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
分类号: B956.2
页数: 7
页码: 141-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包括天师道、五斗米道、龙虎宗、李家道、杜子恭道团、上清派、茅山宗、北天师道、南天师道、净明派等。
关键词: 正一天师道 流派 龙虎山

内容

天师道
  全称正一天师道,始自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肇基。因创教者自称太上老君封其为“天师”,并授予他“正一盟威之道”,其所创之教被称为天师道,亦名正一道。又因创教之初信其道者需交5斗信米,故天师道又有“五斗米道”之别称。张道陵仙逝,后其子张衡嗣任天师道教主。掌教20余年,不仅使二十四治得到巩固和发展,天师道还开始传人益州官府。张衡仙逝后,其子张鲁嗣任天师道第3代教主。尊张道陵为第1代天师(称祖天师),张衡为第2代天师(称系师),自称第3代天师,号“师君”。张道陵创建的天师道,尊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除《道德经》外,尚有《老子想尔注》《老子五千文》《太清金液神丹经》《太平洞极之经》《正一盟威妙经》《女青鬼律》以及系列经典《正一法文》等。宋代,天师道进入了兴盛时期,尤其是第30代天师张继先掌教后,颇能顺应时代思潮,吸收当时禅宗和金丹派南宗的心性说,熔道教传统哲学的“道”与佛教禅宗的“心性”于一炉,建立其唯心主义的宗教哲学体系。在道法上,张继先在传统符箓的基础上熔进了“雷法”,并撰写《明真破妄章颂》阐述雷法理论,使天师道的道法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至宋末元初,以龙虎山为中心,以天师道为主干,并由历代正一天师担任教主的道教正一派正式形成,数十个新老符箓道派汇集于天师门下,使正一天师道的地位在道教界愈加显扬。
  五斗米道
  正一天师道早期的俗称。俗称由来,一说因人道者须交信米5斗(汉时1斗约合今2升),另一说因天师崇拜五方星斗和斗姆而得名。五斗米道信奉“太清玄元”为主神,以《老子五千文》为祖经,以济世救人、长生成仙为宗旨,教人奉道守诫,诚信为善。其道术主要是召神劾鬼,符咒驱邪,兼及导引、行气、房中、炼丹服药等。建安二十年(215),张鲁投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同时大量道徒随张鲁北迁,五斗米道发展到中原地区,随后更向东南传播。两晋时期世家豪族也纷纷加入,如王羲之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建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的新天师道,称北天师道;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道教经书,编著较系统的道教斋教仪范,称南天师道。至此,“五斗米道”之俗称不再使用。
  龙虎宗
  正一天师道延续至西晋时的新名称,以第4代天师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307-313)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为标志,是江南地区道教的中心道派。此后,历代正一天师皆居龙虎山修道传教。宋绍圣四年(1097),哲宗“敕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宋徽宗当朝期间,第30代天师张继先执掌龙虎宗,他顺应时代思潮,对东汉以来天师道传统学说和祖传符法进行了重大改革。不仅使龙虎宗的传统学说和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天心派等正一新支派。“三山符箓”也由原来的“三山鼎峙”变为以正一为首。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赐封35代天师张可大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从此取得了统领符箓诸派的地位。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敕命36代天师张宗演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给二品银印。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在诰封38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的基础上,特加封其为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从此全国道教皆分属正一、全真两大道派。而龙虎宗作为正一道的本部和主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李家道
  魏晋时期传人江南地区的一个道派。由蜀人李宽传人,属天师道(五斗米道)支派。关于此人的来历,《抱朴子·道意》云:吴主孙权在位时(222-252),蜀中李阿,穴居不食,善以颜色占吉凶,号称八百岁公,后不知所在。后来有道士李宽,到吴国而操蜀语,能祝水治病,信奉者颇众,以为李宽即蜀中神仙李阿,就共称他为李八百。李宽创立的李家道,开创了修道斋戒之室,称之为庐。其道法与五斗米道相似,有祝水及三部符导引日月行炁,服食神药,吞气断谷等。时信奉李家道的公卿官吏,云集其门,避役吏民为李宽弟子者近千人。后李宽弟子“转相传授,布满江表,动以千计”。至晋代,李家道传人李脱,亦自言800岁,自中州至建邺(今南京),以道术为人疗病,发展道众,署人道职,信奉者颇众。影响及于社会上层,教徒布满江南地区。其妹李真多,也随兄修道。它是巴蜀五斗米道在江南的发展,是魏晋时期有一定影响的道派。李家道东晋以后即不见活动,徒众大多融入天师道。
