭仪中的火祭。
  梓橦帝君化书
  此书撰写入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元代。4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号称梓植文昌帝君传记,所述托形显化故事,多为编造之神话,大致以宣扬忠孝伦理,善恶报应为主,书中说教及故事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教义。
  清河内传
  该传撰写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元明之际。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撰写人假托文昌帝君自述所录之传记。文昌亦称梓橦帝君,又称“文曲星”。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本书在文昌自传之后,附载“天封圣号”一节,辑录宋元朝廷加封文昌尊号之诏书9篇。又有元朝至正元年(1341)赵延之撰《行祠记》1篇,文昌帝君《劝敬字纸文》、《戒士子文》各一篇。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
  此宝箓撰写人不详。书中提及明初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人,应出于明代。3卷,收入《道藏》正一部。内称文昌神主掌司禄、定贵、进贤之职。凡文儒贤士欲求功名而被妖魔障碍者,受此文昌宝箓,可以“增进才华,开明鉴识,断除魔障,斥逐妖邪,显擢科名,进登禄位。”此书揭示道教信仰与科举制之关系。此外,《文昌帝君阴骘文》还以文昌帝君名义颁行劝善书。
  汉天师世家
  明洪武年间第42代天师张正常撰,永乐年间第43代天师张宇初删定,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全书4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张天师家谱。书中收集史书、道书、外书及传说资料,编成一部历代正一天师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张氏始祖西汉留侯张良,东汉祖天师张道陵,下至明代第49代天师张永绪,皆逐一记述其生平履历、奉道事迹及有关著述。并且记述历代皇室之封号及有关册封之制诰、赞文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注集。4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之图》、《河图象数之图》等6幅图像,以内丹家图书《易》学原理阐述本书注经旨要。
  岘泉集
  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著,书成于永乐五年( 1407)。20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为12卷。此书为宇初天师的诗文集,共辑录各类散文杂著百余篇,诗词歌赋二百多首。全书精义见于第1卷,集中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第2至7卷所收传纪序说等散文,涉及不少道教史实,可资参考。
  冲道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在《冲道》一文中,张宇初充分发挥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似万物之宗”的思想,阐述了“实”与“虚”的关系。
  问神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卷一的单篇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在《问神》一文中,宇初天师用当时通行的理学思想来解释道教之“神”。又以儒书论证鬼神实有,以对付儒者中无神论的责难。
  慎本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融儒于道是《慎本》一文的主要思想,并视儒家六经为学习之根本。篇名《慎本》意即要慎重地选择这一“根本”。
  玄问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著作,收入《道藏》正一部。《玄问》所论大致以老庄的虚无思想为本。认为:“为道之宗,莫过精神专一,澹足万物,去健羡,黜聪明为要,是以虚无为本也。”在阐述这番道教理论时,又掺合了宋儒的性理之学。
  太极释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著作,收入《道藏》正一部。此篇的哲学思想贡献以太极统二气五行为模式,以儒道融合为特色,表现出向理学靠拢的倾向。
  先天图论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随《岘泉集》一书被收入《道藏》正一部。“先天学”为北宋邵雍的学说,他根据《周易》和道士陈抟的道教思想,制定出一幅世界构造的“先天八卦图”。主要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变化。
  道门十规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作于明永乐四年至八年(1406-1410)间。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全书分10节,依次为:《道教源流》《道门经箓》《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二节)、《住持领袖》《云水参访》《立观度人》《金谷钱粮》《宫观修葺》,全书立论严谨,条贯清晰。太上元始天尊说月光皇后圣母孔雀明王经
  简称《孔雀明王经》。编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代。3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系正一派道士所作。据书末所载正一天师张国祥跋语称:此经原在武当山,由太和紫霄宫李提点从舍身崖洞里寻得。经文内容大多为正一道士持诵此经之礼忏祈禳仪式。上卷为孔雀经“启白”,下卷载孔雀经“白文”。三卷经文内容连贯,大抵皆为念诵此经以求消灾延寿,护国济民。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此经未署编撰人姓名。但书中有明永乐七年( 1409)敕封天妃之尊号,当成书于明朝。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按天妃即海上女神妈祖,宋元以来,福建及东南沿海各省民间多奉祀妈祖,求其佑护。官方及佛道二教亦崇奉此神,尊之为天妃。本卷为道教奉祀天妃之经典。
  金箓斋十回度人三朝转经仪