  杜子恭道团
  东晋最有影响的五斗米道组织,由信奉五斗米道世家的钱塘杜氏家族传播。开始主要有两人,一为杜炅(字子恭),一为杜呙(字叔恭)。按炅、呙二字相通,皆为光明之义,而杜子恭道团的创始人后被道民称作杜明师,故后人认为二者当为一人。杜子恭仙逝,接替他掌教的是晋代另一奉道世家琅琊孙氏。他一面在下层民众中传道,一面继续向上流社会扩张势力。晋安帝隆安二年(398),王恭、桓玄、殷仲堪等发动叛乱,五斗米道首领、新安太守孙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煽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士庶多从之。会稽内史谢辅发其谋,会稽王司马道子令其子晋中领军司马元显杀孙泰。孙泰兄子孙恩逃于海,聚合徒众,得百余人,志欲复仇。隆安三年(399),孙恩白海上袭击会稽,杀内史王凝之,有众数万。于是会稽许铖、吴郡陆环、吴兴丘旭、绍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等凡八郡,一时俱起,杀长吏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起义时间之长前后历时13年。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晋腐朽的门阀统治,导致了晋王朝的覆灭。但参加起义的一些奉道家族也同归于尽。至于下层普通道民战死、饿死或被迫自杀的,更数以十万计。至南北朝时期,五斗米道称呼就很少出现了。
  上清派
  由正一天师道道徒杨羲、许谧、许翔于东晋时始创。尊奉上清经系。以天师道女官祭酒魏华存(即南岳魏夫人)为第1代宗师,杨羲为第2代宗师。杨羲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为:第3代许谧、4代许翔、5代马朗、6代马罕、7代陆修静、8代孙游岳、9代陶弘景。陶弘景齐梁时居茅山传上清经法,开创了茅山宗,上清派由此被茅山宗所承袭。该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为最高神灵,其最具特点的修炼方法是存思。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羔混融,即可长生不死,飞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气、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对道教斋醮仪式影响甚大。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著录上清经186卷,有127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上清派宗师大多出身江东士族,其造作和传播的上清经,使道教理论更趋成熟。故上清派是东晋南朝江东地区最有影响的道派。
  茅山宗
  以茅山为传道中心的道派。它宗承上清派,以原天师道女官祭酒魏华存为第1代宗师,至第8代宗师孙游岳、第9代宗师陶弘景以后,历代宗师多居茅山传教布道,茅山由此成为该派本山,上清派亦因此而被称为“茅山派”。但茅山宗的真正开创者当属上清派第9代宗师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许翔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真诰》、《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200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经数十年苦心经营,这座西接金陵,东望太湖,山形曲折,自古号称“养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的茅山,遂成为六朝时江东神仙道教圣地。此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影响日益扩大,至隋唐时走向兴盛。唐代最显要的道士多来自茅山,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极受唐皇朝的尊崇。宋代茅山历代宗师多得皇室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第25代宗师时臻于极盛。哲宗绍圣四年(1097)敕命“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南宋以后,茅山宗渐趋衰微,但仍承其旧绪,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元大德八年( 1304),成宗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茅山上清宗坛归属于正一道。但仍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现代。
  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由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寇谦之(365-448),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爱好仙道修张鲁之术。于神瑞二年( 415)自称太上老君亲自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命他以此来改革天师道(五斗米道),提出“除去三张伪法,”改为“专以礼拜求度为首”。又用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举措,获得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学术界称之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
  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在寇谦之改革北方天师道后,刘宋道士陆修静也对南方天师道进行改革和整顿。他“祖述三张(张道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意在将天师符法与金丹道汇归一流,从而形成了道教经箓派。他总结整顿天师道的主要措施有两点:一是整顿蜀中的24治,健全“三会日”制度和“宅箓”制度;二是严格执行道官论功升迁制度,从而加强和完善道教组织。陆修静对天师道的整顿和改革,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使道教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术界称之为南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逐渐合流,至元代均归入以龙虎山为中心,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
  净明派
  全名“净明忠孝道”。宋元间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派,净指不染物,明指不触物。该派以“净明忠孝”为宗旨,尊奉东晋道士许逊(许旌阳)为祖师。其实,东晋许逊以后,西山道教的焚修之士本不绝如缕,其“孝悌之教”北宋时期曾受到统治者的狂热信奉。但由于该道派传承体系时断时续,一直难以形成大宗。北宋灭亡后,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政权,但金兵仍不断南侵。在此民族危亡关头,西山道士何真公(一说周真公)倡导“净明忠孝大法”,借许真君降世授经之名,鼓吹忠君孝亲,捍卫国家。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刘玉宣告净明之教将兴,尊许逊为净明道师,号“旌阳公一传”,他自称为净明扬教,为旌阳公二传。三传黄元吉得第39代天师张嗣成举荐,被元王朝敕封为“净明崇德弘道法师”。值此,以“净明道”命名的道派正式形成,西山净明法坛之法箓亦盛行于世。该派的特点是融汇道、儒、释,倡导三教归一。认为道教的净明,儒教的忠恕,佛教的大乘,三教之旨,殊途同归,具有浓厚的理学特色。其派嗣法宗师与龙虎山张天师关系密切,是元明时期一个颇具影响的道派。
  洞渊派
  早期天师道支派,东晋末金坛马迹山道士王纂得《洞渊神咒经》,开洞渊道派。该派常以“木子弓口”(李弘)出世的谶语号召民众。经文与早期天师道宣扬太平治世的谶言,和以符水禁咒治病禳灾的传统道法如出一辙。洞渊派至唐代曾一度兴盛。唐代著名道士韦善俊、叶法善、尹悟等,皆为洞渊派道士。洞渊派道士受洞渊三昧法箓,其法上辟飞天之魔,中治五气,下绝万妖。相传叶法善曾在龙虎山区的云台山修炼过道法。
  天台派
  原上清派支派,后融入张天师正一派。南北朝上清派以茅山为本山。至唐代司马承祯,又开天台山道派和衡山道派。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法号道隐。年二十一,拜茅山宗师潘师正为师,正式出家于嵩山。他初学仙时,每日百刻,课经百卷,如此勤苦。所以备受潘师正的赏异,对之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方法,至汝四叶矣。”亲口传授司马承祯《金根上经》,三洞秘箓和许真君的行事,陶弘景修道的微旨,并继承了潘师正的符箓、辟谷、导引、服饵等道术以及道教经典理论研究的宗旨,成为陶弘景正一法统的三传弟子。司马承祯学成后,访道遍游各大名山,后构庐定居于浙江天台山紫霄峰。武后慕其名,召至京师。与当时的达官显贵、文人名士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间、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交往甚密,被誉为“仙宗十友”。晚唐时,东阳道士应夷节曾人天台山,师事冯惟良,参习上清正一法派,并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诣龙虎山从张天师授受三品大都功。天台山由于高道辈出,文人频游,文化氛围十分浓郁。
  天心派
  宋初出现的新符箓道派,属正一派下产生的新支派。据邓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序》云:宋太宗淳化五年(994),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点,掘地得“玉箓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这样,饶洞天遂被称为“天心初祖”。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43称:至“绍兴之初,路真官再编天心法”,天心道法也由此盛行起来。天心正法原重符印,传至路时中,亦汲取当时流行的内丹学,强调作法者须重内炼,以内炼为本。认为作法时,只要“使内炁以合外炁,外神以符内神,则一瞬之间报应如响矣”。至南宋,又有廖守真传天心正法,并形成了一个天心支派。此后天心正法分东南、西蜀二派,元末合流于正一派。