  原未署撰经人姓名,但从内容文辞看,当为明代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分3篇,即《金箓十回度人早朝转经仪》、《金箓十回度人午朝转经仪》、《金箓十回度人晚朝转经仪》。盖为明朝正一派道士所行科仪。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明宋宗真,赵允中等奉旨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卷首载洪武七年(1374)《御制玄教斋醮仪文序》,书中首列建三日度亡醮之仪文。科仪节次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原未题编撰人姓名,从内容看似为明永乐中道士奉旨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三种道教斋醮乐章,即《醮坛赞咏乐章》、《洪恩灵济真君乐章》及《玄天上帝乐章》。每章包括颂神曲词数首。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原未题编撰人姓名。书中提及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于明初执掌全国道教。故可认定《杀鬼箓》当为明代正一派道士编撰或辑录。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内容为伏魔杀鬼之法。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
  第44代天师张宇清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本书记述明初修建武当山宫观始末。书末附录永乐十三年明成祖御制《真武庙碑》一篇。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
  编撰者不详,书中提及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明初正一天师。故《延生保命策》应产生于明代。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书中列举金刚力士名额、符图、神像,以及授箓盟信、法词等。
  太上正一解五音咒诅秘箓
  该秘箓编撰人不详。但书中提及明初正一道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道教首领,可知秘箓当出于明代。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托名太清天中老君授秘箓于正一真人。道士受得此箓,即可“解释咒诅,荡禳厌祷,消灾度厄,延寿长年”。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此经未署编撰者姓名。但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明代。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内容为诵经念咒,请求三官赐福消灾之法。
  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
  原不署编撰人姓名。但箓文中提及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明初道教首领,应为明代正一派道士所作。此书叙述传度真武将军符箓之法。据称依法得受此箓,可以“保命护身,延生度厄,辟除魔魅,断灭不祥”。
  大明道藏经目录
  简称《道藏经目录》。4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即明代《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之目录,刊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第50代天师张国祥奉旨编校。
  萃善录
  该书原未题编撰人。但书中提及第50代天师张国祥,当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宋元明三朝天师道之青词数篇,系道士举行斋醮时上于皇天神祗之祝词。其中最晚者为《张国祥荐父终七词》,故此书疑即张国样选编。
  皇明恩命世录
  第50天师张国祥编辑付梓。9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明朝九位皇帝御制的赞文、诰敕及圣旨,皆与道教有关。其中卷一为明太祖赐第1代至第20代天师赞词。卷2为吴王朱元璋对第42代天师张正常的招聘榜文及诰敕。余为明成祖和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给历代天师的诰敕、谕旨、手书、祭文等。从中可见明代皇室对正一天师道之赏赐、册封、免除徭役、资助建醮祭祀等情况,可谓恩宠备加。
  关帝觉世真经
  以关圣帝君名义颁行的劝善书。关羽封号始自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由第30代天师张继先启奏而封。但关羽封号晋升为帝则在明代万历末年。清以后,关羽更加受到朝廷崇奉,在民间的地位亦愈益提高,故有托名关帝的劝善书行世。
  明代帝王崇道文
  见《皇明恩命世录》1至9卷。载《万历续道藏》。所谓明代帝王崇道文,主要包括御制赞词、授诰、谕祭文等类型。
  黄箓科仪
  清正一道士娄近垣增删编辑。12卷,为清代正一派道士通用之斋醮仪文。其中卷1至卷9为发奏、建坛、宿启、拜表、早朝、午朝、解坛、设醮等各项科仪,卷10为总圣位科、卷11为通用文检,卷12为符秘手诀,坛图印式,步虚散花,乐谱赞文。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老子想尔注
相关作品
老子五千文
相关作品
正一法文
相关作品
太上正一法文经
相关作品
天师治仪(上)
相关作品
正一修真略仪
相关作品
太上老君经律
相关作品
女青鬼律
相关作品
玄都律文
相关作品
正一论
相关作品
正一指教斋仪
相关作品
正一敕坛仪
相关作品
正一解厄醮仪
相关作品
正一出官章仪
相关作品
正一醮宅仪
相关作品
正一醮墓仪
相关作品
赤松子章历
相关作品
正一威仪经
相关作品
受箓次第法信仪
相关作品
老君变化无极经
相关作品
洞玄灵宝五感文
相关作品
陆先生道门科略
相关作品
老君音诵诫经
相关作品
三天内解经
相关作品
三洞法服科戒文
相关作品
太上妙始经
相关作品
太上宣慈助化章
相关作品
鬼谷子天髓灵文
相关作品
心说
相关作品
开坛法语
相关作品
大道歌
相关作品
橐笛歌
相关作品
答林灵素书
相关作品
金丹诗四十八首
相关作品
明真破妄章颂
相关作品
张继先咏道诗
相关作品
上清天心正法
相关作品
太上正一咒鬼经
相关作品
五斗经
相关作品
三洞群仙录
相关作品
道法会元
相关作品
三官灯仪
相关作品
梓橦帝君化书
相关作品
清河内传
相关作品
汉天师世家
相关作品
岘泉集
相关作品
冲道
相关作品
问神
相关作品
慎本
相关作品
玄问
相关作品
太极释
相关作品
先天图论
相关作品
道门十规
相关作品
大明道藏经目录
相关作品
萃善录
相关作品
皇明恩命世录
相关作品
关帝觉世真经
相关作品
明代帝王崇道文
相关作品
黄箓科仪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