  东华派
  北宋末由灵宝派分化出来的一个支派。创建者为宁全真。据《灵宝领教济度全书》载:宁全真通真达灵,飞神谒帝,名振京师。后遭靖康之变,奉母到南方,得杨司命所遗灵宝玄范四十九品、五府玉册符文,从此道业大进,门徒甚众。绍兴十六年( 1146),高宗召他祈晴,后又召他人宫祈禳金兵南侵之患,敕赐“洞微高士”,继进“赞化先生”,常主典朝廷醮祭事。至南宋末,温州人林灵真又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人元后,被38代天师张与材命为温州路玄学讲师,继而升为本州道录。东华派主修斋醮祭炼,但也融进了不少内丹、雷法之术,表现出了与旧符箓派的不同特点。林灵真之后,东华派祖师由龙虎宗的董处谦担任,再后为第39代天师张嗣成兼任。说明元代后期东华派已逐渐融合于正一派。
  神霄派
  北宋末出现的新符箓道派,由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始创。第30代天师张继先和当时的“金门羽客”林灵素对神霄派的创建亦有所建树。据王文卿自称:宣和年间(1119-1125),他遇火师汪君于扬子江边,授以飞神谒帝之道;又遇老妪(据说乃是电母)于野泽,授以雷书数卷。此法以符箓咒术为基本内容,结合内丹术,并以内丹修炼为主,符箓咒术为辅,号称“五雷正法”。神霄派的传承大致如下:一是王文卿传承派系。其中最显者为临川谭悟真,“人不敢称其名,但谓之谭五雷”;二是虚靖天师传承派系。著名弟子当数萨守坚,此人自称汾阳萨客,撰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阐述雷法,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人,其法裔流衍至后世,称西河派、天山派,当属神霄支派。此外,北宋新符箓道派奉行的“地祗法”亦与雷法有关,并由此产生出关羽、温琼、张巡等忠孝义烈之士为主将(元帅)的道法科仪。三是全真道南宗兼传神霄雷法派系。该兼传派系始自四祖陈楠及其徒白玉蟾。神霄派自北宋末创始以来,其名师高徒大多行法于民间江湖,苏州玄妙观为神霄派的活动据点之一。自宋末以来,神霄派高道如王文卿、莫月鼎、张善渊、周玄真等曾先后寓居此观。元代,神霄派最著名的传人为莫月鼎。至清初,又有施道渊一系住此传承雷法。道渊字亮生,别号铁竹道人,年十九,从龙虎山徐演真受五雷法。传说能驱役百神,除祟疗病。后主持玄妙观,法裔流衍至清末。宋末元初以来神霄雷法作为一种道法被列入天师府“万法宗坛”。
  清微派
  宋代出现的新符箓道派。该派名称出自道教三清境之说,谓三清境的最高层为清微天玉清境。奉唐末道士祖舒为清微派创始人。其道法传至第9代南毕道。毕道悉心授道法于第10代黄舜申。《清微仙谱序》称舜申“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指清微法经)始大备。”他门徒甚众,且门下得其法者皆立石题名。《万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黄雷渊传》称:“立石之前者30人,立石之后者5人而已。前者各得一法,后者尽得其传。”而“尽得其传”的五人又分为两支,分别向南、北两路传播: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传行于南,由舜申弟子熊道辉所传。另一支则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传清微雷法于北。后人称之为“武当清微派”或“新武当派”。明清时期,北京东岳庙还有另一清微支派在传衍。所尊之第1代禹黉当为此派在东岳宫之开祖,之后,依次立牌,直至第21代,说明直至民国时期,该清微支派仍在东岳庙承传。清微派亦主张将雷法与丹法相结合,而以内炼为主,符箓为辅。历史上,清微派与天师正一道的关系比较密切。第30代天师张继先的《明真破妄章颂》说:“万法本来归一处,何分正一与清微”。人元后,清微派正式成为正一天师道的下辖道派,其道法也成了天师府万法宗坛的一部分。
  西河派
  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称萨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萨守坚得30代天师张继先以及林灵素、王文卿的雷法之传所开之派。《龙虎山志,萨守坚传》载:萨守坚,蜀西河人(一说山西西河),少有利物心,尝学医,误以药杀人,遂弃医。闻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道法,步往从之。至峡口,囊资已罄。见一道人,问守坚何所往,告以故。道人曰:“天师羽化矣。”守坚方怅恨,道人曰:“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抵信州,见天师投书,乃虚靖手书也。嗣天师遂授以秘要。后寓泉州,以道术名世,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辈,称西河派。闾山三奶派
  正一派分支,但与净明派有较深的思想渊源,为民间道派。该派出自陈靖姑(奇仕妈)的民俗信仰。相传她曾从许真君和张天师学道,得斩妖宝剑。南宋时福建一带建有奇仕妈宫、临水夫人庙。泉州奇仕妈宫祀陈、金、李三夫人,为授胎、护产、育婴之女神,并以妈祖配祀,至今尚存。福州的三奶夫人为陈靖姑、林淑靖(林九娘)、李三靖(李三娘);古田顺懿祖庙中祀顺天圣母(陈靖姑),左祀江夫人(俗称虎奶)、右祀石夫人(俗称二奶)。台湾有16座临水夫人庙多属正一派系,其中乌头司公为天师道,红头司公为闾山三奶道。
  玄教
  正一天师道支派,始自于元初,因元代皇帝命张留孙掌玄教院而得名。该派创始人张留孙,字师汉,江西贵溪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后以所学游江淮。至元十三年(1276),随第36代天师张宗演赴京而留侍阙下。张留孙作为玄教创始人,从担任玄教宗师起,就不断从龙虎山选调道士至京,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至各地任各级道官,从而以他们为骨干,逐渐组织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教派,即正一天师道支派——玄教。玄教在数十年的传承发展中,组织规模是很大的。其宫观或办事机构除少数在北方外,大多遍布于南方。计有:镇江路、常州路、杭州路、扬州路、平江路、龙兴路、抚州路、临江路、袁州路、信州路、天临路、惠州路等。该派组织领导体制为:最高首领为玄教大宗师,居大都崇真万寿宫,负责全教派的领导和指挥之责。其副手是玄教嗣师,辅助大宗师工作,又是日后大宗师的合法继承人。大宗师之下,设江淮荆襄都提点,为大宗师指挥各路道教的直接助手。其下的各级地方道教组织,根据元代行政区划进行设置:行省设都提点,路设道录、道判,州设道正、道判,基层各宫观设住持、提点、提举。玄教从成立至元末,先后承传5代掌教。第1代张留孙,掌教43年;第2代吴全节,共掌教25年;第3代夏文泳,掌教4年;第4代张德隆,掌教5年;第5代于有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嗣教直至元亡。关于玄教大宗师的承传制度,即继任掌教接任时,必须以张留孙遗留下来的大宗师印和宝剑(元世祖赐张留孙的那具剑)相承传,作为传承凭证和教权象征。玄教所行道法主要为正一天师道的符箓咒术和祈禳之法,同时兼习神霄、清微、天心雷法和内丹术,具有宋元新符箓派之特点。该派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符箓诸派汇集为正一大派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由于玄教大宗师长期居住京师崇真万寿宫,兼有江南道教首领和历代天师驻京代表的职能,故江南众多道派的不少事务,往往通过玄教大宗师便能解决(有些须请示天师)。因此玄教大宗师对沟通江南道教与元室的关系,沟通道教各派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派的团结,促进正一道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玄教组织的发展,又大大增强了正一天师道的力量。也为正一大派的最终形成,作了必要的组织准备。
  武当派
  兴起于湖北武当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当山原称太和山,道教在武当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即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称。唐贞观年间(627-649),武当山道士斋醮祷雨有应,太宗敕建五龙祠。五代时,高道陈抟隐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20余年。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敕封武当真武神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武当道教影响日甚,武当道士道术已显名于世。元代武当山已有9宫8观,著名道士叶希真、张守清、鲁洞云、汪真常、张道贵、叶云莱、刘洞阳、胡道玄等在武当山开宗传派,授徒数千人。明代是武当道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后大营武当宫观,历时数十年。新建成8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梁、12亭台的庞大建筑群。道派有:武当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张三丰人武当修炼,更扩大了武当道教的影响。武当道派内家拳技,相传即创始于张三丰。张三丰嫡传弟子之一、后为正一道士的孙碧云,永乐初被43代天师张宇初命为武当南岩宫主持,后又被尊为武当榔梅派祖师。“榔梅派”以奉祀玄帝为主,亦称武当本山派,乃正一支派。明代武当道场成为“皇室家庙”,天下高道汇聚武当,武当道地位日高,取代阁皂山,与龙虎山、茅山合称三山新符箓。
  榔梅派
  又称武当本山派,始自正一道士孙碧云。道派名称出白明成祖朱棣的“榔梅敕”。敕云:“敕正一嗣教真人张宇清:武当天下名山,真武成道灵应感化之地。元末宫观悉毁于兵,遂使羽人逸士修炼学道者无所依仰。朕积诚于中,命创建宫观,上以资荐皇考皇妣在天之灵,下为天下生灵祈福。天真感格,灵应屡臻,圆光烛霄,榔梅垂实。臣下绘图并以榔梅来进恭以荐。先须赐廷臣用昭神贶。兹特遣人斋图及榔梅百颗赐尔,尔其钦受之,故敕。”同年同日,成祖还命第四十四代天师、掌天下道教事张宇清从龙虎山等道教名山选择高道担任武当山宫观住持。孙碧云便是由正一天师选择并任命其担任武当山南岩宫住持的。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司马承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天师道
相关专题
五斗米道
相关专题
龙虎宗
相关专题
李家道
相关专题
杜子恭道团
相关专题
上清派
相关专题
茅山宗
相关专题
北天师道
相关专题
南天师道
相关专题
净明派
相关专题
洞渊派
相关专题
天台派
相关专题
天心派
相关专题
东华派
相关专题
神霄派
相关专题
清微派
相关专题
西河派
相关专题
闾山三奶派
相关专题
玄教
相关专题
武当派
相关专题
榔梅派
相关专题